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中草药验方汇编

合集下载

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

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

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会发生的事。

对某些烧烫伤,如果处理及时,就不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希望能帮到你。

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配方】:白芨30g 紫草30g 大黄30g 地榆30g 冰片1.5g 氧化锌1-2% 甲硝唑2% 香油500g。

【制法】:香油熬热,加入白芨、地榆、大黄炸至焦黄色,再加入紫草熬8分钟,改为小火加热10分钟,过滤后,计算一下剩余香油量,加入总重1-2%氧化锌,2%甲硝唑,冰片水火烫伤秘方治烫伤、烧伤、枪伤,一切因灼热所引起的外伤均有效。

配方及步骤:先将生石灰投放到清水里,令其发生反应,待到反应停止,石灰浆完全沉淀,取上面的清水备用。

取来香油(南方人又称芝麻油),滴到清清的石灰水内,立即发生化学反应,一会就出现豆腐脑一样的反应物,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治疗烫伤的神奇物质,将豆腐脑一样的反应物提出来轻轻地涂抹到患处,患者当时就感到极大的缓解疼痛,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患处就开始长新肉。

毫无痛楚。

安然入睡。

原理:石灰水有高度杀菌功效;香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维生素E、卵磷脂等对细胞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上述的反应,实质是一个皂化反应过程。

石灰、水究竟取多少,根据创面大小而定,一般水能淹过石灰,反应彻底为原则。

记住:一定要取反应后清洁的石灰水。

水火烫伤是比较常见的意外外伤。

今供养大家一妙方,有缘者当珍惜!妙方:澄清的石灰水2份、山茶油1分,搅拌成白色油滑膏脂状。

妙方即成!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用法1,烧伤后即用此药最好,若先已用它药,应用盐水洗掉再搽此药。

2,前5天不用包扎,时时用干净鸡毛沾药涂患处。

5天后,烧灼感消除,可包扎。

换药时用盐水洗掉旧药。

3,重度烧伤可配合内服消炎药。

4,忌煎炒酸辣、荤腥。

注:山茶油很多地方没有,可用菜油等植物油代替。

烧伤烫伤中医奇效秘方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沸水、滚粥、热油、热蒸气的烧烫是常会发生的事。

治疗烧伤烫伤刀伤外伤药方偏方

治疗烧伤烫伤刀伤外伤药方偏方

治疗烧伤烫伤刀伤外伤药方偏方中药处方(一)【方名】烧伤方剂一。

【组成】大叶刺五甲62.5克红老熊苞62.5克猫爪刺62.5克。

【用法】加水煎煮3次,每次500毫升。

过滤。

合并滤液,浓缩成1000毫升。

趁微温,加入力片12.5克,盐酸黄连素1克,搅拌使溶,加防腐剂。

外用,清创面后淋或喷雾。

1日3次。

【主治】对Ⅰ、Ⅱ度灼伤有效。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方名】烧伤方剂二。

【组成】大黄9克苦参9克黄柏9克生石膏9克龙骨(煅)9克儿茶6克地榆炭6克青黛12克三七4.5克冰片1.2克琥珀末6克。

【用法】共研细末。

若为水、火烫伤,用香油调敷;若为刀伤、外伤流血,则用干粉末敷。

【主治】水、火、烫伤、刀伤、外伤。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烧烫伤-秘方1 药方:鸡油10克、鹅油10克用法:取鸡油、鹅油熔化调匀,稍冷,搽伤处。

每日1次。

备注:彝族民间药用鸡油十分普遍。

本方主治烧伤烫伤,效果较好,其治愈率高。

烧烫伤-秘方2 药方:用虫蚀朽竹竿末(即蛀竹粉)15克用法:加香油30克调成药膏,患处先用茶叶汁洗净,将水擦乾,用药膏调搽。

备注:各地同类方中,有蛀竹粉用茶油或鸡蛋清调搽的;有用鲜竹节上白粉刮下,撒于患处者;有用黄竹叶烧,灰调鸡蛋清涂敷者;有用竹虱子30克,捣烂调香油搽患处者,均治烫火伤。

鸡骨灰不拘量用法:将鸡骨放于火上,锻至内外通白,研为细末,收贮瓶中。

烫火伤时及时将药末以香油调敷患处,不会溃脓,敷药后可很快结痂,并且愈后无疤痕。

烧烫伤-秘方3 药方:老松树皮适量用法:晒乾、锻黑存性,研末备用。

凡烫火伤者,用上药散和调,涂于伤面,日敷2次,直至痊愈为止,在治疗中可适当内服清凉解毒药物。

备注:有水泡,应刺破其泡,然后敷上该药。

需要重复使用时,不必去掉上次敷的药,使用该药,患处忌用水洗。

烧烫伤-秘方4 药方:刘寄奴粉40克、冰片1克、花生油59毫升用法:将上3药搅拌成糊状。

先用盐水洗涤创面,如有水泡先用消毒针刺破,排出泡内液体后,用棉签蕉上药涂敷伤部。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外用经验秘方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外用经验秘方

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外用经验秘方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烧伤科主任郝贵,从事临床30余年,对烧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深的研究,他研制的抚疤灵软膏用于深II°以下烧伤,可以有效减少和消除疤痕的产生。

组方:煅石膏15克,龙骨15克,儿茶25克,紫草10克,当归10克,苍术10克,金银花10克,地榆15克,白芷10克,白蔹8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30克,青黛10克,冰片10克。

采用干燥暴露疗法,清创后将药膏均匀涂覆于创面,1日1~2次。

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敛疮,修复再生的功效。

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烧烫伤。

方解:
方中煅石膏、龙骨、儿茶、地榆具有清热收湿敛疮,保持烧烫伤的创面干燥,防止大量渗液渗出的作用,为保持患者电解质、蛋白的平衡创造了有利条件;紫花、金银花、青黛具有清热凉血生肌之功,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有效防止烫伤创面的感染;当归、苍术、白芷合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白蔹、乳香、没药、血竭、冰片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从而使创面快速修复。

【佳方荟萃】治疗烧烫伤方

【佳方荟萃】治疗烧烫伤方

【佳方荟萃】治疗烧烫伤方展开全文一.《方1》烧烫伤验方:【配方】:黄柏、生地榆、冰片。

【用法】:研粉,香油调涂,渗出液多者可直接撒上药粉。

【功能】:清热解毒、收敛止痛。

【疗效】:治疗各种烧烫伤效果特好。

立即止痛,止痛效果胜于獾子油。

《方2》獾子油(成药):【用法】:涂患处。

【功能】:清热解毒、生肌止痛。

【疗效】:治疗烧烫伤、电击灼伤有神奇效方。

愈合特别快、连重症者愈后也会不留瘢痕,疗效特别好。

《方3》血余炭治烧烫伤特效:【制作】:取没有染过发的成人头发,洗净晾干。

把豆油煎沸后,把头发一点一点地投入,并搅拌至融化后再投入一点。

完全融化后再加冰片,瓶装冷藏备用。

【用法】:取之涂抹烧烫伤处。

【疗效】:立即止痛,疗效非凡,百治百效。

如己感染,有黑色脓臭者,须配合头孢霉素治疗为佳。

武术祖传】二。

有了创伤特效方,不怕跌打与寻伤【配方】:雄土鳖、10克,胆南星15克、血竭15克,没药25克、马钱子9个(微炒)、龙骨15克、南红花15克、川羌活15克、螃蟹壳15克、当归15克、净乳香50克、防风15克、白芷15克、升麻15克、菖蒲10克、川芎10克。

【用法】: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时以老酒调敷患处。

【主治】:跌打刀伤,流血不止,皮青肉肿,疼痛不已。

【疗效】:敷药后5分钟,可以止血止痛而愈。

未破者肿消痛止而愈。

三.天疱疮方【配方】:地肤子30克、白藓皮30克、防风6克、桔梗6克、黄芩6克、甘草6克、连翘9克、栀子9克、丹皮9克、当归9克、赤芍9克、金银花12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15克、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主治】:本方可用于治疗天疱疮、类天疱疮、疱疹状皮炎等。

全身大水疮、红斑属毒热风湿证者。

症见全身瘙痒,发热,口干,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方解】:方中地肤子、白藓皮可清热祛风,杀虫止痒;丹皮、当归、赤芍可养血活血止痒。

四.【祖传秘方】烫伤立时止痛愈后永不留疤痕秘方:麻油适量,糯米适量。

中医治疗烫伤的方法

中医治疗烫伤的方法

中医治疗烫伤的方法中国古代,是没有煤气爆炸的,但是炮火连天造成的烫伤、烧伤绝不在少数。

所以军队的军医对于处理刀剑伤、火伤,都有一套办法,否则军队死亡率太高,根本没有战斗力。

既然如此,治疗烧烫伤的药肯定就不是什么珍稀名贵药材,要不然也买不到用不起。

下面我就把我们能日常制作出的验方罗列一下,希望大家都能收藏,但永远也用不到。

1、《串雅内编》卷四“火烧伤方颇多,旧有极验方,附于下:用生大黄15克,当归120克,荆芥9克炒,生甘草15克,黄芩9克,防风9克,绵黄芪90克,茯苓90克,用水3碗,煎至1碗,温服。

不可改动分量。

此方实有起死回生之功。

”2、《幼幼集成》卷四:“治疗火伤久经效验者。

凡汤火伤烂,皮已脱去,惟有鲜肉,或臭烂不堪,诸药不治者。

用猪毛一篮,以破锅炭火煅红,入猪毛在内燃之,少时猪毛消化而成黑液,取起冷定,略加大黄数克,共研细未,再加冰片0.3克研匀,香油菜油蜡烛油俱可调搽,至神至灵之方也。

”3、《广笔记》卷三“猪毛煅存性,研细末,加轻粉、白硼砂少许,麻油调和敷之,立效,无斑痕。

”4、《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烫伤膏,治水火烫伤(烧伤)。

生大黄末30克,地榆末60克,麻油500毫升,黄蜡60克,麻油入锅加温,加入黄蜡溶化,离火,加入药末,调和成膏,直接涂布疮面。

”5、《赵炳南临床经验集》:(1)清凉膏,治烫烧伤、冻伤等,清洁疮面。

当归30克,紫草6克,大黄面4.5克,香油500克,黄蜡120克,以香油浸泡当归、紫草3日后,用微火熬至焦黄,离火将油滤净去渣,再入黄蜡加火熔匀,待令后加大黄粉(每500克油膏加大黄4.5克),搅匀成膏。

外敷患处。

(2)赵炳南:白芨膏,治烧、烫伤。

白芨粉30克,煅石膏粉30克,凡士林240克,上药调匀成膏,外敷患处。

6、《寿世新编》:“治汤火伤方,先用真桐油(真麻油亦可)敷之,敷后上加食盐少许,再用生大黄研末撒上,立刻清凉止痛,愈后亦无疤痕,至神至验。

”7、《寿世编》卷下:“治汤火伤。

中医药调理烧伤的秘方

中医药调理烧伤的秘方

中医药调理烧伤的秘方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由于热力、电流、化学品或放射线的作用而引起。

中医药在烧伤的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中医的调理和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烧伤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药调理烧伤的秘方,帮助烧伤患者更好地康复。

一、草药调理1. 银花、金银花烧伤敷贴法材料:银花、金银花。

方法:将适量的银花和金银花煎煮后敷贴在烧伤患处,每日更换。

作用:银花、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2. 冰片、冰片膏涂抹法材料:冰片、冰片膏。

方法:将冰片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冰片膏,涂抹在烧伤伤口,每日2-3次。

作用:冰片具有收敛止血、消肿镇痛的功效,能够缓解烧伤部位的不适感,并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3. 黄连、黄连素泡洗法材料:黄连、黄连素。

方法:将适量的黄连和黄连素加入温水中,用于烧伤的泡洗,每日1-2次。

作用: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消炎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二、食疗调理1. 黄豆粥材料:黄豆、大米。

方法:将黄豆和大米混合煮粥,食用时适量加入蜂蜜或红糖调味。

作用:黄豆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有助于加速烧伤康复过程。

2. 绿豆汤材料:绿豆。

方法:将绿豆熬汤,可适量加入红枣等其他食材,调味后饮用。

作用: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可以帮助烧伤患者排出身体内的毒素,促进康复。

三、穴位按摩中医注重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促进体内的气血流通,提高烧伤伤口的康复速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1. 合谷穴位置:手背腕横纹上方,近拇指掌侧端。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合谷穴,每日2-3次,每次按揉2-3分钟。

作用:合谷穴能够促进气血流通,加速烧伤伤口的康复。

2. 风池穴位置:颈部后外侧,斜方肌上,离第七颈椎横突约1.5寸处。

方法:用指腹按揉风池穴,每日2-3次,每次按揉2-3分钟。

作用:风池穴可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有助于烧伤伤口的愈合。

民间中草药治烧烫伤

民间中草药治烧烫伤

民间中草药治烧烫伤--------------------------------------------------------------------------------------------------------------------------------------------------------------------------------------------------↓《民间方1.》↓治烧伤。

杉树皮内层烧灰,为细末,鸭蛋清调敷。

↓《民间方2.》↓治烫火伤。

干豆腐皮,烧存性为面。

香油调和,上于患处。

(黑龙江《中医秘方验方》)↓《民间方3.》↓治热气所熏。

以炊布烧灰存性,随敷随消。

(《百选方》)↓《民间方4.》↓治烫火伤,用尿桶中宿尿或浇或浸1时之久,再以蜂蜜麻油调敷,此方取之至便,并垂危者亦能治之。

↓《民间方5.》↓治滚油泼伤。

蟹壳煅灰麻油调擦。

或麸皮沙黑,研敷。

↓《民间方6.》↓治烫伤。

生地榆,晒干为末,香油调涂,破烂毒干涂,伤重者再用。

生萝卜捣汁250毫升喝下更佳。

(《绛囊撮要》)生地榆:↓《民间方7.》↓治开水烫方。

蛇蜕焙枯,研末,麻油调擦。

↓《民间方8.》↓治烫火伤,疼痛难忍。

苦参不拘多少,为末,香油调擦。

(《鲁府禁方》)苦参:↓《民间方9.》↓治火烧烂方。

狗骨煅成灰,为细末,麻油调敷,即愈。

(《经验丹方汇编》)↓《民间方10.》↓治烫火疮。

干桑叶为细末,干者以蜜调涂,湿者于糁。

(《百一选方》)桑叶:↓《民间方11.》↓治火油烫伤。

用陈年小麦炒黑收好,临时以筛极细,敷患处,如皮已破烂,即干撒之,如尚未破,用陈菜水调涂立刻止痛。

(《串雅内编》)↓《民间方12.》↓治烫火疮。

螺蛳壳(多年干白者,火煅)为细末。

如破,用干糁之。

如不破,入轻粉少许,麻油调,鸡翎扫敷疮上。

(《澹寮集验方》) ↓《民间方13.》↓以上等花露水抹擦患处,重则3~4次,轻者1~2次,无不顿然释痛。

烧伤疮疡常用验方

烧伤疮疡常用验方

烧伤疮疡常用验方1.穿心莲油调散消炎,抑菌。

穿心莲(一见喜)适量。

研为细末,调茶油或煎汤涂患处。

2.二黄金蒲烫伤合剂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消炎抑菌。

黄柏300g,大黄300g,苦参300g,蒲公英200g,金银花200g,水煎2次,二煎合并即成。

用消毒药棉蘸洗创面,或用开放性湿敷创面,每日2~3次。

3.二黄一白油调散清热解毒,凉血润肤。

大黄100g,黄柏100g,白芷100g,桐油适量,共研为极细末,以桐油搅拌调匀即可。

用鹅翎蘸药涂抹创面,待干后再行涂抹,不可包扎。

4.二黄煎清热解毒,消炎抑菌。

黄柏30g,黄连15g(或马尾连15g),将两药浓煎,去渣,候凉,备用。

以白纱布蘸药湿敷患处,每日4~6次。

5.二黄散清热解毒,消炎抑菌,止痛。

大黄100g,川黄连100g,冰片适量。

大黄、黄连共碾为极细末,再与冰片串研,混合均匀,贮瓶内密封备用。

创面清洁后待干,直接扑撒创面,1日3次,至愈为度。

6.十滴水止痛,祛风收湿,消肿。

中成药十滴水适量。

十滴水由鲜姜、丁香、大黄、辣椒、樟脑、薄荷冰等中药组成。

创面常规消毒后,ⅰ度者用消毒的干棉球蘸十滴水直接外涂,每日1~3次;浅ⅱ度到深ⅱ度者,用灭菌敷料浸透十滴水外敷,外匀涂一薄层凡士林膏(或其他消炎膏),再加干敷料包扎固定,每日2~4次。

7.卜糖烫火伤泥清热,止痛。

白萝卜适量,白糖适量。

白萝卜洗净去须去叶、切碎,与白糖同捣烂如泥。

创面洗涤待干后涂敷,干则即换。

8.儿茶油敛疮生肌,收湿润肤。

儿茶适量,麻油适量。

将儿茶置干净消毒的磨刀石或砂轮上滴蒸馏水磨取浓汁,与麻油调匀即得。

涂抹创面,每日3~4次。

9.人中白散消肿,止痛。

人中白(异名溺坚、坠、白秋霜、尿壶垢,尿干子)适量,冰片少许,用陈醋研为稀糊状即成。

取涂患处,每日3次,至愈为度。

10.二参散除湿,止痛,抑菌、生肌。

丹参100g,苦参100g (丹参异名赤参、木羊乳、逐马、山参、紫丹参、红根、紫党参、山红萝卜、活血根、靠山红、红参、烧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大红袍、蜜罐头、血参根、朵朵花根、蜂糖罐),共研极细末,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中草药验方汇编
烧伤是常见的外伤之一,尤其在夏季或户外活动中更容易发生。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是中草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中草药验方,供大家参考。

1. 黄连汤
黄连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对于轻度烧伤、烫伤都有一定的疗效。

具体制法:将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地各适量,研成粉末。

每次取10克,加入开水中冲泡,每日饮用2-3次。

2. 紫草膏
紫草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止血的作用。

对于轻度烧伤、烫伤、烧烫后留下的疤痕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具体使用方法:将紫草膏涂抹在患处,每日2-3次,连续使用7-10天。

3. 熟地黄汤
熟地黄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

对于轻度烧伤、烫伤后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具体制法:将熟地黄、玄参、麦冬、生地等适量中药材加水煎煮,每日饮用2-3次。

4. 三七粉
三七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止血生肌、消肿止痛的作用。

对于轻度烧伤、烫伤后留下的疤痕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具体使用方法:将三七粉加入适量的清水中调成糊状,涂抹在患处,每日2-3次。

总之,中草药对于轻度烧伤、烫伤等外伤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且副作用小,不会损害身体健康。

但是对于严重的烧伤、烫伤等外伤还是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