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整理(2022新版)

合集下载

新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新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新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本文档将介绍新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的内容。

该单元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本节课将介绍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例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并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区别和联系。

2. 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本节课将让学生了解动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例如:极地动物和沙漠植物的特点及适应策略。

3. 多样的食物链:本节课将介绍食物链的构成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食物链对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演示食物链的形成和传递。

4. 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科学实验:本节课将带领学生观察和探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例如:水沸腾、电路的组成等,并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了解动物的分类、动植物的适应能力以及食物链的作用。

通过实例演示和实验的方式,学生将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清单

二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清单

二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清单一、物质世界1. 定义与分类- 物质:构成物体的材料。

物质:构成物体的材料。

-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

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 物质的分类- 固体: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固体: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 液体:没有固定形状,具有固定体积的物质。

液体:没有固定形状,具有固定体积的物质。

- 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二、简单机械1. 定义与分类- 杠杆:能绕固定点(支点)转动的硬棒。

杠杆:能绕固定点(支点)转动的硬棒。

- 斜面:倾斜的平面。

斜面:倾斜的平面。

- 滑轮:轴固定不动的轮。

滑轮:轴固定不动的轮。

2. 杠杆的分类- 一级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如平衡尺。

一级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如平衡尺。

- 二级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如撬棍。

二级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如撬棍。

- 三级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如镊子。

三级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如镊子。

3. 斜面与滑轮- 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越费距离。

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越费距离。

- 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

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

三、生物世界1. 生物的特征- 生活需要营养。

生活需要营养。

- 能进行呼吸。

能进行呼吸。

-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新教材)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PPT

(新教材)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PPT

土壤
新知探究
土壤 动植物的乐园
新知讲解 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土壤上生活着许多动植物。
你认识这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吗? 你还知道哪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
鼹鼠
蚂蚁
蚯蚓
蜈蚣
蝼蛄 潮虫
蜘蛛
新知讲解
土壤中的植物
树木


拓展提升 观察图片说一说:土壤为动、植物提供了些什么? 土壤为动物提供居所。 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
2、注意观察顺序。 (1)观察高的物体:从上到下 (2)观察长的物体:从左到右
(3)观察内部结构:从外到内
活动探究 观察土壤里的动植物 观察工具:铲子、放大镜、记录本
观察方法: 1、选择校园中的一块土壤,观察 土壤上都长着哪些植物。 提示: 不要踩到旁边的植物,尽量在路 边或花坛边来观察。
活动探究 观察土壤里的动植物
研讨探究
2、描述周围的土壤上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B:描述动物
动物正在做什么,观察一 会儿之后还发现了什么。不知 名的动物,要先简单说一说这 种动物的特点,再描述动物正 在做什么。
展示简图
拓展延伸
观察蚯蚓的活动
观察准备:防水胶、木条、有机玻璃、土壤若干、蚯蚓、嫩草和树叶。
观察过程:
1、用防水胶、木条、有机玻璃 制成透明观察盒(也可用鱼缸或 透明的塑料瓶代替)。
板书设计
土壤 动植物的乐园
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动物的乐园
植物的乐园
1.3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
新知导入
2、先从菜地、花园、草坪或树 林里挖取潮湿的土壤,然后将这 些土壤放入观察盒里。
拓展延伸
观察蚯蚓的活动

2022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两套含表格版)

2022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两套含表格版)

二年级科学备课教案第课时中关小学二年级科学备课教案第课时观察的热情)2.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和土壤的“关联”的认识,即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认识,很多动植物都需要依赖土壤而生存)(四)拓展。

用防水胶、木条、有机玻璃做一个扁的透明观察盒,往观察盒里倒满土并注意保持土的湿润。

把蚯蚓或是蚂蚁放到土上,再铺一些嫩草和树叶,观察蚯蚓或蚂蚁的活动。

(设计意图:拓展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土壤下的动物生活情况。

不同地区可以考虑“蚂蚁工坊”这一材料替换,但观察蚯蚓从观察环境的真实性和观察成本来看都更为适宜。

)第课时第课时察我们发现了很多月亮的知识,实际上月相变化还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对月相进行实际观察,要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记录。

看谁发现的多!板书设计:观察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中关小学二年级科学备课教案第课时风车)分别指名说说图片中表现的是什么事物,是什么原因造成,它们反映出了不同天气给动植物和我们人类带来的哪些不利和有利影响?C、教师小结:适宜的天气会有助于动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有利于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但是,如果某一种天气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就会给动植物和人类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我们也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板书:天气影响动植物和人类)D、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是怎样根据天气情况来安排学习和生活的。

三、知识拓展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极端天气吗?它们的产生又会有什么后果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A、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极端天气。

(出示投影:什么是极端天气和相关天气图片)极端天气通俗的说就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很少见的天气现象,它发生的概率很小,但造成的影响很大。

比如:狂风、暴雨、暴雪、龙卷风、台风、冰雹、强寒潮、高温、长期干旱等都属于极端天气。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教案科目:科学年级:小学二年级上册学期:全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和社会的学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2. 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科学是什么2. 科学实验3. 物体的性质4. 水的性质5. 空气的性质6. 植物的生长7. 动物的生长8.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9. 风速的测量10. 测量时间和长度教学步骤:第一课:科学是什么1. 通过实例解释科学是什么,科学的作用。

2. 提出科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第二课:科学实验1.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物体的性质1. 介绍物体的性质,如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

2. 带领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性质,并进行简单实验验证。

第四课:水的性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等。

2. 进行水的溶解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第五课:空气的性质1. 介绍空气的性质,如无色、无味、占据空间等。

2. 进行测量空气的实验,观察气球的变化。

第六课:植物的生长1.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植物的生长条件和过程。

2. 植物的种子实验,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

第七课:动物的生长1. 介绍动物的生长特点和方式,如靠食物和水生长等。

2. 进行观察动物的实验,比较不同动物的生长速度。

第八课:磁铁的吸引和排斥1. 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 进行磁铁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效果。

第九课:风速的测量1. 介绍风的特点和风速的测量方法。

2. 进行风速测量实验,观察不同风力对物体的影响。

第十课:测量时间和长度1. 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2. 进行简单的时间和长度测量实验,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

二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清单

二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清单

二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清单
生物
1. 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 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及其特征
3. 动物的生长和变化
4. 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5. 动物和植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应方式
6. 动物和植物的相互依赖关系
7. 人类对动物和植物的保护和利用
物质与能量
1. 物质的种类和性质
2. 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3. 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4. 物体的浮沉
5. 物质的变化和转化
6. 热能的传递和利用
7. 光的传播和反射
力与运动
1. 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作用和效果
3. 力的大小和方向
4. 运动的线路和速度
5. 运动的时间和距离
6. 运动的方式和路径
7. 运动中的摩擦和阻力
环境与健康
1. 环境的基本概念
2. 环境的组成和要素
3. 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4. 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5. 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
6. 预防疾病的措施
7. 社会卫生和公共卫生
科学实践
1. 科学实践的基本过程
2.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3.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5. 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6. 科学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7. 科学安全和实验道德
以上是二年级科学上册的复习清单,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好成绩!。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单元教材解读与分析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单元教材解读与分析全册

的乐园
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13.1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
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
第3课 太阳的位置和 的位置辨认方向。
方向
13.4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
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
影响。
第4课 观察月相
13.3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
第5课 气
各种各样的天
14.1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
③对于材料的用途,学生对于由单一材料做物品比较 熟悉,比如他们认为做杯子的材料可以用纸、玻璃、塑 料、木头、金属、钢铁、不锈钢,而对于多种材料的综 合运用,学生的选择就显得比较随意,如关于做成椅子 的材料,学生选择就比较随意,只有16.7%的学生会根据 需求选择合适的做椅子材料。
④关于材料的变化与发展,学生对于书本的变化相对比 较熟悉,而对于如何改变纸的功能,呈现出来的方法就 比较单一。具体表现在关于“古代到现在的书本变化过 程是怎么样的?请你排排序”一项学生的正确率为 16.7%,46%的孩子只是将泥板书与甲骨文的顺序放错 了,这与他们平时生活及语文学习中较多接触甲骨文的 信息有关。在“白纸可以用来画画写字,给你一张白纸, 你有什么办法让它有更多地用途?”一项,学生只能想 到折、剪、卷、揉等方法。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
下对常见的动植物
和物质的外在特征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自然现象表现出探 究兴趣
人类与自然和谐 相处
了解人类的生活
实事求是
能如实讲述事实, 当发现事实与自己 原有的想法不同时, 能尊重事实,养成 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和生产需要从自 然界获取资源, 同时会产生废弃 物,有些垃圾可 以回收利用。珍 爱生命,保护身 边的动植物,意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学会保护身体。

知识点: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作用。

2. 声音和听觉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的形成。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传播途径、听觉器官。

3. 动物和植物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知识点: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代表物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培养保护身体的好习惯。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的形成,提高观察、思考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作用;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的形成。

2. 教学重点:了解身体结构和功能;掌握声音和听觉的基本知识;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器官模型、图片、卡片;声音实验器材;动植物标本、图片。

2. 学具:学习卡片、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故事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我和我的身体: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自己的身体,了解各器官的作用。

(2)声音和听觉:进行声音实验,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的形成。

(3)动物和植物:展示动植物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生物。

3. 实践活动:(1)动手制作人体器官模型,加深对器官作用的理解。

(2)进行声音传播实验,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身体身体结构:头、躯干、四肢主要器官:心脏、肺部、肝脏等2. 声音和听觉声音产生:振动声音传播:空气、固体、液体听觉形成:外耳、中耳、内耳3. 动物和植物常见动物:猫、狗、鱼等常见植物:树、花、草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自己的人体器官,并说明各器官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科学上册
精华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手我们门的地球家园》
第一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1.地球家园中有(空气、土壤、岩石、水、动物、植物、人)等。

2.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缺一不可。

3.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第二课《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1.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2.我们要保护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

3.(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

第三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1.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的生长、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影响。

2.太阳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光和热),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3.不要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第四课《观察月相》
1.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2.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不相同。

3.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

第五课《各种各样的天气》
1.常见的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2.天气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家园。

3.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第六课《不同的季节》
1.一年中季节变化的典型现象(各不相同)。

2.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会产生影响。

3.梧桐树春天(长叶),夏天(茂盛),秋天(结果),冬天(落叶
第七课《做大自然的孩子》
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动植物提供的资源。

2.野外植物的果实(不能)轻易食用。

3.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给小鸟(喂食),比如天气严寒或雪天,不能让小鸟产生依赖。

第二单元《才料》
第一课《我们生活的世界》
1.我们周围的世界可分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

3.物品按材料可分为(金属类、塑料类、陶瓷类、木头类、玻璃类)等。

第二课《不同材料的餐具》
1.不同的物品往往由不同的(材料)做成的。

2.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3.不同材料的餐具各有特点,有的(坚硬),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会(反光),有的(有花纹)。

第三课《书的历史》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现在一般用(芦苇、木材)等材料造纸。

3.用纸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第四课《神奇的纸》
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瓦楞状)的纸比普通的纸能支撑更重的物体。

3.在普通的白纸上刷上油能够(防水)。

第五课《椅子不简单》
1.有的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也有许多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2.椅子的基本结构包括(靠背、椅面、椅脚)等。

3.常见的椅子制作材料有(木头、金属、塑料、皮)等,具备(坚固、柔软、透气、弹性)等特性。

第六课《做一个帽子》
1.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种物品,它们的(功能和用途)是不一样的。

2.一些(废弃)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新的物品。

3.帽子一般由(帽顶)和(帽沿)两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