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IL-6信号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
IL-6对滋养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相关信号转导分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IL-6对滋养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相关信号转导分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标题:IL-6对滋养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相关信号转导分子的研究背景:为了获得足够的营养和生长因子,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侵袭并活跃于周围的滋养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中。
因此,研究肿瘤细胞与滋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对于阻断肿瘤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IL-6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通过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受体,参与各种生物过程。
研究表明,IL-6还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并预测肿瘤发生、预后和治疗效果。
这些发现提示,IL-6可能是调节肿瘤细胞与滋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因此,研究IL-6的作用机制,对于深入理解肿瘤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问题:- IL-6是否能够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性?- IL-6与哪些信号通路相关联?- 如何干预IL-6信号通路,阻断肿瘤侵袭过程?研究方法:1. 细胞培养:使用原代人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将其与不同种类的肿瘤细胞(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共同培养,模拟肿瘤细胞与滋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小分子抑制剂干预:使用多种小分子抑制剂,如STAT3抑制剂和JAK抑制剂,干预IL-6信号通路,并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和滋养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3. 免疫印迹分析:使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IL-6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质水平变化,以及与滋养细胞和肿瘤细胞侵袭相关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4. 细胞活力实验:使用MTT或细胞荧光素酶(CellTiter-Glo)法,观察小分子抑制剂干预后细胞的活力变化。
预期结果:- IL-6能够显著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并且可能通过影响滋养细胞的活性发挥作用。
- IL-6信号通路与STAT3和JAK相关联。
- 干预IL-6信号通路,可以有效阻断肿瘤细胞侵袭过程,并对肿瘤的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意义与应用价值:本研究将进一步阐明肿瘤细胞与滋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白介素IL信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

白介素I L信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白介素IL-6信号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细胞因子是一类参与免疫系统的细胞之间通信的蛋白质,除此之外,许多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之外也具有调节功能。
1986年白介素IL-6作为B细胞刺激因子被Kishimoto组分子克隆。
IL-6在免疫系统外的活性还有肝细胞刺激因子和骨髓细胞分化诱导蛋白。
白介素IL-6含有184个氨基酸,属于糖基化蛋白质。
IL-6可以由多种类型细胞合成和分泌,包括单核细胞、T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
IL-6结合受体有两种,一种是特异性受体IL-6R(80kDa I型跨膜蛋白),另一种是gp130,是IL-6家族细胞因子的所有成员的常见受体亚单位。
gp130可以在所有细胞表达,但IL-6R的表达受到更多的限制,主要发现于肝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CD4+ T细胞。
白介素IL-6受体gp130的二聚化会导致两种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启动:经典信号通路和反式信号通路(见下文)。
白介素IL-6的受体IL-6R可以在细胞膜经过蛋白质水解,形成可溶性的IL-6R(sIL-6R),在人类中,也可以在翻译阶段进行剪接mRNA,进而产生sIL-6R。
在经典信号通路中,IL-6与膜上的IL-6R结合,随后与结合在细胞膜上的gp130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传导。
在IL-6反式信号通路中,IL-6与sIL-6R结合,IL-6和sIL-6R的复合物与细胞膜结合的gp130结合,从而引发细胞内信号。
白介素IL-6是最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之一。
IL-6在通过膜结合和可溶性受体的信号传导中是独特的。
有趣的是,这两种途径的生物学后果有很大差异,通过膜结合受体的经典IL-6信号通路主要是再生和保护性的,可溶性IL-6R的IL-6反式信号通路是促炎症的。
响应于受体激活的IL-6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是通过STAT依赖和STAT独立的信号模块,其由复杂的调节网络调节。
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璐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14期
赵璐①
【摘要】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肿瘤患者的分期、预后、转归有关,IL-6
主要通过介导信号转换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传导通路(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来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STATs家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在多种肿瘤细胞中持续激活并过度表达,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靶分子之一。
因此阻断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对肿瘤具有积极的潜在治疗意义,本文将综述以该通路为靶向治疗的肿瘤治疗进展。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STAT3转录因子;信号传导;肿瘤。
IL-6IL-6R信号通路在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研究进展

IL-6/IL-6R信号通路在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研究进展作者:李秀洁廖涛来源:《新医学》2020年第09期【关键词】白介素-6;白介素-6受体;排斥反应;抗体介导的排斥;托珠单抗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炎症反应和多种疾病[1-2]。
近年来,阻断细胞因子通路已经成为治疗一些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策略[3]。
移植排斥是受体免疫系统将移植物作为外来物进行攻击而诱发的免疫学反应,其中IL-6及其受体(IL-6/IL-6R)信号通路在移植排斥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阻断该通路表现出对移植排斥良好的治疗效果[4]。
本文简要综述了IL-6/IL-6R信号通路在免疫系统和移植排斥中的作用以及阻断该通路对移植排斥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为广大学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一、IL-6/IL-6R信号通路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IL-6最早是因为在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以及急性期炎症反应的发生过程中表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被发现,其在正常人体中不表达,但是在组织损伤或者感染情况下可以快速合成并通过免疫反应保护人体[5-7]。
IL-6可以通过诱导初始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效应细胞而影响T淋巴细胞的功能,同时促进初始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和抑制分化为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这使得Th17在感染的情况下可以起到清除病原体的作用[6,8-9]。
除影响T淋巴细胞外,IL-6还可以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分化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少量浆细胞进入骨髓储存成为长寿浆细胞和产生高亲和性的抗体,其中IL-6对长寿浆细胞的储存也是至关重要的[6,10-12]。
另外,IL-6可以促进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的分化和IL-21的产生,从而辅助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11]。
但是,IL-6异常和过度分泌可引发严重的炎症性并发症,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同时,IL-6的过度产生和调控失败也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排斥反应的致病机制,包括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移植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13-16]。
2024白细胞介素6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4白细胞介素6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全文)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参与了IBD的发生与发展,其中免疫调控的异常是IBD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可以调控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是机体在发生炎症反应时的重要调节因子。
本文就IL-6在IBD病程进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白细胞介素6;免疫调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主要累及消化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1 ]。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如今IBD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 2 ]。
随着对IBD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因子在IBD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针对细胞因子的生物制剂应运而生,IBD的治疗也进入了生物制剂时代[ 3 ]。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在IBD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与IBD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对疾病的活动性、药物的治疗反应等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本文就IL-6在IB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强调IL-6在IBD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一、IL-6的生物学特点最早发现IL-6来源于辅助性T(T helper,Th)细胞的亚群,被认为是来自Th2细胞的一种细胞因子[ 4 ]。
此后有研究证实IL-6也可由单核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肝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 5 , 6 ]。
其通过与膜结合型的IL-6受体(membrane IL-6 receptor,mIL-6R)或者循环中的可溶性IL-6受体(soluble IL-6 receptor,sIL-6R)结合发挥作用。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细胞因子是一类参与免疫系统的细胞之间通信的蛋白质,除此之外,许多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之外也具有调节功能。
1986年白介素IL-6作为B细胞刺激因子被Kishimoto组分子克隆。
IL-6在免疫系统外的活性还有肝细胞刺激因子和骨髓细胞分化诱导蛋白。
白介素IL-6含有184个氨基酸,属于糖基化蛋白质。
IL-6可以由多种类型细胞合成和分泌,包括单核细胞、T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
IL-6结合受体有两种,一种是特异性受体IL-6R(80kDa I型跨膜蛋白),另一种是gp130,是IL-6家族细胞因子的所有成员的常见受体亚单位。
gp130可以在所有细胞表达,但IL-6R的表达受到更多的限制,主要发现于肝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CD4+ T细胞。
白介素IL-6受体gp130的二聚化会导致两种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启动:经典信号通路和反式信号通路(见下文)。
白介素IL-6的受体IL-6R可以在细胞膜经过蛋白质水解,形成可溶性的IL-6R(sIL-6R),在人类中,也可以在翻译阶段进行剪接mRNA,进而产生sIL-6R。
在经典信号通路中,IL-6与膜上的IL-6R结合,随后与结合在细胞膜上的gp130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传导。
在IL-6反式信号通路中,IL-6与sIL-6R结合,IL-6和sIL-6R的复合物与细胞膜结合的gp130结合,从而引发细胞内信号。
白介素IL-6是最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之一。
IL-6在通过膜结合和可溶性受体的信号传导中是独特的。
有趣的是,这两种途径的生物学后果有很大差异,通过膜结合受体的经典IL-6信号通路主要是再生和保护性的,可溶性IL-6R的IL-6反式信号通路是促炎症的。
响应于受体激活的IL-6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是通过STA T依赖和STAT独立的信号模块,其由复杂的调节网络调节。
IL-6的复杂生物学对该细胞因子的治疗靶向具有影响。
白介素IL-6胞内信号通路可以简单的概述为:IL-6与受体复合物结合后,激活JAK1。
胰岛素抵抗及白介素―6与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白介素

胰岛素抵抗及白介素―6与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白介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是指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导致胰岛素无法有效地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也与许多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肥胖症等密切相关。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一种心脏功能减退,导致心脏无法为全身组织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的疾病。
心力衰竭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心肌缺血、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心力衰竭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白介素-6(Interleukin-6,简称IL-6)是一种细胞因子,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
研究发现,IL-6在胰岛素抵抗和心力衰竭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胰岛素抵抗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联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
首先,胰岛素抵抗促进了脂肪酸的游离和氧化,导致心肌对脂肪酸的利用增加。
这一过程会导致心肌线粒体功能的损害和过度氧化应激,加速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心肌功能的下降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其次,胰岛素抵抗还导致了慢性炎症的生成和维持。
IL-6作为一个重要的炎症因子,其产生和释放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胰岛素抵抗增加了脂肪组织的炎症因子产生,这些炎症因子可以进一步激活心肌细胞的炎症反应,损害心肌结构和功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此外,胰岛素抵抗还可以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可导致内皮发生损伤,使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IL-6在胰岛素抵抗和心力衰竭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IL-6不仅能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还能够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功能。
IL-6通过激活Ras-MAPK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反应,从而导致心肌功能的损害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总结起来,胰岛素抵抗与白介素-6在心力衰竭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抵抗通过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和产生慢性炎症,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白细胞介素6神经调节机制探究

白细胞介素6神经调节机制探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种细胞因子,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除了免疫调节和炎症介导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L-6也参与了神经调节的过程。
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白细胞介素6在神经调节方面的机制。
首先,IL-6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产生与释放起着重要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节等,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核心。
研究表明,IL-6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并参与了神经元的生长、损伤修复以及突触可塑性等神经调节过程。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神经元的活动能够诱导白细胞介素6的释放,从而形成神经-免疫的相互调节机制。
其次,白细胞介素6在神经递质释放中的作用也值得关注。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IL-6能够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如儿茶酚胺类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和γ-氨基丁酸(GABA)。
这些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认知功能和运动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IL-6的调节可能对这些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白细胞介素6还参与了疼痛感知和处理的神经调节。
疼痛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同时也是神经系统中一项复杂的调控过程。
研究发现,IL-6能够介导疼痛神经传递过程中的炎症反应,从而调控炎症相关的疼痛感受。
此外,IL-6还与胶质细胞的激活和星形胶质细胞的释放有关,这些细胞在疼痛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最后,白细胞介素6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
很多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症等,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6在这些疾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IL-6的过度激活与帕金森病的神经退行性变有关,而抑郁症患者体内IL-6含量明显增加。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及其通路研究概述
细胞因子是一类参与免疫系统的细胞之间通信的蛋白质,除此之外,许多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之外也具有调节功能。
1986年白介素IL-6作为B细胞刺激因子被Kishimoto组分子克隆。
IL-6在免疫系统外的活性还有肝细胞刺激因子和骨髓细胞分化诱导蛋白。
白介素IL-6含有184个氨基酸,属于糖基化蛋白质。
IL-6可以由多种类型细胞合成和分泌,包括单核细胞、T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
IL-6结合受体有两种,一种是特异性受体IL-6R (80kDa I型跨膜蛋白),另一种是gp130,是IL-6家族细胞因子的所有成员的常见受体亚单位。
gp130可以在所有细胞表达,但IL-6R的表达受到更多的限制,主要发现于肝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CD4+ T细胞。
白介素IL-6受体gp130的二聚化会导致两种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启动:经典信号通路和反式信号通路(见下文)。
白介素IL-6的受体IL-6R可以在细胞膜经过蛋白质水解,形成可溶性的IL-6R (sIL-6R),在人类中,也可以在翻译阶段进行剪接mRNA,进而产生sIL-6R。
在经典信号通路中,IL-6与膜上的IL-6R结合,随后与结合在细胞膜上的gp130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传导。
在IL-6反式信号通路中,IL-6与sIL-6R结合,IL-6和sIL-6R的复合物与细胞膜结合的gp130结合,从而引发细胞内信号。
白介素IL-6是最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之一。
IL-6在通过膜结合和可溶性受体的信号传导中是独特的。
有趣的是,这两种途径的生物学后果有很大差异,通过膜结合受体的经典IL-6信号通路主要是再生和保护性的,可溶性IL-6R的IL-6反式信号通路是促炎症的。
响应于受体激活的IL-6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是通过STAT 依赖和STAT独立的信号模块,其由复杂的调节网络调节。
IL-6的复杂生物学对该细胞因子的治疗靶向具有影响。
白介素IL-6胞内信号通路可以简单的概述为:IL-6与受体复合物结合后,激活JAK1。
JAK1磷酸化gp130细胞质部分内的酪氨酸残基,这些磷酸酪氨酸基序是STAT转录因子,SOCS3反馈抑制剂和衔接蛋白和磷酸酶SHP2的募集位点。
SHP2连接到MAPK级联,使Gab1磷酸化,磷酸化的Gab1转移到质膜上,协调正在进行的MAPK和PI3K活化。
Src家族激酶独立于受体磷酸化并激活YAP。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第一步:激活JAK。
大多数细胞因子受体缺乏胞内激酶活性,生长因子的受体例外。
白介素IL-6胞内信号转导首先激活Janus激酶(JAK),开启酶促反应。
通过JAK N末端的同源结构域内(JH)JH7-JH5的FERM-结构域介导,与gp130相互作用。
在受体位点,分别含有富含脯氨酸基序和疏水基序的膜近端box1和box2区域,有助于JAK 和gp130的相互作用。
IL-6与受体的结合后,JAK通过自磷酸化激活,主要在激酶的C-末端JH1-结构域内的激活环的双酪氨酸基
序上。
附近定位的所谓的假激酶结构域JH2不会发挥酶活性,但对JH1具有调节和抑制作用。
白介素IL-6激活Src家族激酶。
I L-6信号转导过程中除了激活JAK激酶外,还可以激活Src家族激酶。
关于Src激酶的功能首先是在对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信号转导的研究发现的。
Src家族激酶Hck与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的LIF反应,并与gp130相互作用。
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也证实了Src 家族激酶与gp130的相互作用。
IL-6诱导Hck和Lyn,与gp130相互作用,Src激酶(HcK,Lyn,Fyn)的随后激活。
Hck有助于IL-6信号传导和IL-6依赖性增殖。
此外,Hck响应于IL-6介导多位点对接蛋白Gab1的酪氨酸磷酸化。
由于Hck主要在造血细胞中表达,因此在非造血细胞中,其他Src激酶是否在IL-6信号传导中占据了Hck的功能,这一点尚待阐明。
Src激酶Btk和Tec也参与造血,发现与gp130相互作用。
白介素IL-6激活STAT分子。
活化的JAK激酶磷酸化gp130细胞质部分内的酪氨酸基序。
募集到gp130的最突出的蛋白质是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STAT3和(在一定程度上)STAT1的转录因子。
典型的JAK-STAT信号通路,STAT1或STAT3单体与酪氨酸基序结合,STAT因子的酪氨酸磷酸化,酪氨酸磷酸化的STAT1和/或STAT3形成同源二聚体或异源二聚体,随后将STAT二聚体转运入细胞核,在核中,STAT二聚体结合IL-6诱导型基因启动子的增强子元件。
白介素IL-6激活独立的STAT3信号通路。
除STAT之外,IL-6还激活MAPK级联和PI3K信号通路。
STAT3和MAPK激活之间的平衡对于生物体的体内平衡和细胞增殖至关重要。
这种平衡由gp130的细胞质酪氨酸基序调节。
这种受体基序消除酪氨酸磷酸化,增加IL-6依赖性STAT3活化,降低MAPK激活,导致胃腺瘤、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和增强的Th1细胞因子表达。
反之,酪氨酸磷酸化会限制STAT3激活,促进MAPK激活,导致急性期基因表达降低和Th2细胞因子表达增加。
最后,两种途径的阻断都会引起急性期反应和血小板减少,而STAT3和MAPK的激活与脾肿大和血小板增多症有关。
白介素IL-6信号转导的反向调节。
I L-6信号转导通过
gp130细胞质部分内的酪氨酸基序759的磷酸化来负调节,可以结合两种蛋白质SHP2和SOCS3,并独立地起作用以抑制JAK-STAT信号传导。
而磷酸酶SHP2通过去磷酸化磷酸酪氨酸基序使信号成分失活,JAK抑制剂SOCS3干扰受体活化。
S HP2是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其N-末端区域内含有两个SH2结构域。
在非活动状态下,最多的N端SH2结构域覆盖磷酸酶的活性位点。
该酶通过SH2结构域与受体或多位点对接蛋白(例如gp130,Gab1)中的磷酸酪氨酸基序结合而激活,随后发挥催化作用。
SHP2突变体不能结合gp130或缺乏磷酸酶活性的表达,引起IL-6信号传导增加,证明SHP2对IL-6信号传导的负调控的影响。
S OCS3还结合gp130内的磷酸酪氨酸基序759以抑制IL-6信号传导。
SOCS3蛋白是JAK
激酶的反馈抑制剂,并且被IL-6快速诱导。
SOCS3的快速诱导和周转解释了IL-6信号的瞬时动力学。
关于持续或短暂IL-6信号的影响的详细的体内研究证明了SOCS3反馈抑制对炎症调节的意义。
在缺乏SOCS3反馈抑制作用下,IL-6诱导STAT3的持续激活,并在巨噬细胞中发挥抗炎、IL-10样反应。
SOCS3主要通过其结合和抑制JAK激酶催化结构域的短激酶抑制区(KIR)发挥抑制活性。
因此,SOCS
3、JAK激酶和gp130形成三角形相互作用,其中三种蛋白质中的每一种都与两种其它蛋白质相互作用。
I L-6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起作用,这些途径使用膜结合和可溶性IL-6R。
虽然通过膜结合的IL-6R的经典信号传导被认为主要是保护性和再生性的,但IL-6反式信号传导可以被认为代表身体的应激反应以维持体内平衡。
由于在自身炎症条件如风湿性关节炎或炎症性肠病中过度照射IL-6活性被认为主要由IL-6反式信号传导介导,因此通过sgp130Fc对该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可能优于通过中和的全局IL-6阻断针对IL-6或IL-6R的抗体。
或者,IL-6信号可以在细胞内被抑制。
对STAT独立信号的分子机制的近期见解以及Src 家族激酶在IL-6信号转导中的贡献的新知识可能开辟设计干预
IL-6信号传导策略的全新视角。
然而,开发这些概念需要更深入的了解IL-6信号转导的详细分子机制。
附图:白介素IL-6家族因子表达细胞、靶细胞及其主要功能图注释:IL-6家族各白介素主要表达或靶细胞示意图,:
Astrocytes, : Macrophages, : Monocytes, : Fibroblasts, : Neutrophils, : Megakaryocytes, : T Cells, : Epithelial Cells, : Endothelial Cells, : Eosinophils, : Basophils, : Osteoblasts, : B Cells, : Red blood Cells;主要功能示意图,:调节免疫反应,:诱导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造血或神经系统和心脏的发育,:调节细胞因子分泌,:信号转导相关,: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感染或抗肿瘤;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近期在官网分享的细胞因子海报(Post of human cytokine and chemokine-Cell sources, cell targets and major funce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