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老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老王》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章以“我”与⽼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王的⼏个⽣活⽚段,刻画了⼀个穷苦卑微但⼼地善良、⽼实厚道的“⽼王”形象,表达了作者⼀家对⽼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同情和尊重。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10课《⽼王》课⽂原⽂ 我常坐⽼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王⾃⼰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了,没⽤了”。
⽼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户。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辆破旧的三轮车。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
⽼王只有⼀只眼,另⼀只是“⽥螺眼”,瞎的。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有⼈说,这⽼光棍⼤约年轻时不⽼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只眼。
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了就看不见。
有⼀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肿胀,⼜青⼜紫。
那时候我们在⼲校,我⼥⼉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他也许是从⼩营养不良⽽瞎了⼀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有⼀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个荒僻的⼩胡同,看见⼀个破破落落的⼤院,⾥⾯有⼏间塌败的⼩屋;⽼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院去。
后来我在坐着⽼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是不是他的家。
他说,住那⼉多年了。
有⼀年夏天,⽼王给我们楼下⼈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每天清晨,⽼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冰箱。
他送的冰⽐他前任送的⼤⼀倍,冰价相等。
胡同⼝蹬三轮的我们⼤多熟识,⽼王是其中最⽼实的。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概压根⼉没想到这点。
“⽂化*”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条腿⾛不得路了。
我代他请了假,烦⽼王送他上医院。
我⾃⼰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等待。
⽼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初中语文人教(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10《老王》教学设计

10、《老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老王的“苦”与“善二2、把握作着及家人的善良。
3、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了解老城的“苦”与“善”以及作者及家人的善良,学会善待他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生活中,我们喜欢关注明星,因为他们有耀眼的光环;我们喜欢关注伟人,因为他们做出了 页献;我们也喜欢关注亲人,团为我们知道血浓于水的意义。
而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另外的人 群,他们处在了可能被我们遗忘的角落。
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杨绛笔下的《老王》,去看看 被我们遗忘的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走近老王了解人物基本信息。
职业:三轮车夫健康状况:眼睛残疾 命运结局:患病而亡2、仅就全文内容来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你眼中的老王。
(用两个词语来概括)(1)从(1-4 )自然段来看,老王是一个(很苦)的人。
(2)从(5-22)自然段来看,老王是一个(善良)的人。
三、细读课文,品味老王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地探讨一下老王的"苦〃与“善1 .请同学们齐读1-4自然段,思考:老王的〃苦〃主要体现在哪些事情上呢?物质上:职业一一靠一辆破旧三轮车维持生活身体一一眼睛残疾,生意受影响居住一一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生活一一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精神上一一单干户,孤独无亲,被人瞧不起.尽管老王很不幸,命运很悲苦,但他始终保持着他的那份善良。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5-22自然段, 思考:老王在与作者交往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情?这几件事说明老王的品质如何?(1)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2)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重感情,讲仁义)(3)临死前来送香油和鸡蛋(知恩必报)3、作有笔下老王的〃善举”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却触到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觉得 这几件事中,哪一件最令你感动?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四、再读课文,善待老王.那作者到底送给了老王什么温暖,以致老王用尽生命最后的力气来回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杨绛 一个怎样的人?(1)服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2)老王再客气,也得付给他应得的报酬;(3)在不坐他的车后,依然关注他的生活;(4)老王送鸡蛋、香油来,不让他白送,世给了钱;1、整理“人物档案”, 姓名:老王婚姻状况:单身居住条件:差1、整理“人物档案”, 姓名:老王婚姻状况:单身居住条件:差(5)把对老王的关爱延续给女儿一一给他大瓶的鱼肝油,治好了他的夜盲症。
10.老王课件(15张ppt)

老舍的《骆驼祥子》 :
这是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 子原是一个破产农民,从农村流落到城市, 做了人力车夫。他决心凭自己的力气攒钱买 一辆车。他的理想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但 他三次买车,三次丢车。他和虎妞结婚,虎 妞难产而死。他最心爱的小福子受逼上吊自 尽。最后曾经是一个勤劳、能干、健壮、朴 实、善良的祥子终于成了一个吃、喝、嫖、 赌、懒、狡猾等样样俱全的行尸走肉。
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 你能用两个词来概括老王的一生吗?
(提示:生活、为人 两方面考虑)
“画”说老王
观察插图,速读 课文1-4段,作者给 了我们介绍了老王 的哪些情况?从这 些信息你读到什么? (从职业、家人、外 貌、居住条件等方 面来看)
姓
名: 老王
职
业:蹬三轮车
家庭成员: 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便就没了 外貌特征: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家庭住址:荒僻小胡同里的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
地位卑微 谋生手段的艰苦 老光棍、孤独终老 生理缺陷 居住条件恶劣
苦
生 活 艰 苦
有人说生活苦不算苦,心境苦才是真 的苦,老王的心境如何?
失群落伍、单干户、没亲人、被 人瞧不起,没人搭理 ——心境凄苦
快速阅读5--22段, 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 中哪几个生活片段?体现老王什么样的 性格? 1.给我们带送冰块,冰大车费 减半 最老实
善
2.“文革”时送我先生看病,不 肯收钱,拿了钱还担心我有没钱 看病 有良心,不贪钱
3.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 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 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懂得感恩 忠厚老实、心地善良、 知恩图报
善待老王
面对老王的不幸,作者一 家为他做了哪些事情?
2024版10《老王》课件1

品味诗歌语言
诗歌语言凝练、优美, 要仔细品味其用词、句
式和韵律。
感受诗歌情感
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 深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
情感和思想。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 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针对《老王》课文内容,老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老王的人物形象特点是什 么?文章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作者通过老王想表达什么主题思想?
01
家庭观念
比较东西方家庭观念的异同,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伦理
道德。通过影视作品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家庭文化的魅力。
02
友情与爱情观
探讨东西方在友情和爱情观念上的差异,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对人际
关系的影响。通过跨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03
人生价值观
比较东西方在人生价值观方面的异同,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主要成就
在工作中,老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生活中,他 乐于助人,与人为善,深受邻里乡亲的 尊敬和爱戴。
作者创作背景及目的
创作背景
作者通过对老王的深入了解和观察,深感老王身上所体现出的普通劳动人民的 优良品质值得赞扬和传播,因此决定以老王为原型进行创作。
创作目的
通过《老王》这篇课文,作者旨在歌颂普通劳动人民的伟大品格和崇高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平凡人物,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美好品质。
感人至深的语句
摘录故事中的感人语句,分析其 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富有哲理的语句
解读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探 讨其对社会和人生的启示意义。
生动形象的语句
欣赏故事中的生动形象描写,感受 其艺术魅力和语言表现力。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 交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老王》课件(35张ppt)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但我们可以用伟 大的爱去做些小 事。
特蕾莎(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南斯拉夫/印度]
—诺贝尔和平奖 得主特蕾莎修女
课堂小结
单击送此人处玫编瑰辑,母手版有标余题香样式
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当常怀关切之心。 眼• 泪单•击要第此二为处级别编辑人母的版悲文本伤样而式流;仁慈,要为 善良的• 心第•三第灵级四级而发。”常常爱惜”,去关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自食其力……
互助……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姐妹抓阄读书, 有书读的妹妹却 哭了……
我们的课桌, 我们的床……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我们常常无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法式 做伟大的事,
• 第四级
——写作者•与第一五级位三 轮人力车夫的交往, 表现底层劳动者在不 幸的生活中的不变的 淳朴善良的天性。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观察•插第二图级,速读课文1-4 • 第三级
段,作者•给第了四级我们介绍
• 第五级
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 这些信息你读到什么? (从职业、家人、外貌、 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
同情• 第。•二第级三级
王的境遇感到愧怍。
• 第四级
• 第五级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职业:三轮单干户
基 • 单击本此处生编理辑缺母陷版:文一本只样眼式
10.老王课件(15张ppt)

钱钟书(1910—1998),江 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 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 《谈艺录》、《管锥编》等。
走 近 老 王
作者对老王态度如何?
善良,富有爱心、同情心,关 爱和尊重不幸者
以善良体察善良。
认识作者:
善良老实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 照顾他的杨絳有什么样的感受?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明确: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 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 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她觉得自己是一个 幸运的人,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而自己 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 “愧怍”。
——揭示全文主旨
不管你幸与不幸,应对人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这反映 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 呼吁我们:对普通人, 尤其是对弱者、卑微 者要持一颗爱心,尊 重他们,理解他们, 同情他们,关心他们, 多给他们以善心,这 样一来社会就更加发 展和文明了。
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能够那么关心老王?
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 你能用两个词来概括老王的一生吗?
(提示:生活、为人 两方面考虑)
“画”说老王
观察插图,速读 课文1-4段,作者给 了我们介绍了老王 的哪些情况?从这 些信息你读到什么? (从职业、家人、外 貌、居住条件等方 面来看)
姓
名: 老王
职
业:蹬三轮车
家庭成员: 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便就没了 外貌特征: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家庭住址:荒僻小胡同里的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
10 老王优秀课件

词语解释
【失群】动物或人找不到原来的群体。 【落伍】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时代。 【惶恐】惊慌害怕。 【荒僻】荒凉偏僻。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整体感知
课文共有 22 段,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个部分
主要讲了什么?
➢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作者简要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表 现他生活艰苦。 第二部分(5-16):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表现 他的“善”。 第三部分(17-22):写老王的去世和“我”的感触。
3.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懂 得
老 实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 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感厚 激道 的、
C.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
好心 人地
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 。 善
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良 、善4.作者一家的来自良表现在哪里?课后作业
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 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 他(她)的简笔画。
比较下边每组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每组的 第一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大词小用,简练、风趣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夸张,强调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硬的形态
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 他们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你认为 他们是怎样的人呢?
10 老王
R·七年级下册
作者名片
杨绛,(1911-2016),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 人,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 翻译家。
10《老王》(教学版)修改版

老王
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
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
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
炼。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
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
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
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1.自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惶恐(huáng ) 取缔( dì)
攥( zuàn) 荒僻( pì )
老王
杨绛
第一作家、评论家、文学翻译 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 、《将茶 饮》译作有《堂.吉诃德》等。其夫钱钟 书,字默存,代表作《围城》。
《老王》作于1984年。这是一
篇回忆性的散文,是作者在“文
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作者
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 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
(1)老王的“善”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送冰,车费减半
老实厚道
②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善良淳朴
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
知恩图报
{老实厚道 送冰,车费减半⑸ 淳朴善良 送夫看病⑹ 知恩图报 临终送物⑻-⒃
第二课时
文章写了老王很多事情,哪件事情写得 最详细最感人?
临死前送 鸡蛋、香 油还人情。
我们送冰 钱,拿了钱 块,车费 还不大放心, 减半。 担心人家看
病钱不够。
3.“文革” 时期,他 的生计越 来越困难。
4.去世前一 天硬撑着身 子给“我” 送香油、鸡 蛋。
(3)说一说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
老王
老王是一个
充满苦难,
同时又很善
良的人。
1、老王是个苦命的人,他的“苦”表现在哪里? 老王更是个善良的人,他的“善”又表现在 哪些方面?请结合课文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是被伤害,越是懂悲悯。 爱得越多,愧疚也就越多。
杨绛其人:善良 自省 高贵 杨绛其文:寓深刻于平实之中
阅读拓展
《我们仨》 《林奶奶》 《走在人生边上》
课前准备
语文教材 笔 平板
老王
杨绛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略读文本 穷苦 命运 平等 尊重 同情 人道关怀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细读文本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 们说着闲话。
我本可以跟老王说说贴心话,但却只说闲话。
பைடு நூலகம்
小组合作
仔细阅读文章,按照文章顺序,寻找并 勾画文中体现作者愧怍的句子。补充以下句 式,替作者写下愧怍之叹。拍照并上传至第 1区间。时间:4分钟
我本可以______________,但却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文中的杨绛在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中? 你能从文中找到一些线索吗?请勾画相 关句子。
一位中年干部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污水浸霉发黑 的木板,络上绳子,叫我挂在颈上,木板是滑腻腻的, 挂在脖子上很沉,我戴着高帽,举着铜锣,给群众押 着先到稠人广众的食堂去绕一周,然后又在院内各条 大道上“游街”。他们命我走几步就打两下锣,叫一 声“我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背后还跟着七长八短 一队戴高帽子的“牛鬼蛇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