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案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感恩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懂得感激他人和事物的态度1.2 教学内容:解释感恩的定义和概念探讨感恩在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分享感恩的实践方法和案例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和经验案例分析:分析感恩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感恩的方法第二章:感恩的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培养感恩的心态培养学生懂得珍惜和感激身边的一切2.2 教学内容:探讨感恩的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分享培养感恩心态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感激之情2.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感恩心态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培养感恩心态的方法和经验实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感恩实践练习,如写感恩日记或感激身边的人第三章:感恩他人的关爱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感激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培养学生懂得回报他人的关爱3.2 教学内容:探讨他人关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并感激他人的关爱行为分享回报他人关爱的方法和经验3.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他人关爱的思考个案分析:分析有关他人关爱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感激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回报他人关爱的方式第四章:感恩自然的恩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并感激自然环境对生活的贡献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生活的贡献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分享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实际行动4.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自然环境的美好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感激之情实践练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第五章:感恩生活的机会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都值得感激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机会和机遇的重要性分享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感激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5.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生活机会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积极面对生活的经验和方法实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生活机会的感恩实践练习,如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第六章:感恩带的挑战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也是一种恩赐培养学生面对挑战时保持感恩的心态6.2 教学内容:探讨挑战和困难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面对挑战时保持感恩分享应对挑战的有效策略6.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挑战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挑战时的经验和感悟实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应对挑战的感恩实践练习,如制定挑战应对计划第七章:感恩中的成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感恩培养学生懂得珍惜成长过程中的点滴经历7.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探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分享成长过程中值得感激的人和事7.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成长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实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成长过程中的感恩实践练习,如写一封感谢信给曾经的恩师第八章:感恩中的分享8.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分享也是一种感恩培养学生懂得分享和关爱他人的心态8.2 教学内容:探讨分享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分享分享关爱他人的方法和经验8.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分享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享经验和感悟实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关爱他人的实践练习,如参与志愿者活动第九章:感恩中的传递9.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力量可以传递培养学为感恩的传递者9.2 教学内容:探讨感恩力量传递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感恩的传递者分享成为感恩传递者的方法和经验9.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感恩传递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传递经验和感悟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制定成为感恩传递者的行动计划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案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持续保持感恩心态的决心10.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培养学生制定持续保持感恩心态的计划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和收获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制定持续保持感恩心态的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感恩2. 补充说明:通过实际案例和日常生活例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恩的含义,并认识到感恩对于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会感恩(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六年级-通用版

学会感恩(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六年级通用版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培养感恩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激之情。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讨论和分享,提高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3.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感恩的概念,认识到感恩对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介绍感恩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感恩是对他人帮助和关爱的认知和回应。
2. 感恩的重要性:讨论感恩在个人成长、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3. 感恩的表达方式:学习如何通过言语、行动和态度表达感恩之情。
4. 感恩的故事分享:分享一些关于感恩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感恩之情,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材料、故事书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手工材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感恩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感恩的初步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感恩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感恩在个人成长、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感恩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感恩的具体表达方式。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感恩实践活动,如制作感恩卡片、写下感恩日记等。
板书设计主题:学会感恩副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内容:包括感恩的定义、重要性、表达方式和实践活动的介绍。
作业设计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感恩的人和事,以及自己是如何表达感恩之情的。
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分组制作一份关于感恩的手抄报或PPT,展示感恩的重要性及表达方式。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感恩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学会感恩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学会感恩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健康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身边的感恩事例3. 感恩的方法与技巧4. 感恩的重要性5. 实践感恩的行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感恩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讲解:介绍感恩的定义与意义,分析感恩的重要性,分享身边的感恩事例。
3. 讨论:分组讨论感恩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
4. 实践:设计一个感恩行动计划,让学生在课后实践感恩的行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恩的定义、意义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感恩事例,引导学生感悟感恩。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感恩的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思考。
4. 实践法:设计感恩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将感恩付诸行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制定并实践感恩行动计划的实际情况。
4. 学生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感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感恩故事、图片、视频等。
2. 准备感恩行动计划表,用于学生课后填写和实践。
3. 准备课堂讨论指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适时引导和帮助他们处理感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表达感恩。
3.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营造一个温馨、关爱的教学环境。
八、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感恩主题活动,如感恩演讲、感恩写信、感恩绘画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养老院、孤儿院等,亲身感受感恩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为家人、老师和朋友做一些感恩的行动,记录在感恩行动计划表上。
九、教学反馈与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的感恩行动计划表,了解他们在实践感恩过程中的表现。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使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表达感恩之情,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感恩的习惯。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低年级学生,预计授课时间为1-2节课。
【教学目标】1. 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感恩的重要性;2. 学会表达感恩之情,培养感恩之心;3.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善于感恩的心态;4. 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升心理素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学生教材和练习册;3. PPT中的图片和视频资源;4. 板书工具;5. 感恩卡片、彩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对感恩有什么了解?2. 让学生讨论并进行回答。
Step 2:感恩故事分享(10分钟)1. 在投影仪上播放感恩的故事视频,让学生观看。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要感恩?有什么收获?3. 随机选择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感恩故事。
Step 3:学习感恩的含义(15分钟)1. 展示感恩的图片和词语,让学生自由联想,然后全班交流。
2. 引导学生从字典或互联网搜索感恩的含义,并进行解读。
Step 4:感恩的重要性(10分钟)1.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感恩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
Step 5:学会表达感恩之情(20分钟)1. 展示感恩卡片和彩笔等,鼓励学生写下自己想要感恩的事物或人。
2. 学生自由交流感恩卡片内容,并彼此互赠。
Step 6:感恩游戏活动(15分钟)1. 设计感恩游戏,如“感恩接力赛”、“感恩连连看”等,以小组形式进行。
2. 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游戏中的感恩心得。
Step 7:感恩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学生分组总结今天所学的感恩知识,每组选择一名发言代表。
2. 教师总结全堂活动,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和学会感恩的意义。
学会感恩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学会感恩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4.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生活中的美好瞬间3. 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4. 人际交往的艺术5.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感恩相关的视频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感恩实践活动,如写感恩信、制作感恩卡片等。
4.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感恩任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感恩的含义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案例分享:观看感恩视频案例,引导学生感受感恩的力量。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和感悟。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感恩卡片,写给身边的人表示感谢的话。
5. 分享与交流: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感恩心得,促进班级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制作的感恩卡片,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 学生感悟分享:聆听学生的分享,评估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心理素质。
4. 学生人际关系改善: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评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教学准备1. 视频案例:收集感恩相关的视频案例,如感人故事、感恩瞬间等。
2. 感恩卡片材料:准备卡纸、彩笔、贴纸等制作感恩卡片的材料。
3. 讨论问题:提前准备与感恩主题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展示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
七、教学环境2. 设备准备:确保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方便播放视频案例。
3. 座位安排:安排学生座位,鼓励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的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班孩子,想通过此次综合活动:《感恩的心》,借助《口渴的蚂蚁》这样一个故事情节,体验小蚂蚁期盼、惊喜、感恩的心情。
然后在表达交流中,将教学的重心回归到幼儿的生活,并以制作感恩卡的形式,引导幼儿体会别人对自己的爱,同时,也要教育幼儿学会把自己的爱积极的反馈给别人。
活动目标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人为我们大家服务。
2.通过故事和谈话,体会她人对你的帮助,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别人对你的爱。
3.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制作感恩卡等活动表达父母、老师给予他们的爱。
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1.音乐:感恩的心;多媒体课件。
2.彩色卡纸、黑笔、固体膏等。
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1. 教师出示小蚂蚁图片,引出故事《口渴的蚂蚁》。
问题:①小蚂蚁口渴了,谁帮助了它?③小女孩遇到了什么困难?④小蚂蚁又是怎么帮助她的?2. 师小结:小蚂蚁心中有一颗感恩的心,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别人。
我们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去帮助别人。
二、迁移经验,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1.说一说自己在家里、幼儿园里都得到了谁的帮助?2.教师出示清洁工图片。
问题:①她们是谁?在干什么?②如果没有她们,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3.出示交通警察图片。
问题:①他们是谁?在干什么?②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城市又会变成什么样子?4.师小结:清洁工阿姨,叔叔为了保持我们城市的清洁,非常辛苦。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案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理解感恩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好处。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的心理素质。
3.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感恩在不同人际关系中的表现3. 感恩的方法与技巧4. 感恩活动设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恩的定义、意义以及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感恩在不同人际关系中的表现,分享感恩经验。
4. 活动教学法:设计感恩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感恩案例素材3. 活动道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感恩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感恩在不同人际关系中的表现。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感恩的方法与技巧,分享自己的感恩经验。
4. 活动设计:设计感恩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
六、教学活动1:制作感恩卡片1. 目的:让学生通过制作卡片,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2. 过程:a. 准备卡片制作材料,如彩纸、彩笔、贴纸等。
b. 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值得感激的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
c. 让学生动手制作感恩卡片,写下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d. 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互相欣赏彼此的卡片。
3. 注意事项:关注学生在制作卡片过程中的情绪变化,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七、教学活动2:感恩演讲比赛1. 目的:培养学生勇敢表达感恩之情的能力,提高自信心。
2. 过程:a. 提前准备演讲比赛主题,如“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等。
b. 引导学生准备演讲稿,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c. 举行演讲比赛,让学生上台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d. 评委点评,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3. 注意事项: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八、教学活动3:感恩日记分享1. 目的:让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身边的感恩之事,提升心理健康。
《学会感恩》教案(通用5篇)

《学会感恩》教案《学会感恩》教案(通用5篇)《学会感恩》教案1一、设计背景:“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人类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续。
然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地位特殊,长辈的呵护、父母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还有不少的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
我们身边,这些现象比比皆是:在家里,吃饭时最好的菜他一人独享;电视遥控器他一人主宰;一点儿不如意就大吵大闹,或时不时给父母脸色等等,不知感恩父母。
为了把中华民族感恩的传统美德一直延续下去;也为了唤回学生回报爱心的良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所以,我设计了《学会感恩》这节课。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为了达到预设的效果,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能够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唤醒孩子们麻木的心灵,感受亲情的温暖,培养感恩意识。
2、引导学生在自主反思,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中,认识到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3、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学会感恩,以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
难点:在生活中学会感恩(三)时间安排:一课时(四)教学环节:1、故事导入,渗透话题。
2、倾诉心声,感受亲情3、感悟亲情,学会感恩。
4、创设情境,体验亲情。
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6、行前站,做一做。
三、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节课具体的内容,我采用了故事、测试、创设情境、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渗透话题。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他们思考,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为了把中华民族感恩的传统美德一直延续下去;也为了唤回学生回报爱心的良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所以,我设计了《学会感恩》这节课。
学情分析: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地位特殊——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长辈的呵护、父母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还有不少的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我们所拥有的和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学会感恩。
2.向全班学生征集关于“感恩”的故事,学会用自己的方法走到你要感谢的人面前表示感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以感恩之心来爱世界,爱生活。
过程与方法:
感觉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创设情境、朗诵诗歌、讲故事、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课型:专题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恩意识。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榜样引导法、讨论交流法、心理暗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1、你们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孩子成长到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谁给你们的爱最多,帮助最大,请写出五个人的名字并交流。
2、是啊,我们成长的路上得到了太多太多人的关心和帮助。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享受别人为自己提供的一切便利时,总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据调查结果显示(课件):现在的小学生感恩和回报意识淡薄,只知享受,不知感恩。
今天这节心里健康课就让我们一起留住真情,体验恩情,拥有一颗充满阳光的感恩之心。
二、故事启迪,感恩父母
是谁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
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应该感恩的人莫过于父母,
(一)、感受母爱(课件):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2010年感动中国十佳母亲熊丽,怀孕6个月时遭车祸全身重度烧伤,熊丽的烧伤面积高达30%,属深度烧伤。
要想保住性命,必须用抗生素控制伤口感染。
为保胎儿拒绝抗生素治疗,烧伤的疮面在溃烂,医生就用去除腐肉的方法,用刀刮。
在处置的过程中因为怕孩子受到伤害还是不能用麻醉药,看着那一刀刀带血的画面,看着她为了忍受疼痛紧紧
抓住床单的手....。
不打麻药,用刀在身上把腐肉割下来,还有小据在据发炎的骨头,想想都害怕。
但她强忍着剧痛37天,终于换来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最想说些什么?
生:自由畅谈
师:这就是父母之爱,伟大而真挚的爱!回忆一下,平时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做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
生:自由畅谈
(二)、“母亲的一生为你做了什么你知道吗?”(PPT出示)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奶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的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的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她做的菜扔在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下彩笔;而作为报答,你涂了满墙的抽象画;
当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漂亮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着它到泥坑里玩耍;
当你7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球;而作为报答,你用球打破了邻居的玻璃;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付了很多钱给你补习;而作为报答,你常常旷课并不去学习;
当你11岁的时候,她陪你还有你的朋友去看电影;而作为报答,你让她坐另一排去;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去把头发剪了,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你一个月的夏令营费用,而你却一整月没有打一个电话给她;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上了;
当你17岁的时候,她在等一个重要的电话,而你却抱着电话和你的朋友聊了一晚上;
当你18岁的时候,她为你高中毕业感动得流下眼泪,而你却跟朋友在外聚会到天亮;
(三)、同学们,是我们的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或贫或富,他们都竭尽全力使我们健康、平安、幸福。
同学们宣誓。
我发誓(集体发誓,握紧右拳,平举在肩膀上方,庄严神圣):从今往后,我一定孝敬父母,体谅父母,理解父母的艰辛,把父母的期望化作学习的动力。
从言语到行动,我说到做到,请同学们监督我,请老师信任我,我一定做到,我坚决做到!
三、指导践行,感恩老师、同学
(一)、在家里,亲人的呵护,让我们享受到了亲情的可贵;走进校园,老师、同学的关爱,让我们体验到了集体的温暖。
(二)、从幼儿园到现在,请举出老师同学关心、帮助你的事例。
生:自由畅谈。
(三)、请你走到你要感谢的人面前表示感谢,可以拥抱一下对方,或者深鞠躬以示真诚。
(四)、交流分享:你感谢了哪些人?此时的感觉如何?你接受了谁的感谢?此时你又有什么感受?
(五)、学生读诗歌——《感谢您:老师》
是谁,引领我们航行在知识的海洋?
是谁,指导我们走向智慧的人生?
是谁,谆谆不倦地教诲培养我们成才?
是谁,用心血浇灌我们的心灵?
是老师,是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
感谢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为我点燃了一盏明灯;
感谢老师——在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为我做了引路人;
感谢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感谢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三尽讲台是你的人生舞台,白色粉笔是你的人生画笔,纵然粉末把黑发染白,可是您依然无怨无悔,感谢你——我敬爱的老师!
四、学习名人,学会感恩
(一)、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仅仅是感谢爱过我们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而是在心存感激的同时,以同样的爱意和热情去回报周围的人,回报生活和社会。
请大家听一则故事:《霍金的故事》
斯蒂芬·霍金是一位可以与爱因斯坦齐名的英国科学家,对现代物理学有突出的贡献。
但在他21岁时就诊断出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到后来全身只有几个手指能活动。
有一次,在霍金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在轮椅里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在常常的敬仰之余,又无不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经将您固定在轮椅上,您不认为命
运让您失去太多了吗?”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与尖锐,报告厅顿时雅雀无声,一片静谧。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发表的微笑,他用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又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会场终于掌声雷动!
霍金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用他的智慧回报着社会。
其实我们身边感恩也一直在延续。
(出示图片)
(二)、如果在现实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你会怎么样做?
老师相信大家也会向需要帮助的人给出你鼓励的微笑、贴心的话语或用实际行动支持他们。
五、延伸活动
《感谢你》送给大家。
今天回家后,亲手制作一份感恩礼物送给任何一个关心你的人或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板书设计:
感恩
父母
老师
同学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