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发行与承销》考前辅导讲义:第十二章

合集下载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发行与承销》知识点(九)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发行与承销》知识点(九)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发行与承销》知识点(九)第九章债券的发行与承销【考点一】国债的发行与承销目前,我国国债包括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和储蓄国债三类。

一、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目前,凭证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承购包销方式,储蓄国债发行可采用包销或代销方式,记账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1.公开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方式是通过投标人的直接竞价来确定发行价格(或利率)水平,发行人将投标人的标价自高价向低价排列,或自低利率排到高利率,发行人从高价(或低利率)选起,直到达到需要发行的数额为止。

目前记账式国债的招标方式如下:①“荷兰式”招标;②“美国式”招标;③“混合式”招标。

2.承购包销方式承购包销方式是由发行人和承销商签订承购包销合同,合同中的有关条款是通过双方协商确定的。

对于事先已确定发行条款的国债,我国仍采取承购包销方式,目前主要运用于不可上市流通的凭证式国债的发行。

2010年以后,储蓄国债(电子式)也可采用包销方式。

二、国债承销程序记账式国债的承销程序为:(1)招标发行。

(2)远程投标。

(3)债权托管。

(4)分销。

三、影响国债销售价格的因素(1)市场利率。

(2)承销商承销国债的中标成本。

(3)流通市场中可比国债的收益率水平。

(4)国债承销的手续费收入。

(5)承销商所期望的资金回收速度。

(6)其他国债分销过程中的成本。

【考点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与承销一、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目前,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采取合并名称、合并发行、合并托管的方式。

1.招标方式地方政府债券面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招标发行,采用单一价格荷兰式招标方式,招标标的为利率。

全场最高中标利率为当期地方政府债券票面利率,各中标机构按面值承销。

2.中标原则(1)中标募人顺序。

(2)最高中标利率标位中标分配顺序。

3.分销地方政府债券分销是指在规定的分销期内,中标承销团成员将中标的全部或部分地方政府债券债权额度转让给非国债承销团成员的行为。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证劵发行与承销》考前押题卷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证劵发行与承销》考前押题卷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证劵发行与承销》考前押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

共30分。

在以下各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入括号内)1、金融债券存续期间,发行人应于每年()前向投资者披露年度报告。

A.3月31日B.4月30日C.5月31日D.7月31日2、在创业板招股说明书中,要求在其()上明确提示创业板投资风险。

A.封面B.前言C.扉页D.正文3、目标公司的董事会提前作出如下决议:“一旦目标公司被收购,而且董事、高层管理者都被解职时,这些被解职者可领到巨额退休金,以提高收购成本。

”这是指()。

A.金降落伞策略B.银降落伞策略C.复合降落伞策略D.毒丸策略4、证券经营机构有承销中的禁止行为,中国证监会的处罚不包括()。

A.取消承销业务资格B.没收非法所得C.罚款D.暂停承销业务资格5、在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要求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具备任职资格,能够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最近()年内未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最近()年内未受到过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

A.21B.32C.31D.226、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人应披露占同类资产()以上的资产抵押、质押、出售、转让或报废。

A.10%B.20%C.30%D.25%7、公司指定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的人员之前,由()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A.总经理B.董事长C.股东代表D.首席执行官8、发行人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时,控股股东在实际控制人应当承诺:自发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也不由发行人回购该部分股份。

A.6B.12C.24D.369、()应对发行人在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能完成已披露的盈利预测作出承诺,承诺函应作为盈利预测的附件。

A.全体董事B.全体高级管理人员C.发行人董事长和财务负责人D.发行人董事长和总经理10、各承销商包销的企业债券金额原则上不得超过其上年年末净资产的()。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发行与承销》知识点(一)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发行与承销》知识点(一)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发行与承销》知识点(一)第一章证券经营机构的投资银行业务【考点一】投资银行业务概述一、投资银行业的含义(1)投资银行业的狭义含义只限于某些资本市场活动,着重指一级市场上的承销业务、并购和融资业务的财务顾问。

(2)投资银行业的广义含义涵盖众多的资本市场活动,包括公司融资、并购顾问、股票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业务等。

本书所叙述的投资银行业务仅指狭义投资银行业务,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截至2011年3月31日。

二、国外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史1.投资银行业的初期繁荣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期,新行业的出现与新兴企业的崛起成为保持经济繁荣的支撑力量。

由于证券市场业务与银行传统业务的结合,以及美国经济的繁荣,投资银行业的繁荣也真正开始了。

2.20世纪30年代确立分业经营框架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发生大崩盘,引发金融危机,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

商业银行、证券业、保险业在机构、资金操作上的混合是大萧条产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商业银行将存款大量贷放到股票市场导致了股市泡沫,混业经营模式成为罪魁祸首。

为避免类似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证券业必须从银行业中分离出来。

3.分业经营下投资银行业的业务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萎缩,出现了所谓的“脱媒”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业开始逐渐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

4.20世纪末期以来投资银行业的混业经营(略)5.全球金融风暴对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影响2008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导致了罕见的金融风暴,在此次金融风暴中,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倒闭,其原因主要在于风险控制失误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弊端。

为了防范华尔街危机波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美联储批准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从投资银行转型为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

银行控股公司可以接受零售客户的存款,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将有助于两家公司重构自己的资产和资本结构。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发行与承销》考前提分卷(二)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发行与承销》考前提分卷(二)

2014年11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发行与承销》考前提分卷(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以下各小题以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1. 我国股票发行监管制度在1998年之前,采取()双重控制的办法。

A.发行种类和发行规模B.发行种类和发行企业数量C.发行种类和发行企业规模D.发行规模和发行企业数量2. 证券发行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的,可以采用联合保荐,但参与联合保荐的保荐机构不得超过()家。

A.2B.3C.4D.53. 证券公司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等业务之一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

A.3000万元B.5000万元C.1亿元D.3亿元4. 凭证式国债承销团成员原则上不超过()家。

A.20B.30C.40D.605. 证券公司以短期融资为目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金融债券是指()。

A.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B.证券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C.证券公司发行的次级债券D.证券公司资产支持证券6. 保荐代表人数量少于()人的证券经营机构不得注册登记为保荐人。

A.1B.2C.3D.47. 证券公司经营证券承销与保荐,且经营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其他证券业务中一项以上的,其净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

A.5000万元B.1亿元C.2亿元D.5亿元8. 净资本基本计算公式为()。

A.净资本=净资产一金融产品投资的风险+应收项目的风险调整一其他流动资产项目的风险调整一长期资产的风险调整一或有负债的风险调整±中国证监会认定或核准的其他调整项目B.净资本=净资产+金融产品投资的风险一应收项目的风险调整一其他流动资产项目的风险调整一长期资产的风险调整一或有负债的风险调整±中国证监会认定或核准的其他调整项目C.净资本=净资产一金融产品投资的风险一应收项目的风险调整一其他流动资产项目的风险调整一长期资产的风险调整一或有负债的风险调整±中国证监会认定或核准的其他调整项目D.净资本=净资产一金融产品投资的风险一应收项目的风险调整一其他流动资产项目的风险调整一长期资产的风险调整+或有负债的风险调整±中国证监会认定或核准的其他调整项目9. 下列关于证券公司债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发行与承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发行与承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发行与承销》章节练习题含答案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发行与承销》章节练习题含答案第一章证券经营机构的投资银行业务一、单项选择题1、意味着20世纪影响全球各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框架的终结,并标志着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真正进入了金融自由化和混业经营新时代的法案是( )。

A.《证券法》B.《格拉斯-斯蒂格尔法》C.《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D.《证券交易法》2、1927年的( )取消了禁止商业银行承销股票的规定。

A.《国民银行法》B.《麦克法顿法》C.《格拉斯?斯蒂格尔法》D.《金融法》3、我国股票发行监管制度在1998年之前,采取( )双重控制的办法。

A.发行速度和发行企业规模B.发行规模和发行企业数量C.发行速度和发行企业数量D.发行种类和发行规模4、中国证监会的现场检查包括( )。

A.机构、体制与人员的检查B.财务处理办法的检查C.规章制度的检查D.机构、制度、人员的检查和业务的检查5、证券发行上市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持续督导期间为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 )个完整会计年度;主板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续督导期间为证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 )个完整会计年度。

A.1,2B.2,1C.1,1D.2,26、证券公司在股票发行和承销过程中,进行虚假或误导投资者的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推介活动,以不正当手段诱使他人申购股票,除承担《证券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外,自中国证监会确认之日起( )个月内不得参与证券承销。

A.20B.12C.36D.40。

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发行与承销》考前辅导讲义:第八章

2014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发行与承销》考前辅导讲义:第八章

第八章可转换公司债券及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发行第一节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准备工作大纲要求:熟悉可转换债券的概念、股份转换及债券偿还、可转换债券的赎回及回售。

掌握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基本条件、募集资金投向以及不得发行的情形。

了解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的设计要求。

熟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价值、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主要动因。

知识点一、概述(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概念1.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

上市公司也可以公开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2.可转换公司债券本身具有债权与股权性质,在转换成公司股票前代表债权与债务的关系,转换成股票后代表上市公司所有权的关系。

3.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指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4.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必须报经核准,未经核准,不得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换股份前,其持有人不具有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二)股份转换及债券偿还1.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结束6个月后,方可转换成股票。

可转换公司债券对于转换股票和不转换有选择,并于转股完成后的次日成为公司股东。

2.上市公司应当在可转换公司债券期满后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偿还债券余额本息的事项;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偿还事宜与此相同。

(三)赎回、回售1.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赎回是指上市公司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和价格赎回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回售是指债券持有人可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和价格,将所持债券卖给发行人。

2.按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应当约定,上市公司改变公告的募集资金用途的,应赋予债券持有人一次回售的权利。

这一点对于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也同样适用。

【例题1·单选题】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结束()后,方可转换成股票。

2014年证券发行与承销考前复习讲义

2014年证券发行与承销考前复习讲义

2014年证券从业《发行与承销》考前复习讲义投资银行业的定义1.狭义的就是指某些资本市场活动,着重指一级市场上的承销、并购和融资活动的财务顾问。

2.广义的包括众多资本市场活动,包括公司融资、并购顾问、股票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业务等。

国外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史(以美国的发展脉络为线索)发展历程: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混业经营(一)投资银行业的初期繁荣(混业经营)1.起源:19世纪美国的私人银行。

1864年的《国民银行法》严厉禁止国民银行从事证券市场活动,只有私人银行可以通过吸收储户存款,在证券市场上开展投资或承销活动,私人银行为投资银行的雏形。

2.1927年的《麦克法顿法》干脆取消了禁止商业银行承销股票的规定,银行业的两个领域融合,投资银行业的繁荣真正开始。

(二)从20世纪30年代确立分业经营框架1背景:30年代经济大萧条,导致美国大量银行倒闭,究其根源,是由于商业银行、证券业、保险业在机构、资金操作上的混合,尤其是商业银行将大量存款放到股票市场上,导致股市泡沫,在此背景下2.1933年通过的《证券法》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要求银行在证券业务和存贷业务之间做选择,从法律上规定了分业经营。

3.结果: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在业务上严格分离,逐步形成分业经营的制度框架,奠定了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基础,并且对其它国家银行业的管理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分业经营下投资银行业的业务发展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由于银行储蓄率长期低于市场利率,证券市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巨额回报,共同基金兴起,证券公司开办现金管理账户,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萎缩,出现所谓“脱媒现象”。

而同时欧洲兼容型的金融模式使得其竞争力越来越强。

2.面对这种变化,美国的商业银行迫切需要绕过分业经营的框架,寻求创新以绕过两法的管制。

银行控股公司就是针对分业经营的一种创新。

(四)20世纪末期以来投资银行业的混业经营1.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加拿大、西欧等国相继经历金融大爆炸,银行几可以无限制的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成为美国放松金融管制的外因。

2014年证券考试发行与承销必考知识点(第二章)

2014年证券考试发行与承销必考知识点(第二章)

2014年证券考试发行与承销必考知识点(第二章)2014年证券考试发行与承销必考知识点——第二章股份有限公司概述基本内容:本章内容比较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变更,发起人的概念,公司的章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股份的增加和减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的运作,以及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制度和利润及利润的分配。

学习要求:熟悉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原则、方式、条件和程序。

了解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概念、资格及其法律地位。

熟悉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性质、内容以及章程的修改。

掌握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差异、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要求和变更程序。

掌握资本的含义、资本三原则、资本的增加和减少。

熟悉股份的含义和特点、股份的分派、收购、设质和注销。

了解公司债券的含义和特点。

熟悉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掌握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的任职资格、聘任和职权,熟悉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以及基本会计要素。

掌握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报表的性质和类别,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熟悉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润及其分配。

熟悉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和分立概念及相关程序,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破产和解散的概念及相关程序。

• 第一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重点内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原则,设立方式,条件和程序,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概念,公司章程以及公司的变更,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区别。

考点分析: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原则,设立方式,条件和程序都是证监会的法规所规定的,要熟悉证监会的有关文件和法规。

公司章程是规范公司的组织及运营的基本准则,是公司的自治规范。

了解公司章程的内容,熟悉股份有限公司的变更程序。

• 第二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和公司债券重点内容:股份有限公司资本、股份的含义、变更,资本的三原则,股份有限公司债券的特点。

考点分析: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是指注册资本,而不是实收资本。

股份是资本的构成成分、代表了股东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主要的特点是金额性、平等性、不可分性、可转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公司重组与财务顾问业务本章共分3节第一节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大纲要求:知识点一、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则和标准(一)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则,(7条要求,P470,了解)2、不会导致上市公司不符合股票上市条件。

6、有利于上市公司在业务、资产、财务、人员、机构等方面与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保持独立,符合独立性。

(二)《重组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购买、出售资产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资产交易达到规定的比例,导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资产、收入发生重大变化的资产交易行为。

(三)重大资产重组行为的界定1.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购买、出售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购买、出售的资产总额(不是净资产)占上市公司最近1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2)购买、出售的资产在最近1个会计年度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同期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3)购买、出售的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最近1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且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2.计算上述规定的比例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购买的资产为股权的,资产总额与该项投资所占股权比例的乘积和成交金额两者中的较高者为准,营业收入以被投资企业的营业收入与该项投资所占股权比例的乘积和成交金额两者中的较高者为准;(2)购买的资产为非股权的资产,其资产总额以该资产的账面值和成交金额两者中的较高者为准。

(3)同时购买、出售资产的,分别计算较高者为准。

(4)在交易标的资产属于同一交易者所有或者控制,或者属于相同或者相近的业务范围可以认定为同一或者相关资产。

知识点二、重组程序 P472(一)初步磋商:上市公司初步磋商时,必要且充分保密措施。

(二)聘请证券服务机构:上市公司应当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律师事务所以及具有相关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的就重大资产重组出具意见。

(三)盈利预测报告的制作与相关资产的定价1.上市公司购买资产的,应提供拟购买资产的盈利预测报告。

上市公司拟进行“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的总额和购买资产的总额占其最近1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或“上市公司出售全部经营性资产,同时购买其他资产”等重大资产重组行为以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还应当提供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报告。

2.重大资产重组中相关资产以资产评估结果作为定价依据的,资产评估机构原则上应采取2种以上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四)董事会决议有关文件的披露与上报: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独立财务顾问报告、法律意见书以及重组涉及的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和经审核的盈利预测报告至迟应与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同时公告。

(五)股东大会决议重大资产重组事项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六)证监会审核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提交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3种):上市公司出售和购买的资产总额占其最近1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上市公司出售全部经营性资产,同时购买其他资产;证监会在审核中认为需要提交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的其他情形。

(七)重组的实施:1.证监会核准重组申请的,上市公司应当及时实施重组方案,并于实施完毕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编制实施情况报告书,向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并予以公告。

2.(见P478)(八)重组实施后的持续督导独立财务顾问应对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期限自证监会核准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之日起,应不少于1个会计年度。

【例题·多选题】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存在()的,应提交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A.上市公司出售和购买的资产总额占其最近1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B.上市公司出售全部经营性资产,同时购买其他资产C.上市公司出售部分经营性资产D.上市公司购买其他资产『正确答案』AB知识点三、信息管理 P479(一)信息的披露(见479)(敏感信息)(二)保密的规定(见479)(三)停牌的申请与处理(见480)知识点四、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特别规定(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条件(发股是1年报告)(1)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和增强持续盈利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减少关联交易和避免同业竞争,增强独立性。

(2)上市公司最近1年及1期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出具了其他类型的审计意见的,须经注册会计师专项核查确认,出具这些类型意见所涉及事项的重大影响已消除或将通过本次交易予以消除。

(3)上市公司发行股份所购买的资产,应为权属清晰的经营性资产,并能在约定期限内办理完毕权属转移手续。

(4)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发行股份价格的限制不得低于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

交易均价的计算公式为:(见P482)(三)特定对象以资产认购而取得上市公司股份的锁定期限12个月内不得转让。

下列情形之一的,36个月内不得转让:特定对象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特定对象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特定对象取得本次发行的股份时,对其用于认购股份的资产持续拥有权益的时间不足12个月。

(四)审核与实施上市公司申请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应提交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

特定对象因认购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导致其持有或控制的股份比例超过30%或在30%以上继续增加,且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同意其免于发出要约的,可以在上市公司向证监会报送发行股份申请的同时,提出豁免要约义务的申请。

知识点五、重大资产重组后再融资的有关规定重组完成后1年发。

重组前不符合条件或重组致使实控人变化,至少1会计年度才能发股和债知识点六(新增内容,特别重要)、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共性问题关注要点(一)交易价格公允性1.以法定评估报告为依据的交易项目(1)普遍关注点:①是否提供评估报告和技术说明;②评估报告与盈利预测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间是否重大矛盾;③基准日的选择是否合理,至审核期间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重大偏差应重新评估;④在拟注入之前3年是否有过评估,两次评估之间是否差异,若有应说明和关联交易。

(2)评估参数与方法:①评估方法是否得当;应采取两种以上参数,参数是否妥当,是否存在重大矛盾;②收益现值法、成本法、市价法:参照对象与评估标的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比性;③评估机构:以土地使用权为评估对象的,执行国土部制定的规程,是否具备全国内执业资格。

资产评估机构与审计机构之间是否存在影响其独立性的因素。

与评估机构签订合同后,是否更换机构;如更换,是否说明具体原因及评估机构的陈述意见。

涉及珠宝的,聘请专门的机构,该机构是否具备相关条件;已取得证券、期货业务是否用符合上述要求的机构出具的报告。

(3)特别资产类型:①企业股权价值。

对主要产品市场价格敏感性的分析是否充分;②流动资产:坏账准备、减值准备的冲回是否足够依据;③开发性房地产:土地性质是否与土地实际用途相符;是否符合规划;是否确定评估参数结合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实际情况。

④土地使用权与投资性房地产。

参数的选取相类似的其它交易案例的评估参考数据;用收益现值法的,折现率考虑持有物业出租与开发房屋出售的区别。

⑤知识产权:评估假设是否充分;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包装、外观等)价值是否与实际价值匹配;是否已经全面剔出广告开支;是否存在重复计算;⑥采矿权:是否已经取得国土部评审备案的储量报告;是否对比同类、同地区资源的量价和评估案例。

2.价格不以法定评估报告为依据项目。

交易价格以双方的股票市价、独立财务顾问估值、净资产面值等为依据。

(1)提供独立财务顾问定价的意见。

(3)充分考虑市盈率、市净率;(4)揭示风险并确保投资者在知悉该风险的情况下严格法定表决程序。

(二)盈利能力与预测:从此开始往后本知识点涉及的基本都是两年。

1.审计报告:(1)标的资产是否提供两年审计报告(3)非标准审计报告:保留意见;保留事项是否已经消除;强调事项段意见关注强调事项可能的影响。

2.利润表事项:(1)两年收入稳定性;(2)税金及所得税是否与收入或利润匹配。

(3)净利润是否依赖非经常性损益;如存在是否对扣除该损益后净利润的稳定性作出说明,是否具有持续性和可实现性。

(4)毛利率与同行业相比是否存在异常。

(5)是否严重依赖于重组方或其他关联方;若依赖关联方,是否存在合理性作出论述。

3.资产负债表关注:(1)巨额;(2)固定资产折旧、坏账准备少提、资产减值少计等;如存在,对历史业绩造成的影响。

4.盈利预测报告关注:(2)利润是否包括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就是与主营和兼营没太大关系,但影响到公司盈利的收支。

(4)(5)预测属于与历史经营记录差异较大。

差异大的,给予合理解释。

(6)预测盈利数据与评估报告中的预测盈利数据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涉及预测:体现财务会计中的勾稽关系。

(7)假设不符,解释是否合理。

5.其他关注:(P488)(1)勾稽关系是否对应。

(3)是否受到合同、协议或相关安排约束。

(4)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是否与上市公司一致;(5)是否在同一管理层下运营两年以上;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能否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6)标的资产在过去两年内是否曾进行剥离改制;若存在,是否对业务剥离、资产与负债剥离、收入与成本剥离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7)补偿是否合理:股份补偿协议是否包含了资产减值测试(就是看企业资产跌价到什么程度不会伤到企业元气,而影响其正常经营)(三)资产权属及完整性(略P489-492)(四)同业竞争1.竞争性业务的披露范围:(l)是否已详细披露收购交易中的收购人(包括豁免要约收购申请人)、收购人的实际控制人及该实际控制人的下属企业(或重组交易中的交易对方、交易对方的实际控制人及该实际控制人的下属企业)。

(2)是否已结合上述企业的财务报告及主营业务构成等相关数据,详细披露其与上市公司的经营和业务关系,并就是否存在现实或潜在的同业竞争(包括但不限于双方在可触及的市场区域内生产或销售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或者提供同类或可替代的服务,或者争夺同类的商业机会、客户对象和其他生产经营核心资源)进行说明和确认。

(3)独立财务顾问和律师是否对上述问题进行核查并发表清晰、明确的专业意见。

2.报告书披露不存在现实同业竞争的:(1)经披露或核查确认不存在现实同业竞争的,关注收购人或重组交易对方及其实际控制人是否进一步对避免潜在的同业竞争作出明确承诺,承诺交易完成后收购人、收购人的实际控制人及该实际控制人的下属企业(或重组交易对方、交易对方的实际控制人及该实际控制人的下属企业)与上市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形,并放弃将来可能与上市公司产生同业竞争及利益冲突的业务或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