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心理学

合集下载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论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论

方法
对环 境的 看法
直接审慎的观察
系统地观察环境行 为
效能观察
直接提问

标准化问卷

间接法

游戏

数据类型
对环境 对环境的 的评价 认知
环境对行 为有难以 察觉的影 响




Hale Waihona Puke √√√√

环境对行 为有能察 觉到的影 响
√ √
对环境的 行为
√ √ √ √
环境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和数据的类型
通过本课程学习,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环境和行为的关系; (2)怎样进行环境的认知; (3)环境和空间的利用; (4)怎样感知评价环境; (5)在已有环境中人的行为和感受。
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1. 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的学科。 2. 美国医院联合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
心理学”这一术语。 3. ①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 ②
1981年创办了环境心理学杂志。 ③美国心理学会议(APA)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
与环境心理学分会。 4. 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环境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
始发展起来(如有关拥挤、认知发展),到了80 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5. 边缘上的主题 6. 环境心理学主要理论 ① 刺激理论(适应水平理论、唤醒理论、压力); ② 控制理论(个人控制理论、边界调节机制); ③ 行为场合理论; ④ 交互作用理论, ⑤ 操作性取向, ⑥ 场所理论 7. 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
学校、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
最近这些年,环境心理学有如下特点: (1) 更多的研究是在现场而不是在实验室进行的; (2) 研究者都开始注意研究工作的连续性; (3) 研究反映出日前工作所用的多重方法; (4) 多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多。

环境行为心理学

环境行为心理学

环境行为心理学当我们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感受着微风拂面,聆听着鸟儿的歌唱,心情会不自觉地变得愉悦和放松;而当我们身处嘈杂拥挤的闹市,被车辆的喇叭声和人群的喧闹声包围,可能会感到烦躁和焦虑。

这些情绪和感受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外界环境的不同,还与我们的心理状态以及我们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就是环境行为心理学所研究的领域。

环境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环境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心理,还包括人如何感知、认知和改变环境。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从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物理环境的因素,如温度、光照、噪音等,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让我们感到不适,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情绪。

充足的自然光照能够改善我们的心情和睡眠质量,而过度的噪音则会导致压力增加、注意力分散等问题。

空间布局和设计也是影响我们行为和心理的重要因素。

一个开放、通透的空间往往会让人感到自由和舒适,而一个狭窄、封闭的空间则可能让人产生压抑和拘束的感觉。

例如,在办公室的设计中,如果工位之间的距离过于狭窄,缺乏隐私空间,员工可能会感到缺乏安全感和个人空间,从而影响工作满意度和创造力。

色彩同样对我们的心理有着显著的影响。

暖色调如红色、橙色通常能够激发活力和热情,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则有助于营造宁静和放松的氛围。

在医院的环境中,常常会使用柔和的蓝色和绿色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除了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也会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一个友好、互助的社区中,人们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归属感和幸福感。

相反,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冲突的环境中,人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不安。

人的行为和心理也会反过来影响环境。

我们的选择和行动会改变环境的状态。

比如,我们选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私家车,就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课件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课件
详细描述
该理论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环境是影响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的 主要因素之一。例如,不同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会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环境心理学理论
总结词
环境心理学理论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类行 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VS
详细描述
该理论关注环境与人类行为的相互关系, 研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和心理状 态,同时也探讨人类行为如何改变环境。 该理论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有广 泛应用。
城市环境与公共安全
环境行为心理学关注城市环境对公共安全的影响,例如,城市设计如何影响犯罪率和社 会治安。
城市环境与文化传承
环境行为心理学还研究城市环境如何影响文化传承,例如,城市的历史建筑和街区如何 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自然环境与人类行为
01
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 和行为的影响
环境行为心理学研究自然环境如何影 响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例如, 自然景观、气候变化等对人的情绪、 创造力和决策能力的影响。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
目 录
•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 • 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 环境行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 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应用与实践 • 环境行为心理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参考文献
01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环境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人类行为与周围 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强调人 机交互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通过研 究人与室内环境的交互关系,可以优 化室内设计的细节和使用方式,提高 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例如,根 据人的行为习惯和使用需求,优化家 具的尺寸、形状和功能,提高人机交 互的效率和舒适度。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下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下
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态的关注,如 3m米宽的水泥路面中央,留出宽20cm的种植带,让乡土 野草在这里生长。园区充分考虑了自行车的便捷通道。
Page 36
(3)空间定位:重复的9个院落式建筑群,容易造成空间 的迷失,景观设计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应用自相似 的分形原理,进行9个庭院的设计,使每个庭院成为独具 特色的空间,使用者可以通过庭院的平面和内容,感知所 在的位置。每个庭院中都有一个用于标识所在教室专业特 色的雕塑和小品。这些小品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各个专业的 实验室器材、机械及其他相关特征。连续的“之”线形步道 通过两侧的白杨林行道树被强化,成为连接庭院内外空间 的元素。
Page 10
霍华德还设想了田园城市的群体组合模式:由六个单体田 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 窟无烟尘的城市群”。其地理分布呈现行星体系特征。中 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8000人﹐面积也相应 增大。城市之间以快速交通和即时迅捷的通讯相连。各城 市经济上独立,政治上联盟,文化上密切联系。霍华德田 园城市的群体组合把城市和乡村统一成一个相互渗透的区 域综合思想,形成一个多中心,整体化运作的城市系统。
Page 37
简洁的庭院景观设计
Page 38
简洁的庭院景观设计
Page 39
(4)通过旧物再利用,建立新旧校园之间的联系。把旧 校园的门柱、石撵、地砖和树木结合到新校园环境之中。 使历史的情感得以延续,使校友回母校时有亲切感,使学 生在平常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母校历史的延续。
Page 40
具有较强的执行功能,行为是“环境”与“心理” 沟通 的桥梁。 人的行为是出于对某种刺激的反应,而这种刺激可能 是机体自身产生的,如动机、需要与内驱力,也可能来自 外部环境。 自身需求往往会形成行为产生的源动力。 例如:感到饥饿就会去找食物;感到口渴就会去找水喝。 而吃什么喝什么就属于外部环境条件了,比如在你步行范 围内有什么吃的,你的收入如何,这些都会影响你的行为 所产生出的不同结果。

《环境行为心理学》课件

《环境行为心理学》课件

VS
寻求环境与行为的和谐
为了实现环境与行为的和谐,我们需要深 入了解环境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采 取适当的措施来促进环境的改善和人类行 为的改变。这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 同努力来实现。
PART 03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实践中 的应用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关系
01
环境行为心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
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文化、家庭、学校、社区等,也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在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中, 人们更倾向于表现自我和追求个人目标;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塑造
人类的行为和活动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塑造着环境。例如,城市的布局和建筑风格是由人们 的行为和需求所塑造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由于人类的行为所导致的。
现状
目前,环境行为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领域,吸引了来自心理学、地 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参与。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度不断提高,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PART 02
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物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物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颜色、布局等,都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在高温环境下,人们 更倾向于选择凉爽的地方休息;在明亮的光线下,人们更容易保持清醒。
环境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学的学科。它探讨人们如 何感知、评价和理解环境,以及如何在环境中行动和与环境互动。
概念
环境行为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如何受到他们所处环境的物理和社会特征的影 响,同时也研究这些环境特征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认知和情感。

心理学角度解读人们的环境行为

心理学角度解读人们的环境行为

心理学角度解读人们的环境行为在心理学中,环境行为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和反应。

这一领域的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个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环境对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环境行为来探索人们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动机。

1. 环境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借鉴了心理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根据环境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人们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

2. 环境对情绪和情感的影响环境条件对个体的情绪和情感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舒适、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人们的积极情绪和幸福感,而拥挤、嘈杂的城市环境可能导致人们感到紧张和疲惫。

此外,不同的环境条件还可能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反应,如恐惧、愉悦等。

3. 空间认知与行为导向个体对环境的感知和认知对其行为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人们在特定空间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往往受到他们的认知偏好和空间需求的影响。

例如,一个安静、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升个体的专注力和工作效率,而一个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则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社会影响和环境行为社会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环境行为。

人们往往会受到他人的行为和期望的影响,从而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相应的行为。

例如,当一个人看到他人正确地使用垃圾分类容器时,他也更有可能遵循这个行为模式。

这种社会影响的力量有时甚至能够改变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5. 环境行为与自我认同环境行为也与个体的自我认同密切相关。

人们往往会选择和适应特定的环境,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例如,一些人选择居住在自然环境静谧的地方,以强调他们对自然和平静的追求;而另一些人则更倾向于社交活跃的城市环境,以彰显他们的社交状态和活力。

6. 环境改变与行为干预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引导和干预人们的行为。

例如,设计一个友好、鼓励合作的工作环境可以激发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创新精神;在学校里提供安静、专注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环境行为心理学

环境行为心理学

环境行为心理学环境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环境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表现,探究环境如何影响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选择。

本文将从环境与行为的互动关系、环境对情绪的影响以及环境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三个方面,介绍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环境与行为的互动关系环境行为心理学认为,个体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环境对个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环境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层面。

物理环境包括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空间环境,例如家庭、学校、办公室等;社会环境则涉及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家庭、社区、团队等。

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会受到环境的刺激和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态度。

二、环境对情绪的影响环境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对个体的情绪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一间明亮舒适的办公室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情绪,而拥挤嘈杂的环境则可能使人感到压力和疲劳。

此外,自然环境也对人的情绪产生积极影响。

在自然环境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从而减轻焦虑、疲劳和压力。

因此,在设计和改善环境时,应该注重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氛围,以促进人们的积极情绪和健康心态。

三、环境对行为选择的影响环境行为心理学研究了环境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影响。

环境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性的因素来影响个体的行为。

例如,工作场所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而学校的纪律和规范则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使他们遵守纪律和规则。

此外,环境中的同伴和社会期望也会对个体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

人们常常会受到周围人的意见和行为的影响,进行社会比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环境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环境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学科。

环境与行为是相互作用的,不同环境条件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环境对个体的情绪和态度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和优化环境来促进积极情绪和健康行为的形成。

环境行为与心理学研究

环境行为与心理学研究

环境行为与心理学研究第一章环境行为学介绍环境行为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它涵盖了建筑学、心理学、人类学、工程学和城市规划等领域。

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设计最佳的环境,以便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的舒适和幸福感。

其中心理学在环境行为学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二章环境行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行为。

例如,在一个安静的大自然环境中,人们通常会感到放松和平静,相比之下,在嘈杂的城市环境中,人们通常会感到紧张和不安。

它们通常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

第三章环境行为和情绪的关系环境影响人们的情绪。

例如,光线和色彩对人们的情绪有重要影响,明亮的光线和温暖的色调通常会使人们感到舒适和放松,而灰暗的光线和冷色调则会使人们感到不安和紧张。

同时,气味也会对人类的情绪产生影响。

如我们常说的,康乃馨的芳香可能会让人感到放松和愉快,而硫磺的气味则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恶心和不适。

第四章环境行为和认知的关系环境也影响人们的注意力和思维方式。

例如,环境中的视觉噪声和干扰物会干扰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而在装饰与设计准则得体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更好地集中意识和处理任务。

第五章幸福感、满足感与环境设计环境行为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探究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幸福和满足度。

在满足需求并获得幸福感的环境中,人会感到更加愉快和幸福。

相反,则会感到沮丧和不满。

因此,仔细选择环境设计元素特别是通过美学方式的元素,能够促进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第六章个体差异与环境行为学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中,认识到人类神经认知水平和认知发展水平对环境的感受和理解有巨大影响。

这是因为不同人群根据个人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环境偏好和环境拒绝,因此需要对个体差异需要有充分的认识和考虑。

第七章研究环境行为和心理健康的挑战虽然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但研究环境行为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依然存在困难。

举个例子,心理健康与环境行为与美学设计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但是对于这种关系的研究需要全面考虑多个因素的交互、反馈和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充分理解各种个体差异以及环境本身对于心理健康的测量和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一、前言
(一)概念、特点和作用
1、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 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 2、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实质环境与人类行为及经验之交互关系 的学科; (1)特点 A、其从成为一独立的研究领域至今不过三十余年的历史; B、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 B、它以整合之整体观点研究人们在实际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行为与经验, 将人类与环境视为不可分割、相互定义的整体; C、强调人类主动处理与形塑环境的能力,而非只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刺 激; D、不将人类的行为与经验孤立,考虑行为发生的脉络。 (2)作用 A、影响了环境设计与公共政策;
(2)亚历山大于1964年出版[形式综合]。此书导致系统设计方法的革命, 被认为是近二十年来建筑理论与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书籍。
(3)杰克森于1951年至1968年主编[地景](Landscape)。此期刊提供一
6
个不同专业者发表与讨论的园地,拉普普早期的著作都在此期刊上发表。 而杰克森本人有关自然与人造地景的文章也予后人很多的启发。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说明了环境应激刺激、态度和行为对保护、犯罪、人口和灾难的问题 的影响。
(二) 环境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较有系统的环境心理学研究开始于一九五O年代后期,然其根源可追 溯至场地理论、知觉心理学及其它有关领域的研究。这些理论与概念提 供了丰厚的土壤,使环境心理学的成长与发展成为可能。
1、场地理论:视人类行为为内在力量(如个人需求、感觉与态度)与外在 力量(个人在特定场所所感知的环境特性)持续互动的结果,亦即行为乃 在一具有吸引与阻碍力量的生活空间中移动。路因提出行动研究的策略, 强调藉研究以影响社会变迁。
(2)霍尔的著作、索莫(1968)对个人空间的研究以及卡弘对老鼠进行的 密度拥挤实验等。对以后的空间行为学,即私密性、领域感、个人空间 及拥挤之研究)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6、环境专业界
(1)凯文、林奇认为都市规划与设计不应只是建立在历史与美学的基础 上,而应考虑使用者的环境知觉与反应。他研究波斯顿、洛杉矶与泽西 城之居民如何使用都市空间,以及都市设计与居民经验对都市意象得影 响。其[城市意象]一书,开启了无数环境认知与寻路等课题之研究。
(2)社会心理学者索莫也在1958年发表[老人病房之社会互动],阐明领 域感之观念。
(3)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也在此同时进行精神病房之研究并分
5
别于1961年与1966年召开[建筑心理学与精神医学]会议,与会人士来自 心理学、建筑与精神医学等不同专业。
5、人类学界
(1)霍尔研究空间人类学,出版了二本极为重要的书籍,[无声的语言] 与[隐藏空间]。探讨人际空间距离对人类行为的作用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 差异。
2、知觉心理学
(1)托尔曼指出,人类对于环境的反应必须经由认知过程来解释。行为 具有目的取向。人们学习环境信息与其期望之关系以建立认知图,此认 知图使得人们得以在环境中行动。
(2)布兰斯维克强调人在知觉过程中的主动角色。人们所知觉到的环境 信息永远不会与实际的环境全然符合。人们根据许多过去的环境经验对 于所接收的环境刺激加以猜测,并进而根据在环境中之行动结果对此概
一九六O及七O年代,环境心理学有惊人的成长。1966年[社会议题期 刊]出版了由凯兹与沃维尔主编的[人对实质环境的反应]。这是环境心理 学的文章首次得以专辑的形式在期刊上出现。1968年纽约市立大学成立 第一个环境心理学的博士班。环境研究设计学会(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也于此年成立,并于1969年起每年召开 一次会议,这是世界上成立最早也最大的从事环境行为研究与应用的组 织。1969年环境心理学的第一份期刊[环境与行为]创刊。1970年纽约市 立大学的普罗宣斯基等人编了第一本环境心理学读本[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Man and His Physical Setting];1974年他们又出版第一 本环境心理学教科书[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973年]心理学年度评论](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首次出现了 [环境心理学]这个主题,环境心理学才真正奠立在学术机构所认可的研究 领域里的合法地位。随后于1976年美国心理学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也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部。
4
率性之猜测加以评估。此外,他并且提倡代表性设计,强调对各种不同 之具代表性的环境进行抽样以研究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3、行为—场所理论:巴可认为人类行为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的整体。要了 解人类的行为应至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中进行观察与研究。他提出行为 场所(behavior setting)作为研究人类行为之单位。行为场所乃一具有时 间与空间边界,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它由实质物体或环境与可替 换的人所组成,此二者以一特定的关系进行互动以完成场所的计划。
环境行为心理学
Environment behavior psychology
1
参考书目
《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 著 尹培桐 译 建筑师连载(3-7期) (我有书本图片)(强制性必读) 《交往与空间》(丹麦)(第四版)扬·盖尔 著,何人可 译 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2002年出版(校图书馆有)(重要必读)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阿尔伯特 J.拉特利奇 著 王求是,高峰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年出版(超星图书有)(重要必读)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第二版)克莱尔·库 柏·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 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 译 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出版(建筑书店有) 《环境行为学概论》李道增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 《环境心理学》 林玉莲,胡正凡 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 出版
这些学者攻击简单的刺激—反应因果论,提出整体、生态的观点以研 究人类行为,并且矫正过去心理学研究过于疏忽环境的观点,对环境心 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4、精神病院的研究
(1)加拿大的精神医师奥斯蒙于1975年发表《功能为精神病房设计之 基础》,提出社交向心空间,鼓励社会互动的空间,与社交离心空间之 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