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护士工作职责、制度、流程
儿科各班职责及工作制度

儿科各班职责及工作制度一、前言为了提高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患儿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机构护理工作规范》,结合我国儿科护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各班职责1. 晨班(7:30-12:00)(1)负责患儿晨间护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了解病情变化。
(2)按照医嘱执行药物疗法、输液、注射等治疗措施。
(3)协助医生进行诊疗活动,如听诊、查体等。
(4)做好患儿及家属沟通,解答疑问,提供健康指导。
(5)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维护良好的医疗环境。
2. 午班(12:00-18:00)(1)接班时,全面了解患儿病情,掌握重点患儿情况。
(2)继续执行晨班各项职责。
(3)负责患儿晚餐及夜间护理,观察患儿睡眠状况。
(4)做好病情动态记录,及时报告医生。
(5)协助医生进行夜间诊疗活动。
(6)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确保患儿休息。
3. 夜班(18:00-次日7:30)(1)接班时,全面了解患儿病情,掌握重点患儿情况。
(2)继续执行晨班、午班各项职责。
(3)负责患儿夜间护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了解病情变化。
(4)做好病情动态记录,及时报告医生。
(5)协助医生进行夜间诊疗活动。
(6)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确保患儿休息。
4. 节假日班(1)接班时,全面了解患儿病情,掌握重点患儿情况。
(2)继续执行晨班、午班、夜班各项职责。
(3)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活动,确保患儿安全。
(4)做好病情动态记录,及时报告医生。
(5)协助医生进行节假日诊疗活动。
(6)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维护良好的医疗环境。
三、工作制度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
2. 遵守医疗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儿安全。
3. 认真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或拒绝执行。
4.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
5. 做好患儿及家属沟通,尊重患儿隐私,提供优质服务。
6. 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确保患儿休息。
7. 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儿科门诊护士工作职责

儿科门诊护士工作职责1.专业知识与技能:儿科门诊护士需要具备儿科护理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儿童体格检查、常见药物的使用等。
护士需要了解儿童的特殊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够对儿童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门诊接待与导诊:儿科门诊护士需要负责接待患者及其家属,询问病史、主诉等信息,并将其导诊到相应的医生或科室。
护士需要耐心细致地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医疗工作。
3.护理评估与记录:儿科门诊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生理指标、疼痛程度等方面的评估。
同时,护士还需要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及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等。
这些记录对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护士需要准确无误地记录,确保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4.医疗操作与护理:儿科门诊护士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医疗操作和护理工作,如给药、换药、输液、导尿等。
护士需要熟悉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消毒措施,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不适和异常情况。
5.家庭护理与健康指导:儿科门诊护士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药物的正确使用、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方面的指导。
护士需要与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帮助他们理解并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6.协助医生完成检查与诊疗:儿科门诊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完成各种检查与诊疗工作,如血常规、尿常规、X线检查、超声检查等。
护士需要准备必要的检查设备和材料,协助医生进行操作,同时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整理工作。
护士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初步的病情判断和处理,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7.危急病情处理与急救:儿科门诊护士需要具备应对突发病情和急救的能力。
儿科门诊护理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护理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儿科门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及家属的权益,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医疗机构护理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岗位设置与职责1. 岗位设置:儿科门诊护理岗位包括预检分诊、挂号收费、药房、治疗室、观察室、输液室、注射室等。
2. 岗位职责:(1)预检分诊:负责对来院就诊的患儿进行初步判断,指导患儿及家属挂号、就诊等。
(2)挂号收费:负责患儿挂号、收费、退费等工作。
(3)药房:负责药品的调配、发放、回收等工作。
(4)治疗室:负责患儿的治疗工作,如注射、换药、拔罐等。
(5)观察室:负责对需要观察的患儿进行观察、护理等工作。
(6)输液室:负责患儿的输液工作。
(7)注射室:负责患儿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工作。
三、护理工作流程1. 预检分诊:患儿到达医院后,预检分诊护士进行初步判断,根据病情引导患儿挂号、就诊。
2. 挂号收费:患儿完成预检分诊后,到挂号收费窗口进行挂号、缴费。
3. 药房:医生开具处方后,患儿到药房领取药品。
4. 治疗室:根据医嘱,治疗室护士为患儿进行治疗。
5. 观察室:对需要观察的患儿进行观察、护理。
6. 输液室:为患儿进行输液操作。
7. 注射室:为患儿进行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操作。
四、护理质量控制1. 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业务培训。
2. 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儿安全。
3. 加强护理文件的管理,做到记录完整、准确、及时。
4. 定期对护理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5. 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保持整洁、安静、舒适。
五、患儿及家属权益保障1. 尊重患儿及家属的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等。
2. 耐心解答患儿及家属的疑问,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健康素养。
4.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儿及家属的投诉。
六、考核与奖惩1.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
儿科门诊护士工作职责制度流程

儿科门诊护士工作职责制度流程一、工作职责:1.儿科门诊护士负责记录患儿的医疗历史和症状,询问患儿的家长有关患儿的病情、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医生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
2.护士会测量患儿的身高、体重、体温和血压等生理指标,并记录在患儿的病历中,以便医生对患儿的健康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3.护士为儿童进行护理性医疗操作,如给予药物、解除疼痛、更换敷料等,保证患儿的舒适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4.护士向患儿的家长提供健康教育,包括儿童养育知识、疫苗接种、常见疾病的预防等,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保护儿童的健康。
二、制度:1.儿科门诊护士需遵守职业道德和护理伦理,保护患儿的隐私和权益。
2.护士需具备相关的儿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并不断学习更新的医疗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护士需严格遵守医院的纪律和制度,按照工作安排准时到岗,遵守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4.护士需与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确保患儿得到全面的医疗服务。
三、流程:1.患儿及家长到门诊前台登记并挂号。
2.护士根据患儿挂号信息,安排患儿的就诊顺序。
3.在轮到患儿就诊前,护士会先进行初步的评估,了解患儿的症状和病史。
4.护士将患儿的信息录入电子病历系统,并在患儿见医生前,完成必要的检查和测量。
5.医生完成诊断和治疗后,护士会向患儿的家长详细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护理指导和药物使用说明。
6.护士会与其他科室的护士和医生进行沟通,安排患儿的出院事宜,确保患儿的医疗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总结起来,儿科门诊护士的工作职责包括患儿评估、医疗操作、教育指导等;其制度包括职业道德、护理伦理、专业知识和纪律要求等;工作流程包括门诊登记、初步评估、医生诊疗、护士沟通等环节。
儿科门诊护士是儿科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责任是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确保儿童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

儿科门诊工作制度儿科门诊工作制度是为了确保儿科门诊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保障患儿及其家长的权益。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对儿科门诊工作制度的详细阐述:一、组织架构与职责1.组织架构:儿科门诊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科室门诊的诊疗、科研、教学任务。
同时,儿科门诊应有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协助科室主任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
2.职责分工:●科主任:负责门诊部的医疗、护理、教学等各项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年终进行总结,确保门诊部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门诊医护人员:在医务科或门诊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门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
二、工作制度1.首诊负责制:门诊医护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随时观察患者,认真查诊,及时治疗。
对就诊患者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如遇疑难病例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显菩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上报进行会诊。
2.病历书写与检查:热情接待患者,向患者家长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正规书写门诊病历、填写各种申请单和门诊日志。
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确保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合理用药与检查:医师必须按医院相关规定开具处方,台理检查、台理用药、台理治疗。
对需要住院的患者,应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填写入院通知单,办理住院手续。
4.消毒与隔离:做好科内空气、物体表面、地面及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及处理工作,防止和控制院内交叉感染。
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
立即采取隔离等相关措施。
三、患者服务1.患者接待:门诊工作人员应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耐心、细心地接诊每一个病人,让病人了解其诊疗方案。
对敷衍、冷落病人引起的投诉,将按相关规定执行处罚。
2.健康教育:加强候诊宣传教育。
如婴幼儿的预防保健知识、育儿指导以及结合流行季节进行传染病的预防教育。
3.特殊患者处理:对高热、呼吸困难、剧病、惊厥、体温不升等重症儿应提前诊治,必要时应协助医师立即进行急救或护送到急诊监护室急救监护。
医院儿科门诊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规范儿科门诊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儿科门诊的所有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及患者。
三、儿科门诊工作职责1. 医护人员职责(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及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2)热情接待患者,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检查和诊断。
(3)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
(4)做好病历书写、处方开具等工作,确保病历完整、准确。
(5)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关爱患者,关心患者家属,提高患者满意度。
2. 管理人员职责(1)负责儿科门诊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门诊工作有序进行。
(2)监督医护人员遵守规章制度,保证医疗安全。
(3)定期检查门诊环境,确保环境整洁、舒适、安全。
(4)协调处理门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门诊工作效率。
(5)做好门诊信息统计和分析,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
四、儿科门诊工作流程1. 接诊(1)患者挂号后,由导诊护士引导至相应诊室。
(2)医生接诊,询问病史,进行检查和诊断。
(3)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处方、医嘱,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2. 处方开具(1)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合理、有效的处方。
(2)药师审核处方,确保处方合法、合规。
(3)患者或家属凭处方到药房取药。
3. 检查与治疗(1)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安排必要的检查项目。
(2)检查科室按照医嘱进行相关检查。
(3)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4. 住院(1)病情需要住院的患者,由医生开具住院证。
(2)患者或家属凭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
五、儿科门诊环境与设施管理1. 门诊环境(1)保持门诊环境整洁、舒适、安全。
(2)定期进行消毒、杀虫、灭鼠等工作。
(3)确保门诊设施设备完好、正常运行。
2. 设施设备(1)定期检查、维护儿科门诊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如听诊器、血压计等。
六、儿科门诊投诉处理1. 设立投诉电话,方便患者及家属投诉。
医院门诊儿童护理制度

医院门诊儿童护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有效保障医院门诊儿童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儿童护理质量,特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部门的儿童患者,包含新生儿、幼儿及儿童。
第二章门诊儿童护理人员管理第一节门诊儿童护士岗位设置1.门诊儿童护士岗位是医院门诊部门的专职岗位。
岗位设置依据门诊儿童患者数量和需求情况,由护理部门进行合理布置。
2.门诊儿童护士岗位需要具备相关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专业培训。
第二节门诊儿童护士工作要求1.门诊儿童护士应遵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医院相关制度。
2.门诊儿童护士需要具备儿童心理学、儿科护理学等相关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儿童的护理工作。
3.门诊儿童护士需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沟通本领,能够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护理引导。
4.门诊儿童护士应常常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沟通,不绝提升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
第三节门诊儿童护士工作职责1.门诊儿童护士应搭配医生完成患儿的病愈治疗和护理工作。
2.门诊儿童护士需要负责患儿的体格检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3.门诊儿童护士需要依据医嘱进行患儿的药物管理和注射,并及时记录。
4.门诊儿童护士应帮助医生进行各项医疗操作,如采血、输液等。
5.门诊儿童护士应及时做好护理记录,确保患儿的护理信息准确可靠。
6.门诊儿童护士应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引导,解答相关问题。
第三章门诊儿童护理工作流程第一节门诊儿童挂号和初诊1.患儿及其家属在门诊部门挂号后,由接待人员引导到相应的领取号码的窗口取号。
2.护士依据患儿的号码,查找患儿的就诊记录,为患儿建立电子档案。
3.护士引领患儿及其家属前往相应的医生诊室就诊。
4.医生依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订立,并开具相应的医嘱。
第二节门诊儿童护理操作1.护士依据医嘱,对患儿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如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
2.护士对患儿进行身体检查,包含检查皮肤、呼吸、肠胃等系统。
3.护士进行药物管理和注射,确保患儿定时正确地使用药物。
儿科诊所护士岗位职责

儿科诊所护士岗位职责
儿科诊所护士在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多项重要
职责。
以下是儿科诊所护士的主要岗位职责:
1. 患者护理与监测
- 负责为儿童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和心
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 确保患者的个人卫生和安全,包括清洁患者的伤口、更换敷
料等。
- 监测儿童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适当的护
理措施。
- 协助医生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如给予药物、接种疫苗等。
2. 儿童健康教育
-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儿童健康方面的教育,包括饮食、生活惯、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 解答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咨询,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 教授家属正确的儿童护理技巧,如安全喂养、换尿布等。
3. 医疗文书工作
- 记录患者的病历信息、医嘱执行情况等重要数据。
- 撰写护理计划和护理评估报告,提供给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参考。
- 协助医生完成各类医疗文书工作,如填写手术同意书、药品申领单等。
4. 医疗设备操作与维护
- 熟练操作儿科诊所常用的医疗设备,如血压计、体温计等。
-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向上级报告设备故障情况。
5. 协助医疗团队工作
- 积极参与医疗团队的协作工作,与医生、其他护士和医疗人员密切配合。
- 参与会诊和病例讨论,为患者制定综合护理方案。
- 参与儿科诊所的日常管理工作,如药品管理、库存管理等。
儿科诊所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为儿童的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门诊护士工作职责
1.在科室主任及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接诊、分诊病人以及开诊前得准备工作。
3.熟悉掌握专家坐诊时间,热情接待每一位就诊患儿及
家长,
4.负责诊疗室得整洁、安静,维持就诊秩序,做好健康教
育。
5.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危重患儿优先安排就诊,发现病
情变化,立即配合医生处理。
6.经预检为疑似传染病患儿得,应将病人分诊至分诊点
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得消毒措施。
7.预检为传染病患儿,做好相关登记工作,将患儿转诊到
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得医疗机构诊疗。
8.负责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检查,并按操作常规完成患儿
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工作。
9.负责隔离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儿科门诊治疗护士工作职责
1、负责执行儿科门诊所有病人得治疗如:雾化吸入、肌注、皮试、
采血等。
2、维持治疗室秩序,正确指导、协助病人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并注意
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3、督促及时送检标本。
4、熟悉各项检查项目得取结果时间,正确指导病人。
5、治疗室无菌物品、药品按要求存放使用,定期检查。
6、检查急救箱、氧气、冰箱。
7、清理雾化吸入用物。
8、保持治疗室整洁。
儿科门诊护理工作制度
1、门诊护理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得服务理念,把“人文关爱”贯穿于实际工作中,以高度得责任心与同情心对待病员,要讲文明礼貌,态度与蔼,待病人如亲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2、做好开诊前得准备工作,维持好门诊秩序,科学地组织安排病人就诊,按各科专业分诊。
对老弱病残及行动不方便得病人,优先照顾就诊。
对危重及病情突变得病人配合医师采取积极有效得抢救措施。
3、认真做好病人得预检分诊工作,对传染病人按病种分类,安排到传染科门诊就诊,以防交叉感染。
4、门诊环境要做到清洁、整齐,做好病人得就诊指导与卫生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形式,根据不同季节宣传常见病、多发病得预防与治疗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得自我保健能力。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交叉感染。
诊室、桌椅、诊查台每天做好清洁卫生工作,遇血液、体液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6、门诊护理人员要负责各种医疗器械及各种医疗用品得保管、维修与补充,以利于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7、下班前要整理好室内物品,关好水电开关及门窗,防止意外得发生。
8、门诊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本科得各种护理技术操作,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儿科门诊护士工作流程
儿科门诊护士工作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