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

合集下载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报告-山东大学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报告-山东大学

⼩⿏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报告-⼭东⼤学⼩⿏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的】1.学习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法,并对⼩⿏脾细胞进⾏原代培养;2.掌握⽆菌操作的具体过程及⽆菌操作台的使⽤;3.学习掌握染⾊法鉴别细胞的⽣死状态的原理及⽅法;4.学习使⽤⾎球计数板对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数进⾏计数;【实验原理】1.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指的是在⽆菌条件下,把动、植物细胞从组织中取出,在体外模拟体的⽣理环境,使离体的细胞在体外⽣长和繁殖,并且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种培养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从供体获得组织细胞,在⽆菌条件下,⽤胰蛋⽩酶消化或机械分散等⽅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次培养长出单层细胞的⽅法称为细胞的原代培养。

当培养的动物细胞⽣长增殖达到⼀定密度,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时,⽤胰蛋⽩酶将细胞消化分散成单细胞,从⼀个容器中以1:2或其他⽐例转移到另⼀个容器中扩⼤培养的⽅法,称为细胞的传代培养。

传代培养的累计次数就是细胞的培养代数。

⾼等⽣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整体,在整体条件下要研究单个细胞或某⼀群细胞在体的功能活动是⼗分困难的。

但如果把活细胞拿到体外培养、增殖并进⾏观察和研究,则要⽅便和简单得多。

被培养的动物细胞是⾮常好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研究材料,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进⾏研究可以帮助⼈类揭开⽣、⽼、病、死的规律,探索优⽣、抗衰⽼和防治各种疾病的途径和机制,也可以⼈为地诱导和改变细胞的遗传性状和特性,使其向有利于⼈类健康长寿的⽅向发展。

因此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是研究细胞分⼦机制⾮常重要的实验⼿段,被⼴泛应⽤于医学、⽣物技术、基因⼯程等研究领域。

细胞培养的意义:具有其他⽣物技术⽆可⽐拟的优点;培养条件易改变和控制,便于单因⼦分析;便于⼈们直接对细胞结构、细胞⽣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在⽣物学的各个领域(如分⼦⽣物学、细胞⽣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及病毒学等)已被⼴泛应⽤。

细胞培养的局限性:在脱离机体复杂环境下,细胞培养条件与躯体环境有⼀定距离;观察到的结果有时难以正确反映机体的状况;细胞培养得到的产物少。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报告-山东大学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报告-山东大学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方法,并对小鼠脾细胞进行原代培养;2.掌握无菌操作的具体过程及无菌操作台的使用;3.学习掌握染色法鉴别细胞的生死状态的原理及方法;4.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对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数进行计数;【实验原理】1.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指的是在无菌条件下,把动、植物细胞从组织中取出,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使离体的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并且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从供体获得组织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胰蛋白酶消化或机械分散等方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首次培养长出单层细胞的方法称为细胞的原代培养。

当培养的动物细胞生长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时,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分散成单细胞,从一个容器中以1:2或其他比例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扩大培养的方法,称为细胞的传代培养。

传代培养的累计次数就是细胞的培养代数。

高等生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整体,在整体条件下要研究单个细胞或某一群细胞在体内的功能活动是十分困难的。

但如果把活细胞拿到体外培养、增殖并进行观察和研究,则要方便和简单得多。

被培养的动物细胞是非常好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研究材料,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揭开生、老、病、死的规律,探索优生、抗衰老和防治各种疾病的途径和机制,也可以人为地诱导和改变细胞的遗传性状和特性,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健康长寿的方向发展。

因此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是研究细胞分子机制非常重要的实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

细胞培养的意义:具有其他生物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培养条件易改变和控制,便于单因子分析;便于人们直接对细胞内结构、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及病毒学等)已被广泛应用。

细胞培养的局限性:在脱离机体复杂环境下,细胞培养条件与躯体环境有一定距离;观察到的结果有时难以正确反映机体内的状况;细胞培养得到的产物少。

小鼠细胞原代培养取材方法

小鼠细胞原代培养取材方法

小鼠细胞原代培养取材方法原代培养是指直接从体内取下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经过清洗、剪切、分散等步骤后,立即进行培养的过程。

小鼠细胞原代培养取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实验前准备: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确保无菌环境。

2. 取材:选择健康的成年小鼠,使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

用70-75%酒精对烧杯进行消毒,将整个小鼠浸入盛有纯酒精的烧杯中浸泡1分钟进行消毒。

3. 打开腹腔:取出小鼠,将其放在不锈钢手术盘中,用无菌手术剪打开腹腔。

4. 取出组织:小心将所需组织从体内取出,放入无菌培养皿中。

5. 清洗组织:用70-75%酒精擦拭培养皿外周后,将培养皿移至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中,用含双抗的Hanks液洗涤组织数遍以去除血污。

6. 剪切组织:在体视显微镜下操作,用无菌手术器械去除多余组织,用解剖镊子或眼科剪将组织剪碎至1立方毫米的肉糜状。

7. 消化组织:将剪碎的组织放入含解离液或培养基的50ml离心管中,用10ml弯头滴管对组织进行吹打5-10次,然后用1ml枪头的吹打组织,最后用200μl的尖端进行吹打。

8. 过滤分散:将上述组织悬液通过70μm过滤器过滤,切碎和分散的组织悬浮液。

9. 离心收集细胞:在1200rpm、4℃下离心10分钟,弃掉上清液,加入配置好的细胞培养基重悬细胞。

10. 接种细胞:将细胞接种于经多聚赖氨酸预处理的培养瓶或培养板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注意事项:取材过程应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确保整个过程不受到污染。

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损伤组织。

使用的仪器和器皿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培养基和试剂应选择适宜的种类和浓度。

培养条件要保持恒定,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等。

在实验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以上是小鼠细胞原代培养取材方法的简要步骤,具体操作可能因实验需求和条件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进行实验前仔细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

动物细胞原代培养过程

动物细胞原代培养过程

动物细胞原代培养一、剪取组织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放在100ml的烧杯中用70%乙醇消毒3min。

用剪刀剪开腹部,取出肾、肝、脾(任意一种脏器)。

1、将小白鼠断颈处死,然后用75%酒精或1‰ 新洁尔灭浸泡消毒,迅速进入无菌室。

2、将小白鼠置超净工作台上,打开腹腔二、清洗在盛有PBS 液平皿中洗涤数次,剔除包膜、结缔组织,将剔除后脏器放入另一盛有PBS 平皿中。

三、剪切将肾、肝、脾剪成1mm3 (剪成肉末状)大小的组织块,再次清洗,洗去残留的血细胞,以备消化。

四、消化1、在50ml离心筒中加入0. 25%胰蛋白酶溶液25ml,在温暖的环境中或置于37 °水浴摇床中轻轻摇动15min,转速约为180r/min。

2、让存留的组织块在重力作用下慢慢沉降,将含有悬浮细胞的液体转移至一无菌50ml的离心管中,该管内按照每10ml上清加入l ml小牛血清的比例加入牛血清以灭活胰蛋白酶。

(小牛血清在共用无菌操作台上取用)3、在离心管中残留未消化组织块中再次加入胰蛋白酶进行消化,重复步骤1和2。

五、制备单细胞悬液1、将混合的细胞悬液离心,1200rpm,5min,弃上清。

2、将沉淀用新鲜的无菌PBS重悬,再1000-1200rpm,5min离心。

3、用PBS反复洗涤细胞直至上清清亮为止,然后再按照(1)进行离心,离心后弃去上清液,将沉淀用少量细胞培养液反复吹打。

制的细胞悬液。

六、接种1、将细胞悬液接种到细胞培养瓶中。

2、用滤器过滤RPMI1640再悬沉淀,并使终体积为20ml。

(RPMI-1640RPMI是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的缩写,代指洛斯维.帕克纪念研究所。

RPMI是该研究所研发的一类细胞培养基,1640是培养基代号。

其中含有10%胎牛血清。

)七、培养1、在培养瓶外做好标记(标明所培养细胞的名称和时间),2、置于CO2的孵箱中培养,3、72h后即可观察。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背景:一、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1.无菌条件:净化工作室,风淋室,传递窗,高效过滤器,洁净层流罩,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电热干燥箱,滤器,高压灭菌器,抗生素2.细胞生长条件:纯水蒸馏器,纯水仪,培养板,培养瓶,CO2培养箱,培养基,血清3.细胞检测条件:倒置显微镜,酶标仪,微孔板震荡器,高速离心机,移液器4.细胞保存条件:液氮罐1.超净工作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鼓风机驱动空气遁过高效滤器除去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使空气得到净化。

净化空气徐徐通过工作台面,使工作台内构成无菌环境。

2.Zeiss滤器:过滤除菌:大多数培养用液,如人工合成培养基、血清、酶液等均采用滤过法除菌。

3.CO2培养箱:CO2培养箱设定的条件为37 ℃,5%CO2 。

使用CO2培养箱培养细胞时应注意的问题:①用螺旋口瓶培养细胞时,需将瓶盖微松,以保证通气。

②保持培养箱内空气干净。

定期消毒(90 ℃,14 h)。

③箱内灭菌蒸馏水3000毫升蒸馏水槽中以保持箱内湿度,避免培养液蒸发。

三、细胞培养用液的配制:1.水:新鲜配置的三蒸水或去离子水2.平衡盐溶液:无Ca2+、Mg2+的缓冲液PBS:NaCl 8.0 gKCl 0.2 gNa2HPO4.H2O 1.56 gKH2PO4 0.20加水至1000 ml3.消化液:①胰蛋白酶作用于与赖氨酸或精氨酸相连接的肽健,除去细胞间粘蛋白及糖蛋白,影响细胞骨架,从而使细胞分离。

②胰蛋白酶液浓度越高,作用越强,但超过一定限度会损伤细胞。

③胰蛋白酶是一种黄白色粉末,用无Ca2+、Mg2+的PBS缓冲液配制常用的胰蛋白酶液浓度是0.25%。

用滤器过滤除菌。

④胰蛋白酶液消化时间:2-10分钟。

⑤用含血清培养液终止其对细胞的消化作用4.培养基:培养基(培养液)是维持体外细胞生存和生长的溶液,分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①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有血清、血浆和组织提取液(如鸡胚和牛胚浸液)。

吴颖川完整版小白鼠脾脏细胞的培养

吴颖川完整版小白鼠脾脏细胞的培养

组员:刘炎炎 吴颖川 邹琳 张雪娇 顾琦欣一 实验目的了解原代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及操作过程。

学习细胞计数、营养液的配制等,初步掌握无菌操作方法。

以及观察LPS 和PHA 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二 实验原理(一)细胞原代培养原代细胞培养是指直接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经体外培养后,直到第一次传代为止。

这种培养,首先用无菌操作的方法,从动物体内取出所需的组织(或器官),经消化,分解成单个游离细胞,在人工培养下,使其不断的生长及繁殖。

细胞培养是一种操作繁琐而又要求十分严谨的实验技术。

要使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供给细胞存活所必须的条件,如适量的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及其有关的生长因子、氧气、适宜的温度,注意外环境酸碱度与渗透压的调节。

二是严格控制无菌条件。

(二)细胞死活鉴定死活细胞的鉴定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染色法和仪器分析法。

染色法是常用的细胞死活鉴定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不同的死活细胞鉴定方法有各自不同具体的反应机理,但无论采用何种办法,都是利用了死活细胞在生理机能和性质上的差异。

染色法分化学染色法和荧光染色法,根据染色机理的不同,染料或使死细胞着色,或使活细胞着色。

死活细胞在生理机能和性质上的差异主要包括: 死活细胞细胞膜通透性的差异: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种选择性膜,对细胞起保护和屏障作用,只允许物质选择性的通过;而细胞死亡之后,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加。

常用的以台盼蓝鉴别细胞死活的方法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台盼蓝,又称锥蓝,是一种阴离子型染料,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

所以经台盼蓝染色后只能使死细胞着色,而活细胞不被着色。

甲基蓝有类似的染色机理。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也可鉴定死活。

死活细胞在代谢上的差异:是采用美蓝染料鉴定酵母细胞死活的依据。

美蓝是一种无毒染料,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为无色。

由于活细胞中新陈代谢的作用,使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性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美蓝染色后活的酵母细胞无色;而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因它们的无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使美蓝处于氧化态,从而被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陈素君200900140007实验目的:了解原代培养的基本方法及操作过程。

学习细胞消化、细胞计数、营养液的配制及酸碱度的调节。

初步掌握无菌操作方法。

学会分辨死活细胞,掌握细胞计数。

实验原理:细胞培养是用无菌的方法将动物体内的组织(或器官)取出,模拟动物体内的生理条件,在体内进行培养,使其不断生长、繁殖,人们借以观察细胞生长、繁殖、细胞分化以及细胞衰老等过程的生命现象。

细胞培养的突出优点,一是便于研究各种理化因素对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等的影响,二是细胞培养便于人们对细胞内部结构(如细胞骨架等)、细胞生长及发育过程的观察。

因而是探索和显示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实验技术,但是不可忽略它脱离了生物机体的一些变化。

细胞培养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是指直接从动物体内获得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经体外培养后,直到第一次传代为止。

这种培养,首先用无菌操作的方法,从动物体内取出所需的组织(或器官),经消化,分散成单个游离的细胞,在人工培养的条件下,使其不断地生长及繁殖。

要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必须满足基本要求:一是供给细胞存活所必须的条件,如适量的、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及其有关的生长因子、氧气、适宜的温度,注意外环境酸碱度与渗透压的调节。

二是严格控制无菌条件。

台盘蓝氧化与还原型颜色不同,活细胞由于新陈代谢产生较强还原力,染色后呈无色,死细胞染色后呈蓝色。

细胞计数以显微镜计数法进行,即将少量待测样品悬浊液置于特定的具有确定容积的载玻片上(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计数。

细胞浓度(个/ml)=4个中等方格内的细胞总数÷4×10000×稀释倍数。

实验用品:一、器材解剖剪、解剖镊、眼科剪、眼科镊、培养皿、纱布块、吸管、橡皮头、烧杯、移液枪、注射器、针头、Eppendorf管。

上述器具彻底清洗、消毒、烤干、包装好倒置相差显微镜、酒精灯、酒精棉球、试管架、解剖板二、试剂PBS缓冲溶液、培养液、台盘蓝三、小白鼠实验方法:1. 细胞的原代培养1.1断头法处死小鼠,将血放掉洗净,在酒精中浸泡3min消毒。

原代细胞培养 实验报告

原代细胞培养  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原代细胞培养1.实验目的:了解原理代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无菌操作的方法。

2.实验用品:(1)仪器及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剪、解剖盘、胶头滴管、微量移液管、培养皿、离心机、注射器、L型针头(2)实验药品:蒸馏水、75%酒精溶液、PBS溶液、细胞培养液(3)实验材料:小鼠3.实验原理:(1)动物细胞培养:从动物体内取出体细胞,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在无菌、适宜温度和一定的营养条件下,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原代细胞培养:直接从体内获取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体外培养至第一次传代培养为止。

细胞培养至一定程度后,需再做培养。

及培养的细胞分散后,从一个容器以一定比例转移到另一容器扩大培养。

代数:传代培养累计次数(2)细胞培养的条件①气体条件:有一定的O)(小于空气中浓度)和CO2(5%)②无菌环境:培养用品应高温灭菌,培养液应无菌处理,操作应在超净工作台无菌操作。

③最适温度:36~37℃为最适温度,30~37℃细胞可进行代谢,4℃细胞可存活数天。

④渗透压:一般为260~320mmol/l (人血浆一般为290mmol/l)⑤营养条件:含细胞生长必须的有机物,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辅助物等。

培养基中不含生长因子,因此,必须在培养基中加入小牛血清。

⑥最适pH:7.0~7.4(中和细胞代谢废物与酸性气体环境)(3)贴壁生长与不贴壁生长①贴壁生长:来自于实体组织的细胞多贴壁生长。

贴壁生长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更换培养皿时有以下步骤:首先,应轻晃培养皿并弃去上清液(去除死细胞),再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成片收缩,变圆),倾斜培养皿,用滴管吸去多余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PBS溶液吹打细胞并离心,最后,加入新的培养液,按比例分入培养皿中。

②不贴壁生长:造血细胞、癌细胞等。

半量换液法:吸取1/2培养液到新的培养皿中,再离心,取下层细胞,分入多个培养皿中。

4.实验步骤:(1)用断头法处死小鼠,置于解剖盘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背景:一、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1.无菌条件:净化工作室,风淋室,传递窗,高效过滤器,洁净层流罩,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电热干燥箱,滤器,高压灭菌器,抗生素2.细胞生长条件:纯水蒸馏器,纯水仪,培养板,培养瓶,CO2培养箱,培养基,血清3.细胞检测条件:倒置显微镜,酶标仪,微孔板震荡器,高速离心机,移液器4.细胞保存条件:液氮罐1.超净工作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鼓风机驱动空气遁过高效滤器除去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使空气得到净化。

净化空气徐徐通过工作台面,使工作台内构成无菌环境。

2.Zeiss滤器:过滤除菌:大多数培养用液,如人工合成培养基、血清、酶液等均采用滤过法除菌。

3.CO2培养箱:CO2培养箱设定的条件为37 ℃,5%CO2 。

使用CO2培养箱培养细胞时应注意的问题:①用螺旋口瓶培养细胞时,需将瓶盖微松,以保证通气。

②保持培养箱内空气干净。

定期消毒(90 ℃,14 h)。

③箱内灭菌蒸馏水3000毫升蒸馏水槽中以保持箱内湿度,避免培养液蒸发。

三、细胞培养用液的配制:1.水:新鲜配置的三蒸水或去离子水2.平衡盐溶液:无Ca2+、Mg2+的缓冲液PBS:NaCl 8.0 gKCl 0.2 gNa2HPO4.H2O 1.56 gKH2PO4 0.20加水至1000 ml3.消化液:①胰蛋白酶作用于与赖氨酸或精氨酸相连接的肽健,除去细胞间粘蛋白及糖蛋白,影响细胞骨架,从而使细胞分离。

②胰蛋白酶液浓度越高,作用越强,但超过一定限度会损伤细胞。

③胰蛋白酶是一种黄白色粉末,用无Ca2+、Mg2+的PBS缓冲液配制常用的胰蛋白酶液浓度是0.25%。

用滤器过滤除菌。

④胰蛋白酶液消化时间:2-10分钟。

⑤用含血清培养液终止其对细胞的消化作用4.培养基:培养基(培养液)是维持体外细胞生存和生长的溶液,分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①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有血清、血浆和组织提取液(如鸡胚和牛胚浸液)。

优点:营养成分丰富,培养效果好缺点:来源受限,成分复杂,影响对某些实验产物的提取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易发生支原体污染。

②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根据细胞生存所需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用人工方法模拟合成的。

目前已设计出许多种培养基,如TC199、MEM、RPMI-1640、DMEM等。

合成培养基主要成分是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其它一些辅助物质。

优点:标准化生产,组分和含量相对固定。

成本低。

缺点:缺少某些成分,不能完全满足体外细胞生长需要。

③人工合成培养基只能维持细胞生存,要想使细胞生长和繁殖,还需补充一定量的天然培养基(如血清)。

血清中含有:A多种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铁蛋白等);B多种金属离子;C激素;D促贴附物质,如纤粘蛋白、冷析球蛋白、胶原等;E各种生长因子;F转移蛋白;G不明成分。

④一般说来,含5%小牛血清的培养基对大多数细胞可以维持细胞不死,但支持细胞生长一般需加10%血清.对于血清支持细因生长的生物学效应已得到证明,但对血清中的复杂成分至今尚未完全清楚.血清中不仅存在促细胞生长因子,同对也存在细胞生长抑制因子或毒性因子,因此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培养的细胞所反映的生物学特性是细胞和复杂血清因子的综合反应。

在生长因子、蛋白质工程、基因表达调控等研究领域,迫切需要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主要研制策略:在基础培养基中补充各种必需因子,如激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贴壁和扩展因子等。

无血清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和替代血清的补充成分组成。

1975年,Sato首次成功地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了垂体细胞株,近20多年来已报道了几十种细胞系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成功地生长和增殖。

无血清细胞培养基的使用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减少了细胞污染,简化了提纯和鉴定各种细胞产物的程序。

向无清培养液中能促进细胞系生长的补加物都是独特的。

适用于某种细胞株的培养液,很可能不适合另一种细胞株的生长。

即使同源组织的不同细胞株,所需补加物也不同。

无血清培养基尚处于研究阶段,难以推广。

目前,绝大多数人工合成培养基使用时还需添加血清。

血清质量好坏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常用血清有胎牛血洁、新生牛血清、小牛血情、兔血清、马血清等,其中以胎牛血清质量最好。

优质血清的标准:透明,淡黄色,无沉淀物,无细菌、支原体、病毒污染。

血清的灭活(消除补体活性):56 ℃,30 分钟血清的消毒:过滤除菌⑤抗菌素的使用:在培养液配制后,培养液内常加适量抗菌素,以抑制可能存在的细菌的生长。

通常是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使用。

培养基内青霉素、链霉素最终使用浓度为每毫升100单位。

庆大霉素:每毫升100单位——方便、广谱、稳定。

⑥完全培养基的组成:基础培养基80%一95%血清5%一20%碳酸氢钠 2.0 g/L青、链霉素各100单位/毫升培养基的配制:RPMI-1640培养粉1袋碳酸氢钠 2.0 g青、链霉素各100单位/毫升加三蒸水至1000ml, 过滤除菌;调节pH值至7.2;加血清(终浓度10%)。

主要培养基:MEM:低限量Eagle培养基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贴壁细胞IMDM:Iscove’s Modified Dulbecco’s Medium,密度低、生长困难细胞,杂交瘤细胞RPMI1640:Moor等研制成功,悬浮、肿瘤、原代、传代等细胞199、109培养基:Morgan研制成功Mccoy’s 5A:原代培养、难以培养的细胞四、培养用品的清洗和消毒灭菌:1.清洗:①玻璃器皿:一般用毛刷和洗涤剂进行清洗,以去除器皿的杂质。

要注意两点:一是洗刷时不宜用力过猛,二是不能留有死角,特别要注意瓶角度等部位的洗涤。

洗刷后用蒸馏水冲洗三次,去离子水冲洗一次。

晾干②胶塞盖子等杂物:细胞培养中所用的橡胶制品主要是瓶塞。

新购置的瓶塞带有大量滑石粉及杂质,应先用自来水冲洗,再做常规处理,常规清洗方法是:每次用后立即置入水中浸泡,然后用2% NaOH或洗衣粉煮沸10-20分钟,以除掉培养中的蛋白质。

自来水冲洗后,再用1%稀盐酸浸泡30分钟或蒸馏水冲洗后再煮沸10-20分钟,晾干备用。

③塑料制品的清洗:塑料自制品现多是采用无毒并已经特殊处理的包装,打开包装即可用,多为一次性物品。

必要时用2% NaOH浸泡过夜,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5%盐酸溶液浸泡30分钟,最后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2.泡酸泡碱①玻璃器皿:玻璃器皿一般用由浓硫酸,重铬酸钾及蒸馏水配制而成的清洁液浸泡。

清洁液配制时应注意安全,须穿戴耐酸手套和围裙,并要保护好面部及身体裸露部分。

配制过程中可使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然后慢慢加浓硫酸。

并不停的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挥发,配制过程中可使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然后慢慢加浓硫酸。

并不停的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挥发,配制溶液应选择塑料制品。

配成后清洁液一般为棕红色。

泡酸时应将器皿轻轻放入,避免灼伤;还应是器皿内全部充满清洁液不留气泡;一般浸泡过夜。

②胶塞盖子等:清洗后将用品放入1mo/LNaOH中浸泡6-7h。

3.物理消毒灭菌法:①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作用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细胞膜,导致其死亡,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

A燃烧法:属于干热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用途:a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

b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或无条件消毒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钝。

方法:a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20秒。

b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乙醇。

B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热力通过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进行灭菌,效果可靠。

C煮沸消毒法:属于湿热法,用于耐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从水煮开始计时,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15分钟可将多数细菌芽胞杀灭,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煮60分钟才可杀灭,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1%-2%的溶液时,沸点可达105度,即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除防锈。

注意:a物品需全部侵入在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节打开,空腔导管预先灌水,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的容器不能重叠。

b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

c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

d如中途加入其它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

e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

D压力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法,是一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效果最为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②光照消毒法(又称辐射消毒)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A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的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来杀菌,将床垫、毛毯、书籍、衣服等放在阳光下直射,暴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效果,中间要定时翻动。

B紫外线灯管消毒法:紫外线属于电磁波辐射,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的消毒,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250-270nm从灯亮5-7分钟开始计时。

注意:a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20-30分钟。

b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5-60cm,照射时间20-30分钟。

③注意事项:A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温度20-40度,相对湿度40%-60%时,紫外线消毒最为宜。

B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一般每2周用无水乙醇擦拭1次,发现有污洉应随时擦拭。

C保护眼睛和皮肤: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易引起眼炎、皮炎且臭氧对人体不利,因此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用,必须使用时应带防护镜,穿防护衣,或用被单遮盖肢体。

D紫外线穿透力较差,消毒时物品应摊开或挂起,且定时翻动及保证各表面均受到直接照射,如需再次开启,应间隔3-4分钟。

E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一般每隔3-6个月1次,或建立登记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予以更换。

F定期做空气培养检测消毒效果。

④臭氧灭菌消毒法:利用臭氧强大的氧化作用进行杀菌。

A用途:主要用于空气、医院污水、诊疗用水、物品表面的消毒。

B方法:使用时应关闭门窗,人员离开房间,消毒结束后30分钟方可进入。

⑤电离辐射灭菌法(又称冷灭菌)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消毒,如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输血器等)、紧密医疗仪器、生物医学制品、节育用具及金属等。

⑥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细菌芽胞、真菌孢子等各种微生物。

常用于食品、餐具的处理,化验单据、票证的消毒,医疗药品、耐热非金属材料及器械的消毒灭菌。

不能用于金属物品的消毒。

4.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药物渗透到菌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细菌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代谢障碍而死亡,或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其通透性,导致细胞膜破裂、溶解,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①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A待消毒的物品的物品须先洗净、擦干B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能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消毒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