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合集下载

乳化沥青粒度与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考察

乳化沥青粒度与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考察

关键词 : 乳 化 沥 青 平 均 粒 径 灰 色 关 联 贮 存 稳 定 性 乳 化 剂
乳 化 沥 青 是 将 热熔 的 石 油 沥 青 , 经 过 机 械 作
用, 以细小 的微粒 分 散 到 含有 乳 化 剂 、 稳 定 中, 乳 液 稳 定 性

1 . 2 实验 方 法
1 . 2 . 1 乳化 沥青 制 备 按 照 一 定 配 比配 制皂 液 ,
调节 到适 当的 p H 值, 并加 热 到 一 定 的温 度 , 然后
将 皂液 和加 热 熔 融 的 沥 青 一 起 经 过 胶 体 磨 , 得 乳
化 沥青 。
种 新型 工 程 系 统 理 论 l 5 ] , 该 理 论 提 出 了一 种 系
仪 测定 , 乳液 稀释 后 置 于测 量 池 中 , 同时 用 超 声 分
散 使溶 液均 质化 , 每个 样平 行测 量 3次 。
1 . 2 . 3 乳 化 沥 青 贮 存 稳 定 性 测 定 将 乳 化 沥 青
等 因素对 乳 化 沥 青 粒 度 和 稳 定 性 的 影 响 规 律 , 同
随 着 乳 化 剂 用 量 的增 加 , 平均粒径减小 、 贮存稳定 性变好 , 最 后 两 者 都 趋 于稳 定 ; 随着皂 液 p H 值 和贮 存 温 度 的 升高 , 平 均粒 径 变 大 , 贮存稳定性变差 ; 随 着 贮 存 时 间 的增 加 , 平均粒径呈变大的趋势 , 贮 存 稳 定性 逐 渐 变 差 。 由
统 的关联 度 分 析 方 法[ 6 ] , 提 供 了在 贫 信 息 情 况 下
1 . 2 . 2 粒径 测 定 乳 化 沥 青 的 粒 度 用 激 光 粒 度
解决 系统 问题 的 新 途 径 。近 年 来 , 灰 色 关 联 分 析

浅谈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浅谈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22
υ=g r (ρ1 - ρ2 )/9η 式中, υ为分散相颗粒的下沉速度; g 为重力加速度; r 为分散相颗粒的半径; ρ1 为分散相的密度; ρ2 为连续相的 密度; η为连续相的粘度。
从公式可以很容易看出影响沥青微粒沉淀速度的因 素有微粒半径、沥青微粒与连续相的密度差, 连续相的 粘度。也就是说减小沥青微粒的尺寸、减小沥青与连续 相的密度差、增大连续相的粘度可以有利于乳化沥青的 储存稳定。
储存稳定性究竟怎样影响乳化沥青路用性能的呢?
先看表 1、表 2 随机抽取的几组数据。
表 1 8 种普通乳化沥青的试验结果
沥青 编号
1d 稳 定性
5d 稳 定性
恩氏 粘度
残留物 针入度 软化点
含量

2.10 7.00
4.6
61
92
45.0

4.30 8.20
5.8
60
85
45.0

5.40 15.70 6.0
同样从表1可以看出普通乳化沥青的稳定性与残留物含量也存在一定的联系除一些特殊的乳化沥青外在残留物含量较低时稳定性试验值会随残留物含量的增加有微弱减小的趋势但当含量超过60左右时它们的相关性已基本消失原因也是由于随着沥青含量的增加整个乳化沥青体系的粘度也会随之增大但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沥青微粒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已经超过粘度的影响
残留物 针入度 软化点
含量

0.07 0.32
8.6
63
98
59

8.70 30.10 5.0
62
93
72.5

2.00 7.70
2.4
55
76
64

0.34 3.54

季铵盐乳化剂对透层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影响

季铵盐乳化剂对透层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影响

季铵盐乳化剂对透层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季铵盐乳化剂的添加量对透层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有影响。

通过实验证明,适量的乳化剂可以提高沥青的乳化稳定性,使得乳化沥青在存储过程中不易分层或产生沉淀。

过少的乳化剂添加可能导致乳化不彻底,乳化沥青存储后易出现乳化不稳定现象;而过多的乳化剂添加可能形成过度乳化,导致乳化沥青存储后产生大量沉淀物,影响其稳定性。

因此,适量的季铵盐乳化剂的添加量对透层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不同类型的季铵盐乳化剂对透层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也有影响。

常见的季铵盐乳化剂有碱性季铵盐、中性季铵盐和酸性季铵盐等。

实验证明,碱性季铵盐乳化剂对透层乳化沥青的稳定性效果最好,乳化沥青存储后不易分层和产生沉淀。

而酸性季铵盐乳化剂对透层乳化沥青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容易产生沉淀物。

中性季铵盐乳化剂对透层乳化沥青的稳定性影响一般,存储后可能出现轻微的乳化不稳定现象。

因此,在选择乳化剂类型时,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季铵盐乳化剂。

此外,季铵盐乳化剂的质量也对透层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起着影响。

乳化剂的质量包括其含量、纯度和添加方式等因素。

乳化剂的含量过低会导致乳化不彻底,存储后易出现分层和沉淀现象。

乳化剂的纯度过低也会对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乳化剂的添加方式也会对存储稳定性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将乳化剂与沥青预先混合均匀再进行乳化处理,可以提高乳化效果和存储稳定性。

综上所述,季铵盐乳化剂对透层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适量的乳化剂添加量、适合的乳化剂类型和优质的乳化剂质量等因素都会对乳化沥青在存储过程中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透层乳化沥青的制备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季铵盐乳化剂,并进行适当的配比和操作,以提高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

乳化沥青技术指标

乳化沥青技术指标

乳化沥青技术指标乳化沥青是一种将沥青与水和乳化剂混合形成乳化液的技术,乳化剂能够使油水分散更均匀,提高沥青的流动性和可工程性。

在道路建设和维修中,乳化沥青被广泛应用于摊铺、封层、面层和混凝土修补等工序。

以下是乳化沥青技术的几个重要指标:1.乳化稳定性:乳化沥青的稳定性是衡量乳化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方面,乳化沥青需要在稳定的期限内保持乳化状态,即油水分散均匀,不发生分离和沉淀。

另一方面,乳化沥青在接触状况下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在施工过程中长期保持流动性,便于施工人员操作。

2.粘度:乳化沥青的粘度是指其黏度,即流动性的一种表征。

不同的施工要求和工程环境会对乳化沥青的粘度提出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摊铺操作中,需求较低的粘度,以便于沥青能够迅速均匀地流动到施工区域。

而在封层和面层施工中,将需要具有适度的粘度,以提供良好的附着和润湿性。

3.干燥时间:干燥时间是指乳化沥青在施工后,在环境条件下将水分蒸发并干燥的时间。

干燥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干燥时间较短的乳化沥青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而干燥时间较长的乳化沥青可以更好地适应气候环境和保证质量。

4.乳化度:乳化度是衡量乳化沥青乳化效果的指标之一,表示分散沥青颗粒大小的程度。

分散性越好,乳化度越高,说明乳化剂对沥青的分散作用越好。

高乳化度的乳化沥青能更好地与其他材料混合,提高施工质量。

5.稳定性指标:乳化沥青的稳定性指标表征了乳液施工过程中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

这包括稳定性指数、结块状况和稳定性保持期等。

稳定性指数是因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乳液性能变化程度的定量指标,用来评估乳化液的稳定性。

结块状况描述了乳化沥青在贮存、运输和施工过程中是否结块或粘结。

稳定性保持期是指乳化沥青在施工中能够稳定保存并保持乳化状态的时间。

以上是乳化沥青技术的几个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在乳化沥青的设计和使用中都需要进行评估和考虑,以确保施工效果的稳定性和质量的可控性。

乳化沥青的稳定储存

乳化沥青的稳定储存

乳化沥青的稳定储存江阴市鑫路建筑设备有限公司唐炜乳化沥青生产出来以后,在使用前必须能够以稳定乳液状态存在,不能出现破乳或者是离析,也就是说,乳化沥青必须有一定的储存稳定性。

乳化沥青的不稳定必须表现为三种形式:絮凝、聚结和沉降。

乳化沥青微粒冲破双电层的静电斥力聚集到一起,称为絮凝,这时如果进行机械搅拌,可以使沥青微粒重新分开,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絮凝后聚集到一起的沥青微粒结合成为大粒径的沥青颗粒称为聚结,发生聚结的沥青微粒无法通过简单的机械搅拌将其分开,该过程是不可逆的。

随着聚结微粒的不断增多,沥青颗粒粒径逐渐增大,大粒径的沥青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

为了使乳化沥青稳定储存,就要防止乳化沥青的絮凝、聚结和沉降这三种类型的不稳定。

1.防止絮凝和聚结为了防止乳化沥青微粒的絮凝和聚结,首先必须科学合理的使用乳化剂,充分发挥乳化剂的化学作用。

物质间普遍存在范德华引力会使沥青微粒之间产生彼此靠近的趋势。

为了使靠近的沥青微粒不发生聚并,必须依靠乳化剂分子在沥青微粒表面形成的界面膜。

据此可以采取以下的技术措施增强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

(1)保证足够的乳化剂计量。

在沥青/水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后,他们在降低界面张力的同时,必须在界面上吸附形成界面膜。

此膜有一定的强度,对沥青微粒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在相互碰撞后不易合并。

当乳化剂浓度较低时,界面膜的强度小,乳化沥青的稳定性自然也就差了。

当乳化剂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界面膜的强度才会比较大,乳化沥青的稳定性才会比较理想。

(2)使用混合乳化剂。

人民发现,混合乳化剂形成的复合膜比单一乳化剂形成的界面膜具有更高的强度,不易破裂,形成的乳化液较稳定,这也正是我们经常将乳化液复配后用于乳化沥青生产的原因。

(3)增加沥青微粒的电荷强度。

离子型乳化剂可以使沥青微粒表面带上电荷,当沥青微粒靠近时,同性电荷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可以抵抗范德华引力,防止沥青微粒合并。

因此,沥青微粒的电荷越强,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也就越好。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研究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研究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研究胶乳类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乳化沥青时,乳化沥青和胶乳在乳化剂的作用下,破坏各自原有的平衡,重新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不能稳定存在,将会影响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储存和使用。

因此,乳液稳定性是评价改性乳化沥青的关键指标。

而改性乳化沥青的稳定性与制备工艺、乳化剂用量、胶乳与乳化沥青颗粒大小等诸多因素有关。

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任何乳状液都不是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温度的变化或接触介质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乳状液的分层、絮凝和聚集,最终导致乳状液的破坏。

改性乳化沥青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其稳定性是由所添加的乳化剂、乳液稳定剂等产生的各种作用而引起的。

维持乳液稳定性的各种理论主要有吸附理论、膜理论、吸附双电层理论等。

1 试验部分1.1 试验原料基质沥青:胜利90号;乳化剂:JQT,阳离子型,江阴峭歧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改性剂:自制的SBS胶乳:固含量为40.68%,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稳定剂;CaCl2:化学纯;聚丙烯酰胺;盐酸:化学纯。

1.2 试验设备沥青乳化机:温州兴达机械制造厂生产,型号YXD-60。

1.3 制备工艺按胶乳混合状态分类,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通常有3种:二次热混合法、一次热混合法和一次冷混合法。

目前普遍认为二次热混合法的乳化效果较好。

试验采用二次热混合法,其工艺流程见图1。

即先将SBS胶乳和乳化剂的水溶液经混合剪切进行第一次混合,然后再加入热的沥青,在沥青乳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第二次乳化分散的过程。

2 SBS胶乳的制备取25g线型的SBS-792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甲苯溶剂,放置1h,使得SBS充分溶胀;再于烧杯中加入定量的以阳离子为主的复配型乳化剂,此混合液在高分散乳化机作用下,慢慢注入定量的热蒸馏水,在此过程中,乳化机的转速为10 000rpm;待水加入完毕后,调节乳化机转速至16 000rpm,作用30min,得O/W型初级乳液;此初级乳液通过减压蒸馏分出其中的甲苯溶剂,得SBS胶乳。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低值 ,乳化剂分子会在界面形成紧密排列的单分
子膜 ,此时乳化剂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当
乳化剂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后 ,溶液的表面张 力几乎不再下降 ,只是溶液中的胶 团数 目 增加,
界 面膜 的 强 度 增 大 。 因此 ,在 沥 青 与 水 的 溶 液
的存在使沥青微粒间产生静 电排斥作用 ,双电层
试验 ,测 试 了不 同乳 化剂 类 型所产 生 的 电位 值 以 及 其对 储存 稳定 性 的影 响 ,见 表 1 。
表 1 不同类型乳化剂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增加 ,沥青微粒间的电位值增加 ,当达到临界胶 束浓度附近 时,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 达到最佳
值, 但 当乳化剂增加 到一定 量后 ( 大于其 临界
断增多 , 沥青颗 粒粒径逐渐增大 , 在重 力下发生 “ 沉
件下 ,储存规定的时间后 ,竖直方向上试样浓度
的变化 程度 ,以上 、下两 部分乳 液蒸 发残 留物质
降” , 此时, 就是乳化沥青 的沉淀、 离析现象。见图 1 。因此, 为了提高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 首先要
尽量减少 以上几 种现象 的发生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本科 ,从事 沥青乳 化剂及 改性 剂 的
型等现象。因此 ,乳化沥青 的储存稳定性应该引
3 2



青 Βιβλιοθήκη 2 0 1 5 年第 2 9卷
3 乳化 沥青 储存 稳定 性 的影 响因素
3 . 1 乳 化剂 对乳化 沥青 储存 稳 定性 的影 响
乳化 剂浓 度较 低 时 ,水 的表 面张力 下 降不 多 ,界 面 只有 很 少 的乳化 剂分 子 ,当乳化 剂浓 度继 续增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非经注明,乳液的储存温度为乳液制造时的室温,储存时间为5d ,根据需要也可为1d 。

2 仪具与材料2.1 沥青乳液稳定性试验管:玻璃制,形状和尺寸如图 1 ,带有上下两个支管口,开口部配有橡胶塞或软木塞。

2.2 试样容器:小铝锅或磁蒸发皿,300 mL 以上。

2.3 电炉或电热板。

2.4 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

2.5 滤筛:筛孔为1.18 m m 。

2.6 其他:温度计、气温计、玻璃棒、溶剂、洗液等。

3 方法与步骤3.1 准备工作3.1.1 将稳定性试验管分别用溶剂(可用汽油)、洗液和洁净水洗净并置温度105 ℃±5 ℃的烘箱中烘干,冷却后用塞子塞好上下支管出口。

3.1.2 将均匀的乳化沥青试样约300 m L 通过1.18 m m 滤筛过滤至试样容器内。

3.2 试验步骤3.2.1 将过滤后的乳液试样用玻璃棒搅匀,缓缓注入稳定性试验管内,使液面达到管壁上的250 mL 标线处。

注入时应注意支管上不得附有气泡。

然后,用塞子塞好管口。

3.2.2 将盛样封闭好的稳定性试验管置于试管架上,在室温下静置 5 昼夜。

静置过程中,经常观察乳液有否分层、沉淀或变色等情况,作好记录并记录5d 内的室温变化情况(最高及最低温度)。

当生产的乳液计划在5d 内即用完时,储存稳定性试验的试样也可静置一昼夜(24h)。

3.2.3 静置后,轻轻拔出上支管口的塞子,从上支管口流出试样约50g 接入一个已称质量的蒸发残留物试验容器中。

再拔开下支管口的塞子,将下支管以上的试样全部放出,流入另一容器。

然后充分摇匀下支管以下的试样,倾斜稳定性管,将管内的剩余试样从下支管口流出试样约50g ,接入第三个已称质量的蒸发残留物试验容器内。

3.2.4 分别称取上下的两部分试样质量,准确至0.2g ,然后按本规程T0651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方法测定蒸发残留物含量P A 及P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微粒越细小时, 它受连续相中分子不规则运动 的影响就越大, 相对而言, 受重力的影响就会越小, 越 有利于乳化沥青的稳定。沥青微粒的大小除受乳化剂的 影响外, 乳化设备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 微粒 直 径 在 1~5μm 时 , 乳 液 的 总 体 性 能 最 好 , 现 在 较 好的高剪切分散乳化机, 一般都能满足沥青的超细分 散。
残留物 针入度 软化点
含量

0.07 0.32
8.6
63
98
59

8.70 30.10 5.0
62
93
72.5

2.00 7.70
2.4
55
76
64

0.34 3.54
3.9
55
88
53.5

9.00 18.00 4.8
64
120
55.5

6.20 27.60 1.8
54
71
55.5

0.80 4.90
22
υ=g r (ρ1 - ρ2 )/9η 式中, υ为分散相颗粒的下沉速度; g 为重力加速度; r 为分散相颗粒的半径; ρ1 为分散相的密度; ρ2 为连续相的 密度; η为连续相的粘度。
从公式可以很容易看出影响沥青微粒沉淀速度的因 素有微粒半径、沥青微粒与连续相的密度差, 连续相的 粘度。也就是说减小沥青微粒的尺寸、减小沥青与连续 相的密度差、增大连续相的粘度可以有利于乳化沥青的 储存稳定。
的粘度须要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以内。表 3 是中科院广州 化学研究所的数据, 可以明显看 出 增 稠 剂 对 改 善 5d 储 存稳定性的作用。
表 3 增稠剂用量与储存稳定性关系/ %
增稠剂掺量
增稠剂
0.2
0.4
0.6
0.8
1.0
PVA
8.3
7.8
5.4
3.9
2.5
HEC
8.0
6.1
3.4
3.2
2.3
再来看表 1 和表 2, 从表 1 普通乳化沥青的数据来 看, 在去除 8 号乳化沥青的影响时, 其余样品的储存稳 定性与恩氏粘度有比较好的相关性, 粘度越大则稳定性 越好, 且相关系数 R2 达到了 0.7 以上, 这也进一步证明 了斯托克公式对与普通乳化沥青的适用性。但从表 2 的 数据来看, 改性乳化沥青的稳定性与其粘度的相关性由 于改性剂的加入变得不明显, 因此, 改性剂对改性乳化 沥青稳定性的影响很大。同样从表 1 可以看出普通乳化 沥青的稳定性与残留物含量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除一些 特殊的乳化沥青外, 在残留物含量较低时, 稳定性试验 值会随残留物含量的增加有微弱减小的趋势, 但当含量 超过 60%左右时, 它们的相关性已基本消失, 原因也是 由于随着沥青含量的增加, 整个乳化沥青体系的粘度也 会随之增大, 但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 沥青微粒之间相 互作用的影响已经超过粘度的影响。表 2 中改性乳化沥 青的稳定性与残留物含量从表中的数据看来基本不存在 相关性, 改性剂的加入使得沥青含量的影响减弱。所以 在适当的范围增加基质沥青含量有助于提高普通乳化沥 青的稳定性。 2.2 各种外掺剂的影响
我们以 SBS 改性乳化沥青为例, 不同掺量的 SBS 对 其储存稳定性影响显著, 见表 4。
表 4 SBS 掺量与储存稳定性关系
SBS 掺量
0 1.0 1.7 2.2 2.7 3.0 4.0 5.0
1d 储存稳定性 0.2 0.4 0.5 0.7 0.5 0.4 1.8 4.3
从表中可以看出改性乳化沥青的稳定性数值随着改 性剂掺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 其中两组的异常可能是 由于乳化剂掺量的不同导致。从表 1 和表 2 的数据也能 看出改性乳化沥青的稳定性的波动比普通乳化沥青要 大, 因此, 改性剂对乳化沥青稳定性会产生较大的影 响。
关键词: 乳化沥青; 储存稳定性; 性能;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U414
文献标识码: B
乳化沥青在国内 的 使 用 已 经 有 20 多 年 的 历 史 , 它 良好的经济性和使用的便利性是普通的道路石油沥青所 不能替代的, 但随之带来的储存稳定性( 即离析) 不足却 给乳化沥青的应用带来了障碍, 使得乳化沥青不能长期 保存, 或是已离析的乳化沥青用在路面上导致石料表面 沥青膜不均匀, 色泽不一致, 甚至出现部分不能成型的 情况。因此, 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 视。
技术论坛
浅谈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谢利宝 , 杨建新 , 凌 晨
( 江苏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 江苏 南京 210001;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17)
摘 要: 文章通过由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不足引起的路面病害与多组试验数据的分析, 阐述了储存稳定性对路用
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并从多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了影响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多种因素。
GONGLU J IAOTONG KEJ I YINGYONG JISHU BAN
87
技术论坛
断搅拌设备的情况下一般不能使用。乳化剂掺量在一定 范围内能够直接影响沥青分散的颗粒大小, 根据斯托克 公式, 这样的影响也左右了沥青的稳定性。
改性剂是为了改善其中沥青的性能而加入的一种高 分子聚合物, 有固体类的也有胶乳类的, 改性剂的加入 使得沥青的乳化变得更加困难, 通常分子量越高、掺量 越多越难乳化, 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沥青微粒的大小, 同 样根据斯托克公式, 就会影响其储存稳定性的优劣。
60
84
45.5

2.60 6.50
4.1
60
87
45.5

2.60 7.80
4.7
61
89
45.5

0.22 0.58
4.3
53
76
47.0

0.38 2.03
2.8
54
84
46.5

8.7
49.1
2.5
34
56
49.0
表 2 8 种改性乳化沥青的试验结果
沥青 编号
1d 稳 定性
5d 稳 定性
恩氏 粘度
本文通过对乳化沥青使用时出现的问题与多组试验 数据的分析, 详细阐述了储存稳定性对乳化沥青路用性 能的影响及其原因, 并从多方面分析了影响乳化沥青储 存稳定性的多种因素。
1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影响路用性能的机理
储存稳定性是在规定的容器和条件下, 储存规定的 时间后,竖直方向上乳化沥青浓度的变化程度, 以判断 乳液储存后的稳定性能, 它是影响乳化沥青性质的重要 指标之一。作为路面使用的乳化沥青, 不管是从施工的 难易程度还是其路用性能出发, 我们当然希望乳化沥青 越均匀越好, 也就是其储存稳定性越小越好, 但在各种 因素的影响下通常事与愿违。在 2004 年检测的 82 组乳 化 沥 青 中 , 常 温 5d 储 存 稳 定 性 有 18 组 达 不 到 规 范 要 求 , 不 合 格 率 超 过 20%, 2005 年 的 不 合 格 比 例 更 高 。 从大量的试验数据来看, 其常 温的 5d 贮 存 稳 定 性 的 差 异 性 也 非 常 大 , 从 0.3%到 60%都 有 , 波 动 范 围 很 广 。 从储存后的形态来看, 一些稳定性较差的乳化沥青出现 了明显的分散相( 沥青相) 和连续相( 水相) 的分层, 这样 的材料如果用在路面上必然会对路面的质量带来隐患。
密度差的影响很容易理解, 从浮力的角度来看, 在 材料的选择中首先我们应该首选密度相互接近的材料, 这样沥青微粒可以更长时间悬浮在连续相中, 有利于乳 液的稳定。
而连续相的粘度则可以控制沥青微粒在乳液中移动 的阻力, 粘度越大则阻力越大, 乳液的稳定性也就越 好, 粘度可以通过添加某些增稠剂来控制, 但最终乳液
2.1
57
82
53.5

3.70 16.00 2.2
53
84
56.5
从表中数据看来, 乳化沥青的稳定性与反映其中基 质沥青路用性能的指标几乎不存在相关性, 这说明乳化 沥青的稳定性不会影响到沥青残留物本身的性能, 然而 为什么离析严重的乳化沥青用于路面时会导致路面沥青 膜厚度不均匀、色泽不一致、易松散、不成型等病害的 呢? 原因是严重离析后的乳化沥青中沥青微粒分布已不 均匀, 微粒已相互凝聚成大颗粒或块状, 加上施工前没
稳定剂是为了提高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而掺入的一 种物质, 通常分为无机稳定剂和有机稳定剂两大类。无 机稳定剂可以调节连续相的密度, 利用盐类离子的电解 效应增加沥青微粒之间双电层效应从而增大其相互排斥 作用, 阻止微粒之间的凝聚, 防止因微粒尺寸的增大而 出现微粒沉淀速度加快现象的发生; 有机稳定剂则可以 调节水相的粘度, 并使沥青微粒表面形成一种界面膜, 同样也阻止了沥青微粒之间的凝聚, 减慢沥青微粒的沉 淀速度, 前面提到的增稠剂其实也属于有机稳定剂的范 畴。 2.3 生产工艺及运输、储存的影响
2 影响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因素
2.1 沥青微粒尺寸、密度、连续相粘度的影响 通常乳化沥青的成分包括: 基质沥青、水、乳化
剂 、稳定剂, pH 调节剂等, 如 果 是 改 性 乳 化 沥 青 还 包 括各种改性胶乳或固体改性剂。这些组成部分通过一定 的加工工艺混合分散均匀后就形成了我们通常使用的乳 化沥青。而储存稳定的实质就是原本均匀的乳液内部的 这些成分之间发生了分离, 密度稍大的沥青微粒逐渐向 下沉淀, 造成乳化沥青的下部浓度增大而上部浓度减 小。其沉淀速度可以用斯托克公式来计算
除了以上的因素, 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也会造成其
稳定性的差异, 特别是改性乳化沥青, 比如先改性后乳 化与先乳化后改性, 改性剂的固态掺入与液态掺入等生 产出来的乳化沥青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区别, 其中的情况 也很复杂, 需要另作讨论。对于不同类型的乳化沥青其 生产工艺一般须通过试验加以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