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水质变化特征与趋势分析
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摘要:以千岛湖和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为研究对象,对流域水资源现场进行了浅显调查,分析了流域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及对策,以确保千岛湖和新安江流域水资源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关键词:千岛湖;水资源;保护1 概述千岛湖流域和新安江流域位于东经117°,北纬29°左右,占地面积约1万km2。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时间长,降水量非常大。
2 千岛湖及新安江的水域现状2.1 水资源构成情况千岛湖和新安江具有丰富水资源。
据历史资料记载,该地区每年的降水量约为1700mm。
据初步观测,每年流经该区域的水量约为60亿 m3。
除此之外,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储存量大约有20亿 m3。
在该区域的水域来源中,大部分水来自于安徽水资源和浙江境内的其他湖泊水资源。
2.2 染情况分析在千岛湖与新安江的污染物中,污染物主要包含有COD、氨氮物的排放。
在 COD的排放中,大部分排放主要以生活排放为主,在氨氮的排放过程中,大部分排放农业园为主。
3 千岛湖及新安江的水域问题3.1 上游安徽入境水域污染问题由于近些年经济不断发展,安徽省的工业生产总值不断提升,虽然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好处,但是对水质的污染却日益严重。
据笔者调查分析发现,来自安徽省的水资源年年出现排放物超标现象,例如,总磷、总氮等各项指标逐年恶化。
3.2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肥料,而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地和大气,对水资源也具有极大污染性。
据研究表明[1],农药的利用率只为30%左右,一些农药的使用率仅为10%,大量的农业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但是大部分农药化肥随着降水或者灌溉流入到江河湖泊之中,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使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的趋势。
在长期不合理使用发挥的前提条件下,千岛湖及新安江地区的水质也在逐步变差。
在农业面污染过程中,大量牲畜的粪便也成为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千岛湖现状水质评价及纳污能力研究

2千 岛湖 周边 污染 负荷调 查
2 . 1工业 污 染 源 根据统计 : [ 】 ] 千 岛 湖周 边 5 9家 重 点 企 业 和 其 它 非 重 点 源 进 行
之 一 开展 千 岛湖 水 环 境 功 能 区 纳 污能 力核 定 , 在 此基 础
上 控 制 区域 排 污 总量 , 是 落 实科 学发 展 观 , 有效保护 千岛
2 . 2生活 污 染 源
研 究。 在 确 定 千 岛 湖 功 能 区不 同水 质 指 标 纳 污能 力计 算 方
法后 , 对 千 岛 湖 的 污染 物 入 河 量 ( C O D、 N H 一 N、 T P 、 T N) 展 开 了计 算 。 计 算 显 示 :现 状 污 染 负荷 法 计 算 出 千 岛 湖
4. 27 t / a 。 位, 为全 面保护 千岛湖水 资源 , 维护湖泊健康 , 亟需对 千岛湖 的现 1 2 . 5旅游 人 口 状水质和纳污能力进行开展专题研究 , 从 而为落 实最严格 的水 资 千 岛湖旅游经济迅速发展 , 旅游人数 以 3 5 0万人 / a计 , 游客 源管理制度和最有力 的水资源环境保 护措施提供支撑。 平 均 滞 留时 间 以 2天 计 , C O D、 N H 一 N、 T P和 T N人 湖 分 别 为
湖水资源. 防 止 水 污 染的 一 项 重要 基 础 巩 工 作 。 本研 究 在
充 分 调 查 千 岛湖 周 边 社会 经 济 、 水文、 水质、 污染源 、 水 环
境 目标 的基 础 上 . 对 千 岛湖 的 污染 物 入 湖 量 进 行 了 系统 的
调 查 ,工业废 水排 放量 为 6 9 3 . 2 9×1 0 5 ,化 学需 氧量 入湖量 为 5 6 1 . 4 t , 氨 氮入湖量为 4 4 . 6 t 。
对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05
结论
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
千岛湖拥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和陆生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
保障饮用水安全
千岛湖作为杭州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其生态环境对保障人 民的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旅游业发展
千岛湖凭借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成为旅游胜地。保护生 态环境有助于提升旅游业的品质和吸引力。
对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的 思考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千岛湖生态环境概况 • 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 对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 结论
01
千岛湖生态环境概况
千岛湖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 千岛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郊区,是一个人工湖,由新安 江水库形成。湖面面积约为580平方公里,湖中有1078个岛 屿,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千岛湖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1 2 3
水质污染
由于周边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等排 放,导致湖水水质下降,尤其是总磷、总氮等 指标超标严重。
生态破坏
一些不规范的旅游开发和建设,对千岛湖的生 态环境造成破坏,如水生生物栖息地丧失、植 被破坏等。
水资源短缺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千岛湖的水 资源日益减少,给周边地区的用水带来困难。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
提高环境监管人员的素质,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 件发生。
严格控制污染源
控制工业污染
严格控制千岛湖流域内的工业企业排放,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 的治理,确保达标排放。
控制农业污染
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对土壤和水的污染。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设 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
千岛湖简介

历史沿革
● 1955年,新安江水库动工兴建。 ● 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封孔蓄水,淹没了原淳安县淳城(又名贺城)、原遂安县狮城两座县城多镇。后来淳
● 千岛湖湖泊区水体全年水温分层时间长(4一12月),混合期短(1一3月),是典型的亚热带单 混合水体,湖泊区温跃层内溶解氧浓度较低。
● 2023年,浙江千岛湖,26条入湖河流的水质得到了全面掌控。
自然资源
● 动物资源
● 千岛湖动物昆虫2000余种,千岛湖有13科94种形态各异的鱼类资源,有“鱼跃千岛湖”“水下 金字塔”等奇特景观,千岛湖鸟类有90种,野生动物资源有兽类动物61种,鸟类90种,爬行类 50种,昆虫类16目320科1800种,两栖类2目4科12种。湖中鱼类达13科83种,鳙、鲢、草鱼齐 全,还有鲌鱼、鳜鱼、鳗鱼等名贵鱼种,年产在3000吨以上,人工养殖业发达,优质渔业面积61 万亩,以鲤鱼、鳊鱼、罗非鱼为主,年产量近90万吨。
的“五大整治”,截至2012年6月,千岛湖网箱养殖整治基本完成,约5万只网箱上岸。 ● 2014年,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动工,从淳安千岛湖金竹牌取水口出发,东进 111千米,到达余杭
闲林水库,再兵分三路,分别覆盖主城区和萧山、余杭。
位置境域
● 千岛湖位于北纬29°11′一30°02′,东经118°34′一119°15′之间,地处浙江西部与安徽南部交界的 淳安县境内,小部分连接建德市西北。
● 1955年,新安江水库动工兴建。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封孔蓄水。1960年,新安江水库建成。 1984年12月15日,浙江省地名委员会正式将新安江水库命名为“千岛湖”。千岛湖为“世界三 大千岛湖”之一。千岛湖水库坝高105米,长462米;水库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10余千米;最 深处达100余米,平均水深30.44米,在正常水位情况下,面积约580平方千米,蓄水量可达178 亿立方米,在最高水位时拥有1078座大于0.25平方千米的陆桥岛屿,并以2平方千米以下的小岛 为主,岛屿面积共409平方千米。
千岛湖水质状态调查与污染源控制

千岛湖水质状态调查与污染源控制千岛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其原生态的美丽和清澈的湖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千岛湖的水质逐渐受到了污染的威胁。
因此,对千岛湖水质状态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污染源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进行水质状态的调查是为了了解千岛湖当前的水质状况和污染源的分布。
通过采集湖水样本,并进行水质分析,可以得出湖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这些数据能够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湖水生物群落的调查,了解湖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这些调查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千岛湖的水污染问题。
其次,针对千岛湖水质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污染源控制措施。
首先是要加强对河流入湖污染的管控。
千岛湖周边有多个河流,其中一些河流可能成为了湖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此,应当加大对这些河流的监测力度,并对河流入湖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
其次,要加强对千岛湖周边农业的污染管控。
农业废弃物和农药残留是千岛湖水质的主要威胁之一,必须加强对农田排放的监管,并鼓励农民采用环保农业技术,减少对湖泊的污染。
此外,还应加大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对企业违规排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护千岛湖的生态环境。
除了污染源控制,千岛湖的水质问题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例如,可以建立千岛湖水环境保护联合体,由各级政府、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组成,共同参与千岛湖水质保护工作。
联合体可以负责制定水质保护的规划和措施,并进行实施和监测。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千岛湖周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导致的环境破坏。
只有综合治理,才能保证千岛湖的水质持续改善。
最后,公众参与也是千岛湖水质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组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千岛湖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减少人为污染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设立举报热线,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发现和举报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千岛湖的水质。
总之,千岛湖水质状态调查与污染源控制是千岛湖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关于千岛湖水资源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千岛湖水资源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加剧,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千岛湖是中国重要的水利水电工程和旅游胜地,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千岛湖水资源保护情况进行调研并进行分析。
一、千岛湖的水文特点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总面积580多平方公里,湖周长147公里,是浙江省第一大淡水湖,也是全国著名的水利旅游胜地。
千岛湖水质良好,湖水清澈透明,呈蓝绿色。
湖面经常呈现出明暗交替的光谱效应,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千岛湖水文特点如下:1.水质优良:千岛湖水质非常好,水中含有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
2. 温度稳定:千岛湖水温在夏季保持在25-28℃之间,冬季温度下降,但不冻结。
3.底质稳定:千岛湖底质稳定,水深较浅,水面平静,没有剧烈的湍流和水位变化。
二、千岛湖水资源保护现状1.水污染随着千岛湖周围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污水直接或间接的释放到千岛湖中,造成了水质的污染。
千岛湖水域内存在着农业、养殖以及城市生活废弃物等不同来源的污染物质,其中化学肥料、农药、医药废水、工业废水、污水等对水质造成的危害最大。
2.水生态系统的受损千岛湖水生态系统的受损也是千岛湖水资源保护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由于人类的活动,湖区生态环境逐渐破坏。
同时,水上交通船只在湖中行驶,排放的废气和废水也会对水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1.加强生态环保开展生态治理和环保工作是千岛湖水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
应采取科学、综合、长远的治理手段,如修建污水处理工程,严格排污许可和管理制度,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等手段,以降低对千岛湖的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2.加强监管和管理严格管理千岛湖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完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是千岛湖水资源保护的重点工作。
同时,要做好水资源的节约利用,落实水资源税政策,着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的监管和管理。
3.加大宣传力度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养成爱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好习惯。
新安江水库(千岛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保护策略

A b s i r a c t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r e g u l a r p a t t e r n o f r e s e r v o i r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v a r i a t i o n a n d i t s i n l f u e n c e d f a c t o r s o f X i n ’ a n j i a n g R e s e r v o i r , w e
⑥2 0 1 3 b y J o u r n a l o fL a k e S c i e n c e s
新安江水库 ( 千岛湖 ) 水质 时 空变 化 特征 及 保 护 策 略
韩晓 霞 , 朱广伟 , 吴 志旭 , 陈伟 民 , 朱梦 圆
( 1 : 中 国科 学 院 南 京 地 理 与 湖泊 研 究 所 湖 泊 与 环境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南京 2 1 0 0 0 8 ) ( 2: 南京 农 业 大 学 资 源 与 环境 科 学 学 院 , 南京 2 1 0 0 9 5 ) ( 3: 淳安 县环 境 保 护 监 测 站 , 杭州 3 1 1 7 0 0) 摘 要 :为探 索 新 安 江 水 库 ( 千岛湖) 水质 的变 化 规 律 及其 影 响 因 素 , 利用 2 0 0 9 —2 0 1 0年 的逐 月 水 质 监测 数 据 , 结 合 文 献
物生物量的季节性异常增殖已成为解决新安江水库水环境 问题的核心. 另外 , 新安江水库经济鱼类赋存 量与捕捞量对水 质有一定影响 , 年度捕捞量与水体透 明度具有反相关关 系, 不能排除鱼类密度过高导致 的生态 系统失调的可能. 因此 , 要
进 一 步 开 展 渔 业 养殖 的水 质 效 应 研 究 , 加强渔业管理 , 确定 科 学 合 理 养 殖 模 式 , 保 证 新 安 江 水 库 水质 的改 善 . 关键 词 :新安 江水 库 ; 富营养化 ; 时空 变 化 ; 藻类水华 ; 渔业 养 殖
千岛湖暑期社会实践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我们团队在暑期开展了千岛湖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形式,了解千岛湖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二、千岛湖概况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千岛湖水域面积573平方公里,湖中岛屿1078座,素有“千岛之湖、天然画库”的美誉。
近年来,千岛湖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1)考察千岛湖水质状况:通过采集水样、检测水质指标,了解千岛湖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
(2)考察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参观生态保护区、湿地公园等,了解当地政府和企业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考察千岛湖绿色产业发展:参观绿色农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产业项目,了解千岛湖绿色发展现状。
2. 访谈调研(1)访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了解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举措。
(2)访谈企业代表:了解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和面临的挑战。
(3)访谈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对绿色发展的认识、需求和期望。
3. 数据分析(1)分析千岛湖水质变化趋势:对比不同年份的水质数据,分析千岛湖水质变化原因。
(2)分析千岛湖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对比不同年份的绿色产业数据,分析千岛湖绿色产业发展趋势。
四、实践成果1. 千岛湖水质状况良好,但仍需加强监测与保护。
2. 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力,但仍需加大投入,提高保护效果。
3. 千岛湖绿色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需创新驱动,提高产业竞争力。
4. 居民对绿色发展认识提高,但仍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五、建议与展望1. 加强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监测力度,确保水质安全。
2. 完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3. 深化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nging characteristic and trend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of Qiandao Lake. L U O Xian Bao, WEN Jun, LU O Do ng Q i ( Guangx i U niv ersity, Nanning 530005, China) , FAN G Zhi F a( Env ironmental Pro tection Department , Chun an Count y, Z hejiang Prov ince, Chun an 311700, China) , CJEA , 2006, 14( 4) : 208~ 212 Abstract T he results of analysis on the comprehensive pollut ion index sho w t hat most monitoring items and sectional pol lution index es demonstrate a no table declining tendency, indicating t hat the w ater quality of Q iandao L ake is faced w ith a r elatively low risk. T he comparisons of comprehensive water pollution index among sections show that the sections of Jiek ou, Hangtou Island and Baimufan, which represent the three main w ater sources of Q iandao L ake, are the most ser ious ones. T he pollutants input thr ough r ivers are the primary threat of the w ater quality. Jiekou has the highest intensity of contamination input. Its index is sig 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sections. T he comparativ e analysis of the compre hensive pollution index es of all monitor ing items indicates the input of total N is the primary risk factor leading to the decline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near futur e. T he load ratio analy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es of all monitoring items, the index es of total N , dissolved oxy gen and potassium permang anate ar e the highest ones, w ith a total value up to 71% of the w hole lake, and total N is approx imately 49% , much higher than other items. T he tendency analysis shows t hat the load ratio of total N presents a sig nificant declining trend, and to some extent so do ot her items ex cept fecal col if orm . Key words Q ian dao L ake, W ater quality , Chang e char acteristic, T rend analysis ( Received Aug. 29, 2004; r ev ised Jan. 12, 2005)
断面, 表明通过河流输入的污染物对千岛湖综合水质的下降构成胁迫, 其中来自街口方向入湖水质的影响 强度最大。 2 3 各监测项目水质污染综合指数比较
对各断面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分析反映了千岛湖水质的空间变化特征, 而在具体讨论各监测项目对千岛 湖水质下降的影响时, 本研究把正常年份中的各监测项目在 8 个断面上的水质污染指数进行累加计算, 由于 西园断面缺 1992 年、1993 年数据, 累加后取结果平均值作为各监测项目的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值。分析正 常年份中各监测项目的平均水质污染综合指数的总体变化趋势, 采用 Spearm an 秩次相关系数检验作时间序 列分析( 表 2) 。
表 1 各断面污染综合指数方差分析
系表现 为街口 > 百 亩畈 > 航 头
T ab. 1 Var iance analysis o f cont amination compr ehensive index in sections
岛> 西园> 排岭水厂> 茅头尖>
断面 S ect ions 街口 百亩畈 航头岛 西园 排岭水厂 茅头尖 三潭岛 大坝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 1992~ 2002 年淳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千岛湖的水质监测资料, 参照国家 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 2002) 评选潜在风险相对较高的水质项目, 根据各断面有关监测项目数据资料的 完整情况, 确定街口、三潭岛、大坝、航头岛、排岭水厂、茅头尖、西园和百亩畈 8 个监测点的 DO、高锰酸钾指
21 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第 14 卷
表 2 各 断面水质污染综合指数比较分析
与全湖水污染综合指数总体下
T ab. 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pollution comprehensive indexes in sections 降趋势相对应, 所检定的 8 个监测项
面所代表水域对全湖水质影响大小的对比关系。以各断面在全部正常年 prehensive index of water pollution
份中的水污染综合指数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正常年份中各断面
in all sections of the lake
污染综合指数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 1) 。各断面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对比关
- 0 891( 其 中 除 西 园 r 8, 0 01 = 0 765 外, 其 他 各 断 面 均 为 10, 0 01 =
0 708) 。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 各断面水污染综合指数和全湖水污染综
合指数均值的下降趋势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在正常年份的水质变化
趋势中, 千岛湖全湖及其各监测断面的综合水质都出现了极显著的好转
均值 A verage value
4 62 3 59 3 56 3 33 3 30 2 97 2 84 2 76
P< 5%
a b b bc bc bc bc c
P < 1%
A B B B B B B B
三潭 岛> 大坝, 其 中污染综 合指 数最高的街口与其他断面的差异 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由于排前的 3 个断面街口、百亩畈和航头岛分 别位于千岛湖流域的主要来水河 流新安江、武强溪和富强溪的下 游入湖口, 其综合污染指数显著 高于 全湖综 合水 质最 好的 大坝
年份 Y ears 1992 1993 1994 1995 1997
DO
0 432 0 344 0 497 0 553 0 506
BOD CO DM n N H3 N
0 317 0 413 0 383 0 288 0 278
0 452 0 433 0 451 0 451 0 414
* 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专项资金( JY 03080) 资助 收稿日期: 2004 08 29 改回日期: 2005 01 12
第4期
罗献宝等: 千岛湖水质变化特征与趋势分析
20 9
Hale Waihona Puke 数、BOD、氨氮、总 N、Pb、Cd、大肠杆菌共 8 个项目为代表研究全湖整体水质变化趋势。1996 年千岛湖流域
由于洪灾引起水质的极大变化, 将该年视为异常年份进行单独分析。方差分析是风险评价中最常用的分析 手段之一, 属于概率风险分析, 主要应用于研究环境参数的先验分布[ 3] 。在本研究中斯波曼( Spearman) 秩 次相关性检验方法被用于序列变化趋势的一致性分析[ 1, 4] 。研究中若未加特别解释, 文中提及的水质指标 统计方法参照国家环保总局标准[ 2] 。
摘 要 对千 岛湖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 近 10 年来千 岛湖多 数监测 项目和 各断面污 染指数 都呈现 显著下 降的 趋势, 全湖综合水质趋好, 表明千岛湖总体水质的变 化正处于 相对低 的风险 状态之 中。各断面 水污染 综合指 数的对比分析显示, 代表千岛湖主要来水水质的 街口、航头岛和百亩畈 3 个断面分列前 三, 河 流污染物的 输入是千 岛湖 水质下降的主要风险来源, 其中街口指标显著高 于其他 断面, 是污染 输入强 度最大 的来源。各 监测项 目污染 指数的对比分析表明总 N 是影响近期千岛湖水质的首要因子。趋势分析表明, 除街口和西园码头外其他各断面负 荷比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各监测项目综合污 染指数 分担率 的分析表 明, 总 N 、溶 解氧和 高锰酸 钾指数 排在 前列, 3 项分担率之和占全湖的 71% , 其中总 N 接近 49% , 显著高 于其他项 目。趋势分 析中总 N 分担 率出现 显著下降趋势, 其他项目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下 降趋势, 大肠杆菌的变化趋势尚不明确。 关键词 千岛湖 水质 变化特征 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