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合集下载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政府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指导和劳动力迁移等措施来缓解结 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1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如经济衰退 或萧条期,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
2
周期性失业是经济衰退期间最普遍的失业类型, 因为企业往往会减少生产和雇佣以适应市场需求 下降。
3
政府可以通过宏观经济干预措施,如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来胀的政策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 活动和通货膨胀水平。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增加货币供应量,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提高利率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同时也可能减缓 经济增长和增加失业。
财政政策
01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活动 和就业。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措施来降低摩擦性失 业。
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技术进步、行业转型或资源重 新配置等原因,导致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就业机会减少,而劳动者技能和 劳动力需求不匹配所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因为劳动者需要重新学习技能 或转移到其他行业或地区。
健康和教育问题
失业可能导致一些人失去医疗保障和教育机会, 进而影响他们的健康和教育水平。
家庭负担加重
通货膨胀会导致家庭负担加重,例如食品、住房 等基本生活成本的上升。
政治影响
政府公信力下降
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可能导致 政府公信力下降,因为民众可能 会对政府的治理能力产生质疑。
政策调整压力增加
为了应对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政府可能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政 策调整压力。
政治稳定性影响
长期的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可 能对政治稳定性产生影响,因为 这可能导致社会和政治矛盾的激 化。

六丶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课件

六丶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课件
货膨胀和失业率上升。
实证分析
哈耶克新自由主义通货膨胀理论 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些研究表明,一些国家的通货 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导
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实证数据表明,在市场经济国家 中,市场机制可以更好地调节物 价水平,而政府干预可能会导致
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
与其他理论的比较
与凯恩斯主义不同,哈耶克新自由主义 通货膨胀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
影响
强制储蓄效应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储蓄的用途。如果储蓄被用于投资或
生产性活动,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如果储蓄被用于非生产性活
动或过度储蓄,它可能会导致经济萎缩。
03
实例
例如,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人们可能会选择将更多的货币存入银行以
避免购买力的下降。这种储蓄行为可能会促进投资和生产,但也可能导
致货币过度供应和更高的通货膨胀压力。
六丶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课 件
目录
• 通货膨胀理论概述 •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 • 交错调整工资论 • 哈耶克新自由主义通货膨胀理论 • 收入分配效应与北欧模型 • 强制储蓄效应与半通货膨胀理论 • 结构性通货膨胀论 •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01
通货膨胀理论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 普遍上升,货币价值下降的现象 。
与其他理论的比较
与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的比较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认为物价上涨是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导致 的,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则强调货币供应量与总需求之间 的关系。
与货币数量论的比较
货币数量论与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都认为货币数量与物价之 间存在关系,但两者在解释物价上涨的原因上有所不同。
03
交错调整工资论

失业与通胀课件

失业与通胀课件
主要内容
⊙ 8.1 失业理论 ⊙ 8.2 通货膨胀理论 ⊙ 8.3 菲利普斯曲线 ⊙ 8.4 各学派关于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理论
失业与通胀
8.1 失业理论(概念)
⊙失业的界定
★界定
∗ 在一定年龄服务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 且正在寻找工作的状态。(一般性界定)
∗ 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 的社会现象。(国际劳工组织的界定)
失业与通胀
8.2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的界定、衡量与分类
★界定
∗ 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大规模上升的现象。
♣ 一般物价水平而非个别价格水平上升; ♣ 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而非偶发; ♣ 在一国广大范围内发生而非个别地方的现象; ♣ 一般与货币超经济发行有关。
失业与通胀
8.2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的界定、衡量与分类
成的失业。
失业与通胀
8.1 失业理论(分类)
⊙自然失业——结构性失业
★ 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不一致引起的失业。 经常表现为失业与空位并存。包括:
∗ 技能性失业:劳动力技能不适合经济结构、地区结构和 性别结构的变动而引起的失业。
∗ 技术性失业: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失业。 ∗ 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
⊙通货膨胀的成因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利润推进式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完全竞争。 ∗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垄断企业操纵市场价
格,通过削减产量从而导致价格的上涨。
失业与通胀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在总需求曲线不 变的情况下,包 括工资和利润在 内的成本推动通 货膨胀,可以用 右图来说明。
P
P3
失业与通胀
8.3 菲利普斯曲线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1 trillion
10 billion 100 million 1 million 10,000 100 1
Price level
1 million 100,000 10,000 1,000 Money
supply
10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3/4
1.33
1/2
2
1/4 (Low)
B
Money demand
4 (High)
0
M1
M1
Quantity of Money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Injection
Value of Money (High) 1 1. An increase in the money supply... A MS1 MS2 Price Level 1 (Low)
Hyperinflation and Inflation Tax

The inflation ends when the government institutes fiscal reforms (财政改革) such as cuts in government spending(削减政府开支).
Inflation: Its Causes and Costs 通货膨胀:原因与成本

Inflation is an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price
level.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整体上升
äIt is a continuous increase (持续上升)versus a once-and-for-all increase in prices. äInflation deal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verage of prices(平均水平)and not just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he price of a few goods.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信息完备的程度、劳动力的转移成本、经济状况等等。自然失业率由各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而且,各国不同时期的自然失业率都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5、5—6%,即只要达到93、5—94、5%的人就业,就表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
2、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
妇女劳动参与率提高,加速了劳动供给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加大了失业的规模。
“失业的回滞理论”认为,当实际失业率很高的情况下,已有的失业可能会使自然失业率上升。一,失业者可能会变得习惯于无所事事,而将致力于如何争取失业救济金和靠打零工度日。二,潜在的雇佣者也将加剧这一现象(90页第3段倒数4行)。三,从内部人—外部人模型看,工会也起着阻碍就业的作用。
1
2
1、最低工资法
益处:能够保障劳动者(尤其是非技术工和非熟练工)的基本生活需要。
1
影响:一是年轻人的失业影响最大;二是它所能提供的生活水平很低,但却提高了失业率。
2
建议:实行减免收入税政策,取代最低工资法。这样不会影响企业对劳动的需求,但将减少政府的收入。
3
2、内部人—外部人模型
工会的存在是工资刚性的另一重要原因。可以用“内部人—外部人”模型来描述工会对就业的影响。
内部人是已经就业的劳动者,外部人是劳动市场上的失业者。结论(86页第2段):内部人和外部人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使得尽管劳动市场上供过于求,但企业仍然不降低工资来雇佣更多的工人。
这一理论假定,工人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是与工资相关的,工资水平的提高将促使工作效率的提高。因为: 工资水平的提高能使劳动者更加安心本企业的工作(87页2--4行)。 提高工人的努力程度有两种激励机制,即提高工资水平和提高偷懒成本。 实证研究表明,工资水平与努力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关系。(87页,第3自然段)。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经济学模型。

它是由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提出的,他发现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而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

这一理论对经济政策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探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的形成以及其对经济政策的启示。

一、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中两个关键的宏观经济问题。

常规经济学认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

当失业率较低时,劳动力市场紧缩,导致劳动力供需失衡,企业需要提高工资以留住或吸引员工,从而推动通货膨胀率上升。

相反,当失业率较高时,劳动力市场松弛,企业面临雇佣劳动力成本的压力,降低工资或缩减用工规模,导致通货膨胀率下降。

然而,这种关系并非是唯一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增长、供给冲击等。

因此,菲利普斯曲线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准确地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方法。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形成菲利普斯曲线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因素:供给和需求。

供给方面,失业率的变化主要受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

当劳动力市场紧缩时,企业会提高工资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失业率下降。

需求方面,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水平。

当经济增长迅速,需求上升,企业为了满足需求会提高产品价格,推动通货膨胀率上升。

菲利普斯曲线的具体表现形式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的不同。

在发展中国家,菲利普斯曲线通常呈现为正相关,即失业率的升高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在发达国家,菲利普斯曲线通常呈现为负相关,失业率的降低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三、菲利普斯曲线对经济政策的启示菲利普斯曲线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菲利普斯曲线告诉我们,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权衡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目标。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学基础PPT课件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学基础PPT课件

投资增加
通货膨胀可能刺激企业增加投 资,以抵消物价上涨带来的损 失。
经济秩序紊乱
过度的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 秩序紊乱,影响市场经济的正
常运行。
Part
04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表明在短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呈负 相关关系。
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表明经济处于扩张期;当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表明经 济处于衰退期。
01
财政政策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等措施,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例如,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就业能力。
02 03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控 制通货膨胀。例如,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增加货币供应量, 促进经济增长。
政策协调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学基础
• 引言 • 失业理论 • 通货膨胀理论 •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政策建议与应对措施 • 结论
目录
Part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经济学 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 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中失业 人数与总劳动力之比,反映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情况。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的 下降和物价水平的上涨,对 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经济学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经济系统和经济政策的科学,对于理解国家经济发展、制定经 济政策和企业经营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经济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理 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Part

经济学基础(第2版)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2版)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三、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交替关系只是短期内存在的一种现象,在长期,二者不再有交替关系。这是因为,在经济中存在一种“自然失业率”即由劳工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造成的失业率。在假定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如果政府采取扩大总需求的干预措施,短期内可能会在促使物价上涨的同时降低失业率。但从长期考虑,人们会对预期要发生的通胀率有充分的估计,从而要求货币工资提高到能够补偿预期通胀率的水平。
主要包括工资成 本推动的,利润 推动和原料成本 推动的通货膨胀
P2
y2
y3
E2
AS2
AS3
P3
Y*
E3
AS1
E1
P1
y
o
P
AD
y1
根据生产成本的构成,又可分为工资推动、利润推动和原料推动三种不同类型。 1、工资推动型:最主要。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中,强大的工会组织、工资刚性等原因,造成工资过高,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导致成本过高。 工资-价格螺旋: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进一步导致了工资提高。 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也称价格推动的通货膨胀,指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3、原材料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这是指厂商生产中所需要的原材料价格上升推动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上升而形成的通货膨胀。
(三)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这种原因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被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2、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3、通货膨胀还会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产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总失业率已达到10%,失业 人数在3000万至4000万之间。其中,农村的失业 率在10%至15%之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国城市
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000万至 5000万人,他认为,我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 都在30%以上。
2020/5/18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4
一、失业与充分就业
1. 失业的界定与衡量 2. 充分就业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5
1.失业的界定与衡量
就业:劳动力从事有收入的工作。 就业者:指从事有酬工作的人,以及有职业但由
于生病、罢工或休假而暂时没有去工作的人。 失业:劳动力想工作而没有工作做。 失业者: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17
我国失业率的计算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 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再就业的离 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从 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其 他从业人员(包括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现役军 人等)。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 源的实际利用情况,是研究我国基本国情国力的 重要指标。
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 民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
为不充分就业。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8
我国标准
“失业人员”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 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虽然 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2020/5/18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美国的彼得·戴蒙德、戴尔·莫藤森; 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克里斯托弗·皮萨里 季斯。
获奖领域: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 主要贡献:市场查寻摩擦理论(解释岗位空缺
与失业并存)。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1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失业的基本概念、类型、原因及其对经济 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
16
我国失业率的计算
经济活动人口:指在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 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业人 员和失业人员。
非经济活动人口:指在一定年龄以上,有劳动能 力,未参加或不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 包括16岁及以上在校学生、离退不再要求就业的 人员、家务劳动者、无就业愿望的其他人员。
宏观经济学
9
失业的衡量
失业率:是指失业者人数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
的比例(P541)。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人数 100% 劳动力总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在西方经济学中,失业率被称作“痛苦指数”。 劳动力参与率:指劳动者人数在人口总数中所 占的比例(是衡量失业程度的另一个指标)。
2020/5/18
2020/5/18
77877
就业人员合 计(万人)
73025
73740
74432
75200
75825
76400
76990
77480
77995
城镇登记失 业人数 681 770 800 827 839 839 830 886 921
(万人)
城镇登记失 业率(%)
3.6
4.0
4.3
4.2
4.2
4.3
4.0
4.2
4.3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10
我国失业统计数据
资20料20/5来/18源:北京大学中国经宏济观经研济学究中心卢锋《经济学原理1》1
我国2001-2009年失业率
项目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经济活动人 口(万人)
74432
75360
76075
76823
城镇真实失业率在10%以上,其中1997年和1998年的真实 失业率达13%至15%。
中国社科院劳动就业专家冯兰瑞教授认为:2003中国失
业率已接近30%。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14
我国失业率
中国社科院于2008年12月16日发布的《社会蓝皮
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已经 超过了7%的国际警戒线,比政府公布的城镇登记 失业率4.2%的统计数据多出一倍!
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类型、原因及其对 经济的影响;
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能够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的失业和通货膨胀。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2
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一节 失业理论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3
第一节 失业理论
一、失业与充分就业 二、失业的类型 三、失业的经济损失
宏观经济学
12
2003-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登记失业率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13
我国失业率
中国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根据对国内学者和官员
的问卷调查,认为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达到7%,近两年 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官员的估计较低(接近6%),学者
的估计较高(高于8%);而中国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估计2001年的真实失业率突破了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心根据抽样调查并综合有关数据推算,90年代中期以来,
作,并正在寻找工作或等待返回工作岗位的人。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6
美国标准
16-65岁;
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或重新加入 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已达4周以上的人;
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 业者登记注册的人;
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七天未得 到工资的人;
被企业解雇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人,既非自 愿离职者。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7
我国标准
“就业人员”指男在16至60岁、女在16至55岁 的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 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其中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为充分就业;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
2006年,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曾燕波认为,如果
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算入,我国失业率就要高达 20%。如果把“下岗”和“失业”实现并轨,失 业率的数字将更高。在此之前,台湾经济学家测 算中国大陆失业率在30%以上,亚洲开发银行测 算在34.3%。
2020/5/18
宏观经济学
15
我国失业率
美国卡托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多恩认为,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