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合集下载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

第三章 汽车动力性能检测
• • • • • • • • • • • 第一节 汽车动力性能指标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 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阻力 第四节 汽车驱动力平衡方程 第五节 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第六节 汽车的驱动力 第七节 汽车功率平衡 第八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的动力特性 第九节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第十节 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 第十一节 驱动车轮输出功率检测
汽车的加速能力是指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通常用 汽车加速时间来评价。加速时间是指汽车以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在风 速≤3m/s的条件下,在干燥、清洁、平坦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由 某一低速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用t表示,单位为s。汽车加速 时间分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与超车加速时间两种。 三、汽车的最大爬坡度 • 汽车的上坡能力是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来表 示的。
2、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称为附着力 F附。
Ft≤F附
3、汽车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Ff+Fw+Fi≤Ft≤F附≤Fzφ
4、影响附着系数的因素 主要有路面的种类和状况、轮胎的结构和气压,还有其他使用因素。
第六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1、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一、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1、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是汽车的心脏,汽车的一些基木技术性 能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发动机的相关性能相联系。所以发动机综合性能 的检测对整车性能的了解至关重要。 2、发动机技术状况变化的主要外观症状有:功率下降,燃料与润滑油 消耗量增加,起动困难,漏水、漏油、漏气、漏电以及运转中有异常 响声等。 3、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仪具有以下特点 (1)动态的测试功能(2)通用性(3)主动性

汽车理论习题

汽车理论习题

.目录第1章汽车动力性 (1)第2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9)第3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择 (12)第4章汽车的制动性 (13)第5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19)第6章汽车平顺性 (25)第7章汽车的通过性 (28)综合题 (29)第 1 章汽ft动力性第1章汽车动力性1.1 简述汽车动力性及其评价指标。

1.2 汽车行驶阻力是怎样形成的?1.3 试说明轮胎滚动阻力的定义、产生机理和作用形式。

1.4 滚动阻力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1.5 汽车的滚动阻力可以分为哪几种?1.6 能否在汽车受力分析图上画出滚动阻力,为什么?1.7 某轿车总质量m=1200kg,前轮载荷占整车载荷的 60%;车轮侧向力系数kα=1800kg/rad,前束角β=2°,该轿车两前轮互置前束角β后产生相应行驶阻力F v,如图1-1 所示。

(1)设轿车前进时侧向力与前束角的关系为F V=kαβ,试求因前束引起的行驶阻力;(2)若该轿车滚动阻力系数f=0.015,试求整车的滚动阻力F f;(3)试比较前束引起的行驶阻力与滚动阻力。

1.8 转弯时滚动阻力的大小取决于行驶速度和转向半径R,转弯时的滚动阻力系数f R=f+Δf。

设转弯时在离心力F C 作用下,前、后轮均有侧偏角,分别是α1 和α2,质心距前、后轮的距离分别是l a和l b,转向时用两轮模型分析侧向力引起的滚动阻力如图 1-2 所示。

试推导出附加滚动阻力系数⊗f =⊗FWu 2=gRL(lbsin α1 +l a sin α2 )的表达式(提示:先求出由F Y1 和F Y2 所引起的附加阻力ΔF)。

1.9 用受力图分析汽车从动轮在平路加速或减速行驶时的受力情况,并推导切向力方程式。

1.10 用受力图分析汽车驱动轮在平路加速或减速行驶时的受力情况,并推汽车理论习题集导切向力方程式。

1.11 解释汽车加速行驶时质量换算系数的意义。

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由哪几部分组成?与哪些因素有关?1.12 汽车轮胎半径增大,其他参数不变时,对汽车的加速性能和爬坡性能有何影响?说明理由。

重庆理工大学汽车理论1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重庆理工大学汽车理论1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常用 1/3 混合油耗:
1
1
1
1
混合= ECE + 90km / h+ 120km / h( L /100km) ( 2 分)
3
3
3
3
3. 汽车传动系传动比按等比级数分配的好处有哪些?
答:汽车各档传动比大体上采用等比级数分配; 很多车辆则完全按等比级数分配。 主要有以
下好处:
①换挡过程中,发动机总在同一转速范围 n1~n2 内工作。因此,起步加速、换挡操作方便 ;
C.50%
D. 100%
10 . 关 于 制 动 器 制 动 力 、 地 面 制 动 力 、 附 着 力 关 系 的 描 述 , 正 确 的 是
【】
A. 地面制动力等于附着力
B.制动器制动力大于附着力
C.制动器制动力总是大于或等于地面制动力
D.制动器制动力总是等于地面制动力
一、 多项选择题(共 10 分,共 10 题,每题 1 分)
B.10kW/t 左右
C.14.7~20.6kW/t
D.大于 90kW/t
8.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
B.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
C.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
D.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
9.汽车制动过程中,弹性车轮作纯滚动时,滑动率通常为【

A.15%~20%
B. 0
后备功率越大, 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 通常负荷率在 80%~90%左右时燃油经济性最好; 负荷率小于 80%~90%时,后备功率越小,负荷率越高,燃油经济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负荷率大于 80%~90%时,负荷率越高,燃油经济性反而较差。 ( 3 分)
2. 简要叙述 汽车的燃料经济性评价方法有哪些 ? 答: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

《汽车新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新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新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1.总学时:32学时2.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二、课程性质《汽车新技术》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必修课程,考试课程。

三、课程定位汽车新技术是汽车后市场的利润增长点,汽车岗位群必备的职业基础。

汽车新技术与故障诊断维修是汽车服务行业最超值的主导业务,是汽车技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最重要的业务素质。

《汽车新技术>>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广泛性。

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领先知识,快速培养专业领先技能。

学好这门课程为学生们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是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汽车服务人才的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新技术、汽车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新技术与检测、诊断、维修。

汽车仪表、汽车照明新技术。

减少汽车公害新技术。

提高汽车的平顺性和通过性的新技术。

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汽车的使用与维修和汽车评估、营销中。

四、课程基本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熟练使用汽车检测、汽车维修的工量具及仪器设备。

2.技能目标:能熟练掌握汽车驾驶、维修保养等基本操作技能;具备汽车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技能。

3.方法能力目标:了解汽车常见故障的故障现象,能描述和总结;能够分析故障原因,查找故障部位;掌握正确的故障诊断方法和故障诊断流程。

能对汽车各系统重要部位进行调整和检测;培养故障诊断的实践技能,能正确排除常见故障。

4.社会能力目标:能建立与客户的沟通能力与沟通技巧;能够正确地领会顾客所描述的故障现象;能够正确地向顾客表达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能够明白怎样做才能尽快地让顾客认可尤其是陌生顾客的认可;能较好地经营与上级、同事和客户的关系,融洽相处,获得支持与配合。

为了客户的最佳利益,能调整个人行为。

五、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先修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掌握一定的汽车构造知识,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知识。

长安大学车辆工程806汽车理论考研大纲

长安大学车辆工程806汽车理论考研大纲

长安大学官网公布的806汽车理论考研大纲参考教材:汽车理论(第四或第五版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内容:1动力性指标;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3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5汽车的功率平衡图;6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要求:掌握动力性指标及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的概念;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的行驶条件与附着率;了解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的意义和制取方法;掌握汽车的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的概念;掌握汽车的功率平衡图;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内容:1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2 燃油经济性的计算;3影响经济性的因素;4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5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试验。

要求: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掌握影响经济性的因素,掌握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性;了解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道路试验方法。

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内容:1发动机功率的选择;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4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5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要求:掌握发动机功率和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掌握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掌握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内容: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2制动时的车轮受力;3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6 汽车制动试验要求:掌握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掌握制动时的车轮受力;掌握制动效能的概念及评定指标的计算,了解制动效能恒定性;掌握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掌握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了解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五汽车的操稳性内容:1汽车的操稳性的研究内容及方法;2轮胎的侧偏特性;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4汽车操稳性与悬架的关系;5汽车操稳性与转向系的关系;6汽车操稳性与传动系的关系;7汽车的侧翻。

重庆理工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1)

重庆理工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1)

重庆理工大学考试试卷模拟试卷班级学号姓名考试科目汽车理论[I] A 卷闭卷共页10题,每题1分)1.一般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最大功率比外特性的最大功率通常约小【B 】A.25% %C. 5% %2.从汽车功率平衡图上可以看出,各档发动机功率曲线所对应的车速位置不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低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B.高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C.低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D.高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3.关于附着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驱动轮的附着率小于等于地面附着系数B. 驱动轮的附着率是驱动轮不滑转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所要求的最低路面附着系数C.附着率是表明汽车附着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D.汽车的动力性好坏与驱动轮上的附着率无关4.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能,表述错误的是【C 】A.通常和液力耦合器或锁止离合器组成综合液力变矩器B.汽车采用的液力变矩器通常透过性的C.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善汽车良好路面上的动力性D.采用液力变矩器的目的通常为了操作简便、起步换挡平顺5.汽车在哪种车速行驶时,虽然发动机负荷率较高,但行驶阻力增加很多而使百公里油耗大大增加【 B 】A.低速B.高速C.中速D.减速6.汽车在循环行驶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更能够反映实际工况,以下哪种工况不是循环行驶的基本工况【】A.匀加速B.匀速C.怠速D.减速7.现代中型货车的比功率一般为【】A.小于t B.10kW/t左右C.~t D.大于90kW/t8.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B.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C.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D.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9.汽车制动过程中,弹性车轮作纯滚动时,滑动率通常为【】A.15%~20% B.0C.50% D.100%10.关于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附着力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面制动力等于附着力B.制动器制动力大于附着力C.制动器制动力总是大于或等于地面制动力D.制动器制动力总是等于地面制动力10题,每题1分)1.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超车行驶时,受到的行驶阻力有【】A.驱动力B.加速阻力C.坡度阻力D.空气阻力E.滚动阻力2.能够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结构方面的因素有【】A.保证发动机与底盘良好工作状态B.采用子午线轮胎C.减轻汽车的总质量D.尽量在高档位行驶E.采用多档手动变速器或高效率无级变速器3.在初选传动系最小传动比时,以下原则正确的有【】A.满足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B.满足最大爬坡度C.满足最高车速的要求D.满足后备功率的要求E.满足驾驶性能的要求4.下面说法中,可能发生汽车后轴侧滑的有【】A.前后轮同时抱死B.汽车后轮先抱死,前轮再抱死C.前轮抱死,后轮不抱死D.后轮抱死,前轮不抱死E.前后轮都不抱死5.计算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时,最佳的换挡时机是【】A.高档最低车速处B.低档和高档加速度交点处C.低档最高车速处D.高档最高功率处E.低档最高功率处5题,每题3分)1.最高车速:2.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3.C曲线:4.制动效能:5.(被)利用附着系数:2分)1.利用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可以比较不同车重和空气阻力的车辆动力性能。

汽车理论复习题

汽车理论复习题

汽车理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反映汽车动力性指标的参数有( )A .平均车速B .最高车速C .瞬时车速D .高速2. 汽车的驱动力与传动系的机械效率( )A .成正比B .无关C .成反比D .相等3. 城市公共汽车最重要的动力指标是( )A .最高车速B . 最大爬坡度C .超车加速时间D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4. 汽车的最大驱动性能,首先决定于传动系统的( )A .主减速器传动比B .一挡传动比和主减速器传动比C .直接挡传动比主减速器传动比和D . 直接挡传动比5. 汽车制动时( )A .前轴的地面反作用力增加B .后轴的地面反作用力增加C .前、后轴的地面反作用力均增加D .前、后轴的地面反作用力均减小6. 汽车制动过程中制动效果最佳的是( )A .前轴先抱死滑拖B .后轴先抱死滑拖C .前、后轴都抱死滑拖D .前、后轴均未抱死边滚边滑7. 可以作为汽车燃料经济性能的评价指标的是( )A .指示燃油消耗率B .等速百公里油耗C .有效热效率D .小时耗油量8. 汽车的稳定因数K 大于零,说明汽车具有( )A .过多转向特征B .不足转向特征C .中性转向特征D .加速转向特征9. ISO2631标准中,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 )A .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B .振动频率C .振动方向D .振动速度10. 与汽车制动时发生跑偏有关的是( )A .制动力大小B .地面附着系数C .制动力增长快慢D .同一轴上两轮制动力的增长是否一致11. 发动机有效转矩T tq 与有效功率P e 的关系为( )A .n P T e tq ⋅=B .n P T e tq /9550=C .e tq P n T /9550=D .9550/n P T e tq ⋅=12. 汽车加速行驶时,驱动力与行驶阻力的关系是( )A .F t ≥F f +F ω+F i +F jB .F t =F f +F i +F jC .F t >F f +F ω+F i +F jD .F t =F f +F ω+F i +F j13. 评价越野汽车最重要的动力指标是( )A .最高车速B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C .超车加速时间D .最大爬坡度14.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决定于传动系统的( )A .主减速器传动比B .一挡传动比和主减速器传动比C .直接挡传动比D .直接挡传动比和主减速器传动比15. 在相同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下,车速越高,汽车驱动力(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16. 为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应使汽车最小传动比所对应的最高车速max a u 与发动机最大功率点的车速p u 有( )A .p a u u =m axB .p a u u >m axC .p a u u ≤m axD .p a u u ≥m ax17. 当车轮抱死时( )A .纵向附着系数最大B .横向附着系数最大C .纵向附着系数最小D .横向附着系数几乎为零18. 轮胎侧偏现象导致汽车具有( )A .中性转向B .不足转向C .过多转向D .任意转向19. 在大于同步附着系数的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在紧急制动时( )A .前轮先抱死B .后轮先抱死C .前后轮同时抱死D .不一定20. 汽车装载后质心后移,汽车转向特性具有( )A .增加不足转向特性B .增加中性转向特性C .减少中性转向特性D .增加过度转向特性21. 反映汽车爬坡性能的参数指标有( )A .直接挡动力因数B .最小传动比C .一挡动力因数D .发动机功率22. 高速行驶的汽车最大行驶阻力是( )A .滚动阻力B .空气阻力C .坡道阻力D .加速阻力23. 高速道路运行的豪华客车最重要的动力指标是( )A .最高平均车速B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C .超车加速时间D .最大爬坡度24. 提高汽车的燃料经济性,主要取决于对发动机的( )A .大功率区域使用B .经济燃油消耗区的使用C .最低稳定车速区的使用D . 最高车速的使用25. 汽车变速器的传动比分配是按照( )A .等比级数B .几何级数C .按算术平均数D .等差数列26. 汽车制动过程中制动效果最佳的是( )A .前轴先抱死滑拖B .后轴先抱死滑拖C .前、后轴都抱死滑拖D .前、后轴接近抱死的边滚边滑27. 可以作为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的是( )A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B .转向角度C .车速D .转向半径28. 汽车的稳定因数K 大于零,说明汽车具有( )A .过多转向特征B .不足转向特征C .中性转向特征D .加速转向特征29.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 )A .由路面引起的高频随机振动B .由路面引起的低频随机振动C .汽车行驶加速度D .汽车发动机转速30. 提高汽车在松软地面的通过能力的方法有( )A .减小车轮尺寸B .增加轮胎气压C .适当降低轮胎气压D .采用通用花纹31. 在理想的地面条件下,汽车最大爬坡度主要取决于( )A .直接挡动力因数B .最小传动比C .一挡最大动力因数D .发动机功率32. 汽车驱动车轮的滚动阻力是由下列哪一原因引起( )A .轮胎弹性迟滞损失B .车轮滚动阻力矩C .道路阻力系数D .滚动阻力系数33. 液力变矩器的涡轮转矩与发动机的关系是( )A .涡轮转矩大于发动机转矩B .泵轮转矩小于发动机转矩C .涡轮转矩小于等于发动机转矩D .涡轮转矩大于等于发动机转矩34. 汽车燃料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的拐点是( )A .最大动力点B .最佳经济点C .兼顾动力性和经济性点D .最高车速点35. 实际的汽车变速器传动比分配是按照( )A .等比级数分配B .几何级数分配C .按等比级数递增D .按等比级数递减36. 汽车制动过程中制动效果最佳的是( )A .滑移率为0时B .滑移率为1时C .滑移率为0.2左右时D .滑移率为0.8左右时37. 汽车在道路制动附着系数小于同步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实施紧急制动()A .前轮先抱死B .后轮先抱死C .前后轮同时抱死D .前后轮都不抱死38. 汽车的稳定因数K 小于零,说明汽车具有( )A .过多转向特征B .不足转向特征C .中性转向特征D .加速转向特征39. 汽车以车速u 驶过空间频率n 的路面,其时间频率f 为( )A .n u f =B .un f =C .u n f =D .n u f =40. 提高汽车在不平地面的通过能力的方法有( )A .减小车轮尺寸B .增加车轮尺寸C .降低底盘高度D .减低悬架刚度41. 汽车驱动力F t 与动力参数装置及车轮半径和传动效率的关系为( )A .0i i rTF g T tq t ⋅⋅=η B .ri i T F g Ttq t ⋅⋅=0ηC .r i i T F T g tqt η⋅⋅=0 D .ri i T F T g tq t η0⋅=42. 汽车在起步时的最大行驶阻力是( )A .滚动阻力B .空气阻力C .坡道阻力D .加速阻力43. 发动机处于最大功率,汽车以直接挡行驶,其行驶车速是( )A .平均车速B .最低稳定车速C .最高车速D .任意车速44. 汽车燃料经济性计算中,不考虑的工况是( )A .等速工况B .等加速行驶工况C .等减速行驶工况D .熄火停车工况45. 下列能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汽车变速器是( )A .四挡变速器B .五挡变速器C .六挡变速器D .无级变速器46. 最能体现汽车制动效果的参数是( )A .踏板制动力B .制动器消除间隙时间C .制动减速度D .地面附着系数47. 反映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瞬态响应指标的是( )A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B .转向角度C .车速D .进入稳态时间48. 汽车的转向半径之比R/R0大于1,说明汽车具有( )A .过多转向特征B .不足转向特征C .中性转向特征D .加速转向特征49. 汽车在高频段行驶时,减小阻尼比,对减振效果( )A .有利B .不利C .无关D .不一定50. 汽车制动侧滑与( )有关。

第十二章-汽车的动力性分解

第十二章-汽车的动力性分解

滚动阻力系数
• 1) 影响因素:与路面的种类、车速以及轮胎 的结构、材料、胎压等有关。同一轮胎在不同 的路面上的滚动阻力系数见表7-2。
滚动阻力
• 2)滚动阻力系数的经验计算:
轿车:
f
f
0
1
va2 19440
• 式中:f0—良好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为0.014; 卵石路面为0.025;砂石路面为0.020;
液力损失功率:搅动和磨擦。它与润滑油品质、温 度、油面高度、转速等有关。
传动系各部件的传动效率:见表7-1。
3、车轮的半径
自由半径r0:车轮处于无载荷时的半径。 静力半径rs: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
面间的距离。rs与法向载荷和胎压有关。 动力半径rg:驱动车轮除承受法向载荷外,还承受扭矩
第二篇 汽车理论
第十二章 汽车的动力性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 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阻力 第四节 汽车的动力方程 第五节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 第六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第七节 汽车的功率平衡 第八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的动力特性 第九节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第十节 汽车的驾驶性能 第十一节 汽车动力性试验
Ⅱ.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 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有时也采用加速过程曲线表示加 速能力。
汽车的爬坡能力
汽车的爬坡能力:用满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 最大爬坡度(Ⅰ档的最大imax爬 t坡an度ma)x 表示。
不同的车辆对爬坡能力的要求:
• 轿车:最高车速大,加速时间短,经常在较好的道 路上行驶,一般不强调它的爬坡能力。
CD ★前部低, ★过渡平滑, ★后部加扰流板, ★掠背式, ★底部导流,平整化,向后应逐 步升高, ★整车俯视形状为腰鼓式, ★改进通风进口、出口位置, ★商用车顶部安装导流罩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4.泵轮转矩系数λP ➢λP 是泵轮转矩式中的 比例常数
TP P gD5nP2 ρ—工作油的密度; D—变矩器的有效直径。
5.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
7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三、液力变矩器的泵轮转矩曲线
1.非透过性的变矩器
在任何速比下,泵轮 转矩系数λP维持不变的 液力变矩器称为非透 过性的变矩器。
➢只要节气门不变,发动机 的转速(也是泵轮的转速 nP ) 始终保持不变。
nP
8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透过性液力变矩器
泵轮转矩系数λP随速 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液力 变矩器,称为透过性的 变矩器。
➢转矩系数随速比而变化, 发动机的转速(也是泵轮的转 速)也随之变化,此时即便节 气门不变,发动机的工作转速 和转矩也会发生变化。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 的。20.10.92020年10月9日星 期五1时1分52秒20.10.9
谢谢大家!

质量放松,劳而无功.安全发展,国泰民 安。下 午1时1分52秒 下午1时1分13:01:5220.10.9

读安全书,做安全人。体系有效运行 ,销售 蒸蒸日 上。20.10.920.10.913:0113:01:5213:01:52Oc t-20

同心协力,提高品质。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1时1分 52秒Fr iday, October 09, 2020
5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二、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
1.变矩比K
➢涡轮输出转矩TT与泵轮输入转矩TP之比即为变矩比。
K TT TP
2.变矩器速比i
➢涡轮转速nT 与泵轮转速 nP 之比为变矩器速比。
3.效率η
i nT nP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为变矩器效率。
TTnT Ki
TP nP
第一章 汽车动力性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1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一、无级变速器与汽车动力性的关系
1.三种发动机特性曲线的对比分析
➢活塞式蒸汽机除在很低转速外,具有近似等功率的特性。
2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三种发动机的功率平衡图
➢活塞式内燃机的后备 功率较小,如果不匹配 变速器,所能产生的驱 动力也很小。
3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3.三种发动机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活塞式蒸汽机
等功率发动机
i 30%
i 20%
i 10%
Ff Fw 活塞式内燃机
i 0%
ua max4源自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4.活塞式内燃机匹配三挡变速器与装有等功 率发动机汽车的动力性
➢当变速器的挡数无限增多,即采用无级变速器,且无级变速 器的机械效率等于分级式变速器时,活塞式内燃机就可能总在最 大功率下工作,即具有与等功率发动机汽车同样的动力性。
20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1

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保障稳定,促 进发展 。20.10.920.10.9Friday, October 09, 2020

人民消防人民办,办好消防为人民。13:01:5213:01:5213:0110/9/2020 1:01:52 PM

做好安全工作,树立企业形象。20.10.913:01:5213:01Oct-209-Oct- 20
3.综合式透过性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TT
nP n
TP Ttq
TT TP Ttq
nT'
nT"
15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4.带有锁止装置的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TT nP n
TP Ttq
TT TP Ttq
nT nT
16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六、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绊人的桩不在高,违章的事不在小。13:01:5213:01:5213:01Friday, October 09, 2020

人人保安全,家家笑开颜。20.10.920.10.913:01:5213:01:52October 9, 2020

每项振作求质量,产品质量有保障。2020年10月9日 下午1时1分20.10.920.10.9
转速nP 的关系曲线。
1.输出特性曲线的确定
1)利用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与不同速比时变矩器转矩曲
线的交点,确定发动机及变矩器的工作点TP和 nP ;
2)利用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确定K 和λP;
3)利用公式计算TT和nT; TT KTP
nT inP
11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输出特性曲线
9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3.透过度p
p TP0 P0 TPc Pc
➢TP0与λP0为涡轮不转动时,泵轮的转矩与转矩系数; ➢TPc与λPc为耦合器工况,即变矩比K=1时,泵轮的转 矩与转矩系数。
10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节气门全开时,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转矩TT与输出
12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五、综合式和带有锁止装置的液力变矩器的 输出特性
1.液力耦合器的特点
1)液力耦合器 TT=TP,K=1
2)传动效率
nT i
nP
➢随着车速的增加, 液力耦合器的传动效 率也增加。
13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
14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ua
0.377
rnT i
Ft
TTiT
r
i ' —液力变矩器之后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ηT —液力变矩器之后传动装置的传动效率。
17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1.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规律
18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1.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规律
19
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2.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人人有专职,工人有程序,检查有标 准,做 好留证 据。2020年10月9日星 期五下 午1时1分52秒 13:01:5220.10.9

由前至后一条拉,从上到下一条心。2020年10月下 午1时1分20.10.913:01October 9, 2020

创名牌、夺优质,全厂员工齐努力。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1时1分 52秒13:01:529 October 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