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1998—2017年淮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1998—2017年淮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1998—2017年淮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作者:刘晓林洪磊冯棣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13期摘要为改善淮河流域水资源状况,流域已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多年。

为明确实施管理制度前后淮河流域用水量、用水结构以及水质变化状况,总结了近20年淮河流域水资源量、供水量、用水量以及河流水质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该流域年人均水资源量近20年均值仅为581.5 m3,水资源十分匮乏;该区域洪涝灾害多发,严重影响到水资源量的稳定性,但得利于跨区域调水,供水量得到一定程度保障;用水量表现为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其中农业和工业用水量较为稳定,生活用水量不断提高,生态用水量快速增长;2012年开始实施管理制度后,Ⅰ~Ⅲ类水的占比大幅增加,Ⅴ~劣Ⅴ类水质占比大幅降低。

综上,开始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后,淮河流域农业和工业用水量得到控制,生活和生态用水量有所增加,河流水质显著改善。

关键词淮河流域;降雨量;供水量;用水量;水质中图分类号 TV2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13-0207-04Abstract To improve the water resources situation,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SWRMS)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many years in Huaihe Basin.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hanges of water consumption, water use composition and water quality in the Huaihe Basi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WRMS, 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changes of water resources,water supply,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ter quality in the Huaihe Basin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 was only 581.5 m3, and water resources were very scarce. Floods and waterlogging were frequent in Huaihe Basin, which had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t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Fortunately, due to interregional water transferred, the water supply was guaranteed to a certain extent. Water consumption was shown as agriculture > industry >domestic > ecology, of which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water consumption were relatively stable, domestic water consumption increased continuously, and ecological water consumption increased rapidly.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WRMS from 2012, the proportion of class I - Ⅲ water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proportion of class Ⅴ-worse than class Ⅴ water quality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 wor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WRMS, the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Huaihe Basin has been controlled, the domestic and ecological water consumption increased, and water quality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Key words Huaihe Basin;Precipitation;Water supply;Water consumption;Water quality中國正面临严峻的水资源问题,为改善水资源状况,淮河流域已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多年,并且在不断完善制度体系[1-3]。

淮安市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

淮安市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

淮安市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赫淑杰;梁忠民;张建华;王嵘;刘俊杰【摘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12年淮安市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水质满足饮用水标准;同时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 U . S. EP A)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了该水源地水体中污染物由饮水途径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度,结果表明,化学致癌物质的个人年风险度远大于非致癌物质,各污染物的风险度从大到小依次为 As> Pb>氟化物>硝酸盐> Mn> Fe>氨氮。

研究成果可为二河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Inthispaper,themulti2indexcomprehensiveevaluationmethodwasused toevaluatethewaterqualityofErhedrinking water source region of Huaian city in 2012,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rrent water quality meets the standards of drink2 ing water.The risk scalesof water pollutants on public health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Water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As2 sessment Model of U. S. EPA,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personal annual risk caused by the chemical carcinogens through drink2 ingwaterismuchgreaterthanthatbythenon2carcinogenicsubstances,andtheo rderofriskscalesforallpollutantsisAs> Pb> Fluoride> Nitrate> Mn> Fe> NH32N.Theresearchresultscanprovidetechnicalsupportforthewaterqualitym anagement of Erhe drinking w ater source region.【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淮安市;二河水源地;多指标综合评价;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作者】赫淑杰;梁忠民;张建华;王嵘;刘俊杰【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 210098;江苏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南京 210029;江苏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南京 210029;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采用单一的评价方法或模型对同一水体进行水质评价时,并不能全面地给出该水体的水质状况。

东昌湖水质变化及水环境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东昌湖水质变化及水环境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东昌湖水质变化及水环境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水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中国,许多水体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东昌湖也不例外。

东昌湖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是淮河上游的一座大型淡水湖,是淮河流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东昌湖的水环境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水质下降、富营养化等。

因此,对东昌湖水质变化及水环境的管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东昌湖水质变化及水环境管理的研究,探讨对东昌湖水体的保护和治理。

具体研究目的和意义如下:1.了解东昌湖水质变化的趋势及原因。

通过对东昌湖不同时期的水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水质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为进一步的治理提供依据。

2.评估东昌湖水环境的状况。

通过对东昌湖水中主要营养盐、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等的监测和分析,评估水环境状况,找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3.探讨东昌湖水环境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结合东昌湖的实际情况,分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死因,提出水环境治理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改善东昌湖的水质。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东昌湖的环境和水质情况进行调研和评估,了解其水质总体变化情况及其原因;(2)对东昌湖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包括总磷、总氮、COD、BOD等指标,探究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和分布;(3)分析东昌湖水环境治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同时探讨水环境管理的技术措施和规划。

2. 技术路线(1)采样预处理:在东昌湖采集水样,进行预处理,去除所需分析指标以外的干扰物,确保实验精度;(2)检测分析:将预处理后的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获得各项水质指标和污染物含量;(3)数据统计和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制作成单项污染物的时间趋势图和空间分布图等可以表示东昌湖水质变化状况的图表;(4)制定水环境管理的对策和措施: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可行性的水环境治理方案和措施,推进东昌湖水质的改善。

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

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

1/4,属严重缺水地区。 3.水环境状况 水污染依然严重,2013 年重要江河
湖泊水功能区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和氨 氮)达标率为 54.6%。 污染严重的河流主 要分布在工农业及人口集中的淮河以北 平原地带, 淮河干流及流域内大多数水 库、主要湖泊水质良好。 淮河干流临淮岗 以下接受沙颍河、涡河的大量污水影响, 污染严重;主要支流中,颍河污染严重, 自净功能基本丧失;涡河从付桥闸、东孙
同时, 随着流域地下水长期高强 度地开发,地下水污染也日益加重。调 查显示,约 44%的地下水已遭受不同 程度的污染。 河南商丘、周口,安徽阜 阳、宿州,江苏徐州、淮安,山东菏泽、 济宁等地地下水污染较重。
三、淮河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对策 1.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构建水 生态安全体系 依照流域生态功能分区, 结合淮 河流域水资源三级分区, 以水系为基 础, 遵循流域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的 原则, 考虑国家在淮河流域确定的发 展战略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布局, 水土保持区划以及流 域水功能区划, 从严格水资源管理为 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角 度,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构建流域水 生态安全格局。水质较好的淮河、沂河 上游山丘区以及淮河南岸丘陵区,以 水源保护和涵养作为重点; 地表水水 质较差, 生态用水挤占严重的淮北平 原区,以地表水水质改善、生态用水保 障和地下水的保护为重点; 水网密集 的里下河沿海区以里下河水质改善、 入海口生态保护和沿海滩涂湿地保护 为重点; 湖泊的生态保护以面源和内 源治理为重点。 2.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促进 水生态系统保护
二是水污染依然严重, 水生态安 全受威胁。 高度开发及用水效率低下 没有根本改变, 淮河流域水资源粗放 型使用,并产生高负荷废污水,加重河 湖水体的污染负荷。 流域主要城镇实 测 废 污 水 量 逐 年 增 加 ,2012 年 为 51.36 亿 t,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 氨氮入河排放量分别为 48.51 万 t 和 4.51 万 t,与淮河流域水功能区限排总 量(COD38.2 万 t/a 和氨氮 2.66 万 t/a) 目标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同时来自畜 禽养殖、 化肥使用等的农业面源污染 严重。点源、面源等多重影响使水生态

淮河水文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淮河水文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淮河水文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淮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主要流域分布在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等省份。

淮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为了解淮河水文现状以及对淮河流域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我们进行了一次淮河水文现状调查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两种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了淮河流域的图像数据,包括水域分布、岸线变化等信息。

其次,我们利用实地调查和水文监测仪器对淮河水文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数据采集。

三、水文现状分析1. 水域分布通过遥感图像分析,我们发现淮河流域的水域分布面积大约为10000平方公里。

在淮河上下游及支流上分布着许多湖泊和水库,其中包括鲁台湖、大洪湖和徐州水库等。

这些水域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而且还为农田灌溉和发电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水质状况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和水样分析,淮河的水质有一定的问题。

首先,淮河流域的工业污水排放和农田施肥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出现了大量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现象。

其次,由于农田农药使用和农业面源污染,淮河的水体中存在农药残留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这些问题对于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3. 水资源利用淮河是淮河流域主要的水资源供应渠道,承载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灌溉等多种水资源利用功能。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淮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率较高,农业灌溉是主要的消耗水量。

然而,由于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较低,存在大量浪费现象。

因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节水技术推广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是必要的。

四、问题与建议通过淮河水文现状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了淮河流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环境保护,控制工业和农业污染。

对工业和农田排污进行严格监管,加强污水处理和农药使用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农药残留。

2. 实施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建设。

加大水资源调度和分配的力度,合理规划和利用淮河水资源,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淮河水污染现状以及防治与改善探讨

淮河水污染现状以及防治与改善探讨

淮河水污染现状以及防治与改善探讨摘要:多年来,淮河水污染不但成为了国家领导也成为了平民百姓的关注焦点, 本文回顾了淮河水污染问题及防治成果,并且介绍了水污染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水污染治理的建议。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地处中原腹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的七大流域之一。

全流域面积27万km2,占全国面积不到3%,却拥有人口1.5亿,耕地面积1300多万hm2,均占全国总量的1/8。

15年前,养育着中国1亿5千万人口的淮河,曾经发生特大污染事故,干流形成的污染带长达70公里,造成损失上亿元。

对这起事故的清理,揭开了淮河治污的序幕,我国政府第一项大规模污染整治工程由此开始。

但经过15年的时间,淮河水污染依然存在。

1水污染问题回顾及防治成果过去,淮河流域山清水秀。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江淮熟,天下足。

”这样古老的歌谣都是描述江淮流域的美丽富饶。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淮河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最终分别在1989年、1992年、1994年爆发了全流域特大污染事件,而支流的污染事件层出不穷,有这样一首歌谣反映了淮河水质变化的过程: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身心受害。

3次重大污染事故充分揭示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的思路随着对水环境保护工作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而逐渐调整。

淮河水污染治理始于1994年,国家将治理淮河污染列为治理“三河”、“三湖”之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治淮十年来,沿淮四省采取了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厂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措施。

总体上看,沿淮四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淮河流域排污总量有所下降,水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过去淮河流域高速度的污染趋势得到初步遏止,十年淮河治污成效明显。

2水污染现状与问题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距离国家计划治理目标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淮安市十年来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淮安市十年来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2 主要污染物变化 趋势定量分析
为 了能更 好 地 表 征 淮 安 市 大 气 环 境 质 量 的变 化趋 势 ,本 文 利 用 了 S p e a r ma n秩 相 关 系 数 法 对 上
环境变化的主要控制 因素 ,对淮安 的社会、经济、
环境 可持续协 调发 展具 有 重要 意义 。本 文 通 过对 相 关资料 的大量调查与研究 ,对淮安市大气 环境基本情 况进行 了总结 ,对 大气环境质量 的变化趋 势进行 了归 纳 ,对这种变化的主要控制 因素进行 了初步 的探索 。
( S 0 2 )
淮 安位 于 苏 北 平 原 腹 地 ,京 杭 大 运 河 与 古 淮
河 交 汇处 ,总 面 积 1 . O 1万 平 方公 里 。近 十 年 ,淮 安 的社 会 、经 济 发 展 非 常 迅 速 。2 0 0 1—2 0 1 0年 ,

环 境 主要 状 况 及 其 近 年 的变 化 情 况 ,查 阅 了 大 量
统 计 发 现 ,2 0 0 1~ 2 0 1 0年 大 气 主要 污 染 物 S O 的
浓度 降低 1 6 . 2 % 、P M 。 下降 4 2 . 0 7 % 、N O : 上 升
2 6 . 9 2 % 。 由此 可见 ,除 N O 以外 ,淮安 市 的大 气 环 境质 量 近 年 来 得 到 了 明显 的 改 善 。这 种 大 气 环 境 质量 的改 善 是 在 淮 安 市 的 社 会 进 步 、经 济 快 速 提升 的大 背 景 下 出现 的 ,也 是 与 淮 安 市 政 府 在 环
述 三种 主要 污染 进行 定量 分析 。 国家 环保 总 局 在 《 环 境 质 量 报 告 书 编 写 技 术
规定》 中推荐使用 S p e a r m a n秩相关系数法对 污染

淮河污染浅析(淮河简介污染原因建议)

淮河污染浅析(淮河简介污染原因建议)

淮 河 污 染 浅 析王 鑫,梁 念,安海蓉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 100029)摘 要:淮河治污一直是各级环保部门较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淮河污染源排放、水资源利用、产业结构以及农村面源污染方面对淮河流域污染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根据线性模型对淮河水质进行了验证和预测,同时提出了一些污染治理建议。

关键词:淮河污染;原因;建议中图分类号:X 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002(2006)0120096203Analysis of H u ai River PollutionW ANG X in ,et al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 onitoring Centre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M ore and m 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Huai River pollution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In this paper ,s ome key polluting factors are explored ,such as pollution discharge ,water res ource utilization ,industry structuring and country pollution.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water quality of Huai River is predicted by liner m odel under the hypothesis of no environmental C OD abatement.As a result ,s 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K ey w ords :Huai River pollution ;K ey factor ;Suggestions收稿日期:2005205214作者简介:王 鑫(1978-),女,河南郑州人,工程师. 淮河流域流经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四省欠发达的地区都在淮河流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n rlo trp l to n Hu i eRie s i n rc n e r ,a d b s d o ed ma d fsl- n g me to n z o to fwae ol in i ah v rBa n i e e t a s n a e n t e n so efma a e n fHo g e u y h
淮 安市 地处 苏北 腹 地 , 河 流域 中下 游 , 江 近 淮 邻
区位 于洪泽 湖 畔 和南 水 北 调 东 线 主 干线 上 , 源 条 水 件得 天独 厚 , 随着 淮 安市经 济社 会 的发展 , 但 淮安 也 面 临着 “ 多 、 水 水少 、 脏 ” 问题 , 资 源供 需 矛 盾 水 等 水 日益 加剧 ; 果不对 水 质进行 全 面有效 的治 理保 护 , 如 将 有 可能 进一 步加 剧水 质型缺 水 矛盾 。根据 江苏 省
Lk ,t a r at o t a r i r adl e i H a’nCt w s edn e e1 Whl t a r u i a ae h w t l y fh m j v s n ksn u ia i a n i t b l e e q i e o r e u a y t g o w . i ew t a t W eh eql y s
第 2 卷第 4期 7 2 1 年 7月 01





V0 . 127 No. 4
W A E S RC SP T R RE OU E R Ⅱl CⅡ0N
Jd 0 1 t.2 l
D I 1 .9 9 ji n 10 —9 3 2 1 .4 0 9 O :0 36 / . s .046 3 .0 10 .0 s
A ayi o h n etn e c fsra ewae u lyi a ’n ct n ls f a g e d n yo u fc trq ai Hu ia i s c t n y
J W e ,HAO - ig U i Da pn
( u i a rnhB r u a guPoi il ueuo y rl y ad W t e uc S r y ui a 20 5 H a ’n Bac ue , ̄ ns r n a r H do g n ae Rs r uv ,H a ’ n 2 30 , a vc B a f o r
鞠 伟, 郝达平
230 ) 205 ( 江苏省水文水 资源勘 测局淮安分局 , 江苏 淮安
摘 要 : 用季 节性 kna 检 验 法 , 20_20 淮安 市主 要 水 系河流 的 地表 水水 质 指标 变化 趋 势进 行 分 应 edl l 对 0o_09年 析 评 价 。结果 表 明 : 随着近 年 来淮 河流域 水 污 染防 治力度 的加 大 , 以及 对 洪泽湖 作为 南水 北调 东线 工程输 水
tn ig t e b d i ah trc u e t e sa b c u e i tr u cin z nn a d uae ,a d te c a g e dn b a Hu i ewae o r o t e e a s swae n t o ig W mo lt d n h e o o n s h t f o s h n f w trq ai n o e v r W o vd n .I d i o ae u t i t r e a n t i e t n a d t n,te tt h s h r sc ne t f h n z a e i ce e e r l y h r s s i e i h oa p o p o u o tn e Ho g e L k n ra d y a l o t s b e r yy a . Ke r s e s n n al to y wo d :s a o a Ke d h d;s r c tr ae u i ;c a g e d n y l l me u a ewae ;w t q a t f r l y h e tn e c ;Hu i a i n a’n C t y
主干线 自身的治理 , 淮安市境 内的主要 河流湖泊总体水质略有好 转, 由于淮河入海水道 水功能区划的调 整, 入海水道总体水质有所下降, 而洪泽湖水体 T 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 P 其他水体水质总体变化不大。 关键词 : 季节性 kna 检验 ; edl l 地表水; 水质 ; 变化趋势; 淮安市 中图分类号 : 84 X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0 -932 1) —05 0 1 4 63 (0 10 03 -3 0 4
wa v u td u ig t e s a o a n almeh d se a ae s h e s n l Ke d l l n to .T e r s l h w d t a .w t e i rv me t o rv n in a d h e u t s o e h t i t mp o e n f pe e t n s hh o
Ci ) h a n
Ab ta t h h n e tn e c fte man p l t n i dc so u fc trq ai rm 0 0 t 0 9 i a ’ n C t sr c :T e c a g e d n y o i ol i n ie fs ra ewae u lt fo 2 0 o 2 0 n Hu i a iy h uo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