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抚仙湖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抚仙湖生态修复实施方案

抚仙湖生态修复实施方案抚仙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云南省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为开发和环境污染,抚仙湖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湖水水质下降,湖岸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受到威胁。

为了保护抚仙湖的生态环境,实施生态修复方案势在必行。

一、湖水水质改善。

为了改善抚仙湖的湖水水质,首先需要严格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对于周边的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需要加强环保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湖水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对于湖水中的富营养化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保持湖水的清澈和透明。

二、湖岸生态系统修复。

抚仙湖的湖岸生态系统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泊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

为了修复湖岸生态系统,需要进行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加强湖岸植被的保护和种植,恢复湖泊周边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湖泊的生态平衡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

抚仙湖是许多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为了保护湖泊中的生物多样性,需要加强湖泊的生物监测和保护工作,保护湖泊中的珍稀水生生物,加强湖泊的保护区建设,严格控制湖泊周边的人为开发活动,保护湖泊中的生物多样性。

四、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生态修复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需要加强对于生态修复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抚仙湖生态修复工作,共同保护抚仙湖的生态环境。

五、长期监测和评估。

生态修复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保障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抚仙湖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

总结,抚仙湖生态修复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运用环保、生态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加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抚仙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为后代留下一个清澈、美丽的抚仙湖。

抚仙湖基础资料

抚仙湖基础资料

抚仙湖基础资料姓名:***学号:********** 班级:11化学班抚仙湖基础资料1.抚仙湖简介:抚仙湖地处滇中,位于东经102о39′-103о00′,北纬25о13′-25о46′之间,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

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70多公里。

近岸200米左右,水深仅在1至3米,是我国第二大深水湖。

流域面积674.69平方公里,当湖面高程为1722.5米时,湖长约31.4公里,湖最宽处约11.8公里,湖岸线总长约100.8公里;水域面积约216.6平方公里,大于100米水深面积占全湖泊面积的45.5%,最大水深158.9米,平均水深95.2米,容水量206.2亿立方米,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

蓄水量达185亿立方米,等于云南省第一大湖滇池和第二大湖洱海总蓄水量的四倍。

年可利用的动态水资源量1.6亿立方米。

2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1.抚仙湖地貌资料抚仙湖,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70多公里。

抚仙湖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形如倒置葫芦状,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

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2. 湖泊地质结构特征分析抚仙湖是一个以断层溶蚀为主的湖泊。

形成于约距今340万a前的上新世时期。

处于金沙江与珠江两大流域分水地带,南北、东西两岸地形、地貌不同。

湖盆东西两侧为断层崖或断块山地分水岭呈人字形分布,断块山地在湖区分布较广,其山脉自北向南延伸,延绵不断,山体陡峭。

抚仙湖西岸与东岸相比,在近湖岸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势相对平坦。

在地质构造上,抚仙湖位于扬子地台滇桂台向斜的滇东凹陷,是上世纪以来构造断裂形成的地堑盆地,属于比较年轻的断陷湖泊。

以石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分布于抚仙湖的东岸、南岸,北、西两岸有少量分布,约占湖区岩类面积的60%。

抚仙湖

抚仙湖

它门类的藻类数量很少。

藻类数量年内1月37.0×104ind./L;4月38.5×104ind./L;7月42.729×104ind./L;10月达69.073×104ind./L。

夜间藻类数量的垂直变化主要发生在0.0~40.0m的水层中,分布的差异主要受天气、湖水动力条件的影响。

浮游动物计有浮游动物26属30种,其中原生动物6属6种,轮虫9属12种,枝角类7属8种,桡足类4属4种。

以鞘居虫、盘状鞍甲轮虫、方形网纹溞、长额象鼻溞、西南荡镖水蚤、绿色近剑水蚤和温剑水蚤为优势种。

数量0.7~34.7ind./L,其中桡足类0~34.7ind./L,枝角类0~5.6gind./L,轮虫0~0.6ind./L。

轮虫主要分布于10.0~20.0m的水层中;枝角类主要分布于0.5~20.0m的水层中;桡足类在0.5~140.0m 的水层中都有分布,但以0.5~20.0m的水层中最多。

底栖生物计有底栖动物21属24种,其中寡毛类3属3种,腹足类7属8种,瓣鳃类2属2种,甲壳类3属3种,昆虫纲双翅目6属8种。

以苏氏尾鳃蚓、颤蚓、仿雕石螺、短沟蜷和前突摇蚊为优势种,其中寡毛类数量80~1280ind./m2,平均560ind./m2,生物量0.19~14.0g/m2;摇蚊幼虫数量20~940ind./m2,平均164ind./m2,生物量0.05~2.0g/m2,平均0.38g/m2;短沟蜷数量20~280ind./m2,平均38ind./m2,生物量0.5~20.0g/m2,平均2.3g/m2;钩虾数量20~260ind./m2,平均19ind./m2;仿雕石螺数量660~11 780ind./m2,平均4 530ind./m2,生物量28~620g/m2,平均216g/m2。

[4]抚仙湖 - 历史溯源抚仙湖地图唐樊绰所写《蛮书》,称抚仙湖为大池。

《澄江府志》说:“量水川即唐书架水县(今澄江、江川一带),大池,抚仙湖也。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环境现状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环境现状
区无过境河流。
杞麓湖景观
(七)异龙湖
位于石屏县城以东两公里处,是云南省八 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异龙湖及湖畔,风 景名胜极多。岛上遍植花木,环境清幽,, 湖四周良田绵延,荷池飘香。大水城上的 海潮寺,小水城上的后乐亭以及来鹤亭、 白浪水月寺、龙港广胤寺、五爪山罗色庙, 湖北边的乾阳山等都是佳景,其中以来鹤 亭为最。一年四季,异龙湖上游人不绝, 全凭小船飞渡。这里有"第二西湖"之称,为 滇南的游览胜地之一。
龙河、捞渔河、梁王河...
滇池景观
(二)洱海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中部,湖体主要 在大理市,古称叶榆泽,又名昆明池,白语称 “耳稿”,意为下边的海子,因湖形似人洱海耳, 汉语遂称为洱海。海拔1966米,湖身北起洱源江 尾村,南到下关团山,古城大理如一只巨型蝴蝶 匍匐在海边至山脚的平坝上。湖水面积250多平 方公里,为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洱海虽没有 滇池大,但洱海平均水深11米,最大深度达21米, 蓄水量约30亿立方,相当于滇池的两倍,且湖水 透明度约4米,湖水呈绿色,也胜于遭受污染之苦 的滇池。
成了133公顷的沼泽地。
被称为“公共厕所”的滇池
一阵西南风扑来,几 百米以外就能闻到 臭味。滇池水呈墨 绿色,水面散发着 一股恶臭。大量暴 发的蓝藻随着湖水 翻滚着,水葫芦在 阳光下随湖水上下 跳荡,绿油油的一 大片——这就是现 在的滇池——一个 举世闻名却又被称 作“公共厕所”的 高原湖泊。
在一家省级印刷单位工作的孙师傅,1964年参加工作。 他告诉记者说,那时的滇池水非常清澈,可以直接饮用,当 时在通往滇池的大观河上有许多打鱼的渔民,煮饭时就用水 桶直接取水用。孙师傅那时酷爱到滇池钓鱼,他常用铝制饭 盒带上一盒冷饭,饿了就着滇池水吃饭,也不会闹肚子。对 滇池有着深厚感情的孙师傅说:“我们这代人可能看不到滇

抚仙湖流域负荷削减的水质风险分析

抚仙湖流域负荷削减的水质风险分析

L I U Y o n #, z H A O L e i , Z H U X i a n g , Y = A N X i a o - p i n 2 ,
G P i n g - j i a n 2 ( 1 . T e r t a T e c h , I n c . 1 0 3 0 6 E t a o n
6 5 0 0 3 4 , C h i n a ) . C h i n a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 2 0 1 3 , 3 3 ( 9 ) :1 7 2 1  ̄ 1 7 2 7 Ab s t r a t : T h i s s ud t y e mp l o y e d n a a p p r o a c h l i n k ng i t h e E n v k o n me n t a l F l u i d D y n a mi c s C o d e ( E F DC ) mo d e l nd a a Ne u r a l
Ne t wo r k ) mo d e l t o c o n d u c t r i s k b a s e d T MDL na a l y s i s f o r L ke a F u x i a n i n S o u t h w e s t e r n C h i n a . T h e E F DC - NN
C 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8 7 1 , C h i n a ;3 . Y u n n a n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问湖哪得清如许——云南省玉溪市抢救抚仙湖纪实

问湖哪得清如许——云南省玉溪市抢救抚仙湖纪实


年的黄金旅游时 抚仙湖畔都 节,
、 会云集昆 明等地 的大量游人 , 一 他
将无法挽救 。
高原 明珠生物宝库
们 为这 里清澈 的 湖水所 吸 引 ,沉 醉 在 “ 天然 图画胜 西湖”的美景 中。
0 4 5万 抚仙 湖位 于 云南 省 中部 玉溪 市 澄 划 区范 围 内国 内生 产 总值 1 8 2 县 江 、江川 、华宁 3 县境 内 ,是我 国第 二 元 ,占澄江、江川、华宁 3 总产值 的
仙湖排水 ,将湖 内的蓝藻带到抚 仙湖 , 徐荣 凯等先后来到抚仙 湖视察并做 出一
影响 了抚仙 湖水质 。 对 此 ,玉溪 迅速 采取 隔河 水处 理 应急措施 。3 0 0 亩水生 植物 出现在 隔河


定要保护 好抚仙湖 的指示 。 按 照 国家领 导 把抚 仙湖建 设成 为 流水质 、~ 流生态 、一流旅游 ” 的
E vr me tl c n my n iO n n a o o E
制面积 1 9 6 0 . 平方 公里 ,占抚仙 湖径流 区 陆地 面积的 2 . 7 3 6 %;涉及 8 自然 个
种 稠密 区域 , 至今仍保持在 I 类水质 ,不 包括一级保护 植物 1 、二级保护植 物 为 豪 。
能不说是一 个奇迹 。
9 、三级保 护植物 1 种 ,已探 明属 于 种 9
倾尽全力保护水质
20 0 2年 ,一 场突如其 来的水质变
8种 。 而如 今 ,人们担忧 的 是这 个奇迹 国家重点保护 的珍稀动物有 1 还 能保持 多久 。环 保部 门最 近监 测表

维普资讯
仙湖 由一条 两公里长 的隔河相连 , 水质
抚 仙湖 的重 要地 位 和保 护工作 一

抚仙湖:碧波万顷的天然画卷

抚仙湖:碧波万顷的天然画卷

整 治 , 完 戍
坝 g_5.6万亩 土地 流转 ,有 力推 进 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仙湖保 护 治理 抚 仙 湖长期 保持 I类 水质 ,
自云 南省 实行 2n个 生态功 能区县绩 效考 核 以来 ,澄 江县持 续 两年 名 列第一
本刊记者 邹 鹏 国 la
部 分 图 片 由澄 江 县 委 官传 部 提 供
抚 仙 湖 长 期 保 持 1类 水 质
2014年 , 抚 仙 湖 马 房 村 建 成 生 态 湿 地 公 园 生 态 云 南
党 员志愿 服务队清理 东大河入湖河道
海 口镇永和村开 展抗浪 鱼人工养殖
抚 仙 湖 东 岸 ,几 只 觅食 的 白 鹭 掠 过 水 面 ; 微 风 拂 过 , 水 波 轻 拍 堤 岸 , 野 鸭 在 水 面 上 欢快 地 游 弋 ,天 空 中 不 时 有 乌儿 翱 翔 , 宛如 一 幅 天 然 画 卷
抚仙 湖是 我 国最 大的 深水 型淡 水湖 泊和 重要 的战略 备 用水资 源 近 年 来 ,澄 江县 坚持 党建 引领 ,全 面 实施 新 时代 “仙 湖卫 士”行 动 ,全 面推行 河 长制 实现

人 与 自然和谐 共 生 、经 济社会协 调 发展 随 着保卫 抚 仙 湖 “雷 霆行 动 ”的 深入 开展 ,第 一阶段 梳 理 出的 lI)个方 面 1…
个 问题 全部 整 改销 号 ,22家中央 、省 、市 、县 属企 事业 单位退 出抚 仙 湖一级 保 护
区,完成 广龙 、马房 、大 河 口、小马 沟4个片 区8274人搬 迁和 沿湖69个村 庄应 急截
污 工程 建设 , 时抚 仙湖 径 流 区1544' ̄餐饮 住 宿 经营 户 实施 分类 关停 、

浅谈抚仙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

浅谈抚仙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
9 %。 0
仙湖为上第三纪后期喜 马拉稚运动形 成的地堑式断 陷盆地 ,
湖 盆 背 面 和南 面 为 冲积 平 原 , 西 侧 为 断 层 崖 或 断 块 山地 , 东
2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现 状 评 价
2 1 供水基础设施及供水量调查 . 至 20 07年抚仙湖流域 内 已建成 中型水 库 2宗 , ( ) 小 一
抚仙湖流域水系发 育 , 辐合状 汇人抚 仙湖 , 呈 流域 内较
大 的河 流 有 尖 山 河 、 居 河 、 大 河 、 大 河 、 王 河 等 2 路 东 西 梁 7 条 , 中集 水 面 积 大 于 3 m 其 0k 的 有 东 大 河 、 大 河 2条 。抚 西
面积 600h 农 田有 效灌 溉面积 543h 有效灌溉程度 2 m , 3 m ,
关 键 词 : 资 源 ; 发 利 用 ; 护 措 施 ; 仙 湖 水 开 保 抚
中 图分 类 号 :V 1. T 23 4
1 流 域概 况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1 25 2 1 ) l 0 5 3 10 — 3 (0 1 0 - 7 - 9 0 0
冬半年或称 干季 , 盛行 两支来 源不 同的西南季风 , 0月为 5一l 夏半年或称湿季 , 主要 受来 自孟加拉 湾的赤道西南 季风和来 自南 海的热带 海洋东南 季风影 响 , 年 日照 总时数 212 3 全 7 . h 日照 百 分 率 5 %。 多 年 平 均 气 温 1. ℃ , 高 气 温 , 0 56 最
20 0 7年底抚仙湖流域总人 口 1. 9万人 , 中城镇人 口 50 其 48 .2万人 , 城镇 化率 3 .% , 口密度 为 2 3A/ m , D 19 人 2 k G 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11-05

抚仙湖水质变化趋势分析荆春燕,张秀敏,赵祥华(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34)

摘 要:介绍了抚仙湖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了抚仙湖污染成因和湖泊主要污染指标的历史变迁,预测了湖泊环境污染趋势。关键词:水质变化;污染;抚仙湖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947X(2004)增-0110-02

抚仙湖是我国第二深高原淡水湖,湖水储水量占云南省淡水储量的60%以上,水质清澈、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被誉为“高原明珠”。近年来抚仙湖水质呈缓慢下降趋势,2002年水质综合评为Ⅱ类,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是总氮。作为云南省今后最大的饮用水源地,对抚仙湖加大保护和治理力度,将保护目标由Ⅱ类水质提高到Ⅰ类水质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1 主要环境问题①湖泊有机污染加重,富营养化进程加快,局部水域受到污染。抚仙湖作为澄江县和沿湖地区的最终纳污水体,年入湖污水量(含地表径流)468万m3,每年星云湖出口隔河入流Ⅳ类水4000万m3。由于大量污染物及营养物输入,在排污口及旅游景点附近水域水质污染趋势加重。该湖水域功能为Ⅰ类,但2002年水质综合评价为Ⅱ类,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是总氮。②流域内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汇水区农村每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06万t,人畜粪便排放量60万t,其污染负荷TP207712t、TN295818t。这些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地层渗漏有相当部分进入湖泊水体。流域内有耕地0161万hm2,每年化肥施用总量24038t,农药总施用量14317t。这些农药、化肥随地表水、地下水渗透流入湖内,每年入湖氮肥2478t,磷肥1000t,给湖区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严重威胁。③围垦、养殖侵占湖滩现象严重。抚仙湖湖区内法定最高水位(《云南省抚仙湖管理条例》规定,抚仙湖最高运行水位黄海高程172210m,简称“法定最高水位”)以下,有102185hm2湖滩被侵占,围湖造田、围湖养殖现象

十分突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高密度的养殖,

导致近岸水体污染严重,对湖泊构成了最直接的威胁。④湖区旅游开发利用缺乏总体计划,湖周环境遭受破坏。抚仙湖近年旅游事业发展迅速,缺乏总体计划,环境保护工作滞后。建筑侵占湖滨甚至湖面现象严重,沿湖农村建房也是如此。致使湖泊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湖泊水质受到人为污染,湖泊自然景观受到影响。⑤径流区森林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抚仙湖径流区由于盲目垦荒现象严重,森林覆盖率仅为2711%。区内坡度大于25°的坡耕地有1415hm2(未含星云湖)。荒山荒地和坡耕地面积占

陆地面积的50%以上。由于森林覆盖率低,加上山高坡陡,土质疏松,雨季易造成水土流失。平均每年流入抚仙湖中的泥沙约3416万t。⑥水资源贫乏,水资源供需平衡脆弱。抚仙湖最大储水量为189亿m

3

,而陆地入湖

量仅为1184亿m

3

,海口河平均出流为019572亿

m3,以径流深计,分别为33518mm和20617mm;以人均占有量计约为133mm和849mm,这些指标都低于全国、全省和玉溪地区的平均水平。现流域水资源供需得以平衡,主要是靠湖泊调蓄利用回归得以维持。水资源系统的这种供需平衡非常脆弱,很容易被水质污染打破,加剧水资源利用的紧张。—011—

云南环境科学 第23卷 增刊 2004年4月2 抚仙湖污染成因抚仙湖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是云南省著名的省级风景旅游胜地和宝贵的水资源、滇中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也是国内目前屈旨可数的优质水资源。一般来说,深水湖泊形态系数K

T

值小,水体难以垂直交换,且分层;而湖岸线发展

系数DL值大,则反映水体水平交换速度快。抚仙湖KT值和DL值均较小,表明其水体的水平和垂直交换速度均较缓慢,污染物易于在湖湾富集,导致水体恶化。抚仙湖的水量补给系数为3118,由于湖泊的蓄水容积大、出流水量相对特别小,水体交换速度十分缓慢,换水周期长达167a,生态系统相当脆弱,而近年来的大规模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失调,使抚仙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①湖泊面源污染抚仙湖周边人口密度大、经济相对发达,所产生的生活和旅游污水流入湖中,直接污染了抚仙湖水体。流域内的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并采取大水漫灌的原始灌溉方式,加上雨季的冲刷,所施化肥和农药大部分随雨水和灌溉废水进入抚仙湖,

极大地增加了抚仙湖的污染负荷。另外径流区内森林覆盖率低,多为荒山、荒地和坡耕地,而抚仙湖属雨水补给型湖泊,并且河道径流调节性能很差,

多为间歇性河、暴涨暴落,汇流时间短,洪水季节大量泥沙入湖,水土流失严重。在抚仙湖沿岸,围垦湖滩湿地建造鱼塘和耕地的现象还十分普遍,这不仅割断了天然湖滩湿地与湖泊的有机联系,破坏了湖滨生态系统,导致湖泊自净能力下降,也破坏了湖滨自然景观。同时,围垦区的鱼塘和农田又构成了新的污染源。这是加速抚仙湖水质恶化的主要内在因素。②湖泊近岸生活及旅游污水的污染目前,在抚仙湖环湖公路以下的乡村居住着4170户、14215个居民,这些居民年排放生活污水近百万t,由于地处湖滨带,这些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流入抚仙湖,造成对抚仙湖水体的直接污染。在湖滨带还有宾馆、饭店、游乐园、度假村等旅游设施80余座,年排放污水约200万t,携带有TN4914t、TP912t。虽然这些旅游设施已经配套了相应的污水处理装置,但即使排放污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1级标准,仍然不能达到排入湖的标准,相对

于抚仙湖来说它们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氮、磷污染源。水质监测资料表明,在旅游设施和居民比较集中的地段,湖水已经受到明显的污染,氮、磷含量达到Ⅲ类标准,湖滩上附着藻类滋生蔓延,水葫芦等杂草丛生,严重影响旅游景观和游泳等娱乐功能,并引起水生植物的消亡。③星云湖隔河流入抚仙湖水污染星云湖每年由隔河流入抚仙湖水量4000万m3。2002年由于星云湖蓝藻的暴发,大量的蓝藻

由隔河流入抚仙湖,致使湖泊孤山附近出现蓝藻“水华”。由于营养元素含量的增加,再加上湖区盛行西南风,使北部水域,特别是沿岸带的营养元素高于其它水域。④湖泊的污染源湖内污染负荷量逐年累积增加,据调查资料,

湖泊每年接纳污染负荷量TN338132T、TP43174T、CODcr354614T、SS1424811T,其中生活污水和地表径流污染负荷量占总负荷量的97%以上,抚仙湖污染源主要来自面源。而每年进入湖泊水体中的污染物90%以上滞留于湖内,在湖中部形成污染层,

导致湖泊水体渐渐变化。由于以上原因,致使抚仙湖近岸水域污染严重,这与现在抚仙湖Ⅰ类水体的功能要求相差甚远,控制和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已刻不容缓。3 湖泊主要污染指标的历史变迁表1 1985-2002年订污染物指标浓度值单位:(mg/l

)

年份综合评价GB3838-2002CODBOD5NH3-NTPTN

1985Ⅰ017801870103——1986Ⅱ11140164010201018—1987Ⅰ11091159010301010—1988Ⅱ01950154010501013—1989Ⅰ01820162010401010—1990Ⅰ01810156011101006—1991Ⅰ01770168—0101001171992Ⅱ01930165—0102001231993Ⅰ01910177—0101001141994Ⅰ01910154—0101001141995Ⅱ01950169—0101001331996Ⅰ11100165010401010—1997Ⅰ11040182010501010—1998Ⅱ1102016901030102001181999Ⅰ1112014301020101001192000Ⅰ0194018601030100001072001Ⅰ1105111701020100801142002Ⅱ110111190105010030124

(下转第114页)—111—

抚仙湖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荆春燕 I K氮的两级最大差:max1max=77116 I K磷的两级最小差:min1min=0106 I K磷的两级最大差:max1max=77106 I K各项重金属元素对氮元素的关联度:rN1Cd=01955,rN11Pb=01968,rN1zn=01345,rN1Cu=01941关联度大小排序:rNPb>rN1Cd>rN1Cu>rN1Zn各项重金属元素对磷元素的关联度:rP1Cd=01962,rP1Pb=01981,rP1Cu=01932,rP1Zn=01456关联度大小排序:rP1Pb>rP1Cd>rP1Cu>rP1Zn3 讨论由于受到气象因素及水体动力的影响,星云湖底质中氮磷营养元素与重金属在星云湖中的分布呈现不同的特点,底质中氮磷营养元素含量由南向北呈递减的趋势,重金属的含量由南向北呈含量递增的态势;

各重金属元素与氮磷营养元素的关联度大小反映了它们之间产生的同源性与相似性以及区域间各元素分布的相似、相近程度。氮元素与重金属元素之间关联度大小依次为铅、镉、铜、锌;磷元素与重金属元素之间关联度大小依次为铅、镉、铜、锌。参考文献:

[1] 邓聚龙1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1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1[2] 张世涛,宋学良等1星云湖沉积物表层中的重金属营养质的分布及相互关系以及湖流特征12001年中国昆明国际富营养化湖泊控制研讨会论文集[C]1昆明:2001.

[3] 玉溪市环境监测站12002、2003年湖泊底质监测报告[R].

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andAssociationAnalysisofMassMedianHeavyMetalElementsandNutritionalElementsinBottomofNorth-SouthBank,XinYunLakeLUIJun1,CHENHong2

(1.YuXiStationofEnvironmentalMonitoring,YuXiYunnan653100,China;

2.YuXiNormalCollege,YuXi65310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introducesthegeneralinvestigationinformationaboutXinYunlakebottommaterial,makesastatisticsandanalysisoftheresults,andanalyzesthecorrelation.Keywords:XinYunlake;bottommaterial;heavymetal;trophicelement

(上接第111页)根据抚仙湖1985-2002年的监测资料分析,

湖泊的主要污染指标为TP、TN、COD、BOD5、NH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