攫取之手_援助之手与中国税收超GDP增长_方红生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检测试题

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检测试题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检测试题一. 选择题1.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是“先天不足, 后天畸形”, 其中“先天不足”是指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地主、官僚和商人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2.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 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 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C. 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 经济形态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3.上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 对其解释正确的是:①所示的经济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②所示的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③④⑤D. ①②③④4.19世纪后期,1900 1915 1920 1924 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 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该表的正确解读是山东章丘0.1 35 45 50山东济阳0.2 15 25 40①农产品已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19世纪中后期, 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西方各国。

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快速发展④导致了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6.张謇曾说: “我们儒家, 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 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 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 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中国税收的发展与改革——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访谈

中国税收的发展与改革——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访谈

分点 。从增长速度看 ,东 、中、西部税
收增速 分别 达 ̄ 2 .. 8 3和 1 .% : o 1 、1 . J I = ; ) % 79 , 分别 比 “ 五 ”期 间加快 13 681 . 九 . 、 . ̄67 : : 1 个 百分点 。 三是 国 、 地税 局税 收收入协调增 长 , 地 税 局 收 入 增 幅略 高 。 “ 五 ”期 间 , 十 国、 地税局 分别组织税 收收入743乙 59' 元 『
高 ,中西部地 区税收收 入增速 明显加快 。 “ 十五 ”期 间 ,东 、中 、 部地 区税收 西
展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 群众 目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需要 。 当前 ,我国的税收现状如何?今后
我 国的税 收 又将 如何 发 展与改 革? 本刊 记者 就此 采访 了国 家税 务总局 局长 、 党
价 增长 。
协 调发 展 增 速 正常 记者 :请 您介绍一 下 “ 五”期间 , 十
收入占全国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分别为
7 . 、1.% 1 . ,其中东部地 区收 o8 % 5 5 、 37 % 入 所 占比重较 “ 九五 ”期 间提高53 .个百
我 国税收收入发展 的情况及特点。 谢旭人 :“ 十五”期间,全国税收
综合计 划 司 司长 ,综 合 与改革 司司长 ,党 组成 员、 部 长助理 。19年 至 19 95 98 年 财政 部 副部 长、 党组 成 员。19年 至2 0年任 中 国农 业发展 银 行行 长、 党 98 00 委 书记 。20年 至20年 任 中央金 融工委 副 书记 。20 年 1月至20年3 00 I1 3 01 1 03 月任 国 家经 贸委 副主任 、党组副 书记。20年3 03 月任 国家税务 总局局 长 、党组 书记 。 中共 第十六届 中央委 员会 候补委 员。

收入倍增计划:中国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收入倍增计划:中国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收入倍增计划 : 中国强国富民的必 由之路

@ 李长安 庄

大 的提高 。17 98年 ,中国的人均 G P D
不 足 20美 元 。 到 20 年 ,人 均 G P 0 09 D
使全体人 民共 同富裕起 来 、让所
有 老百 姓 过 上体 面 的生 活 ,既 是 中 国执
已经增 长到接近 30 0 0美元 ,增 长了大
界性 的难题。 日本政府为了促进落后地 区的经济发展,从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
划开始至上世纪 8 0年代 ,先后制定和
本决策者认识到 ,市场经济的科学其实 就是人 的科学 ,市场经济就要调动人人
的积极性 ,推动人 人消费 ,拉动内需 , 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不过,令人遗憾 的 是 ,E本 的执政者未能将这种清醒认识 t 保持始终 。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二 十年后 的 18 9o年代 ,实 现了丰裕社会
民收入增长相协调 ,使人 民真正能够享 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就成为当前~项 迫在眉睫的任务。
这个 比重不断下降 ,到 20 0 7年 已降 至 3 .%。而代 表政 府所 得 的 生产税 净 97 额 和代表 企业 所得 的 固定 资产折 旧及 营业盈余 占 G P比重则分别 由 19 D 9 0年
的 1 . 和 3.% 上 升 到 20 年 的 1% 7 4 9 07
1 .%和 4 .%。 42 61
力军 的一
直 到
农 民
现不l
收 入 增 长 缓 慢 : 经 济 发 展 的
“ 腿” 短
自 17 98年开始 实施改革开放 政策 以来 ,中国的国民经济 已经实现 了持续
约 1 。 5倍
政党的基本理念 ,也是经济体制改革 的 根本 目标 。改革开放 3 0多年来 ,我 国 的国民经济取得 了举世 瞩 目的成 就,人 民的生活水 平也有 了极大 的提高 。不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之时评例文:从纳税2000万以县长助理相授说开去……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之时评例文:从纳税2000万以县长助理相授说开去……

从纳税2000万以县长助理相授说开去……陕西省文盲煤老板当县官“新捐官现象"惹争议陕西省府谷县任命4名民营企业家为“不脱产”县长助理,作为对纳税大户的鼓励,一时间议论纷纷,评价不一。

鼓励纳税大户民营企业家的方式应该有很多种,但可以肯定,这种以任命为“不脱产”县长助理,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鼓励方式。

以官职作为鼓励,其不当之处显而易见。

政策上无据,党和国家干部选拔任用有严格的规定,任何不符合条例规定任命干部的行为,都需要坚决制止和纠正。

逻辑上混乱,既是作为市场主体的民营企业家,又是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官员,是典型的兼“运动员”和“裁判员"两种角色于一身。

对这些民营企业家来说,经营企业和当县长助理是两类不同的工作,人常道“术业有专攻”,优秀企业家的舞台在于商场,把长处用在不擅长的地方,容易顾此失彼,甚至耽误了企业发展.对县政府来说,把行政职务作为奖励,无论怎么解释,都难以摆脱买官卖官的嫌疑,社会影响恶劣。

试问,纳税2000万以县长助理相授,如果纳税更多,该以什么职位来“奖励”?对纳税大户要不要鼓励?首先必须明确,依法纳税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企业纳税多少,不是政治砝码,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也不仅仅是纳税额一个指标.同时,也不能轻视税收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肯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纳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对那些依法按时纳税的民营企业纳税大户进行鼓励,也很有必要.比如实施一定的扶持措施、在一些重要工作上倾听意见、授予有关社会荣誉称号、通过法定途径鼓励参政议政等。

但是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而言,政府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是最好的鼓励。

市场竞争,百舸争流,优胜劣汰,商场上的业绩更能表明成就,企业家们最关注的是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

改革开放30年,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微笑服务,“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越来越少;审批环节简化,行政事务“一站式”政务大厅,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了很大便利。

2024年银行招聘之银行招聘职业能力测验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2024年银行招聘之银行招聘职业能力测验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2024年银行招聘之银行招聘职业能力测验通关题库(附带答案)单选题(共150题)1、不属于国家开发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A.发放重点项目政策性贷款B.办理向重点项目贷款贴息C.发行金融债券D.办理粮棉油储备贷款【答案】 D2、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点,以下关于诗歌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抒情诗的故事情节不完整,目的在于直接抒发作者感情,反映社会生活,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B.古体诗也称旧体诗、古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包括四言古诗、五言古诗、辞赋(兼有散文性质)、乐府诗等C.词也称“诗余”、“长短句”,分为小令(不分段)、中调(分为上下阕)、长调(分为“三叠”、“四叠”)D.元曲包括散曲、戏曲,小令、套数都是散曲的一种,而杂剧、传奇则是戏曲的分类,戏曲与散曲的区别在于后者已是可供演出的剧本【答案】 B3、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论处。

A.职务侵占罪B.贪污罪D.挪用公款罪【答案】 B4、统计表明,大多数医疗事故出在大医院,因此去小医院看病比较安全。

A.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医生的素质有关B.大多数医疗事故是重症病人,大多数重症病人去大医院C.不同的病应该去不同的医院D.大医院的数量要比小医院少【答案】 B5、第55题答案是__________A.reportedB.predictedC.heardD.feared【答案】 D6、风险管理团队正在评估某小企业客户的偿债能力,其应该关注该企业以下()指标。

A.资产净利润率B.流动比率C.存货周转率D.应收账款周转率7、行人甲与乙因自行车相撞发生争吵,甲朝乙胸部猛击一拳,乙倒地,因反射性心跳停止而死亡。

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故意伤害(致死)罪D.不构成犯罪【答案】 C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词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A.拨动接纳B.触动吸纳C.触动接纳D.拨动吸纳【答案】 B9、When you look for a job, it's not your book knowledge but your experience__________matters more.A.whetherB.whichC.whatD.that【答案】 D10、 --I've got something weighing on my mind. C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A.Don't mention itB.No wayC.No problemD.Forget it【答案】 C11、The leaders of Detroit's struggling Big Three automakers are appearing before the Senate today, where prospects of ~25 billion in emergency loans to the industry appear to be stalling.A.GOP called for "corporate welfare"B.the leaders of the Big Three came to Senate to stall the loansC.the breakdown of American auto industry will affect millions of people' s lifeD.¥700 billion emergency loans is to be tapped into【答案】 A12、在工作中,小周不慎将计算机的电源线拔掉,导致计算机断电关机。

解析RCEP签署历程、协定内容及后续影响:硬核RCEP,释放哪些利好?-2020.11

解析RCEP签署历程、协定内容及后续影响:硬核RCEP,释放哪些利好?-2020.11
4. 中日关税减让力度大,在各自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中日双方将在未来 20 年将 80%以上的税目 减至零关税。
5. 中日基于本国产业政策保留了部分税目不参与减让,其中,日方保留了超过 40%的农产品相 关税目,中方保留了83.9%的汽车整车相关税目。
6. 成员国间贸易联系紧密,RCEP将驱动区域经贸一体化升级。同时,RCEP成为 新发展格 局在外布局的第一项成果,有利于促进我国其他多边经贸合作。
“+3”还是“+6”,曾是一个问题 ........................................................................................................................ 6 TPP 与 RCEP 竞争亚太自贸主导权.............................................................................................................. 7 日本留位靴子落地,印度放弃削足适履 ........................................................................................................ 9
1. 中美摩擦加剧; 2. 拜登上台重启 TPP 谈判; 3. 各国履约节奏不及预期。
2定.................................................................................................. 5 20 年协商、8 年博弈,RCEP 促成东亚握手................................................................................ 6

攫取之手_援助之手与中国税收超GDP增长_方红生

攫取之手_援助之手与中国税收超GDP增长_方红生

攫取之手、援助之手与中国税收超GDP增长*方红生张军内容提要: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采取了攫取与援助两只手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基于新税收集权假说和粘蝇纸假说,本文提出了四个有关“两只手”的假说来解释“中国税收持续超GDP增长”的现象。

通过构造分省的中央政府真实攫取之手和援助之手的平衡面板数据,并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Acemoglu et al.(2003)给出的用于识别渠道相对重要性的方法,本文证实了所提的假说。

具体而言,本文有三个重要发现:第一,尽管两只手有时会相互抑制,但是两只手治理模式对于中国税收持续超GDP增长现象的确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而且其解释力至少为52%。

第二,尽管在提高税收净流出地区的税收占GDP比重方面,主要渠道是税收征管效率而非高税行业的发展,但是两只手治理模式的确调动起了地方政府大力发展高税行业的积极性。

第三,与税收净流出地区不同,在提高税收净流入地区的税收占GDP比重方面,两只手治理模式是将高税行业的发展而非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作为其主要渠道的。

此外,本文还从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两只手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税收集权假说真实攫取之手真实援助之手匹配区间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税收占GDP比重的时间变动表现为一条U型曲线(见图1)。

更有趣的是,该比重由降转升的转折点恰好是在中国分税制改革后的第二年。

无疑,分税制改革为理解中国税收超GDP增长现象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目前,围绕这条线索进行研究的学者大体可分成四派:第一派强调税收征管效率的提升对于中国税收超GDP增长的重要作用(贾康等,2002;高培勇,2006;周黎安等,2011);第二派强调稳定性的分权契约关系对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正向激励(崔兴芳等,2006;吕冰洋、郭庆旺,2011);第三派强调中央征收集权程度的提高是导致税收征管效率提高,进而是税收超GDP增长的根源(王剑锋,2008);第四派则强调不是稳定的分权契约关系,而是以动态变化的税收集权为特征的分税制改革对于税收征管效率和发展高税行业的正向激励效应(即新税收集权假说)(曹广忠等,2007;陶然等,2009;汤玉刚和苑程浩,2010;Su et al.,2012;张军,2012;Zhang,2012)。

援助之手、攫取之手与民生类公共品供给

援助之手、攫取之手与民生类公共品供给
“ 两 只手 ” 治理模 式与 民生类 公共 品供 给影 响 的理论框 架 ,提 出 了 2个研 究 假说 。本 文 的 贡献 集 中
体现 在 以下三个 方 面 :第一 ,本 文 通 过 引入 “ 两 只 手 ” 治 理模 式 框 架 ,拓 展 了原 有 的税 收 集权 激
励 效应 的分析 范畴 ,验证 了 中央政 府 “ 攫 取 之 手 ” 对 民生类 公 共 品供 给 的 负 面效 应 ,以及 中央 政
第 6期 ( 总第 1 9 5期 )
2 0 1 5年 6月
财 经 论 丛
Co l l e c t e d Es s a y s o n Fi na nc e a nd Ec o no mi c s
N o .6 ( G e n e r a l ,N o .1 9 5 )
手” 治理模 式 对 民生类公 共品供 给的 相关政 策启 示 与建议 。
关键词 :渠道检 验 ;转移 支付 ;公共 品供给
中 图 分 类 号 :F 8 1 2 .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i 1 0 0 4— 4 8 9 2 ( 2 0 1 5 ) 0 6— 0 0 3 4— 0 7
府 “ 援助 之手 ” 对 “ 攫取 之手 ” 的抑 制效 应 ,这对 分 税制 下 “ 两 只手 治理 ” 模式 的研 究 和探 讨 具
有 极大 的补充 和拓 展意 义 ;第 二 ,本文加 深分 税制 改革 下转 移支付 对 民生类 公共 品影 响的认 识 。与 “ 援 助之 手 ” 类似 ,本文 验证 了转移 支付 对攫 取之 手 的抑 制 效应 的存 在 ,即转 移支 付 能够 极 大缓 解 攫 取之 手对公 共 品供给造 成 的 负面 效应 ;第 三 ,本文 验 证 了 “ 两 只手 ” 治 理 模 式 的 地 区异 质 性 差 异 。通 过 区分税 收净 流出地 区与税 收净 流入 地 区 ,本 文研究 发现 在税 收净 流 出地 区攫 取之 手 的负 面 效应更 大 ,这对进 一 步优化 两 只手在地 区间的治 理模式 具有 重要 的参 考价 值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攫取之手、援助之手与中国税收超GDP增长*方红生张军内容提要: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采取了攫取与援助两只手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基于新税收集权假说和粘蝇纸假说,本文提出了四个有关“两只手”的假说来解释“中国税收持续超GDP增长”的现象。

通过构造分省的中央政府真实攫取之手和援助之手的平衡面板数据,并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Acemoglu et al.(2003)给出的用于识别渠道相对重要性的方法,本文证实了所提的假说。

具体而言,本文有三个重要发现:第一,尽管两只手有时会相互抑制,但是两只手治理模式对于中国税收持续超GDP增长现象的确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而且其解释力至少为52%。

第二,尽管在提高税收净流出地区的税收占GDP比重方面,主要渠道是税收征管效率而非高税行业的发展,但是两只手治理模式的确调动起了地方政府大力发展高税行业的积极性。

第三,与税收净流出地区不同,在提高税收净流入地区的税收占GDP比重方面,两只手治理模式是将高税行业的发展而非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作为其主要渠道的。

此外,本文还从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两只手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税收集权假说真实攫取之手真实援助之手匹配区间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税收占GDP比重的时间变动表现为一条U型曲线(见图1)。

更有趣的是,该比重由降转升的转折点恰好是在中国分税制改革后的第二年。

无疑,分税制改革为理解中国税收超GDP增长现象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目前,围绕这条线索进行研究的学者大体可分成四派:第一派强调税收征管效率的提升对于中国税收超GDP增长的重要作用(贾康等,2002;高培勇,2006;周黎安等,2011);第二派强调稳定性的分权契约关系对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正向激励(崔兴芳等,2006;吕冰洋、郭庆旺,2011);第三派强调中央征收集权程度的提高是导致税收征管效率提高,进而是税收超GDP增长的根源(王剑锋,2008);第四派则强调不是稳定的分权契约关系,而是以动态变化的税收集权为特征的分税制改革对于税收征管效率和发展高税行业的正向激励效应(即新税收集权假说)(曹广忠等,2007;陶然等,2009;汤玉刚和苑程浩,2010;Su et al.,2012;张军,2012;Zhang,2012)。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后三派都在试图将第一派所提出的税收征管效率内生化,只是侧重点不同。

具体而言,第四派侧重分税制改革所要实现的税收集权的目标,而第二和第三派则侧重实现税收集权之目标而采取的两种手段。

在我们看来,如果分税制改革不是*方红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310027,电子信箱:fudancenter7@yahoo.com.cn;张军(通讯作者),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邮政编码:200433,电子信箱:junzh_2000@fudan.edu.cn。

本研究为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济转型中的政府与市场:自发秩序与国家治理”的阶段成果。

张军感谢复旦大学的慷慨资助。

此外,本研究还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发展战略、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理论与实证”(12JJD790009)、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课题研究”(11ZJQN043YB)、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LR12G03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

本文是压缩版,若需要原始版,可向我们索取。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给予的非常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同时也感谢李永友教授在数据方面的有益指点。

文责自负。

801以税收集权为目标,很难理解原有手段会诱发出税收征管效率的强激励效果。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偏向于第四派的研究视角。

不仅如此,第四派的优势还在于发现了税收集权影响税收超GDP 增长的另一个渠道,即激励地方政府为提高财政收入而大力发展高税行业,而第二和第三派则将这些产业看成是经济发展阶段自然演进的结果。

然而,第四派也存在一定不足。

众所周知,分税制改革本质上只是税收集权的改革,并没有对事权在央地之间做出有效调整。

因此,分税制改革导致的结果就是央地之间的纵向收支的不平衡(Huang &Chen ,2012)。

为了尽量缓解这种不平衡,中央将税收集权所筹集到的大量资金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在地区之间进行再分配(李永友、沈玉平,2009)。

换言之,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实质上是以攫取和援助两只手来试图实现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宏观控制以保障经济的持续增长。

如果说中央政府的攫取之手导致地方政府巨大的增收或增长压力的话,那么中央政府所伸出的援助之手无疑会缓解其攫取之手给地方政府所造成的压力。

这意味着,中央政府的攫取之手对中国税收超GDP 增长的正向激励效应将受到其援助之手的抑制(即假说1)。

因此,不将援助之手纳入到中国税收超GDP 增长的分析逻辑之中,是很难对攫取之手的整体激励效果做出恰当评估的。

图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税收占GDP 比重的变动除抑制攫取之手的间接效应外,中央政府的援助之手对于税收超GDP 增长还具有正的直接效应(即假说3)。

一方面,我们认为,当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的地方政府面对不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时,都会选择一个偏向于基本建设的财政支出结构。

另一方面,与攫取之手一样,中央政府的援助之手也可以通过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来增加税收占GDP 的比重。

换言之,中央政府的援助之手是通过促进高税行业的发展和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两个渠道来增加税收占GDP 比重的。

此外,本文还按税收净流出和净流入地区拓展了以上两个假说。

我们预期,相比于税收净流出地区,中央政府的攫取之手对税收占GDP 比重的正边际效应在税收净流入地区更大,且会随其援助之手而显著减弱(即假说2),而相比于税收净流出地区,中央政府的援助之手对税收占GDP 比重的正效应在税收净流入地区更显著,且会随其攫取之手而显著减弱(即假说4)。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07年27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和系统GMM 方法证实了以上四个假说。

首先基于整个样本,我们发现,攫取之手和援助之手存在显著正的直接效应和负的间接交互效应,这与假说1和3一致。

其次,基于分样本,我们发现如下三点支持假说2和4的证据。

(1)攫取与援助之手存在明显的彼此抑制现象只发生在税收净流入地区。

(2)援助之手的显著正效应也只发生在税收净流入地区。

(3)攫取之手的正边际效应在税收净流入地区更大。

再次,我们用Acemoglu et al.(2003)的方法考察了假说背后的两个渠道的相对重要性。

我们发现,对于税收净流出的地区,攫取之手主要通过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而不是高税产业的发展来提高税收占GDP 比重,而对于税收净流入的地区,中央政府的攫取和援助之手主要通过激励地方政府大力发展高税行业而非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来提高税收占GDP 比重。

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有以下几点。

第一,首次基于新税收集权假说和粘蝇纸假说提出了以攫取之手和援助之手为双内核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中国税收超GDP 增长现象,并通过考虑税收净流出入地区的异质性设计了四个研究假说,从而发展了这些假说及其早期的税收集权假说(Brennan &Buchanan ,1980;Oates ,1985)。

第二,构造了名义和真实攫取之手与援助之手的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并界定了税收净流出入地区来检验四个假说。

第三,构造了被解释变量为税收占GDP 比重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并使用系统GMM 估计方法来考察中国税收超GDP 增长,而既有的91三篇代表性经验文献(曹广忠等,2007;王剑锋,2008;周黎安等,2011)构造的都是被解释变量为非税收占GDP比重的静态面板模型。

①考虑到中国的地方政府行为存在典型的增量预算特征(付文林、沈坤荣,2012),我们认为选择一个动态模型相对好些。

②第四,使用Acemoglu et al.(2003)的方法考察了假说背后两个渠道的相对重要性。

据我们所知,曹广忠等(2007)虽从经验上考察了高税行业发展和税收征管效率的相对重要性,但他们并没有使用一个正式的实证框架。

本文在这方面是对他们的改进。

第五,发现了两只手的匹配区间,这对于进一步改善两只手的治理模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从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对中央政府的攫取与援助之手进行度量,然后提出四个研究假说。

第三部分是构造了被解释变量为税收占GDP比重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来检验四个假说。

第四部分是计量分析。

在这个部分,我们发现的四个假说都通过了检验,此外还发现在税收净流出地区和净流入地区,渠道的相对重要性有明显差别。

最后是结论性评论。

二、攫取与援助之手:度量与研究假说(一)国家层面的度量1.名义与真实攫取之手分税制改革实质上是以中央税收集中为特征的改革,为了度量中央政府税收集中的程度,我们区分了名义攫取之手和真实攫取之手。

遵循Oates(1985)、汤玉刚(2011)和陈志勇、陈莉莉(2011),名义攫取之手(用MGH表示)衡量的是中央政府在分税制改革中表面上占有国家总税收的程度,即MGH=中央税收/总税收。

真实攫取之手(用RGH表示)衡量的是中央政府在分税制改革中实际占有国家总税收的程度,即RGH=(中央税收+地方上解-税收返还)/总税收。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度量的真实攫取之手与汤玉刚(2011)有点差别,他用(中央税收-税收返还)/总税收来表示。

我们之所以在分子上还加上地方上解,有两点考虑:第一点是与财政部在2009年所做出的调整一致,即2009年及以后中央政府给地方的税收返还是扣掉地方上解后的净税收返还。

如果用这个净税收返还替换汤玉刚(2011)公式中的税收返还,那么就不难得出现在的这个修正公式。

第二点实际上是对这个公式合理性的一个解释。

分税制改革本身既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妥协,又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妥协,前者表现为税收返还,后者表现为地方上解。

因此,在分税制改革中,中央政府税收集权的真实程度应是这个修正公式。

根据这两个公式,我们做出了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的名义和真实攫取之手的时间变动模式,见图2。

2.名义与真实援助之手同样,对于援助之手,也有名义与真实之分。

遵循袁飞等(2008)和范子英、张军(2010b),名义援助之手(用MHH表示)衡量的是中央政府表面上为地方政府支出援助的程度,即MHH=含税收返还的中央补助/本级地方财政支出。

遵循范子英、张军(2010b),真实援助之手(用RHH表示)衡量的是中央政府实际上为地方政府支出援助的程度,即RHH=不含税收返还的中央补助/本级地方财政支出。

根据这两个公式,给出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的名义和真实援助之手的时间变动模式,见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