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现状、历史和传说
北京故宫基本现状简介

北京故宫基本现状简介
北京故宫基本现状简介
一、历史背景介绍
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因建筑宏伟、美
丽壮观而世界闻名,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最。
故宫的建筑面积达到
了72万平方米,拥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
之一。
二、建筑风格
故宫建筑风格独特,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大成,以黄色为主色调,
代表着皇权和尊严。
其建筑庞大,分为内廷和外廷两个部分,内廷主
要是帝王和皇室成员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外廷则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
和仪式的场所。
三、文物收藏
故宫拥有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陶瓷、书画、玉器、钟表、兵器、服饰等等。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与灿烂,为
中外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绝佳机会。
四、管理现状
目前,故宫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数百万的游客前来观光,给中国的经济和旅游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故宫在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如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开展文物修缮、落实参观管理等。
五、未来展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故宫已经有了相当的年代,建筑和文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伤。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人类文化遗产,故宫管理处已经启动了一系列的修缮计划和文物保护计划,同时在旅游管理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一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故宫的真实历史故事和经典传说

故宫的真实历史故事和经典传说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作为游览胜地,每天接待着国内外上万名游客,故宫的故事和传说你们有听过吗?下面小编要介绍的就是北京故宫的故事和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故宫的故事一:工匠马德春与故宫九龙壁这建九龙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讲究多、难度大。
必须要找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行。
工部大臣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一个叫马德春的工匠。
这马德春烧制琉璃瓦十几年了,技术高超。
他选几十位工匠,第三天就开工了。
干活前,他向工匠们讲了烧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
他说:“那烧制彩色琉璃瓦对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非常讲究,要是掌握不好分寸,烧制一件琉璃成品,就得有十来件废品作为代价。
大伙要多留心,千万别出差错。
”说完就带着大伙儿干了起来。
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烧了七七四十九天,总算烧制成了。
安装这天,皇极殿门前人来人往,工匠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突然一声清脆的响声传来,吓了马德春一跳。
他来到出事地点一看,一个小工匠呆呆地站在那儿,直勾勾地盯着摔碎的一片琉璃瓦。
马德春小心翼翼地把碎琉璃瓦片拼凑在一起,仔细地看了看,低声对周围的工匠说:“这事儿对任何人都不能讲,谁要是吐露一个字,可有杀身之祸啊!”在回家的路上,马德春的心是七上八下,他想重新烧制那片琉璃瓦是来不及了,延误工期的罪名担当不起,可是另打主意来补救又要冒着欺君之罪的大险呀!眼看没几天就是交工期了,他把心一横,等死不如闯一闯。
到家后,他茶不思饭不想,不管谁来也不见,一个人来到小仓房,把门窗挡严,悄悄地自制“琉璃瓦”。
九龙壁完工的消息,及时上奏了皇帝。
第二天乾隆就带着几位大臣前往观看,刚一进锡庆门就赫然看到那座金碧辉煌的九龙壁。
走近再一细看,那九条龙栩栩如生,就和真的差不多。
乾隆皇帝顿觉满目生辉,不住赞叹。
他走到壁前,仔细欣赏每一片琉璃瓦上的巨龙,从东到西,一条龙一条龙地观看。
跟在人群后面的马德春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头上冒着汗,腿有些发软。
那乾隆来回看了三遍,真是从心里喜欢,连连称赞马德春的手艺高超,并重赏了他五百两银子。
故宫小故事简短

故宫小故事简短摘要:1.故宫简介2.故宫的传说故事3.故宫的历史沿革4.故宫的文化价值5.参观故宫的注意事项正文:一、故宫简介故宫,位于我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它被誉为“东方的大皇宫”,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代表。
二、故宫的传说故事1.故宫的龙椅关于故宫的龙椅,有一个传说。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造故宫时,命人制作了一把神奇的龙椅。
这把龙椅能分辨出坐上去的人是真龙天子还是假冒伪劣。
后来,清朝的顺治皇帝坐上这把龙椅,椅子发出奇异的光芒,证明了顺治确实是真龙天子。
2.故宫的三大殿故宫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分别象征着天、地、人三界。
在古代,皇帝会在这里举行重要的庆典和仪式,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三、故宫的历史沿革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由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下令兴建,耗时14年才完工。
在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在这里统治国家。
故宫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如靖难之役、夺门之变、戊戌变法等。
四、故宫的文化价值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瑰宝。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装饰华丽,堪称木雕、石雕、砖雕、铜铁器的精美之作。
此外,故宫还收藏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包括陶瓷、书画、玉器、金银器等,代表了我国古代工艺的高度成就。
五、参观故宫的注意事项1.提前购票:参观故宫需要提前在官方网站或其他渠道购买门票,以避免现场排队。
2.合适的时间:避开旅游旺季,选择周一至周五参观,以免人潮拥挤。
3.穿着舒适:故宫占地面积较大,建议穿着舒适的衣物和鞋子,以便游玩。
4.文明参观:尊重历史文物,不要触摸、乱丢垃圾,遵守景区规定。
5.听讲解:可以雇佣导游或使用自助导览设备,以更好地了解故宫的历史和文化。
故宫的背景资料历史基本情况及民间故事

故宫的背景资料历史基本情况及民间故事
故宫的背景资料历史基本情况及民间
背景资料
•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建于1406年,兴建时间长达14年。
•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故宫的建筑风格以传统的中国宫殿建筑为主,结合了木质结构、石雕、壁画等艺术元素。
历史基本情况
明代
•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故宫,以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皇家居所。
•明成祖在位期间,故宫主要用于政治活动和朝廷办公。
清代
雍正时期
•雍正帝在位期间对故宫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扩建,使其规模更加庞大。
•故宫成为清朝皇帝的居住和政务办公的主要场所。
乾隆时期
•乾隆帝对故宫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和装饰。
•故宫的建筑风格逐渐趋于成熟,达到巅峰。
晚清时期
•随着清朝的衰落,故宫逐渐失去了皇家的光辉。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故宫行宫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对外开放。
•1961年列为中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民间
•故宫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民间传说。
•有人传说故宫是被鬼王统治的鬼宫,晚上会听到鬼哭狼嚎的声音。
•关于故宫的神秘事件、宝藏传说等引发了很多民间故事的创作和传承。
由于被抄袭网站的问题,请自行搜索相关内容。
故宫的现状、历史和传说

故宫的现状、历史和传说故宫的现状一、概述故宫,又被称为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宫殿建筑之一。
故宫建筑庞大,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二、历史沿革1、建设背景故宫的建设始于1406年,明成祖朱棣决定将都城迁至北京,为了宣示皇权,他下令修建一座盛大的宫殿作为皇家居住和执政地。
故宫于1420年完工,成为明朝的皇宫。
2、明清两代明清两个朝代历时500多年,故宫一直作为皇宫使用。
其中,明朝享有24位皇帝,清朝享有10位皇帝,他们都在故宫居住和办公。
3、改造与保护1912年,清朝灭亡后,故宫改造成了博物院,对外开放。
此后,故宫进行了多次修缮和保护工作,以保持其原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三、建筑结构1、大殿区大殿区是故宫的核心区域,包括午门、乾清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建筑。
这里是皇帝举行大典、政务办公和接见来宾的地方。
2、后宫区后宫区是皇后和妃子们的居住地,主要包括储秀宫、安西宫、慈宁宫等建筑。
这里严格封闭,是皇帝享受家庭生活和后宫文化的地方。
3、宫廷花园故宫的宫廷花园分为内廷和外廷,内廷包括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等建筑,外廷则包括苏州街、长春园等景点。
这里是皇帝休闲娱乐和享受自然风景的地方。
四、传说与传统文化1、宫廷传说故宫有很多有趣的传说,比如关于紫禁城墙壁上的图案和色彩含义的传说,关于太和殿龙椅的传说等。
这些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为故宫增加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2、儒家文化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对其有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礼仪、孝道、忠诚等价值观念,在故宫的建筑和文化中得到了体现。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故宫平面图、建筑结构图、照片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文化遗产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出台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2、博物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出台的法律法规,对博物馆的管理与运营提供规范和指导。
故宫的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相关故事

故宫的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相关故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故宫的历史背景。
1.1 故宫建造的历史。
故宫现状简介

故宫现状简介1. 引言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作为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故宫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象征之一。
本文将介绍故宫的现状,包括其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保护措施以及对公众的开放情况。
2. 历史背景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当时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这座宏伟的皇家宫殿。
经过14年的修建,故宫于1420年正式竣工,并成为明清两代24位皇帝及其后妃、子女和内廷太监的居住地和政治中心。
1860年以后,随着清朝逐渐衰落,故宫逐渐失去了其原有功能。
3. 建筑特色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
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建筑。
内廷是皇帝及其家族居住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建筑。
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以黄色琉璃瓦覆盖的金顶是其鲜明特色之一。
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而富有序列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整个宫殿群以南北中轴线为主线,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重要的大殿和建筑群,形成了一条明显的视觉走向。
同时,故宫还有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和精美细致的装饰艺术,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古代宫殿之一。
4. 保护措施由于故宫作为重要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对故宫进行了多次修缮和保护工作。
199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4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案例。
为了保护故宫的建筑和文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对于故宫内的建筑物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加固,以确保其安全和稳定。
其次,对于文物的保存和修复工作也非常重视,建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实验室,并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从事相关工作。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强了对故宫周边环境的管理和保护,以确保其不受污染和破坏。
5. 对公众的开放情况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增加,故宫逐渐向公众开放。
北京故宫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北京故宫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故宫,原名紫禁城,位于今北京市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你知道有关故宫的故事吗?下面小编给你讲几个关于故宫的小故事故事一:传说当年刘伯温在设计修建北京城皇宫的时候,朱元璋和他的儿子燕王(朱棣)打算把宫殿修盖得数量多点儿、地方大点儿,他认为皇上住的地方,就应当特别华贵,不然就显不出天子的尊严。
有一天,皇上突然传旨宣刘伯温丄殿,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伯温来了。
刘伯温刚一见皇上就对皇上说:“启奏万岁,臣昨夜做了一个梦,梦里梦见玉皇大帝召臣到凌霄殿上,并对臣说:‘你家皇帝准备修建皇宫,请你告诉他,天堂的宝殿总共一千间,凡间的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数量。
你还要告诉他,要他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的皇城,这样才能够确保每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说完玉皇大帝就化为一阵茫茫香雾,一下把臣给吓醒啦!”皇上听了觉着很怪,仔细想了想,立马下旨叫刘伯温去监造不到一千间,可还得跟天宫差不多间量的皇宫,并让刘伯温去请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来保护皇官。
刘伯温领旨。
过了些日子,刘伯温把事儿全办好了。
皇上一看那宫殿盖得甭提有多华贵了,数量还真不到一千间但也差不多一千间,再看宫院内金光闪闪,似有众多神仙镇守。
皇上越看越高兴,当场传旨,给刘怕温加冠进爵,还赏赐了许多珠宝。
外邦听说刘伯温请了天神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来保护皇城,也就不敢轻易来兴兵作乱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故宫里的宫殿总数是九百九十九间半;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故事二:在北京故宫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有一口普通水井。
井眼上置井口石,石两侧凿小洞,用以穿入铁棍上锁。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京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逃。
临行前,慈禧太后将幽禁在景祺阁北小院的珍妃连夜召至颐和轩,命太监崔玉贵将她推入贞顺门内井中溺死,此井因而得名“珍妃井”。
平日白天的时候我们在井口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头,杂草什么的,但每到晚上十二点后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你会看到井底出现的不是石头或杂草,而是水,水上倒映的却不是你的面孔……据科学人员解释:故宫能看见宫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宫墙是红色的,涂料中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路过这里,那么这时候宫墙就相当于录像带,完全类似于现在的监控摄像头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宫的现状、历史和传说故宫作为游览胜地,每天接待着国内外上万名游客,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知道这座紫禁城里面包含着另一种内容……
一、故宫的现状:
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6.3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环绕,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楼。
根据1973年的统计,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职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
拔除杂草,疏通河道,清理垃圾。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彻底整治了环绕故宫的筒子河,更好地凸现了昔日皇城的风貌。
二、故宫的历史
故宫,这座城池从前并不被人称为故宫。
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皇宫,又称“紫禁城”。
这个世界上最豪华、最森严、最庞大的深宅
大院,自明永乐4年以来,也就是1406年下诏营建北京紫禁城,整整600年时间里,这里作为住宅仅居住过两个家族,他们一家姓朱,一家姓爱新觉罗,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这两个家族的继承者,自称天子。
《广雅·释天》曰:“天宫谓之紫宫。
”因此,这里曾经的名称是——紫禁城。
紫禁城作为一个符号,就摆在北京城的正中,至今为止,在某种意义上讲,这座城池仍然象征着至高无上,象征着权力、欲望甚至死亡。
三、故宫的传说
据说有个人以前在故宫看门,据那个人说每天晚上都能听见有人在奏乐,而且有时能看见宫女太监排队走过。
那个人家的孩子身体都不好,老人都说是因为那人受的阴气大,影响了下一代!
但并不仅仅这样,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故宫里有很多院落都是被封起来的!不对游客开放,其实每一个府第都发生过用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解放前还没有封的时候,在这些地方死了很多人!不是无故消失就是命亡,但始终是离奇得查不出原因,不过有一个共同点:死后如果还能见着尸体,那么尸体都没有脸皮。
更慎人的就是一口井,平日白天的时候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头,杂草什么的,但每到晚上12点后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你会看到井底出现的不是石头,杂草,而是水,水上倒映的却不是你的面孔……
当然也有科学人员解释了:故宫能看见宫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候宫墙就相当于录象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象放映一样,出现那个被录下来宫女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