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热泵式与水冷式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比较

合集下载

水冷与风冷中央空调区别(用水冷却与用风冷却)

水冷与风冷中央空调区别(用水冷却与用风冷却)

水冷\风冷中央空调2010-12-15 00:59:07| 分类:通风与空调|举报|字号订阅一、水冷中央空调故又称:环保空调(澳洲及广东地区叫法)、节能环保空调([1]广东及广西叫法)、冷风机(多为江、浙及上海一带叫法)、水冷空调(两湖及江西一带)、凉风机或冷气机(香港及澳门);还有客户称之为新风机组,基于蒸发式冷却行业是近年来兴起的行业,没有一个行业的统称及产品的行业标准,该行业一直处于无序的状态,没有行业标准的监管。

早在两年前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就有在着手处理该行业,并经过三次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组织会议;于近日,全国《商用或工业用蒸发式冷气机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确认会议在科瑞莱公司举行,并敲定实施标准。

敲定蒸发式冷却行业包含环保空调、节能环保空调、冷风机、水冷空调、凉风机等蒸发式产品统称商用或工业用蒸发式冷气机,同时敲定《商用或工业用蒸发式冷气机国家标准》填补了该行业一直处于无序的状态,没有行业标准的监管情况。

核心技术——蒸发湿帘1;在二千五百年前埃及人利用芦苇编织成窗帘,在窗帘上加水,通过空气对流及水蒸发作用,对室内进行降温,此为最早期的蒸发式降温湿帘。

2500 years ago, The ancient Egyptian made curtain by weaving the reeds. They then added water on curtain surface to cool the indoor air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Air Convection and water evaporation. This was the earliest evaporative cooling pad we’ve found ever since.2;在十九世纪美国使用木丝作为蒸发降温湿帘。

The American used wood wool as evaporative cooling pad in the 19th century诞生Birth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瑞典科学家卡尔·蒙特发明纸介质的湿帘。

风冷与水冷制冷机组运行的能效比及投资运行费用的对比分析

风冷与水冷制冷机组运行的能效比及投资运行费用的对比分析

风冷与水冷制冷机组运行的能效比及投资运行费用的对比分析[摘要] 通过对风冷和水冷制冷机组的能效比分析,得出水冷冷水系统的制冷机组能效比最高;通过对风冷与水冷制冷机组的投资与运行费用的分析,得出直膨式机组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具有经济性,从而为工程设计中同样的设计方案和投资选择中提供参考与对比。

[关键词] 风冷水冷能效比(COP)费用对比1.概念介绍COP,即能量与热量之间的转换比率即:单位1的能量,转换为单位0.5的热量,即COP为0.5COP值在ARI标准中,关于冬夏季循环效率提出了以下定义:在冬季供热时,Q1制热量(W)与Q0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循环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W/W);在夏季制冷时,Q2制冷量(W或Btu/h)与Q0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n, W/W 或Btu/W.h)COP=Q1/Q0EER=Q2/Q0为不引起歧义,我们将冬季热泵循环性能系数和夏季热泵的能效比表达形式均采用COP(能效比)表示。

即:COP(冬季)=Q1/Q0COP(夏季)=Q2/Q02. 对比的分类本文以同一厂家的不同(水冷和风冷)设备为参考:a.风冷冷水室外模块机组b.水冷冷水机组(螺杆式)c.直膨式风冷室外模块机组3. 设备参数及计算结果以300KW制冷量的冷水机组为例风冷冷水室外模块机组(R22)参数如下:制冷量:300KW制冷输入功率:105KW制热量:315KW制热输入功率:110.5KW冷冻水供回水温差为:7-12°C热水供回水温差为:45-40°C冷冻水流量为:300/4.2/5=14.28kg/s=51.42m3/h 循环水泵扬程选取30m H2O循环水泵的输入功率:7.5KW补水泵流量取值:2.5m3/h补水泵扬程取值:20m H2O补水泵的输入功率:0.75KW水冷冷水机组(螺杆式)参数如下:制冷量:298.9KW制冷输入功率:62.6KW制热量:350.5KW制热输入功率:78.4KW冷冻水供回水温差为:7-12°C热水供回水温差为:45-40°C冷冻水流量为:298.9/4.2/5=14.28kg/s=51.24m3/h循环水泵扬程选取30m H2O循环水泵的输入功率:7.5KW补水泵流量取值:2.5m3/h补水泵扬程取值:20m H2O补水泵的输入功率:0.75KW冷却塔风机功率:3KW冷却水循环泵功率:7.5KW直膨式风冷室外模块机组(R22)参数如下:制冷量:315KW(5组45KW模块机组)制冷输入功率:13.9 x 7 = 97.3KW制热量:49 x 7 = 343KW制热输入功率:13.3 x 7 =93.1KW计算的结果如下:a.风冷冷水室外模块机组(R22)计算如下:COP(冬季)= 315KW/110.5KW=2.85COP(夏季)= 300KW /105KW =2.86冬季全负荷运行模式的功率汇总:110.5 + 7.5 +0.75 =118.75KW 夏季全负荷运行模式的功率汇总:105 +7.5 +0.75 =113.25KW TIC 投资费用包括:总造价= 室外机组+ 循环水泵(2备一用)+ 补水泵(2备一用)+水管道及相应配件(不考虑水系统末端设备)造价估算值为参考值:总造价= 室外机组(350000)+ 循环水泵(2 x 20000)+ 补水泵及水箱(2 x 5000 + 3000)+管道及配件(30000)总造价=350000+40000+13000+30000=433000元4. 水冷冷水机组(螺杆式)计算如下:COP(冬季)= 350.5KW /78.4KW =4.47COP(夏季)= 298.9KW /62.6KW =4.77冬季全负荷运行模式的功率汇总:78.4 + 7.5 +0.75 + 3 + 7.5 =97.15KW夏季全负荷运行模式的功率汇总:62.6 +7.5 +0.75 + 3 + 7.5=81.35KWTIC 投资费用包括:总造价= 机组+ 循环水泵(2备一用)+ 补水泵及水箱(2备一用)+冷却塔+ 冷却水循环水泵(2备一用)+ 水管道及相应配件(不考虑水系统末端设备)造价估算值为参考值:总造价= 机组(350000)+ 循环水泵(2 x 20000)+ 补水泵及水箱(2 x 5000 + 3000)+ 冷却塔(30000)+ 冷却塔循环水泵(2 x 20000)管道及配件(30000)总造价=350000+40000+13000+30000+40000+30000=503000元4. 直膨式风冷室外模块机组(R22)计算如下:COP(冬季)= 343KW /93.1KW = 3.68COP(夏季)= 315KW /97.3KW = 3.24冬季全负荷运行模式的功率汇总:93.1KW夏季全负荷运行模式的功率汇总:97.3KWTIC 投资费用包括:室外机组+ 铜管管道及相应配件(不考虑水系统末端设备)造价估算值为参考值:总造价= 室外机组(350000)+ 管道及配件(15 x 3000)总造价=350000+45000=395000元4. 结果的分析在此引入COP’,即COP’=Q/系统用电总功率,参见表格中的计算结果。

各种冷水机组优缺点大比拼

各种冷水机组优缺点大比拼
分体嵌入机 COP 值 2.4 风冷模块 COP 值 3.44 水冷螺杆 COP 值 5.2
本文来自东莞纳金机械:
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
◆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式冷水机设中效过滤器,保证换热器换热效果并延长换热 器使用寿命 ◆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式冷水机采用国际最先进涡旋式压缩机,电器及制冷系统 原器件全部为世界名牌产品。 ◆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式冷水机内装置不锈钢水箱,高性能专用水泵。 ◆流线型美观设计,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式冷水机操作面板微电子控制,操作简 单。 ◆运行范围宽,冷(热)量衰减少。 ◆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式冷水机专用微电脑全自动控制,操作更简便 ◆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独立工作回路,节能高效 ◆采用壳管式蒸发换热器,效率高,稳定性能好,风冷热泵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维 护方便,操作简单。 ◆保护功能齐全,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式冷水机使用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式冷水机连续式容量控制,有效提高机组的能效比,降低 运行费用。 ◆产品规格齐全,选用范围广,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式冷水机适用各种舒适及工 艺场所。 ◆紧凑设计,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小,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式冷水机所需 安装及维护空间小。 ◆风冷热泵式冷水机组、风冷热泵式冷水机运行时可以根据负荷量调节负荷大小,部份负荷 运行时效率更高。
3.2、冷水机组年运行时间越长,对风冷机组越有利,风冷机组与水冷机组相比较的初 投资回收期则较短。所以,南方地区用于空调的冷水机组更适合采用风冷机组,从冷却条件 看,南方地区湿球温度高,也对水冷机组不利。
3.3、水冷机组冷却水补水量的多少是影响其费用的重要因素。加强维护管理,减少水 耗量是降低水冷机组费用的重要方面。 本文来自东莞纳金机械:

风冷热泵机组和水冷热泵机组有什么不同

风冷热泵机组和水冷热泵机组有什么不同

风冷热泵机组和水冷热泵机组有什么不同?恒星冷冻机械 2018-06-07 06:54多数人一直没弄清楚,风冷和水冷有什么区别?下面从风冷热泵机组和水冷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性能优缺点、行业应用特性等一一对比,让大家全面了解。

通过主机产生出空调冷(热)水,由管路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消除房间空调冷(热)负荷,实现制冷、制热的目的。

一般分为风冷制冷空调系统和水冷制冷空调系统。

01风冷热泵机组和水冷热泵机组系统区别冷机机组是冷暖型空调,通过空调与外界空气换热,一般为氟利昂冷机,也有风冷模块水机。

水冷机组一般说的是螺杆水机,单冷型,靠冷却塔提供冷却水来使机组制冷,一般为水机,能效比较高,选型则因建筑物大小与用途不同而选不同机型。

风冷机组:用风(空气)来换热带走和吸取热量, 来产生冷水和热水;水冷机组:用水来冷却带走热量,来产生冷水。

02风冷热泵机组和水冷热泵机组经济技术比较风冷机组的初期投资要比水冷式机组的初期投资稍高,单位制冷耗电量也略高于水冷机组。

但风冷机组的年度综合费用与水冷机组基本持平或稍低。

冷水机组年运行时间越长,对风冷机组越有利,风冷机组与水冷机组相比较的初投资回收期则较短。

水冷机组水冷机组水冷机组水冷机组冷却水补水量的多少是影响其费用的重要因素。

加强维护管理,减少水耗量是降低水冷机组费用的重要方面。

风冷机组适用于所处地域水源紧张的中、小系统;对年运行时数越长的制冷系统采用风冷制冷机组越有利;风冷制冷机组的年度综合费用低于水冷系统,但水冷系统若管理得法,补水量控制在3%以下,则风冷制冷机组较水冷制冷机组所增加的初期投资很难回收。

03机组特点水冷热泵机组的特点一、应用范围广,造价较低。

二、技术最成熟,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空调系统。

三、冷、热源一般集中设置,运行及维修管理方便。

四、夏季制冷效率比较高,能效比高。

五:初期投资相对较低,无保温水管系统大幅度降低了材料费用。

风冷热泵式与水冷式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比较

风冷热泵式与水冷式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比较

风冷热泵式与水冷式单元空调机组的比较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赵丽【摘要】本文从不同方面比较了风冷式和水冷式单元空调机组的优缺点,在引入了综合能效比的根底上进展比较,同时也对分散式空调系统和集中式空调系统做一个简单的比照,指出了对于大型公共建筑中冷热负荷具有临时性、峰谷差大且峰值高的空调区域,分散式风冷热泵式单元空调机组可以灵敏适应各种形式,随用随开,防止集中系统部分负荷时效率低、输送能耗高的缺点,可有效降低运行费用。

【关键词】分散型空调、风冷单元式空调机组、水冷单元式空调机组、综合能效比。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Air-cooled heat pump unit and water-cooledair-conditionerBy zhao li【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ir-cooled heat pump unit and Water-cooled air-conditioner , it also compar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Distribu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calculations of engineering design examples,point out that Air-cooled heat pump unit is more marketability to the area with temporality Air conditioning loads.【Keywords】Distribu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ir-cooled heat pump unit Water-cooled air-conditioner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中,经常会设有一些区域〔如大型会展建筑的展厅部分〕,该部分功能的空调冷热负荷具有临时性、峰谷差大且峰值高的特点,当这部分建筑面积较大时,且使用频率较低时,通常设计中会采用分散冷源。

机房空调选用风冷和水冷比较

机房空调选用风冷和水冷比较

鄂尔多斯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空调研究分析报告(数据中心工作专家组讨论稿)1鄂尔多斯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是以“云计算”技术为前提,立足目前技术现状,考虑未来可能的技术发展,结合鄂尔多斯市资源优势和劣势,站在整个园区整体的角度综合权衡(综合考虑整个园区在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各种业务类型并紧扣云计算这个主题)作出的。

规划时并没有特别强调把整体PUE值作为衡量指标,而是希望通过能效比这样的衡量方法促进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

但不论是PUE值还是能效比,都是一种后验式衡量方法,前期的规划只能设定一个目标,并不能做到与实际运行时严格保持一致。

2制冷方案的选择需区别机房内和机房外,机房内和机房外所使用的技术基本独立,机房内的服务器只要能得到所需要的冷风,并不介意机房外采用什么方式得到冷风。

常见成熟机房空调制冷技术大致有3种,(1)直接利用空气循环将冷风送入机房内,与传统的家庭用空调原理一致。

此称“风冷机组”;(2)利用冷媒将热带出机房外,在室外将冷媒降温再循环回室内。

根据室外冷却方式分为两种:a)利用风机将冷媒带出的热带走,此称作“风冷式冷液机组”;b)利用水塔蒸发将冷媒带出的热带走,此称作“水冷式冷液机组”。

3不论是从实作角度、业务类型角度、核心技术角度来看,现在所提的云计算与传统的IDC主机托管业务都有区别。

从技术上讲,IDC主机托管是非常低端的一类业务,它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然会很有市场,但无法与云计算技术提供的服务、解决的问题相比拟。

自然,在能耗上、运行效率上也会相对较差。

4任何工程领域的技术革新、技术改进,总会伴随相应的代价——或者带来建设/运行成本的增加,或者带来稳定性可靠性方面的问题,等。

工程建设只能重点考虑1,2个关键制约因素前提下兼顾其他方案的优选来做设计。

大型数据中心精密空调对应冷源形式的方案分析风冷自然冷却型与水冷型主机对比分析根据“云计算”的发展,大型数据中心建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集中性”和“高可靠性”和“绿色节能性”。

中央空调系统风冷与水冷的对比与区别

中央空调系统风冷与水冷的对比与区别

中央空调系统风冷与水冷的对比与区别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冷热源、供冷与供热管网、暖通空调用户系统。

所谓的冷热源就是通过管道将各种设备组成制备冷媒或热媒的热力系统;供冷与供热管网是输送冷媒与热媒的大动脉,将冷热源制备的冷、热媒输送到用户;暖通空调用户。

它通过主机产生出空调冷(热)水,由管路系统输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消除房间空调冷(热)负荷,实现制冷、制热的目的。

一般分为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和水冷冷水机组制冷空调系统。

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原理:在传统中央空调系统中,通过风机冷却主机冷凝器制冷剂后,制冷剂在主蒸发器里吸收媒介水的热量,使媒介水变成低温冷冻水(或温水),冷冻水(或温水)用水泵循环至室内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水冷冷水机组制冷空调系统原理:将水冷冷水机组制出的冷冻水,通过供回水设备和管网送往空调末端装置的系统。

水冷冷水机组冷凝器的冷却方式和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冷凝器的冷却方式不同,水冷机组是由冷却水来冷却冷凝器。

通常将冷水机组和供回水设备(水泵、分水器、集水器、水过滤器和水处理装置等)同装一机房内,就是制冷站。

而将制冷站与空调末端装置(即室内空调设备)相连的管网称为制冷管网。

系统优点风冷热泵冷(热)水空调系统1、它是一种具有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空调冷热源方式;2、设备利用率高,一机两用;3、省去水冷冷水机组的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冷却水循环水泵和冷却水管路等),不用建供热锅炉房;4、主机可置于屋顶,不占建筑有效面积;5、设备安装和使用方便;水冷冷水机组制冷空调系统1、应用范围广,造价较低;2、技术最成熟,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空调系统;3、冷、热源一般集中设置,运行及维修管理方便。

风冷中央空调系统和水冷中央空调系统有什么区别风冷热泵是冷暖型空调,通过空调与外界空气换热,一般为氟机,也有风冷模块水机;水冷机组一般说的是螺杆水机,单冷型,靠冷却塔提供冷却水来使机组制冷,一般为水机;能效比较高:选型则因建筑物大小与用途不同而选不同机型。

风冷机组与水冷冷水机组的比较

风冷机组与水冷冷水机组的比较

风冷机组与水冷冷水机组的比较一、初期投资比较风冷热泵机组所需的附属设施为:冷冻水泵、集水器、分水器;而水冷式冷水机组所需的设施为:专用机房、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集水器、分水器。

从中可以得出在初期投资中风冷热泵机组要小于水冷式冷水机组。

二、风冷热泵机组与水冷冷水机组的运行费用的综合比较1、电量的比较:比较两者的耗电量应明确机组装机容量与耗电量的区别及负荷分布对机组效率和耗电量的影响。

全负荷时,风冷式冷水机组之冷凝温度高于水冷式机组,故风冷式冷水机组的压缩机需要较大的功率,但是空调负荷在整个夏季的分布式及不均匀的,所以机组在最大负荷下运行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

风冷式冷水机组的冷凝温度取决于室外干球温度,而水冷式冷水机组的冷凝温度则取决于室外湿球温度。

在一天之内,室外空气干球温度的变化比湿球温度要大得多,在干旱地区甚至可以达到15C—16 C,而湿球温度在一天之内是变化很小的所以可以认为水冷式机组的冷凝温度在一天之内是几乎不变,而风冷式机组的冷凝温度当室外干球温度下降时随之下降。

2、维护费用的比较:风冷式冷水机组在维护上只需要对机组本身进行维护而水冷式冷水机组不仅要对机组进行维护对冷却设施也需要很多的维护其中冷却塔的维护费用尤为多,例如风机电机轴承的更换、水泵的轴瓦、轴套的更换、冷却塔的冲洗等等。

结论:(1)风冷式机组的初投资要比水冷式机组的初投资低但单位制冷耗电量要略高于水冷机组,但风冷机组的年度综合费用与水冷机组基本持平或稍低。

(2)从运行上看,只有在机组年运行时间非常长的情况下,水冷机组才有可能在以后慢慢收回高出的那部分投资。

(3)水冷机组冷却水补水量的多少是影响其费用的重要因素。

加强维护管理, 减少水消耗量是降低水冷机组费用的重要方面。

(4)可以从设备的初投资,以及夏天和冬天分开来计算(如果风冷冷水系统为热泵系统的话),那么水冷冷水系统就要加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锅炉(热泵);风冷冷水系统只要加冷冻水泵,就少了冷却水泵,冷却塔、过滤等设备的初投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冷热泵式与水冷式单元空调机组的比较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赵丽
【摘要】本文从不同方面比较了风冷式和水冷式单元空调机组的优缺点,在引入了综合能效
比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同时也对分散式空调系统和集中式空调系统做一个简单的对比,指出了对
于大型公共建筑中冷热负荷具有临时性、峰谷差大且峰值高的空调区域,分散式风冷热泵式单元
空调机组可以灵活适应各种形式,随用随开,避免集中系统部分负荷时效率低、输送能耗高的缺
点,可有效降低运行费用。

【关键词】分散型空调、风冷单元式空调机组、水冷单元式空调机组、综合能效比。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Air-cooled heat pump unit and water-cooled
air-conditioner
By zhao li
【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ir-cooled heat pump unit and
Water-cooled air-conditioner , it also compar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Distribu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calculations of engineering design examples,point out that Air-cooled heat pump unit is more marketability to the area with temporality Air conditioning loads.
【Keywords】Distribute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ir-cooled heat pump unit Water-cooled air-conditioner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中,经常会设有一些区域(如大型会展建筑的展厅部分),该部分功能
的空调冷热负荷具有临时性、峰谷差大且峰值高的特点,当这部分建筑面积较大时,且使用频率
较低时,通常设计中会采用分散冷源。

这种分散型空调可以灵活适应各种形式,随用随开,避免
集中系统部分负荷时效率低、输送能耗高的缺点,可有效降低运行费用。

分散冷源按冷却方式可
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

下面分别从不同方面比较风冷式和水冷式机组的优缺点,同时也对分散式空调系统和集中式
空调系统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1、机组能效比比较
正常情况下水冷单元式空调机组单机能效比大于风冷单元式空调机组。

根据国家标准《单元
式空调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6-2004)[以下简称《能效标准》]所定义的性能
系数范围,接风管式的水冷机比风冷机在名义制冷量时能效比(EER)平均增大0.4。

但因为水冷
单元式空调机组需集中设置冷却塔和冷却水泵,为这些末端提供冷却水。

冷却塔和冷却水泵也需要消耗部分电力,所以仅比较机组的能效比显然是不准确的,也是不公平的。

此时需要引入综合能效比的概念,所谓综合能效比就是把冷却塔和冷却水泵的耗电量附加进水冷单元式空调机组,得出的能效比,即:综合能效比=名义制冷量/(水冷单元式空调机组耗电量+冷却塔和冷却水泵的耗电量)
2、综合能效比比较
以《能效标准》中一级能效的机组计算,空调名义制冷量以560KW的一台机组为例比较如下:
由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当考虑了冷却塔和冷却水泵的耗电量后,水冷单元式空调机组单机综合能效比比风冷式能效比增加量是非常小的。

当然对于实际工程中,可以多台水冷式空调机公用一套冷却水系统,具体算下来,可能水冷式的总耗电量会略比风冷式低,以笔者目前的某会展工程为例:总冷量为:11800Kw,选用20台560Kw的机组和3台430Kw的机组,按照实际厂家样本选型:风冷式机组耗电量为4643.2Kw,水冷式机组耗电量为3796.2Kw,先比较一下机组的耗电量,水冷式比风冷式节电847Kw,考虑设6套冷却水系统,冷却塔及冷却水泵共计耗电量为561Kw,则水冷式机组及其配套总耗电量为4357.2Kw,共比风冷式节电286Kw,节约的电量占空调总用电量的6.15%。

可以说是非常小的。

按照咱们一般的理解,水冷的能效比应该远远大于风冷的能效比,可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计算出来的结果呢?笔者又分别比较了相同型号的风冷和水冷机组。

的机组来作比较,
还以80000m3/h风量,制冷量为560kw
以增加了风侧的阻力,同时因为设有压缩机段、冷凝器段,使得气流在机组内气流不畅(需要绕过压缩机段、冷凝器段),故而送风机所需压头增大,这些原因导致了送风机的耗电量大大增加了,同时所能提供的机外静压还仍然小于风冷式空调机组。

3、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比较
关于机组的尺寸,风冷机组室内机实际上,如前所述就相当于把普通空调箱的盘管段改换成了蒸发器段,所以机组长度和不带冷源的空调箱长度几乎差不多,而水冷单元式空调机组因为在组合段中增加了压缩机段和冷凝器段,一般还要增设热水盘管段,所以机组长度肯定比风冷式机组室内机长,还以560Kw的机组为例比较,水冷机比风冷机组室内机长度方向上增加了2m长,所以说水冷式机组所需室内机房面积比风冷式要大的多。

但水冷单元式空调机组没有室外机,其冷却塔占地面积比风冷机组室外机占地面积要小一些。

4、对总体建筑环境的影响比较
水冷机组需要配置一套冷却水系统,还需要配有冷却水泵房,甚至可能需要设冷却水加药装置,所以管路系统比风冷机组复杂的多,同时冷却塔的位置必须高于水冷式单元室内机,所以冷却塔一般需要放置于建筑屋面,对于一些特殊建筑,冷却塔没有条件设置于屋面的情况下,就需要设置闭式冷却塔或增设换热。

这时耗电量就会进一步增加,甚至超过风冷式机组总耗电量。

同时还要加大配套的机房建筑面积。

风冷机组室外机即可以放置在室内机之上(一般厂家要求高差<20m),也可以放置在室内机之下(一般可以做到40~50m),虽然也有一定的限制,但总体来说比水冷机的设置更为自由和灵活。

还有一点很重要,风冷式可以做成风冷热泵式,即可以同时解决冬季供热的问题,还以刚才的工程为例,经笔者校核,在-5℃时,风冷热泵实际可提供的热量仍可以满足冬季的最大热负荷。

一般对于仅白天使用的临时性负荷而言,即使是寒冷地区,大部分地区也可以保证使用。

而水冷式机组则必须要增设热水盘管段才能保证冬季用热要求,需要引入市政热力的换热站或没有市政热力时还需要增设锅炉房。

因此对建筑整体影响较大。

5、分散式冷源与集中式冷源的比较
上述工程如采用集中冷源,选用两台4922Kw的离心机和一台1920Kw的螺杆机,并以此组合来选择机组配套的冷冻水泵、冷却塔、冷却水泵等配套设备。

分散式冷源与集中式冷源的综合能效比比较详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发现,分散式冷源用电量比集中式空调系统大,大约空调用电量增加了15%左右。

但因为该展览区域其他用电量也非常的大,把增加的空调用电量计入总用电量中,则用电量的增加率又会降低。

那么对电气的影响也会降低。

6、结论
根据以上的分析,风冷分散式、水冷分散式和集中式空调系统的优缺点比较见下表:
对于冷热负荷具有临时性、峰谷差大且峰值高的空调区域,分散式冷源可以灵活适应各种形式,随用随开,避免集中系统部分负荷时效率低、输送能耗高的缺点,可有效降低运行费用。

但因为总用电量增加,所需变压器容量增加,则初投资比集中式冷源高,在分散式冷源中,风冷式则因为空调机房建筑小,对建筑的要求低,同时还可以提供冬季热水,系统简单且运行管理方便,系统控制更加容易的这些优点,故而对建筑的适应性比较强,在实际的工程使用中应该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