物体的内能

合集下载

物体的内能指的是什么?

物体的内能指的是什么?

物体的内能指的是什么?在学习高中物理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关于物理问题,上课觉着什幺都懂了,可等到做题目时又无从下手。

以至于对于一些意志薄弱、学习方法不对的同学就很难再坚持下来。

过早的对物理没了兴趣,伤害了到高中的学习信心。

收集整理下面的这几个问题,是一些同学们的学习疑问,小编做一个统一的回复,有同样问题的同学,可以仔细看一下。

【问:物体的内能指的是什幺?】答:物体的内能,包括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理想气体的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理想气体的物理的量恒定的前提下,其内能微观上只取决于分子动能;宏观上取决于温度。

温度表征了物体内所有分子平均动能,与分子平均动能成正比例关系。

非理想气体物质的内能除了温度外,还取决于所属形态,比如,同样温度的水和冰,水的内能要大的多。

【问:什幺时候发生波的干涉现象?】答:发生干涉的条件:两列波的频率f相同,振动情况稳定,都会传播到该区域。

波的干涉现象:波叠加后,在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削弱,且振动加强区域和振动削弱区域相互间隔的一种现象。

【问:两个垂直的静电场里,带电粒子的运动怎幺分析?】以两个电场方向分别作为x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把速度沿着xy轴方向进行分解,然后,与类平抛运动类似,分别在两个方向上去研究带电粒子的运动。

【问:有何依据,在爆炸过程系统的总动量守恒?】答:在物体爆炸时,造成系统动量改变的内力(爆破力)要远远大于外界的力(比如二起脚在空中爆破等模型),再加上本身爆破的时间t非常小,所以说,外力对系统的冲量几乎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就守恒。

【问:怎幺克服忘事的毛病?】答:知识容易忘,说明你复习不够及时。

相对其他科目来说,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听懂了不代表理解了,理解了不代表记住了,所以在课下同学们要。

物体的内能(基础) 知识讲解

物体的内能(基础) 知识讲解

物体的内能(基础)【要点梳理】要点一、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要点诠释:(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每个分子都有动能;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2)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并有间隔,因此物质的分子还具有势能。

(3)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4)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要点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

要点诠释:(1)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

内能增加(或减少)。

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2)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少,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过程。

(3)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称为热量。

用Q表示,单位为焦耳,符号是J。

(4)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或者说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但势能不一定大。

不能由温度的高低判定内能的大小,也不能由内能的增减判断温度的高低。

例如,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地从外界吸引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

但物体的温度不变,所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加物体内分子的势能。

(5)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效果是相同的,所以说它们是等效的。

【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多选)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

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见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豆豆:呵呵,我们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B.丁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呀,所以冰山也有内能C.丁丁:呵呵,我们嘴里呼出了好多“白汽”,这“白汽”就是传说中的水蒸气吧D.豆豆:我听人说啊,嘴里呼出的“白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组成的【思路点拨】知道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了解人们常看到的“白烟”、“白汽”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应的的物态变化过程。

高中物理:物体的内能

高中物理:物体的内能
[答案] BC
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图线中的哪一点对应是平衡位置的 距离;其次分析哪一过程表现为引力,哪一过程表现为斥力, 最后判断分子的运动性质及做功情况.
1.如图所示,若有一分子 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 O 处不动,另一分子可 位于 x 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 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 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 为两曲线 的交点.下列有关图像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 表示引力,cd 表示斥力,e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 10-15 m B.ab 表示斥力,cd 表示引力,e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 10-10 m C.ab 表示引力,cd 表示斥力, e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 10-10 m D.ab 表示斥力,cd 表示引力,e 点的横坐标可能为 10-15 m
(多选)如图所示为物体分子间相互作用 力与分子间距离之间的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 的是( ) A.当 r<r0 时,r 越小,则分子势能 Ep 越大 B.当 r>r0 时,r 越小,则分子势能 Ep 越大 C.当 r=r0 时,分子势能 Ep 最小 D.当 r→∞时,分子势能 Ep 最小
[思路点拨] 分子势能的变化,可以根据分子间距离改变时分子 力做功的情况来确定.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 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解析] 当 r<r0 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r 减小时分子力做负 功,分子势能增大;当 r>r0 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r 减小时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 r=r0 时,分子力为零,分 子势能最小;当 r→∞时,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到最大 值,且为零,故本题应选 A、C.
[答案] AC
[解析] 当 r=r0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但都不为零,合 力为零,A 错;在 10r0>r>r0 时,引力大于斥力,两者同时存在, B 错;在 r 减小的过程中,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C 错;r 由 10r0 逐渐减小到 r0 的过程中,由分子力随 r 的变化关系图线 可知,分子力有一个极大值,到 r<r0 时分子力又增大,所以在 r 由 10r0 逐渐减小到小于 r0 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 大.所以,正确选项为 D.

第30讲物体的内能

第30讲物体的内能

能, 内能减少, 所以 A 错误; 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使软木塞由静止变为运动, 水蒸气内能减少,而软木塞机械能增加,所以 B 正确;气筒打气时物体对气 体做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大,所以 C 错误;“白气”是液体的 小水滴,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所以 D 错误。
【例 2】 (2011· 广东湛江)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0 ℃的冰没有内能 B.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 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解析 本题难度中等。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 传递内能的多少叫作热量, 只有发生热传递才有热量, 跟热量搭配的词语只 有: “放出热量” 、 “吸收热量” 、 “传递热量” ,而不能说“某物体具有热量” 、 “某物体的热量” 、 “所含的热量” ,故 C 错;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 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物 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状态有关,故 A 错;晶体熔化或者 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但要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 所以物体的内能是 变化的,故 D 错。水沸腾的条件是:①温度要达到沸点;②继续加热,但 温度保持不变,所以 B 正确。
(2)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比热容 跟物质的质量、温度以及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等于物质的比热容、 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 温度的乘积。 计算热量的公式为:Q 吸=cm(t-t0)或 Q 放=cm(t0-t),或理解为:Q= cmΔt。 4.燃料的热值 (1)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过程, 实质是将贮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内 能的过程。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也不相同。 (2)1 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作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 的单位为:焦/千克。 5.本讲要求学生会描述克服摩擦做功等实例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会举例说明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

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
31、⑴(6分)[物理─选修3-3] 如图所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 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 摩擦,活塞上方存有少量液体.将一细管插入液体, 由于虹吸现象,活塞上方液体逐渐 流出.在此过程中,大气压强与外界的 温度保持不变.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D .(填入选项前的字 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逐渐增大 B.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撞击的次数增多 C.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保持不变 D.气体对外界做功等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物体的内能
一、 物体的内能 1.分子的动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 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小.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 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分子势能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的增大,分子力做正功, 分子势能减少,即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少.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的增大,分子力做负功, 分子势能增加,即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③在爆裂前的过程中,气体吸热,内能增加.
④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气体内能减少.
描述正确的是( B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gk007.2008年高考理综天津卷14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
规则运动的反映
B.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能量全部 转化为机械能
(3)分子势能与体积的关系 分子势能与分子力相关: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而分子力与分子间距有 关,分子间距的变化则又影响着大量分子所组成的宏观 物体的体积。这就在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间建立起某种 联系。因此分子势能分子势能跟体积有关系,

二、内能

二、内能

1、(2010江西)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 、(2010江西)如图所示, 2010江西 划过就能擦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_____ _____能 划过就能擦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_____能 转化为______ ______能 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实现的. _____的方式实现的 转化为______能,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实现的.
1、(2010甘肃)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 、(2010甘肃)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 2010甘肃 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内能增加,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物体温度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2、(2010云南 关于温度、 2、(2010云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 云南) 、( 不正确的是 A.0℃的水内能为零 ℃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温度高的物体, 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物体吸收热量, 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
1.(2010广东) 1.(2010广东)图甲在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 广东 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这是通过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增加, 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增加 这是通过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增加,温度升 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乙是通过__方 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乙是通过__方 __ 当塞子从试管口喷出时, 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当塞子从试管口喷出时, 水蒸气的 能转化成为塞子的 能。

2、(2010江苏 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 、 江苏)下列生活情景中 江苏 下列生活情景中, 内能的是 A.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 B.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 . C.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 D.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觉到热 . E.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得多年的积雪融化了 .

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
(1)概念理解: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
(2)决定因素: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即由物体内部状态决定;
(3)影响因素: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深度思考]当两个分子从无穷远逐渐靠近时,分子力大小如何变化,分子力做功情况如何?分子势能如何变化?
答案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第1页共1页。

第一讲物体的内能

第一讲物体的内能

第一章 内能 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1: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说明】①温度是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对个别分子来讲,温度无意义.②不同物质的物体,如果温度相同,则它们分子平均动能相同,但它们的分子平均速率不同.③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物体机械运动的速率无关.2、分子势能: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具有由分子之间相对位置所决定的势能。

分子势能的决定因素:✧ 微观上:决定于分子间距离和分子排列情况✧ 宏观上:分子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但和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的关系不同,分子势能随物体的体积的变化并不是单调的.在平衡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3、物体的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跟温度有关系,分子势能跟体积有关系,所以物体的内能跟物的温度和体积都有关系:✧ 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因而物体内能增加;✧ 体积变化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因而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此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和物态有关。

4、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1)从宏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的摩尔数、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决定.(2)从微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数,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定.5、理想气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理想气体不计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故而无分子势能,所以,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6、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每种运动形式都有与其相对应的能量。

机械运动是物体有规律的宏观运动,与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就是机械能,而与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应的能量就是内能。

任何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它的内能不可能为零。

在一定条件下,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例1】 某种气体的温度是0C ︒,可以说:( )A、气体中分子的温度是0C ︒B、气体中分子运动的速度快的温度一定高于0C ︒,运动速度慢的温度一定低于0C ︒,所以气体平均温度是0C ︒C、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平均速率要增大D、该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是确定的【例2】甲、乙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气体,已知甲、乙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 甲、 p 乙 ,且p 甲< p 乙 , 则 ( )A.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B.甲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低于乙容器中气体的温度C.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D.甲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例3】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由r <r 0开始向外移动,直至相距无限远的过程中:a.分子力的大小变化的情况是先 ,后 , 再 ;b.分子力做功的情况是 先做 功,后做 功;c.分子间的势能变化的情况是 先 ,后【例4】.比较100°C 时, 18g 的水、18g 的水蒸气和32g 氧气可知 ( )(A)分子数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也相同(B)分子数相同,内能也相同(C)分子数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不相同(D)分子数不同,内能也不相同【例5】固定的水平气缸内由活塞B 封闭着一定量的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而增大。
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将( A.增加 B.减小
D
) D.不能确定
C.不变
六、物体的内能
1、定义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之和。即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的决定因素
宏 观
{
物体的质量
分子的数量
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温度
分子的势能
分子的动能
}
微 观
六、物体的内能
3、物体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关于物体的温度与分子动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B.物体温度降低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减小 C.物体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分子 数目增多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则物体的温度越高
C
)
一块10℃的铁与一块10℃的铝相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状 态 参 量
{
力学参量 热学参量
压强 温度 体积
几何参量
二、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3、平衡态
对于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无论其初始状态如何,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必将达到一个温度、压强等状态参量不 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温度、体积、 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力学中的平衡态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的状态. (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系 统处于平衡态时,由于涨落,仍可能发生偏离平衡状态的微小变化.
A.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也有相互作 用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其大小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
B.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距离发生变化时,分子力要做功,分子势 能发生变化。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 化情况如图所示(取无穷远处Ep为0)。 (1)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 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2)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 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1) (3)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 。 当分子间的距离 r>r0 时,分子势能随 大而增大。 C.分子势能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一样,都是与某种力对应 (2)当分子间的距离 r<r0 时,分子势能随 又由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且该种力做功等于对应势能的变化。
大小决定 因素
温度 是它的 宏观上与物体的_____ 体积 物质的_______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 能的标志
有关,微观上与
分子间距离 有关 ___________
五、分子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
2、关于分子动能的理解
A.单个分子的动能 (1)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每个分子都有分子动能。 (2)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每个分子动能大小不同并且时刻在 变化。 (3)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个别分子动能没有意义。 B.理想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小只由温度决定,与物质种类、质量、 压强、体积无关,也就是说只要是同一温度下,任何分子的平均动能都 相同。由于不同物质分子的质量不尽相同,所以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 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大小一般不相同。 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或者说“量度”,温度只与物体内 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意义上的平均动能相对应。
关于温度的理解
(1)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微观上,反映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 (3)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4)若物体与A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与B达到热平衡,则A的 温度便等于B的温度,这就是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 理.

关于温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 )
D.内能不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常用温度计的测温物质
(1)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金属电阻温度计是根据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来测 量温度的. (3)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来测量温度的.
四、温度计与温标
2、温标
定义:定量描述温度的方法。
常见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力学温标.
(1)摄氏温标: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 熔点为0 ℃ ,水的沸点为100 ℃.在0 ℃和100 ℃之间分成 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 ℃. (2)华氏温标:一种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 熔点为32 0F ,水的沸点为212 0F.在32 0F和2120F之间分成 180等份,每一份就是10F. (3)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 开尔文,符号表示为K.
三、热平衡与温度
1、热平衡
两个相互接触的系统,它们之间没有隔热材料,或通过 导热性能好的材料接触,经过一段时间,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 量不再发生变化,即这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状态。
2、热平衡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
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即热力学第零定律。
例 下列状态中处于热平衡态的是( AB ) A.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 B.冰水混合物处在0 ℃环境中 C.突然被压缩的气体 D.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
二、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1、系统和外界
系统:在热学中,把某个范围内大量分子组成的研究对 象叫做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 外界 : 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统称为 外界.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绝热(孤立)系统
系 统
{
物 质
系统 外届
能 量
二、状态参量与平衡态 2、状态参量
在热学中,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叫系统的状态参量.
A.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客观反映
B .人如果感觉到某个物体很冷,就说明这个物体的 温度很低 C .热量会自发地从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向含热量少的 物体
D .热量会自发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
物体
四、温度计与温标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温度计与待 测物体接触,达到热平衡,其温度与待测物体的温度相同。
(
D
)
A.铁的分子动能之和与铝的分子动能之和相等 B.铁的每个分子动能与铝的每个分子的动能相等
C.铁的分子平均速率与铝的分子平均速率相等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物体体积增大时,内能也增大 C.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高二物理选修课系列
第二次
物体的内能
一、课前复习
物体是由 大量分子 组成的
分 子 动 理 论
分子在永不停 息地做无规则 的热运动
{ {
分子很小 数量很大
{
分子直径 分子质量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分子间存在相 互作用力
{
同时存在 均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快
分子的热运动和温度有怎样的关系?
项目
对应的运 动形式 能量常 见形式 能量存 在原因 影响因素 是否为零
内能
微观分子热运动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机械能
宏观物体机械运动 物体动能、重力势能或弹 性势能
由物体内大量分子的热运动和 由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物体 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 形变或被举高 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和体积 及物态 永远不能等于零 物体的机械运动的速度、 离地高度(或相对于零势 能面的高度或弹性形变) 一定条件下可以等于零
关于分子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 A.物体运动速度大,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大 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物体的温度降低,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 减小 D.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大 小无关
五、分子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
3、关于分子势能的理解
C.热力学温度升高1 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 ℃
D.某物体摄氏温度10 ℃,即热力学温度10 K
五、分子的动能和分子的势能
1、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对照表
分子能量 比较内容 定义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无规则运动 而具 由分子力和分子间 分子___________
有的能
相对位置 决定的能 __________
T=
t+273.15 K
四、温度计与温标
2、温标
温标要素:
第一选择某种具有测温属性的测温物质; 第二了解测温物质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 第三确定温度零点和分度的方法.
温度的两种数值表示法: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摄氏温标 提出者 摄氏修斯和施勒默尔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 物的温度 摄氏温度 热力学温标 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
联系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特别提醒: 1热能是内能通俗而不确切的说法,热量是物体在热传 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温度不变,内能可 能改变;温度降低,内能可能增加。
如图所示,小孩下滑过程中,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
度可用下面三句话来概括 ①小孩克服摩擦做功,动能转化为内能 (银川高二检测)如图所示,小孩下滑过程中,从能 ②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化和转移的角度可用下面三句话来概括 ③小孩的臀部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关于平衡态和热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BD )
A.只要温度不变且处处相等,系统就一定处 于平衡态
B.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这两个系统原来的温度是相同的 C.热平衡就是平衡态
D.处于热平衡的几个系统的温度一定相等
三、热平衡与温度 3、温度
处于热平衡的系统之间有一“共同热学性质”,即温度。
零度的规定
温度名称 温度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