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晕和多焦人工晶状体:起源和解释 CN-

合集下载

人工晶状体科普知识

人工晶状体科普知识

人工晶状体科普知识
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用于替代眼睛中天然晶状体的医疗器械,它可以帮助那些因为年龄或其他原因而导致晶状体透明度下降的人重新
获得视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工晶状体的科普知识:
1. 人工晶状体是如何工作的?
人工晶状体是一种小型的透明塑料或硅胶假体,它被安装在眼睛中取代天然晶状体。

晶状体是眼睛中的一个透明结构,它位于虹膜和视网膜之间,帮助眼睛对焦。

2. 人工晶状体适用于哪些人群?
人工晶状体适用于那些因为年龄、遗传、外伤等原因导致晶状体透明度下降,从而影响视力的人。

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白内障。

3. 人工晶状体有哪些种类?
目前有许多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晶状体,包括单焦点、多焦点、Toric和Accommodative等。

不同的人工晶状体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视力问题和个人需要。

4. 安装人工晶状体需要手术吗?
是的,安装人工晶状体需要进行手术。

手术通常使用局部麻醉,进行小切口,将天然晶状体透明的袋子保留下来,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放入袋子中。

整个手术通常只需要几十分钟,但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

5. 安装人工晶状体有哪些风险?
手术本身是安全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风险,例如感染、眼压升高、视网膜脱落或晶状体假体移动等。

在手术前,您的医生会详细说明这
些风险,并确保您了解所有可能的后果。

人工晶状体的发展历史

人工晶状体的发展历史

人工晶状体的发展历史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用于替代自然晶状体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晶状体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对人工晶状体的发展进行回顾。

20世纪50年代,人工晶状体的研究开始起步。

当时,医生们主要使用硬质的人工晶状体进行手术,这种人工晶状体在植入眼内后不可调节,患者需要依靠眼镜来矫正视力。

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材料和技术,这种硬质人工晶状体在手术中容易导致并发症,且患者的视觉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在20世纪60年代,软性人工晶状体开始出现。

这种人工晶状体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以通过手术将其折叠成较小的尺寸,然后植入眼内。

一旦植入,人工晶状体可以在眼内展开,恢复正常的形态。

与硬质人工晶状体相比,软性人工晶状体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节性,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晶状体的设计和材料不断改进。

在20世纪70年代,双凹透镜作为一种新型人工晶状体被引入。

这种人工晶状体具有两个曲率半径,可以使患者同时矫正远视和近视。

而在80年代,单焦点透镜成为主流,它只能矫正一种视力问题,但在手术中更容易操作。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辅助人工晶状体手术成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

这种手术通过激光在眼内制造一个小孔,然后将人工晶状体放置在其中。

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验证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

除了技术的进步,人工晶状体的材料也在不断创新。

早期的人工晶状体主要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制成,但由于其刚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限制,目前已经很少使用。

如今,人工晶状体的材料主要包括丙烯酸类材料和硅胶材料,它们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更好地模拟自然晶状体的功能。

人工晶状体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

随着人们对视觉质量要求的提高,一些高级人工晶状体开始应用于临床。

例如,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同时矫正远视和近视,并提供更广泛的视野。

人工晶状体应用的原理

人工晶状体应用的原理

人工晶状体应用的原理1. 介绍在人类眼睛的自然晶状体失去功能或发生损坏时,通过植入人工晶状体来恢复视力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人工晶状体应用的原理。

2. 晶状体的功能人眼的晶状体是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的透明结构,具有聚焦光线的功能。

用来使光线波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形成清晰的视觉图像。

3. 晶状体受损的情况晶状体可以因为多种原因而失去功能或受损,如老年性白内障、眼外伤、眼部感染等等。

这些情况会导致视力衰退,甚至完全丧失视力。

4. 人工晶状体的种类人工晶状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单焦点晶状体、多焦点晶状体、调焦晶状体等。

不同类型的人工晶状体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医生将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人工晶状体。

4.1 单焦点晶状体单焦点晶状体是最常见的人工晶状体类型,可以提供固定的聚焦力,使患者在特定距离上获得清晰的视力。

由于只有一个焦点,患者在其他距离上可能需要佩戴眼镜。

4.2 多焦点晶状体多焦点晶状体可以提供多个焦点,使患者在不同距离上都能获得相对清晰的视力。

这种人工晶状体相对于单焦点晶状体来说,可以减少对眼镜的依赖。

4.3 调焦晶状体调焦晶状体是一种特殊的人工晶状体,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改变其形状,从而实现调节视觉焦距的功能。

这种人工晶状体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觉范围。

5. 人工晶状体的植入过程植入人工晶状体需要进行一次手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切开角膜或巩膜,将自然晶状体取出,并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

手术后一段时间的康复期,眼睛需要适应新的晶状体并恢复视力。

6. 人工晶状体的优点和注意事项人工晶状体在治疗视力问题方面有以下优点: - 可以持久地提供清晰的视力; - 可以减少对眼镜或隐形眼镜的依赖; - 可以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人工晶状体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例如: - 手术风险,如感染、术后眼压变化等; - 需要定期的眼科检查; - 有些人对人工晶状体可能有过敏反应。

7. 结论人工晶状体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恢复人眼的视力。

散光联合多焦的人工晶状体

散光联合多焦的人工晶状体

散光联合多焦的人工晶状体散光(astigmatism)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问题,其特征是角膜的曲率不均匀,导致眼睛无法同时聚焦于近距离和远距离的物体。

而多焦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是一种用于替换人眼中晶状体的医疗器械,旨在改善老年人的近视和远视问题。

近年来,散光联合多焦人工晶状体手术逐渐受到关注,被认为是解决散光和老花眼的有效方式。

散光是由眼睛的角膜形状不规则引起的。

通常来说,正常的角膜形状是球状的,但散光患者的角膜则更像是橄榄球状。

这种不规则的角膜形状导致光线在眼睛中的聚焦出现问题,使得患者无法清晰地看到物体的轮廓和细节。

散光的症状包括眼睛疲劳、头痛、眼干和视觉模糊等。

传统的散光矫正方法主要包括配戴眼镜和隐形眼镜。

然而,这些方法只能临时缓解散光的症状,并不能根治。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散光联合多焦人工晶状体手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该手术通过替换眼睛中的晶状体,改善散光问题,并同时解决老年人的老花眼问题。

多焦人工晶状体是一种具有多个焦点的人工晶状体,可以同时矫正近视和远视。

与传统的单焦人工晶状体不同,多焦人工晶状体可以使眼睛在不同的距离上都能够清晰地聚焦。

通过植入多焦人工晶状体,患者可以摆脱依赖眼镜的困扰,同时恢复良好的视觉质量。

散光联合多焦人工晶状体手术的步骤与普通白内障手术类似。

首先,医生会使用超声波将患者眼睛中的混浊晶状体震碎,并将其抽吸出来。

然后,医生会将多焦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睛中,取代被摘除的晶状体。

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恢复期较短,患者不会感到太多的不适。

散光联合多焦人工晶状体手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解决散光和老花眼的问题。

传统的多焦人工晶状体只能够矫正老花眼,而散光患者则需要额外的散光矫正手术。

而散光联合多焦人工晶状体手术可以一次性解决这两个问题,减少了手术的次数和风险。

然而,散光联合多焦人工晶状体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限制。

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眼睛干涩、光晕和对比度降低等副作用,需要患者在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适应。

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

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

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人工晶体是一种用于替代眼内晶状体的医疗器械,常用于白内障手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晶体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

其中,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两种类型。

无极变焦人工晶体是一种具有可调焦距功能的人工晶体。

它采用了先进的光学技术,能够在不同距离上提供清晰的视觉效果。

换句话说,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可以让患者在远距离和近距离上都能够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无需依赖眼镜或隐形眼镜。

这对于那些需要同时进行近视和远视矫正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与之相比,三焦点人工晶体是一种能够同时矫正远视、中视和近视的人工晶体。

它采用了特殊的光学设计,使得患者在不同距离上都能够获得清晰的视觉效果。

三焦点人工晶体通过调整光线的折射来实现不同焦点的矫正,从而满足患者在不同距离下的视觉需求。

这种人工晶体的独特设计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的使用都需要进行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旨在去除患者眼中的浑浊晶状体,并替换为人工晶体。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视觉需求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进行植入。

对于需要同时矫正多种视力问题的患者,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都是很好的选择。

然而,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也各自存在一些限制。

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可能会引起一些视觉问题,例如对比度降低和光晕现象。

而三焦点人工晶体则可能会导致视觉质量下降和视觉适应问题。

因此,在选择人工晶体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视觉需求、手术风险和术后效果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人工晶体类型。

总的来说,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和三焦点人工晶体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人工晶体类型,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

它们的出现为那些需要同时矫正多种视力问题的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

然而,患者在选择人工晶体时应该充分了解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的特点和限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产品申报
Thank
you!!!
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是指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种 特殊透镜,它的成分包括硅胶、聚甲醛丙 烯酸甲酯、水凝胶等。 人工晶状体的形状 功能类似人眼的晶状体,具有重量轻、光 学性能高、无抗原性、致炎性、致癌性和 能生物降解等特性。 白内障术后摘除了浑 浊的晶状体,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替代 原来的晶状体,使外界物体聚焦成像在视 网膜上,就能看清周围的景物了。

浸提物和水解稳定性 紫外可见光照射稳定性 Nd-YAG激光照射稳定性 细胞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 非眼植入试验 眼植入试验 致敏试验
临床研究


非眼植入 将无菌人工晶状体成品,直接按要求植 入动物皮下或肌肉,用高密度聚乙烯或其 他认可的合适材料为阴性对照。植入4周后 按照GB/T 16886.6进行结果评定 眼植入试验 动物一眼植入试验材料,一眼植入人工 晶状体对照。证明人工晶体与组织有良好 的相容性。源自 产品分类产品标准


YY 0290-1997(人工晶体) 光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机械性能测试及方法 生物相容性 有效期和运输试验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生物学评价原则



制造材料 设计添加剂、加工污染物和残留量 可虑物质 降解产物 成品中的其他成分及相互作用


光晕产生的原理

光晕产生的原理

光晕产生的原理光晕是指在太阳或月亮周围出现的一种色彩斑斓、环形的天象现象。

它是由光线在大气中发生折射、散射、衍射等过程引起的。

光线在大气中的传播过程中,受到了大气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的影响,使得光线的方向随机改变,形成了一系列折射、散射、反射和干涉现象,从而形成了光晕。

光晕可以分为日晕、月晕和恒星晕三种类型。

日晕是指由太阳光在大气层中产生的光晕现象;月晕则是由月球光在大气层中产生的光晕现象;而恒星晕则是由一些亮星光在大气层中产生的光晕现象。

1. 折射原理大气层中的空气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也会形成光晕。

由于大气分子对于不同波长的光具有吸收、散射的特性,光线在大气层中传播时,会被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束,形成彩虹。

3. 干涉原理当光线经过大气层中的一些介质时,会产生多次折射、反射、干涉等现象,最终形成光晕。

光线与空气中的介质相互作用时,会形成一些暗纹和明纹,这些暗纹和明纹在光晕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光晕的产生是由于太阳或月亮的光穿过大气层时,受到大气层中的折射、散射和干涉的影响,产生一个彩虹色的环形光晕。

光晕不仅是一种自然的现象,也是一种美妙的视觉享受。

光晕不仅是一种美丽和神秘的自然现象,也对环境和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光线在大气层中的相互作用,对大气中的气体、颗粒物等物质的浓度、分布状况起着一定的指示作用,因此研究光晕现象也是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太阳活动周期中,光晕也有其规律性。

太阳黑子、日珥和日冕贡献了光晕的形成,因此随着活动程度的变化,太阳光晕出现的频率、数量和大小也会发生变化。

在太阳活动高峰期,尤其是太阳黑子最为活跃的时期,光晕的出现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

光晕也在流行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晕被用作各种游戏和电影的特效,如《星球大战》中的Jedi骑士光剑所产生的光晕。

在漫画和动画中,光晕常常在人物形象的背景中出现,增加了场景的神秘感和情感色彩。

近年来光晕的出现频率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异常的现象。

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易折叠、易植入、抗损伤性强 囊袋内缓慢舒展 粘弹剂清除容易 可控性/居中性好 生物相容性好 与囊袋的粘附性好 直角边缘设计 一片式折叠,13.0mm,6.0mm光学直径,滤过紫外 线和蓝光,不对称双凸设计,改良L袢,1.55, 118.4常数 。
黄色IOL吸收蓝光的机制

入射光白光由红绿蓝三原色,黄光滤光 片抑制蓝光通过,透过光就只有红绿光 了。
回归公式: 举例SRK
Ⅱ 公式:P=A-2.5AL-
0.9K+C P为人工晶体度数,A为人工晶体常 数,L为眼轴长度,K为角膜曲率,C 为不同眼轴时数值。
第三代公式:20世纪80年代后期,Holladay 等将角膜曲率引入ACD计算公式,推出第三代 理论公式Holladay公式,Retzlaff等以SRKⅡ 公式为基础,推出了第三代理论公式SRK/T, 同时出现的还有Hoffer Q公式。 第四代公式:包括Holladay Ⅱ公式和Haigis 公式。与前三代公式相比,第四代公式较多 考虑了人工晶体的有效位置,一定程度上实 现了人工晶体计算的个体化。
硅胶软性人工晶体
1984年开始研制 缺点:易产生静电,眼内代谢产物易粘附于 表面 折叠时易滑脱,弹开时控制性差 屈光指数低 易被YAG激光损伤 不宜做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亲水性丙烯酸共聚体
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 一分子的疏水性(拒水)单体:甲基丙 烯酸甲酯MMA 一分子的亲水性(喜水)单体:羟乙基 异丁酸烯酯 HEMA 随机交链而成的共聚物(二元聚合物)
球面与非球面人工晶体
球面IOL:光学部表面各点曲率一致,屈光度 不同 IOL光学部周边的光线产生离焦 成像质量下降 非球面IOL:光学部表面各点曲率不一致,屈 光度从中心到周边是相同的 光线从中心到周边聚焦到同一点 产生清射型:ReROOM(AMO) 光学部Acylic , 襻PMMA,三片式,光学部6.0,全长 13.0,屈光指数1.47,切口小于3.0。光学 部分设计是具有5个同心环带状渐进性多 焦点设计,多焦点屈光度在晶体前表面 ,远距视觉优势。视近加+3.5D(近距视 觉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文章光晕和多焦人工晶状体:起源和解释★,★★F. Alba-Bueno∗,F. V ega,lánDepartamento de Óptica y Optometría,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Cataluña,Terrassa,Barcelona,Spain 文章信息摘要文章历史:收稿日期:2013年7月31日接受日期:2014年1月18日在线发表日期:2014年11月4日目的:介绍多焦人工晶状体(MIOL)中光晕的理论和实验表征。

方法:MIOL中光晕的起源是2个或多个图像的重叠。

使用几何光学可以证明每个光晕的直径取决于晶状体的附加度数(ΔP)、基本屈光度(P d)以及有助于形成“非聚焦”焦点的IOL直径。

在距离焦点对应的图像平面中,由公式δHn = d pnΔP/P d,可得出光晕直径(δH d),其中d pn是有助于形成近焦点的IOL直径。

类似地,在近像平面上,光晕直径(δH n)为:δH n=d pdΔP/ P d,其中d pd是导致远焦点的IOL直径。

当患者在相对较暗的背景下看到明亮的物体时,会感觉到光晕。

在体外,可以通过分析由MIOL的每个焦点聚焦的针孔图像的强度分布来表征光晕。

结果和结论:在光学试验台中,对由具有相同基本屈光度(20D)的不同MIOL导致的光晕进行了比较。

正如理论预测的那样,MIOL附加度数越大,光晕直径越大。

对于大瞳孔和具有相似非球面设计及附加度数的MIOL(SN6AD3对比ZMA00),在远距离视觉中渐进型MIOL的光晕直径比非渐进型MIOL小,而在近距离视觉中,两者的光晕大小非常相似,但渐进型MIOL的相对强度更高。

当使用相同的衍射设计,但具有不同的球面-非球面基底设计(SN60D3对比SN6AD3)时,在远距离视觉中球形MIOL的光晕较大,而在近距离视觉中球面IOL诱发的光晕较小,但强度较高,这是由于在近距离图像中远焦点的球面像差。

如果是三焦点衍射人工晶体(A T LISA 839MP),最显著的特征是两种非聚焦屈光力导致双光晕形成。

© 2013 Sociedad Española de Oftalmología. Published by Elsevier España, S.L.U. Allrights reserved.关键词:多焦人工晶状体光晕眩光光学质量老视光学试验台★请以以下方式引用本文:Alba-Bueno F, Vega F, Millán MS. Halos y lentes intraoculares multifocales: origen e interpretación. Arch Soc Esp Oftalmol. 2014;89:397-404.★★本论文发表于第89届SEO大会上。

* 通讯作者E-mail地址:francisco.alba-bueno@ (F. Alba-Bueno).2173-5794/$ - 见扉页© 2013 Sociedad Española de Oftalmología。

出版商为Elsevier España, S.L.U.。

保留所有权利。

引言在大多数情况下,白内障手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OL)相关联。

目前,手术技术,即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以非常高的精度预测屈光结果,甚至在没有晶状体混浊的情况下执行手术,称为透明晶状体手术。

手术后,患者失去了调节能力,如果植入物为单焦晶状体,则需要进行光学矫正,以聚焦于特定的视野(通常为近视力)。

为了减少对眼镜的依赖,目前晶状体可以提供超过一种屈光力,以产生两个或更多焦点,初步满足患者近距或中距视力要求。

多焦人工晶状体(MIOL)患者的主要不满之一是光晕的出现,特别是在有强烈的光刺激和背景相对较暗的低光照条件(瞳孔直径大)下。

这些情况可能会频繁发生,例如夜间驾驶时。

光晕是指患者在所述刺激环境下感知到的模糊圆圈。

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高阶像差,尤其是球面像差(SA),总的来说就是因为多像素的存在和同时感知,如在MIOL的情况下,聚焦图像与一个或多个未聚焦的图像重叠。

关于这种效应的已发表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基于患者对主观光晕感受的评估(一般通过问卷调查)。

1所述评估的目标方法只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过。

这项研究提出了用一阶几何光学(也称为近轴光学或高斯光学)框架内的理论方法来表征光晕直径以及用实验方法来体外分析光晕大小和相对强度。

该方法应适用于不同的单焦和多焦IOL。

方法用于估算光晕直径的近轴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光晕的形成,将采用近轴方法来确定IOL屈光度、增加以及瞳孔直径的影响。

远视力和近视力的光晕形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在这个例子中,假设患者已经植入双焦点MIOL(远和近),并且焦点的变化与瞳孔有关。

中央区会导致远焦点和近焦点的变化,而最外区只会对远焦点产图1 -(a)植入MIOL的眼睛在远视力时的光晕形成图。

(b)近视力时的光晕形成图。

渐进型晶状体被认为只有MIOL的中央区有助于近焦点的形成。

生影响。

由于这个原因,在图1中,即使MIOL被覆盖整个孔径的直径为d pd的光束点亮,只有直径为d pn的MIOL中央将光线发射到近焦点。

使用通过旁轴光学系统中的光学系统(眼睛)的物像对应公式来计算光晕直径:其中,n v是玻璃质折射率(n v = 1.336),n a是空气的折射率(n a= 1),i可以是“d”或“n”,分别代表远焦点和近焦点,a是物体到系统(眼睛)主平面物体(H)的距离,a’在是远图像或近图像中主平面图像(H’)的距离,而f’是i 焦点的眼睛焦距。

假定平面H和H’在近视力和远视力时不会显著变化,并且:其中P d和P n是眼睛远焦点和近焦点的屈光力,ΔP是附加度数。

在远视力条件下(图1a )并使用近轴方法时(没有考虑到高阶像差或散射的影响),光晕是由于近焦点处的未聚焦图像而形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ad =-∞,因此f’d= a’d和f’n = a’n。

相应的结果是:其中δH d是远视力光晕的直径,d pn是IOL中央光学部的直径,这部分会导致近焦点。

将等式(2)代入等式(3),这样可通过以下公式算出光环直径:另一方面,当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有限时,即在近视力条件下(图1b),远焦点的未聚焦图像会形成光晕(忽略高阶像差的近轴方法也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a’n≈f’d,并且由于近视力和远视力主平面的位置没有明显变化,所以近焦点和远焦点的物体距离为a = n a /ΔP;且d pd = n v /(P d-ΔP),可以通过下公式计算近视力(H n)中的光晕直径:其中d pd是IOL光学部的直径,与远焦点相关。

将等式(2)代入等式(5),结果是:如等式(4)和(6)所示,近视力和远视力的光晕直径取决于远焦点的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P d、屈光度附加度数ΔP 和导致非聚焦图像的IOL光学部直径(分别为d pn和d pd)。

Pieh等人发表的文章认为,当IOL设计产生d pd = d pn时,近视力和远视力条件下的光晕直径肯定相同,这与非渐进衍射型人工晶状体(例如ZMA00)的情况一样。

2相反,使用渐进型人工晶状体(例如ReSTOR)时,在远视力和近视力情况下光晕可能具有不同的尺寸。

渐进型人工晶状体的衍射设计受限于中心晶状体区域,而周边是纯屈光的,体外测量当使用等式(4)和(6)计算例如光晕直径等几何参数时,虽然衍射轮廓的可能变迹对光晕尺寸和强度都有影响,但没有被考虑在内同样,高阶系统像差或散射的影响也未被考虑。

然而,体外表征允许评估这些方面的影响。

表征可以用符合国际标准(ISO-11979)的眼模来执行。

在本文报道的情况下,眼模能满足所述要求,除对人造角膜的要求外,眼模采用的是在IOL上引起一定量(类似于人类角膜)SA的晶状体,而不是所述标准所建议的无畸变晶状体。

3-6图2说明了光学平台的实验室配置示意图。

为了分析每个IOL焦点中光晕的直径以及相对于聚焦图像的相对强度,在准单色绿色LED光(521nm)下以200μm针孔为目标。

随后,使用连接到CCD照相机的显微镜沿着眼睛模型(人工角膜和人工晶状体)的最佳聚焦平面拍摄获取的图像,如图3a所示。

获得所述图像后,使用其对数和假远视力近视力图2 - 用于体外测量的光学平台配置示意图。

彩色显示来促进光晕显示(图3b ),同时用2个对数刻度表示每个图像的2个强度分布(垂直和水平)(图3c )。

结果将建议用于表征瞳孔的实验方法用于2个瞳孔直径(IOL 平面中 4.7mm 和 2.4mm )的不同单焦点和多焦晶状体。

表1总结了本研究所包含的晶状体的主要特征。

单焦晶状体在光学平台上,3个IOL 单焦点设计的眼睛模型形成的图像和相应的轮廓如图4所示。

可以观察到,瞳孔直径较大时,球面晶状体(SN60A T )表现出最大的光晕直径。

相比之 下,非球面晶状体(SN60WF 和ZA9003)在光晕直径或强度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受球形度等级的影响。

瞳孔直径较小时,球面和非球面晶状体之间的差异明显较小。

多焦晶状体对应于远视力、中距视力(对于三焦点晶状体)、和近视力的最佳成像平面的对数图像及其相应的强度分布图如图5和6所示。

两个图分别对应2.4mm 和4.7mm 的 IOL 瞳孔直径。

从等式(4)和(6)可以推出,光晕大小随着瞳孔直径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这些差异对大瞳孔直径的影响更大,图6(最大瞳孔直径)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折射型晶状体NXG1和LS-313在这些晶状体中,可以观察到对称(NXG1)与不对称(LS-313)设计的影响。

尽管晶状体NXG1(图6a )表现出圆形光晕,但镜片LS-313(图6b )表现出不对称光晕,其强度模式让人联想到慧形像差。

附加度数为4.0 D 的非球面衍射晶状体:ZMA00和SN6AD3这些晶状体的对比证明了具有类似基础设计和附加度数图3 -(a )实际图像;(b )假彩色的对数图像;(c )垂直(红线)和水平(蓝线)图像强度图形。

表1 - 被表征晶状体的主要特征。

参考(商品名)类型Sa 校正 基本屈光度(D ) 附加度数(D ) SN60AT单焦点 无 20 – SN60WF (AcrySof IQ ) 局部 20 – ZA9003(Tecnis )全部 20 – ZMA00(Tecnis )衍射(完全光圈)- 双焦 全部 20 4 SN60D3(AcrySof ReSTOR ) 衍射渐进 - 双焦点 无 20 4 SN6AD3(AcrySof ReSTOR ) 局部 20 4 SN6AD1(AcrySof ReSTOR )局部 20 3AT.lisa 389 MP 三焦中心 - 双焦外围 局部 20 3.33/1.66 NXG1(ReZoom ) 折射-对称 无 20 3.5 MPlus折射 - 扇形?203:制造商未提供数据准直透镜前透光孔人造角膜生理盐水相机显微镜200um 针孔实际图像对数图像图形弧分图4 - 有效的对数图像以及瞳孔直径为4.7mm (左)和2.4mm (右)时(沿着IOL 平面)的单焦点晶状体的最佳图像平面的垂直(红色)和水平(蓝色)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