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有背诵古诗文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汇总1、XXXXXX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XXX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XXX左迁龙标遥有此寄XXX杨花落尽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与明月。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
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
XXX生残夜。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XXX(《世说新语》)原文:XXX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XXX纷纷何所似?”兄子XXX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XXX,左将军XXX之妻也。
6、XXX与友期(《世说新语》)XXX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XXX舍去,去后致使。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朋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朋友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掉臂。
译文:XXX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XXX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XXX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XXX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XXX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7、一)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正人乎?”——《学而》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文明古国,广治诗词。
包括唐诗宋词元曲在内的中国古典诗词风人蕴藉、雅人深致、骚人悱恻,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值得我们去挖掘。
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中古典诗词炼字炼意,韵味无尽,江山文藻,相得益彰。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人教版语文古诗,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七年级语文古诗人教版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悯农》(其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 《悯农》(其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些古诗词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要求学生背诵的,它们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作用。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pdf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汇总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与明月,。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咏雪(《世说新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7、(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背诵篇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背诵篇目一、古诗词背诵篇目。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二、文言文背诵篇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所有背诵古诗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所有背诵古诗文一、?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那么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悠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童年的时候,能够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极好,能看到最细微的事物,遇见细小的东西,必然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时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晚上,蚊群发出像打雷似的叫声,暗里心里把它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一想,眼前果然就会泛起千百只鹤,果真是鹤。
昂首看着它们,脖子因此僵硬。
有留蚊子在素帐中,慢慢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
因为看到这种景象,不禁愉快地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的地方,花台子上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我的身子,让身体和花台平齐,仔细观察,聚精会神,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野兽,把土块突出的局部当作丘陵,低陷的局部当作山沟,神智在境界中游览,感应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到两只虫在草间相斗,仔细观看,兴致正浓厚,突然有一只极大的兽,拔山倒树地来了,本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伸,就把两只虫给吃了,我那时年纪还小,正出神不禁“啊〞的尖叫起来,比及神智恢复了,捉虾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1、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写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一书。
二、?论语?十那么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应该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不也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伴侣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屡次地反省本身: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伴侣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呢?教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感觉师矣。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知识点七年级是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语文上册的知识点众多,其中必背的部分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诗词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通过描写大海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伟的抱负。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此诗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中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同时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烘托出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
5、《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中抚今思昔,感慨万千。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以景衬情,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二、文言文1、《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篇短文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完
整版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通过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完整版,供同学们参考。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登高》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悯农》 - 李时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月去,落笔咏杨柳。
《七步诗》 - 曹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里列出了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的古诗词,供同学们学习和背诵。
通过品味这些古诗词的韵味,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汲取到灵感,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赋予这些经典作品新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所有背诵古诗文一、《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童年的时候,能够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极好,能看到最细微的事物,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时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晚上,蚊群发出像打雷似的叫声,私下心里把它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一想,眼前果然就会出现千百只鹤,果真是鹤。
抬头看着它们,脖子因此僵硬。
有留蚊子在素帐中,慢慢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
因为看到这种景象,不禁高兴地叫好。
我常在土墙凹凸的地方,花台子上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我的身子,让身体和花台平齐,仔细观察,聚精会神,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野兽,把土块突出的部分当作丘陵,低陷的部分当作山沟,神智在境界中游览,感到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到两只虫在草间相斗,仔细观看,兴致正浓厚,忽然有一只极大的兽,拔山倒树地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伸,就把两只虫给吃了,我那时年纪还小,正出神不禁“啊”的尖叫起来,等到神智恢复了,捉虾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1、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写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一书。
二、《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应该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不也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w a 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曾子说尺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相待了-1-==========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时常复习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贡问道尺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
”※孔子(前551~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2-==========三、古代诗歌四首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
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唐代诗人王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蕴含哲理;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作者唐代诗人白居易。
※中间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3-==========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4、《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元曲,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作者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杂剧家,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一段秋思成绝唱,半生杂剧到名家。
”※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四、《散文诗两首》1、《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印度】泰戈尔选自《泰戈尔诗选》2、《荷叶莲花》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4-==========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hàn)萏(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qī)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冰心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五、《世说新语两则》作者:【南朝】刘义庆1、《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
”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少年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5-==========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便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刚刚到。
儿子元方当时才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陈太丘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时,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更没有礼貌的事。
”朋友感到十分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就径直走入家门。
※本文写“友人”不守约定、不讲信用的故事,反映了人要守约、讲信、懂礼,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的道理。
六、《郭沫若诗两首》1、《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