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国学教育

合集下载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1篇)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1篇)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篇1一、学习内容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教材分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无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种过错;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种恶劣的行为了,就会受到眼里的惩罚。

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知错就改。

三、教学目标1、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2、养成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由《曹操割发》的故事导入三国时,有一次曹操率领军队去打仗。

出发前,他警告将士,不要毁坏麦田,如果有人违反规定,一定杀无赦。

队伍正在田间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鸟从麦田中飞出来,曹操的战马受惊,冲向麦田,踏坏了一大片麦子。

曹操对军法官说:“我违反了军令,应按军法治罪。

”说着,他拔出了宝剑,说:“我是主帅,不能自杀,就把头发割下来代替砍头吧!”说完,用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

曹操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品质,表现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胸怀。

2、指名读出学习目标。

3、齐读学习内容,用五分钟读背这一内容。

4、检查背诵情况。

5、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理解本段弟子规的含义与内容。

6、指名小组发言,说一说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

其他小组补充矫正。

7、教师重点点拨突破难点。

8、小组讨论:如何做一个严于律己有错必纠的中学生?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交流9、集体交流10、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无心)非——错(有心)非——恶非既是错严于律己有错必纠国学《弟子规》优秀教案篇2一、教学内容弟子规关于诚信的有关内容“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二、教材分析诚信是金,《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闻过则喜是其中心内容,漂亮话、奉承话往往害人害己。

国学》之《弟子规》教学教案

国学》之《弟子规》教学教案

《国学》之《弟子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弟子规》的内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通过学习《弟子规》,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等优秀品质。

3. 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国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及作者教学重点:了解《弟子规》的产生背景及作者李毓秀。

2. 第二课时:《弟子规》第一至第三条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第一条至第三条的内容。

3. 第三课时:《弟子规》第四至第六条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第四条至第六条的内容。

4. 第四课时:《弟子规》第七至第九条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第七条至第九条的内容。

5. 第五课时:《弟子规》第十至第十二条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第十条至第十二条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弟子规》的背景、作者及每条内容的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每条规则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 背诵法:要求学生背诵《弟子规》的相关内容。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弟子规》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2. 与《弟子规》相关的案例素材。

3. 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知识掌握程度:检查学生对《弟子规》内容的掌握情况。

3. 行为表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看是否体现了《弟子规》的精神。

六、第六课时:《弟子规》第十三至第十五条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第十三条至第十五条的内容。

教学步骤:1. 讲解第十三条至第十五条的含义。

2.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讨论这些规则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应用。

3. 学生分组背诵第十三条至第十五条。

七、第七课时:《弟子规》第十六至第十八条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第十六条至第十八条的内容。

教学步骤:1. 讲解第十六条至第十八条的含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规则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doc

国学经典《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doc

国学经典《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历史渊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之作,习惯称之为"起蒙学"和"人格学",其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意为儿孩即年少天真无邪,对现实生活缺乏认知实践的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目的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启蒙立规教育,为将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它采纳《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进行论述,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应具备的礼仪与规范。

“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

“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作者: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

国学《弟子规》全文

国学《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幼儿园国学教育:《弟子规》教案的课堂实践与反思

幼儿园国学教育:《弟子规》教案的课堂实践与反思

幼儿园国学教育:《弟子规》教案的课堂实践与反思序在当今社会,国学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幼儿园作为孩子教育的起点,国学教育在这个阶段的实践备受关注。

《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经典之一,被视为国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弟子规》在幼儿园的课堂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与反思。

一、《弟子规》在幼儿园教育的意义1. 弘扬传统美德《弟子规》是一本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内容涉及行为规范、家庭教育等方面。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2. 塑造文化自信国学教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3. 培养自律意识《弟子规》中强调的诸多行为准则和自律原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和规范行为意识,为其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二、《弟子规》在幼儿园教育的课堂实践1. 通过故事情境化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通过《弟子规》中的寓言故事,通过情境化教学的方式,向幼儿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比如通过《弟子规》中的故事《家道》,引导幼儿懂得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结合手工艺制作利用手工艺制作的方式,让幼儿动手参与其中,制作与《弟子规》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制作卷轴书或者绘画作品,可以更好地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弟子规》的内涵。

3. 运用游戏教学通过设计与《弟子规》相关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制定规则的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弟子规》在幼儿园教育的反思与展望1. 课程的深度与广度选择在进行《弟子规》教育的课堂实践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芳龄特点,选择合适深度与广度的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需要因材施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在进行《弟子规》教育时,需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幼儿园国学教育教案:《弟子规》启蒙

幼儿园国学教育教案:《弟子规》启蒙

幼儿园国学教育教案:《弟子规》启蒙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弟子规》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的来历及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学意识和文化素养;2、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尊敬师长,爱护父母,做到道德品质的栽培;3、通过诵读和讲解,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规范及遵守规范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安排及方法1、课前准备(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PPT或视频介绍《弟子规》的来历以及《弟子规》对中国文化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价值。

2、教学主体(80分钟)a. 诗词鉴赏(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鉴赏《弟子规》中的名句,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引导学生理解其内在含义,并进行诵读。

b. 动画演示(20分钟)教师配合动画演示《弟子规》的故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内涵,了解道德价值。

c. 互动课堂(20分钟)教师以情景剧的形式引导学生尝试理解《弟子规》中关于尊师重道的故事,展示表演等方式进行互动。

d. 画本制作(2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颜料,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理解《弟子规》的画作,展示出学生的画本。

3、课后延续(2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引导他们尝试将《弟子规》中的道德品质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三、课堂设计理念1、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景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意;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探究、理解和掌握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注重问题导向,引发学生思考,通过问题发现和解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4、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和成长。

四、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1、教师角色:引导、启发、指导、激励学生,成为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和引领者。

2、学生角色:参与、探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拥有主动学习的力量。

五、教学手段1、PPT介绍、音视频素材;2、诗词鉴赏、动画演示、情景剧互动等多种形式;3、画纸、颜料等。

六、教学评价及课后作业1、教学评价:采用观察法和讨论法,对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课堂反响,具体反馈给家长;2、课后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手抄本或画一幅相关内容的画。

国学经典学习:《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国学经典学习:《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国学经典学习:《弟子规》全文及解释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即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理应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国学教育经典诵读《弟子规》 辅导教案

国学教育经典诵读《弟子规》  辅导教案

一、国学教育经典诵读《弟子规》辅导教案课题“入则孝”之“事虽小”学习目标1、复习“冬则温”。

2、学习“事虽小”。

3、理解“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

4、能在生活中实践。

重点:理解“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难点:理解意义教具准备播放器、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齐声背诵。

2、昨天为父母做的什么事情。

二、学习“入则孝”之“事虽小”1、听泛读“入则孝”之“事虽小”。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

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理解“事虽小”。

什么样的事情是小事?该怎样做?“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

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

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不应做的事情,就尽量不做。

比如说,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不在黑板上乱涂乱画,这样的事虽小,也是不对的。

不应做的事情就不要做了。

三国时的刘备教育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

2、理解“物虽小”。

什么样的东西是小东西?铅笔、橡皮……不能私自藏起来。

如果私自藏起来,父母会伤心。

拓展:捡到小的物品应该怎样做?借用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学生讨论。

四、讲故事:陶母封鱼。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严格的教育分不开。

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

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区,并且献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父母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亲教子严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川新区小学国学教育之《弟子规》
童蒙养正立德树人
一、指导思想
《弟子规》是根据至圣先师孔子关于生活规范的教诲编写而成的,具体阐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守则规范。

该书全面讲解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基础,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启蒙养正、防邪存诚的最佳读物。

为传承国学经典,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更好地推动我校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我校决定开展学习《弟子规》教育实践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1、通过学习、践行《弟子规》,达到全体学生能背诵《弟子规》,用《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已的言行,践行《弟子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

2、探索培养学习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品德的新路子。

3、探索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途径,传统文化如何促进现代学生的成长。

三、学习践行原则要求
1、以读促背,以读为主;以背为主,理解为助。

2、学习与践行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练习结合;学校与家庭结合。

3、以多层面、多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行为。

四、主要实施措施:
1、成立践行《弟子规》领导小组,加强对践行《弟子规》这项工作的指导。

2、以《弟子规》文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形成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浓厚氛围。

利用校内广播站、宣传栏、文化走廊、标语等宣传载体,营造浓郁的校园教育人氛围,宣讲《弟子规》,使学生置身于此,无时不刻都能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

3、开发《弟子规》校本课程,《弟子规》进入课堂,保证学习时间。

4、加强班主任的培训,以使班主任能胜任《弟子规》教学。

5、开展以《弟子规》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以活动促进学习。

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家校联动,提高学习、践行的效果。

五、长期实施具体计划:
1、根据《弟子规》内容将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分六个学期学习。

按年级具体划分学生每学期、每周学习的内容。

2、学校要把学习《弟子规》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显学校特色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成立专门的学习践行《弟子规》领导小组,把此活动纳入学校常规工作进行管理,为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3、认真制定好学习实践计划。

将班级、教师学习践行《弟子规》的开展情况纳入到班级考核。

4、开展每天学习活动:
(1)广播宣传,营造学习氛围:每天7:50、13:45播放《弟子规》朗诵音乐。

(2)每天上午(8:00-8:05),广播室统一播放《弟子规》诵读内容,由班主
任负责、第一节课的任课教师督导学生诵读《弟子规》。

(3)班主任班会课上根据安排,结合视频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并组织学生观看《百家讲坛》解读弟子规。

(4)倡导全体家长配合:监督孩子每天睡前诵读5分钟。

5、每学期每班根据安排的内容相应开展以《弟子规》内容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本学期五月份开展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6、全体学生学唱《跪羊图》等《弟子规》系列歌曲。

(音乐教师负责)
7、开展以《弟子规》为内容的书法比赛,优秀作品在宣传栏内展出。

六、检查方式:
1、各班主任教师积极组织、检查学生按每月进度背诵、学习、践行;
2、每学期结束,由少大部以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考核,并将结果进行全校公布反馈,总结各个班级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情况;
3、对于学习、践行较突出的班级,进行展示表扬,并请班主任老师进行经验交流,以利于共同进步。

新区小学少大部
2014-3-21
后附《弟子规》教育材料
《弟子规》
总叙
(2014年3月――2014年6月学习内容)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弟
(2014年9月――2015年1月学习内容)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2015年2月――2015年6月学习内容)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2015年9月――2016年1月学习内容)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爱众
(2016年2月――2016年6月学习内容)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亲仁
(2016年9月――2017年1月学习内容)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弟子规》教育视频内容及安排
一、《弟子规》歌曲网址/u61/v_NjIzNTgzNzE.html
二、《弟子规》诵读网址/yinyue/3269002/
三、教育安排
1、班主任班会课根据安排,结合视频组织学生学习总叙至《弟子规》6(约10分钟),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知晓弟子规中所蕴含的道理。

(网址/poetry/#find---最热国学)
2、班会课组织学生观看《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弟子规》01至06,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弟子规的精髓。

(网址/thread-171-1-1.html)
具体安排如下:
第六周3月25日观看百家讲坛《弟子规》01_规矩的作用
第七周(4月1日)学习《总叙》/poetry/#find
第八周4月8日观看百家讲坛_解读《弟子规》02_入则孝之一
第九周(4月15日)学习《弟子规2》/poetry/#find
第十周4月22日观看百家讲坛_解读《弟子规》03_入则孝之二.
第十一周(4月29日)学习《弟子规3》、/poetry/#find 第十二周(5月6日)学习《弟子规4》、/poetry/#find
第十三周5月13日观看百家讲坛_解读《弟子规》04_入则孝之三-钱文忠
第十四周(5月20日)学习《弟子规5》、/poetry/#find 第十五周5月27日观看百家讲坛_解读《弟子规》05_入则孝之四
第十六周6月3日学习《弟子规6》/poetry/#fi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