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分析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stata统计分析与应用笔记汇总

stata统计分析与应用笔记汇总

第一章:Stata概述:help和search都是查找文件的命令但help用于查找精确的命令,search是模糊查找。

还可使用help|contents 来分类查找第二章:数据管理:2.1变量和变量的取值:1.变量的命名:不能以数字开头,区分大小写,不能命名为系统变量名2.变量的取值类型:(1)字符型:字符变量存储格式是str⋕,str表示格式⋕表示该变量的存储最多可容纳的字符数(2)数值型数据:存储格式:byte.int.long.float.double.Stata默认将数字存储为浮点数据,而将计算结果存为双浮点数据。

(3)缺失数据:一般仅用“.”表示3.变量的显示:(1)数值变量的显示格式:a.普通格式有%w.dg, %w.dgc(g表示普通,w表示整个显示所占的字符数,d表示显示的数字中小数点后的位数,c是要求Stata给出带逗号“,”数字显示格式如12345显示为12,345)b.固定格式有%w.df, %w.dfc(f表示固定)c.科学指数法格式:%w.de, (e表示科学计数)(2)字符变量的显示格式:仅有一种%⋕s,%是提示符,#表示显示字符数,s表示字符变量显示格式,默认右对齐,后加“-”可改为左对齐。

(3)使用format命令变量显示格式:format varlist %fmt 或者 format %fmt varlist 4.变量的标签(1)添加数据集的标签使用: label data [“lable”](2)添加变量的标签使用:label variable varname [“lable”](3)label为变量数值添加标签的语法有两部分,先定义数值标签:label define lblname#“lable” [#“lable”](lblname是标签名称) 然后将定义好的数值标签添加到变量上:label values varlist [lblnamel.]2.2创建一个新的数据集1.关于数据集操作的基本命令(1)browse 和edit 命令:browse 用于打开数据浏览器,edit命令用于打开数据编辑器Edit [varlist] [if] [in]browse [varlist] [if] [in](if和in 用于选择需要的子集)(2)rename:rename old_varname new_varname(3)save命令:save [filename] [,save_options]([,save_options]可以指nolabel(不保存设定标签),replace(允许新文件覆盖原文件),all主要用于编程(4)describe:用于产生一个对数据集的简明总结格式:describe [varlist] [,memory_options](命令选项:simple,short,detail,fullnames)(5)list:用于显示变量的数值,其后可以跟需要显示的变量名称语法:list [varlist] [if] [in] [,options](命令选项包括:noobs(不显示观测值的数值),clean,separator,sepby,nolabel)(6)codebook:用于详尽地描述变量的内容,包括变量名称、标签、赋值。

统计学原理笔记

统计学原理笔记

统计学原理笔记
一、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 统计学的定义与目的
- 数据的类型: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
- 统计学的两个主要分支: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二、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 数据来源:调查、实验、观察等
- 数据搜集方法
- 数据整理与清洗: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数据转换等
三、描述统计学
- 数据的集中趋势度量:均值、中位数、众数
- 数据的离散程度度量:极差、方差、标准差
- 数据的分布形态:偏态与峰态
四、概率与概率分布
-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 常见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
五、抽样与抽样分布
- 抽样的基本原理
- 抽样误差的来源与控制
- 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
六、统计推断
-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与步骤
- 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t检验、χ²检验等
七、相关与回归分析
- 相关分析的概念与方法
-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原理与应用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原理与应用
八、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市场调查与营销分析中的应用
- 财务与投资分析中的应用
- 医学与生物统计学中的应用
九、统计软件的应用
- 常用的统计软件介绍与使用
-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的演示分析
十、统计学的限制与误用
- 统计学的限制与局限性
- 统计学误用的情况与注意事项
- 如何正确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参考借鉴】中医药统计学与软件应用笔记重点.docx

【参考借鉴】中医药统计学与软件应用笔记重点.docx

中医药统计学与软件应用笔记重点绪论统计学家 C.R.劳先生在《统计与真理——怎样运用偶然性》中指出:在终极的分析中,一切知识都是历史;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在理性的基础上,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

一、统计学的概念、发展简史及主要内容1.统计学: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对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揭示事物总体特征和规律的方法论科学。

2.中医统计学: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与实践为主体,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达到探讨中医理论与方法内在规律的目的。

3.统计学的发展趋势:①依赖数学。

②与计算机技术结合。

③与实质性学科、统计软件、现代信息相结合,所发挥的功效日益增强。

④从描述事物现状、反映事物规律,向抽样推断、预测未来变化方向发展。

4.统计学的主要内容⑴研究设计:专业设计、统计学设计⑵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思维方法⑶统计描述:统计指标、统计图表⑷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二、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和特点1.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1)统计学设计(2)搜集资料:①常规保存的记录;②现场调查记录;③实验/试验记录;④医学文献/网络信息。

(3)整理资料:①检查;②审核;③计算机检查;④分组。

(4)分析资料2.统计学认识现象的特点(1)数量性:(2)群体性:(3)具体性:(4)概率性:三、统计学中常用的概念1.总体(population):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集合。

例①河北省18岁男性的身高和体重分布②某性红地20RR年健康成年男细胞数③河北省18岁身高在170-175cm男性的体重分布⑴有限总体:指总体限定于特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有限个观察单位。

⑵无限总体:指没有空间和时间范围限制的总体。

2.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的集合。

样本的可靠性:指总体确定后,样本中的每一个观察单位确属预先规定的同质总体。

样本的代表性:即样本能够充分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

大一统计学笔记整理

大一统计学笔记整理

大一统计学笔记整理1. 统计学导论-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从商业到医学、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都需要统计学的应用-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数据的收集方式:观察法和试验法- 数据的分类: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描述统计的主要指标:频数、频率、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和方差2. 数据的整理与呈现- 数据的整理:数据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 数据的呈现:直方图、饼图、折线图、散点图和箱线图- 数据的处理:缺失数据的处理、异常值的处理和数据的变换3. 正态分布与抽样分布- 正态分布的性质:钟形曲线、对称性、均值和标准差的关系- 标准正态分布:Z分数和Z表的使用- 中心极限定理:大样本时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抽样分布的概念: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等-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抽样误差、标准误和置信区间4. 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从样本推断总体- 参数估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零假设和备择假设、显著性水平、P值和拒绝域- 单样本检验:均值的假设检验和比例的假设检验- 双样本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均值的假设检验和配对样本均值的假设检验5. 回归与相关分析- 简单线性回归:回归方程、回归系数的估计和拟合优度- 多重线性回归:多元回归方程、多重共线性和变量选择- 相关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和点双相关系数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大一统计学的基础知识,详细内容和推导公式可参考相关教材和课堂讲义。

多元统计分析笔记附实例

多元统计分析笔记附实例

多元统计分析笔记附实例1.主成分分析,因⼦分析,对应分析可以⽤来简化数据结构⼜不会损失太多信息2.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是对所考察的变量按相似程度进⾏分类。

3.回归分析⽤来判断⼀些变量的变化是不是依赖于另外⼀些变量的变化,如果是,建⽴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于预测4.典型相关分析⽤来分析两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5.多元数据的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假设检验6.参数估计:⽤样本值估计总体X中的某些参数。

点估计:区间估计:7.数学期望的置信区间分为⽅差已知和⽅差未知置信区间:估计参数的取值范围8.假设检验:对总体的分布律或分布参数作某种假设,根据抽样得到的值,俩判断假设是否成⽴。

9.假设检验分为参数检验和⾮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总体分布类型已经知道情况下进⾏的,其⽬的是对总体的参数及其有关性质做出明确判断。

⾮参数检验这是总体分布类型未知的情况下进⾏的检验10.相关系数是⽤来描述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的。

简单线性相关系数:Pearson11.标准化:(1)min-max标准化对原始数据进⾏线性变换适⽤于最⼤值和最⼩值已知⽬的是把所有制映射到[0,1] 区间。

(2)Z-zcore 标准化适⽤于最⼤值和最⼩值未知,或者超出取值范围的离群数据的值。

12. 聚类分析:分析-----分类—系统聚类---检验聚类分析显著性:/doc/f89672b26294dd88d0d26b9a.html/article/e8cdb32b7a2daf37052bade5.html⽤SPSS做相关分析的应⽤⽰例【例】表1是某市从1978年⾄199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民收⼊和全市总⼈⼝统计数字表,试分析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表1某市统计表第⼀步:建⽴数据⽂件。

定义变量:序号为Number,假设年份⽤y表⽰,零售总额⽤r表⽰,居民收⼊⽤i表⽰,全市总⼈⼝⽤p表⽰,输⼊数据,如下截图⽰:第⼆步:进⾏数据分析。

在数据⽂件管理窗⼝中,点击Analyze,展开下拉菜单,再点击Correlate中的Bivariate项,进⼊Bivariate Correlations对话框,请童鞋们看下图:(1)在左边的这个东东为源变量列框,右边的Variables框为待分析的变量列框,就是这个东东:(2)再看下边的Correlation Coefficients选项,也就是分析⽅法选择项,就是这个东东。

统计学笔记

统计学笔记
总体均数的(1-α )可信区间计算公式
当样本含量较大时,例如n>60,t分布近似标准正
态分布,此时可用u分布代替t分布
两均数之差的区间估计
服从自由度为ν=n1+n2-2的t分布
正确理解可信区间
可信度为95%的CI的涵义
从同一总体中重复抽取100个样本含量为n的样
本,按上述方法计算95%的CI,则在这100个可
小于或大于某个数值
资料的分布不清
直接法(例数较少,先将变量值由小到大顺
序排列)
n为奇数时
n为偶数时
频率表法(例数较多)
先从累计频率找出M所在的组段,然后按
公式计算,式中L为中位数所在组段的下
限,i为该组段的组距,fm为该组段的频
数,ΣfL为小于L的各组段累计频数
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
察单位的全体。
同质与变异
同质: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
变异: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
差异
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标
准差,分别用希腊字母记为µ、σ。固定的常数
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标准差,采用
拉丁字母分别记为X-、S。 参数附近波动的随
机变量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用β表示
要同时减小α和β,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样本含量n。
不可能同时犯I型错误和II型错误。
拒绝H0时,只可能犯I型错误;不拒绝H0时,只可
能犯II型错误。
影响 β 错误的因素
1. 总体参数的真值
随着假设的总体参数的减少而增大
2. 显著性水平 α
当 α 减少时增大
3. 总体标准差 σ
当 σ 增大时增大

自-应用统计分析复习笔记

自-应用统计分析复习笔记

应用统计分析复习笔记BY 东海 2009年12月1日星期二第一章 导论1、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内容:收集数据(取得数据);处理数据(整理与图表展示);分析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数据解释(结果的说明);得到结论(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客观结论)。

2、统计研究的循环过程:实际问题—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数据解释—实际问题。

4、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内容: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描述性分析。

目的: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5、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内容: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目的:对总体特征做出推断。

6、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7、统计数据的类型(1)按计量层次: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2)按收集方法: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3)按时间状况: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8、总体: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 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也称为元素。

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或样本量。

9、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所关心的参数主要有总体均值(μ )、标准差(σ)、总体比例(π)等。

总体参数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

10、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是样本的函数。

所关心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x )、样本标准差(s)、样本比例(p)等。

样本统计量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如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的质量等级等。

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即数据变量可以分为:(1)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名称)、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名称)和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名称)。

其中数值型变量又分离散变量(取有限个值)和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多个值)。

应用统计学笔记

应用统计学笔记

应用统计学笔记应用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概念和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学科。

它是一种将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数据。

在许多领域,比如商业、医学、科学和工程方面,应用统计学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应用统计学笔记的一些重点。

1. 数据的类型数据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描述了某些事物的数量,比如一个人的身高、重量、年龄、收入等等。

定量数据可以被进一步分类为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

离散数据是指只能取整数值的数据,比如一个人的孩子数量。

在另一方面,连续数据是指可以取任意值的数据,比如一个人的身高。

定性数据则描述了某些事物的特征,比如一个人的性别、种族、职业等等。

定性数据通常用于描述分类变量,也可以被用于描述顺序变量。

顺序变量是指描述一个事物的属性的大小和排名,例如,一个文学作品的评价。

2. 描述统计学和推论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是一种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用于描述和总结数据的基本特征。

它包括中心趋势、变异性和分布。

中心趋势描述了数据的集中水平,通常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来表示。

变异性用来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通常用标准差或方差表示。

分布描述数据的形态,通常用直方图或箱线图表示。

推论统计学是一种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性的统计分析方法。

它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假设检验是一种检查假设是否正确的方法。

置信区间是一个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具有一定的置信度。

3. 统计方法应用统计学可以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

其中一些方法包括:- t检验:用于比较两组样本的平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

- 相关性分析: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程度。

- 回归分析:用于建立一个预测模型,可以根据输入变量的值预测输出变量的值。

- 主成分分析:用于降低高维数据的复杂度。

4.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统计学技能,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图表、图形和地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统计分析复习笔记 BY 东海 2009年12月1日星期二第一章 导论1、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内容:收集数据(取得数据);处理数据(整理与图表展示);分析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数据解释(结果的说明);得到结论(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客观结论)。

2、统计研究的循环过程:实际问题—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数据解释—实际问题。

4、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内容: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描述性分析。

目的: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5、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内容: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目的:对总体特征做出推断。

6、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7、统计数据的类型(1)按计量层次: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2)按收集方法: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3)按时间状况: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8、总体: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 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也称为元素。

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或样本量。

9、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所关心的参数主要有总体均值(μ )、标准差(σ)、总体比例(π)等。

总体参数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

10、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是样本的函数。

所关心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x )、样本标准差(s)、样本比例(p)等。

样本统计量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如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的质量等级等。

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即数据变量可以分为:(1)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名称)、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名称)和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名称)。

其中数值型变量又分离散变量(取有限个值)和连续变量(可以取无穷多个值)。

(2)经验变量(所描述的是我们周围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和理论变量(由统计学家用数学方法所构造出来的一些变量,比如,z 统计量、t 统计量、χ2统计量、F 统计量等)。

(3)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11、随机现象的一个特点是:不确定性。

随机现象也存在其固有的量的规律性,人们把这一规律性称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对随机现象的观察称为随机试验,并简称试验,用以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随机试验的特点:可重复性、可观察性和随机性。

统计中的抽样过程其实就是一次随机试验。

因而可以利用概率论的技巧来分析推断统计方法。

而样本其实就是随机变量。

12、常见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

13、统计学中泛称统计量(或枢轴量)的分布为抽样分布。

讨论抽样分布的途经有两种:1)精确地求出抽样分布,并称相应地统计推断为小样本统计推断;2) 让样本容量趋于无穷,并求出抽样分布的极限分布。

以极限分布作为抽样分统计方法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点估计区间估计布的近似分布,来对未知参数进行统计推断,称相应的推断为大样本统计推断。

14、典型的统计软件:SPSS 、MINITAB 、STA TISTICA 、Excel 和SAS 。

第二章 参数估计1、估计量: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随机变量。

如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

例如:样本均值就是总体均值的一个估计量。

参数用θ 表示,估计量用θˆ表示。

估计值:估计参数时计算出来的统计量的具体值。

如果样本均值x =80,则80就是μ的估计值。

2、估计方法: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其中点估计的方法包括矩估计法、顺序统计量法、最大似然法、最小二乘法。

3、点估计:用样本的估计量的某个取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例如:用样本均值直接作为总体均值的估计。

一个点估计量的可靠性是由它的抽样标准误差来衡量的,这表明一个具体的点估计值无法给出估计的可靠性的度量。

4、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无偏性(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有效性(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点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和一致性(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5、区间估计: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区间范围,该区间由样本统计量加减估计误差而得到。

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能够对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接近程度给出一个概率度量。

7、置信水平:将构造置信区间的步骤重复很多次,置信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例称为置信水平。

表示为)1(α-,α为是总体参数未在区间内的比例,常用的置信水平值有99%, 95%, 90%,相应的α为0.01,0.05,0.10。

8、置信区间: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称为置信区间。

用一个具体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是一个特定的区间,我们无法知道这个样本所产生的区间是否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我们只能是希望这个区间是大量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区间中的一个,但它也可能是少数几个不包含参数真值的区间中的一个。

9、影响区间宽度的因素:(1)总体数据的离散程度,用σ 来测度。

(2)样本容量n ,nxσσ=。

(3)置信水平)1(α-,影响 z 的大小。

10.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大样本)1. 假定条件•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且方差(σ2) 已知• 如果不是正态分布,可由正态分布来近似 (n ≥ 30) 2.使用正态分布统计量 znxσσ=3. 总体均值 μ 在1-α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22未知或σσααnsz x nz x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正态总体、σ2未知、小样本)1. 假定条件•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但方差(σ2) 未知 • 小样本 (n < 30)2. 使用 t 分布统计量nx σσ=3.总体均值μ在1-α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nst x 2α±11、t 分布是类似正态分布的一种对称分布,它通常要比正态分布平坦和分散。

一个特定的分布依赖于称之为自由度的参数。

随着自由度的增大,分布也逐渐趋于正态分布。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确定1. 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n 为2222)(Ez n σα=其中:nz E σα2=2. 样本容量n 与总体方差σ 2、边际误差E 、可靠性系数Z 或t 之间的关系为▪ 与总体方差成正比 ▪ 与边际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与可靠性系数成正比3. 样本容量的圆整法则:当计算出的样本容量不是整数时,将小数点后面的数值一律进位成整数,如24.68取25,24.32也取25等等第三章 假设检验1、假设:对总体的统计特征所作的陈述。

总体统计特征跟参数有关,称为参数假设检验,如: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等;总体统计特征跟参数无关,称为非参数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先对总体的统计特征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

有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逻辑上运用反证法,统计上依据小概率原理。

2、原假设: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反对的假设,又称“0假设”,表示为H 0。

H 0 :μ =某一数值,指定为符号=,≤ 或 ≥ 。

3、为什么叫 0 假设?之所以用零来修饰原假设,其原因是原假设的内容总是表示没有差异或没有改变,或变量间没有关系等等。

零假设总是一个与总体参数有关的问题,所以总是用希腊字母表示。

4、备择假设: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也称“研究假设”。

表示为 H 1,总是有符号 ≠,< 或 >。

5、提出假设:一般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一个完备事件组,而且相互对立;先确定备择假设,再确定原假设;等号“=”总是放在原假设上;因研究目的不同,对同一问题可能提出不同的假设(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6、备择假设没有特定的方向性,并含有符号“≠”的假设检验,称为双侧检验或双尾检验(two-tailed test) 。

备择假设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并含有符号“>”或“<”的假设检验,称为单侧检验或单尾检验(one-tailed test)。

备择假设的方向为“<”,称为左侧检验;备择假设的方向为“>”,称为右侧检验。

7、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第Ⅰ类错误(弃真错误),原假设为正确时拒绝原假设,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α;第Ⅱ类错误(取伪错误),原假设为错误时未拒绝原假设,第Ⅱ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β 。

α和β的关系就像翘翘板,α小β就大,α大β就小,要同时减少两类错误的惟一办法是增加样本容量。

由于犯第Ι类错误的概率是可以由研究者控制的,因此在假设检验中,人们往往先控制第Ι类错误的发生概率。

8、影响β错误的因素:总体参数的真值;显著性水平α;总体标准差σ;样本容量n。

9、检验能力:正确拒绝一个错误的原假设的能力。

β是指没有拒绝一个错误的原假设的概率。

这也就是说,1-β则是指拒绝一个错误的原假设的概率,这个概率被称为检验能力,也被称为检验的势或检验的功效。

10、显著性水平:表示总体中某一类数据出现的经常程度。

是一个概率值,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即抽样分布的拒绝域。

表示为α ,常用的α 值有0.01, 0.05, 0.10,由研究者事先确定。

11、拒绝原假设,表示这样的样本结果并不是偶然得到的;不拒绝原假设(拒绝原假设的证据不充分) ,则表示这样的样本结果只是偶然得到的。

12、检验统计量:根据样本观测结果计算得到的,并据以对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做出决策的某个样本统计量。

13、P 值被称为观察到的(或实测的)显著性水平。

决策规则:若p值<α, 拒绝H0。

14、P 值决策与统计量的比较:用P值进行检验比根据统计量检验提供更多的信息;统计量检验是我们事先给出的一个显著性水平,以此为标准进行决策,无法知道实际的显著性水平究竟是多少。

15、假设检验步骤:(1)陈述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其具体数值(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5)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做出决策第四章非参数检验1、无需假定总体分布的具体形式,仅仅依赖于数据观测值的相对大小(秩)或零假设下等可能的概率等和数据本身的具体总体分布无关的性质进行的检验都称为非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的比较:▪在总体分布形式已知时,非参数检验不如传统方法效率高。

这是因为非参数方法利用的信息要少些。

往往在传统方法可以拒绝零假设的情况,非参数检验无法拒绝。

▪但非参数统计在总体未知时效率要比传统方法要高,有时要高很多。

是否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要根据对总体分布的了解程度来确定。

2. 单样本非参数检验的方法(1)卡方检验卡方拟合优度检验的原理与计算步骤原理:判断样本观察频数(Observed frequency)与理论(期望)频数(Expected frequency)之差是否由抽样误差所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