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矿井防治水“一矿一策、一面一策”
“一矿一策、一面一策”顶板管理方案

前言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杜绝本矿各类顶板事故的发生,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狠抓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工作,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改善安全环境,根据《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的有关规定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部分矿井“一矿一策”顶板管理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二、编制依据1、2019年采掘计划说明书;2、《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行业规定、标准;3、市、县煤炭局及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与要求。
三、矿井基本情况(一)矿井生产现状1、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
布置有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三个井筒,为矿井的三个安全出口。
井筒装备及功能:主立井为圆形断面,净直径5.5m,净断面23.75m2,至一水平垂深201.2m(包括井底水窝),井筒装备双钩箕斗及行人梯子间,担负矿井提煤、进风任务,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井下排水、洒水管路及动力电缆等沿该井筒敷。
副立井为圆形断面,净直径4.5m,净断面15.9m2,至一水平垂深170.0m(包括井底水窝),井筒装备单罐笼及行人梯子间,担负矿井的全部辅助提升、进风任务,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井下压风管路等沿该井筒敷设。
回风立井为圆形断面,净直径 5.0m,净断面19.63m2,至4号煤层垂深121m,井筒中装备行人梯子间,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
2、采掘现状我矿现采4、5号煤层,采掘现状为一采一备,暂无掘进。
现采工作面为4201综采工作面,备采工作面为5201综采工作面(5#),两工作面呈“内错式”布置。
3、采掘工艺(1)综采工作面现采的4201综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①落煤:采用MG100/240-BWD型双滚筒采煤机,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
沙田煤矿“一矿一策”安全管理措施

纳雍县勺窝乡沙田煤矿“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安全管理措施沙田煤矿2019年10月30日“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安全管理措施一、煤矿名称:纳雍县勺窝乡沙田煤矿二、矿井基本情况1、矿井现状情况纳雍县勺窝乡沙田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属突出矿井,矿区面积1.242km2,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000余万吨,服务年26.2年,开采标高为+1650m—+1100m,隶属于贵州世纪华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全矿井划分2个水平,一水平标高+1457m,二水平标高+1282m,整个井田划分四个采区,现矿井在一水平一采区进行采掘活动的同时,在进行二采区建设。
2、证照情况沙田煤矿隶属于贵州世纪华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属于证照齐全的生产矿井,采矿许可证号C5200002009081110032141(有效期2019年7月-2019年12月),安全生产许可证号(有效期:2018年07月-2019年12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20525MA6DWEPB17(有效期:长期)。
矿井位于纳雍县勺窝镇中心村。
3、煤层1)含煤地层根据《勘探地质报告》,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其厚度为234.6~281.61m,平均厚度259.2m,由一套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并以泥岩、碳质泥岩、细砂岩、煤层组成的韵律组合,属海陆交互相沉积。
含煤层(线)21~33 层,总厚度 20.95~21.91m,含煤系数 8.08%~8.45%。
区内可采煤层9 层,其编号为 M2、M3、M5、M6、M7、M12、M28、M31、M32 煤层。
其中上煤组(P3l2)6层,即M2、M3、M5、M6、M7、M12,下煤组(P3l1)3层,即M28、M31、M32。
矿井在建设及生产中,通过巷探、钻探等探明区内可采煤层6层,其编号为 M6、M7、M12、M28、M31、M32 煤层。
20XX年度“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瓦斯治理方案

20XX年度“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瓦斯治理方案“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瓦斯治理方案第一部分矿井概况1、矿井通风系统现状1)矿井通风方式: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其中中央主、副立井和小庄进风立井进风,中央回风立井和小庄回风立井回风。
中央主扇排风量32370 m3/min,主要为东翼和北翼服务;小庄主扇排风量26670 m3/min,主要为南翼服务。
矿井总回风量为59040 m3/min。
新鲜风流经中央主、副立井和小庄进风立井进风后,各盘区进风大巷、辅运大巷和胶带大巷进风,进入综采面和双巷交替掘进面及其它硐室后,经过各盘区两条专用回风大巷,中央回风立井和小庄回风立井排出。
2)主扇型号及工况参数:中央主扇房和小庄主扇房分别安装2台豪顿公司生产的液压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型号为ANN-3392/1600B,电机额定功率为3600KW,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2、矿井瓦斯抽采现状 1)瓦斯抽采系统:现有1座地面瓦斯抽采泵站,装备有八台2BEC72型水环式真空泵,电机功率560KW,额定抽放量为4503/min,其中四台真空泵对工作面进行预抽,两台真空泵对采空区进行抽采;井下三座移动瓦斯泵站各安装四台2BEC60型水环式真空泵,电机功率355KW,额定抽放量为290m3/min。
井下东翼总回风大巷敷设一趟Φ900mm高负压抽采管路,一趟Φ500mm低负压抽采管路;西翼总回风大巷敷设一趟Φ900mm高负压抽1采管路,一趟Φ710mm低负压抽采管路;南北翼回风大巷敷设一趟Φ710mm高负压抽采管路,一趟Φ500mm低负压抽采管路;掘进工作面敷设一趟Φ355mm瓦斯管路进行边掘边抽;综采工作面辅运、胶带顺槽各敷设一趟Φ355mm瓦斯管路,回风、瓦排顺槽敷设三趟Φ355mm瓦斯管路,进行本煤层预抽、裂隙带抽采、采空区抽采。
2)抽采泵站型号及运行参数:1、地面瓦斯抽采泵站高负压系统4用1备,抽采负压28KPa,混合流量820 m3/min,纯流量 m3/min,浓度%;低负压系统2用1备,抽采负压27KPa,混合流量399 m3/min,纯流量24 m3/min,浓度%;2、东翼移动泵站高负压系统2用1备,抽采负压46KPa,混合流量270 m3/min,纯流量23 m3/min,浓度%;低负压系统1用,抽采负压52KPa,混合流量170 m3/min,纯流量 m3/min,浓度%;3、南翼移动泵站高负压系统1用1备,抽采负压46KPa,混合流量280 m3/min,纯流量 m3/min,浓度%;低负压系统压系统1用1备,抽采负压44KPa,混合流量141 m3/min,纯流量 m3/min,浓度%。
煤矿防治水细则

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等,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煤炭企业、煤矿和有关单位的防治水工作,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煤矿必须落实防治水的主体责任,推进防治水工作由过程治理向源头预防、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井下治理向井上下结合治理、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治水为主向治保结合的转变,构建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应急处置的防治水工作体系。
第四条煤炭企业、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煤矿应当根据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储备必要的水害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
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第六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以及应急处置制度等。
煤矿主要负责人必须赋予调度员、安检员、井下带班人员、班组长等相关人员紧急撤人的权力,发现突水(透水、溃水,下同)征兆、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淹井等重大险情,立即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第七条煤炭企业、煤矿应当编制本单位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年)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煤矿防治水应当做到“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陕西省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

陕西省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陕西省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陕西省境内煤炭企业、煤矿和在陕开展煤矿防治水工作的有关单位。
第三条县级及以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定对煤矿防治水工作实施监管监察。
第四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本着“精准探测、超前治理、科学防控、绿色安全”的理念,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探、防、堵、疏、排、截、监”综合防治措施,形成“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制度,建立“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应急处置”的煤矿防治水工作体系。
第五条煤炭企业应与科研院校积极合作,开展矿井水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研究,解决煤矿生产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广应用防治水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第二章机构、制度与装备第六条煤炭企业(煤矿)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矿长,下同)为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煤炭企业(煤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为本单位防治水工作技术责任人。
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防治水工作全面负责,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防治水管理机构,配齐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足探放水设备、水害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开展重大水害隐患排查治理,保证防治水年度计划所需资金投入等。
防治水技术负责人负责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组织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防治水年度计划,组织制定煤矿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并督促落实,审查煤矿各类防治水工程设计等。
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专门负责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
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提纲

***集团***煤矿****年瓦斯综合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提纲2018年月目录前言.............................................. - 1 - 第一章瓦斯综合治理“一矿一策”..................... - 1 -一、矿井瓦斯治理工作思路 (1)二、瓦斯综合治理方案 (1)三、****年度“一通三防”主要工作目标 (1)四、采场接替计划.................................. - 1 -五、煤巷、半煤岩巷施工计划........................ - 2 -六、石门(井筒)揭煤计划............................ - 2 -七、“一通三防”系统工程.......................... - 2 -八、瓦斯抽采管路计划.............................. - 2 -九、“一通三防”设备及仪器仪表计划................ - 2 -十、“一通三防”科研项目计划...................... - 2 - 第二章瓦斯综合治理“一面一策”.................... - 3 -一、煤巷掘进工作面 (3)(一)巷道名称.................................... - 3 -二、采煤工作面 (3)(一)工作面名称.................................. - 3 -三、附图、附表 (4)(一)附图:...................................... - 4 - (二)附表:...................................... - 4 -前言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和消除瓦斯灾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按照“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煤矿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结合***煤矿2017年生产计划,制定矿井****年瓦斯综合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
煤矿水害防治作业3答案

煤矿水害防治作业3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2、煤矿防治水工作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探、防、堵、疏、排、截、监等综合防治措施。
3、煤矿防治水应当做到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修订1次。
5、矿井30km范围内没有气象台,气象资料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时,应当建立降水量观测站。
6、井下探放水“三专”指的是专业技术人员、专用探放水钻机、专职探放水队伍。
7、在预计水压大于0.1M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并安装闸阀。
8、探放水钻孔除兼作堵水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94mm。
9、底板水防治应当遵循井上与井下治理相结合、区域与局部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10、矿井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煤炭企业、煤矿的总工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2、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副总工程师。
(√)3、当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时,应当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4、在水害隐患情况未查明或者未消除之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5、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不需要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6、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当根据相关规范编制补充勘探设计,经煤炭企业总经理组织审批后实施。
(×)7、应当根据勘探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探测地质体的地球物理特征和探测工作目的等编写地面水文地质物探设计,由煤炭安全矿长组织审批。
(×)8、物探作业前,不需要根据采掘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目的等编写设计,设计时充分考虑控制精度,设计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
(×)9、每年年初,根据年度采掘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隐患,提出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
2016年度矿井防治水“一矿一策、一面一策”【范本模板】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防治水“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编制:隆石煤矿地测科二〇一六年三月会审意见《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防治水“一矿一策、一面一策”》于二〇一六年三月三日在矿调度会议室进行了集体会审,通过会审,同意该方案所编写的内容,并要求严格按方案要求执行.会审人员签字:机电副矿长意见:生产副矿长意见:安全副矿长意见:地测副总工意见:技术负责人意见:矿长意见: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防治水“一矿一策、一面一策"一、2016年矿井主要充水因素及水文地质类型根据矿井2016年采掘部署情况,主要的生产系统布置为:1111采煤工作面,1112采煤工作面,1122采煤工作面,1163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1163回风巷掘进工作面,1163绞车巷掘进工作面。
(一)主要充水水源矿区标高区间远远高于区域地下水的排泄面,处于地下水的垂直循环带内。
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龙潭组(P2l)上部富水性弱到中等的裂隙含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为长兴组(P2c)富水性中等的岩溶裂隙含水层.矿区范围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仅有3个干涸的堰塘出露,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小。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断层不发育,不遭受断层水影响.地形地貌为山区,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好,地下水补给条件相对较差,矿井涌水量较小,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约1。
7m3/h。
根据矿井水患调查以及搜集资料综合分析,老空积水是本矿主要充水水源,矿井充水水源包括:一)。
地表水:矿区范围内无溪沟发育,仅在矿区的中部、北部有3个堰塘分布,本次调查其间,其蓄水早已干涸,现将各堰塘情况简介如下:1。
冒龙坪子堰塘该堰塘出露于龙潭组地层中,由于无补给水源,主要在雨季蓄积大气降水,大多时间处于干涸状态。
该塘塘底标高+1233m,平面成长条楔状,南北长约50m,东西宽约20m,深1~2m,最大容积约1500m3.该堰塘现为干塘,仅塘底有少量滞水。
该塘下为隆石煤矿+1168m灰岩大巷碛头端。
2.核桃湾堰塘该堰塘出露于龙潭组C25煤地表露头区一带,主要在雨季蓄积大气降水,大多时间处于干涸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防治水“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编制:隆石煤矿地测科二〇一六年三月会审意见《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防治水“一矿一策、一面一策”》于二〇一六年三月三日在矿调度会议室进行了集体会审,通过会审,同意该方案所编写的内容,并要求严格按方案要求执行。
会审人员签字:机电副矿长意见:生产副矿长意见:安全副矿长意见:地测副总工意见:技术负责人意见:矿长意见: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防治水“一矿一策、一面一策” 一、2016 年矿井主要充水因素及水文地质类型根据矿井 2016 年采掘部署情况,主要的生产系统布置为:1111 采煤工作面,1112 采煤工作面,1122 采煤工作面,1163 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1163 回风巷掘进工作面,1163 绞车巷掘进工作面。
(一)主要充水水源矿区标高区间远远高于区域地下水的排泄面,处于地下水的垂直循环带内。
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龙潭组(P2l)上部富水性弱到中等的裂隙含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为长兴组(P2c)富水性中等的岩溶裂隙含水层。
矿区范围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仅有 3 个干涸的堰塘出露,对矿井充水影响较小。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断层不发育,不遭受断层水影响。
地形地貌为山区,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好,地下水补给条件相对较差,矿井涌水量较小,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约 1.7m3/h。
根据矿井水患调查以及搜集资料综合分析,老空积水是本矿主要充水水源,矿井充水水源包括:一).地表水:矿区范围内无溪沟发育,仅在矿区的中部、北部有 3 个堰塘分布,本次调查其间,其蓄水早已干涸,现将各堰塘情况简介如下:1.冒龙坪子堰塘该堰塘出露于龙潭组地层中,由于无补给水源,主要在雨季蓄积大气降水,大多时间处于干涸状态。
该塘塘底标高+1233m,平面成长条楔状,南北长约 50m,东西宽约 20m,深 1~2m,最大容积约 1500m3。
该堰塘现为干塘,仅塘底有少量滞水。
该塘下为隆石煤矿+1168m 灰岩大巷碛头端。
2.核桃湾堰塘该堰塘出露于龙潭组 C25 煤地表露头区一带,主要在雨季蓄积大气降水,大多时间处于干涸状态。
该塘塘底标高+1189m,平面成似圆状,直径约 20m,深 0~2m,最大容积约 300m3。
该堰塘现为干塘。
该塘下暂无隆石煤矿坑道展布,距离现目前隆石的运输巷道碛头约 560m。
3.倒马坎堰塘该堰塘位于矿区北侧边界部位,出露于龙潭组地层中,主要在雨季蓄积大气降水。
该塘塘底标高+1217m,平面成不规则半圆状,该水塘向北开口,有长约 35m 的拦水坝,南北长约 30m,深 2~3m,最大容积 2500m3,该堰塘现为干塘,塘底无水。
该塘下暂无隆石煤矿坑道展布,距离现目前隆石的运输巷道碛头约 960m。
二).煤层、伴生矿层及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1.二叠系上统长兴组顶板含水层( P2c)由深灰色中厚层含燧石灰岩,微晶灰岩夹沥青质灰岩,岩性较单一,且稳定,底部夹泥灰岩薄层与下伏龙潭组整合接触,厚约 40m。
该含水层地面成逆向坡出露于矿区的西侧,地形陡缓交接部位,地形出露标高+1225~+1375m 范围。
受出露地形影响,地表排泄条件较好,受水条件较差。
其含水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菜板河、段江河及其支沟的切割补给,其含含水性受河流地域控制明显,近河流段地下水含量丰富,远河流端地下水匮乏,含水层富水性不均,差异较大,矿区位于石宝,河流溪沟不发育,处于该含水层的补给径流区,自身受水条件较差,故其含水层地下水水量不丰,地下水动力条件不好,岩溶发育程度亦受制,不甚发育。
根据原找煤报告调绘成果,在石宝附近调查有岩溶点 9 个,均为近垂直发育的溶斗和竖井,其中石宝南西(溶 66)溶斗,深度大于 50m,石宝北(溶 17)竖井,深度大于 40m。
从较大区域上来看,出露泉点 13 个,一般流量 0.2~1.5L/s,最大 6.29L/s,出露最近的泉点位于兴隆湾,在 1984 年实测时也仅0.03L/s 的流量,他们多出露于+850~+1155m 标高范围内,估计潜水面一般高程为+950~ +1120m,远远低于矿区范围内出露标高,总体而言,该含水层以溶隙充水为主,沟间小型溶管充水,只能是富水性中等的岩溶裂隙含水层。
矿山内可采煤层为 C25、C24、C23、C17 煤层,累计采厚为 5.2m。
根据GB12719-91 标准计算,导水裂隙带(含冒落带)最大高度为 42.4m。
C17 煤层距长兴组灰岩平均距离 50m,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未达到长兴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故该含水层属间接充水层。
2.二叠系下统茅口组、栖霞组(P1m+P1q)底板灰岩岩溶含水层该含水层中茅口组灰岩厚约233m ,为一套浅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纯灰岩,上部含燧石结核;栖霞组灰岩段厚约325m,岩性以灰~灰白色、灰黑色中厚~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为主。
两者之间无明显的隔水岩系,视为一个统一含水层,为P2l 龙潭组煤系的直接底板含水层。
地表大面积分布于矿区东侧,露头标高+1100m~+1300m,总体为峰丛~溶洼山地地貌,串珠状丘峰与线性溶洼相间,岩溶地貌发育,落水洞、竖井可见,其地面出露区分布面积较大,受水条件较好。
由于该区的地下水排泄基准面(海拔标高+505m)位于其南西侧的段江河、菜板河,远远低于茅口组含水层出露标高,故该含水层主要为地下水的补给区,地下水主要表现为垂直循环。
地表河溪区内不发育,大气降水是该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故该含水层地下水丰度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富水性相对均匀,但有水源补给量限制,水量较之石宝向斜的南西翼排泄端明显较小,根据原《石宝~石鹅矿段地质找煤报告》成果,矿区范围内未调绘有泉点出露,说明该含水层的地下水位较低,矿井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都较为匮乏。
通过井下岩巷段的水文地质编录及探访,发现岩体顺层面裂隙、节理裂隙发育有较多小溶孔、溶缝,在井巷采煤过程中亦揭露有各类型岩溶点,多表现干溶洞,从地表及井下调绘情况均说明了该含水层岩溶发育程度较高。
虽然本区茅口、栖霞灰岩岩溶含水层接受区域地下水补给较少,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降低了该层段富水性,但其形成的岩溶管道在雨季时成为大气降雨的良好通道及贮存场所,依然是对矿井充水有直接影响的含水层。
三)老空水:1.采空区积水据查阅隆石煤矿储量估算图,经计算得出该矿已形成采空区水平投影面积约461750m2,其中 C17 煤层 78900m2、C23 煤层 179700m2、C24 煤层 82750m2、C25 煤层 120400m2。
目前矿井为平硐开拓,上山开采。
矿井采空区涌水可通过密闭泄水通道自流至平硐水沟排出矿井。
采空水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十分有限,故采空区不存在大量积水,但也不排除巷道局部垮塌、采空区不均衡垮塌、泥质物淤塞等原因,造成采空局部积水的可能性。
2.老窑积水矿区开采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上世纪 50~60 年代。
在煤层露头区分布的老窑众多,目前已经全部报废关闭。
本次水患调查除付民江老窑(LY40)能够寻址外,其余的老窑均不能寻址,井筒位置已垮塌为植被所覆盖。
故废弃老窑在隆石煤矿浅表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采空区。
3.相邻矿采空积水隆石煤矿周边 2000m 以内无相邻矿井,故不存在相邻矿井采空积水的影响。
分析:1.本矿采空区不存在大量积水,但也不排除巷道局部垮塌、采空区不均衡垮塌、泥质物淤塞等原因,造成采空局部积水的可能性。
所以本矿采空区积水是矿井常年涌水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水害水源之一,对本矿充水影响较大。
2.调访煤层露头区范围内老窑 13 个,井筒位置已垮塌为植被所覆盖。
调查隆石煤矿在未来三年之内的开拓布置不能到达该区域。
所以这四个老窑对矿井今后三年的采掘布置无直接充水影响。
综上所述:在目前矿井采掘布置区域,本矿采空区不存在大量积水,老窑坑道积水对矿井的充水影响属于可控范围。
但本矿采空区、老窑坑道在丰水期即成为地下水汇集的主要场所,且该矿存在浅部煤层待采,所以老空积水问题不可忽视,是矿井重要水害水源之一,对本矿充水有一定影响。
(二)主要充水通道1.断层:经考察矿区范围内断裂不发育,井下尚未揭露有规模或较大断距的隐伏断层。
分析:矿井暂不受断层水的充水影响。
2.钻孔水本矿井区域内地质勘探程度较低,未施工钻孔。
分析:矿井不受钻孔水的充水影响。
(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1.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差,补给来源少或极少,含水层单位涌水量 q≤0.1 划分为简单。
(2)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含水层单位涌水量 0.1<q≤1.0 划分为中等。
(3)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岩溶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沛,含水层单位涌水量 1.0<q≤5.0 划分为复杂。
(4)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是岩溶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很好,补给来源极其充沛,地表泄水条件差,含水层单位涌水量 q>5.0 划分为极复杂。
分析: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龙潭组(P2l)上部富水性弱到中等的裂隙含水层;间接充水含水层为长兴组(P2c)富水性中等的岩溶裂隙含水层。
矿区范围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地形地貌为山区,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好,地下水补给条件相对较差,矿井涌水量较小。
综上所述: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划分为中等类型。
2.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1)无老空积水划分为简单。
(2)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清楚划分为中等。
(3)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划分为复杂。
(4)存在大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划分为极复杂。
分析:矿井露头浅表区有一些报废老窑,但位置清楚,采掘区大多数老窑已经被矿井揭露,揭露老窑积水基本被放排疏干。
目前在矿井中部有 LY12、LY15、 LY16 老窑未揭露,但这三个老窑访问 C13、C11 煤层,是隆石煤矿的非采煤层,且距离隆石煤矿开采的最上层 C17 煤层大于 22m,只要不破坏隔离煤柱的完整性,采取超前探放措施,这些老窑积水对矿井的危害是可控的。
据查阅隆石煤矿储量估算图计算出该矿已形成采空区水平投影面积约461750m2,其中 C17 煤层 78900m2、C23 煤层 179700m2、C24 煤层 82750m2、C25 煤层 120400m2。
本次调查该矿采空水 1.23m3/h,占矿井涌水量的 70.7%,为矿井主要充水水源。
采空区涌水受大气降水控制,雨季赋水量大,旱季小,充水途径主要经采空区冒落带或冒落裂隙带进入矿井。
综上所述: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属于中等类型。
3.矿井涌水量(1)矿井正常涌水量 Q1≤90m3/h,矿井最大涌水量 Q2≤210m3/h 划分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