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知识讲解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知识讲解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知识讲解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

易壁垒

浅谈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都采取了对自己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当下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比较常见。绿色壁垒的涵义在理论界有多种界定,普遍被认可的一种观点是,绿色壁垒具体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来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这里的环境保护标准可以是相关的条例法规,也可以是较高的技术限制,或者是繁琐的海关检验、审批程序等。

一、绿色壁垒的形式

绿色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且极富变化性,有关国家可根据本国经济结构、产业特征或是国际经济面临的突发性事件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贸易。绿色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绿色包装和标签规定。许多国家对在本国市场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进行规定,包括包装材质、包装方式、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另外还有绿色标签条例。进口商品需要符合这些规定才能进口,但这些规定无疑会增加进口商品成本,削弱其竞争力。关于这方面有举世闻名的美国和墨西哥的金枪鱼案件,1990年美国对于墨西哥出口的金枪鱼要求有绿色标签,理由是墨西哥捕捞金枪鱼的方式有可能伤及海豚。下令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事实上,美国这种做法是毫无根据的且有些霸道,如果美国的这种做法能成立的话,那么任何国家就都能随便找一个理由、立一

个法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进口,国际贸易秩序也就乱了套。所以绿色技术标准实际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幌子。这方面我们在下文对恶意绿色壁垒的分析中阐述。另外美国从1999年开始禁止中国将未经处理的木质包装输往美国,他们认为未经薰蒸处理的木质包装会将天牛带到美国危害森林。许多国家对包装上的文字说明也有要求,如法国要求进口商品包装的说明文字必须是法文,他们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高贵的语言。所谓的绿色标签规定是进口商品的“绿色通行证”,它是一种印刷在商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或标志,是由进口国的相关管理部门按严格环境标准审批并颁发给制造商的,如果进口商品上无此标志则不予进口,德国的“蓝色天使”、印度的“生态标志制度”等都广为各国知晓。

2、绿色关税与市场准入。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保护环境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商品征收高额的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其产品的进口,甚至对其进行贸易制裁的做法。比如美国就对石油销售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使进口石油比国内同类产品每桶多缴纳几美分的附加税。这种做法对保护国内环境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它使生产商在控制成本的驱使下尽可能地少用进口产品。

3、绿色卫生检验制度。随着口蹄疫、h1n1病毒等一些全球性疾病的蔓延和贸易战的加剧,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进口商品的卫生检验,一些国家借口卫生检验来限制商品的进口。这些国家要求

进行检验的商品越来越多,检验标准也越来越严,不仅增加了进口商品的检验成本,而且限制了一些国家的商品进入。比如早期对于农副产品主要是检验六六六、滴滴涕的残留,现在则要求检验放射性污染、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等,且残留物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对花生及其制品进行黄曲霉素检验,对化妆品进行铅、砷等元素检验,对玩具、陶瓷制品进行铅、汞含量检验等等。近几年国际上又发现鸡肉中残留二恶英,再加上疯牛病、禽流感的全球性蔓延,因而各国都加强了对进口肉类的检验,甚至禁止进口病源国的肉类。很多国家在疯牛病高发期禁止从英国进口牛肉,禽流感高发期我国城市中的kfc店面打出鸡肉健康无毒的承诺。

二、恶意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1、对特定国家的相同产品实施歧视性标准。如果进口针对特定国家的产品或特定宋的特定产品实施歧视性环保标准,有别于他国,未能做到一视同仁,那么这一歧视环保标准的动机便有很大的主观恶性,其真实用意可能在于以严格的高标准阻止特定国产品的进入,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这显然是违背 wto非歧视原则。

2、对国内与进口产品实施双重环保标准。如果进口旧针对国内与进口产品分别实施两种高低同的标准,即双重标准,没有用同一个标准无差别地对待国内与进口产品,那么这种双重标准的实

2020年整理国际贸易知识点大汇总.doc

国际贸易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 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 物进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 和商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 的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 的一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 口的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 额。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出口额=进口额。 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 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 1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国际贸易课程实训心得

国际贸易课程实训心得 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实训这门课程,使我了解了不少专业知识,也学到了不少专业技能,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进入社会有更好的发展,也为了我们有更强的能力去适应这个复杂变化的社会,更为了我们能更好的胜任我们的工作,学校在大三的学习中为我们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为了我们对国际贸易有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增设了《国际贸易实训》这门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好的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使我们学到了许多的知识。 通过对实训课的学习,我得出的最深刻的体会是:英语实在是太重要了,关于里面的单证几乎都是全英的,所以我认为好好学英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尤其是如果决心从事国贸的同学,英语水平一定要非常的好,估计起码也得有个至少六级。我的英语水平是四级,在没学国际贸易之前,虽没有认为自己英语很好,但起码也是马马虎虎,没感觉到多么不好,只从开了国际贸易课,尤其是《国际贸易实训》的开课,让我倍受打击,觉得自己的英语是一天不如一天,貌似现在的英语水平只是一个初中生,因此觉得有句话实在是太对了: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无止境的学习也是没有界限的。 在这学期的国际贸易实训当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基本上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了。在实训的过程中,我对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过这个学期的实训课,我对合同单证和有关的业务流程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现在已经能够应用到实训中。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贸易信函的书写,学会了如何与客户交流并促成交易。通过本次实训,我认识到平时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学以致用也显得尤为重要,把学到的理论用于实践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学识,若只有理论而忽略实际操作,那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相反,如果只是埋头苦干,不学习相关知识,则有很大的可能走弯路,没有捷径的发现,并且没有坚实的文化知识,连最基本的单证都看不懂,那么交易也就无从谈起了。但与此同时,我也很深刻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说课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 说课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教材名称:《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版本:高教京版、第3版 主编:肖文、应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一书是由肖文、应颖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该课程是商贸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2.教材处理 由于本节课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教材本身并没有做很多的解释。鉴于这种情况,我在实际教授过程中对教材内容作如下安排:由于采用纯教师讲授,学生死记硬背,效果势必不理想,故利用任务导向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结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归纳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是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引入任务驱动机制和竞赛机制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实现教学过程的“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师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学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整合。使学生获得广泛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让学生动口、动

脑、动手和各种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演练、尝试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 教学方法 本次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导向教学法等。 教案纸 课题第六章非关税壁垒措施第二节非关税壁垒—进品配额制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掌握非关税壁垒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理解非关税措施的影响 全面理解非关税措施对贸易的意义 教材分析(包括教学重点、教学难 点)重点:1、进口配额制定义及相关概念 2、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的分析难点:进口配额的效应与关税的效应 教学方法 (包括教法、 学法) 案例讨论、多媒体辅助、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时间 安排 主要内容 师生双边活动及 教法运用 备注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5’ 10’ ’ 非关税措施的含义 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 工人联合会申请对中国产乘用 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9月12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 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 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 罚性关税。白宫发言人说,在 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 提问学生 分组讨论,分析 问题,发言表达 观点 1、美国为什么 提出“特保”? 2、“特保”为 什么针对中国? 3、“特保”为 什么选择轮胎行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汇总

国际贸易学知识点 001 引力模型 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对贸易的影响距离和其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疆界和贸易协定对贸易的影响 在引力模型的基础形式中,假设只有规模和距离对于贸易来说是重要的,并以如下形式表示Tij = A x Yi x Yj /Dij where Tij is the valu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 A is a constant Yi the GDP of country i Yj is the GDP of country j Dij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country i and country j 002 机会成本 嘉图模型运用了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概念。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衡量这样一种成本:资源因被用于生产该产品而放弃生产的其他产品。 当一个国家用其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时就面临机会成本。 003 比较优势与嘉图模型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以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嘉图国际贸易模型是最简单的贸易理论模型之一,它的两个核心含义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004 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是一个旨在阐明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的理论。这种贸易通常是出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在成本上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005 课后习题 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2。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c.贸易前,苹果对橡胶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 a.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苹果时,苹果的产量=劳动总供给/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1200/3=400;当所有劳动用于生产香蕉时,香蕉的产量=劳动总供给/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1200/2=600 边界如下所示:

对外贸易科工作总结

对外贸易科工作总结 篇一:XX年外贸科工作总结 XX外贸科工作总结 XX年,外贸科在局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积极谋化,扎实开展工作,认真履行科室职能,强化服务企业意识,提升执行力,使科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市1—12月份对外贸易运行情况 XX年1至12月份,我市发生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达到18家,实现出口总值亿美元。1至12月份出口总量在地区五县二市中排名第1位。 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外贸出口总体超过去年增长势头。我市出口增长势头强劲,主要是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新疆外贸龙头企业,强力拉动我市对外贸易的增长。 2.出口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旅购出口增长较快。1至12月份,旅购出口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8%;农产品出口万美元,可见旅购贸易在我市出口中所占比重之大。 二、全年主要工作 1、认真搞好我市农业设施基地建设,确保农产品出口平稳增长。我们申报了自治区级出口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加

强基地建设,提升我市设施农业水平,强化产品出口竞争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从而确保我市设施农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保证我市出口总体水平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2、深入调查研究,做好动态反映。XX年做了一个专题调研,写出了调研报告报上级有关部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全市的外向型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走访企业,进行座谈等形式,将我市外贸发展的新情况及时向地区做好动态反映。 3、积极组织我市外向型企业参加培训,推行国家最新外贸政策。全年,我局组织领导干部和外贸企业参加商务局培训4次,塔城地区培训1次,自治区培训2次,通过培训,使局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及时了解国家最新外贸政策,通过对政策的了解,积极申报自治区级、国家级项目。 4.圆满完成出国参展任务,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好评。第八届哈展会和第十一届哈洽会5月19日—29日分别在乌斯卡缅市和阿拉木图市举行。率领我市20多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国外展会。20多家企业和中外客商参加了洽谈对接项目活动,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1、出口商品结构亟待优化。虽然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农产品、园林机械和新型建材等有了一定增

国际贸易学习心得

第一篇、进出口贸易学习心得 国际贸易学习心得 进出口贸易学习心得 姓名 班级国贸一22 学号2013722222 进出口贸易学习心得 摘要国际贸易电子模拟实习是对我们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的实践和运用,是学习国际贸易这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外贸业务以及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的机会。通过这次实习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于贸易实务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加深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认识到自身在其中的不足。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训难题、学习心得

通过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程序,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加强对国际贸易知识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加深对国际贸易活动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现代国际贸易现状的了解,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我们自学和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为以后从事实际进出口贸易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实训目的 我们在机房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可以很快掌握进出口的成本核算、练习询盘、发盘和还盘的各种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运作方式;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外贸公司利用各种贸易方式来控制成本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需求;认识国际市场供求平衡以及竞争等一系列宏观经济现象,并且能够合理地加以利用。 二、实训内容 在这个进出口业务模拟实训中我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业务的知识,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可以让我学到了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让我比较容易切身体会到客户、供应商、银行和各地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样的实训比之前在书本上学到的、记到的更多。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2020年10月整理).pdf

国际贸易术语 1 国际贸易术语: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三个字母的英文缩写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并说明在货物的交接过程中,有关交货地点,风险,责任,费用划分等问题的专门术语。 2 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它对交易双方不具强制约束力,因而,买卖双方有权在合同中做出与某项惯例不符的规定,只要合同有效成立,双方均要遵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国际贸易惯例对国际贸易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 《2000通则》保留了《1990通则》中包含的13种术语,并将这13种术语分成了E,F,C,D四个组。 4 六个重要的国际贸易术语: (一)FOB术语:指卖方在约定的装运港按合同规定的装运时间将货物教导买方指派的船上。(适用范围:海运和内河运输) FOB术语中,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基本义务: 1)卖方义务 (1)在约定的装运期间内和指定的装运港,将个同规定的货物教导买方指派的船上,并及时通知买方。 (2)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3)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批准文件,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4)提交商业发票和自费提供证明自己按规定交货的清单单据,或具有同等作用的电子信息。 2)买方义务 (1)自费签订从指定装运港装运货物的运输合同,并将船名,装货地点和装货日期及时通知卖方 (2)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后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3)根据买卖合同规定受领货物并支付货款 (4)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负责办理货物进口和必要时从他国过境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3)在具体业务中,使用FOB术语时应注意的问题, 船舷为界问题:表明货物在装上船之前的一切风险,如在装船时货物跌落码头或海中所造成的损失,均由卖方承担。 船货衔接问题:在FOB术语成交的合同中,卖方的一项基本义务是按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装运。 (二)GIF术语:(成本加运费,保险费,指定目的港)也是在装运港交货,只适用海运和内河运输,采用GIF术语成交时,卖方的基本义务是自负费用办理货物的运输及海运保险,并在规定的装运期及装运港将货物装船。 采用GIF术语时,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基本义务如下: 1)卖方义务 (1)自负费用签订运输合同,按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在指定装运港将合同要求的货物装船,并及时通知买方 (2)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3)按照合同的规定,自负费用办理货物运输保险 (4)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证件,并办理货物的出口手续

(国际贸易)绿色贸易

(国际贸易)绿色贸易

全球绿色贸易壁垒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策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随着全球环保运动的高涨,国际贸易和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且由此催生出名为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实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手段的环境贸易措施——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措施大多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准、技术发展水平等为参照标准而制定,势必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研究全球绿色贸易壁垒,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因应之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壹、绿色贸易壁垒的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失衡等壹系列世界性环境恶化问题,特别是涉及全球环境的臭氧层耗竭和生物多样性缺失,以及环境污染对食物链的危害等,使人类认识到环境污染、自然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由于环境所具有的外部性特点,使得某壹地区的环境破坏产生的污染,可通过空气、河流、贸易以及人员的流动而造成地区性和全球性环境外部性问题。因此,自1970年代以来,全球聚焦环境生态保护,且演化为当代全球绿色浪潮,主要表当下:——国际性组织高度重视。1950年代之前,涉及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才6个,目前已制定签署了180多个,其中20多个含有贸易条款。这些成就的获得,得力于联合国、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GATT/WTO、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等国际性组织的推动。联合国于1972年6月于瑞典首均斯德哥尔摩召开第壹届环境大会,发表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此拉开了全球环境合作的序幕。1992年6月联合国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有全世界178个国家的118位国家首脑和万余名政府官员参加。会议通过了《21世纪

最新国际贸易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贸易学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 1、国际贸易(世界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 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对外贸易:指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 注: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进口:当一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购进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生产或消费时,由此而产生的全 部贸易活动称为进口。 出口: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输出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称为出口。 注:在一定时期内,当某种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为净出口;反之则为净进口。 出口部门:是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品的总和。 进口竞争部门:是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3、国际贸易值(额):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是一定时期内各 国出口值之和。(对外贸易总值:指一国的出口值与进口值之和。) 国际贸易量: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对外贸易量:是一国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出口值之和。) 4、贸易差额: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若出口值大于进 口值则为出超(贸易顺差),反之为入超(贸易逆差)。 5、总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总贸易额为一国的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 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外贸的标准。专门贸易额为一国的专门进口额加上专门出口额。 注:过境贸易计入总贸易额但不计入专门贸易额。 6、货物贸易: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也称有形贸易。 服务贸易:指服务的进出口,也称无形贸易。 7、直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生产国直接到商品的消费国去销售商品,后者也乐于 从前者购买,即出口国为生产国,进口国为消费国。 间接贸易: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不能直接进行交易,而只能通过第三国商人转手来间接地进行交易。 转口贸易:指从商品的生产国进口商品,不是为了本国生产或消费,而是再向第三国出口的贸易形式。 过境贸易:从商品生产国购货之后,需要通过第三国的境界才能进入本国市场,对于第三国来说,这就是过境贸易。 8、自由结汇贸易:以货币作为清偿手段的,称为自由结汇方式贸易,或叫做现汇结算贸易。 易货贸易: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称为易货贸易。 9、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 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情况,通常以各种商品在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10、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通常是用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贸易 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

国际贸易学总结

第四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生产同种产品的成本差异造成的 各国产品成本(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然条件 产品成本的差别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造成的 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供给比例差异造成的 2.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根据一系列的前提假设,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而且会使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以至使两国的工人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土地单位都能获得同样的地租报酬。 3.雷布津定理 在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发生变动,并且两种商品均被生产的条件下,一种要素的供给数量增加,而其他要素供给数量均保持不变,这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产出增加。同时,又会使其他产品的产出下降 熟悉 里昂锡夫之谜及其解释 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掌握 1.产业贸易理论 从产品内容上看,可以把国际贸易分为产业间的贸易和产业内的贸易两种类型 产业间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贸易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 产业内的贸易是一国同时进口和出口同类型的产品 2.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假设 1.从静态出发分析 2.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 3.经济中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4.考虑需求情况 显然,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和传统的贸易理论是不同的 3.产业内的贸易指数 产业内的贸易程度可以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从某一产业的角度分析,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产业内的贸易指数由各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加权平均数求得,它便是一国产业内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 Look 1.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比重较高,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间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 3.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生产要素投入 4.对一国而言,产业呢贸易要受该国技术水平,资本及人力资本密集度的影响 5.产业内贸易一般发生在实现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产业

最新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之应对

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 之应对

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之应对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 近些年,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加强和全球环境的逐步恶化,集贸易保护和环境保护于一身的绿色壁垒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也频频遭受了来自国外的绿色壁垒障碍,损失重大。如何应对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构建我们自己合理的绿色壁垒正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新的难题。 [关键词] 绿色壁垒国际贸易保护环境保护 1947年《关贸总协议》第20条中将“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须的措施”和“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列为对自由贸易原则的一般例外的规定。因此,集环境保护与贸易保护于一身的绿色壁垒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最重要的贸易壁垒。 一、绿色壁垒的界定

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又称环境壁垒,生态壁垒。对于绿色壁垒的概念,理论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表述方法。比如说:“它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国政府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对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原则”;“绿色壁垒是指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与安全为名,通过制定复杂、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限制或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一种市场准入制度”等等。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知绿色壁垒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本国的贸易,“绿色”仅是表面形式,是为了迎合现代社会中人民对环保和健康的更高要求以及规避相关国际贸易规则的限制,其实质是一种更新、更隐蔽、更有效的国际贸易壁垒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它比传统贸易壁垒更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符合国际贸易规则要求,迎合广大消费者心理需要,因此绿色壁垒也就逐渐成为取消关税壁垒后各国采取的最主要的一种国际贸易保护手段。 基于此,笔者认为所谓绿色壁垒应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繁琐的检验、审批程序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工作总结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工作总结 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的不断上升,以及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我们国贸专业的学生们来说,或对于作为未来从事国际贸易方面业务的我们来说,掌握有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这次学校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模拟实习锻炼机会,就是让我们进行两周的国际贸易模拟上机操作。 短短的两周国际贸易模拟实习即将结束,静下心来回想这次实习真是感受颇深。我们知道实习是大学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经过这两个星期的上机模拟实习,使我对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及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我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使得现在的我们对贸易的理解已经不在停留在当初的理论层面。 起初,我们写一封商务建交函都觉得很生疏,不知该从何入手,算一笔进出口报价核算都要算上一两个小时,而且还未必正确,总是丢三落四。经过第一个星期的不断练习,使得我在后来的操作练习中处理起来比之前要熟练地多了。

同时通过这两周的国际贸易上机模拟操作,让我们了解到做贸 易其实是很复杂的,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耐心,而且一定要仔细。我们在这次上机模拟操作中,共有十五个主要业务操作,包括写一些信函(如建交函、发 盘函、还盘函、签约函及改证函等)、进行出口成本核算、信用证的 审核及修改、租船订舱、报关、保险及各类单据的编制等,它们是按照正常的业务流程一步步进行下去的,给我的感觉就像自己在做业务。通过这些操作我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还会发现了很多不同的问题,可以说是受益非浅,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首先,在英语写作方面,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平时不仅 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学会用英语写商务信函,这是将来工作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有关外贸的英语知识掌握不好,或写不出一封教规范的商务信函,将来会很难胜任自己的工作,甚至会影响业务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次的国际贸易模拟操作,使我们加强了对英语的学习以 及可以写一些比较规范的商务往来信函。其次,我们知道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很多,并且涉及面广,除交易双方当事人外,还涉及运输、保险、港口和海关等部门,因此,通过这次的上机实习,使我们将之前学过的知识都紧密地联系起来。 通过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涯,我们已学习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 贸易实务,再到这学期刚学过的外贸函电及国际货物运输风险和保险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试卷

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模拟考试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试卷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1. 运输、保险、金融、国际旅游、技术有偿转让等方面各种服务提供和接受属于 ( ) A 、有形贸易 B 、无形贸易 C 、水平贸易 D 、垂直贸易 2. 指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称之为 ( ) A 、复进口 B 、复出口 C 、净进口 D 、净出口 3. 以关境为标准划分和统计的进出口贸易称为 ( ) A 、 总贸易 B 、专门贸易 C 、复出口贸易 D 、复进口贸易 4. 电子数据交换又称为 ( ) A 、DIE B 、EDI C 、ISO D 、IEC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5.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称为() A、水平贸易 B、垂直贸易 C、直接贸易 D、间接贸易 6.对出口企业直接给予现金的行为属于()。 A.直接出口补贴 B.商品倾销 C.社会倾销 D.间接出口补贴 7.一国对外贸易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 A.贸易差额 B.国际商品流向 C.国际生产关系 D.外贸依存度 8. 若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则称之为() A.贸易赤字 B.贸易逆差 C.出超 D.入超 9. 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状况重要指标,也是表示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和国 际收支状况好坏的重要指标是() A、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B、国际贸易条件 C、贸易差额 D、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10. 日本在汽车贸易方面出口量大于进口量,日本是汽车的() A复出口国 B复进口国 C净出口国 D净进口国 11. 在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中一直名列榜首的是()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欧洲 国进口中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B国正好相反,这可反 映出A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B国()。 A.高 B.低 C.相等 D.不等 13.要考察一国宏观上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如何,应从()来考察 A国际贸易地理结构 B贸易差额 C国际贸易条件 D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14. 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超过者便不准进口,这是() A、国别关税配额 B、全球关税配额 C、关税配额 D、绝对配额 15.开征进口附加税的直接效果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增加商品的出口 C、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 D、阻碍商品的进口 16.发达国家给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低税待遇是() A、普惠制 B、优惠税 C、特惠税 D、差价税 17.最惠国税通常称为() A、正常关税 B、普通关税 C、高额关税 D、进口附加税

论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影响和对策

目录 一、绿色壁垒概述 (2) (一)绿色壁垒的定义 (2) (二)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3) (三)绿色壁垒的特点 (3) 1、绿色壁垒的合理性 (3) 2.绿色壁垒的合法性 (4) 3、绿色壁垒的广泛性 (4) 4、绿色壁垒的歧视性 (4) 5、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4) (四)绿色壁垒兴起的原因 (5) 1、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5) 2、各国在技术水平、环保标准和相关资金投入的差异,是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客观 原因 (5) 3、关贸总协定与世贸组织为绿色壁垒滋长提供条件 (5)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6) (一)我国出口产品屡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6) 1、国际方面 (6) 2、国内方面 (6) (二)、绿色贸壁垒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7)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7) 三、冲破绿色壁垒的对策 (8) (一)政府方面 (8) (二)、企业方面 (9) 四、参考文献 (9)

论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 会的重大问题。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成为人们在国际贸易中关注的问题,绿色壁垒已经成为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把它作为限制出口的手段,绿色壁垒日益成为我国出口商品发展的障碍。 关键词:绿色壁垒、我国、影响、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society's progres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societ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ready became now human society's major issue. As a result of the people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s enhancement, the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came the people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matter of concern, the green barrier already became the trade protectionism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many countries took it the limit export the method, the green barrier become our country day by day the export commodity development the barrier. key word: Green barrier, our country, influence, measure 一、绿色壁垒概述 (一)绿色壁垒的定义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开始兴起。它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贸易保护措施。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心得体会 篇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心得体会3篇 随着改革开放,国际贸易专业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是国际贸易实训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国际贸易实训心得体会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只是学习的国际贸易的理论内容及专业知识,但这些都仅仅是书面化的东西而已。俗话说,理论必须要与实践相统一,而在学校里我们又没有条件可以真正的接触到真实的国际贸易操作,所以"国际贸易实训"这门课程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真实的环境。国际贸易模拟操作软件是基于我们所使用的浙科国际贸易实训平台。通过仿真模拟整个外贸行业的流程和惯例,在实训平台上建立几近真实的国际贸易虚拟环境,让我们亲身体验整个贸易过程的详细流程以及各种单据的使用。实训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创建属于我们自己的账号,并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六个角色。其中包括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进口银行、出口银行和辅助员。然后我们需要设置每个角色的名称、地址、电话、法人代表,邮箱等。整个的创建过程的仿真度极高让我们更好的去认识贸易流程的整个基础的角色配置。其中辅助员的角色更相当于一个多功能的角色。是链接其他几个角色的纽带。 再需要审核单据、结汇、保险等的情况下都需要辅助员这个角色来发挥作用。实验的第一天的时候,老师先是给我们介绍在国际贸易中的一些概念和应用注意事项,回想我们之前所学习的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详细是很详细但总没有实践来的理解的快,尤其是针对在国际贸易的单独环节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应对等,这些是在书本上学不来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一笔的交易都是在两个公司建立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的。而如何建立关系呢?假如美国的甲公司需要一批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知识讲解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 易壁垒

浅谈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都采取了对自己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当下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比较常见。绿色壁垒的涵义在理论界有多种界定,普遍被认可的一种观点是,绿色壁垒具体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来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这里的环境保护标准可以是相关的条例法规,也可以是较高的技术限制,或者是繁琐的海关检验、审批程序等。 一、绿色壁垒的形式 绿色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且极富变化性,有关国家可根据本国经济结构、产业特征或是国际经济面临的突发性事件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贸易。绿色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绿色包装和标签规定。许多国家对在本国市场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进行规定,包括包装材质、包装方式、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另外还有绿色标签条例。进口商品需要符合这些规定才能进口,但这些规定无疑会增加进口商品成本,削弱其竞争力。关于这方面有举世闻名的美国和墨西哥的金枪鱼案件,1990年美国对于墨西哥出口的金枪鱼要求有绿色标签,理由是墨西哥捕捞金枪鱼的方式有可能伤及海豚。下令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事实上,美国这种做法是毫无根据的且有些霸道,如果美国的这种做法能成立的话,那么任何国家就都能随便找一个理由、立一

个法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进口,国际贸易秩序也就乱了套。所以绿色技术标准实际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幌子。这方面我们在下文对恶意绿色壁垒的分析中阐述。另外美国从1999年开始禁止中国将未经处理的木质包装输往美国,他们认为未经薰蒸处理的木质包装会将天牛带到美国危害森林。许多国家对包装上的文字说明也有要求,如法国要求进口商品包装的说明文字必须是法文,他们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高贵的语言。所谓的绿色标签规定是进口商品的“绿色通行证”,它是一种印刷在商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或标志,是由进口国的相关管理部门按严格环境标准审批并颁发给制造商的,如果进口商品上无此标志则不予进口,德国的“蓝色天使”、印度的“生态标志制度”等都广为各国知晓。 2、绿色关税与市场准入。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保护环境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商品征收高额的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其产品的进口,甚至对其进行贸易制裁的做法。比如美国就对石油销售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使进口石油比国内同类产品每桶多缴纳几美分的附加税。这种做法对保护国内环境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它使生产商在控制成本的驱使下尽可能地少用进口产品。 3、绿色卫生检验制度。随着口蹄疫、h1n1病毒等一些全球性疾病的蔓延和贸易战的加剧,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进口商品的卫生检验,一些国家借口卫生检验来限制商品的进口。这些国家要求

国际贸易实务学习心得

学习《国际贸易ABC》课程的总结 学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姓名:李雷波学号:041111235 一、学习《国际贸易ABC》的目的与意义 国际贸易这门课是一门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学科,通过系统地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我们了解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程序、基本做法,熟悉了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同时掌握了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经过近一学期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的学习,同时在老师平时的悉心教导下,我对国际贸易这门学问有了一些了解,并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想,也为我们将来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知识经济也成为了主流。如何在贸易大潮中取得先机,如何利用贸易更好的发展经济、改善国民生活质量,这些都是一个国家要思考要探索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一直保持举世罕见的高速增长。但是,我们深知,经济总量上的增长并不代表经济质量的真正发展,以此我国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在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按照比例排,分别是“出口、投资、消费”。出口是主要增长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在对外贸易上,就是要转变出口结构,从以低价产品为主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转变。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想没有人可以完全对国际贸易丝毫不懂。 国际贸易的最大意义也在于此。同时,作为个人,要适应这样的时代,或者想要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有所作为,就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知识。 二、学习《国际贸易ABC》的主要收获 课堂上讲到的保税区,自贸区,以及各类进出口贸易,WTO,达芬奇造假,复出口,服务类型,中美贸易统计顺逆差差异,以及一些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开拓了视野,IMF,ITO ,GATT,TTIP,TPP等深深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对经济贸易的兴趣大门就此打开。 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保险和费用问题。因为国际贸易术语大都用以划分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过程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风险和费用,进出口贸易操作其实就是国与国之间商品的交换,而在交换过程中就离不开运输,运输中就存在风险。进出口商为了降低风险避免损失,货运保险就成了业务操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进出口业务操作内容其实很多,涉及面很广,涉及到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应用。既有出口业务,又有进口业务;既要掌握国际法律与惯例,学会应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又要学会有关的计算方法。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帮助我们充实自己并能解决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面临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多了解一些国际贸易的知识是有助于提高我们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力的。 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国内外常用的贸易政策,认识和理解国家有关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同时启发加入WTO后我国贸易体制和贸易政策

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

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可持续性的国际贸易,又称绿色国际贸易,其核心是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绿色国际贸易的实现依赖于下列条件:(1)当事国的贸易同自然资源拥有量之间的平衡;(2)出口资源的收入转化为其他形式资本的程度;(3)以国际价格进行贸易的程度,这种国际价格反映的是出口国资源耗损的真实社会成本[1]。近年来,由于绿色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的压力日益增加,国内的研究对绿色国际贸易壁垒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但出现了“一边倒”的倾向,即把有关环境方面的贸易条件一概视为贸易壁垒。我们认为,绿色贸易与绿色壁垒是有区别的,分清这种区别,才能找到恰当的应对策略。 一、“绿化”GATT的论争 关贸总协定(GATT)作为协调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三大国际组织之一,曾对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占世界贸易总量85%的贸易额发挥着影响。GATT制定的基本原则,如非歧视原则、关税保护原则、公平贸易原则、贸易壁垒递减原则、互惠原

则等对指导世界贸易运行,消减各国之间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解决各缔约国之间贸易纠纷,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GATT签署的时候(1947年),环境问题还不具有国际性,所以,环境问题只是被作为例外的特例在第20条(GATT关于自由贸易“一般特例”)中有不太明确的规定:第20条(b)允许把那些“必要的保护人类、动物或地球上生物的生命或健康”的措施作为特例看待;第20条(g)则允许把“与保护不可更新资源有关的措施(如果这些措施同国内生产或消费限制相结合能够奏效的话)”作为特例看待。随着国际环境问题重要性的不断加强,GATT在处理与环境有关的国际贸易争端中显得越来越乏力。与此相应,要求“绿化”GATT的呼声日益高涨。对GATT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政策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上,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由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GATT的基础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自由贸易体制。从自由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看,环境可能从以下五个方面承受了自由贸易的后果[1][2]:(1)自由贸易会增加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的增加会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占用更多的耕地,产生更多的污染,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未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