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食品添加剂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食品添加剂调查报告

食品添加剂调查报告

食品添加剂调查报告食品添加剂调查报告一、引言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质地等特性而添加的物质。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安全性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担忧。

本报告旨在对食品添加剂进行调查,以了解其使用情况和潜在风险。

二、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途1. 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如亚硝酸盐、苯甲酸等。

2. 抗氧化剂:防止食品中脂肪和油脂氧化变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

3. 色素:用于增加食品的色彩吸引力,如红曲色素、胭脂红等。

4. 香精:增强食品的香气和味道,如香草精、巧克力香精等。

5. 甜味剂:用于替代糖分,减少糖尿病和肥胖风险,如阿斯巴甜、糖精等。

三、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1. 国家标准: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最大使用量、适用食品范围和添加剂纯度等要求。

2. 动物实验:通过动物实验来评估食品添加剂对动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这些实验可以提供初步的安全性评估,但并不完全能代表人体反应。

3. 人体研究:一些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也包括人体研究,通过观察人体对添加剂的反应来评估其安全性。

然而,由于伦理和实践等限制,这类研究的数量和范围有限。

四、食品添加剂的潜在风险1. 过量摄入:如果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大使用量,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例如,过量摄入某些防腐剂可能导致致癌风险增加。

2. 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差异,某些人可能对某些食品添加剂更敏感。

例如,对亚硝酸盐过敏的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3. 长期暴露:由于食品添加剂的长期暴露,潜在风险可能会积累。

长期摄入某些色素可能与某些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五、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和监管1. 合理使用:食品生产商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严格控制添加剂的使用量,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 监管机构:各国家和地区应建立健全的食品监管机构,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检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研究报告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研究报告

研究讨论课题课题题目: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调查研究目标:搜集研究各种不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以及对人体的危害。

试验步骤:1.搜集各种不同食品的添加剂以及整理其所含元素。

2. 探究讨论各种不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以及其元素对人体的危害。

3. 通过询问老师,查询资料,借助网络工具以及化学试验等方法研究调查食品添加剂中各种不同元素的作用以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4. 撰写研究报告。

人员列表:尚稳鑫中思源张旭阳胡小航周落根王啸天指导老师:汪洋来泽生试验时间:2014年5月1日一2014年6月1日“三鹿牛奶”、“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一时间,人心惶惶。

监管到底缺失在哪里,我们还能吃些什么呢?对于这个话题,我们小组利用假期时间,对我市大型超市所销售的食品展开了调查,通过抽样分析,从食品添加剂入手,想了解下食品安全的情况。

一.食品添加剂的概述什么是食品添加剂?相关资料显示:食品添加剂就是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化学合成物质,目的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防腐和满足加工工艺的需要。

由此可见,一方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种类和口味的丰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使用过量或者是滥用就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通过小组成员网络调查与翻阅书籍、询问老师等途径,我们罗列出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主要有:一、改善和提高食品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标。

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口感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食品加工过程一般都有碾磨、破碎、加温、加压等物理过程,在这些加工过程中,食品容易褪色、变色,有一些食品固有的香气也散失了。

此外,同一个加工过程难以解决产品的软、硬、脆、韧等口感的要求。

因此,适当地使用着色剂、护色剂、食用香精香料、增稠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等,可明显地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和口味的需要。

二、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实验类开题报告

食品实验类开题报告

食品实验类开题报告食品实验类开题报告引言: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实验也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以食品实验为主题,探讨不同类型的食品实验以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一、食品成分分析实验食品成分分析实验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基础实验之一。

通过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常见的食品成分分析实验包括蛋白质含量测定、脂肪含量测定、糖含量测定等。

这些实验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可以准确地测定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为食品安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二、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是评估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食品中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等可能会导致食品腐败和传播疾病。

通过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可以迅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包括总菌落计数、大肠菌群检测、霉菌检测等。

这些实验通过培养基和培养箱等设备,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三、食品添加剂检测实验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延长保质期或改善食品的外观、口感等而添加的物质。

然而,不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食品添加剂检测实验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种类和含量,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检测实验包括色素检测、防腐剂检测、甜味剂检测等。

这些实验通过使用色谱仪、质谱仪等仪器设备,可以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种类和含量,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四、食品质量感官评价实验食品质量感官评价实验是通过人的感官器官对食品进行评价,了解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的特点。

食品质量感官评价实验可以评估食品的整体品质和消费者对食品的接受程度。

常见的食品质量感官评价实验包括外观评价、气味评价、口感评价等。

这些实验通过使用感官评价表和训练有素的评价员,可以客观地评价食品的质量,为食品生产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食品添加剂调研报告》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和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问题也备受关注。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食品添加剂的调研报告。

首先,我们对市场上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防腐剂、色素、甜味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等。

这些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次,我们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和态度。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缺乏深入的了解,只是在购买食品时会关注是否添加了食品添加剂,但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具体的种类和用量。

另外,一些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存在疑虑,担心长期食用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最后,我们调研了食品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我们发现,大部分食品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还是比较谨慎的,会根据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添加,并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监控。

综合调研结果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但也需要引起消费者和企业的重视和关注。

我们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法律法规宣传和
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水平,同时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食品质量与安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尊敬的导师:您好!我是您的学生XXX,在此向您报告我的毕业论文开题选题,题目为《食品质量与安全》。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食品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质量与安全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不规范操作也导致了食品质量问题的频发。

因此,研究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论文旨在全面分析国内外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现状,明确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危害,并以中国为例,探究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的现状与不足,寻找有效的改进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内外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现状分析:通过文献调研和数据分析,全面了解国内外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整体状况,包括重要的食品安全事件和典型案例。

2. 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从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和食品消费环节等方面,深入分析导致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其中的经济、技术和政策等因素。

3. 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现状与不足的调查:通过对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机构的调查和对相关监管政策的研究,明确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4. 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改进策略研究:针对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改进策略,以提升国内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水平。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论文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数据统计分析、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1. 收集国内外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对现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

2. 收集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的数据,包括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次数、食品抽检合格率、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开题报告 食品添加剂应用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开题报告  食品添加剂应用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北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2006届题目食品添加剂应用对馒头品质的影响课题类型论文课题来源自拟题目学生姓名xxx 学号200606010074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年级班06级2班指导教师xxx 职称教授填写日期:2010年1月15 日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馒头是一种把面粉加水、糖等调匀,发酵后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或长条。

在江南地区,一般在制作时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的馒头叫做包子,而普通的馒头叫白馒头。

味道可口松软,营养丰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

南北方人都区分包子和馒头。

馒头分有馅和无馅两种。

馒头一般是半圆外表平整,每逢节日顶部会印上大红印;江南地区的有馅馒头主要有豆沙馅和油包两种。

包子则半圆顶部捏合处褶皱不加红印,通常有肉馅、豆沙馅、油菜、白菜粉条、萝卜丝、南瓜、韭菜鸡蛋等各式各样。

制作馒头所需的原料:面粉、发酵面、(白糖)、水、碱、(青红丝)。

从2008年1月1日起,由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

该国家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为原料生产的商品馒头,但像荞麦等杂粮类馒头就不在标准内。

在感官方面要求馒头必须是圆形,形态完整和美观,没有褶皱、斑点,气味有小麦香;馒头的体积不能太小,1克面粉体积最低限度必须超过1.7毫升,小于这个体积的馒头就不合格;馒头水分有最高限量要求,要小于等于45%,否则极易长毛。

为某种产品制定国家标准不外乎两种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及身体健康,这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属于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

据有关部门介绍,《小麦粉馒头》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馒头自然要受到我国食品安全的强制性标准的约束。

在这一强制性标准之外,再制定所谓推荐性标准有什么作用?坦率地说,馒头作为我国尤其是北方人民自古以来最主要的一种食品,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研究报告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研究报告
3. 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中抗氧化剂的使用,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V-D3、VA、VB1、 VB2、碳酸钙、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等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 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 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比如康师傅系列饼干,所用添加剂稍微不同,即可以带给人们不同 的产品,无论是风味、颜色、营养强化方面,都各有特色,食品添加剂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食品名称
好吃点高纤消化饼
上好佳营养磨牙饼
正航桃酥饼干 思朗纤麸饼干 康师傅3+2柠檬 味饼干 康师傅美味酥 康师傅五谷珍宝 大红枣薄脆韧 性饼干 梦想蛋奶饼韧 性饼干 卡夫美味双心奥利奥
卡夫鬼脸嘟嘟草莓口味夹心
锦威椰子圈曲 美丹白苏打饼干 億利苔烧薄脆 普通型韧性饼干 太平梳打饼干
食品添加剂
膨松剂 乳化剂 抗氧化剂 食用香精 康师傅3+2苏 打 夹心饼干 膨松剂 食用香料 大豆磷脂 柠檬 酸 苹果酸 酶制剂 β–胡萝卜素 碳酸钙 碳酸氢铵 碳酸氢钠 卵磷 脂 V-D3 VA VB1 VB2 碳酸氢铵、碳酸氢钠、食用香精 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磷酸氢钙 膨松剂 食用香料 大豆磷脂 柠檬酸 苹果酸 酶 制剂 β-胡萝卜素 膨松剂 食用香料 乳化剂 磷酸二氢钙 味精 焦 亚硫酸钠 酶制剂 膨化剂 乳化剂 食用碳酸氢铵 食用碳酸氢钠 食用香料 焦亚硫酸 钠 碳酸氢铵 碳酸氢钠 焦亚硫酸钠 食用香精 β–胡 萝卜素 梦想杂粮饼 碳酸氢铵 碳酸氢钠 转化糖浆(白砂糖 柠檬酸 碳酸氢钠 水)乳精粉 膨 松剂 大豆磷脂 香兰素 转化糖浆(白砂糖 柠檬酸 碳酸氢钠 水)碳酸钙 铁 盐(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碳酸氢铵 碳酸氢钠 食用香料 百乐熊仔饼干 碳酸 氢铵 碳酸氢钠 食用香精 大豆卵磷脂 膨松剂 酸度调节剂 焦亚硫酸钠 酵母 食用香精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直接测定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直接测定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的直接测定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甲醛是一种致癌物质,且长期食用富含甲醛的食品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次硫酸氢钠(吊白块)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其过多的使用也会给人体带来威胁。

因此,对于食品中甲醛和次硫酸氢钠含量的准确测定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食品中甲醛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荧光法等,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复杂的操作步骤和昂贵的仪器设备,难以在实际生产和检测中普及。

同时,目前对吊白块的检测也较为困难,一般采用红外光谱法或离子色谱法进行分析。

因此,开发一种简单、快捷、准确的直接测定方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常见的食品中含有甲醛和吊白块为对象,并以甲醛和吊白块的直接测定方法为研究内容,探讨其具体实现方法和优化方案。

三、研究方案和方法1. 确定测定甲醛和吊白块的指标根据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确定测定甲醛和吊白块的指标。

2. 确定测定方法对比各种测定甲醛和吊白块的方法,选取适合实际应用的直接测定方法。

3. 测定样品采集和预处理选择一定数量的食品样品,按照国家标准规范采集,经过适当的处理后,使样品达到适合分析的状态。

4. 优化测定条件对样品的处理方法、检测仪器的参数进行优化,保证测定结果准确。

5.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评价测定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四、预期效果本研究将建立一种直接测定食品中甲醛和吊白块含量的方法,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为食品安全保障做出一定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开题报告
【篇一:开题报告】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院系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12年9月18日
- 1 -
- 2 -
- 3 -
- 4 -
【篇二:李浩味精开题报告】
沈阳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院系: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年产6.4万吨味精厂初步工艺设计生物工程丁林
1研究背景
味精是人们熟悉的鲜味剂,是l-谷氨酸单钠盐的一水化合物,具有旋光性,有d-型和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

在比较其生产工艺之前,先更正一下多食味精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错误观点,味精在化学上称为谷氨酸钠,其前体物质之一的谷氨酸是人类食物和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成分。

在天然食品中,它比同一种蛋白质的其它氨基酸往往高出120倍。

成年人普通的一日三餐都需要摄入较多的谷氨酸,因为在人体各部分组织器官中,谷氨酸占的比例十分令人瞩目。

谷氨酸发酵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目前谷氨酸产量近150万吨。

绝大多数谷氨酸发酵厂采用玉米淀粉作为生产原料。

以玉米淀粉酶解的葡萄糖液为原料,应用广泛。

因此,葡萄糖液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发酵水平的高低。

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宣布取消对味精的食用限量,再次确认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

味精添加在食品中可使食品风味增加,故被广泛使用。

味精在胃酸作用下生产谷氨酸,被人体吸收后,参与人体内多种代谢反应,并与其他氨基酸一起共同构成人体组织的蛋白。

谷氨酸能用来预防和治疗肝昏迷,
还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对治疗脑震荡和脑神经损伤有
一定的功效。

尽管味精广泛的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谷氨酸以及其它氨基酸对于
增强食物鲜味的作用,在20世纪早期,才被人们科学地认识到。

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院池田菊苗发现了一种,昆布(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色晶体,即谷氨酸。

这些晶体,尝起来有一
种难以描绘但很不错的味道。

这种味道,池田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
到踪迹,尤其是在海带中。

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鲜味”。

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

之后,味之素公司
成立,致力于味精的生产与产品在日本市场的销售。

早期味精是由酸法水解蛋白质进行制造的,我国味精生产已经有 80
多年的生产历史,1923年从我国面筋水解法生产味精到1958年利
用淀粉糖发酵法生产味精研究开始,我国利用发酵法生产味精,已
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

自从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用发酵法生
产以后,发酵法生产迅速发展。

80年代以前,我国大部分味精厂采
用淀粉糖发酵法,一般发酵工艺采用生物素亚适量进行发酵控制,
发酵产酸一般在5%-6%左右,糖酸转化率在50%左右。

90年代后期,我国部分味精厂在淀粉味精发酵行业开始进行以适量高生物素、大种量、高通风的发酵技术实验,发酵产酸率和糖酸转化率都发生
了巨大变化,发酵产酸一般 12%-14%左右,糖酸转化率在56%-60%。

从总体上说,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味精行业的
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近十几年来,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刺激味精行业不断
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

目前日本在味精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用于谷氯酸
发酵的菌种有十多个不同种属的上千个菌株,生产中轮换使用,有
效地防止了噬菌体的污染,而且产酸能力比国内菌种高一倍。

在工
艺方面,日本对发酵过程的ph、溶氧、温度、搅拌、消泡等采用计
算机控制,使糖酸转化率达到55%,比我国高lo倍。

此外发酵过
程采用带升式发酵罐,罐体容积人多在500m。

左右,采用高糖发酵
及流加糖工艺,同时提高罐压,保证溶氧供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
产酸水平及设备利用率。

在提取过程中,日本采用浓缩-等电点工艺,不仅谷氨酸回收率高,而且废渣均得到综合利用,技术较为先进。

与发
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味精生产行业差距较大,有待于
生产和科研部门大力协作开发、改进技术,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从而在较短时间内缩小差距,迎接复关后国际同行的竞争。

2研究目的与意义
谷氨酸发酵是通气发酵,也是我国目前通气发酵产业中,生产厂家最多,、产品产量最大的产业。

该生产工艺和设备具有很强的典型性,本论文对味精发酵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作简要介绍,以期有助于了解通气发酵工艺及主要设备的有关知识。

本设计是年产量为64000吨的味精厂,重点是产品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同时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等设计。

本设计的重点车间为发酵工艺车间,重点设备为糖化,煮沸,发酵设备。

该论文设计的目的是从生产实际出发,确保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使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此为本设计的指导思想,亦是本设计最主要的特点。

同时本设计从节约用地出发,充分利用厂房设备来安排产品,对于那些类型不相同,生产设备,生产条件十分相同,甚至是用同一厂房,设备来生产不同产品。

3研究方法
味精主要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其工艺流程为:玉米淀粉→糖化→葡萄糖→谷氨酸发酵→谷氨酸→提取→粗谷氨酸→中和、加入食用纯碱→谷氨酸钠→精致→谷氨酸钠成品(味精)。

其中谷氨酸发酵的工艺流程为:经连续消毒的培养基(玉米浆、无机盐、葡萄糖、生物素→在无菌空气中接入三级种子培养的菌种进行发酵→谷氨酸。

设计采用传统工艺,利用玉米淀粉水解制成的葡萄糖液进行谷氨酸发酵。

经中和、除铁、脱色等步骤生产目标产品——味精。

生产工艺与流程大体包括:
(1)淀粉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净化,加酸浸渍、胚芽分离、研磨、筛分、分离、洗涤制成蛋白含量在0.5%一下的淀粉乳,供味精车间使用。

其中,在玉米净化、加酸浸渍以及脱水浓缩、压滤等过程,有污水或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2)谷氨酸提取采用等电点-离子交换工艺流程,工艺过程分为配料、发酵、提取、分离四个步骤。

其中,污染的发生主要是产生的离子交换尾液与树脂洗涤及再生废水。

(3)先由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加水溶解,用纯碱中和后,先经颗粒状活性炭脱色、过滤,再经过交换除铁。

在味精行业常用的除铁的方法有树脂除铁和加入硫化碱除铁。

树脂除铁是通过离子交换法去除,而硫化碱除铁是利用硫离子与料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反
应生成硫化物沉淀,然后通过板框与炭渣一块滤出。

活性炭柱脱色
获得谷氨酸脱色液,然后脱色液依次通过蒸发结晶、分离洗涤后制
得湿味精,湿味精经过干燥、粉碎、筛选后制得成品味精。

4 计划安排(论文进展的时间安排)
5 参考文献
[1]hiroshi shimizu, takashi hirasawa.production of glutamate and glutamate-related amino acids[j].molecular mechanism analysis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microbiology monographs, 2007,volume5:1-38
[2]李平凡,邓毛程,吴海峰.双酶法制糖工艺对谷氨酸发酵水平的影响[j].中国酿造,2008,23:59-60
[3]于信令.味精工业手册第二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1:1-7
[4]杨久芳.浅谈我国味精发酵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趋势[j].发酵科技通讯,2010,39(1):35-36
[5]尤新.淀粉糖品生产与应用手册[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3: 64-85
[6]董少鹏,王东升.改进谷氨酸生产技术路线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11
[7]rui liu,qixing zhou.flux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mmonia emission from monosodium glutamate[j].bull environ contam toxicol,2010 ,85:279-286
[8]周秀琴.谷氨酸发酵液除菌体提取谷氨酸研究进展[j].发酵科技通讯,2009,
38(1):24-26
[9]吴蓉蓉,龙超.超滤膜过滤在味精生产中的应用[j].发酵科技通讯,2010,
39( 1):33-34
[10]robert j. hanchar, farzaneh teymouri, chandra
d. separation of glucose and
pentose sugars by selective enzyme hydrolysis of afex-treated corn fiber[j].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2007, 3: 313-325
[11]赵二红.味精生产除铁方法浅析[j].发酵科技通讯,2010,
39(2):8-9
【篇三:浅谈食品添加剂与人体健康论文】
届专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审批表
学院(盖章)化工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
注:本表分题填写,每题一页,由学院存档。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及答辩记录(一)
备注:本页由指导教师填写完备后,提交答辩小组。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及答辩记录(二)
备注:本页由答辩小组填写完毕后交由院系存档;“复审意见”栏只针对申请复议的论文(设计)填写,其它不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