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心理催眠的理论与实践-第八章教学课件[正式]

合集下载

催眠与催眠治疗 ppt课件

催眠与催眠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心理回归(倒退)治疗:在催眠状态下,你能回想起八辈 子以前的自己,阿哈,原来是只“猫”!!!
ppt课件
7
催 眠及催眠疗法
Hypnosis and Hypnotherapy
• Hypnos是希腊文,起源于四千八百 多年前古希腊神话中的第三代主管 〔快乐与自在〕的〔睡神〕,也代表 最基本的生理元素之一〔睡眠〕。
ppt课件
22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主动性反应降低
❖注意层面趋窄化
❖旧记还原现象
❖知觉扭曲与幻觉
❖催眠中角色扮演❖暗示接受性强❖催眠中经验失忆ppt课件
23
主动性反应降低
在催眠状态,受试者在意识层面没
有真正进入睡境,仍然保有意识, 但其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却大为减低。 他不主动表现任何活动,倾向于按 催眠师指示去行动。
ppt课件
53
催眠诱导
❖催眠诱导的方法: ❖凝视法:布雷德法 ❖语言法:语言暗示 ❖触摸法 ❖节拍法 ❖逐步放松法
ppt课件
54
放松法
❖想象性放松 ❖听音乐 ❖深呼吸放松法 ❖渐进性肌肉放松法
ppt课件
55
ppt课件
56
ppt课件
57
ppt课件
58
深呼吸放松法
ppt课件
59
深呼吸放松法
ppt课件
62
深度催眠的操作
❖连续加深诱导法 ❖间断加深诱导法 ❖深呼吸加深诱导法 ❖数加深诱导法 ❖想象加深诱导法 ❖下楼梯法 ❖下电梯法
ppt课件
63
连续加深诱导法
你现在已真正地放松了,深深地沉 睡了……完全放松了,沉睡了,…… 你在认真听我所说的话,……你会慢 慢体验到,你在更深地放松,深深地 放松,……你睡得更沉了,越来越 沉,……。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PPT课件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PPT课件
自我悦纳,自我满足,
自我发展
西方文化对自我的尊重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自 我的贬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而一个民族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心理保健制度 是由文化决定的。
(曾文星:《华人的心理与治疗》,1997)
(二)传统文化与中国人心理健康维护
对“生病”的态度 理性态度 积极行为(身病)
对“生气”的态度 非理性态度 消极行为(心病)
心理健康的维护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结交知己,与人为善 保持心情,调适情绪 努力工作,学会休闲
2010健康新概念
一个中心:一切以健康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遇事潇洒一点,看事糊涂一点。 三个忘记: 忘记年龄, 忘记过去, 忘记恩怨。 四个拥有: 无论你有多弱或多强,一定要 拥有真正
(李大钊:《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
一般来说,东方(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个人要服从 集体和社会,重集体,轻个人;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鼓励 自我奋斗,重个人,轻集体。如对“自我”(self)的态度,东 西方差异很大。
中国:自我膨胀,自我毁灭,自我欣赏,
自我标榜,自我爆炸
西方:自我实现,自我效能,
---狄更斯《双城记》
现代社会的特征:
变迁迅速 知识爆炸 多样化 机会均等 讲究实惠 人情淡薄 家庭失重 精神退化
网络趣言
生活成本越来越大 幸福标准越来越高 爱情频率越来越快 夫妻情缘越来越浅 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人均寿命越来越高 网络更新越来越快 民众感慨越来越多
爱你的人, 拥有知心的朋友, 拥有向上的事业, 拥 有温暖的住所。 五个要: 要唱, 要跳, 要俏, 要笑, 要苗条 六个不能:不能饿了才吃, 不能渴了才喝,不能困了 才睡, 不能累了才歇, 不能病了才检查, 不能老了 再后悔。

催眠ppt课件

催眠ppt课件
02
心理生理学理论认为催眠可以影 响个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等生理系统,从而改变个体 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
03
催眠的实施过程
催眠前准备
环境布置
选择安静、舒适、私密的场地, 确保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强光直
射。
受术者准备
确保受术者身体舒适,消除紧张情 绪,让其对催眠过程有基本了解。
催眠师准备
催眠不是睡眠,而是一种特殊的意识 状态,与清醒状态和睡眠状态不同。
催眠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04
催眠起源于18世纪的麦斯麦 术,当时被用于治疗精神疾病

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 究并推广了催眠术,并提出了 “被动的集中注意力”的概念

20世纪初,弗洛伊德等心理 学家开始将催眠应用于心理治
疗领域。
催眠PPT课件
目 录
• 催眠简介 • 催眠的理论基础 • 催眠的实施过程 • 催眠的技巧与策略 • 催眠的注意事项与伦理规范 • 案例分享与实战演练
01
催眠简介
催眠的定义
催眠是一种心理状态,处于催眠状态 的人会表现出高度的专注和放松,对 催眠师的指令表现出高度的服从。
催眠可以用于解决心理问题、缓解疼 痛、提高记忆力和创造力等方面。
催眠可以帮助演员进入角色, 提高表演效果。
02
催眠的理论基础
暗示理论
暗示理论认为催眠是通过暗示来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在催眠状态下 ,个体接受暗示并对其产生反应,从而改变其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
暗示理论认为催眠暗示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可以通过语言、动作、音乐、情景 等多种方式传递。
自我催眠理论
催眠师需保持专注、冷静,调整自 己的状态,确保能够掌控整个催眠 过程。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讲义(PPT 112页)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讲义(PPT 112页)

心理咨询需求与咨询力量悬殊
每百万人口
每百万人口
硕博比例
美 心理学家 550人 心理医生157人 国
中 心理工作者2.4人 精神科医生10人 国
博士以上 87%
硕博 不足12%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健康的概念 “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
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WHO,1948) “躯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协助求助者建立一种新的、合理的行为模式; 咨询师启发、鼓励和支持求助者建构“新的有效行
为”; 心理咨询师应当按计划行事,逐个协助求助者实施
有效行动; 解除心理问题的要害,在于求助者能否将合理的思
想和欲望付诸行动。
23
小笑话:心理学流派面对饿狗
一天,一咨询师俱乐部集体出游,只见前方黄沙漫 漫,一群饿狗飞奔而来。
21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五)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 个人的片面经验、扭曲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合理的
生物需求,都可以产生片面的自我认知,容易处于 “无自知不明”的状态。 “自知之明”的目标,是中国文化以及深受中国文 化影响的东方世界的修身标准。
22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六)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系统脱敏师:“现在你们仔细的想一下,你们最 愿意吃的十个人是谁,从最愿意到最不愿意,划 分等级,依次排列出来。”众狗望天苦思。

罗杰斯:“我也有你们这样的感受,实际上,我 和你们一样也有狗性。我不想告诉你们怎样做, 我相信,人有选择自己行动的自由,啊,错了, 是狗。狗有让自己人格—狗格—走向健康的能力。 相信我,没错的。”(深情注视)众狗号啕大哭。
三、心理咨询的各流派

(心理治疗课件)3第八章催眠治疗

(心理治疗课件)3第八章催眠治疗

个别催眠和集体催眠 近体催眠和远距离催眠 觉醒状态下催眠、睡眠状态下催眠和麻
醉药物催眠
第四节 催眠治疗前的准备
一、施术前的准备工作:
• 说明什么是催眠治疗,消除顾虑 • 了解受试者的治疗动机、目的和迫切性
和催眠的认识程度 • 和受试者建立良好的精神接触 •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催眠师的职业道德 • 尊重患者的人权,严守患者秘密
催眠治疗的流程
1.面谈准备 2.催眠导入 3.催眠深化 4.治疗 5.催眠导出
第六节 催眠的临床适应症及不良反应
催眠的应用 • 各类神经症,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 各类心身疾病,如高血压、溃疡等 • 性功能障碍 • 考试焦虑、戒酒、口齿等
减轻和消除心理应激,改善情绪和睡眠;增 强注意力、记忆力等;矫正各种不良的习惯和 行为;治疗性功能障碍,经期前紧张等
例如:
一、眼皮被无形的粘胶粘在一起…… 二、眼皮粘的越来越紧 三、你的眼皮完全粘在了一起 我要请你试试看,看你能不能睁开眼睛,
但是你会发现睁不开,无论如何用力都 睁不开,来,请试一次看看,一样睁不 开,最后再试一试,一样睁不开。 很好,停止尝试,做个深呼吸,让眼睛 享受闭起来的放松舒服的感觉。
催眠程度:
第2期:知觉支配期,触觉受到支配,引 起触觉过敏、消失或产生错误等。其次 是味觉、嗅觉,后来视觉、听觉受支配。
第3期:记忆支配期,能引起记忆丧失和 年龄减小的变化,最深能引起人格变换。
催眠状态:
浅度:意识清晰度下降,呈嗜睡状,肌 肉微松驰,感到疲劳无力,眼微闭,保 持认识和判断能力。
催眠暗示对记忆的影响
二、催眠的理论
生物学理论 • 催眠反应性与脑电图的相关:高敏者α及
β波增加,慢波减少。

(心理治疗课件3第八章催眠治疗

(心理治疗课件3第八章催眠治疗

(心理治疗课件3第八章催眠治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心理治疗课件3》第八章的内容,主题为“催眠治疗”。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催眠治疗的基本概念、原理、操作流程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我们将详细学习教材第8.1节至8.4节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催眠治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催眠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运用催眠治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催眠治疗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及临床应用。

难点:如何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灵活运用催眠技术,提高治疗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音频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催眠治疗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a. 催眠治疗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b. 催眠治疗的操作流程。

c. 催眠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a. 案例展示:介绍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催眠治疗在该案例中的应用。

b. 操作演示:通过视频资料,展示催眠治疗的具体操作步骤。

4.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进行讨论,提出催眠治疗方案。

b. 小组汇报: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b.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催眠治疗基本概念与原理。

2. 催眠治疗操作流程。

3. 催眠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催眠治疗的基本原理。

b. 请举例说明催眠治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c. 针对某一心理问题,设计一个催眠治疗方案。

2. 答案:a. 催眠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导患者进入一种类似睡眠的放松状态,提高其心理暗示性,从而改变其行为和情绪。

b. 例如,催眠治疗可应用于治疗焦虑症、恐惧症、厌食症等心理疾病。

c. 请根据实际案例设计,此处不做具体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催眠治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流程,能否运用到实际案例中。

催眠基础课程课件

催眠基础课程课件

进行处理,并告知客户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关法律法规与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催眠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
规定了催眠师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考试要求、认证流程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规定了催眠作为心理治疗方法的相关要求和限制,以确保患者的权益得到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规定了催眠师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遵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求。
心理状态与催眠
心理状态与催眠的关系
心理状态的调节
心理状态是影响催眠效果的重要因素 之一,不同的心理状态对催眠的敏锐 度不同。
催眠师通过特定的引导语和技能调节 受试者的心理状态,以提高其进入催 眠状态的速度和深度。
心理状态的类型
心理状态可分为放松、专注、想象和 睡眠等类型,每种状态对催眠的敏锐 度不同。
解除催眠
渐进唤醒
通过渐进式地唤醒受试者的身体和意识,使其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指令唤醒
向受试者发出指令,使其立刻从催眠状态中醒来。
CHAPTER 04
催眠的心理学原理
心理防备与暗示
心理防备
催眠能够降低个体的心理 防备,使得个体更容易接 受暗示和引导。
暗示性
暗示是催眠的核心,通过 暗示来影响个体的思维、 情感和行为。
人的意识与催眠
人的意识与催眠的关系
人的意识是影响催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意识状态对催 眠的敏锐度不同。
意识的层次
人的意识可分为苏醒、梦境、睡眠和深层意识等层次,每个层次对 催眠的敏锐度不同。
意识的调节
催眠师通过特定的引导语和技能调节受试者的意识状态,以提高其 进入催眠状态的速度和深度。
CHAPTER 03
催眠技能与实践

(心理治疗课件3第八章催眠治疗

(心理治疗课件3第八章催眠治疗

(心理治疗课件3第八章催眠治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心理治疗》教材第八章“催眠治疗”的内容。

具体包括:催眠治疗的基本原理、催眠状态的特点、催眠治疗的操作流程、催眠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催眠治疗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催眠治疗的基本原理,掌握催眠状态的特点。

2. 学会催眠治疗的操作流程,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3. 了解催眠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提高治疗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催眠治疗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以及适应症与禁忌症。

难点: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判断患者的催眠深度,以及如何应对患者在催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录音机、音箱。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录音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催眠治疗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1)催眠治疗的基本原理。

(2)催眠状态的特点。

(3)催眠治疗的操作流程。

3. 实践操作:(1)演示如何进行催眠诱导。

(2)讲解如何判断患者的催眠深度。

(3)示范如何应对患者在催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催眠治疗的具体操作。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并答疑。

六、板书设计1. 催眠治疗的基本原理2. 催眠状态的特点3. 催眠治疗的操作流程4. 催眠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5. 催眠治疗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七、作业设计(1)催眠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催眠治疗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3)催眠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

(4)催眠治疗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催眠心理学》、《临床催眠治疗技术》。

(2)观看视频:催眠治疗的相关视频,了解催眠治疗在实际治疗中的应用。

(3)实践活动:参加催眠治疗的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催眠治疗的操作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团体测试:看着我眼睛法
看着我眼睛,同时想去睡觉 1-10
(5)雪佛式钟摆
(2)催眠的导入与深化
渐进式放松法 下楼梯法 花博士法 手臂僵直 米勒法
雪梨花朵法 无声法
催眠
个人网站
自我调节
试管法:给测试者三个盛有清水 的试管,告诉说要实验一下嗅 觉的灵敏度,暗示说:“闻一 下,哪个是汽油,哪个是酒精 ,哪个是清水?”如果闻到了 汽油或酒精,则暗示性较强。
摆锤法:用一根结实的线,一端 系上一个小铁球,让测试者伸 出一只手提着另一端,催眠师 用一块木制的马蹄型“磁铁” 围绕小铁球运动,并暗示说: “小铁球会跟着磁铁摆动起来 ……”
2.手臂上飘:
让受试者左手平伸,催眠师暗示其 左手绑着一个氢气球,随着呼吸感 觉左手越来越轻,轻得向上飘。反 复暗示30秒后,上飘4英寸(十 厘米)或更高,得一分
3.两手分不开:
让受试者先撒开两手,然后两手十 指相互交叉紧握,置于下腹部,暗 示其两手被强力胶粘住了,不能分 开,反复暗示45秒钟。再令受试者 试着分开双手,5秒钟后分不开手 给0.5分,15秒钟后分不开手给1分
(3)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
(1)姿势改变(你弯下身去!) 不须强迫就自动弯下身去 (2)闭上眼睛(你的眼皮越来越沉重!) 不须强迫就自动闭上眼睛 (3)手向下垂(你的左手垂下去!) 在10秒钟内左手垂下6英寸 (4)手臂定位(你的右臂无法移动!) 在10秒钟内右手举不到1英寸 (5)手指并拢(你的手指无法分开!) 在10秒钟内手指无法张开 (6)手臂僵硬(你的左臂开始僵硬!) 在10秒钟内手臂弯曲少于2英寸
心理催眠的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 催眠技术总结与整合
No Image
1、催眠过程中的交流
意味深长 语速比平时慢 音量比平时低 声调变换 停顿
语句结构 权威式 平易近人式
2、催眠治疗的步骤
(一)、催眠前引导
介绍催眠的来龙去脉;讨论如何 正确利用催眠进行治疗;针对来访者 对于催眠的一些误会,从心灵、情绪 和精神层面上进行必要的澄清。
6.身体不能动:
催眠师反复暗示受试者“你身体发 沉,僵硬,不能站立”,持续45秒 。再让受试者站立,5秒后不能站 立,0.5分,15秒后仍不能站立,1 分
7.“催眠后”反应:
催眠师反复暗示受试者“测试结束 后当我响起‘咔’声,你会不由自 主地咳嗽”,持续45秒。暗示结束 后,催眠师响起“咔”声,受试者 咳嗽或喉部运动,给1分
8.选择性遗忘:
催眠师反复暗示受试者“测试结束 后你记不起第二项测试,只有当我 说你现在想起来了,你才能想起来 第二项测试的内容。”持续45秒。 暗示结束后,若受试者想不起来第 二项测试的内容,给1分
(2)布尔评定
后倒法:告诉测试者,要进行神经特 点方面实验。让测试者背向催眠师 ,两脚并拢而立,双手自然下垂, 催眠师用手掌心轻轻平贴于测试者 后背,低声说:“现在开始慢慢向 后拉你,已经开始拉了!你开始向 后倒了!已经开始倒了……”但实 际只是把手后移,如果测试者向后 倒,表明有足够的暗示性注意力。
(7)两手合拢(你的两手相向合拢!) 在10秒钟内两手合拢6英寸之内 (8)口语抑制(你说不出自己的姓名!) 在10秒钟内无法说出自己的姓名 (9)幻觉现象(你眼前有一只苍蝇!) 被试挥手试图将之赶走 (10)眼睛失控(你无法支配你的眼睛!) 在10秒钟内睁不开眼睛 (11) 醒后暗示(醒后请坐另一把椅子!) 醒后表现出移动的反应 (12)失忆测验(醒后你将忘记这一切!) 所能记忆的催眠中项目少于三个
(五)、因势利导
利用催眠状态,实施暗示指令组合、 成功景象法或其它特殊技巧。
(六)、唤醒
提高说话的音量,改用对话似的口 吻,提示现实环境,将来访者带回有 意识的清醒状态。
3、催眠导入与神深化方法
(1)催眠敏感度测试方法
催眠敏感度测试方法
(1)巴布尔暗示
1.手臂下落:
让受试者右手平伸,催眠师暗示其 右手吊着一块砖头,随着呼吸感觉 右手越来越沉,沉得往下落。反复 暗示30秒后,下沉4英寸(约十厘 米)或更低,得一分
4.口渴幻觉:
催眠师暗示受试者“你太渴了”, 若受试者有明显的吞咽动作,嘴动 ,润湿口唇,给0.5分,测试结束 后仍然感到口渴,再加0.5分
5.失语:
催眠师反复暗示受试者“你喉咙、 嘴巴动不了了,说不出话来”,持 续45秒钟。再让受试者张口说话, 5秒后说不出话,给0.5分,15秒后 仍说不出话,给1分
前倾法:站立姿势同前,令测试者 盯着催眠师的眼睛,催眠师的目光 集中固定于测试者鼻梁上,伸出双 手,掌心向内,放到测试者太阳穴 附近,并轻微接触,暗示说:“现 在当我的手拿开时,你回跟着我向 前倒。”
勾手法: 让测试者双手勾在一起 ,催眠师把自己的手包在测试者双 手之外,给予轻微按摩,催眠师的 目光固定于测试者的鼻梁,并要求 测试者凝视催眠师的眼睛,暗示说 :“你的手麻木了……两手握得很 紧了……你已经不能把你的双手分 开了!你用力试试看,你的双手不 能分开了!”
(二)、导入
将注意力凝聚在某个外 部感官体验之上(景象、声 音、感觉)或内部感受之上 (图像、声音、感觉)、或 故事、或信念(如舒服的念 头)。
(三)、深化
给出暗示,增强并加深 催眠状态。
(四)、建立学习状态
回忆学习的经历(如学习走路、说 话、骑车、驾驶等情景),从而激发学 习状态。借助催眠可以进入潜意识,建 立新的学习模式,或者用新的更有能力 的信念取代自我限制的信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