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合集下载

重庆理工大学汽车理论1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重庆理工大学汽车理论1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常用 1/3 混合油耗:
1
1
1
1
混合= ECE + 90km / h+ 120km / h( L /100km) ( 2 分)
3
3
3
3
3. 汽车传动系传动比按等比级数分配的好处有哪些?
答:汽车各档传动比大体上采用等比级数分配; 很多车辆则完全按等比级数分配。 主要有以
下好处:
①换挡过程中,发动机总在同一转速范围 n1~n2 内工作。因此,起步加速、换挡操作方便 ;
C.50%
D. 100%
10 . 关 于 制 动 器 制 动 力 、 地 面 制 动 力 、 附 着 力 关 系 的 描 述 , 正 确 的 是
【】
A. 地面制动力等于附着力
B.制动器制动力大于附着力
C.制动器制动力总是大于或等于地面制动力
D.制动器制动力总是等于地面制动力
一、 多项选择题(共 10 分,共 10 题,每题 1 分)
B.10kW/t 左右
C.14.7~20.6kW/t
D.大于 90kW/t
8.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
B.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
C.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
D.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
9.汽车制动过程中,弹性车轮作纯滚动时,滑动率通常为【

A.15%~20%
B. 0
后备功率越大, 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 通常负荷率在 80%~90%左右时燃油经济性最好; 负荷率小于 80%~90%时,后备功率越小,负荷率越高,燃油经济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负荷率大于 80%~90%时,负荷率越高,燃油经济性反而较差。 ( 3 分)
2. 简要叙述 汽车的燃料经济性评价方法有哪些 ? 答: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

《汽车新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新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新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1.总学时:32学时2.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二、课程性质《汽车新技术》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考试课程。

三、课程定位汽车新技术是汽车后市场的利润增长点,汽车岗位群必备的职业基础。

汽车新技术与故障诊断维修是汽车服务行业最超值的主导业务,是汽车技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最重要的业务素质。

《汽车新技术>>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广泛性。

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领先知识,快速培养专业领先技能。

学好这门课程为学生们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是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汽车服务人才的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新技术、汽车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新技术与检测、诊断、维修。

汽车仪表、汽车照明新技术。

减少汽车公害新技术。

提高汽车的平顺性和通过性的新技术。

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汽车的使用与维修和汽车评估、营销中。

四、课程基本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熟练使用汽车检测、汽车维修的工量具及仪器设备。

2.技能目标:能熟练掌握汽车驾驶、维修保养等基本操作技能;具备汽车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技能。

3.方法能力目标:了解汽车常见故障的故障现象,能描述和总结;能够分析故障原因,查找故障部位;掌握正确的故障诊断方法和故障诊断流程。

能对汽车各系统重要部位进行调整和检测;培养故障诊断的实践技能,能正确排除常见故障。

4.社会能力目标:能建立与客户的沟通能力与沟通技巧;能够正确地领会顾客所描述的故障现象;能够正确地向顾客表达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能够明白怎样做才能尽快地让顾客认可尤其是陌生顾客的认可;能较好地经营与上级、同事和客户的关系,融洽相处,获得支持与配合。

为了客户的最佳利益,能调整个人行为。

五、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先修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掌握一定的汽车构造知识,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知识。

长安大学车辆工程806汽车理论考研大纲

长安大学车辆工程806汽车理论考研大纲

长安大学官网公布的806汽车理论考研大纲参考教材:汽车理论(第四或第五版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内容:1动力性指标;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3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5汽车的功率平衡图;6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要求:掌握动力性指标及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的概念;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的行驶条件与附着率;了解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的意义和制取方法;掌握汽车的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的概念;掌握汽车的功率平衡图;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内容:1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2 燃油经济性的计算;3影响经济性的因素;4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5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试验。

要求: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掌握影响经济性的因素,掌握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性;了解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道路试验方法。

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内容:1发动机功率的选择;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4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5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要求:掌握发动机功率和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掌握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掌握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内容: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2制动时的车轮受力;3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6 汽车制动试验要求:掌握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掌握制动时的车轮受力;掌握制动效能的概念及评定指标的计算,了解制动效能恒定性;掌握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掌握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了解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五汽车的操稳性内容:1汽车的操稳性的研究内容及方法;2轮胎的侧偏特性;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4汽车操稳性与悬架的关系;5汽车操稳性与转向系的关系;6汽车操稳性与传动系的关系;7汽车的侧翻。

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的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是自动变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输出
的转速和转矩转化为适合车轮的运动状态,实现汽车的行驶。

液力变矩器
是一种基于液体流体的转矩变换机构,利用高速旋转的液体空气混合物来
传递发动机的动力。

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及液力传动液体组成。

发动机的动力被
传递到泵轮上,泵轮将动力转化为流体动能,推动液体流入涡轮,涡轮受
到液体的冲击力使其旋转,并将液体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轮。


力变矩器的变矩特性可以实现汽车行驶时的启动、变速、车速调节等功能。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的运动学原理。

当液体流过两个叶
轮时,液体产生的动量和作用力使得叶轮具有旋转动量。

泵轮叶片的转动
驱动液体流经涡轮叶片的尖端,从而产生巨大的液体压力,涡轮受到液体
压力挤压变形,因而产生强烈的涡流和涡旋。

涡流作用于涡轮的叶片,使
得涡轮中的液体分别流动,产生对车轮的驱动力,实现了汽车的运动。

重庆理工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1)

重庆理工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1)

重庆理工大学考试试卷模拟试卷班级学号姓名考试科目汽车理论[I] A 卷闭卷共页10题,每题1分)1.一般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最大功率比外特性的最大功率通常约小【B 】A.25% %C. 5% %2.从汽车功率平衡图上可以看出,各档发动机功率曲线所对应的车速位置不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低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B.高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C.低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D.高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3.关于附着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驱动轮的附着率小于等于地面附着系数B. 驱动轮的附着率是驱动轮不滑转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所要求的最低路面附着系数C.附着率是表明汽车附着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D.汽车的动力性好坏与驱动轮上的附着率无关4.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能,表述错误的是【C 】A.通常和液力耦合器或锁止离合器组成综合液力变矩器B.汽车采用的液力变矩器通常透过性的C.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善汽车良好路面上的动力性D.采用液力变矩器的目的通常为了操作简便、起步换挡平顺5.汽车在哪种车速行驶时,虽然发动机负荷率较高,但行驶阻力增加很多而使百公里油耗大大增加【 B 】A.低速B.高速C.中速D.减速6.汽车在循环行驶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更能够反映实际工况,以下哪种工况不是循环行驶的基本工况【】A.匀加速B.匀速C.怠速D.减速7.现代中型货车的比功率一般为【】A.小于t B.10kW/t左右C.~t D.大于90kW/t8.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B.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C.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D.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9.汽车制动过程中,弹性车轮作纯滚动时,滑动率通常为【】A.15%~20% B.0C.50% D.100%10.关于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附着力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面制动力等于附着力B.制动器制动力大于附着力C.制动器制动力总是大于或等于地面制动力D.制动器制动力总是等于地面制动力10题,每题1分)1.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超车行驶时,受到的行驶阻力有【】A.驱动力B.加速阻力C.坡度阻力D.空气阻力E.滚动阻力2.能够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结构方面的因素有【】A.保证发动机与底盘良好工作状态B.采用子午线轮胎C.减轻汽车的总质量D.尽量在高档位行驶E.采用多档手动变速器或高效率无级变速器3.在初选传动系最小传动比时,以下原则正确的有【】A.满足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B.满足最大爬坡度C.满足最高车速的要求D.满足后备功率的要求E.满足驾驶性能的要求4.下面说法中,可能发生汽车后轴侧滑的有【】A.前后轮同时抱死B.汽车后轮先抱死,前轮再抱死C.前轮抱死,后轮不抱死D.后轮抱死,前轮不抱死E.前后轮都不抱死5.计算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时,最佳的换挡时机是【】A.高档最低车速处B.低档和高档加速度交点处C.低档最高车速处D.高档最高功率处E.低档最高功率处5题,每题3分)1.最高车速:2.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3.C曲线:4.制动效能:5.(被)利用附着系数:2分)1.利用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可以比较不同车重和空气阻力的车辆动力性能。

汽车理论1-4

汽车理论1-4
பைடு நூலகம்
四、附着率
1、加速、上坡时的附着率
1)后轮驱动汽车,驱动轮附着率为
Cϕ 2 FX2 = = FZ2 Ff1 + Fw + Fi + Fj′ Ghg du FZs2 − FZw2 + gL dt
加速、上坡时,忽略风阻和滚阻,将各表达式 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1 du i+ Fi + Fj′ g cos α dt Cϕ 2 = = Ghg du a hg 1 du FZs2 + + (i + ) gL dt L L g cos α dt
汽车理论
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
第一节 动力性评价指标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与动力特性图 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 着率 第五节 汽车的功率平衡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邹旭东 制作 zxd@
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 1-4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邹旭东 制作 zxd@
1-4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三、地面切向反作用力
由从动轮受力平衡
du Fp2 = m2 + Gw2 sin α + FX2 dt Tf2 Tjw2 FX2 = + ≈ Ff2 r r
du Fp2 = m2 + Gw2 sin α + Ff2 dt
邹旭东 制作 zxd@
?
1-4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二、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汽车全受力图
邹旭东 制作 zxd@
1-4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二、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各力对前后轮接地中心取矩:

第十二章-汽车的动力性分解

第十二章-汽车的动力性分解

滚动阻力系数
• 1) 影响因素:与路面的种类、车速以及轮胎 的结构、材料、胎压等有关。同一轮胎在不同 的路面上的滚动阻力系数见表7-2。
滚动阻力
• 2)滚动阻力系数的经验计算:
轿车:
f
f
0
1
va2 19440
• 式中:f0—良好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为0.014; 卵石路面为0.025;砂石路面为0.020;
液力损失功率:搅动和磨擦。它与润滑油品质、温 度、油面高度、转速等有关。
传动系各部件的传动效率:见表7-1。
3、车轮的半径
自由半径r0:车轮处于无载荷时的半径。 静力半径rs: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
面间的距离。rs与法向载荷和胎压有关。 动力半径rg:驱动车轮除承受法向载荷外,还承受扭矩
第二篇 汽车理论
第十二章 汽车的动力性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 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阻力 第四节 汽车的动力方程 第五节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 第六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第七节 汽车的功率平衡 第八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的动力特性 第九节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第十节 汽车的驾驶性能 第十一节 汽车动力性试验
Ⅱ.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 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有时也采用加速过程曲线表示加 速能力。
汽车的爬坡能力
汽车的爬坡能力: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 最大爬坡度(Ⅰ档的最大imax爬 t坡an度ma)x 表示。
不同的车辆对爬坡能力的要求:
• 轿车:最高车速大,加速时间短,经常在较好的道 路上行驶,一般不强调它的爬坡能力。
CD ★前部低, ★过渡平滑, ★后部加扰流板, ★掠背式, ★底部导流,平整化,向后应逐 步升高, ★整车俯视形状为腰鼓式, ★改进通风进口、出口位置, ★商用车顶部安装导流罩系统。

重庆理工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2

重庆理工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2

1.一般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最大功率比外特性的最大功率通常约小【B 】A.25% B.15% C. 5% D.35%2.从汽车功率平衡图上可以看出,各档发动机功率曲线所对应的车速位置不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低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B.高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C.低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D.高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3.关于附着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A.驱动轮的附着率小于等于地面附着系数B. 驱动轮的附着率是驱动轮不滑转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所要求的最低路面附着系数C.附着率是表明汽车附着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D.汽车的动力性好坏与驱动轮上的附着率无关4.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能,表述错误的是【C 】A.通常和液力耦合器或锁止离合器组成综合液力变矩器B.汽车采用的液力变矩器通常透过性的C.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善汽车良好路面上的动力性D.采用液力变矩器的目的通常为了操作简便、起步换挡平顺5.汽车在哪种车速行驶时,虽然发动机负荷率较高,但行驶阻力增加很多而使百公里油耗大大增加【 B 】A.低速B.高速C.中速D.减速6.汽车在循环行驶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更能够反映实际工况,以下哪种工况不是循环行驶的基本工况【】A.匀加速B.匀速 C.怠速D.减速7.现代中型货车的比功率一般为【】A.小于7.35kW/t B.10kW/t左右 C.14.7~20.6kW/t D.大于90kW/t8.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B.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C.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D.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9.汽车制动过程中,弹性车轮作纯滚动时,滑动率通常为【】A.15%~20% B.0 C.50% D.100%10.关于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附着力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面制动力等于附着力 B.制动器制动力大于附着力C.制动器制动力总是大于或等于地面制动力D.制动器制动力总是等于地面制动力一、多项选择题(共10分,共10题,每题1分)1.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超车行驶时,受到的行驶阻力有【】A.驱动力B.加速阻力 C.坡度阻力 D.空气阻力 E.滚动阻力2.能够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结构方面的因素有【】A.保证发动机与底盘良好工作状态 B.采用子午线轮胎C.减轻汽车的总质量 D.尽量在高档位行驶E.采用多档手动变速器或高效率无级变速器3.在初选传动系最小传动比时,以下原则正确的有【】A.满足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 B.满足最大爬坡度C.满足最高车速的要求 D.满足后备功率的要求E.满足驾驶性能的要求4.下面说法中,可能发生汽车后轴侧滑的有【】A.前后轮同时抱死 B.汽车后轮先抱死,前轮再抱死C.前轮抱死,后轮不抱死 D.后轮抱死,前轮不抱死E.前后轮都不抱死5.计算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时,最佳的换挡时机是【】A.高档最低车速处 B.低档和高档加速度交点处C .低档最高车速处D .高档最高功率处E .低档最高功率处三、名词解释题(共15分,共5题,每题3分)1. 最高车速: 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C 曲线: 制动效能: (被)利用附着系数:四、判断改错题(共20分,每题2分)1.利用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可以比较不同车重和空气阻力的车辆动力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五、综合式和带有锁止装置的液力变矩器的 输出特性
1.液力耦合器的特点
1)液力耦合器 TT=TP,K=1
2)传动效率
nT i
nP
➢随着车速的增加, 液力耦合器的传动效 率也增加。
13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
14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只要节气门不变,发动机 的转速(也是泵轮的转速 nP) 始终保持不变。
nP
8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透过性液力变矩器
泵轮转矩系数λP随速 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液力 变矩器,称为透过性的 变矩器。
➢转矩系数随速比而变化, 发动机的转速(也是泵轮的转 速)也随之变化,此时即便节 气门不变,发动机的工作转速 和转矩也会发生变化。
20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1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本章内容结束
下一章
22
3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3.三种发动机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活塞式蒸汽机
等功率发动机
i 30%
i 20%
i 10%
Ff Fw 活塞式内燃机
i 0%
ua max 4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4.活塞式内燃机匹配三挡变速器与装有等功 率发动机汽车的动力性
➢当变速器的挡数无限增多,即采用无级变速器,且无级变速器 的机械效率等于分级式变速器时,活塞式内燃机就可能总在最大 功率下工作,即具有与等功率发动机汽车同样的动力性。
9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3.透过度p
p TP0 P0 TPc Pc
➢TP0与λP0为涡轮不转动时,泵轮的转矩与转矩系数; ➢TPc与λPc为耦合器工况,即变矩比K=1时,泵轮的转 矩与转矩系数。
10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节气门全开时,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转矩TT与输出转
5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二、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
1.变矩比K
➢涡轮输出转矩TT与泵轮输入转矩TP之比即为变矩比。
K TT TP
2.变矩器速比i
➢涡轮转速nT与泵轮转速 nP 之比为变矩器速比。
3.效率η
i nT nP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为变矩器效率。
TTnT Ki
TP nP
3.综合式透过性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TT
nP n
TP Ttq
TT TP Ttq
nT'
nT"
15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4.带有锁止装置的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TT nP n
TP Ttq
TT TP Ttq
nT nT
16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六、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ua
0.377
rnT i
Ft
TTiT
r
i ' —液力变矩器之后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ηT —液力变矩器之后传动装置的传动效率。
17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1.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规律
18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1.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规律
19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6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4.泵轮转矩系数λP ➢λP 是泵轮转矩式中的 比例常数
TP P gD5nP2
ρ—工作油的密度; D—变矩器的有效直径。
5.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
7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三、液力变矩器的泵轮转矩曲线
1.非透过性的变矩器
在任何速比下,泵轮 转矩系数λP维持不变的 液力变矩器称为非透过 性的变矩器。
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1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一、无级变速器与汽车动力性的关系
1.三种发动机特性曲线的对比分析
➢活塞式蒸汽机除在很低转速外,具有近似等功率的特性。
2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三种发动机的功率平衡图
➢活塞式内燃机的后备 功率较小,如果不匹配 变速器,所能产生的驱 动力也很小。
速 nP的关系曲线。
1.输出特性曲线的确定
1)利用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与不同速比时变矩器转矩曲
线的交点,确定发动机及变矩器的工作点TP和 nP;
2)利用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确定K 和λP;
3)利用公式计算TT和nT; TT KTP
nT inP11来自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输出特性曲线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