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健康教育《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校本课程教案设计
第三十三课做勇敢的孩子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勇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勇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三十三课做勇敢的孩子教案
一、教学内容
《做勇敢的孩子》为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源自教材第三章第四节。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勇敢的含义与重要性;2.认识恐惧,了解恐惧对个人行为的影响;3.掌握克服恐惧、培养勇敢的方法;4.通过故事、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性。课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勇敢的力量,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勇敢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勇敢的含义,强调勇敢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举例:勇敢并非无所畏惧,而是在面对恐惧时,敢于挑战自我,克服困难。
-重点二:认识恐惧,了解恐惧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分析恐惧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了解恐惧对自身行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应对恐惧。
其次,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观点,也勇于在角色扮演中挑战自己。但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同学过于主导,而其他同学则显得有些被动。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同学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合作的效果。
此外,课堂总结环节,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疑问,这说明他们在课堂上认真思考了所学内容。我很欣慰看到他们敢于提问,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敢的表现。在回答问题时,我会尽量引导他们联系实际生活,让勇敢这一品质真正融入到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做个勇敢的孩子心理健康教案

做个勇敢的孩子心理健康教案教案名称:培养勇敢的孩子心理健康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孩子们理解勇气的重要性,并学会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心态。
2. 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动力。
3. 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适应力。
4. 培养孩子们发展积极的思维方式,培育健康的心理成长。
教案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1. 利用故事或实例引入主题,向孩子们介绍什么是勇气以及为什么勇气对我们的成长和幸福至关重要。
二、认识勇气(约1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勇敢的行为和模范人物的事迹,引导孩子们探讨勇气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2. 组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勇敢经历和取得的成就。
三、改变思维方式(约15分钟)1. 向孩子们介绍关于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解释积极思维和消极思维对我们行动的影响。
2. 列举一些消极思维的例子,并引导孩子们转换这些思维方式,培养积极的思考习惯。
四、克服困难(约20分钟)1. 引导孩子们思考并列举一些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 分组讨论并分享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和心态,鼓励孩子们互相鼓励和支持。
五、积极心态培养(约15分钟)1. 教授孩子们几种积极心态的养成方法,如感恩、乐观和自尊。
2. 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心态的经验和方法。
六、总结回顾(约10分钟)1. 通过问答形式或小结文章,回顾本次课程中学到的重要内容和理念。
2. 鼓励孩子们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观点和理解:勇气是孩子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培养勇气,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心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培养积极的思考习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
积极的心态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培养感恩、乐观和自尊等积极心态,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快地从困难中恢复过来,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案 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名称:做个勇敢的好孩子活动目标:1.遇到困难时要坚强勇敢,增强自信心。
2.遇到地震时,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
3、增强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逃生时的自救物品,如口哨、手电筒等。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观看图片,感受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结合图片讲述地震来临时的情况。
2.小朋友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3.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二、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走图中标注的路径?使幼儿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按顺序,不拥挤;听老师的指挥等。
三、组织幼儿“实战演习”。
演练室内避震及紧急撤离。
如幼儿在撤离情况下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带幼儿查找原因,再次演习,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四、活动延伸:爱心教育师:地震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大部分房屋倒塌,还有许多人民无家可归,有些小朋友没有教室上课,我们应该怎样做呀?(幼儿讨论)你们说得真好,我们要向灾区的小朋友和他们的家人捐赠物品帮助他们重新建设家园。
户外游戏歌:小朋友,做游戏,安全第一要牢记,追逐跑闹别摔倒。
危险地方不要去,蹦蹦床上不能挤。
《做勇敢的孩子》教案[5篇范例]
![《做勇敢的孩子》教案[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d4c0c01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1.png)
《做勇敢的孩子》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做勇敢的孩子》教案第十三课:做勇敢的孩子●教学目的与要求:认知:知道有关勇敢的故事,要做勇敢的孩子。
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不胆小,不娇气,不怕打针吃药,敢在家里独睡,摔倒碰伤不哭。
情感:培养勇敢的精神。
●教具准备:独木桥一座,气球4个,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
1、出示课件。
画面出现一只小蚂蚁以一片树叶为舟,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划着,同时伴随着流水声音。
2、引导学生想象小蚂蚁以一片树叶为舟,在茫茫碧波中奋力划水,会出哪些危险。
3、说说小蚂蚁是个怎样的孩子?4、出示课件。
弹出课文的儿歌,并配有小孩的朗读声。
二、学文明理。
1、出示课件,听故事。
画面展示出一只小白兔上山采蘑菇,并用童声叙述故事的经过。
2、学文。
(1)说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2)大屏幕出现4个问题,小组交流讨论。
A、小白兔开始为什么不敢过桥? B、后来又怎么能壮起胆子走过独木桥? C、小白兔听了伙伴的鼓励,心里是怎么想的? D、小白兔不过桥,行吗?3、小结:我们要向小白兔学习什么?向小松鼠和小鲤鱼学习什么?三、辨析。
1、用课件出示三幅图:(1)生病了,怕吃药。
(2)不敢独睡。
(3)怕冷不敢到操场活动。
2、引导辨析。
四、自身体验,深化导行。
1、踩气球游戏。
小组讨论气球中的问题。
2、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还遇到哪些会令你感到害怕的事。
学了这一课后你准备怎样做?3、走独木桥,亲身体验。
五、总结延伸。
第二篇:做勇敢的孩子《做勇敢的孩子》说课稿汪二小学陈清廷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做勇敢的孩子》。
下面我就从教材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做勇敢的孩子》是四年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我的安全我知道》中第五章《网络信息与心理安全》的第四个主题。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对勇敢的认识和理解由于阅历浅而易走入误区,本节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坚强的意志,由浅认识的勇敢上升到在学习上,在困难面前,在紧急关头坚强、勇往直前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小学生健康教育《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校本课程教案设计

【辅导时间】1学时
【辅导地点】课室
【辅导步骤】
1、认识、理解“勇敢”。
(1)你对勇敢的理解。
(2)说一说你阅历的自认为勇敢的一件事。
(3)讨论“勇敢”与“勇敢”一样吗?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与讨论,论述“勇敢”的定义。
勇敢:不怕危险,不怕困难。
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设计】在小学阶段,特殊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对勇敢的意识和理解由于经历浅而易走入误区,本节辅导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顽强的意志,由浅认识的勇敢回升到在学习上,在艰苦眼前,在紧迫关头刚强、一往无前的品质,从而树破正确的人生观。
【辅导目的】
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故事小品三:小红在写作业,小明叫她去玩。小红有一道题解不出,不去,小明批准让其抄他的作业,小红谢绝。小红经过自己的尽力,终于做出来啦!
3、学生联合表演和讨论:勇敢不仅表现在不怕危险,更应该表现在不怕困难上。古有李时珍,现有解放军给我们做出了模范。如解放军叔叔不怕就义生命,保护国家财产,抗洪抢险;警察叔叔与坏人博斗;迷信家攻克难关等等。而我们则应该从身边的小事来培养自己的勇敢。
(2)平时多看健康、有利的书籍和电视,并增强身体锤炼,我们称之为健康法,决战南京。
(3)克服难题要有勇气、胆量、毅力和知识,我们称它为综合法。
6、同学们自在向老师提问,教师问难
7、全课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勇敢一的面,这很好!任何一个人的勇敢精神都是从小培养的,人不是生成就勇敢的,所以你今天不勇敢或不很勇敢,没关系!虽然今后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庞杂的人和事,在学习上也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学好知识,学会用微笑看待困难,不急不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信任自己,我会勇敢的!!
做个勇敢的孩子心理健康教案

《做个勇敢的孩子——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勇敢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程度,并提供提升勇敢品质的方法和策略。
3. 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勇气、自信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勇敢的内涵,认识勇敢的重要性。
-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勇敢潜力,提升勇敢品质。
-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真正做到勇敢行动。
-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勇敢品质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勇敢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提升勇敢品质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勇敢的表现和意义。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享自己的勇敢经历和感受,互相启发和学习。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情境,锻炼勇敢应对的能力。
5. 游戏活动法: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培养勇敢品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勇敢的故事,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在荒岛上勇敢生存的经历,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做个勇敢的孩子。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勇敢是什么?勇敢的人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勇敢的含义和重要性(10 分钟)1.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勇敢的含义,即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不畏惧、不退缩,能够坚定地采取行动。
2. 通过展示一些勇敢人物的图片和事迹,如消防员在火灾中奋勇灭火、警察在危险情况下保护人民安全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勇敢的重要性。
勇敢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还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 请学生共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自己是如何勇敢面对的经历,引导学生体会勇敢带来的积极影响。
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小学一年级教案

做一个英勇的孩子小学一年级教案做一个英勇的孩子小学一年级教案教学目的认知:1、知道有关英勇的故事。
2、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英勇、不要胆小。
情感:喜欢英勇的孩子,并愿意做个英勇的孩子。
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不胆小,不娇气。
敢当众大胆发言,不怕吃药打针,敢在家里独睡,跌倒受小伤不哭,冬天锻炼不怕冷等。
教材分析^p :本课属于意志品格的教育,是根据课程标准“老实英勇”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有关英勇的教育,在不同年级都有所表达,道德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进步。
本课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情况,进展“英勇”方面较低层次内容的教育。
不少低年级儿童夜晚怕黑,怕听见雷声,怕小虫子,怕打针、吃药、锻炼身体时胆小,人多不敢讲话,跌倒或遇到困难就哭……这种心理状态假设得不到教育,对他们身心的安康成长极为不利。
一个人从小胆小,长大会缺乏英勇精神,很难成为一个开拓者。
人的胆量不是与生俱来的,关键是要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胆量,平时从小事做起,克制娇气,使胆量逐渐大起来。
这样,人才能变得坚强起来,在意外情况突然发生的时候,不至被惊呆吓坏,不知所措,能做出英勇的抉择。
培养英勇精神既是帮助学生立足社会,促使他们身心安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开展对个人的需求。
因此,进展这方面的教育非常必要。
教法建议:1、教学应注重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和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表达“懂”“信”“用”三个依次递进的环节。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启发学生独立考虑、合作学习,步步深化地理解所学内容,明确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是不胆小,“为什么”要不胆小。
在“懂”的根底上,还要引导学生亲自理论、体验不胆小所带来的好处,获取成功的经历,到达“我愿意做个英勇的孩子,我要做个英勇的孩子”的境界,教学中切忌空泛乏味的说教,也不必对“英勇”的概念做过多解释。
2、老师适时地对学生的英勇行为进展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是非常必要的。
尤其是当学生的道德认识、行为表现出现“闪光点”时,老师要大加赞赏,这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进取精神。
做勇敢的孩子的教案

做勇敢的孩子的教案主题:勇敢的孩子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什么是勇敢,认识到勇敢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勇气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 播放一些儿童故事中关于勇敢的片段,如《小红帽》中小红帽面对大灰狼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勇敢的孩子?谁是你们认为的勇敢的孩子?2. 概念讲解:- 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勇敢的概念。
并告诉他们勇敢不仅仅是面对陌生人或骇人的事情,也包括面对自己的困难和恐惧。
3. 角色扮演:-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情境,比如迎接新同学、参加比赛等,然后让他们互相扮演勇敢的角色,展示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
4. 制定勇敢的行动计划:- 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并制定一个勇敢的行动计划,即每个人愿意在今后的生活中做出的勇敢的行为,如主动发言、尝试新事物等。
5. 分享行动计划:-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制定的行动计划和理由。
鼓励学生们互相学习,并帮助彼此实现自己的目标。
6. 情景剧表演:- 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一些情景剧表演,展示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场景。
7. 总结:- 回顾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并总结勇敢的重要性和学习到的方法。
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扩展活动:- 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身边的勇敢事迹,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下节课时可以与同学们分享。
-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户外活动,如攀爬、穿越等,激发他们的勇气和挑战自我的意识。
- 邀请一位勇敢的人士来班级,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历,给学生们更多的勇气和启示。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和情景剧表演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充分展示勇敢的行为和态度。
- 收集学生们制定的勇敢行动计划,评估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勇敢的概念,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行动中。
- 听取学生们对课堂学习的总结和感受,评估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勇敢的重要性,并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方法】1、讲述和探讨2、角色扮演3、自我测试
【辅导准备】1、测试卷一份。2、三个情境小品。
附:测试卷问题:学生回答“是”或“不是”
(1)你自己睡觉惧怕吗
(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一个敢在家吗?
(3)做不出标题,你想哭吗?会发性吗?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颤抖或出汗?
4、答复测试问题,判定“勇敢”水平
(1)悄悄话
同学们可找你的好朋友或老师相互轻声说一说测试题中的问题。
(2)小勇士解难。
做法是让同学们试着磋商如何解决上述四题的问题,如何消除迷惑。派一人上台做小壮士为大家解答他是怎么做的。
5、讨论:如何学会“勇敢”,如何培养自己的“勇敢”
教师根据讨论演绎:
(1)自己独处畏惧时,疏散精神,多想一些开心的事,这称为分散法。
能做到一至二件的同窗,你比拟大胆;做到三件的同学,你挺英勇。
【辅导时间】1学时
【辅导地点】课室
【辅导步骤】
1、认识、理解“勇敢”。
(1)你对勇敢的理解。
(2)说一说你阅历的自认为勇敢的一件事。
(3)讨论“勇敢”与“勇敢”一样吗?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与讨论,论述“勇敢”的定义。
勇敢:不怕危险,不怕困难。
(2)平时多看健康、有利的书籍和电视,并增强身体锤炼,我们称之为健康法,决战南京。
(3)克服难题要有勇气、胆量、毅力和知识,我们称它为综合法。
6、同学们自在向老师提问,教师问难
7、全课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勇敢一的面,这很好!任何一个人的勇敢精神都是从小培养的,人不是生成就勇敢的,所以你今天不勇敢或不很勇敢,没关系!虽然今后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庞杂的人和事,在学习上也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学好知识,学会用微笑看待困难,不急不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信任自己,我会勇敢的!!
倡议:目前我们面对的是独生子女,胆小、无毅力是他们当中很多人的通病,培养勇敢精神势在必行。由于勇敢属于性情方面的问题,为了不伤同学们的自尊心,老师先讲了心里话,解释了自己曾有过的怯弱,但正确面对后,同样可以获得好成就的。另外采用“悄悄话”的情势,既保留了学生的“隐衷权”,又让在这方面有自大感的学生掌握了战胜的方法,而“小勇士解难则是让那些比较勇敢的同学再次骄傲地表现了勇敢。
故事小品三:小红在写作业,小明叫她去玩。小红有一道题解不出,不去,小明批准让其抄他的作业,小红谢绝。小红经过自己的尽力,终于做出来啦!
3、学生联合表演和讨论:勇敢不仅表现在不怕危险,更应该表现在不怕困难上。古有李时珍,现有解放军给我们做出了模范。如解放军叔叔不怕就义生命,保护国家财产,抗洪抢险;警察叔叔与坏人博斗;迷信家攻克难关等等。而我们则应该从身边的小事来培养自己的勇敢。
2、角色表演:老师出示当时筹备好的小品,请部门同学参加表演,大局部同学观看并思考:你赞成他们的做法吗?这些行动是“勇敢”的表示吗?
故事小品一:某个小孩被坏人拐骗,在火车站上,他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他机灵地得到一位生疏的叔叔的辅助,终于逃脱了魔掌。
故事小品二:某小学生帮同学打架,被人用石头砸伤了头并出了血,不喊痛,同学称他真勇敢。
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设计】在小学阶段,特殊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对勇敢的意识和理解由于经历浅而易走入误区,本节辅导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顽强的意志,由浅认识的勇敢回升到在学习上,在艰苦眼前,在紧迫关头刚强、一往无前的品质,从而树破正确的人生观。
【辅导目的】
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