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中国历史知识(全)

合集下载

全国导基(导游资格考试)

全国导基(导游资格考试)

全国导基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概述(10%)1、中国古代历史从夏朝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为止。

2、公元前771年为东西周分邻。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平王东迁”3、前841年,西周暴动,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定此年为“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上正式纪年的开始4、东周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从平王东迁(前770)到前476年,为春秋;前475到前221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为战国。

5、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代;唐亡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为五代。

6、契丹人建辽,女真人建金、党项人建西夏。

7、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2000多年封建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先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

8、甲骨主要是龟腹甲、牛胛骨。

甲骨用于卜辞。

现在15万片,是中国最早的文献记录。

9、甲骨文到金文后,汉字形声化已大势所趋。

10、司马迁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

《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促进了编年体的创作。

11、孔子整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多以四言为主,语言质朴。

屈原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

楚辞特点是句子长短不限,灵活自由,适宜抒情。

12、词是诗歌的又一种创作形式,是北宋时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前期代表人物有晏殊、欧阳修、柳永等。

欧阳修成就最大;中期成就最大的是苏轼;后期代表人物有秦观、周邦彦等。

南宋爱国词人以辛弃疾和李清照最著名。

13、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中国的第一部小说集,属于描写鬼怪神异的志怪小说。

南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具小说性质,但故事情节极简略。

14、秦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证明中国的雕塑艺术并非从印度传入。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

全国导基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要一.远古时代1、原始社会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和成就古代传说代表人物: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女娲和伏羲“龙的传人”的源头伏羲又称“庖牺氏”(原始畜牧业产生,画八卦,结绳记事)神农氏“炎帝”种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轩辕氏“黄帝”战蚩尤、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嫘祖养蚕仓颉造文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黄帝被誉为中华“人文初祖”,“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通常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

尧、舜、禹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禅让制”二.古代2、奴隶社会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和成就3、封建社会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和成就八、近代历史概述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中华民国。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45年,取得抗日胜利。

1946年国民党发动战争。

1949年10月1日,建国。

第二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一、文字与书法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而西方没有的传统艺术。

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汉字的萌芽。

二、绘画(各朝代重要的画家和代表作)中国画又称“国画”。

在题材上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在技法上分为:工笔画、写意画。

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

中国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战国时期的帛画《龙凤人物图》是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古代绘画实物。

三国时吴国的曹不兴是第一个画佛像的画家。

东晋时的顾恺之专擅人物画,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发展到隋唐,最为突出的特点,一是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二是涌现了一批蜚声中外的艺术大师。

人物画方面:初唐阎立本,代表作《步辇图》《历代帝王图》;中唐吴道子,人称“疏体”,有“吴带当风”之誉,被后人尊为“画圣”,传世作《天王送子图》。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历史知识(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历史知识(全)

F、汉朝外交: 汉代设西域都护使,西域从此归中央管辖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班固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国抵达波斯湾、大秦王
安敦使者通过海道来到中国(与欧洲往来的最早记录) G、科技文化:
数学方面: 《周髀算经》提出勾股定理 《九章算术》成就重大
周 髀 算 经
发明创造: 西汉出现纸张,东汉蔡伦造纸 天文方面: 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范缜是著名的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
3、对外交往:
法显第一个到印度取经,著《佛国记》
4、书画艺术:
“书圣”王羲之和《兰亭序》 “画圣”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北朝民歌:
《敕勒歌》、《木兰辞》(谁说女子不如男)
6、石窟艺术: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三、隋唐时期:
1、朝代更替: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 盘古——开天地 • 女娲——造人类 • 伏羲——画八卦 • 燧人——钻木取火 • 神农(炎帝)——教稼穑创医药 • 黄帝(轩辕)——造屋宇、作舟车、制衣服 • 嫘祖——养蚕缫丝 • 尧、舜、禹——禅让制 • 三皇: 伏羲、女娲、神农 • 五帝:伏羲、黄帝、炎帝、尧、舜
练一练
• 下列对我国原始社会文化描述不正确的是__。 • A北京山顶洞人已学会了人工取火,支配自然的力
汉武帝
替定都洛阳
2、秦朝:
A、秦朝政治: 改称王为皇帝、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设郡县制
B、秦朝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统一车轨
C、思想文化: 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把小篆定为统一文字
D、秦朝军事: 北击匈奴、南击百越;构筑长城
3、汉朝:
A、汉朝政治: 实行“休养生息”,推行“推恩令”,出现“文景 之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中国历史小常识(10学时)(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简史,并掌握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古代帝王服饰、饮食、医疗、祭祀活动、国号难点:帝王祭扫活动:大祀中祀群祀、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五行、八卦(三)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发展简史1、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聚落及其文化,古代传说及“三皇五帝”2、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制”取代“禅让制”;禹传子启夏王朝;夏商周历史更替及文化发展。

3、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成就。

4、封建社会时期: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各时期朝代更替,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科技文化进步。

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雅片战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反动期间。

第二节中国历史小常识1、中国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1)根据原来的部族名定国名(2)根据发迹地定国名(3)根据封爵定国名(4)根据发迹地特产定国名(5)根据谶(CHEN)语定国名(6)根据吉祥文义定国名(7)以树立者的姓氏定国名(8)以社会上流行的口号定国名(9)根据建政权所在地定国名2、“后、王、天子”,第一个称“天子者,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统一国家XXX:秦王朝3、古代帝王服饰、饮食、医疗、祭祀活动:冠服、冕服;御膳房。

御医,请脉。

“五礼”之首——吉礼的帝王祭扫活动:大祀、中祀、群祀4、后妃: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5、皇族:太上皇、皇太子、皇太孙、XXX、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6、公主、驸马7、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徽号、陵号8、天干、地支9、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10、四时、节(气)11、阴阳、五行、八卦12、生肖:十二属相13、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科举制度:科举制度。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历史概述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历史概述
屈原创造“楚辞体”,写有不 朽诗篇《离骚》。 先秦散文成就辉煌,分为历史 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 和《战国策》是历史散文的代 表。《论语》、《孟子》、 《墨子》、《庄子》是诸子散 文的代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 —— 屈原《离骚》
汉代著名的文学体裁是“赋”和“乐府”。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60甲子表
四时---《说文解字》云:“时,四时也。”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
万 物 勃 发
夏荷别样红
秋 景
冬寒
二十四节气
• • • •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地理常识
《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 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 学的典范。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东晋陶渊明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其诗表 现了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 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唐代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十 分发达,尤其是唐诗的成就最 高。杜甫被誉为“诗圣”,李 白被称为“诗仙”。
《甘石星经》,最早天文学著作
扁鹊
2013-5-18
20
2013-5-18
21
四、秦至鸦片战争的封建社会时期 (一)秦汉
公元前221年,嬴政统 一六国,废分封,“三 公九卿”中央集权,立 郡县;统一度量衡、货 币;统一文字,焚书坑 儒;北击匈奴,修筑长 城,南击百越,开凿灵 渠。
修建万里长城 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 206年秦王朝灭亡。
红陶鬹

【2024版】(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目录

【2024版】(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目录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第三节旅游业的构成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第四节旅游市场与国际旅游组织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概述第二节中国科技文化第三节中国哲学与文学第四节中国书画艺术第五节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六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和成功经验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第一节旅游景观概述第二节地貌旅游景观第三节水体旅游景观第四节气象·气候和天象旅游景观第五节动植物旅游景观第六节中国的世界遗产及其他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第二节汉族第三节中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四节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第五节我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五章中国的宗教文化第一节中国宗教概述第二节佛教第三节道教第四节基督教第五节伊斯兰教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城防建筑与古镇古村第三节宫殿与坛庙第四节陵墓建筑第五节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特色和分类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之造园艺术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第四节中国现存的著名园林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概述第二节中国四大菜系第三节中国风味特色菜第四节地方名点小吃第五节名茶与名酒第九章中国的风物特产第一节中国陶瓷器第二节中国四大刺绣第三节漆器·金属工艺品和玉石木雕刻第四节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第一节中国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第三节中国旅游诗词名篇赏析第四节中国旅游名联赏析第五节中国游记名篇赏析第十一章主要旅游客源地(地区)概况第一节港澳台地区概况第二节亚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三节欧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四节美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五节大洋洲·非洲主要客源地概况附录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中国历史常识

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中国历史常识

智人体态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致,化石表现出脸
平扁、颧骨凸出、鼻梁阔大、铲形门齿的黄种人 特征。生产工具的制造表现为石器趋于细小化, 复合工具出现,除采集、狩猎外,掌握了捕鱼技 术。 表现出基本的审美观念,磨制骨针,缝制衣服, 制作装饰品。
(二)新石器时代
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 会 (1.8万年)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类 伏羲——画八卦 燧人——钻木取火 神农(炎帝)——教稼穑创医药 黄帝(轩辕)——造屋宇、作舟车、制衣服 嫘祖——养蚕缫丝 尧、舜、禹——禅让制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尧、舜
二、奴隶社会时期
父系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与剩 余产品的增多,私有现象出现。 在个体家庭和个人生产能力提高 、社会分工和交换扩大的情况下 ,一小部分人,特别是氏族部落 首领获得了更多的私有财产,私 有制日益发展起来。 关于私有制的现象,在墓葬中 也有反映。在许多墓葬里,以猪 下颚随葬的风气很盛行。猪下颚 骨成了私有财富象征。 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具 、装饰品以及其它象征 财富和权势的器物用于 随葬的,就更为普遍。 而在同一墓地里 ,随葬 品或异常丰富 ,或寥寥 无几乃至一无所有,反 映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这种分化现象,在产 品交换、部落战争中不 断扩大,从而加速了原 始公有制的崩溃。
●农作物 —— 在北方黄土地带 ,主要种植耐旱而自生力较强 的粟类作物。 在秦岭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 区,宜于种植水稻。河姆渡遗 址,发现有大量金黄色的稻谷 ,还有带绿叶的稻茎,经鉴定 是人工栽培的水稻。这是迄今 在我国发现最早的稻谷遗存, ●蔬菜种植 在半坡遗址的一个陶罐里, 发现有白菜或芥菜的种子。河 姆渡发现有一个保存较好的葫 芦。南北各地,都能适应当地 的条件种植蔬菜瓜果。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中国历史与文化概念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的概述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二、中国近现代历史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化的概述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概述 1、甲骨文、金文与青铜器2、学术思想与历史学3、文学(1) 诗歌(2) 其他文学式样4、艺术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概述 1、数学2、天文学与农学3、四大发明4、中国的传统医学5、中国的传统药物(1) 中药材(2) 中成药第三节其他与中国历史相关的文化知识一、历史文化学1、天干、地支2、中国古代年、月、日的记录方法3、二十四节气4、十二生肖二、阴阳五行文化知识1、阴阳2、五行三、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知识1、教育制度2、科举制度四、姓氏文化知识1、亲属与姓氏2、名字3、避讳第四节中国的书法艺术与文房四宝第二章中国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区划分第一节中国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第二节东北旅游区第三节华北旅游区第四节华东旅游区第五节西北及内蒙古旅游区第六节华南旅游区第七节西南旅游区第三章中国民族及相关文化第一节中国民族的数量、分布于语言分类第二节汉族和回族第三节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朝鲜族第四节壮族、土家族、苗族和黎族第四章中国各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第一节道家第二节佛教第三节伊斯兰教第四节基督教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与古代园林第一节中国的古代建筑第二节中国的古代园林第六章中国的饮食文化第一节中国的饮食文化概说第二节中国著名的菜系第三节中国传统的饮品第七章中国的旅游商品第一节旅游商品概说第二节陶瓷品第三节丝织刺绣品第四节玉器及其他相关工艺品第八章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历史文化与旅游概况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历史文化与旅游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历史文化与旅游第三节台湾省的历史文化与旅游第九章中国主要的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一节亚太地区客源国第二节欧洲、北美地区客源国第十章中国古代的对联、诗歌与游记选词第一节对联第二节诗歌第三节词第四节游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清最初建国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定 都北京,1662-1795康雍乾盛世。
• 历史上三个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泰民安)。
• 1、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39年,虎门销烟。
• 2、明中后期江南出现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 景德镇以青花瓷为主,居全国制瓷业之首。“上 有天堂,下有苏杭”此时产生。
4、文学方面:
《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离骚》 ——屈原创“楚辞”体的代表 作
个人简历
姓名
屈原
性别

国籍 楚国 特长 楚辞 作品 离骚
个人简历: 楚国贵族,楚怀王时曾任 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因主张举贤授能、 修明法度、联齐抗秦而被谗流放。秦兵 攻破楚国郢都之后,沉于汨罗江。
个人成就: 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他用“楚 辞”的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离 骚》,《离骚》与 《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 骚”,分别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另著 有《九歌》、《天问》 等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 史学家班固著断代史《汉书》 宗教方面: 佛教西汉传入我国,道教产生于东汉 文学方面: 流行赋和乐府诗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贾谊《吊屈原赋》等 乐府有《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行》等
体育方面: 蹴鞠(足球)、角抵(相扑)、击剑、秋千
3、秦汉文化影响:
汉武帝
替定都洛阳
2、秦朝:
A、秦朝政治: 改称王为皇帝、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设郡县制
B、秦朝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统一车轨
C、思想文化: 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把小篆定为统一文字
D、秦朝军事: 北击匈奴、南击百越;构筑长城
3、汉朝:
A、汉朝政治: 实行“休养生息”,推行“推恩令”,出现“文景 之治”
4、战国分布图:
法律保证
春秋战国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农业:
铁器应用在农业中,兴修水利,粮食产量增加; 初亩税
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
2、手工业:冶铁、煮盐和工艺制品在手工业中占重要地位
铁:木炭冶铁,皮囊鼓风——楚国宛、赵国邯郸 盐:齐、燕的海盐;魏的池盐
3、商业: 齐国临淄、赵国邯郸、魏国大梁、楚国郢等 都是商业中心
三、晚期智人:
1、生存年代: 距今20万年至10万年 2、著名代表: 广西柳江人
四川资阳人
3、使用工具:石器和简单的工具、学会用天然火 4、谋生途径:渔猎和采集(食用肉和果实)
四、氏族公社:
1、生存年代: 距今约1.8万年 2、著名代表: 北京山顶洞人 3、使用工具: 学会人工取火
磨制骨针
山 顶 洞 人 头 骨 化 石 下
《小 常 识》
1、古代经济制度-井田制度
2、宗法制和井田制
过渡时期: 春秋
1、时间跨度:前770年至前476年 2、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3、春秋分布图:
战国
1、时间跨度:前475年至前221年 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商鞅变法:从李悝到商鞅变法 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 3、《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最丰富、考订最详 细的药物学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优秀 的农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 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霞客游记》 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绪论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意境再创造
理解
中国 人文景观 提炼 文明古国 自然景观 熔铸
导游 讲解
游客
同化
内容
依据
更具生命张力
古、文明
熟练灵活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 “古”和“文明” 呢?
一、古的含义:历史悠久
中国历史知识
二、文明的含义:
旅游地理
物质文明
古代建筑
文明的含义
风物特产 民族民俗
• 元代郭守敬推算出一年为365.2425天,《授时历》与现行的 公历年周期相同,却早300年。
• 元代王祯的《农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农学的著作。 • 思想、教育、史学、文化艺术:形成理学;兴起私办“书
院”。《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巨著。宋四家:苏轼、黄 庭坚、米芾、蔡襄。赵佶创“瘦金体”。
明清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
从事纺织劳动 4、生存状况: 过着定居的生活
5、使用工具: 制造弓箭
六、父系氏族: 氏族成员亲属关系按父系 血统确定
1、生存年代: 距今约4千年至5千年

2、著名代表: 大汶口中晚期
汶 口
河南龙山文化
骨 化
浙江良诸文化

3、手工业: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阶级 贫富分化
大 汶 口 出 土 器 具
这一时期,中国的铸铜、制漆、汉字传入朝鲜;制铁技 术传入日本;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中亚、罗马、欧 洲地区。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朝代变更:
三国鼎立
两晋时期
南北两朝
2、科学技术:
冶铁上发明了“灌钢法” 祖冲之把圆周率小数点儿精确到第七位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农书 郦道元著《水经注》 王叔和著《脉经》是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行》记起来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 北宋毕生发明活字印刷。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誉为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是 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 南宋时指南针传入欧洲。宋慈的《洗冤录》是第一部系统 的法医著作。
• 北宋的泉州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南宋的泉州 安平桥,是我国古代保存之间最长的桥。
5、青铜器具:
青铜器装饰出现画像 嵌错赏功宴乐铜壶技艺精湛、画面栩栩如生
6、艺术方面:
随县编钟出土——音乐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著名琴师俞伯牙著有《高山流水》
7、智力竞技:
围棋名手奕秋
封建社会时期:
一、秦汉时期: 1、朝代变更:
前221年秦定都咸阳 前206年汉定都长安 25年西汉为东汉代
秦始皇
由秦而汉
开皇之治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隋唐经济: A、农业:出现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的耕作制度; 制造曲辕犁,使用筒车灌溉 B、手工业:绢以宋州、亳州为最好; 绫锦以益州、扬州、定州为最好; 刑州的白瓷“类雪”、越州的青瓷“类冰” C、商业:长安城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白瓷
青瓷
2、隋唐科技: A、建筑: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现存的最早的石拱桥 B、印刷:雕版印刷的应用——《金刚经》 C、天文:天文学家一行世界上第一次测出子午线长度 D、药学:唐朝政府主持编写《唐本草》;兴办医学院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0年
商朝 1、建立:前16世纪汤建立,定都商丘,屡次迁都后定于殷 2、科技: 有世界上关于日食最早的记录
3、文化: 文字基本成型 4、手工业: 司母戊大方鼎
周朝
1、建立: 前11世纪周武王建周朝建都镐京 2、政治: “井田制”和“分封制” 3、科技: 《诗经》中第一次准确记载了当时的日食 4、农业手工业:农业大发展、手工业细分为“百工” 5、分裂: 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
剑 齿 虎 上 犬 齿 化 石 中
剑 齿 虎 头 骨 化 石 上
4、谋生途径: 渔猎和采集(食用肉和果实)
5、审美需求:用兽骨、兽牙钻孔做装饰品
五、母系氏族: 氏族成员亲属关系按母系 血统确定,早期群婚,后期对偶婚
1、生存年代: 距今约5千年至6千年 2、著名代表: 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
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氏族(仰韶文化中心) 3、农业手工业:饲养牲畜、种植水稻(最早)、粟麻菜
范缜是著名的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
3、对外交往:
法显第一个到印度取经,著《佛国记》
4、书画艺术:
“书圣”王羲之和《兰亭序》 “画圣”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北朝民歌:
《敕勒歌》、《木兰辞》(谁说女子不如男)
6、石窟艺术: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三、隋唐时期:
1、朝代更替: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明清时期






半殖半封社会

一、原始社会直立猿人:
云南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蓝田人(距今80万年)
人 牙
北京人(距今70万年至20万
齿
年)






原 图
蓝田人头骨复原图
二、早期智人:
1、生存年代:距今20万年至10万年 2、著名代表:陕西大荔人
山西丁村人 广东马坝人 3、使用工具:石器和简单的工具、学会用天然火 4、谋生途径:渔猎和采集(食用肉和果实)
宋元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
•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 北宋,定都东京。
• 916年 建 立 契 丹 (后改辽 ), 1038年建立的西夏,长期与宋 对峙。
• 澶渊之盟:1004年达成。盟约 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 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
杯酒释兵权
• 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府。(1234 年灭亡)
孙思邈注《千金方》,被誉为“药王” E、茶文化:陆羽著《茶经》 F、史学:刘知几著《史通》
杜佑著《通典》 G、诗画:
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白居易、苏轼、柳宗元
画:画圣——吴道子,素有吴带当风 书:欧阳询、张旭、怀素、颜真卿、褚遂良、虞世南 G、对外交往: 唐代有大量的留学生涌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居多 来唐代表人物:晁横和空海;离唐代表人物:玄奘和鉴真
• 1125年,金与宋联合灭辽。 • 1127年,金攻陷东京,北宋灭亡。同年,赵构在应天府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