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中的运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课外名著阅读的应用初探以统编本教材篇目为例

思维导图在初中课外名著阅读的应用初探以统编本教材篇目为例

四、案例分析与应用
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骆驼祥子》为例,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名著阅读教学:
1、制定阅读计划。《骆驼祥子》篇幅较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 实际情况,安排2-3周的时间进行阅读。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阅读 计划,确保按时完成阅读任务。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以播放《骆驼祥子》的电影片段或剧目演出 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作品的魅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思维导图在初中课外名著阅读的应 用初探以统编本教材篇目为例
01 一、引言
目录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
02 课外名著阅读中的应 用价值
三、统编本教材篇目
03 在初中课外名著阅读 中的应用实例
04 四、结论与展望
05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思维 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能够在初中课外名著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次 演示以统编本教材篇目为例,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课外名著阅读中的应用。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课外名著阅 读中的应用价值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思维导图通过构建可视化的思维网络,将名著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关键 信息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思维 导图记录阅读笔记,及时梳理思路,提高阅读效率。
2、激发阅读兴趣
思维导图具有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图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阅读 兴趣。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个性化 解读,激发创新思维。
三、名著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
1、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制定详细的阅 读计划,包括阅读书目、阅读时间、阅读方式等。确保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 完成名著阅读任务。

思维导图在初中阶段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阶段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自己的阅 读感 受 “ 讲述” 给学 生 , 学生 只是 被 动 地
数都 能 清楚 无误 地 把作 品主要 内容讲 给 同 学 听 。
发 了他们 阅读 的主动 意识 ,学生 往往会 带着 更 大 的兴趣投 入到下 一部 名著 的 阅读 中。
二、 人 物 分 析 图
在名著 阅读 的指导 中, 很 多教师越 俎 代庖 , 将 老师 、 同学 的赞赏 又增 强 了学生 的 自信 心 , 充 分激 接受 , 缺 乏深入 的思考 , 缺 少个 人 的感 悟 , 从 某 种 意义上 来说并 未完 成对名 著 的阅读 。
( 二) 全 书情 节 图
应加 以鼓励 , 不应 把教 师的 阅读体 验强加 给学生 。
( 三) 对 比分 析 图
对 于章 节不 多 的中篇小说 ,我 们 可 以在章 节
惦 O
闽 读 教 学 叶圣 陶先生 指 出 : “ 阅读理解 方法 不仅 是 机械 地解释字义 、 记诵 文 句 、 研 究文法 、 修 辞 的 法则 , 更 要 紧的还是 多 比较 、 多归 纳 。” 对特定 文本进 行 比较鉴 赏 , 发掘 其差 异或者 共性 , 能够训 练学 生发

梳 理情 节图
名著 中主人 公 的经历 始终 贯穿 全书 ,要 想使 学生对 人物进 行 细致 、 全 面的分析 有一 定 的难度 。 但最初 可 以要求 他们对 人物 做局部 的分 析 ,即在
已经绘 制 的章节情 节梳 理 图的基础 上展 开分析 。 ( 二) 全 面分析 图
思维 导 图的发 明者英 国东尼 ・ 博赞说 , 我们 的 大脑 是运用 图像 和 网络 般 的联 想 工作 的。使用 思 维 导 图 ,可 以把 一长 串枯燥 的信息 变 成彩 色 的 、 容 易记忆 的 、 有高度 组织 性 的图 。而众 所周 知 , 形

周二用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中的运用公开课获奖课件

周二用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中的运用公开课获奖课件
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中运用
第1页
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可视化
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全球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 是 英国教育兼心理学家Tony Buzan(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 年代提出。思维导图是思维可视化, 能让思维过程外显, 以图 形形式体现出来, 展示思维过程全局。同步, 它善用左右脑功 能, 藉由颜色、图像、符号使用, 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
同一作家不一样样作品间可以比较, 如曹文轩《根鸟》 与《草房子》进行比较, 通过不一样样人物成长历程, 对 曹文轩小说风格有更全面认识。不一样样作家作品也可 以进行多方面比较, 如人物特性、语言风格、作品主题、 写作技巧、叙事构造等。只要作品之间存在一定联络, 都 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周四用思维导图集合第\514对页 比
第5页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 预习 • 复习 • 阅读教学 • 名著阅读 • 写作(审题、立意、选材、讲评)
第6页
名著阅读有关促读方略
书本剧编排及演出 研究性“小论文”写作 演讲在读书会中实行 辩论在读书会中实行 批注在读书会实行 影视资源增进读书会实行 读书笔记在读书会实行 对比阅读在读书会实行 思维导图在读书会实行
小说情节发展就是为人物形象塑造服务,阅读小 说故事情节,应当由事见人,将情节发展与人物性格 联络起来分析。
周四用思维导图集合\3第人12页物
四、借助思维导图, 对名著主题进行分析理解
假如说情节是小说躯体, 人物形象是小说血肉话, 那么主题便是小说灵魂。主题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 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 是作者 写作目旳之所在, 也是作品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深 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高下, 因此, 阅读名著必须理解 其主题。作品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过 程中展现出来, 要精确地理解作品主题, 必须理清作品 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和关注人物命运发展。运用思维 导图进行情节梳理, 人物分析, 把握故事发展过程, 见 微知著, 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主题。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思维导图专题《儒林外史》课件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思维导图专题《儒林外史》课件

杜少卿:在自己没钱的情况下,仍然让杨裁缝当了自 己新做的衣服,去给死去的母亲买棺材;在得知知县 丢官没有房子可住时,腾出房子让知县搬来住。 严监生:极端吝啬,爱财。因为家里人多点了一根灯 草,严监生觉得浪费,临死都不肯咽气。 严贡生:强占邻居家的猪;回家途中利用云片糕赖掉 船钱;他在弟弟死后趁机霸占其房产。面对金钱,严 贡生不择手段,吝啬贪婪。
张乡绅得知范进中举,特来拜会范进,送范进五十 两银子,并请求范进搬到自己三进三间的空房去住。
人物形象 呆头笨脑、穷困愚陋、热衷功名、卑怯懦弱
正面典型
王冕
人物简介
出身贫寒,七岁丧父,十岁便辍学给 人放牛。靠自学学画,卖画赚钱补贴 家用,孝敬母亲。朝廷征聘王冕做官, 他连夜逃到会稽山。
相关情节 辍学放牛 湖边画荷 指陈八股之弊 躲官会稽山 拒赴官约
圣约翰:执着、坚定、善良、吃苦耐劳,有明确 的人生追求,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比较严肃 ,略显刻板,为了自己的信仰放弃了对爱的追求 。
《儒林外史 》
通过刻画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 社会的“儒林”做了深刻批判。 《狗·猫·鼠》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与“猫”相似

的人。
刺 《朝花夕拾


贪官污吏的典型
相关情节
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
朝。廷有禁杀耕牛的禁令,汤奉不问因由,竟然将做 牛肉生意的老师傅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 鸣锣罢市。
汤 奉
汤奉在偷鸡人脸上写了“偷鸡贼”三个大字,然后上 了枷锁,把鸡捆在偷鸡人头上,刚出门鸡屎就从额 颅淌到鼻子上。两边看的人一片哗然。
人物形象
生活穷困,沉迷科举 秉性忠厚、迂而不恶
范进
从二十岁考到五十四岁乡绅 他要去考试,胡屠户骂他是“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作品介绍
1.地位:《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 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汉族长篇 神魔小说。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译为多 国语言,受到专家学者的研究。
2.成书过程:
主要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方法技巧:人+事+果)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 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 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其实是叫他半夜三更去找自己。这不仅是考验他,也是防备其他人。
3.精读就是鉴赏:从求学之路,可以看出他性格特点如何?
优点:执着、诚心、谦虚;
缺点:逞强好胜。
(三)思维导图
1.情节梳理图:章节情节图、全书情节图 2.人物分析图:局部分析、整体分析、对比分析 3.感悟收获图:文学积累图、有益启示图 4.深入探究图:思想内涵图、艺术特色图 工具:利用MindManager 软件绘制、手绘
一、整体感知名著
走进作者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 人。明代作家。从小就很聪明,少年得志, 名满乡里。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 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 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后来又做过两任小官。 晚年隐居创作《西游记》。除《西游记》, 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禹鼎 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 一卷、散文三卷。
作业
1.本周精读《西游记》第1至7回,每天读一回。 2.每天批注一篇。
古典名著
CULTURE CHINA 国

点击添加标题
唐僧:玄奘(原名:陈玄奘)(602年—664年)
,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 译师。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 僧的原型。《西游记》中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 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思维导图在初中阶段名著阅读中的运用ppt课件

思维导图在初中阶段名著阅读中的运用ppt课件

24
可编辑课件PPT
25
五、 效果
可编辑课件PPT
26
可编辑课件PPT
27
可编辑课件PPT
28
可编辑课件PPT
2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10
局部分析图 初可一编辑六课件班PPT
吕振晖
11
可编辑课件PPT
12
武松 全面分析图
初二六班 贾云鹏
可编辑课件PPT
13

三、感悟收获图
可编辑课件PPT
14
可编辑课件PPT
15
文学积累图 初一五班 李可欣
可编辑课件PPT
16
可编辑课件PPT
17
《格列佛游记》有益启示图 初二六班 谢钰莹
可编辑课件PPT
18
四、 深入探究图
可编辑课件PPT
19
可编辑课件PPT
20
《西游记》艺术特色图 初一六班 孟繁帛 李熹润 吕振晖 邓泽武
可编辑课件PPT
21
可编辑课件PPT
22
思想内涵图
两种构图模式
一、 利用MindManager 软件绘制
二、 手绘
可编辑课件PPT
23
可编辑课件PPT
可编辑课件PPT
1
可编辑课件PPT
2
一、 梳理情节图
可编辑课件PPT
3
可编辑课件PPT
4
《美猴王》情节图
初一六班 刘诗涵
可编辑课件PPT
5
可编辑课件PPT
6
可编辑课件PPT
7
可编辑课件PPT
8

思维导图在初中阶段名著阅读中的运用75771资料

思维导图在初中阶段名著阅读中的运用75771资料
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间可以比较,如曹文轩《根鸟》 与《草房子》进行比较,通过不同人物的成长历程,对 曹文轩的小说风格有更全面的认识。不同作家的作品也 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如人物特征、语言风格、作品 主题、写作技巧、叙事结构等。只要作品之间存在一定 的联系,都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周四用思维导图集合\5对比
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 一、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整体内容进行把握 • 二、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情节脉络进行梳理 • 三、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 四、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主题进行分析理解 • 五、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进行比较对比阅读
一、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整体内容进行把握
在读完一本书以后,老师可指导学生从作 者简介、创作背景、主要人物、主要内容、作 品评价、作品影响等方面来绘制思维导图,就 能够通过一幅思维导图对其整体内容进行归纳 梳理,便于我们对整本书内容的把握,如果将 这些思维导图收集整理起来,当你再来回忆某 本书的主要内容的时候,通过翻看思维导图, 就会变得十分容易而又准确高效。
周四用思维导图集合\1内容
二、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情节脉络进行梳理
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构成全篇的主要 事件及其发生、发展、转化的进程。与刻画人物和表 现主题密切相关,是人物性格发展的载体。名著阅读 指导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梳理情节,在梳理 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认识作者据此 谋篇布局,多角度展示人物性格的方式方法。同时往 往一部小说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 多的细节,牵涉到众多人物,众多事件,人物情节关 系复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容易张冠李戴。若 能利用思维导图绘制一张人物关系,情节发展脉络图, 那么人物关系就会清晰,小说的情节脉络就便于掌握 了。

思维导图在初中阶段名著阅读中的运用实用教案

思维导图在初中阶段名著阅读中的运用实用教案

第第3三4十页四页/,共共446页6。页
思想(sīxiǎng)内涵图第第三3十5五页页/,共共4466页页。
两种构图(gòutú)模式
• 一、 利用MindManager 软件(ruǎn jiàn)绘制 • 二、 手绘
第第3三6十页六页/,共共446页6。页
第第3三7十页七页/,共共446页6。页
第第2二8十页八页/,共共446页6。页
第第2二9十页九页/,共共446页6。页
《格列佛游记》有益(yǒuyì)启示图 初二六班 谢钰莹
第第3三0十页页,/共共446页6。页
第第三3十1一页页/,共共4466页页。
四、 深入(shēnrù)探究图
第第3三2十页二页/,共共446页6。页
《西游记》艺术(yìshù)特色图 初一六班 孟繁帛 李熹润 吕振晖 邓泽武 第第3三3十页三页/,共共446页6。页
周四用思维(sīwéi)导图集合\2情节 第第1十1一页页,/共共464页6。页
三、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míngzh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人物形象即人物的性格品质和精神风貌。是在一定时 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sīxiǎng)、品 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也是小说的核心内容。经 典的文学作品总会留下经典的人物形象。如:路遥的《平 凡的世界》中与残酷的命运抗争的少平和少安,老舍的 《骆驼祥子》中从精进向上到自甘堕落的祥子,沈从文的 《边城》中“爱”与“美”的理想化身翠翠,鲁迅的《祝 福》中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sīxiǎng)推入地狱的祥林嫂。 这些丰满独特的人物形象屹立文坛,永不会老。
第第4四5十页五页/,共共446页6。页
感谢您的观看(guānkàn)!
第第四4十6六页页/,共共4466页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四用思维导图集合\1内容
二、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情节脉络进行梳理
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构成全篇的主 要事件及其发生、发展、转化的进程。与刻画人物和 表现主题密切相关,是人物性格发展的载体。名著阅 读指导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梳理情节,在梳 理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认识作者据 此谋篇布局,多角度展示人物性格的方式方法。同时 往往一部小说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 多多的细节,牵涉到众多人物,众多事件,人物情节 关系复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容易张冠李戴。 若能利用思维导图绘制一张人物关系,情节发展脉络 图,那么人物关系就会清晰,小说的情节脉络就便于 掌握了。
• 图式记忆 • 语文知识,知识点繁多而且容易遗忘,思维导图可以把一篇课文,
一个单元,甚至一本书,一门课程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由关键词 及其联系说组成的一张图,去芜存精。减轻记忆的负担。
• 合作式学习 • 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取长补短,共同绘制出一副神奇的”大脑思维 走向图。”
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间可以比较,如曹文轩《根 鸟》与《草房子》进行比较,通过不同人物的成长历程, 对曹文轩的小说风格有更全面的认识。不同作家的作品 也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如人物特征、语言风格、作 品主题、写作技巧、叙事结构等。只要作品之间存在一 定的联系,都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周四用思维导图集合\5对比
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便于学生能够更 好将思维导图和名著阅读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思 维导图对名著阅读的助力作用。老师可以指导学 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以及名著阅读后,从多维度 绘制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使得学生对对名 著阅读的理解和分析可视化。如对名著整体内容 的把握、名著情节脉络的梳理、名著人物形象的 分析、名著主题的分析理解和名著比较对比阅读 等。
周四用思维导图集合\2情节
三、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人物形象即人物的性格品质和精神风貌。是在 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 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也是小说的核心内 容。经典的文学作品总会留下经典的人物形象。如: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与残酷的命运抗争的少平和 少安,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从精进向上到自甘堕落 的祥子,沈从文的《边城》中“爱”与“美”的理想 化身翠翠,鲁迅的《祝福》中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 推入地狱的祥林嫂。这些丰满独特的人物形象屹立文 坛,永不会老。
SUCCESS
THANK YOU
2019/5/8
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的可视化
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 的思维工具”的思维导图,是 英国教育兼心理学家Tony Buzan(托尼·巴赞)在20世纪 60年代提出的。思维导图是思 维的可视化,能让思维过程外 显,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展示思维过程的全局。同时, 它善用左右脑的功能,藉由颜 色、图像、符号的使用,可以 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预习 • 复习 • 阅读教学 • 名著阅读 • 写作(审题、立意、选材、讲评)
名著阅读相关促读策略
课本剧编排及表演 研究性“小论文”写作 演讲在读书会中实施 辩论在读书会中实施 批注在读书会的实施 影视资源促进读书会实施 读书笔记在读书会的实施 对比阅读在读书会的实施 思维导图在读书会的实施
周四用思维导图集合\4主题
五、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进行比较对比阅读
名著对比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作品一起, 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 的方式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和对照,找出作品的 共性与个性,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想, 又可以促使学生对作品进行细读,提高感悟能力和阅读 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审辩思维。
小说情节发展就是为人物形象塑造服务,阅 读小说的故事情节,应该由事见人,将情节发展与人 物性格联系起来分析。
周四用思维导图集合\3人物
四、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主题进行分析理解
如果说情节是小说的躯体,人物形象是小说 的血肉的话,那么主题便是小说的灵魂。主题一般是 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 观念等,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 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 因此,阅读名著必须理解其主题。作品的主题思想需 要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 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分析人 物的性格和关注人物命运的发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 情节梳理,人物分析,把握故事的发展过程,见微知 著,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主题。
托尼·布 赞
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绘制要素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 发散式思维 • 思维导图是发散式思维的一种外化。它从一个中心词开始,以分
支链的方式向不同的方向无限地扩散,激发灵感,产生创意。同 时,它所提供的思维全景图,有利于整理思维的重点。因此思维 导图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工 具和方法。
一、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整体内容进行把握
在读完一本书以后,老师可指导学生从 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主要人物、主要内容、 作品评价、作品影响等方面来绘制思维导图, 就能够通过一幅思维导图对其整体内容进行归 纳梳理,便于我们对整本书内容的把握,如果 将这些思维导图收集整理起来,当你再来回忆 某本书的主要内容的时候,通过翻看思维导图, 就会变得十分容易而又准确高效。
SUCCESS
THANK YOU
2019/5/8Biblioteka 思维导图在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 一、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整体内容进行把握 • 二、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情节脉络进行梳理 • 三、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 四、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主题进行分析理解 • 五、借助思维导图,对名著进行比较对比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