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讲讲义义43
财政学课程讲义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专题一:政府与市场一、市场: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一)市场与市场效率社会资源配置体系:市场和政府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构成市场效率:亚当·斯密、马克思、帕累托(13页)(二)市场失灵与市场效率相对应,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就是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二、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一)政府的经济作用:政府广泛地执行政治、社会和经济职能。
政府的经济作用:1、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
2、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宏观政策协调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运行。
(二)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政府的干预程度是和政府规模相联系的,而政府规模一般是以财政支出(或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政府规模呈上升趋势,达到一定阶段相对稳定。
经济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集权化国家高于分权化国家。
我国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有其特有的变化轨迹,至于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度财政规模,还需要通过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践来探索。
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三、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一)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排他性和竞争性)混合物品:同时具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二)公共需要1、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公共需要指的是国家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财政学讲义

财政学讲义(48学时)课程内容:第一篇:财政理论基础(32)1、导论2、福利经济学3、交换经济4、生产经济5、公共品6、外部性7、不完全竞争8、信息不对称第二篇:财政实践(16)1、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2、财政收入(税收等)3、财政政策第一章导论一、引言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
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
——(宋)苏辙所谓财政,国之大计,不可不察。
那我们了解的财政活动主要有哪些呢?(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财政问题)比如:1、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障、失业保险扶贫、补贴、抚恤计划……2、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使用费:电费、水费……税收:消费税、所得税、财产税……专项税(费):社会保险税(费)……可以说:我们的一生时时、处处受政府经济活动的影响。
由于财政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因此它是现实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经济现象之一。
二、什么是财政学1、经济学原理回顾我们知道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里面涉及到几个问题:生产什么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商品的交易,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Max U(x1,x2)S.t p1*x1+p2*x2=I●如何生产产品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最优的投入要素,使生产的利润最大化Max π=p*y-c(y)●而为谁生产强调的是社会财富(福利)的分配是否公平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西方经济学家试图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运行良好的体制的过程。
这些经济学家对该体制的进行描述,并在相关假设条件下提出:任由人们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交易可能是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最好途径。
这就是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的。
对于该两个基本原理我们下一章再说。
2、私人欲望和公共欲望人类的欲望可分为私人欲望与公共欲望私人欲望⏹指个人希望独自拥有、独自享用的欲望⏹如:获得并享用食品、衣服等物品的欲望⏹私人欲望一般经由市场机制达成公共欲望●指能够与别人共同享用而不是独自享用的欲望●如:道路与公园的使用、警力与国防的保护等欲望。
财政知识讲座(全)

财政知识讲座(全)财政知识讲座第一讲财政的由来和演进一、财政的含义财政现象时时处处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国家的政治活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渗透到每一个领域。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与财政发生联系,享受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同时也要为接受各种服务支付费用。
人们的需要林林总总,但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个人或家庭分别消费的一般物品,如食品、衣物、住房等个人生活消费品,即私人物品或服务;另一类是由整个社会成员共同消费、共同受益的特殊物品或服务,即公共物品或服务。
衡量一种物品类别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成本上的排他性。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竞争性、排他性相反,呈现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征。
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人消费某些产品或服务时,并不影响他人同时消费,如国防一视同仁地保护国民;非排他性是指无法阻止人们对一项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或者阻止他人消费的成本极高。
纯粹的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外交、治安、环保等。
在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还有大量的兼有二者性质的物品,被称为混合物品。
混合物品大致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上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物品。
这类物品由于消费人数增加,可减少每个消费者受益的数量,如公路在车流量增加超过通行能力时便会产生拥堵,必须增加执勤人员或拓宽道路,故该类物品也成为拥挤性公共物品;另一类是技术上可以排斥他人消费的公共物品,如城市中的公园如采取收费办法就具有排他性,这类物品也被称作价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是资源配置主体,私人消费品或服务是企业愿意并有能力提供的、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渠道来获得的物品。
而公共物品则是企业不愿意或无力生产提供的,政府就必须来做市场办不到或不愿办而必须办的事,担负起提供公共物品的使命。
混合物品到底由政府或者市场提供,取决于一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类型、国家财力情况、地域人口等国情因素等等。
我国建国以来,人们不仅享受到国防、公安、司法及政府管理服务;还从遍布全国的铁路公路网、城镇供水供气排水、农村大型水利灌溉等公共工程得到诸多便利;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出资兴建大型电站、钢铁、煤矿、油田,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的电力、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产品;教育、医疗、科研等事业单位也大多由财政出资建立并靠财政拨款维持发展;城乡居民不同程度地享受由政府财政支付的各种福利和补贴。
财政学原理讲义

目录教学大纲---------------------1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财政概念---------------2 第二节财政制度---------------3 第三节混合经济---------------4 第四节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4 第五节财政学的研究方法-----------5 第二章财政职能-----------------5 第一节市场效率---------------6 第二节市场失效-------------- 11 第三节财政职能-------------- 13 第三章公共产品最佳供应------------ 14 第一节纯公共产品提供的局部均衡模型---- 14 第二节纯公共产品一般均衡模型------- 15 第三节准公共产品最佳供应分析------- 16 第四节公共产品供应的困难与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 16 第五节公共产品论的实验经济学视角研究--- 17 第四章公共选择---------------- 18 第一节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 18 第二节财政决策机制(公共选择的制度、规则、方式和规律)------------ 19 第三节财政决策主体行为(公共选择面临的问题)------------------ 21 第四节政府失效-------------- 22 第五章财政支出理论-------------- 23 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 23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理论---------- 24 第三节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法--------- 26 第六章购买性支出--------------- 27 第一节行政支出-------------- 27 第二节国防支出-------------- 28 第三节文教科卫支出------------ 28 第四节财政投资(农业支出、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支出)--------------- 30 第七章转移性支出--------------- 31 第一节社会保障与财政----------- 31 第二节财政补贴-------------- 33 第三节其他财政支出------------ 34 第八章税收理论---------------- 34 第一节税收概念-------------- 34 第二节税收负担分析------------ 36 第三节税负转嫁与归宿----------- 37 第四节税收原则-------------- 37 第五节最优税收理论------------ 38 第九章商品税----------------- 40 第一节商品税概述------------- 40 第二节增值税--------------- 41 第三节消费税--------------- 42 第四节营业税--------------- 42 第五节关税---------------- 43 第十章所得税----------------- 44 第一节所得税概述------------- 44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 45 第三节企业(公司)所得税--------- 46 第四节社会保险税------------- 47 第十一章其他税---------------- 48 第一节财产税--------------- 48第二节资源税与行为税----------- 51 第十二章公共企业和国有企业---------- 52 第一节公共企业概述------------ 52第二节财政与公共企业的关系-------- 53第三节公共企业的改革----------- 53 第十三章财政管理理论------------- 54 第一节公共规制概述------------ 54第二节公共规制方式------------ 55第三节经济性规制:基于绩效的规制----- 56第四节社会性规制的加强---------- 56 第十四章政府预算--------------- 57 第一节政府预算概述------------ 57第二节政府预算种类------------ 57第三节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与决算-- 58第四节预算外资金------------- 60 第十五章赤字与公债-------------- 61 第一节政府收支对比关系---------- 61第二节公债---------------- 61第三节公债理论-------------- 64第四节公债政策-------------- 65 第十六章政府间财政关系------------ 66 第一节财政体制-------------- 66第二节政府间的职责分工---------- 66第三节政府间收入权限的划分-------- 67第四节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67第五节中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 68教学大纲本课程是一门专门介绍财政基本原理的经济学类核心课程,理论体系是按照“财政基础理论→财政收入理论→财政支出理论→财政管理与政策理论”的逻辑结构来安排的。
《财政学》讲义

《财政学》讲义第1章 财政概述教学目标:了解财政概念、区分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解财政的职能教学重点及难点:财政职能教学内容:一、财政的概念1.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即国家的分配。
2.财政的内涵A财政分配主体是国家,参与分配的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
财政分配以国家存在为前提,由国家组织,国家在财政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
B财政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C财政分配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即社会公共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公共产品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一)公共产品及其特征1.公共产品是指没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
根据萨缪尔森定义,纯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2.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二)市场失灵1.公共产品;2.外部效应;3.不完全竞争;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与失衡。
(三)基本结论1.财政是公共部门经济,现代政府不仅仅是个消费单位,也是个创造价值的生产部门,政府要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财政的职能是解决市场不能解决或不能解决得令人满意的事项,如提供公共产品、纠正外部效应、维持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等。
3.财政效率体现为财政收入对经济的影响和财政支出的社会满意度(即提供公共品数量和质量是否令社会满意)。
三、财政的职能1.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内容包括调节全社会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部门之间、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之间的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方式是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
(完整word版)财政学讲义-

《财政学》授课纲要导论一、日常生活中的财政学现象和问题。
1.生活中常见的财政现象; 2.财政现象中的财政学问题;3.财政现象和问题背后的财政学规律;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人们对政府活动的不同看法。
1.财政学的研究对象;(1)、政府的经济含义;现代公共财政学(Modern Public Finance)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
经济学家将所有的经济主体分为两类:公共经济部门(Public Sector)和私人经济部门(Private Sector)。
公共部门是指政府,私人经济部门是指家庭和私人企业。
公共经济学是以政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支,主要关注和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
在经济学家眼里,现代政府也是一种经济主体,它也进行着各种消费和投资活动,提供着各种社会产品;政府拥有强制权利,政府可以强迫人们去做某些事情;政府有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政府不能仅仅考虑本身的利益,而必须谋求全社会的福利;政府一方面是总体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又有自己独特的运行特征.(2)、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政府的与预算有关的经济行为;公共部门介入经济的手段很多,如计划、法律、货币金融政策等,而这些都不是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财政学研究的是与预算有关的经济活动,诸如税收、政府支出、公债等。
现代公共财政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已涉及政府决策等方面,但它仍是仅仅对与预算有关的行为感兴趣。
(3)、公共部门范围的严格界定;按覆盖范围从小到大,公共部门可分为:中央政府、广义政府、统一非金融公共部门(Consolidated Non-Financial Public Sector,CNFPS)和统一总公共部门(Consolidated Total Public Sector,CTPS)。
2、人们对政府与政府活动的不同看法;(1)、人们对政府的矛盾心态;有时,有这样一种说法:人不能被托付给自己的政府。
财政学讲义jiangyicha

费缴纳方式可以自由选择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1年。 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制度
15
2021/3/7
农民
职工
缴纳 缴纳
缴纳
个人帐户基金
支付
补
助
个体经营者
企业、行政部门
缴
缴
纳
纳
Hale Waihona Puke 社会统筹基金支付个人
11
2021/3/7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分述:
1.保险覆盖范围
➢ 原来
现在
2.保险费用筹集
➢ 企业缴费比例不超过本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工资的8%。
3.运行模式
➢ 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4.养老金待遇
5.养老基金管理
➢ 收支两条线
12
2021/3/7
5
2021/3/7
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由
第一,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
政府必须使用财政支 出手段,向低收入或 无收入者转移收入, 使低收入阶层有基本 的生活保障。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内在稳定器”
的作用。
繁荣周期
萧条周期
第三,私人保险存在种种局限。
2021/3/7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2)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 system):用当期的缴款提供保险金的制度。 支付给当期接受者的保险金来自于现在工作的人缴纳的税收。
(3)部分基金制:社会保障税的一部分用来支付当期接受者的保险金,一 部分(剩余部分)投资于政府管理的基金(或称为社会保障信托基金),该 基金用来支付将来的保险金。
财政学讲义

导论⏹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经济运行所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也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公共经济学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财政二、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一词的来历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考察,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财政或自古有之,我国古代有“财用”、“出入”、“国用”、“国计”、“邦计”、“理财”、“度支”、“计财”等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财政的思想。
(二)财政的一般概念⏹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或分配)活动。
也可以将财政一般概念表述为: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财政的一般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三、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财政的产生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的产生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为基础,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
包括经济和政治因素(二)财政的发展1、奴隶制国家财政 ,三个显著特点:⏹1)是国家财政依靠国王和诸侯以及官吏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通过直接剥削奴隶劳动取得收入为主。
⏹2)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财政收支主要采取实物形式。
⏹3)是国王个人收支和国家财政收支不分,财政管理很不完善,财政收支也很不稳定。
2、封建制国家财政,其特点:⏹1)是税收逐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2)是财政收入形式由实物形式为主逐步向货币形式为主转化。
⏹3)是财政管理日渐完善。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财政的特点主要是:⏹1)收入少,劳动者负担相对减轻。
⏹2)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维护政府机关和文化教育、社会救济等公共消费方面的非生产性支出。
⏹3)经常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4)财政管理法制化、计划化。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国家财政的特点是:⏹1)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国家由“夜警国家”变成“全能的统治者”,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大大加强,财政收支规模日趋扩大,既表现在财政收支的绝对额的增长和支出范围的扩大,也表现在财政收支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
及
企业或私人参股政府生产经营,并对受益人收取一定的费用。
公
共
定
价
第
二、政府公共定价
六 节
1、公共定价类型
公
政府制定国有垄断企业生产的物品的定价(包括准
共
公共物品及私人物品)。
物
品
政府对具有较强垄断性的非国有企业所生产的,具
的 生
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产品所实施的价格管制。
产 与
政府对基础性能源及原材料等关系到国民经济稳定
益
费用最低的方案即可。
评
价
签订具体的建设项目合同。
方
法
三、“成本----效用”分析法
第
1、什么是“成本---效用”分析法
五
节
成本效用分析法是指,在充分考虑各项目及实施
财
方案可能实现的社会预期目标(社会效用),及
政 支
其可能花费的成本情况下,分别计算出各种项目
出
及方案的“成本效用比”,并以成本/效用数值的
六 节
1. 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的区别
公
公共提供指公共物品生产资金的来源及渠道。
共
物
公共生产指公共物品具体生产过程及运作模式。
品 的
2. 纯公共物品的提供及生产
生
① 纯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完全依靠政府出资
产
与
② 纯公共物品的生产及运作模式
提
供
政府直接组织生产
及
公
政府委托私人企业生产
共
定
政府直接向企业或外国组织购买
提
发展的物品实行价格管制。
供
及
政府对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部分重要商品的价格
公
实行管制。
共
定
价
第
2、公共定价所涉及的行业
六
自然垄断行业
节
公
▪ 通讯、交通等公共事业;水、电、暖、天然气等。
共
行政性垄断行业
物
品
▪ 医疗、卫生、教育等。
的 生
政策性管制行业
产
▪ 煤、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等重要性资源。
五 节
因素分析法是指:当需要对多种预期目标进行综合
财
评价时,按照各种社会目标的重要性对不同项目及
政
实施方案进行排序,分别予以加权,估算各项目及
支 出
实施方案可能达到的社会效用及所花费的成本。在
效
综合权衡各个项目的社会效用及所花费成本的基础
益 评
上,确定最优的项目组合及配套方案。
价
方
法
2、基本操作程序
与
提
▪ 部分农药、种子、化肥、药品等。
供 及
▪ 部分特殊服务。
公 共
财政性商品的定价
定
▪ 烟草、食盐等。
价
第
3、我国价格法规定的政府定价范围
六 节
我国价格法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
公
其中,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商品和服务价格,政府在必要时可
共
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正确估计各项目及方案的外溢成本和外溢收益。
第
五
当政府需要通过举债来实施公共项目时,要科学的分析、论
节
证债务筹集的可行性及债务成本等因素。
财 政
应特别重视对举债利率变动情况的正确估计。尤其对国外债
支
务利率变动情况,及由此产生的风险应予以高度重视。否则,
出
会因低估成本而造成政府对投资收益错误判断。
效 益
大小作为项目选择的主要参考指标。
评
价
方
法
2、基本操作程序
第
根据需要拟定若干行动项目及实施方案。
五 节
估计各项目及实施方案的预期社会收益(社会效
财
用)。
政
支
估算各项目及配套方案的成本。
出
效
估算各项目及配套方案的成本效用比。
益
评
选择成本效用比最小的方案。
价
方
法
四、因素分析法
第
1、什么是因素分析法
精品
财政学讲义43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第
1、什么是“成本-----效益”分析法
五
节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一种纯经济效率决策方
财
法。通过比较各种备选项目的全部预期收益和全部
政 支
预期成本的现值来评价这些项目的优劣,以项目净
出
收益现值最大化作为决策依据。
效
益
评
价
方
法
2、实施“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程序
支 出
考依据。
效
益
评
价
方
法
2、基本操作程序
明确公共项目投资的具体目标及基本要求。
第
五
根据具体目标及基本要求,提出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
节
估计各种备选方案可能花费的有形(显成本)成本。
财
政
以当年价格为基准对各种有形成本进行核算,在考虑通货
支
膨胀等因素后,计算各备选方案货币成本的贴现值。
出
效
按照有形费用贴现值的高低对各备选方案进行排序,选择
拟定若干社会目标。
第
五
对各社会目标进行重要性评价、排序并加权。
节
财
拟定若干项目组合及其配套的实施方案。
政
支
估计各项目组合及配套方案的预期社会效用。
出
效
估计各项目组合及配套方案的预期社会成本。
益
评
综合预期社会收益及预期社会成本两方面的因素,
价 方
最终确定合适的项目组合及配套方案。
法
第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与生产
节
财
计算出各个方案的净收益。
政
支
为每个项目选择一个最佳实施方案。
出
效
益
评
价
方
法
③确定最终的项目及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支出能力及管理水平,在诸多备选项目及
第 五
方案中选择几个较为可行的项目组合。
节
对所选项目组合作最后的论证,根据净收益最大化
财 政
原则,确定最终的财政支出项目。
支
出
效
益
评
价
方
法
3、实施“成本-----收益”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
①确定各种备选项目和备选方案
五 节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总水平,以及社会公众对公共产
财
品的需求情况,提出若干行动目标。
政
支
根据各行动目标确立若干备选项目。
出
效
就每个项目,组织专家制定备选方案。
益
评
价
方
法
②对各项目及各方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详细地列出各个备选方案的成本与收益。
第
五
运用贴现方法将这些成本与收益折换成现值。
效
益
应充分论证项目建设周期与配套资金到位情况。
评
价
应充分论证项目投入运行的有效时期,以及保持投资项目有
方
效使用所需的管理及维护成本。
法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第
1、什么是最低Leabharlann 用选择法五 节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在进行项目方案选择时,不考
财
虑该项目可能实现的社会效益,只考虑各备选项目
政
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项目选择的主要参
物 品
▪ 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
的 生
▪ 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
产
▪ 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
与
提
▪ 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
供
及
▪ 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
价
第
3.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及生产
六
① 准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
节
公
政府、企业及受益人共同负担。
共 物
② 准公共物品的生产及运作模式
品
政府直接组织生产并向受益人收取部分成本费用。
的
生
政府出资建设委托企业经营,允许企业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
产
政府对准公共物品的定价实施管制。
与
提
政府参股企业经营,政府对准公共物品的价格实施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