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专题复习经典篇2013
高考常用成语积累~~经典

1、贻笑大方:被有学问、有见识的人笑话。
前面不能加“被”2、噤若寒蝉:沉默不语。
3、五风十雨:指风调雨顺。
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快流畅。
褒义5、对簿公堂:到公堂上受审。
6、不刊之论:不能更改的文章形容好文章。
褒义7、目光如炬:【1】目光明亮像火炬【2】形容愤怒【3】洞察力强有远见8、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和气焰。
9、大快人心:【1】指坏人受到处罚使人内心畅快【2】指错误的事得到纠正10、从善如流: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
11、目无全牛:指技艺高超。
12、如坐春风: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13、罪不容诛:杀掉也不足以抵罪。
贬义14、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
15、金瓯无缺:比喻国土完整。
16、不胫而走:没有腿却会跑比喻消息传播的很快。
17、天花乱坠:形容说的很动听。
贬义18、别无长物:贫穷或简朴。
19、危言危行:正直的言行。
20、过江之鲫:比喻赶潮流的人或食物很多。
贬义21、下里巴人:通俗的艺术。
22、胸无城府:真诚、坦率、真挚。
23、胸有城府:不坦率、不真诚。
24、冬温夏清:儿女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25、石破天惊:比喻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6、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27、大放厥词:指大发议论。
多是贬义28、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9、见微知著:指见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将来的问题实质。
30、一挥而就:多形容文思敏捷笔法娴熟。
31、上行下效: 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贬义。
32、呼之欲出:对象是指“画像”或“作品中描写的人物”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33、烜赫一时:声势很盛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34、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形容贫穷【不名一钱、别无长物】35、目不斜视: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
36、有生之年:余年一声最后的岁月。
37、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
38、半瓶醋:比喻对某种知识略知一二。
39、人浮于事:工作人员数目超过工作需要事少人多。
2013年高考试题分类---成语题(完整解析)(含5篇)

2013年高考试题分类---成语题(完整解析)(含5篇)第一篇:2013年高考试题分类---成语题(完整解析)2013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成语题(新课标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答案】B.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
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贬义词。
电光火石:原为“电光石火”,是指,闪电的光,燧石的火。
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
亦用作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
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平分秋色:秋色,秋天景色。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
这里不止两家,故错。
)(新课标Ⅱ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最后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D.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答案】B 【解析】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这里形容梅兰芳是可以的,因为她扮演的是旦角。
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显然与句意不符,同时这个词语不能作定语。
成语集结号(2000-2013高考真题汇总)已转格式

省份年份成语例句全国卷2000汗牛充栋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全国卷2000淋漓尽致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全国卷2000洗心革面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全国卷2000左右逢源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全国卷2001安步当车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全国卷2001颐指气使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全国卷2001车水马龙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
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全国卷2001蓬荜生辉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全国卷2002光怪陆离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全国卷2002雨后春笋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
全国卷2002有口皆碑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全国卷2002偃旗息鼓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全国卷2003捉襟见肘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全国卷2003未雨绸缪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高考必备高频成语专项练习资料精选含解释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和工艺品)。
2、反唇相讥——受到指责不服气而反过来讥讽对方。
3、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
比喻正当壮年。
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
4、信誓旦旦——旦旦:诚实的样子。
形容誓言极其诚挚可信。
5、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
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
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6、临危授命——“授”:献出。
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7、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以死刑也不能抵偿他的罪恶。
(辜:罪恶)8、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比喻心存侥幸,坐等意外收获。
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9、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处境困穷,诗就写得好。
工:巧妙。
10、信口雌黄——信:听凭,随意。
雌:cí。
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再写。
比喻不问事实,随嘴乱说。
11、名不虚传——流传开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
12、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
形容某人说的话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3、并驾齐驱——本指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起奔跑,后比喻彼此不相上下,齐头并进。
14、物伤其类——原指动物因同类遭不幸而哀伤。
比喻因同伙受打击而悲伤。
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15、美不胜收——胜:尽。
收:接受。
美好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16、东窗事发(贬)——指罪行被揭露,案子发作。
17、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火”在这里指火星,而不指大火。
18、俯仰之间——在头一低一抬的时间里。
形容时间极短。
19、蝇营狗苟——营:蝇飞。
苟:苟且,这里指不顾廉耻。
比喻追求名利,不顾廉耻。
20、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
比喻自作自受。
21、过犹不及——犹:如,同。
及:到。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对的。
22、替古人担心——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
【成语专题】高考必备高频成语重点资料合集含解释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2、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
3、匠心独运——巧妙的心思,独特的构思。
4、作壁上观——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
一旁观看,不介入,坐观成败。
5、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声势。
6、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可以表示对别人的敬意,只能人,不能当谦词用于自己。
7、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8、众目睽睽——众人都在注视、监督。
一般用于当众公然做坏事。
9、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
汉代梁鸿的妻子给他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的,后泛用以形容夫妻相敬。
10、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11、鼎力相助——敬词,大力相助。
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12、匪夷所思——匪:fěi, 不是。
夷:平常。
原指一般人所想不到的。
后来形容人的思想离奇。
13、胶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
14、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样。
15、毁家纾难——毁家:分散家产。
纾:shū,解除、缓和。
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
16、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17、独到之处——指与众不同的见解。
18、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19、铤而走险——形容走投无路,被迫冒险。
20、登堂入室(褒)——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也作“升堂入室”。
21、罄竹难书——罄:qìng,尽。
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
22、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
23、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于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24、耿耿于怀——耿耿:心情不安宁,不踏实。
老梗在心里,不能忘掉。
2013高考成语(师)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2013高考成语汇总(教师版)1、新课标全国卷(一)(1)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
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2)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3)电光火石: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
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亦用作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
(4)平分秋色:秋色:秋天景色。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2、新课标全国卷(二)(1)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
风梳发,雨洗头。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2)风姿绰约:风:风度;绰约:女子姿态柔美。
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3)分庭抗礼: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
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4侧目而视:侧:斜着。
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3、辽宁卷(1)让枣推梨: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
比喻兄弟友爱。
(2)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3)患得患失:忧虑爵位的得失。
后引申为一味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利害。
(4)登高自卑:登高山必须从低处起步,比喻做事从下而上,循序渐进4、江西卷(1)熏陶:比喻给人的品格以有益影响(2)熏染: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逐渐受到影响(多指不良的)(3)青云直上:青云:指青天;直上:直线上升。
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4)扶摇直上: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形容上升很快。
比喻仕途得意。
5、广东卷(1)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
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2)风格迥异:思想特点或艺术特点完全不同(3)高高在上:原指上天或人君处在极高的位置,后泛指身处高位,含有脱离群众、不了解下情之意。
...6、安徽卷(1)毋庸置疑:毋庸:不必。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2)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成语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成语(词语)试题汇编1.(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
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
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
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
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阳春白雪B.通常C.迥异D.高高在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能力层级E。
今年的命题思路与2012年大致相同,继续采用一个语段集中考查四个词语(成语)的使用的形式,考查的词语为两个成语、两个词语,符合高中学生现阶段的语言运用实际。
A项“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后用来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B项“通常”意为一般,惯常。
C项“迥异”,指迥然不同,完全不同。
以上三项均合乎语境。
D项“高高在上”,谓所处极高,泛指地位高;后常用来形容领导者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
句中用来指“艺术作品”,使用对象不恰当。
【答案】D, 形容领导者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也指所处高、地位高在这题中其实也不能算错,与后面的知心朋友对比“通常”用在此题中,欠妥,它表示的是人的认识的普遍性和一般情况,而这里指的是数量(“陈列”),应该用副词“大多”为好!2.(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家庭的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人民苦不堪言。
(3)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全体职工都总经理罗阳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打动。
A.熏陶青云直上为……而B.熏染青云直上为……而C.熏陶扶摇直上为……所D.熏染扶摇直上为……所【答案】C。
【解析】熏陶——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2013年高考语文:成语学习

2013年高考语文:成语学习1、容易误释的成语50例(下面解释均正确)【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火:火星。
【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
谢:推辞。
【日长一线】指冬至后白昼渐长。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作贬义。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不动心。
【爱莫能助】原意是因为隐而不见,所以谁也不能帮助他;后来表示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爱:隐藏。
【安土重迁】形容留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重:难。
【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是不容易的,树:培植。
【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自然产生之物,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暴:损害,糟蹋。
【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经:通常的道理。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消除,修改。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喻:使明白。
【不可胜数】数不完,形容非常多。
胜:尽。
【不可思议】原是说思维所不能达到的境界,现形容不可想象或难于理解。
议:理解。
【不学无术】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好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学:学识,学问。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训:法则。
【差强人意】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表示还能够使人满意。
差:稍微,大致。
【长治久安】指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治:太平。
【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
党:偏袒。
【分庭抗礼】彼此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各不相下;现有时指互相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
抗:对等,相当。
来源于/gaokao/【高屋建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建:倒水,泼水。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
爽:差错,失误。
【讳莫如深】形容瞒得很紧,不让别人知道。
讳:隐秘不说。
【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
销:熔化。
【计日程功】按日子来计算工作的进度或功效。
程:计量,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