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 托物言志 托物寓意

合集下载

托物言志的故事12篇

托物言志的故事12篇

托物言志的故事12篇本文档将介绍12个具有托物言志元素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启发。

以下是故事的简介:1. 苇与风苇与风这个故事讲述了苇子在风中不断弯曲,却始终不折断,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2. 小鸟的勇气小鸟的勇气小鸟展翅高飞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敢于超越自我,追逐理想。

3. 蚂蚁的努力蚂蚁的努力蚂蚁不怕困难,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的故事,给人们传递了奋斗的力量。

4. 小草的坚持小草的坚持小草在恶劣环境中生存并茁壮成长的故事,启示了人们要坚持自己的价值。

5. 海豚的智慧海豚的智慧海豚通过聪明才智帮助人类的故事,代表了智慧的力量。

6. 灰太狼的转变灰太狼的转变灰太狼在被熊孩子捉弄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改变的故事,表达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7. 蝴蝶的美丽蝴蝶的美丽蝴蝶从蚕茧中破茧而出,展现美丽翅膀的故事,寓意着蜕变和成长。

8. 青蛙的勇敢青蛙的勇敢青蛙敢于跳跃到未知的领域,战胜困难的故事,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

9. 太阳的光芒太阳的光芒太阳的光芒照亮世界,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故事,象征着希望的力量。

10. 星星的引导星星的引导星星在黑暗中闪耀,给人们指引方向的故事,表达了信念和指引的重要性。

11. 月亮的友情月亮的友情月亮的光芒让人们感到安慰和守护的故事,弘扬了友情的力量。

12. 大地的呼唤大地的呼唤大地对人们发出的呼唤,让人们重新思考和关注环境保护的故事,唤起人们的责任感。

这12个故事中的每一个都有独特的寓意和启示,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并通过简洁的方式传达了人生的价值观。

比较托物言志的作文素材

比较托物言志的作文素材

比较托物言志的作文素材
素材一:梅花
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它不畏严寒,独自盛开。

那一朵朵娇小的花瓣,在冰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分析:梅花傲雪凌霜的品质,可以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困境中依然能坚守自我,展现出生命的美丽与顽强。

比如,在生活中遇到重重困难但依然不放弃追求梦想的人,就如同梅花一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素材二:竹子
竹子四季常青,无论风吹雨打,始终笔直挺立。

它一节一节地向上生长,中空而有节。

分析:竹子的挺拔和有节,可以寓意着正直、谦逊和有气节。

那些坚守正义、不为世俗所动摇的人,就像竹子一样,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原则。

同时,竹子不断向上生长,也象征着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

素材三:蜡烛
蜡烛在黑暗中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它默默奉献,直至燃尽。

分析:蜡烛的无私奉献,象征着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

比如教师,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还有那些在各行各业中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为了他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素材四:蜗牛
蜗牛背着沉重的壳,缓慢但坚定地前行。

它一步一个脚印,从不放弃。

分析:蜗牛虽然行动缓慢,但它的坚持不懈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令人敬佩。

这可以代表那些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挫折,但依然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人。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综合)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综合)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的定义及区别(综合)一、定义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在具体的诗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而托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诗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性来表明自己的“志”,所以看出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所以是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诗人写“石灰”“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所以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示例我在我未来的房子周围栽上许多竹子,我要像竹子一样,做一个正直、虚心、高洁的人。

我在书房里摆上几盆青松的盆景,以表达我要像青松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永不言弃!借物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古诗词中常见的托物言志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的托物言志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的托物言志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的托物言志的意象及象征意义有很多,以下是相关案例:春花:春花常被用来象征生机勃勃、希望和新生,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盼。

秋叶:秋叶常被用来象征衰老、离别和沉思,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明月:明月常被用来象征圆满、清澈和纯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江河:江河常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表达对历史和人生沧桑的感慨。

山水:山水常被用来象征壮丽和恢弘,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畏。

这些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被运用,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描写,传达诗人对生活、情感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这些意象的托物言志,诗人能够借物抒情,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表达手法之象征与托物言志 课件(共27张ppt).ppt

表达手法之象征与托物言志  课件(共27张ppt).ppt

谢谢!
(7)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 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 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8)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 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 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 (9)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
问: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 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答:托物言志。作者借对苇身处荒漠却顽强活着的生命意识及身处逆境却顽强向上精神的赞美, 表达了自己也会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珍惜生命,努力生活的愿望。(或来歌颂那些具有沙漠中 的苇一样顽强生命的人。)
象征与托物言志总结
表达手法之象征/托物言志

壹 象征

贰 托物言志
叁 象征和托物言志的异同点
肆 象征和托物言志在阅读中的运用
象征
01
定义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
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
精神、品德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例如:
1.玫瑰象征爱情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 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 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托物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的区别

托物寓意、象征、托物言志的区别

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一.象征【释义一】象征指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

象征的修辞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释义二】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

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二.托物言志【释义】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三.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1、象征侧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质,托物言志侧重作者的主观感情。

另:象征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你说象征“无产阶级战士”可以,说“春的使者”也可,而托物言志则含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兰”“竹”“菊”意义比较明显。

托物言志的诗句 古诗带意思

托物言志的诗句 古诗带意思

托物言志的诗句古诗带意思1、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烈火焚烧”,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2、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一、二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句句又暗示着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3、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诗人自许清高,不肯屈就,结果只落得生活困顿,这不就是“高难饱”吗?他曾向令狐绹等当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可最终还是不被人理会,依旧无法摆脱仕途坎坷的困境,这难道不是一场“徒劳”吗?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诗人分明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

借物喻人或托物述怀的句子

借物喻人或托物述怀的句子

借物喻人或托物述怀的句子稻穗—空虚者的头总是昂得最高.篮球—总是落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橡皮——为别人的错误献出自己的生命。

抹布——想要清洁别人,自己却是最肮脏的。

昙花——为了一瞬的绚烂穷尽一生的等待。

气球:不脚踏实地的,难掩内心的空虚笔:道出了世间万物,却一生被别人握在手里尺子:规规矩矩,墨守成规钟:在敲打中,磨练中,换取了余音绕梁的虔诚的钟声竹:每攀登一步,都作出一次小结。

沙发——软弱不一定就是无能。

烟花——在生命的奉献中闪耀动人的光彩高粱---不成熟者的脸总是一点儿也不害羞。

树---每活一年,就画一个大大的圆满的句号。

自行车轮——彼此总保持一段距离,但走起来却是亲密和谐!钟——敲打的是自己,提醒的是别人!蜡烛——站的不端,必然泪多命短!路——越是泥泞,越能留下深深的足印!尺子--自己一生正直,才能丈量别人的长短【借物喻人作文小练笔】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粉笔赞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摆放着许多粉笔。

这些粉笔几乎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甚至有些小的不值一提。

丁零零,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的跑到座位上,挺直胸板,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将文件放到桌子上,开始了这节课的内容。

老师拿起了一支刚好能拿住的粉笔,转身从黑板上为我们写者。

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化作粒粒白色的颗粒状物体,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后,一点点消失了。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个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便消失了。

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大的品质呀。

那就是——奉献。

鸽子我喜爱鸽子。

鸽子长着一身雪白的羽毛,白白的小脑袋上嵌着红红的小嘴和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就是那么可爱。

鸽子不仅长得好看,而且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替人类传递书信!在古时候交通不是很便利,人们就用鸽子来传送信件;特别是前线战争的消息都是靠这小小的鸽子来传达的!它们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是尽自己的一切努力飞到目的地,把书信成功的送达人们手上,即使在途中丧命,也毫无怨言!“现在的邮递员不就是鸽子一样的人吗?!”我不禁这么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区别
象征
【释义一】象征指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

象征的修辞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释义二】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

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象征”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中,意为“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但随着词意的不断衍生,如今的“象征”的意义渐渐的演变为以一种形式代表一种抽象事物。

托物言志
【释义】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
1、象征侧重物所具有的性格、品质,托物言志侧重作者的主观感情。

另:象征存在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你说象征“无产阶级战士”可以,说“春的使者”也可,而托物言志则含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兰”“竹”“菊”意义比较明显。

2、象征是一种修辞,而托物言志是一种表达方式,我想这一点不能混淆。

遇到一道具体的题目要看如何要求,如果问用了哪一种修辞,自然不能说托物言志,如果问用了哪一种表达方式,自己不能说是象征。

3、从使用范围上看,象征分为局部象征和整体象征,前者肯定不能理解为托物言志,后者还要分具体情况。

4、从结构上分析,象征包括鲜明象征和含蓄象征,前者不是托物言志,后者要分具体情况。

如果一个象征,同时属于整体象征和含蓄象征,同时又是象征一种生活态度或者胸怀,就可以理解为托物言志。

托物寓意
【释义】是指在构思文章时,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见景生情,托物寄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挖掘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意蕴,揭示事物寓偶然于必然的主题。

一般指借物表意、言外蕴旨的古文诗作的表达方法,往往令人读之如嚼橄榄,回味无穷,较之直抒胸臆者则别有一番韵致。

这可能基于两个原因:一是自然界某些事物秉性特殊,容易触发诗人对某些意念的联想;二是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们不能直抒胸臆,故而用托物寓意之法。

清代冯煦《剑州闻蝉》欧阳修的《画眉鸟》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的区别
“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

比如“爱莲说”。

“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都是托物,不同在于“寓意”和“言志”。

“托物寓意”包括了“托物言志”。

也就是说,“托物言志”可以说成是“托物寓意”,而“托物寓意”却不可以说成是“托物言志”。

当诗文中所托之物表达作者某种情怀、某种志向时,用“托物言志”是恰当的。

如果所托之物表达的是其他意思,如赞美、批判之类,而没有涉及作者的志向时,用“托物寓意”好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