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 人类四大健康忧患(一)

合集下载

生活方式疾病:威胁21世纪人类健康

生活方式疾病:威胁21世纪人类健康

依 次 是 恶 性 肿 瘤 、 脑 血 管 病 、 对 人 有 厌 恶 感 和 对 立 情 绪 的人 , 率 及 其 构 成 呈 明 显 上 升 趋 势 , 心 脏 病 、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损 伤 死 亡 比 例 为 1 %, 性 情 温 和 友 其 中 肺 癌 和 乳 腺 癌 上 升 幅 度 4 而 和 中毒 ; 村 依 次 是 脑 管 病 、 善 的人 死 亡 比例 为 25 农 .%。 恶 性 肿 瘤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 心 脏 病 、损 伤 和 中毒 。 最大 , 去 3 过 0年 分 别 上 升 了
超 2 3 %, 还 会 焦 虑 不 安 , 事 容 易 激 动 盐 量 不 超 过 6克 , 过 此 标 准 2 .2 第 三 、 四 位 是 呼 吸 系 遇
2 保 健 医苑 2
维普资讯

统 疾 病 和 心 脏 病 , 五 位 是 损 绪 反 应 性 疾 病 等 。 第
也 发 生 了变化 。 心 脑 血 管 疾病 、 恶 性 肿 瘤 和 其他 慢
性退行性疾病成为我 国城 乡居 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慢 性 非传 染性 疾 病 死 亡 率 占 总死 亡 率 的 比 例 从 2 0
世纪 9 0年代 初 的 7 .% 上 升 到 目前 的 8 . %。 为 65 25
有 孤 独 感 和 无 助 感 , 往 导 致 高 血 压 、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等 。世 性 肿 瘤 是 我 国前 两 位 死 亡 原 因 , 往
成 24 % 悲 观 失 落 情 绪 和 空 虚 孤 独 心 态 , 界 卫 生 组 织 规 定 , 人 每 日食 分 别 占 死 亡 总 数 的 2 .5 和
易 患 癌 症 的 行 为 , 特 征 脑 血 管 病 、高 血 脂 和 糖 尿 病 等 。 性 疾 病 成 为 我 国 城 乡 居 民 最 主 其

健康四大基石

健康四大基石

健康四大基石健康四大基石是指“第一,合理的膳食;第二,适量的运动;第三,平衡的心态;第四,充足的睡眠。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长寿的影响指数中,遗传占15%、社会占10%、医疗占8%、气候占7%、自我保健占60%。

由此可见人们自己的生活思想和保健行为对自己的健康是很重要的。

人类正面临健康的危机,内因及遗传因素所占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只占15~20%,86~80%的外因造成的。

外因可以通过调控用科学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确保是你处于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明确提出了身心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并表示,努力做到这四点,便可以化解70%的身心健康犯罪行为问题,并使平均寿命缩短10年以上。

生命固然珍贵,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单程票。

然而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似乎显得非常的脆弱,面对强大的自然灾害,我们无能为力。

我们既然还活着,我们就应该珍惜自己的健康,不能无所谓,而应该有品味。

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存有:医疗8%,气候7%,社会10%,遗传15%(基因10%,饮食5%),自我保健60%,其中人为因素总计83%,即60%+8%+10%+5%。

中国在营养上的发展从1988年刚开始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第一批个体户变成了暴发户,由于他们稀奇古怪营养,所以率先得了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至医院医生的绝招就是三素一汤,绝大多数医生稀奇古怪营养,交代不确切病人须要强化什么营养而误伤了很多人。

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平衡关系,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三个方面。

健康的身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积极主动悲观的心态。

这就是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天天好心情,身体的免疫系统也可以非常强劲强悍,癌细胞自然没存活的空间。

行事能齐基妩媚动人下,不慌不忙,对答补精,心态豁达,这就是身心健康最基本的要素。

处人心态dd不攀不比、行事心态dd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饮食心态dd菜不好菜糟一个样,心中必须践行佛的形象即为欢乐。

养生不如养心

养生不如养心

养生不如养心养生,首先应当养心。

养心贵在静心,静心的至高境界是乐心。

店铺现在就告诉你养生如何养心,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

养生不如养心:养心的养生之道俗话说:“养生不如养心”。

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淡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

按字义讲,“养”在这里指供给、培植、培养、休养。

其含义一是指个人某方面达到的水平;二是指某个人后天逐步形成的待人处事的态度;三是指修身养性,陶冶精神,锻炼思想,培养情操。

养心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

先看一看先秦诸子是怎么说的。

孔子说:“德润身,仁出寿”、“大德必得其寿”(《中庸》)。

他告诉我们,养生是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紧密相关的,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人才能获得长寿。

至于今日,“养生重养德,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被医学实践所证实。

因为,善于养生的人一般都会有一颗善良、高尚的心灵,善良者能获得内心的温暖,缓解内心的焦虑,故而少疾;恶意者终日在算计与被算计之中,气机逆乱,阴阳失衡,故而多病而短寿。

明朝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记载:“一士取科第不以正,然与正人相来往,外貌虽轩昂,而心中实绥,竟不一载而死”。

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庄子·刻意》)有修养的人性情温和宁静,不热衷于名利,就不会有患难的烦恼,也不会受到不正之气的侵蚀。

这样的人,就可以保全他的道德操守,心力、精神也不会受损害。

管子言:“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乃能戴大圆而履大方。

”(《管子·内业》)这里的“正静”是指心的中正和清静,心能正静,既可以濡养身体,又可以开发智慧。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传》:“乐善不疲,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再看专业人士的说法。

《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明确提出养身养心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和品德修养,“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

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亚健康 - 副本

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亚健康 - 副本

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亚健康亚健康是21世纪出现的新名词,且具有划时代的概念。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有难言的痛苦,但是到了医院检查经各种现代化仪器检测,或专家的诊断均查不出器质性病变的客观指标。

面对病人莫名奇妙的痛苦,医生却束手无策。

3、医对亚健康的论述:古代称之“未病”就是现代所称的“亚健康”。

中医认为“未病”不等于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的观点,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

阴阳平衡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胜则外热,阴胜则内寒。

”“气”的功能是推动血液和津液的运行,是人体脏腑功能的动力。

气虚症是人体脏腑组织机能减退的表现。

其症状为:少气、懒言、气不接续,头晕目眩,体倦乏力、自汗、容易感冒,或伴腹胀腹泻,遗尿阳痿等。

“血虚”则脏腑百脉失养。

全身虚弱。

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耳鸣、眼花、视力减退。

心悸失眠,易恐慌,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易脱落。

“阴虚”则出现血虚和气血不足,体质瘦弱,眩晕、失眠、消渴,大便秘结,口燥,咽干,盗汗,常伴五心烦热。

“阳虚”:阳虚除气虚表现外,常畏寒、肢冷,筋脉拘急,肠鸣、便溏、倦卧、嗜睡,口淡、泛呕,或伴浮肿。

“脏腑”受损是指,肝、心、脾、肺、肾,功能受损。

“肝”功能受损表现为:胁胀、失眠、多梦、腹胀、腹泻、眩晕,妇女月经不调,经血减少,肢体麻木,手足屈伸不利,两目干涩,视物模糊。

“心”功能受损则心悸、神疲、健忘、失眠、多梦、面色无华。

“脾”功能受损则表现:胃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营养不良、肌肉痿软、四肢倦怠无力,口舌欠光泽。

“肺”功能受损则表现:气短、咳喘无力、自汗、盗汗、易感冒、便秘。

“肾”功能受损表现为:1、概况:亚健康,美国人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21世纪关键词亚健康和过劳死

21世纪关键词亚健康和过劳死

21世纪关键词:亚健康和过劳死作者:凌文来源:《青年时代》2010年第01期先来看看以下几份令人触目惊心的调查报告吧!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

在日本,已出现大量人无病兆猝死或“过劳死”;在法国,约72%的“白领”和“蓝领”都声称,由于社会压力大,工作紧张,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素质,以致患上抑郁症;在美国,亚健康与艾滋病已一起被医学界称为“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敌人”。

2009年12月6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慈铭体检集团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白皮书》受到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些媒体纷纷转载了白皮书的内容。

这份白皮书披露的数字显示,中国内地城市白领中有8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有近60%的人处于过劳状态。

三十五至五十岁的高收入人群中,生物年龄平均比实际年龄提前衰老十年,健康状况明显降低。

白领群体中有80%的人饮食睡眠不规律,每天感觉比较疲倦;23.7%的人不能保证吃早餐,20%的人无法保证蔬菜水果的正常摄入,超过54%的人睡眠不足,32.4%的人睡眠质量不高,超过50%的人感到烦躁,20%的人心理孤独,70%以上的人缺乏快乐和满足感。

微软MSN中文网发布的《MSN白领健康调查研究报告》更显示,有90%的白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亚健康问题,90%的被访者有疲劳、记忆减退、易怒以及免疫能力衰弱的问题,13%的白领存在着严重的亚健康问题,甚至需要治疗。

精力减退或持续疲乏,不开心,失眠是白领中居前三位的抑郁现象,比例均超过30%。

年龄在26-35岁的白领亚健康情况严重于其他年龄段白领,达14%。

此外,38%的白领患有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等运动系统疾病,32%的白领存在肠胃、肝脏等消化系统问题,22%的白领深受失眠等神经系统问题的困扰。

而早前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更加严肃的指出,在脑力和半脑力(如职业驾驶员等)劳动者中,有70%的人走在“过劳死”边缘。

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因素:

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因素:

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因素:一,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就是吃出来的疾病。

过去我们说“病从口入”,指的是饮食不卫生至病,现在吃得不合理同样会病从口入。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全世界因营养过剩而死亡的人数首次超过人类由于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

二,药源性疾病
伴随着化学合成药物,特别是抗菌素的滥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难于治愈的药源性疾病大量出现,很多化学合成药物破坏造血系统,滥用西药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化学合成药物的设计往往是针对某一种病症,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因此效果越好的药物,其副作用往往越强。

三,医源性疾病
随着西方医疗模式商业化倾向的日趋严重,现代医学越来越强烈受到仪器公司和制药公司的控制。

因此医源性疾病也难以避免。

(这就好象是给我们每一个人设的三个圈套,钻了一个钻二个钻了二个钻三个,不停的循环,不停的生病不停的住院)而最后面临死亡)。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一、基本概念1、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提示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有四大因素:生物学基础占15%、环境因素占17%、保健设施占8%和生活方式占60%。

(一)生物学因素是指遗传和心理。

遗传不是可改的因素,但心理因素可以修改,保持一个积极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包括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所有人类健康问题都与环境有关。

污染、人口和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社会问题。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健康的根本保证。

(三)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四)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危害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的统称。

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

在我国前三名死因中是恶性肿瘤、脑血管和心脏病,这些疾病是由生活习惯和不良卫生行为所引起的。

2、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

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与联系联系:我国当前的健康教育是在过去卫生宣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健康教育主要措施仍可称为卫生宣教。

区别:(1)比之过去的卫生宣教,健康教育明确了自己特定的工作目标——促使人们改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2)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涉及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3)健康教育在融合医学科学和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传播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4、WHO定义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危害人类健康十大危机,你占几条

危害人类健康十大危机,你占几条

危害人类健康十大危机,你占几条?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2年10月30日公布危害人类健康十大危机,指出这十大危机每年夺去约2240万条生命,并促请各国政府正视这些问题,只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全人类的健康都可得到改善,甚至足以长寿十年。

一、体重过轻。

世界上贫穷国家约有1.7亿人营养不良,每年因此死亡的超过300万人。

二、不安全性行为。

不安全性行为主要导致感染爱滋病毒。

2002年全世界有290万人死于爱滋病。

三、高血压。

高血压每年导致710万人死亡,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62%的中风及49%的心脏病都与高血压有关。

四、吸烟。

在2002年全世界共有490万人因吸烟产生各种疾病而死亡,占死亡总数的8.8%,2020年前,每年将会有840万人因吸烟死亡。

五、饮酒。

酒精每年导致180万人死亡。

估计引起20%-30%不同类型的癌症及肝病。

酒精又是导致谋杀、车祸、自杀的一大因素。

六、不洁净引用水及恶劣的卫生状况。

全世界每年有170万人因使用劣质水源及生活在恶劣环境下死亡,而大多数腹泻症状也与此有关。

七、胆固醇过高。

胆固醇过高导致每年440万人死亡,并引致18%的心血管疾病。

八、室内烟雾。

在贫穷国家,木柴及煤炭依然使用于取暖及煮饭,室内烟雾导致35.7%的呼吸道感染,22%的长期肺病和1.5%的各类癌症。

九、铁质不足。

铁质不足导致每年全球80万人死亡。

十、身体过重。

在一些高收入的国家,有十亿成人身体过重,而300万人被评估为过肥,每年因此有50万人死于肥胖。

职工医院二00三年二月十二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人类四大健康忧患(一)
人类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将要迎接的是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风险危机此起彼伏的时代。

展望未来,我们的确来不得半点乐观,因为尽管我们在经济上、技术上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和进步,然而在生态学上,我们却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失败,我们正面临着全球范围的严重危机,诸如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可以使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空气污染、酸雨以及食物中农药残留已经到达我们无法忍受的程度等。

仅就健康而言,我们将要遭遇的正是鲁迅先生形容的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窘境!据英国科学家报告,现代人类与自己的先辈们相比,正呈现出体质越来越虚弱的趋势,尤其是以下四大忧患值得我们高度警惕,亟待找出有效措施摆脱其困扰。

忧患一,身体虚弱,素质下降,适应能力越来越差。

这一是因为现代人类通过科学技术使自己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譬如冬有暖气取暖,夏有冷气降温,出门远行有飞机、汽车代步,与此同时,我们的锻炼机会却越来越少。

我们因为食物过于丰富越来越多地陷入肥胖、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陷阱;我们稍有风吹草动、日晒雨淋便会出现头昏、发烧、鼻塞等等不适。

一句话,我们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明显减退。

二是由于人类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明显改善,面临的自然选择的压力已经大大减轻,不可能再像野生动物那样靠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过程淘汰有害基因,那些携带有害突变基因、体质虚弱的人也可以生存和繁衍后代,使人类整个种族群体的有害基因积累日渐增加,体质日益衰弱。

忧患二,过分讲究卫生,讲究舒适,生活中过度自我保护,使机体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减少,抵抗力下降。

我们都知道,外界环境中各种病原体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的刺激源,正是因为需要对付生存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袭击,我们身体中的两大免疫系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才进化到今天如此精细、如此复杂的程度。

如果我们让自己生活在一个过于清洁、一尘不染、细菌病毒几乎不存在的优越环境中,的确可以减少患病可能。

但从另一角度看,机体免疫抗病系统却会因为缺乏相应刺激而出现用进废退的情况,一旦你进入另外一个条件稍稍恶劣,病原微生物较多的环境中,你便会动辄患病,弱不禁风。

新闻媒体曾经报道,日本、新加坡游客在其他东南亚国家旅游时特别好发腹泻、发烧和感冒,这与他们平时的居住工作环境过于清洁,抗病能力下降不无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