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优质课教案汇编

合集下载

将进酒教案优秀教案8篇

将进酒教案优秀教案8篇

将进酒教案优秀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总结、应急预案、实习心得、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summaries, emergency plans, internship experiences, document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将进酒教案优秀教案8篇认真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和特长,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教案应当有合理的教学步骤和过程,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学习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将进酒教案优秀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

《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

《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借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为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中八仙歌》)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且沿用至今。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

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

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

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

二、诵读指导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

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

“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

“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

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李白将进酒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李白将进酒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李白将进酒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将进酒》这首李白的名篇,了解其背景和脉络。

2. 理解诗中表达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

3. 能够运用适当的朗读技巧和语调,朗诵《将进酒》。

4.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准备1. 课本中关于《将进酒》的诗词背景介绍和注释。

2. 李白的其他代表作品。

3. PPT或黑板、粉笔。

4. 参考资料:关于李白和《将进酒》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文字描述李白风华绝代的形象,激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与预习(5分钟)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课本或课外阅读《将进酒》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

3. 背景介绍和诗文导读(10分钟)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将进酒》的背景,解读诗歌中的隐喻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4.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段诗句或一个词语,在小组内合作探讨其含义、修辞手法以及对整首诗的理解。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合作学习。

5. 知识巩固,文学鉴赏(15分钟)教师分享李白的其他代表作品,让学生针对李白的诗歌进行欣赏和比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展现李白的多样化艺术风格。

6. 朗诵表演(20分钟)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将进酒》。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诗意和情感进行朗读,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调、表情和节奏来增强表演效果。

7.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诗歌中的主题思想、意境和艺术特点。

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将进酒》表达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

8.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关于《将进酒》的读后感或扩展思考,字数不限。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的积极性和发言情况。

2. 评价学生的朗读表现,看是否能够准确传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评价学生的写作作业,看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和表达对《将进酒》的感悟和扩展思考。

《将进酒》教案3篇

《将进酒》教案3篇

《将进酒》教案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将进酒》教案3篇【推荐】《将进酒》教案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将进酒》教学案例(合集5篇)

《将进酒》教学案例(合集5篇)

《将进酒》教学案例(合集5篇)第一篇:《将进酒》教学案例《将进酒》教学案例设计渝中职业教育中心罗佳联系电话:***一、案例的背景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重新审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实践和反思的话题。

古代诗文教学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是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有很多不适应新课标的地方。

如何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诗文教学之路呢?笔者尝试以李白的古体诗《将进酒》为载体,以诵读为纽带,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古诗文学习园地。

二、解题《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李白诗歌的主要风格。

通过学习,让学生真正了解李白诗豪放的特点,了解李白的狂放。

体味李白的真性情,从而培养学生自信、达观的情怀。

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李白身处逆境,但仍然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信念。

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背诵全诗,积累相关知识。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紧紧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来完成各个环节。

使学生在充分预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生成问题,教师通过问题导学引领课堂。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2.感受诗歌的韵味,体会夸张的艺术效果及李白的艺术风格。

3.领会诗中词句的含义及作者矛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安排 1.导入用一篇关于酒文化的短文导入课文,引导学生讨论,了解中国酒文化以及对李白纵酒的认识。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短文,谈谈有何新的认识?资料:一言难尽的酒周代,握发吐哺、礼贤下士的周公旦,有鉴于此,于是作了一篇《酒诰》,说:“民之丧德,君之丧邦,皆由于酒。

”春秋时的孔子,他仿佛也是饮酒的,王充在《论衡·语增》中道:“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

《将进酒》教案集合5篇

《将进酒》教案集合5篇

《将进酒》教案集合5篇《将进酒》教案集合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将进酒》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进酒》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李白“借酒浇愁”的虚无消沉的消极反抗,以及他自信和对现实的忧患思想,了解“酒”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涵义。

2.鉴赏“将进酒”的意境及在矛盾中展示内心的诗歌特色。

3.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本诗的题旨。

2.把握本体意境张扬、夸张大胆、想象丰富的浪漫主义的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赏析与讨论【教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

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

李白一生诗酒相依,杜甫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

杜康造酒,真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否则,生活将缺多少情趣,诗人将缺多少灵感,人类将缺多少美文诗篇。

酒与诗,好像天生就结缘,酒催诗生,诗随酒发,相伴而留香千古。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咏酒的诗句?二、写作背景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将进酒》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将进酒》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将进酒》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将进酒》这首诗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2. 理解和解析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 掌握诗歌的基本技巧和修辞手法。

4.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5.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分析《将进酒》的主题和情感。

2. 解释并运用诗歌的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将进酒》原文及译文。

2.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复述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字和其作品《将进酒》,引起学生对这首诗的兴趣。

Step 2:了解背景(10分钟)1. 分享《将进酒》的背景,诗歌背后的故事。

2. 介绍李白这位著名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创作特点和成就。

Step 3:诗歌分析(30分钟)1. 分段解读《将进酒》的诗句,解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学生理解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 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和想象力。

Step 4:朗读和鉴赏(20分钟)1. 请学生朗读《将进酒》,注重语音、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 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朗读技巧和感情表达。

3. 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鉴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Step 5:创作与分享(25分钟)1.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力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2.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Step 6:总结与展望(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将进酒》的主题和情感,以及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的提高。

五、作业要求学生将创作的诗歌进行整理和润色,并提交给教师。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将进酒》这首诗的背景、主题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诗歌的基本技巧和修辞手法。

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6篇)

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6篇)

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6篇)《将进酒》教案教案篇一张宏锋教学目的(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3)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印发有关材料。

材料一:李白生平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一qi),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材料二:李白诗作选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瑚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注:(1)老春,酒。

(2)夜台,阴间。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进酒
李白
湖北省来凤县中等职校王胜澎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诗人复杂的情感发展脉络。

3、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饮酒。

重难点:诗人情感发展脉络的把握。

教学方法:朗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唐诗中,有两座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峰,一座是现实主义大师——诗圣杜甫,一座是浪漫主义大师——诗仙李白。

李白的诗歌我们学过很多,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
床前明月光……《静夜思》
朝辞白帝……《早发白帝城》
日照香炉……《望庐山瀑布》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李白的诗是豪放的,那么在这种豪放的背后,是否还潜藏着一些人们难以窥
见的东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李白的《将进酒》吧,在那里将会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板书标题)
二、背景介绍:
《将进酒》是李白在被玄宗“赐金还放”后写的,此时李白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他既对朝廷充满了不满和失望,又心怀天下,关心个国家命运,希望建功立业。

这种矛盾整日煎熬着李白的心。

一日,诗人与好友岑勋在元丹丘的家中做客,三人登高宴饮,趁醉意,李白借《将进酒》这一原本为“劝酒歌”的乐府旧题抒发了满腔的不平之气。

三、课文讲解
(一)初读课文,参照注解,疏通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今天我们就用朗读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歌。

首先请大家把课文朗读一遍,注意字词的读音。

(评价,纠正字音,重点讲解“将”,qiāng,请,愿;jiāng,将要。

(板书))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

好,接下来,我们听一听录音,在听录音的同时,请大家注意朗读的语调和节奏。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诗的意境,进一步把握诗人的情感。

(1)起兴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这首诗歌,请大家看到前四句,也就是起兴部分。

①范读,分析:
文章开头以“黄河”起兴,描写了黄河来去的气势,“天上来”的黄河是怎么的一种气势呢?(鼓励学生作答)对,来势凶猛,势不可挡。

这是空间上放大
的夸张,东流到海的黄河还会回来吗?(学生回答)当然不会回来。

“不复回”既写出了黄去的迅猛,也流露出几分悲凉。

那么,在读这两句时,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语调来读——应该读出黄河来的汹涌,去的悲凉。

“高堂”两句论及人生,也用了一种夸张,是反向夸张。

请大家说说诗人是如何运用的?——对,诗人把人的一生浓缩在朝暮之间,是时间上的缩小。

这样写,诗人是为了表达什么?(引导学生作答)——非常正确,为了表达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悲哀。

那么,在读这两句时,应该突出哪个字?——应该突出“悲”字。

“悲”是诗人情感的发端。

②学生朗读,点评。

下面请大家把这四句一起读一遍,注意对情感的把握。

(2)入题:
①学生齐读。

好,同学们把诗人的“悲”情读了出来,读得很好!那么诗人是不是一悲到底呢?——回答是否定的。

下面请大家一起朗读接下来的六句,也就是入题部分,看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朗读,评价:大家读得很好,如果大家把诗中蕴含的感情突出来,就更好了)
与开篇的“悲”比较,诗人的情感在这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引导学生回答)——对,由悲转乐。

面对短暂的人生,诗人认为人应该及时行乐(放慢语速,等待学生回答),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无须担心自己的前途,总有一天会得到重用的,万不可放弃眼前的大好时光,且大块吃肉,大碗饮酒吧!
②范读。

下面我给大家朗读一遍。

③学生再读。

请同学们再把这六句读一遍,注意读出“乐”意。

好,很好,大家把李白的“乐观”读了出来。

此时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诗人的内心真的很高兴吗?(学生思考,作答)——对,诗人的内心其实是苦闷的,只是豪情暂时压住了心中的悲愤。

他对朝廷充满了不满和失望,自己空有一身才学,空有一腔报国热情。

壮志难酬啊!为解除这种悲愤,李白选择了痛饮三百杯,不醉不罢休(放慢语速)。

(3)醉酒放歌。

①范读,分析
举杯劝酒之后,李白真的醉了,他竟然在宴桌上唱起歌来,而且要求别人侧耳倾听。

那么我们怎样理解诗人的这一发酒疯似的的举动呢?(引导学生回答,可先问:李白想用酒精麻痹自己,他成功了吗?——对没成功,因为“举杯消愁愁更愁啊,李白自己曾这样说过。

悲愁无法消除,因此啊,李白只好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把它喷发出来。

“钟鼓馔玉不足贵”表面上是说富贵奢华的生活不足贵,但实质上指的是什么呢?(提示:谁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啊?)对,其实暗指“权贵”不足贵。

这是诗人对他们的蔑视。

同时,诗人又自比陈王(曹植),阐明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

这样看来,读这几句时,我们应该突出一个什么字?——愤
②学生朗读,评价
好,大家读得很好,读出了李白式的“愤”悲而不伤,悲而能壮。

李白是豪爽的,刚露出一点“愤”的情绪,马上又回到酒上来了。

(4)酒酣狂语
①范读,分析
此时,李白的酒意更浓了,他竟然作出了一个违背礼节的举动,较之先前桌上放歌更加不可思议。

大家说说是什么举动?(诗人作为客人,却叫主人家典裘当马,沽酒狂欢。

)设想当你在别人家做客时,你会大呼主人掏出家里的存款,大办酒席款待你吗?当然不会。

这种反客为主的举动,非不拘行迹,豪迈奔放的李白而不能为啊!
但是,醉酒后的李白,即使做出了如此的不可思议的举动,然而他的内心始终有一层消不去的“愁”影。

这种“愁”是“古来圣贤”积淀万年的“愁”——怀才不遇,是能用酒消除的吗?——不能,在这中不能消除的“万古愁”之前,诗人是悲壮的。

这种“愁”正好照应了诗歌开头的“悲”。

②学生朗读,评价
请同学们朗读这一部分,注意要读出反客为主的“狂”,又要读出“万古之愁”难消的“悲”。

(评价,大家读得很好,已经进入佳境了。


(四)三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

下面我们再从整体上对全诗的情感进行把握,请大家听录音。

请大家把诗人情感的发展脉络整理出来(详见板书设计)
(五)检查效果,试背诵
请大家试着把书关上,我们一起把诗歌背一遍。

四、思考与练习
最后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里面有没有消极的层分,特别是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啊!今天我们学习《将进酒》并不是怂恿大家去饮酒消愁,而是去体味潜藏在李白内心深处的豪迈与自信,去学习他那种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顽强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下面请大家做一个练习: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劝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请写一篇小文章谈谈你对李白痛饮狂歌的看法。

五、板书设计(详见课件)

落脚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