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五)
2020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共80题)

2020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共80题)1.地震前兆异常分几大类?答:可归为10大类,分别是: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重力、地磁、地电、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以及宏观前兆异常。
2.什么是微观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
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3.什么是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
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
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观测微观前兆是科学家的工作;而发现临近地震前的宏观前兆,则既要靠科学家,也要靠广大群众。
由于宏观前兆往往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因此,了解它的特点,学会识别它们,对防震减灾有重要作用。
4.震前地下水为什么会有异常变化?答:地震前地下岩层受力变形时,埋藏在含水岩层里的地下水的状况也会跟着改变。
有时,含水层像饱含水的海绵一样,在受力时把水挤出来;有时,隔水层破裂,使原来分层流动的水掺和在一起;等等。
这些变化都有可能通过井水、泉水等反映出来;这时,井或泉就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5.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答:①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
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
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②水质的变化。
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③水温的变化。
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④其他。
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6.地下水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吗?答:不一定。
由于地下水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它的异常变化并非一定与地震有关。
影响地下水变化的因素有:气象因素,如干旱、降雨、气压变化等;地质因素,如非震的地质原因,改变了地下含水层的状态;人为因素,如用水量变化、地下工程活动、环境污染等。
因此,发现异常后,要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去查明原因,做出判断。
2020年校园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2020年校园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200题)1、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B、蹲下C、不动正确答案:B2、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
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
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指的是异常。
A、水文B、地下流体C、地象正确答案:A3、一次地震后,可以A、只有一个震级,一个烈度B、有多个震级,一个烈度C、一个震级,多个烈度D、多个震级,多个烈度正确答案:C4、以下没做好地震预防工作的是A、将墙上的大钟固定好B、在卫生间清理出藏身空间C、杀虫剂随意放置D、进行地震演练正确答案:C5、堰塞湖是()造成的湖泊。
A、放炮开山B、人工挖掘C、地震引起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堵塞江河正确答案:C6、从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
A、20公里B、70公里C、100公里正确答案:B7、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度。
A、ⅧB、ⅪC、ⅨD、Ⅻ正确答案:D8、为什么要进行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A、提供科学的抗震设防标准,按规范搞好抗震设防设计,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B、防止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偷工减料,从而造成国家财产损失。
C、让建筑物实用美观。
正确答案:A9、天然地震中对人类威胁最大是()。
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陷落地震正确答案:A10、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可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险,有()A、阳台B、桌子底下C、开间小的卫生间D、墙角正确答案:BCD11、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大地震动。
A、对B、错正确答案:A12、在做化学实验时,发生地震,应保护好自己手中的化学试剂,以免误伤他人。
A、对B、错正确答案:A13、地震后抢救受伤人员应当先救远,后救近。
A、对B、错正确答案:B14、震级和烈度都表示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能量越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17道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及其答案

17道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及其答案30道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及其答案,涵盖了地震、火灾、洪水、台风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应对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地震发生时,如果您在室内,应立即采取哪种姿势以保护自己?A. 站立不动B. 迅速跑出建筑物C.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头部答案:C2.火灾发生时,如果逃生通道被阻,应如何应对?A. 跳楼逃生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近地面,寻找其他逃生途径C. 大声呼救,等待救援答案:B3.台风来临时,以下哪种行为是正确的?A. 外出散步,享受大风B. 靠近窗户观察风势C. 远离门窗,寻找坚固的避风处答案:C4.洪水来临时,如果来不及撤离,应如何自救?A. 寻找高处,等待救援B. 游泳逃生C. 抓住漂浮物,随波逐流答案:A5.雷雨天气时,在户外应避免做什么?A. 使用手机B. 站在大树下C. 穿着橡胶鞋答案:B6.自然灾害中,全球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哪一类灾害?A. 地震B. 火山喷发C. 气象灾害D. 海啸答案:C7.地震发生时,如果正在室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A. 寻找开阔地避震B. 立即进入建筑物内C. 原地不动D. 跳楼逃生答案:A8.地震时,家庭避震正确的做法是?A. 迅速跑出室外B. 躲在吊灯下C. 躲在坚固的家具旁,保护头部答案:C9.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是?A. 每年5月12日B. 每年5月16日C. 每年5月18日D. 每年5月24日答案:A10.在野外露营时怎样防泥石流?A. 不要在山谷或河沟底部露营B. 在山谷中较平坦处露营C. 在阶地下方的河滩上露营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1.地震后,常见的次生灾害有?A. 火灾B. 水灾C. 海啸D. 山体滑坡答案:ABCD12.家庭应急包应包含哪些物品?A. 急救药品B. 手电筒C. 电池D. 饮用水E. 高能量食品F. 哨子答案:ABCDEF13.如何有效预防森林火灾?A. 不在林区吸烟或使用明火B. 遵守森林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C. 定期清理林区周边可燃物D. 设置防火隔离带E.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F. 配备森林防火专业设备和人员答案:ABCDEF14.暴雨天气时,应如何保护自己?A. 避免在低洼地区停留B. 远离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物C. 如在驾车,应减速慢行,避免急刹车D. 如遇洪水,应迅速登上高地,等待救援答案:ABCD15.提高社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建立社区应急响应机制B. 组织居民参与防灾演练C.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D. 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E.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答案:ABCDE三、简答题(非选择题形式,但提供答案要点)16.简述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如果在室内,应迅速寻找坚固的桌子或墙角下躲避,用手保护头部。
【精品】2020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共80题)

1.地震前可发生哪些宏观现象?答:可发生的宏观现象有地声、地光、喷油、喷气、地气味、地气雾、地下水异常、井孔变形、动物行为异常、植物异常、气象异常等。
2.地震之前穴居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答:穴居动物如鼠、蛇、蚯蚓等.其异常表现为冬眠期间大量出洞,有的冻死在地面,活动规律反常;有的成群结队、携幼搬迁;有的惊叫、惊慌、烦燥;有的反应迟钝、呆痴、不怕人等。
3.地震之前哪些飞行动物有异常反应?答:鸽、观赏鸟类、家禽、雉等均有异常反应。
表现为惊飞、惊叫、不进巢(窝架等)、不进食、鸡活动频繁、乱闹、乱叫、像有黄鼠狼侵扰一样;鸟类则撞笼、改变栖息方式、或呆滞无神。
4.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哪一天?答: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5.我国农村防震减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答:(1)逐步改变农村建筑材料的构成;(2)逐步改变农村的建筑习惯,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技术,代替传统的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3)加强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使防震减灾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和自觉需要。
6.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什么?答: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
7.什么是地震对策?答:地震对策是人类旨在减轻地震自然灾害、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战略战术。
8.我国2006-2020年的保障措施是?答:1)、加强法制建设。
2)、健全防震减灾管理体制。
3)、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
4)、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9.全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由谁提出,具体内容有哪些?答: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10.抗震防灾对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主要包括生命线系统防灾措施、生产(科研、教学)系统防灾措施、防止地震直接灾害措施、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措施、防止地震人为灾害措施、避震疏散、震前应急准备、震时自救互救和震后抢险救灾等方面的内容。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竞赛题库一、地震类(5题)1. 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室内,应采取的正确避震方法是()A. 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处B. 躲在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C. 跑到窗边大声呼救D. 立即乘坐电梯下楼答案:B解析: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处并不一定安全,因为地震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房屋倒塌等危险,在跑的过程中可能被砸伤;跑到窗边大声呼救容易被玻璃碎片划伤,而且窗边在地震时也不安全;地震时不能乘坐电梯,电梯可能会断电被困,而躲在坚固家具下,用柔软物品保护头部是比较正确的避震方法,可以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2. 地震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A. 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烈度是衡量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B. 震级和烈度是一回事,只是不同的说法C. 震级是衡量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烈度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D. 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振幅计算得出的,烈度是根据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估计的答案:A解析:震级反映的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能量越大震级越高;而烈度表示的是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的破坏影响程度,不同地区由于地质构造、距震源距离等因素不同,即使震级相同,烈度也可能不同。
3. 以下关于地震预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发出的警报B. 地震预警能提前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C. 地震预警利用地震波传播时间差,为人们争取到几秒至几十秒的逃生时间D. 地震预警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都能达到很高的精度答案:C解析: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发出警报,它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只是根据已经发生地震的情况和地震波传播的特性,为其他地区争取几秒至几十秒的时间;由于技术和地球内部结构的复杂性等因素,地震预警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精度还有限,不同地区效果不同。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与答案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目与答案题目一:什么是防灾减灾?答案:防灾减灾是指通过科学的预测、预防、减轻和应对灾害的措施,来降低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系列行动。
题目二:列举三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答案:地震、洪水和台风是常见的自然灾害。
题目三:什么是地震?答案: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板块的运动和断裂。
题目四:如何预防地震?答案:预防地震的方法包括建设抗震设施,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公众的地震意识和应对能力等。
题目五:什么是洪水?答案:洪水是指河流、湖泊或海洋中的水位上升,超过一定范围并对周围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的现象。
题目六:如何预防洪水?答案:预防洪水的方法包括修建防洪堤、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和农田等。
题目七:什么是台风?答案: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具有强风、暴雨和强烈风暴潮等特征。
题目八:如何预防台风?答案:预防台风的方法包括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公众对台风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以及规划建设抗台风设施等。
题目九:列举三种常见的人为灾害。
答案:火灾、交通事故和恐怖袭击是常见的人为灾害。
题目十:如何预防火灾?答案:预防火灾的方法包括加强消防设施建设,提高公众的火灾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以及加强火灾风险管理等。
题目十一: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答案:预防交通事故的方法包括加强交通规则的执行,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以及改善道路交通设施等。
题目十二:如何预防恐怖袭击?答案:预防恐怖袭击的方法包括加强安全监控和情报收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报警能力,以及加强边境和机场安全等。
以上是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的题目与答案,希望能够增加大家对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2020年校园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80题)

2020年校园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80题)1、汶川地震发生在()断裂带A、祁连山B、龙门山C、鲜水河正确答案:B2、同样是7级地震A、震源越深,灾害越大B、震中距越大,灾害越大C、人口越密集,灾害越大正确答案:C3、建筑物地基应选在()地方。
A、旧沙滩或古河道上B、基岩完整且稳定的地方C、活动断裂带上正确答案:B4、地震发生时,扒挖被埋者应注意什么?()A、扒挖时要快,不需要考虑支撑条件是否被破坏B、接近被埋者时,用手进行扒挖和清理C、为提高救人速度,要一直用利器刨挖正确答案:B5、国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
A、地震监测台站和地震设施B、地震专用仪器和地震传输设备C、地震监测人员和地震设施D、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正确答案:D6、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A、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正确答案:A7、地球表层由厚度为()的岩石层板块组成。
A、80~100多千米B、80~100多万米C、20~40多千米D、20~40多万米正确答案:A8、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正确答案:D9、在商场或书店中如何避震?()A、远离高大的货架或书架B、躲在高大的货架或书架之间C、往电梯跑,赶快乘电梯下楼正确答案:A10、地震被埋人的施救原则不包括A、清除口内异物B、自行简易包扎C、心肺复苏D、喂水正确答案:D11、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大地震动。
A、对B、错正确答案:A12、在做化学实验时,发生地震,应保护好自己手中的化学试剂,以免误伤他人。
A、对正确答案:A13、地震后抢救受伤人员应当先救远,后救近。
A、对B、错正确答案:B14、震级和烈度都表示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能量越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2020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2020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2020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0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篇11.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先于强震动( A )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A、几秒钟B、几分钟C、几十分钟D、几小时2.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
A、尧舜时代B、商周时代C、秦朝D、汉朝3.地震是地球( 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地幔D、内部4.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B )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D、瘟疫5.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
一般情况下,( B )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 2.0级B、3.0级C、4.0级D、5.0级6.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C )。
A.就地打滚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C.迎风快跑7.( B )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A.灭火方法相同的物品B.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C.以上两种答案都对8.下面( A )火灾用水扑救会使火势扩大。
A.油类B.森林C.家具9.室内不得存放超过( C )公斤的汽油。
A.1.5B.1C.0.510.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11.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C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12.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13.依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库区以及周围( B )米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五)
一、单选题:
1、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层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子下滑
3、几级地震为有感地震()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4、当地震发生时你在上课,应如何避震()
A、向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暂时躲在自己的课桌下,等地震震后迅速撤到大操场上
C、涌向楼梯
5、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达:()
A、抗震设防要求
B、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
D、设防规范
6、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主要原因是()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坍塌砸伤人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7、地震时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的一种表现形式。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8、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
B、进快拖出来进食
C、进快拖出来输氧
9、当你听说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点几大地震,你应()
A、尽快告诉亲戚
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备震得物质准备
C、不信不传,必要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或询问
10、在城市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自救方式是()
A、带好贵重物品,迅速跑到楼外
B、地震时保持冷静,地震后跑到室外
二、多选题
1、地震时,为防止多次灾难的发生,城镇居民应迅速()
A、切断水源
B、切断燃气源
C、切断电源
D、关好门窗
2、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
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应该有()
3、我国防震减灾的方针是()
A、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B、以经济建设为
主,地震来了再防也不迟
三、判断题
1、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形成震灾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按抗震进行设防,将建(构)筑物建在活断层上、建(构)筑物位于软弱地基上,抗震设计不合理,不按抗震设计施工等()
2、全国性的地震长期预报和地震中期预报,由地震局发布。
()
3、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马上逃出屋外是最好的办法,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
4、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并有权制止和举报阻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行为。
()
5、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多次,一般情况下,3 级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
6、地震发生时,创伤现场急救程序是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
7、天然地震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脉动三种类型组成。
()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五)答案:
一、选择题
1~5 AABBA6~10 AAACB
二、多选题
1、ABC
2、ABD
3、A
三、判断题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