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必学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旅游地理知识:了解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等,以便能够向游客介绍和解释旅游目的地的特点。
2. 旅游资源知识:熟悉各地的旅游资源,包括名胜古迹、自然景区、文化遗址等,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讲解。
3. 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历史事件、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以便向游客介绍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故事。
4. 景点介绍技巧:掌握讲解景点的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讲解的顺序和逻辑、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故事等,以吸引游客的兴趣。
5. 服务礼仪知识:了解导游的服务礼仪,包括行为规范、仪容仪表、语言表达等,以便能够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和提供专业的服务。
6. 旅游法律法规知识:了解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旅游合同、旅游投诉处理等,以便能够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游客的投诉。
7. 应急处理知识:熟悉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包括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以便能够及时应对并提供帮助。
8. 外语能力:掌握至少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以便能够与国外游客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9. 导游知识更新:跟随时代发展和旅游业的变化,不断学习更新旅游知识,以便提供最新的旅游信息和讲解。
10. 团队合作能力:与团队成员、旅行社、景点工作人员等进行良好的合作,以便能够顺利完成旅游行程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国历史概述一、远古时期(一)人类起源(1)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
(2)原始社会至汉代是中国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北方的祖先利用黄土层为壁体修建土穴,并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或浅穴居,南方则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
古人类时期概述建始人距今约200万年中国已知最早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蓝田人距今约110万年北京人距今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北京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能够加工石器和骨器,已经学会人工取火,原始的宗教意识(二)母系氏族文化遗存(1)距今7000~5000年。
(2)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的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为其杰出代表。
(3)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尤以陶器上绘制彩色图案的“彩陶文化”而异于其他文化遗存。
(4)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稻种,是目前世界上确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5)河姆渡人还是最先发明打井技术,最先建造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干栏式建筑。
(6)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经开始制造陶器。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河姆渡、大汶口等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灰陶、彩陶、黑陶和印纹陶等。
(三)父系氏族文化遗存(1)距今5000~4000年。
(2)代表:黄河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以及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辽宁的红山文化。
(四)古代传说(1)巢氏构木为巢,反映了先人构筑自己居所的状况。
(2)燧人氏“钻木取火”,说明人类进入了人工取火的时代。
(3)女娲和伏羲“蛇身人首”,伏羲画八卦,刻字代替“结绳记事”。
(4)神农氏教人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和中医的滥觞。
(5)炎帝、黄帝战蚩尤,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儿女亦称为炎黄子孙。
(6)尧、舜、禹通过“禅让制”担任首领的。
(7)相传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制定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历法《黄帝历》。
(8)中国数学的萌芽期可溯至4000多年前,据战国《尸子》记载:“古者,倕为规、矩、准、绳,使天下仿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

全国导基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要一.远古时代1、原始社会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和成就古代传说代表人物: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女娲和伏羲“龙的传人”的源头伏羲又称“庖牺氏”(原始畜牧业产生,画八卦,结绳记事)神农氏“炎帝”种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轩辕氏“黄帝”战蚩尤、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嫘祖养蚕仓颉造文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黄帝被誉为中华“人文初祖”,“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通常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
尧、舜、禹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禅让制”二.古代2、奴隶社会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和成就3、封建社会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和成就八、近代历史概述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中华民国。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45年,取得抗日胜利。
1946年国民党发动战争。
1949年10月1日,建国。
第二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一、文字与书法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而西方没有的传统艺术。
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汉字的萌芽。
二、绘画(各朝代重要的画家和代表作)中国画又称“国画”。
在题材上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在技法上分为:工笔画、写意画。
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
中国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战国时期的帛画《龙凤人物图》是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古代绘画实物。
三国时吴国的曹不兴是第一个画佛像的画家。
东晋时的顾恺之专擅人物画,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发展到隋唐,最为突出的特点,一是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二是涌现了一批蜚声中外的艺术大师。
人物画方面:初唐阎立本,代表作《步辇图》《历代帝王图》;中唐吴道子,人称“疏体”,有“吴带当风”之誉,被后人尊为“画圣”,传世作《天王送子图》。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1.历史文化知识: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概况、著名历史遗迹、
文化名人、传统文化和历史事件等。
2.地理知识:包括全国各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景观、气候特点和地理分区等。
3.政治经济知识:包括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现状、宏观
经济政策、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等。
4.旅游知识:包括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旅游行程的规划和实施、旅游安全和旅游文明等。
5.语言文化知识:包括旅游中常见的语言表达、文化差异和交
流技巧等。
6.文物知识:包括历史文物和现代文化艺术品等的知识。
7.生态知识:包括全国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防治等。
8.饮食文化知识:包括各地特色美食、饮食文化和礼仪等。
9.民俗风情知识:包括各地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传统节日等。
10.旅游法律知识:包括旅游法规、旅游消费保护和旅游投诉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第一章1.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惯常环境是指很近的,常去的地方。
2.旅游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19世纪中期,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4.燃机的发明标志着“大众旅游”的新局面。
5.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空闲时间。
游客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两类。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与其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6.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7.旅游活动要素:食:是首要。
住:是旅游的保障。
是进行游览的必要条件。
行:是关键。
游:是核心。
最根本的是游览。
购:是游中乐趣。
娱:游中消闲。
是旅游派生物。
现代旅游具有享受型深化,娱乐性提高,教育性增强的特点。
8.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9.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1)增加外汇,平衡国际收支。
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10.1923年8月,中国第一家具有旅行社业务性质的组织——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建立。
1927年6月,该旅行部改名为“中国旅行社”。
商业性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11.1949年10月,以接待海外华侨为主旨的华侨服务社成立。
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家旅行社。
1954年4月,中国国际旅行社在成立。
1957年4月,中侨旅行服务总社成立。
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12.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旅游业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要点重点

《导游基础知识》要点精华版根据考试大纲掌握和熟悉的要求部分整理引言1. 熟悉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1. 丰富多样、种类齐全。
2. 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3.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
4. 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性的典型主题。
第一章:中国历史概述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第二节:中国历史常识1. 掌握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基本知识。
1. 童试。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
参加童试的人无论年龄多大,一律称为童生。
院试中式(合格)之后,可取得秀才资格。
童试不算国家正式考试,却是功名的起点。
2. 乡试。
一般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
乡试于秋季举行,又称“秋闱”。
取中者称“举人”,以具有做官的资格。
第一名称“解元”。
3. 会试。
在“乡试”之次年,有礼部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会试”在三月举行,又称“春闱”。
取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4. 殿试。
又称“廷试”,是皇帝自主持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考试。
取中者称“进士”,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第二章:中国的年节民俗1. 掌握民俗的概念、特点。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
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在民间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社会生活文化现象。
特点:1. 民族性,是由民族内部所有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并由社会普遍传承的。
2. 集体性,民俗的创造和传承是要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
3. 变异性,民俗是集体创作、靠口头和行为传承和传播,这就是决定了它总处于不断变动状态之中,从而导致了民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异。
4. 延续性,时间上的传承性和空间上的传播性,它可谓大规模的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重点

导游资格考试?根基知识?要点第二章中国自然旅行资源1 中国自然环境的特色: (1)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散布;(2) 地貌种类复杂 ;(3)多样的自然景观。
2中国的自然旅行资源包含: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气象与天气景观。
3地文景观中最的是山地景观。
4我国的五岳名山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 我国按山地的海拔高度分为极高峰(5000m)高峰 (3500m)中山(1000m)低山 (500m).6 我国有海拔超出8000 米的巅峰 14 座。
7景色参观型山地的综合美感包含: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嗅觉美。
8景色参观型山的地形象美能够包含雄、奇、险、幽、秀、旷等特色。
9我国的景色名山可分为:花岗岩山地、变质岩山地、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丹霞地貌、岩溶山地、峡谷地貌等景观种类。
10花岗岩山地的特色:主峰突出、峻峭峻峭、气概宏伟、垂直节剪发育、风化成各样奇景、各样怪石。
11我国花岗岩名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崂山、普陀山等。
12黄山四绝指:奇松、怪石、温泉、云海。
13五岳中峰是在华山, 2160 米。
14衡山有五岳独秀之说 ;衡山四绝是指:祝融峰之高、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藏经楼之秀。
15东北三大名山是指:长白山、千山、医巫闾山。
16我国变质岩山地主要有:泰山、嵩山、庐山、五台山、武当山、苍山、梵净山等。
17泰山以“雄〞有名天下,为五岳之首。
18泰山四大自然景观:云海玉盘、黄河金带、彩霞夕照、旭日东升。
19岩溶地貌又称“喀斯专门貌〞,在我国主要集中散布于广西、贵州、云南东部,也最为典型。
20唐朝诗人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描绘桂林——阳朔山川的名句。
21我国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岩溶地貌景观,被称为“造型地貌博物馆〞。
22流纹岩地貌景观以浙江乐清雁荡山和杭州孤山最为典型。
23雁荡山“三绝〞是指:灵峰、灵岩、大龙湫瀑布。
24五大连池火山群素有“天然火山博物馆〞之称,其矿泉被称为世界第三大矿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笔记

第九章导游业务相关知识第一节交通知识一、航空客运知识(一)航空旅行知识1、航班三种飞航形式——班期飞行、加班飞行、包机飞行班期飞行——规定的航线、定机型、定日期、定时刻航班——定期、不定期定期——定期;始发站-经停站-终点站;始发站-终点站2、班次——单位时间内(一周);航班数(去程和回程)——运量需求和运程3、航班号:国内航班——二字英文代号、四位阿拉伯数字——第四个数字:单数为去程,双数为回程国际航班——英文代码、三位阿拉伯数字(二)机票1、正常票价的客票有效期为一年2、儿童票2周岁至12周岁——50%付款未满2周岁——10%付款,不占位,每一成人只能随行一名婴儿。
3、确认国内机票——起飞前二天中午12小时以前国际机票——72小时前(三)乘机1、航班离站前30分钟停止办理手续2、误机原航班起飞时间的次日中午12点前办理可改乘后续航班退票交付50%误机费(四)行李规定1、随身携带:体积——不超过20*40*55立方厘米重量——不超过5千克2、免费托运:头等舱——40千克公务舱——30千克经济舱——20千克3、不准作为行李运输:仿真手枪(玩具手枪)、管制刀具、利器、凶器等4、禁随身可托运:菜刀、大剪刀、大水果刀、剃须刀、有尖的手杖、铁头登山杖等5、不准在托运行李中夹带(不得托运,可随身):重要文件、资料、外交信袋、证劵、货币、汇票、贵重物品等(五)其他机舱等级:F——头等舱C——公务舱Y——普通舱K——经济舱二、铁路交通旅行知识(一)常识Z——直快T——特快K——快速L——临客Y——郊游临客JY——郊游旅游(二)车票半价儿童票 1.1米—1.4米每一成人旅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1米的儿童,超过一名应买儿童票。
车票遗失:在乘车途中丢失,从发现丢失车票地补票,核收手续费(三)行李旅客20千克儿童(含免费儿童)10千克外交人员35千克每件物品长、宽、高之和不能超过160厘米,杆状物品不超过200厘米;重量不超过20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第一章1.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惯常环境是指很近的,常去的地方。
2.旅游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19世纪中期,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4.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大众旅游”的新局面。
5.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空闲时间。
游客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两类。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与其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6.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7.旅游活动要素:食:是首要。
住:是旅游的保障。
是进行游览的必要条件。
行:是关键。
游:是核心。
最根本的是游览。
购:是游中乐趣。
娱:游中消闲。
是旅游派生物。
现代旅游具有享受型深化,娱乐性提高,教育性增强的特点。
7.1、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7.2、旅游业的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7.3、旅游业的性质文化性和经济性)8.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客旅行社业,交通运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9.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1)增加外汇,平衡国际收支。
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10.中国旅游历史常识1923年8月,中国第一家具有旅行社业务性质的组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建立。
1927年6月,该旅行部改名为“中国旅行社”。
商业性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11.1949年10月,以接待海外华侨为主旨的厦门华侨服务社成立。
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家旅行社。
1954年4月,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成立。
1957年4月,中国华侨旅行服务总社成立。
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12.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旅游业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入境旅游工作从政治接待性质转变为经济性产业。
13.1981年7月,国务院在北京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
1983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旅游组织,成为第106个成员国。
1985年12月,旅游业首次在国家计划中出现。
1992年起,中国旅游业以主题年的形式对外开展促销活动。
14.中国已是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2007年,中文正式成为世界旅游组织的官方语言。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力争在2020年使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15.旅游业态指旅游业以产品创新为竞争内容,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组织方式和经营形态。
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继续发展红色旅游,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等,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16.红色旅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17.红色旅游精品体系要打造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18.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19.红色旅游的特点:学习性故事性参与性。
20.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沪浙红色旅游区,以上海为中心,主题形象“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主题形象“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以百色地区为中心,主题形象“百色风雷,两江红旗”。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以滇北,川西为中心,主题形象“艰苦卓绝,革命奇迹”。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以延安为中心,主题形象“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东北红色旅游区,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中心,主题形象“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以皖南,苏北,鲁西南为主,主题形象“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主题形象“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太行红色旅游区,以山西,河北为主,注意形象“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以渝中,川东北为中心,主题形象“川陕苏区,红岩精神”。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主题形象“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21.生态旅游在1983年首先提出。
又称回归大自然旅游,绿色旅游,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
年增长率20%。
22.生态旅游的特点:1)生态目的地是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
2)强调旅游规模小型化。
3)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
4)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
23.低碳是指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
2010年的“生态景区中国行”活动的主题为“低碳旅游——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24.中国生态旅游是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发展起来的。
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
25.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1)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供应者,卖者,是主体之一。
2)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买者,是主体之一。
3)可供交换的旅游产品,是客体。
4)价格。
26.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是欧洲地区。
美洲在旅游市场中居第二位,东亚和太平洋市场是世界上第三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27.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客源分为三个部分: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统称海外游客。
28.港澳台地区是中国入境旅游业最重要的客源地。
29.外国人客源市场位居前列的国家:韩国,日本,俄罗斯。
30.国内旅游的主要特点:规模大、短程旅游比重大、散客比例高、出行方式多样、人均消费水平低。
31.出境旅游仍以近距离旅游为主。
到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位居世界第四位。
32.国家旅游组织是一个国家中为国家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事务的组织。
其设立形式,地位高低和权力大小取决于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旅游业发达水平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3.国际性旅游组织。
第二章1.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是直立猿人的著名代表。
早期智人的著名代表有陕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和广东马坝人。
晚期智人的代表是广西柳江人和四川资阳人。
2.北京山顶洞人进入了氏族公社阶段,学会了人工取火。
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使中国成为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西安半坡氏族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社会文化中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
3.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
4.父系氏族公社代表有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
5.三皇是指“女娲伏羲神农”,五帝是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唐尧(yáo)、虞舜(yúshùn)”。
6.尧、舜、禹的时代,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通过部落联盟民主推选(即禅让)的方式担任首领。
7.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启开始了“家天下”的制度,奴隶社会开始。
8.周武王建立了宗法制。
9.公元前841年,号“共和’,这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10.商周时期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商代的文字称作甲骨文。
11.著名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12.商代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13.《诗经》中的日食记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时期的日食记录。
14.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秦韩赵魏”。
15.初税亩标志着奴隶制开始瓦解。
16.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战国时期牛耕的推广。
水利工程:邗沟都江堰郑国渠。
17.春秋时期用木炭冶炼燃料,秦汉时期用煤做燃料,明清时期以焦炭作燃料。
18.孔丘,被尊为“圣人”。
他整理编订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还编写了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春秋》。
孟轲,被尊为“亚圣”。
19.《春秋》中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0.鲁班,被后代木匠尊为祖师爷。
21.秦汉时期,政治上改“王”为“皇帝”,设立三公九卿,行郡县制。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轨,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
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焚书坑儒。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击百越,开凿灵渠。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统一使用“五铢钱”,又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22.水排发明比欧洲早1000多年,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23.西汉初期出现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张衡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仪,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24.《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术,《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25.张仲景是“医圣”。
司马迁写成中国第一步纪传体通史《史记》。
班固写成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26.《后汉书》中有中国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载。
27.汉代,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2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冶铁上发明了“灌刚法”。
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1000多年。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脉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
法显第一个到达印度取经。
《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9.隋唐宋元时期:1)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以及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创制了新型浇灌工具筒车。
2)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敞肩劵石拱桥,比欧洲类似的桥早700多年。
《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天文学家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他主持编订的《大衍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4)《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颁布的医典比欧洲早8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