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充填采煤技术现状与展望

充填采煤技术现状与展望当今运用到的充填采煤技术主要有膏体充填采煤技术、高水充填采煤技术、矸石充填采煤技术及局部充填采煤技术,文章在介绍各种充填技术相关知识的同时会对各种技术加以分析,提出目前煤矿开采过程中这些技术存在的不足,着重解决煤矿开采工程中充填采煤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
此外,还将研究讨论充填采煤技术的理论知识,以助大家深刻认识该技术。
标签:充填采煤技术;现状;展望充填采煤技术的优点主要有:对开采岩层的破坏不大、可以很好地控制开采岩层的移动与地面沉陷的问题,是实现煤矿绿色开采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在二十世纪中期已经开始了充填采煤技术的研究,不过当时的技术存在较大的缺陷,如生产效率不高、机械化程度低,且对充填技术的系统研究方面是空白的,这导致充填采煤技术在当时并未能广泛使用。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探讨出了充填采煤技术的理论基础并将其应用于煤矿开采中,能够很好的解决煤矿开采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
1 充填采煤技术的介绍几十年的发展使充填采煤技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得到了极大地推广,但是由于充填技术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条件限制,故目前该技术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即充填采煤技术现今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填能力与采煤能力未协调的问题、充填材料供需问题、充填技术的成本与所带来的利益均衡的问题。
充填能力与采煤能力未协调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工程中采煤作业与充填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个环节的相互协调才能使采煤作业顺利进行,但是目前充填能力与采煤能力未能相互协调,为了使充填采煤技术达到高产高效的要求,必须解决这两个能力不协调的问题。
充填材料供需问题目前已经找到较好的解决途径,因采用的是废石等废弃物作为充填材料已经基本解决,但是我们知道,煤矿开采过程的废弃物是较少的,导致了充填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故为了成功应用充填采煤技术,我们必须积极寻找能满足充填条件的廉价易获得的充填材料。
充填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环境、安全等问题,但是其所需的技术、设备等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考虑其效率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矿山地下采空区膏体充填理论与技术研究

谢谢观看
充填理论
充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
矿山地下采空区是指矿体开采后留下的空间区域。由于采空区的存在,会导 致岩体不稳定,甚至引发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因此,采空区的充填处理显得尤 为重要。充填理论主要研究充填材料的性质、充填材料的配比以及充填工艺等。
充填技术
1、膏体充填技术
1、膏体充填技术
膏体充填技术是一种以尾砂、废石等工业废料为主要原料,通过搅拌、混合 等工艺制成的膏状充填材料,将其注入到矿山地下采空区进行充填。该技术具有 适应性强、成本低、效果显著等优点,是治理矿山地下采空区的有效手段。
1、实验材料:收集铅锌尾矿和铅锌冶金渣,并进行破碎、磨细处理,以便进 行后续实验。
2、实验过程:将破碎、磨细后的铅锌尾矿和铅锌冶金渣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然后倒入模具中成型,最后进行养护。
四、实验方法与流程
3、实验测试:对养护好的充填材料进行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密 度、吸水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4、开发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对膏体充填过程的全过程监控和控制。利用传感 器、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充填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充填体的固化过程, 确保充填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对矿山地下采空区膏体充填理论与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分析了充 填材料的配比、充填工艺及充填体的稳定性等问题。指出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研 究创新的思路。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提高矿山地下采空区膏体充填技术的效 果和降低成本,
矿山地下采空区膏体充填理论 与技术研究
01 引言
03 充填技术
目录
02 充填理论 04 研究现状
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我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依然有沉陷问题发生,这就使我国煤矿开采事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众所周知,煤矿在实际开采过程中极易出现沦陷事故,一旦发生这种问题不仅给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现今较为先进的部分充填开采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实际载采过程中发生沉陷问题,因此,对煤矿开采沉陷部分充填开采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煤矿开采; 充填开采技术研究1.充填开采的基本技术原理所谓的充填开采技术,简单的来说就是对沉陷矿区使用特定类型的浆液来进行填充,这样能够让采矿过程当中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在进行充填开采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较多的技术方法,在这些技术当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膏体充填、浓度低及浓度高的较结体充填,在对不同位置的填充沉陷区进行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将重心放在充填冒落部位和采空部位。
总的来说,在充填过程当中如果出现采空区,相关工作人员要使用浓度较高的胶体进行工作;相反,如果出现冒落部位,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注浆碎石的方法来对相应的区域进行充填操作,其主要原因就是,一些相对浓度较低的非胶体由于其自身的综合特点,在高层区域是十分适用的。
为了能够保证煤层采掘工作正常进行,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而将浓度较大的浆液填入到现有的空洞部位,这样能够为空洞区上侧得到有效的覆盖。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煤炭采掘量与充填开采必须的填料总量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者对于开采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能够选择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充填技术,相关人员就要对煤层充填实现局部或者整体性的操作。
工作人员应该在实际的煤层充填期间保证现有的煤层不会出现冒落现象,在对采空位置进行充填的时候要提高一定的速度。
只有在以上的条件下,工作人员要将强度较高的填充体适用到完整性较好的岩层当中去,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在实际开采过程当中出现煤层沉陷的现象,对开采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矿山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Ke wo d : n l n ;A pi ain s u t n u t ia l e eo me t y r s Mi e f l g p l t i a i ;S s n b e d v l p n i i c o t o a
Ab ta t T e d v lp n o r ea d a p i ain st ain o n l n c n q e ae i t d c d, sr c : h e eo me t u s n p l t i t f c c o u o mi ef l g t h i u r n r u e i i e o
c a n a g e u d rr u d fl n e h i u s r ie mp aial ih c mbie wih ”h r n o s o lmi e g n u n e g o n l g tc n q e i as d e h tc l wh c o i i y n t a mo i u mi ig ”ie .Ne f ln e hn lg n d r t id t r u h t e d s u so n me h nc u cin nn da w i i g tc oo a d mo e a e sude h o g h ic si n o c a isf n to l y
c n e o n i n n r tc in r a o a l e o r e x li t n。 n e l e t e s c n e eo me t a c n e vr me tp oe t 、 e s n b e r s u c s e p ot i a d r ai h e o d d v lp n o o ao z
地下金属矿山的充填采矿技术研究

地下金属矿山的充填采矿技术研究地下金属矿山的充填采矿技术是一种利用岩层中的废矿和尾矿进行填充,使地下空洞恢复稳定的采矿方法。
它可以在地下采矿过程中解决多种问题,如保障工人安全、防止地面沉降和地下空洞塌陷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地下金属矿山的充填采矿技术的研究情况。
近年来,地下金属矿山的充填采矿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研究表明,合适的充填材料和充填方法可以提高矿山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充填材料的选择是充填采矿技术的关键。
常用的充填材料包括矿渣、磨矿尾矿、矿井废弃物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填充性能和强度,能够有效地填补地下空洞,并提供支撑力。
充填材料的选择还应考虑其环境影响和成本效益。
在充填采矿技术的研究中,充填方法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常见的充填方法包括上空移动充填法、静止充填法和液态充填法等。
上空移动充填法是指在地下空洞上方进行充填,可以减小地面沉降和地下空洞塌陷的风险。
静止充填法是指在地下空洞内进行充填,可以更好地保护矿石资源并提高采矿效率。
液态充填法则是指使用流动性较好的充填材料进行充填,可以填补更复杂的地下空洞。
地下金属矿山的充填采矿技术还需要考虑矿山的管理和监测。
管理包括充填设计、充填效果评估和充填质量控制等。
监测则是通过地下采矿设备和场地监控系统对充填区域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充填效果和地下空洞的稳定性。
地下金属矿山的充填采矿技术研究对于实现地下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充填材料的优化、充填方法的改进以及管理和监测的完善等方面展开。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地下金属矿山的充填采矿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应用。
现代煤矿开采充填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展望

现代煤矿开采充填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展望充填技术是目前在煤矿开采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技术,体现出来众多优点,也表现出来一些不足之处。
文章对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深入分析了充填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其未来发展前景。
标签:煤矿开采;充填技术;应用;发展前景充填技术在近些年的发展较为迅速,已经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充填技术,在煤矿开采中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
充填技术的优点推动其发展,所具有的缺点又制约着其发展,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对到充填技术的正反两面,合理地在实际开采作业中使用充填技术。
1 煤矿开采充填技术基本内容简要介绍充填技术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人工支护开采技术的一种。
在煤矿矿井中,在回采工作面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通过外部材料或是开采过程产生的石料逐步对采空区进行充填,以便控制采空区围岩崩落、地表移动等问题,并且可以在形成的填充体上进行保护性回采作业。
充填技术可以用于围岩性质不稳,但是矿体品质很高的稀缺贵重矿场;适用于地表不允许陷落,开采条件较为困难的矿场。
充填技术的优点在于回采率很高、作业比较安全、对地表的保护比较到位、适应性很强;但是充填技术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施工成本相对较高,生产能力和生产率都比较低等。
一般来说,根据输送方式和充填材料之间的不同,可以将充填技术分为三种:第一,干式充填法。
这种充填法的充填材料主要来源是采石场产生的碎石或者地下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等。
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再输送采场之中。
第二,水力充填法。
这种充填法的充填材料主要是碎石、砂、炉渣或尾砂等,通过水力管道输送到采场之中。
第三,胶结充填法。
这种充填方法的主要材料是砂石、炉渣等材料和水泥等凝胶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置的混合物。
通过水力管道或输送机械运输到采场之中。
在这三种方法中,干式充填技术的使用最早,但是其生产效率较低、开采成本较高、劳动强度较大,已经逐渐被另外两种方法所取代。
根据回采工艺、回采方向以及采场结构,充填技术又可以分为壁式充填、支架充填、向下分层充填以及向上分层充填等。
采矿工程充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采矿工程充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2.身份证号:******************摘要:近几年,我国采矿工程不断扩大,充填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被广泛应用,尤其是随着胶结充填技术的不断改进,提升了充填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地位。
在采矿过程中,主要利用的还是水力和胶结作为充填技术,可以提高矿产的采矿率,促进采矿工程的总体效率以及安全性,提高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采矿工程的快速发展。
这些填充技术能够适用各种煤矿环境,更好的处理采矿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我国采矿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采矿工程中充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采矿技术的发展。
本文主要阐述了充填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并且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采矿工程;充填技术;应用与发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传统的采矿技术已经不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不能顺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要求。
面对这样的局面,就要利用采矿充填技术,具备高回采率,安全性能高和环保的特点,采矿充填技术的关键是充填,主要选择砂砾,煤灰渣,碎石以及石块等物质,对在地下采矿过程中挖出来的空区进行充填。
研究数据表明,与传统采矿技术相比,充填技术略显胜出,充填技术可以有效的加强采煤区地层的稳定性,以免发生倒塌。
还可以提升矿产资源的回收率,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废石是填充材料的关键,其经济性较好。
1采矿工程中采用的填充技术充填技术是对采矿工程采空区用碎石,砂子等材料进行填充,从而达到支撑的效果,以免围岩跨落和变形。
如今的充填技术,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有水力充填法,胶结充填法以及膏体充填法。
1.1水力充填法水力充填法是一种应用最早的充填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成为“三下”煤层,特厚煤层开采的关键顶板管理技术。
水力充填法的原理是把固体物料作为浆体或膏体,在通过远距离进行传送,其特点就是成本低,传送效率高,并且不会受到季节和地势的影响。
如今我国也已经研究成功了高浓度浆料管道直流输送工艺。
现阶段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概述在现阶段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是煤炭资源开采中的重要方法。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是指在煤矿开采完毕后,利用充填物将采空区填充,以保障煤矿地表安全和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具有环保、安全、资源综合利用等多重优势,对于煤矿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2.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历程回顾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历程,最初的煤矿开采方式是采用传统的矿柱法或采空区回填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充填煤柱法、充填采煤法、充填法采空区等多种技术方法。
这些技术方法在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和保障地下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煤矿充填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向着更加环保、高效、安全、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将更加注重工艺装备的研发和创新,推动煤矿开采方式向着更加绿色、高效的方向迈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现阶段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我认为需要更加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和煤矿开采方式的可持续性。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安全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从而促进煤矿开采方式向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水平,以满足社会对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的需求。
5. 总结现阶段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通过深入探讨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概述、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个人观点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在煤炭资源开采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挑战,从而为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新增内容: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在我国的实践和应用在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rial No .495July .2010现 代 矿 业MORDE N M I N I N G总第495期2010年7月第7期 李 强(1979-),男,河北廊坊人,讲师,221116江苏省徐州市。
矿山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展望李 强 彭 岩(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摘 要:介绍了矿山充填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着重提出了煤矿矸石井下充填技术,融入了“绿色开采”理念。
通过对充填体力学作用机理的探讨,结合采矿作业要求,研究了新的充填工艺和方式。
对于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实现矿产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矿山充填;应用现状;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 D8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6082(2010)0720008206Research and Prospect on M i n e F illi n g Techn i queL i Q iang Peng Yan(School of Mechanics&Civi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echnol ogy )Abstract:The devel opment course and app licati on situati on of m ine filling technique are intr oduced,coal m ine gangue undergr ound filling technique is raised e mphatically which combine with "har moni ous m ining "idea .Ne w filling technol ogy and mode are studied thr ough the discussi on on mechanics functi on mechanis m of backfill and combine with m ining operati on require ments .It has a certain p ractical signifi 2cance on envir on ment p r otecti on 、reas onable res ources exp l oitati on,and realize the second devel opment and utilizati on of m ineral res ources and p r 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of m ine .Keywords:M ine filling;App licati on situati on;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
矿山中蕴含着大量能源物质,特别是煤炭,我国未来的发展对其的依赖还很巨大。
矿山开采在带来矿产资源的同时,也是诱发地质灾害和污染环境的直接因素。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地表沉陷。
矿山充填是治理开采沉陷的有效手段,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矿山充填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2]:50年代为废石干式充填的全盛时期;60年代发展应用分级尾砂水力充填、碎石水力充填和混凝土胶结充填;70~80年代广泛应用以分级尾砂和天然砂作为充填料的细砂胶结充填技术;90年代全面发展了全尾砂胶结充填、块石砂浆胶结充填、碎石水泥浆胶结充填和膏体泵压输送胶结充填等新技术,促进了我国采矿技术的进步和采矿工业的发展[3]。
进入21世纪,矿山开采将转向深部矿体、“三下矿体”[4]以及其它复杂难采矿体。
地压控制问题将日益突出,并成为深部高效、安全作业的主要障碍。
胶结充填是深部及复杂应力环境下地压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充填采矿法和充填工艺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且在充填采矿法不断改造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创新与进步。
一方面通过对充填材料和充填体物理力学性质的认识,研究开发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便于制浆和输送、充填体强度高的新型充填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对充填体力学作用机理的探讨,结合采矿作业要求,研究新的充填工艺和方式。
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矿山充填技术发展的趋势,逐渐形成了似膏体充填新思想,研究了一种新的充填技术———似膏体充填新技术[5]。
1 矿山充填技术的应用概况目前在中国应用的充填工艺[6,7]主要有分级尾砂充填、全尾砂胶结充填、废石胶结充填、膏体泵送胶结充填、磨砂胶结充填、赤泥胶结充填、高水固化胶结充填、少量的天然砂胶结充填和干式充填。
81.1 分级尾砂充填分级尾砂充填工艺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充填工艺,绝大部分充填矿山均建有分级尾砂充填系统,包括分级尾砂胶结充填和非胶结充填。
这一充填工艺和技术已相当成熟,其输送浓度为65%~70%。
分级尾砂的利用粒径一般为+37μm,利用率一般在50%,而对有些多金属矿山,其产率仅30%左右,如凡口铅锌矿、西林铅锌矿、安庆铜矿[8]等矿山。
1.2 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的特点是以全尾砂作为充填骨料,通过活化搅拌,在高浓度状态下输送到采场。
该工艺全部尾砂作为充填料,因而适用于充填料来源不足、在地表不能建尾砂库、尾砂中含有害物质需要处理或尾砂中含有将来可以利用的有用物质而需要保存在井下的矿山。
该法不能用常规方法搅拌,必须用活化搅拌技术,才能制备出高质量的全尾砂胶结充填料[9]。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长沙矿山研究院进行了全尾砂活化搅拌机的研究,第二代全尾砂活化搅拌机在济南钢铁公司张马屯铁矿[10]投人使用,该系统的尾砂利用率为100%。
因而使张马屯铁矿成为一座无尾砂库、不外排尾砂的金属矿山。
该技术现已相继在柿竹园多金属矿和湘西金矿等矿山得到推广应用。
为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全尾砂充填工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开发全尾砂脱水新技术。
由加拿大莫吉尔大学提出的一种脱水流程将会很有发展前途。
该流程装备有水力旋流器、沉淀漏斗和浓密机。
其最终产品是浓密机的溢流和沉淀漏斗的底流,底流的固体浓度可达78%[9]。
1.3 块石砂浆胶结充填块石砂浆胶结充填的基本特点是以砂浆包裹块石形成胶结充填体。
所谓包裹包含两层意义:①为砂浆包裹单个块石,形成坚固的胶结充填体;②块石位于采场中央而四周被砂浆包裹,形成一种“外强中干”的具有整体支撑能力和自立能力的胶结整体。
块石粒径一般小于300mm。
砂浆一般为细砂浆或尾砂浆。
由于充填体中的部分砂浆被块石替代,不但提高了充填体的整体强度,而且可显著降低充填成本。
该工艺将块石与砂浆分别输送井下,下放到采场混合形成胶结体(故一般适用于大采场充填)。
若矿山有露天采场的剥离废石可供利用,则效益更值显著。
该技术于70年代首先在澳大利亚的芒特艾萨矿应用成功后获推广[11],国内则由长沙矿山研究院与柳州华锡公司铜坑锡矿共同研究开发[12],并于1993年在铜坑锡矿成功地应用了这一技术。
铜坑矿所用的块石粒径为10~300mm,经自重输送到井下后再通过悬挂式胶带输送机送至采场;-5mm的磨砂浆,通过管道自溜输送到井下。
平均水泥耗量约100kg/m3,28d的充填体试块单轴抗压强度可达2~3MPa。
1.4 碎石水泥浆胶结充填碎石水泥浆胶结充填是以自然级配的碎石料作为充填集料的一种充填新工艺。
往往将碎石与水泥浆分别输送到井下,充填料采用无轨设备或矿车运送充入采场,也可借助自重经溜槽直接充入采空区,通过水泥浆浇淋碎石进行自淋混合。
该充填方式继承了粗骨料胶结充填体具有的高力学强度(或低水泥单耗)和无需采场脱水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传统混凝土胶结充填方式对集料配合要求高、需经机械混合和输送难度大等缺点。
因而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无论是大采场或小采场、大规模充填或小规模充填均可应用。
特别是有井下掘进废石和露天矿剥离废石可供利用时,经济效益尤佳。
碎石水泥浆胶结充填还具有应用灵活的优势,当充填规模较小时,其充填系统相当简易,基建投资低,因此,小规模充填时,该充填工艺亦具优势。
加拿大的基德克里克矿[13]、奥地利的布莱堡铅锌矿、联邦德国的德莱斯赖重晶石矿等国外矿山,于80年代即已应用碎石水泥浆充填技术。
90年代长沙矿山研究院与丰山铜矿共同研究开发的碎石水泥浆胶结充填技术[14],成功用于分段采场的充填。
该系统采用-80mm的自然级配碎石料和掘进废石料作为集料,充填料试块28d的单轴抗压强度为2~4MPa。
1.5 废石胶结充填废石充填往往采用自然级配的破碎料、掘进废石料作为充填集料。
大规模废石胶结充填主要采用自淋混合的工艺制备胶结混合料,不但简化了混合工艺,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可实现大规模连续充填。
胶结充填料浆体通过管道输送到井下采场。
废石散体一般采用多种输送方式,如自溜、带式输送机、矿车等。
分流输送工艺对充填料的输送特性没有特殊要求。
因而,分流输送为实现最佳用水量配合和简化物料配合的要求,奠定了工艺基础。
国内大规模应用废石胶结充填的矿山有丰山铜9 李 强 彭 岩:矿山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2010年7月第7期矿、龙首镍矿、吉林镍矿、金山金矿、望儿山金矿、新桥硫铁矿和铜坑锡矿等,而部分应用废石的矿山则较多,如凡口铅锌矿、金川二矿和白银深部铜矿等,均部分利用井下废石进行胶结充填。
其中铜坑锡矿和深部铜矿为废石砂浆胶结充填,其他矿山为废石水泥浆胶结充填。
1.6 膏体泵送胶结充填膏体泵送胶结充填的特点是将充填物料制备成高浓度的膏体状稠料,借助正压排量泵输送[15]。
该充填方式的关键因素是物料的可泵送特性,因此对充填物料的配合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目前工业上常用的配料方式是粗物料+细物料+超细物料。
试验表明,当充填料中细料含量大于45%,且其中-25μm的超细物料含量达到25%时,混合料具有很高的抗沉淀能力,在管道内存留一段时间仍然可泵送;层润滑薄膜,可输性好[16]。
水泥的添加方式一般有3种选择:地表制备泵送混合料时添加水泥;井下进入采场前加水泥干粉;井下进入采场前加水泥浆。
1994年在金川二矿[17]建成了膏体泵送充填系统,并相继在铜绿山铜矿、山东湖田铝土矿也建设了膏体泵送充填系统。
其中前两座矿山用德国泵,后者用中国沈阳泵。
1.7 磨砂胶结充填磨砂胶结充填已逐步减少,目前成规模应用的矿山主要有金川二矿、龙首矿、武山铜矿和建德铜矿。
20世纪80年代在金川二矿区和龙首矿建成了磨砂高浓度自流充填工艺系统。
目前金川集团公司二矿区、龙首矿、三矿区分别有5、2、2套高浓度磨砂胶结自流充填工艺系统,年充填量达到150万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