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完整版最新教案ppt课件

合集下载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沁园春·长沙(上片)
上片:独立寒秋,湘江 北去,橘子洲头。看/万 山/红遍,层林尽染;漫 江碧透,百舸争流。鹰/ 击长空,鱼/翔浅底,万 类/霜天/竞自由。怅/寥 廓,问/苍茫/大地,谁/ 主/沉浮?
• 3炼字“看”
一个“看”字,总领该句及后面六句,统领 了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飞鹰、游鱼 等意象。 “意象”指带有作者情感的事物,如“枯 藤”“老树”“昏鸦”等。
]
• 沁园春 [ qìn yuán chūn•] 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 百舸 [ bǎi gě ] • 风华正茂:风华:风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才华。
• 寥廓 [ liáo kuò ]
茂:旺盛。形容青春时期朝气
• 峥嵘 [ zhēng róng ] 蓬勃、才华横溢。
• 挥斥方遒:奔放,强劲有力。
沁园春·长沙
下片的词眼是什么
• “主沉浮” • 它的深层含义是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
的前途。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这首词的词眼,
表达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 伟大抱负。
层解
• 上片主要写景,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 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同时即景抒情,提出了 “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以及本词的炼字技巧,同时能熟练地 背诵整首词。 2.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学习本课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 法。 3.感受并学习伟人的博大胸襟,了解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 情。
题解
词牌名
词的题目,据《钦定词谱》载 ,“沁园春”双调,114字, 上片13韵,四平韵, 闲篇12句,五平韵。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 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 人,书法家。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 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 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 100人之一。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回忆在长沙的革命斗争生活
“同学少年”的形象与精神风貌
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 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 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 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 水击三千里。”
阅读·思考
“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 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年至1918年,在省立第一师范学 校读书。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同志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 斗目标的新民会。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 学等学校任教。
“五四”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 《湘江评论》,发表一系列重要论文。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同 志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 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会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 同年秋,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 岳麓山,追怀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 写成这首境界开阔、气势恢弘的不朽诗篇。
1.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分析课文,感受革命领袖的伟大革命抱 负和豪放胸襟,理解文章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 2.学习从语言、意象、情感特点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 ,获得审美体验。 3.感受并领悟毛泽东其人其诗的领袖情怀和艺术魅力 ,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激发青春的热情, 理解青春的价值,敞开心扉,追寻梦想,拥抱未来。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诗人的 思想感 情与客 观物象 融合, 形成意 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 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让人产生想像充 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 个方面。
万山、红 叶、碧透的江水、争流的百舸、长空的击鹰
水底的游鱼。
必须为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1.上阕中的“看”,有领起下文的作用,“看”领起哪几 句?看到了什么? 领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的壮美。 (2)“争”“击”“翔”分析,自然景象昂扬
奋进,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 (3)红绿辉映,色彩绚丽、多姿多彩的湘江秋京图。
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中寓情
幻灯片14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 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 1营造了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 (14) 粪土当年万户侯 意动,把...看作粪土 · (15)到中流击 水 江中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阻止
描绘场景
下面给同 学们十分钟时间把本词改 写成一篇散
文。
沁园春 ·长沙
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从脚下咆哮着奔流而去,此时已是深秋。身 后的千座万座高山都红遍了,一棵棵红枫立在高山上,层林尽染,每一片叶子 都红的发亮,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滚滚东流的湘江清澈见底,大大小小 的船儿迎浪前进。老鹰翱翔着划过长空,鱼儿遨游着潜入水底,世间万物都在 秋月显得如此痛快自由。看着这辽阔的天地,我不禁思绪万千:如此美好的一 次,到底谁是它们的主人?
·②动静关系:动静结合,以动村静,以静衬动
·③写景 顺 序:时间,空间,内外,上下,高低,俯仰,
远近(大景——远视小景——近视) ·④修 辞:比喻,拟人,夸张…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5张PPT)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45张PPT)
读准节奏
读出感情
朗读《沁园春 ·长沙》情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诗人“忆” 了什么?

峥嵘岁月
同学少年
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①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②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③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等军阀的活动④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峥嵘岁月
1915年学期末,毛泽东参与领导了驱逐校长张干的学潮。1917年4月1日,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1917年6月,湖南师开展的“人物互选”活动中,按德、智、体三方面六个项目的得分,毛泽东名列第一。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萧子升游学湖南五县,广泛接触社会,读“无字书”。1917年11月,“浑身是胆”的毛泽东用疑兵之计缴了护法战争中溃败的北方军阀的枪械,使长沙免去了一场兵灾。他还主办工人夜学,为失学工人分忧解难。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创建新民学会,立志“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毫无疑问,青年毛泽东丰富的生活实践,为他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深厚思想和意志基础。
2、诗人刻画了一群什么样的同学少年形象,他们的精神风貌如何?
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
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
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

沁园春长沙优秀ppt课件

沁园春长沙优秀ppt课件
富有节奏感
整首诗的节奏感很强,每句诗句的音韵和节奏都恰到好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03
沁园春长沙的影响与传承
沁园春长沙对后世的影响
01
文学创作灵感
沁园春长沙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
富的灵感来源。许多作家、诗人借鉴了毛泽东的诗词风格和创作手法,
将之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03
借鉴历史
诗歌中强调了借鉴历史经验教 训的重要性,启示人们要从历 史中吸取经验,更好地面对现
实和未来。
05
沁园春长沙的运用与拓展
沁园春长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解析《沁园春·长沙》 的文本内容,帮助学生理 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培 养阅读理解能力。
创作地点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正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 。
沁园春长沙的创作历程
01
创作动机
02
创作过程
词中表达了毛泽东对长沙的特殊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感慨。他通 过描绘长沙的秋景,表达了对中国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在第一师范学校的图书馆里,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词。他通过细致的描 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将长沙的秋景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
沁园春长沙的文学价值
文学地位
作为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沁园春·长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 不仅展示了毛泽东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人 民的深厚情感。
艺术特色
词中的意象生动、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同时,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 ,使得词篇更加生动有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保护环境
诗歌中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不要 破坏生态平衡,要与自然和谐共

沁园春长沙优秀ppt课件

沁园春长沙优秀ppt课件
长沙美食是湘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湘菜以其独特的酸辣口味和丰
富的菜品组合而闻名于世。
历史传承
长沙美食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 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和口味 特色。
创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长沙美食在保持 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和发展,推出更加符合现代人口味 的美食。
推荐品尝地点
坡子街
长沙著名的美食街之一,聚集了 众多地方特色小吃和湘菜馆,是
推动旅游产业创新发展
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旅游产业向智 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旅游人才队伍 ,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THANK YOU
赏花灯、猜灯谜、吃元 宵等。
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
赏月、吃月饼、猜灯谜 等。
民间艺术与手工艺品展示
湘绣
01
色彩鲜艳、构图严谨、针法细腻。
剪纸
02
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寓意吉祥。
皮影戏
03
造型独特、表演生动、音乐优美。
民俗风情体验活动
品尝地道美食
臭豆腐、糖油粑粑、米粉等。
参观历史建筑
岳麓书院、天心阁、马王堆汉墓等。
03
沁园春长沙美食文化
地方特色美食介绍
臭豆腐
长沙臭豆腐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味 道吸引了无数食客,外酥里嫩,香辣 可口。
姊妹团子
湖南米粉
以大米为原料制成的米粉,口感爽滑 ,搭配独特的湖南辣椒和酸豆角,味 道酸辣可口。
由两个糯米团子组成,一个甜一个咸 ,寓意着团圆和和睦。
美食文化与历史传承
湘菜文化
地名由来
“沁园春”为词牌名,“ 长沙”为地名,二者结合 表达了词人对长沙的深厚 感情。

《 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沁园春 长沙》课件(共4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上阕
下阕
立、看、问 携、忆、记
眼前景
忆往事
由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之景到追忆往昔的战斗岁月,由自然 情趣到人生哲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知识补充
上阕
下阕
立、看、问 携、忆、记
领字
词中有统领作用的字称为领字。
又如:望长城内外—— 惜秦皇汉武——
一般是动词性词语领起一组句子。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 主持开国大典
课堂小练
• 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
壮志的词句是:______怅__寥__廓,____问__苍__茫__大,地____谁__主__沉__浮?
• 2.“ 携来百。侣曾游 ”忆两往句昔在峥《嵘沁岁园月春稠·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
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叁·赏景品情
独立寒秋图
赏景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人物:毛泽东 时令: 寒秋 环境:湘江北去 地点:橘子洲
大意: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湘江秋景图
赏景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诗人的思想 感情与客观 物象融合,
形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 的创造和组合所构 成的一种充满诗意
的艺术境界。
赏景
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看到了如此多的景物, 呈现了如此多的意象,这些意象组成的画面 具有怎样的特点、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自由,有朝气、生机勃勃、色 彩绚丽,壮美,感受到万物蓬 勃旺盛的生命力。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1《沁园春长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 到 达 长 沙 , 并 独 自 去
护 下 , 毛 泽 东 同 志 秘 密
捕 毛 泽 东 同 志 。 在 韶 山
从 事 革 命 活 动 。 军 阀 赵
2
月 , 毛 泽 东 同 志 从 上
1925
·
长 沙 》 创 作 于 年
作者其人
• 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润之。 • 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 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 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 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上阕:

前看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竟自由。
心 中抒 情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小结-1
色 彩 图绚 丽 画的 秋 景


怀 博

志的 凌

2、下阕:
峥 嵘 岁忆 月
豪 迈
气记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书法家。 •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时代》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题目解说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 公主园林后人作词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词 牌名还有“念奴娇”、“菩萨蛮”等。 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说明地点和写作内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采桑子.重阳》(1929.10)
—《清平乐.六盘山》(1935.10)
46
当堂讨论
• 诗人的秋和别人笔下的秋有何不同?蕴 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高)“群山” (低)“江水” (高)“长空” (低)“水面”
37
那些词具有丰富的
表现力?
• 万:山之多
• 遍:红之广
• 层:林之密
• 尽:染之透
• 漫:水之盛
• 透:水之清
• 争:争先恐后的场面
• 击:飞之矫健
38
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 想到了什么?
• 诗人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 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 提出了谁是 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权的问题。
于8句)
43
课文诵读
44
有关“秋”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少年壮志)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
(李煜——细腻含蓄)
45
毛泽东诗里的“秋”
词的流派
豪放派 气势豪放,意境浑厚。代表作家苏
轼、辛弃疾。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3
婉约派
清丽含蓄,婉转缠绵。代表柳 永、秦观、李清照。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 霖铃 》
14
知识储备
•一起背诵初中学过 的《沁园春.雪》, 并比较两首词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
• “怅”写出了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 集。
• 这一问写出了诗人博大胸怀、凌云壮 志。
39
即景抒情 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壮 志凌云。
❖点:时、地
山上——层林尽染 (静)

江中—— 百舸争流 (动)
( 生

机 勃 勃
景 图

天空—— 鹰 水底—— 鱼
击 (远) 翔 (近)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
橘子洲头公园美景
7
湘江橘子洲头 8
橘子洲头公园里的毛主席诗词碑刻 9



·
毛 泽

东沙
10
关于词的常识
产生时间 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
名 称 “曲子词”(曲词、曲子) “诗余”、“长
短句”、“琴趣”、“ 乐府” 词 牌
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 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 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 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天净沙 秋思》 《沁园春 长沙》。
34
③鹰击长空: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奋 飞,搏击长空之强劲有力
35
我还想起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 空游无所依……Fra bibliotek潭记》
-----柳宗元《小石
鱼翔浅底的联想
36
在“看”的统领下,作者从哪几个角度为 我
们展示了一幅湘江秋景图?
• 远望 • 近看 • 仰视 • 俯视
“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导入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 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少年壮志 并且一定要成才的愿望
老师:喻聪
1
潇湘八景
• 潇湘夜雨 烟市晚钟 远浦归帆 渔村夕照

平沙落雁 山市晴岚 洞庭秋月 江天暮雪
沈括《梦溪笔谈》
2
橘子洲头 3
橘子洲头听江亭
4
橘子洲头望橘亭
5
橘子洲头看湘江:渔舟唱晚
21
22
23
听读要求
1.注意停顿、音节、感 知语气的抑扬顿挫;
2.体会壮阔的深沉意境 ,感知作者变革社会、
改造自然的心态。
24
课文诵读
25
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2.一个“看”字看到了什么? 3.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怎样
的? 4.写景诗句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
主沉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联系?
15
16
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
• 1.字数相同、结构相同、韵脚相同 (114字)2.双调、前面13句
• 不同点:
• 内容不同
• 两首词都呈现了旷达疏放、豪迈悲
壮的风格。
17
18
毛泽东
➢(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 任。湖南湘 潭人。
➢中国人民领袖,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无产阶
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诗 人,书法 家。
28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 思维最美丽的花朵”
29
30
“看”字统领哪几句?
•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 • 这样的字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
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 • “看”是领字,读时要稍加停顿。
31
32
• 李可染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33
②百舸争流:活现出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 恐后的热烈场面。
19
20
写作背景
•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 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展。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立了 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10月, 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 动讲习所,途经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 动的地方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 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 气势磅礴的词。
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或者“阕”。
11
沁园春
沁园春,又名“洞庭春 色”“东仙”“念离群”等。 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 主之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 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 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 的标题。
12
分 类
小令(58字以内)
按长短分: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按片数分: 单调、双调、三调
26
在起句中讲述了哪些内容?
交代了人 物、时间、 地点、环 境。
27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 有些成分省略。请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开
头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 在深秋的季节,(作者)独自一人站在橘子
洲头,望着湘江水在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万类 描写
议论
40
课后作业
• 任选两题: • 1、背诵本首词。 • 2、你面对西山这份美景,你想到了什
么?(50字以上) • 3、收集毛泽东的经典诗词句。(不少
于8句)
41
沁园春. 长沙
第二课时
42
课后作业
• 任选两题: • 1、背诵本首词。 • 2、你面对西山这份美景,你想到了什
么?(50字以上) • 3、收集毛泽东的经典诗词句。(不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