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 学案 (2)

合集下载

学案2:11 我的叔叔于勒

学案2:11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时:课堂目标:1、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3、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走近作者: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开始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之后,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

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个短篇小说巨匠。

解读背景:《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

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激烈起来。

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社会问题。

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飘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

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

了解文体:《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

他的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习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自查阶级思想腐蚀下人们精神的堕落。

一、字词梳理1、读准字音,给加点字注音拮.据()赚.钱()不堪.()计较.()恐怖.()栈.桥()糟蹋.()流氓.()无赖.()牡蛎.()狼狈.()煞.白()别墅.()撬.开()女婿.()嘟囔.()阔绰.()褴褛..()2、辨清字形,根据拼音写汉字不kān( ) 糟tà( ) zhuàn钱()kān()察坍(tān)tā( ) xián()弃3、理解词义,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1)_________: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1 我的叔叔于勒2学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1 我的叔叔于勒2学案新人教版.doc
通过阅读感知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二、来自自主学

1、小说的三要素是、、。
2、小说的情节由、、和构成。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和心理描写等。
4、感知课文: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有,你认为作者着重刻画的人物是 ,你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这篇小说的内容吗?
5、文章的情节按照:开端(盼于勒)—发展()—高潮( )—结局( )
2、课下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3、完成本课的《课时练》、《达标》。
方法指导
温馨提示:
限时7分钟





【知识梳理】
【收获与反思】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
温馨提示:
(用时5分钟)
三、




精读分析人物形象
1、浏览全文,完成下列任务。
(1)说说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
(2)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在课文中做批注。
分角色朗读(角色分配:“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于勒、船长、旁白
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3)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2、为什么文章要用一个小孩子的口吻来写呢?
3、找出课文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并体会作用。
A、
B、
2.文章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 仅有几笔 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方法指导
温馨提示:
(用时分钟)
五、




1、你看了这个“嫌 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1我的叔叔于勒2学案新人教版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第2课时)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第2课时)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2.培养利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续写故事的能力3.通过对比,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学情诊断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解决了文中的重点字词,梳理了文章的情节结构。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分析一下人物形象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1.感知课文,了解人物关系小说直接或间接地交代了几个人物,其中于勒与若瑟夫是关系,菲利普与于勒是_______关系,菲利普与克拉丽丝是________关系,克拉丽丝与若瑟夫是_________关系。

2.文章的情节按照开端(盼于勒)——发展()——高潮()——结局()结构全篇。

【设计意图】用完成填空的方式复习旧知,既巩固上节课所学,又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1.从文中找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谓的前后变化,体会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

3.“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人物?有什么作用?4.关于本文有四种主题说。

请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1)“金钱关系”说:小说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2)“同情”说: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底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3)“虚荣”说:小说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他们爱慕虚荣的丑态。

(4)“势利”说:小说通过对菲利普夫妇渴望见到已经发大财的于勒和在船上遇到贫困潦倒的于勒后极力躲避的心理的刻画,深刻地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低级庸俗的势利心态。

【设计意图】以辨析菲利普夫妇的“变”和“不变”为突破口,梳理文意;以讨论“我”这一人物形象为抓手,领悟主旨第三阶段:合作探究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注意总结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叔叔于勒》2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我的叔叔于勒》2教案
3、分析菲利普夫妇变化的原因:(多角度思考)
菲利普夫妇很穷,怕于勒再来拖累他们;骨肉关系也要以金钱来衡量;虚荣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 自己;其他原因等等……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
1.于勒的命运变化小说没有直接交待,而是隐含在菲利普夫妇对他的称呼、态度、情感等等变化中,以及辅以老船长的叙述
4、“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文中的“我”,是故事的叙述者。我有同情心,善良单纯,对父母六亲不认表现出了困惑、苦闷及不满,与父母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
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讨论:有人认为本文意在表现资本主义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你是否同意,说说理由。 (从菲利普夫妇一家的家境的拮据、生活的窘迫等分析)
细读文章,找出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句子,边读边勾画出来。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提问:小说描写了许多人物形象,那么主要描写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妇,为何文章标题又为《我的叔叔于勒》?
课题
《我的叔叔于勒》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11月6日
主备人
姜红艳
辅备人
初三语文全体教师
教研组长
唐俊明
学习
目 标
1、理清小说脉络,学习“一波三折”的写法。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逐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3、理解小说蕴含的深刻的主题思想。
学习
重点
1、把握小说 情节脉络,学习小说巧妙的艺术构思。
2、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的形象,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学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学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能够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2.按小说的情节结构划分层次。

3.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学习重点】
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合作探究】
(一)人物赏析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问题,思考人物的个性特征。

1.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
2.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4.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有哪些变化(在课文中标注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5.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6.课文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这是一个偏正短语,它的中心词是“叔叔于勒”,那么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对吗?
7.什么人物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最重要呢?是“我”吗?那么,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
(二)写法探究
1.这篇小说从一个孩子的眼光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好处?
2.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3.本文情节曲折,构思巧妙,有些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试举例谈谈。

(三)主题研讨
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四)认识亲情
说说你心目中的亲情或者是对生活中某种关于亲情的现象的看法。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第二课时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第二课时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2.学习作者对人物细节的刻画,体会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主题。

2.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回顾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大家觉得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变化?第二环节:课堂讲解1.分析于勒的形象b.让学生讨论:于勒的性格特点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他的命运?2.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a.引导学生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

b.讨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探究其心理变化过程。

3.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a.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b.分析课文中的对话,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对于他们自己的命运有何影响?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勒这个角色的看法,以及从这个角色中得到的启示。

第四环节: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讨论,写一篇关于《我的叔叔于勒》的读后感。

2.深入分析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性格特点,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技巧和课堂讨论,使学生对于勒和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从课文中得到启示。

一、课堂导入1.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

2.提问:大家觉得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变化?二、课堂讲解1.分析于勒的形象b.让学生讨论:于勒的性格特点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他的命运?2.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a.引导学生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及答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及答案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及答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

(2)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2、难点(1)理解小说中人物行为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体会小说情节的曲折性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法国 19 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

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2、写作背景《我的叔叔于勒》写于 1883 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

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

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

四、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拮据(jié jū)栈桥(zhàn)牡蛎(mǔ lì)褴褛(lán lǚ)阔绰(chuò)煞白(shà)嘟囔(dū nang)撬开(qiào)2、解释下列词语。

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栈桥:码头上延伸到海里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和装卸货物用。

牡蛎:一种软体动物,肉可食,也可提制蚝油。

褴褛:衣服破烂。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五、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遇于勒结局:躲于勒2、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将课文分为四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2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2

《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2《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2《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学习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的方法。

2. 整体感知人物的命运、态度、性格,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的主题。

3. 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

二、学习重点:理解课文从多角度刻画人物的形象,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理解课文的主题四、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探究——拓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2.莫泊桑:(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决字词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3)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哪些事情使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4)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这些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2.小组内交流3.班内展示(五)问题探究1.《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

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2.“我”在整篇小说中的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讨论文中的悬念设置:①我们一看到这篇小说,马上被它吸引,并急于读完,关键在于小说设置了悬念,能不能找出文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学生交流班内展示②小说的结局往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菲利普夫妇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从中可见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六)总结学习收获你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生自由发言。

(七)拓展延伸口头表达训练: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的表情将会怎样?他们夫妇间将会进行怎样的对话?展开联(八)结束语(九)布置作业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安二中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我的叔叔于勒课型新授课时 2
主备教师郝卫城授课教师备写日期9.13 学案序号YW9s006
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目的。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提高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

4.情感目标:充分认识亲情对于人生的意义远胜于金钱。

学具
一自学
1.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情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描写包括________、________。

4.刻画人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等。

5.莫泊桑(1850--1893),()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

6.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拮据()褴褛()煞白()张皇()
栈桥()煞白()撬开()牡蛎()
7.辨析下列各字并组词。

赚()绰()砺()拮()褛()牡()皱()
谦()踔()蛎()诘()缕()杜()雏()
8.小说直接或间接地交待了几个人物,其中于勒与若瑟夫是________关系,菲利普与于勒是________关系,菲利普与克拉丽丝是________关系,克拉丽丝与若瑟夫是________关系。

9.指出下列各句各属什么描写。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钱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二合作
1.你能根据小说的情节,给课文划分段落吗?若能概括出小标题就更好了。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勾画于勒称谓的词语思考:
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
勾画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穷于勒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词语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言行?
归纳总结:
于勒地位的变化:
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
3.文章在刻画菲利普夫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列举分析。

从文中勾画出相应的句子,并体会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20-47段)
例:我的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分析结果:这段文字通过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形象的刻画出菲利普确认这个年老水手就是自已的弟弟于勒后的惊恐、紧张的心理,体现了他自私、虚伪、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

5.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前后完全不同的态度的描写,刻画了这两个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________的本质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三解疑
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请提出来问问同学和老师。

四演练
1. 感悟亲情:
请写出一些关于亲情的诗句或名句。

仿写:亲情是一缕明媚灿烂的阳光,在人生艰难的攀登中,为你送来光明和温暖。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___________,但买不到______;钱可以___________,但买不到______;钱可以___________,但买
不到______……(2选1)
3.假设在船上的于勒不是真正的于勒,而是与于勒相貌酷似的人,菲利普一家从哲尔赛岛到家时,出来迎接他们的竟然是发了大财荣归故里的于勒,这时……
请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这个故事。

要求合情合理,符合人物身份,运用刻画人物的方法,200字以上。

4.(选作)课外小型的辩论赛。

辩论的话题就是菲利普夫妇“是否可以躲开于勒”。

锻炼自己的组织、表达能力。

想像如果你就是菲利普夫妇,同样的遭遇后,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A、正方:坚决躲开于勒,因为你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可以这么做;
B、反方:绝对不会躲开,因为你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应该这么做。

知识网络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于勒:穷―――富―――穷
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菲利普夫妇:撵―――盼―――躲
(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爱慕虚荣,贪婪,庸俗)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