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

延安市绿色食品番茄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番茄日光温室的生产技术措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延安市辖区内绿色食品番茄日光温室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定的内容)或修定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2010 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GB-T 17419 氨基酸叶面肥国家标准

GB/T 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标准

NY/T 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5-2002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

NY/T 658-2002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3.定义

3.1 绿色食品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2 AA级绿色食品

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

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

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3 A级绿色食品

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 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4生产管理技术

4.1 日光温室的规格要求

参照《延安市绿色食品黄瓜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执行。

4.2栽培季节

4.2.1 早春栽培11月上旬播种,2月上旬定植,4月上市。

4.2.2 秋冬栽培8月上旬播种,9月中旬定植,12月上市。

4.2.3 冬春栽培9月上旬播种,11月中旬定植,2月上市。

4.3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冬春栽培、秋冬栽培、早春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害多抗的品种。

4.4温室的前期准备

参照《延安市绿色食品黄瓜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执行。

4.5 播种育苗

4.5.1营养土育苗

4.5.1.1苗床准备

种667m2番茄需播种苗床2m2~3m2、分苗床35m2。营养土配制按4份充分腐熟且符合NY/T394-2000规定的有机肥料加6份无病园土,充分混合均匀。要求孔隙度约60%,pH7.5~8.0,速效磷100 mg/kg以上,速效钾100mg/kg以上,速效氮150mg/kg以上,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10cm。

4.5.1.2浸种

低温期育苗采用温汤浸种4~5小时,后搓洗净种子。注意器皿必须干净。高温期育苗为防病毒病可用磷酸三钠浸种,即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

泡20 分钟,捞出洗净。

4.5.1.3催芽

将种子与其体积2倍的洁净湿润沙子混均,放于碗内,上盖洁净湿毛巾,在25℃~30℃条件下催芽2~3天,8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期间注意保湿、透气、补水、翻沙。

4.5.1.4播种

一般每667m2需用种子20g~30g,选晴天上午播种。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湿润至床土深10cm。水渗下后薄撒营养土一层,找平床面,均匀撒播。播后覆营养土0.8cm~1.0cm。床面铺地膜保温、保湿,50%露尖时撤膜。

4.5.1.5播种后管理

4.5.1.5.1出苗期管理

出苗前地温白天控制25℃~28℃,夜间15℃~18℃,促进出苗整齐。种子拱土时为防“带帽”可撒一层2mm~3mm细土。

4.5.1.5.2齐苗后

两片叶子刚展开时,白天22℃~25℃,夜间14℃~16℃。第一片真叶展开后,白天气温提高到25℃~28℃,夜间15℃~18℃,土壤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注意要多揭帘、清洁薄膜增强光照,要多通风降湿防病,发现“带帽”苗傍晚喷水或早晨人工脱帽。一般不浇水,若干旱浇透水,忌小水勤浇。

4.5.1.5.3分苗

一般播后25天左右,苗二叶一心时进行分苗,按10cm株距移苗。

4.5.1.5.4分苗后管理

分苗后白天气温25℃~28℃,夜间保持15℃~20℃;缓苗后白天降到23℃~25℃,夜间15℃左右。不控水,见干见湿,干旱时选晴天上午浇透水,同时放风降湿,忌小水勤浇。

4.5.1.5.5炼苗

定植前一周控水、降温,增强秧苗抗逆性。不浇水,夜温最低可降到7℃~8℃。

4.5.1.6壮苗标准

苗高20cm,茎粗0.5cm以上,有8~9片真叶展开,叶片肥厚,大叶背及茎基紫色,节间长适宜而均匀,茎上下粗粗一致,植株呈长方形,70%显蕾,根系发达洁白,无病虫害。

4.5.2穴盘育苗

4.5.2.1穴盘准备

番茄育4~5片叶苗选128穴的穴盘、育6片叶苗选72穴的穴盘。新穴盘可直接使用。旧的先用刷子刷洗净,后用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30分钟均可达到消毒目的,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5.2.2基质准备

目前用于穴盘育苗的基质材料,主要是草炭、蛭石和珍珠岩。采用的基质为草炭、珍珠岩、蛭石以3:1:1的比例配制,冬季可以用2:1:1的比例,或草炭:蛭石3:1。也可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经过本地使用获得成功的优质成品基质。每立方米基质加 100g多菌灵用塑料膜盖好闷12小时进行消毒。配制基质时每立方米加入 15 : 15 : 15 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2kg~ 2.5kg增加营养。基质填装前,用适量水拌和基质,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要求。

4.5.2.3装盘

将准备好的基质装在穴盘中,注意不要用力紧压,要尽量保持基质原有的物理性状,用刮板从穴盘一方与盘面垂直刮向另一方,每一个穴中都要装满基质,尤其四角与盘边,装盘后的穴盘各个格室应清晰可见。后用相同型号的空穴盘垂直放在另一装满基质的穴盘上,两手平放在穴盘上轻轻下压,最好是一盘一压,压穴深度0.8~1.0cm,不要几盘摞在一起,否则易造成播种深度不同而出苗不齐。

4.5.2.3播种

穴盘育苗多干籽直播。播种前晒种1~2天,并对种子进行精选,去掉破籽和秕籽。每穴播一粒种子,播种后覆盖基质,72穴的穴盘盖的稍厚、128穴的穴盘盖的稍薄。播种覆盖作业完毕后将育苗盘喷透水(水从穴盘底孔滴出),使基质最大持水量达到200%以上。然后移入温室。

4.5.2.4苗期管理

低温期育苗,出苗前白天维持25℃,夜间20℃。当苗盘中60%种子露尖时,适当降低温度,白天维持23~25℃,夜间16~18℃,防止苗徒长。从子叶展开到2叶1心,水分含

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5%

~70%,2叶1心后,夜温可降低到13℃,但不低于10℃。苗3叶1心到出苗水分含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65%。

4.5.2.5商品苗标准

低温期育苗,72穴育苗,则苗60天左右,高18~20cm,茎粗4.5mm,达6~7片真叶。128穴育苗,则苗50天左右,高10~12cm,茎粗2.5~3mm,达4~5片真叶。夏季育苗用128穴育苗,则苗20天左右,高13~15cm,茎粗3mm。

4.6定植

4.6.1施基肥

4.6.1.1 AA级绿色食品番茄基肥施用

定植前半月,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5000kg以上,另加硫酸钾30kg、钙镁磷肥100kg,均匀撒于地表后深翻30cm。有机肥料、硫酸钾、钙镁磷肥应符合NY/T394-2000的规定。

4.6.1.2 A级绿色食品番茄基肥施用

定植前半月,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10000kg以上,另加三元复合肥50kg(或磷酸二铵50kg+硫酸钾25kg),50%多菌灵或97%噁霉灵可湿性粉剂2kg~3kg均匀撒于地表后深翻30cm。

4.6.2起垄

南北向起垄,大小行定植,垄宽80cm,沟宽60cm,垄中央开深、宽各15cm的浇水沟,垄高15cm。垄起好后浇足底水。

4.6.3定植

每垄栽两行,行距60cm,株距45cm,每667m2栽2100株,暗水定植。

4.7田间管理

4.7.1增强光照

参照《延安市绿色食品黄瓜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执行。

4.7.2温度调控

可参照《延安市绿色食品黄瓜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执行,只是下午适当早关风口、早盖帘,使温室内早晨温度最低不低于12℃~13℃。

4.7.3肥水管理

4.7.3.1AA级绿色食品番茄肥水管理

栽苗时底水底肥要足,若不足,缓苗后轻施缓苗肥水,然后控水控肥。当第一穗果核桃大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浇水。一般随水追肥,浇水必须选晴天上午进行,低温期膜下暗灌,高温期可明水暗水结合进行。灌溉水质应符合NY/T 391-2000的规定。以后第二、第三穗果等每一花序果长到核桃大时都追一次肥。追肥以符合NY/T394-2000规定的各种农家肥和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肥料类产品为主,如腐熟的沼液、沼渣及人畜粪尿,严禁施用未腐熟的人粪尿。人粪尿或沼液作追肥时每667m2每次用量一般为1500kg。当营养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符合NY/T394-2000规定的、质量合格的商品有机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料、叶面肥料(叶面肥料中不得含有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料质量应符合GB/T17419,或GB/T17420的规定,且要按使用说明稀释,在番茄生长期内,可喷施2~3次。

4.7.3.2A级绿色食品番茄肥水管理

除按AA级绿色食品番茄肥水管理技术执行外,还可适当追施化肥,但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且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因此可每667m2每次追尿素8kg~10kg加硫酸钾6kg~8kg。

4.7.4植株调整

4.7.4.1 打杈

初期一般等侧枝长到6cm~7cm时摘心,后期及时抹芽。注意打杈宜选晴天上午进行,以利伤口愈合。

4.7.4.2吊蔓

用粗而韧的吊绳,上头绑于铁丝,下头绑于茎基部。

4.7.4.3整枝

温室栽培常只留一个主杆,所有侧枝疏除,主杆结到6~7穗果后,在最上果穗上方留2~3片叶摘心,当主杆上部果实采收后,距地面30cm剪去老枝,中耕、追肥、浇水,在长出的基部侧枝中选留1~2个健壮侧枝让其开花结果。

4.7.4.4疏花疏果

大果型品种每穗留果3~4个,中果型品种每穗留果5~6个,小果型品种每穗留果8个以上,一般除去多余的、小的、畸形的花、果。

4.7.4.5打老叶

第一穗果绿熟时,除去第一穗果下的老叶,第二穗果绿熟时,除去第二穗果下的老叶,以此类推。

4.7.5 保花保果

冬春季,低温弱光,易落花落果。但在生产A级或AA级绿色食品番茄时都严禁使用2.4-D (2.4-二氯苯氧乙酸)或PCPA(防落素,番茄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采用熊蜂授粉技术,一般在番茄开花达5%时,选傍晚将熊蜂放入温室。蜂箱固定于温室后墙距地面1.4m处,蜂巢门朝南或东南方。100只的一箱熊蜂可为667~2000m2的大番茄授粉。

4.8采收

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产品质量应符合NY/T 655-2002的要求。产品包装应符合NY/T 658-2002的规定。

4.9 病虫害防治

4.9.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害化防治原则。

4.9.2植物检疫

这是贯彻我国"预防为主"植保方针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及时预防危险性病、虫、草等新的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尤其是在引种(种子、幼苗或块根、块茎等)之前要先了解调出地区有关蔬菜有无检疫对象及其疫情,坚持不从疫区调种。必调时,要加强对调入的种苗进行检疫和消毒处理。

4.9.3农业防治

4.9.3.1选用抗病品种

优良的抗病品种植株抗病虫能力强,可少施药或不施药,有利于减少农药污染。应根据本地区番茄病虫害的发展情况,选用适宜本地区栽培的抗病品种,并注意合理搭配和更新,做到良好配良法,为生产绿色食品蔬菜打下良好基础。

4.9.3.2培育壮苗

蔬菜种子播种前,进行温烫浸各种等非化学药剂种子消毒处理,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植株抗病性、抗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