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评价

合集下载

环保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指南

环保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指南

环保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指南第一章环保项目概述 (3)1.1 环保项目的定义 (3)1.2 环保项目的分类 (3)1.2.1 污染防治项目 (3)1.2.2 资源节约项目 (3)1.2.3 生态保护项目 (3)1.2.4 环境监测与预警项目 (3)1.2.5 环境管理与政策项目 (3)1.3 环保项目的重要意义 (4)1.3.1 促进可持续发展 (4)1.3.2 改善生态环境 (4)1.3.3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4)1.3.4 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4)1.3.5 提升国际形象 (4)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估基本概念 (4)2.1 环境影响评估的定义 (4)2.2 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 (4)2.3 环境影响评估的基本原则 (5)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估程序 (5)3.1 环境影响评估的启动 (5)3.1.1 确定评估对象 (5)3.1.2 评估启动条件 (5)3.1.3 评估启动程序 (5)3.2 环境影响评估的编制 (6)3.2.1 评估内容 (6)3.2.2 评估方法 (6)3.2.3 评估报告编制 (6)3.3 环境影响评估的审批 (6)3.3.1 审批程序 (6)3.3.2 审批要求 (6)3.3.3 审批结果 (6)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估内容 (6)4.1 项目概况 (6)4.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4.2.1 环境现状调查 (7)4.2.2 环境现状评价 (7)4.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4.3.1 环境影响预测 (7)4.3.2 环境影响评价 (7)第五章环境保护措施与方案 (8)5.1 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 (8)5.2 环境保护方案的实施 (8)5.3 环境保护效果的评估 (8)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 (9)6.1 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 (9)6.1.1 合规性要求 (9)6.1.2 科学性要求 (9)6.1.3 客观性要求 (9)6.1.4 可操作性要求 (9)6.1.5 完整性要求 (9)6.2 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 (9)6.2.1 项目概况 (9)6.2.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0)6.2.3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0)6.2.4 环保措施与方案 (10)6.2.5 环境风险评价 (10)6.2.6 环境经济评价 (10)6.2.7 环保监测与管理 (10)6.3 报告编制的注意事项 (10)6.3.1 报告编制应注重数据收集与分析,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05年12月1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1月12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3月28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十六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三章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第四章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第五章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第六章工业噪声污染防治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及其监督管理。

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交通、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声环境质量的要求,合理规划各类功能区域和交通干线走向,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督促、指导、协调其他依法行使环境噪声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机构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以及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噪声的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
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旳废水,必须符合国家 有关放射防护旳要求和原则。
第三十五条 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该采用措施,确 保水体旳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原则,预防热污染危害。
第三十六条 排放含病原体旳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符合国家有关原则后,方准排放。
第五章 预防地下水污染
第四十四条 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地下 勘探、采矿等活动,应该采用保护性措 施,预防地下水污染。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旳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 染物旳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 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旳要求。
建设项目旳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 产生旳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旳影响作出评价,要求防治 旳措施,按照要求旳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在运 河、渠道、水库等水利工程内设置排污口,应该经过有 关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同意。
第二十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能够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 护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别为一级保护区和其他等级保 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能够划定一定旳水域和 陆域为一级保护区。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能够 划定一定旳水域和陆域为其他等级保护区。各级保护区应该有明 确旳地理界线。
共同构成水体
第一节 水环境影响评价常使用方法规与 原则
一 水环境常使用方法 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1,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本法合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旳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 水体以及地下水体旳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另由法律要求,不合用本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篇一: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完善】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由来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最早是在1964年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的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

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则首创于美国。

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EnvironmentalPolicyActof1969,NEPA)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联邦政府管理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制度。

根据该法第一章第二节的规定,美国联邦政府机关在制定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立法议案和采取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行动时,应由负责官员提供一份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到70年代末美国绝大多数州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977年,纽约州还制定了专门的《环境质量评价法》。

[1]1987年美国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实施程序的条例》。

美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立以后,很快得到其它国家的重视,并为许多国家所采用。

瑞典在其1969年的《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日本于1972年6月6日由内阁批准了公共工程的环境保护办法,首次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思想。

[2]澳大利亚于1974年制定了《环境保护(建议的影响)法》(EnvironmentalProtectionAct),法国于1976年通过的《自然保护法》第2条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英国于1988年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进入90年代以后,德国于1990年、加拿大于1992年,日本于1997年也先后制定了以《环境影响评价法》为名称的专门法律。

俄罗斯也于1994年制定了《俄罗斯联邦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亦有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或条例。

据统计,到1996年全世界已有85个国家制定了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仅为多数国家的国内立法所吸收,而且也已为越来越多的国际环境条约所采纳,如在《跨国界的环境影响评价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中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逐步成为一项各国以及国际社会通用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论文总结(2000字)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论文总结(2000字)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论文总结(2000字)班级:环境科学101 姓名:令沛鑫学号:20xx013234 本学期我们接触到与我们专业息息相关的重点课程: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懂得了环评在当前的重要性,学习了解如何成为一名环评师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学到了环评的概念,程序,方法技术,分别进一步学习了地表水,大气,土壤,噪声,生态的环境影响评价,使得我们深刻体会到学习本门课程对将来工作以及对现金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包括一系列的步骤,这些步骤按顺序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可以不同,而且各步骤的顺序也可变化。

一种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应该能够满足以下条件:1基本上适应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做出识别和评估;2对各种替代方案(包括项目不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3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4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5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

在老师的悉心讲解下,我们大致学会了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懂得了环评的法律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管理程序,工作程序,环评的影响识别,预测方法,综合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体的污染与自净,河流与河口水质模型,湖泊(水质)数学模型以及地表水环境预测与影响,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作业习题

环境影响评价评价作业习题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集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知识名词解释:环境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思考题:1环境的基本特性2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3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4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5环境标准的作用6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发展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当包括的内容8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名词解释: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分类筛选评价工作等级思考题:1环境影响评价程序遵循的原则2环境影响分类筛选的具体内容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5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编写的主要内容6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方法与内容7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要点第三章工程分析与环境影响识别名词解释:类比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两本帐三本帐无组织排放非正常工况环境影响识别思考题:1工程分析的作用和目的2污染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工作内容3非污染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工作内容4如何进行水平衡分析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基本内容6环境影响识别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程度判断的标准9简述环境敏感区的法规规定及具体所指10以新带老污染物削减量的计算第四章水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水体自净横向混合混合过程段完全混合所需距离思考题:1污染物排入水体后的混合机理是什么2点源完全混合模型及其适应条件3拟建工业项目对地面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4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及其适应条件5S-P模型的物理学含义及其适应条件6水环境影响的监测断面设置的原则7水环境影响的预测点和预测时期是如何确定的8水污染复杂程度的划分方法9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10常用的消除和减轻拟建项目对地表水污染的措施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污染系数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大气扩散模式风速高度指数地面轴线浓度无组织排放复杂风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风向玫瑰图思考题:1大气污染源的分类2烟气抬升高度计算方法3地面轴线浓度计算方法4大气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调查方法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目的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的原则与方法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的原则与方法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关于监测方法与监测制度的规定10不同评价级别时大气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内容第六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土壤退化土壤环境背景值思考题:1土壤质量分类所适应的范围2土壤环境影响识别应该考虑哪些方面3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土壤污染监测包括哪些内容4土壤环境质量影响预测一般采用哪些方法5工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6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识别7农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8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9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识别10保护土壤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应采取那些主要对策措施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噪声环境噪声环境噪声污染等效连续A声级(Leq)思考题:1环境噪声的基本特征与影响2环境噪声的有关物理量和评价量3噪声级的能量迭加原理4噪声源的传播衰减原理5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任务6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7典型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内容8环境影响报告书噪声评价专题内容设置9消除和减轻拟建项目噪声污染的对策有哪些?第八章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思考题:1简述固体废弃物特点2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3城市固废和农业固废的主要类型4固体废弃物废环评的特点第九章环境容量、清洁生产及公众参与名词解释:环境容量A-P值法清洁生产公众参与思考题:1环境容量概念的影响因子2清洁生产指标选取的原则3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类型4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程序和内容5信息公开的内容与方式6征求公众意见的形式及要求第十章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名词解释:自然资源生物量生态因子异质性连通程度环境风险环境风险识别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思考题: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原则和依据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的主要内容3交通类、水库和水坝、采矿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4举例说明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5举例说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6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第十一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思考题:1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2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专题如何设置3区域污染源分析的主要因子与开发区污染源分析的基本原则4开发区污染源估算方法5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要内容6区域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工作内容7从哪几方面分析区域环境目标的可达性8主要的区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第十二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考题: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与具体要求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是: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2、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①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②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③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④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3、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①具有法律强制性;②纳入基本建设程序;③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④分类管理;⑤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

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定期登记制度。

登记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前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再次登记。

5、自1986年起,中国建立了评价单位的资格审查制度,评价资格经审核认定后,发给环境影响评价证书。

评价证书限额发放,分为甲乙两级。

(甲由国家环保总局发放,全国有效;乙由省市环保局发放,仅限本省本市)6、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分级甲级——4名高级和6名中级技术职称的专职人员,且最少有6名专职技术人员具有3年以上从业经验。

乙级——至少配备6名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职人员,评价工作范围包括:评价的环境影响要素(10种)和行业类别(18个)两部分。

7、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始实施8、环境标准的概念: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地方优于国家;第二章1、环境影响评价程序遵循的原则(简答):①目的性原则;②整体性原则;③相关性原则④主导性原则;⑤等衡性原则;⑥动态性原则⑦随机性原则;⑧社会经济性原则;⑨公众参与原则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

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共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4、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应在开展评价(换评)工作之前编制;5、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①搜集资料法;②现场调查法;③遥感法6、环境预测(名词解释):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状况。

1_第一章_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_第一章_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之一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 夏季 美 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 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 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 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 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 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 病。

环境的绝对容量(WQ)是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某种污 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环境绝对容量由环境标准的规 定值(WS)和环境背景值(B)来决定。数学表达式有 以浓度单位表示的和以重量单位表示的两种。 以浓度单位表示的环境绝对容量的计算公式为:

WQ=WS-B

其单位为 ppm。例如某地土壤中镉的背景值为 0.1ppm,农田土壤标准规定的镉的最大容许值为 1ppm,该地土壤镉的绝对容量则为0.9ppm。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Effect
Assessment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何明靖
mjhe@
主要教材
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朱世云,林春绵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1
主要参考书及资料
陆雍森编著《环 境评价》(第二 版), 上海:同济大学出 版社,1999年第二 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监督管理司编, 《环境影响评价岗 位培训教材》, 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 2007 年第 1 版
环境的分类
环境
按范围分
按要素分
按功能分
如城市环境 农村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如交通环境 文化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