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品种比较与区域试验

合集下载

辣椒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辣椒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辣椒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1.农业生物学特性记载1.1播种期:实际播种的日期。

1.2出苗期:全区有50%的幼苗出土。

1.3分苗期:3片真叶时分苗的日期。

1.4 定植期:实际定植日期。

1.5开花期:50%的植株开放第一朵花的日期。

1.6座果期:开花后有50%植株第一果实直径达1厘米左右时定为座果期。

1.7始收期:30%的植株第一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

1.8终收期:最后一次采收商品果的日期(6月下旬左右)。

以上调查项目均以月/日表示1.9生育期:从出苗到终收所经历的天数,以天表示。

2.植物学特征记载2.1生长势:强、中、弱。

2.2抗逆性:耐寒性、耐热性、耐旱性、耐涝性、抗虫性等。

用强、中、弱表示。

2.3植株高度:地面植株基部至全株最高处。

2.4开展度:枝叶横展最宽处。

2.5叶色:黄、绿、深绿。

2.6第一朵花节位:从主茎基部第一真叶数到第一朵花着生叶片数(取10株平均,精确到0.1,不能用比如“1—2节”的形式表述)。

2.7果实横径:最宽部分为果实横径,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

2.8果实纵径:最长部分为果实纵径,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

2.9果形:羊角形、牛角形、灯笼形等。

2.10果青熟期色泽:乳黄、黄绿、绿、深绿。

2.11果肉厚度: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以厘米表示。

2.12果面特征:有无棱沟、皱缩、光泽及其它。

2.13单株果数:全生育期取10株商品果平均值。

2.14平均单果重:盛收期取10个果平均值。

2.15心室数:用个表示(取10株平均,精确到0.1个,不能用比如“1—2个”的形式表述)。

2.16商品性:好、较好、中等、差。

2.17风味:辣、中辣、微辣、甜。

2.18品质:好,较好,中,较差,差。

2.19调查每个小区杂株数,统计百分率。

品种纯度= 小区总株数-杂株数×100小区总株数 3.产量记载3.1 前期产量:指最早采收的参试品种始收后前20天的产量,以kg/667m 2表示。

(前期一般可采收两次)3.2总产量:各品种始收至终收的产量总和,以kg/667m 2表示。

最新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最新作物育种学课后思考题题目及部分答案

绪论1.作物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它在农业生产中有什么作用?作物品种(Variety)概念: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相对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品种属性:生产资料属性;经济类型属性;地区性时间性。

作物品种的类型:纯系品种、杂种品种、综合品种、无性系品种等。

)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保持稳产性和产品品质;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2.作物育种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哪些学科关系密切?你打算如何学好作物育种学这门课程?作物育种学(crop breeding)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主要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ϖ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ϖ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ϖ选择的理论与方法;ϖ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ϖ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方法ϖ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及选育方法ϖ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ϖ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及种子生产3.常规育种技术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主要任务: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和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抗病、虫、草害和抗旱、寒、碱等)。

特点: 综合多个优良基因; 同步改良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水平; 盲目性大; 育种是科学艺术。

4.现代作物育种发展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研究2.深入开展育种理论与方法的研究3.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协作4.种子产业化5.调查了解农作物优良品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1章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名词解释: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在一定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选育新品种提出应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园艺植物育种学试验一园艺植物品种的描述与鉴别

园艺植物育种学试验一园艺植物品种的描述与鉴别

实验一园艺植物品种的描述与鉴别一、园艺植物品种的描述与鉴别(一)实习目的(1)了解所在区域内的园艺植物种类、特性(2)能够对本区域内园艺植物从形态特征上进行描述(二)实习内容(1)观察五种以上本区域内常见蔬菜种子,记录从播种到萌发的全过程(2)对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五种以上果树的典型性状进行观察、记载。

三、材料校园中常见园艺植物的叶片,具体包括:国槐、江南槐、龙爪槐、大叶黄杨、石榴、月季等。

四、用具、仪器放大镜、直尺、方格纸、小刀、铅笔、电子天平、叶面积仪。

五、方法步骤(一)叶形态指标观察及测定叶形态观察指标包括:叶子类型(单叶、复叶)、叶片形态、叶缘、叶尖、叶基以及叶脉的分布等;测定指标:叶长、叶宽、叶宽/叶长、叶柄长。

(二)叶面积测定(1)方格纸法:1、在所选植株四个方向随机选取完整、无病虫害的功能叶,每种植物选取10片以上。

2、将叶面压平展,叶片上放置透明方格板,计算叶片所占的方格数,使用一般方格纸时,将叶片平铺在方格纸上,用铅笔描绘叶片轮廓,计算叶片所占的方格数。

叶片边缘凡超过半格计算为1,不足半格不计。

根据方格数和方格面积计算叶片叶面积。

(2)叶面积仪法:利用光电叶面积仪或便携式叶面积仪计算叶片叶面积。

(3)拍照计算法:将叶片平铺、固定在方格纸或放有直尺的桌面上,用数码相机拍照,利用PHOTOSHOP或IMAGETOOL等图形分析软件计算叶片叶面积。

(三)叶面积经验公式的推导:根据以上测定的叶片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推导叶面积计算经验公式:叶面积=叶长*叶宽*比例系数。

(四)比叶重的计算比叶重(Specific Leaf Weight, SLW)是指单位叶面积的叶片重量(干重或鲜重)。

是衡量叶片光合作用性能的一个参数,也是区别不同植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六、作业1、不同园艺植物叶片形态指标的观察、测定。

2、不同园艺植物叶片叶面积、比叶重的计算,叶面积经验公式的推导。

3、两个槐树品种的叶片形态、叶面积、比叶重的比较分析。

区域试验

区域试验

第一章品种的审定品种的审定、登记保护与利用一、区域试验区域试验(简称区试)是在品种审定机构统一组织下,将各单位新选育或新引进的优良品种送到有代表性的不同生态地区进行多点多年联合比较试验,对品种的利用价值第一节品种的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试验,对品种的利用价值宜的栽培技术作出全面评价的过程它是品种能否参加生产试验的基础和品种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据间必不可少的环节。

是在品种审定机构统一组织将各单位新选育或新引进的优良品种,有计划地送到有代表性的不同生态地区进行多点多年联合比较对品种的利用价值、适应范围和推广地区、适品种的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对品种的利用价值、适应范围和推广地区、适宜的栽培技术作出全面评价的过程。

它是品种能否参加生产试验的基础,是品种审定和品种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据,也是品种选育与推广(一)区域试验的任务1、鉴定参试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鉴定2、确定各地适宜推广的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3、为优良品种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区域3、为优良品种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区域4、了解优良品种的栽培技术5、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符合审定条件的新品种鉴定参试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鉴定确定各地适宜推广的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为优良品种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区域为优良品种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区域了解优良品种的栽培技术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符合审定条件的新品种(二)区域试验的程序和方法1、区域试验的规划设计(1)区域试验的基本要求①代表性②准确性③重复性(2)试验地的选择选地应做到以下几点(2)试验地的选择选地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试验地有代表性②试验地肥力均匀一致③试验地平坦整齐④确保试验地安全(3)试验区的规划区域试验的程序和方法区域试验的规划设计区域试验的基本要求选地应做到以下几点:选地应做到以下几点:试验地肥力均匀一致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Xin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 2、品种区域的田间试验操作技术(1)试验实施计划的制定(2)试验地的准备和播种(3)试验地的管理(4)观察记载(5)室内考种(6)试验总结品种区域的田间试验操作技术试验实施计划的制定试验地的准备和播种试验地的管理二、生产试验1、生产试验(生产示范是在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的品种数较少的产量比较试验。

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收稿日期:2023-11-09作者简介:苏 丽(1995 ),女(汉族),贵州安龙人;硕士,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 -m a i l :2664925666@q q.c o m )㊂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苏 丽, 黄婷婷, 唐文波, 张正艳, 何建栋, 沈启英(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贵州兴义562400)C o m p a r a t i v eE x p e r i m e n t o fH i g h -q u a l i t y Co n v e n t i o n a lR i c eV a r i e t i e s S UL i ,H U A N GT i n g t i n g ,T A N G W e n b o ,Z H A N GZ h e n g y a n ,H EJ i a n d o n g ,S H E N Q i y i n g摘 要:为筛选出适合安龙县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高产㊁高效㊁优质㊁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对10个优质水稻新品种进行田间种植比较试验,分析各品种产量及其在安龙县的适应性㊂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品种中,华航51的产量最高,达841.14k g /667m 2,较对照野香优美禾增产14.04%,增产效果显著,其次为Y 两优1378和航93两优1378,产量分别达789.47k g /667m 2㊁787.64k g/667m 2,分别较对照野香优美禾增产7.04%㊁6.79%,这3个品种适合在安龙县推广种植㊂关键词: 水稻;优质;产量中图分类号: S 5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39(2024)01-0094-03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六成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1]㊂安龙县水田面积1.34万h m 2,水稻常年播种面积达1.21万h m 2,推广种植水稻优质化态势明显[2]㊂优良品种的选用,不仅要求品种本身要具有优良的特征特性,还受不同地域温光水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3]㊂目前,籼型水稻新品种在贵州省安龙县的种植表现情况鲜有报道,为充分掌握籼型水稻新品种在安龙县区域的丰产性㊁适应性㊁稳产性㊁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筛选适宜在安龙县推广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科学指导农民选种用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4-6],2022年,在安龙县开展了10个优质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㊂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品种与试验地概况试验品种9个,对照品种1个(表1)㊂于2022年4 11月在贵州省安龙县招堤街道办海庄村水稻高产示范田进行(东经105.470098ʎ,北纬25.143298ʎ,海拔1350.5m ),面积1334m 2㊂试验地为壤土,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开阔,稻田集中连片㊂1.2 试验方法每个品种试验面积48m 2,设置小区过道60c m ,小区按照长8m ,宽6m 进行设置,行距为30c m ,株距为20c m ,每小区种植21行,每行41穴,穴栽2粒谷秧,采取钵盘湿润育秧方式㊂设3次重复,各品种各小区施肥㊁水分管理㊁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严格保持一致㊂1.3 试验实施4月11日选用无纺布钵苗育秧方式播种育苗,每品种依次播种3m 2,注重做好调酸,土壤消毒,保证所有品种一次育苗成功㊂在秧苗生长到5~7叶龄时移栽,采取浅水移栽,深度3c m 左右,移栽后灌深水以利返青㊂大田期采用优质高产栽培配方施肥㊁病虫害绿色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施肥总量复合肥50k g/667m 2㊁尿素10k g /667m 2㊁硫酸钾肥23k g/667m 2,病虫害防控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抓好稻瘟病㊁纹枯病㊁稻飞虱㊁稻纵卷叶螟㊁二化螟的防治㊂表1 品种名称及来源编号品种名称品种来源1华航31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华航48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华航51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华航57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航93两优1378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Y 两优1378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深两优1378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深两优1978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19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0野香优美禾(c k)贵州兆和丰水稻科技研发有限公司1.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参试品种在经济产量㊁生育期㊁经济性状(含株高㊁产量构成因素㊁病虫害与抗逆性)上的表现进行比㊃49㊃苏 丽等: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耕作与栽培 第44卷 第1期表2 品种生育期表现品种名称播种期/(月-日)移栽期/(月-日)始穗期/(月-日)齐穗期/(月-日)成熟期/(月-日)全生育期/d 比c k ʃ/d华航3104-1105-2608-1308-1709-211630华航4804-1105-2608-1508-1909-231652华航5104-1105-2608-1508-1909-231652华航5704-1105-2608-1608-1909-231652航93两优137804-1105-2608-1508-1809-251675Y 两优137804-1105-2608-1408-1909-271697深两优137804-1105-2608-2008-2409-301729深两优197804-1105-2608-1908-2410-011731019香04-1105-2608-2208-2610-0417613野香优美禾(c k)04-1105-2608-1308-1709-21163较,从而分析参试品种的优良与否㊂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绘制采用E x c e l 2010软件进行㊂2 结果与分析2.1 品种比较试验各生育期表现从表2可以看出,19香生育期最长,比对照野香优美禾(c k )长13d ;华航31生育期最短,与c k 一致㊂2.2 品种比较产量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华航51的产量最高,达841.14k g/667m 2,较c k 增产14.04%,增产效果显著,其次为Y 两优1378和航93两优1378,产量分别达789.47k g /667m 2㊁787.64k g/667m 2,分别较c k 增产7.04%㊁6.79%,第三是华航31,产量达769.99k g /667m 2,第四是华航48,产量达742.21k g/667m 2,其余的4个品种均比c k 减产,减幅为1.21%~16.83%,其中产量最低的是19香,为613.43k g/667m 2,比c k 减产124.15k g/667m 2,减幅16.83%㊂2.3 品种主要农艺性状2.3.1 有效穗从表4可以看出,平均有效穗最多的是华航51,为20.85万穗/667m 2,比c k 多4.46万穗/667m 2;最少的是19香,为17.1万穗/667m 2㊂成穗率最高的是华航51,为71.6%,比c k 多9%;最低的是深两优1978,为48.6%,比c k 少14%㊂平均株高最高的是华航57,为113.25c m ,平均比c k 矮10.75c m ;最矮的是深两优1378,为99c m ,平均比c k 矮25.0c m ㊂2.3.2 穗部性状从表4可以看出,华航31的穗长最长,为26.39c m ;最短的是19香,为20.8c m ㊂穗实粒数最多的是华航57,为190.9粒;最少的是华航31,为161.7粒㊂结实率最高的是华航31,为89.6%;最低的是航93两优1378,为83.1%㊂千粒重最重的是深两优1978,为23.3g ;最轻的是华航57,平均为19.5g㊂表3 各品种测产产量结果品种名称小区产量/k g 折合产量/(k g /667m 2)比对照ʃ/(k g/667m 2)华航31110.82769.9932.41华航48106.32742.214.63华航51121.06841.14103.56华航5799.89699.4538.13航93两优1378113.36787.6450.06Y 两优1378113.63789.4751.89深两优1378104.87728.628.96深两优197898.64685.3352.2519香88.29613.43124.15野香优美禾(c k)106.16737.582.4 各品种抗病性㊁抗倒性㊁熟期转色从表5可以看出,植株整齐度除了华航57一般外,其余品种均整齐㊂叶瘟除了华航31有轻度发生外,其余品种均未发生;纹枯病除了华航57中等发生外,其余品种均未发生;稻曲病除了19香中度发生外,其余品种均无发生;穗颈瘟各品种均无发生㊂各品种㊃59㊃耕作与栽培,2024,44(1):94-96. h t t p ://g z z p .g z n y z y x y .c n T i l l a ge a n dC u l t i v a t i o n V o l .44 N o .01 F e b . 2024表4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品种名称株高/c m穗长/c m有效穗/(万穗/667m2)成穗率/%总粒数/粒实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g华航31110.5026.3920.8068.9180.5161.789.622.4华航48107.0021.9220.6062.9186.0164.288.322.3华航51100.2521.6120.8571.6203.3180.788.921.9华航57113.2523.8819.5257.4215.0190.988.819.5航93两优1378109.0022.4718.9066.8229.0190.383.122.7 Y两优1378102.7525.1318.5049.5212.0185.187.323.1深两优137899.0022.1418.9250.6202.0172.185.222.6深两优1978102.0022.3317.9348.6188.0165.888.223.3 19香104.9520.8017.1056.9223.6174.485.321.4野香优美禾(c k)124.0023.5216.3962.6204.5199.989.423.2表5各品种的植株整齐度㊁抗性表现与熟期转色品种名称植株整齐度叶瘟稻曲病纹枯病穗颈瘟倒伏情况熟期转色华航31整齐轻---直中华航48整齐----直中华航51整齐----直中华航57一般--中-直中航93两优1378整齐----直中Y两优1378整齐----直中深两优1378整齐----直中深两优1978整齐----直中19香整齐-中--直中野香优美禾(c k)整齐----直中未发生倒伏,且熟期转色均为中等㊂3结论与讨论本次试验表明,参试10个品种中,华航51㊁航93两优1378㊁Y两优1378的实收产量与经济性状综合表现较好,不仅实收产量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野香优美禾,而且经济性状优良,丰产性强;其次,野香优美禾(c k)㊁华航31㊁华航48㊁华航57㊁深两优1378这5个品种虽在试验中的实收产量一般,但其经济性状较好,有丰产潜力,有继续推广应用价值;深两优1978和19香这2个品种表现一般,可考虑逐步减少应用㊂参考文献:[1]王跃星,魏祥进,徐春春,等.我国水稻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J].中国稻米,2022,28(5):62-65.[2]陈萍,卓琴.安龙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示范[J].现代农业科技,2016(6):157-158.[3]周娜,张明刚.绥阳县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耕作与栽培,2022,42(5):60-62.[4]罗春华.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 58-59.[5]芦迎春,张长勇.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J].现代农业,2010 (9):18.[6]卞士锐.2020年寿县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21(13):38-40.㊃69㊃苏丽等:优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耕作与栽培第44卷第1期。

品种区域试验名词解释_解释说明

品种区域试验名词解释_解释说明

品种区域试验名词解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品种区域试验是农业科学领域中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旨在评估植物品种在不同地理区域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表现。

这项试验对于推广优良品种、指导农民合理选种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解释品种区域试验中常见名词,并探讨其应用和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如下结构进行叙述:第2部分将介绍品种区域试验的意义和背景,包括定义、目的及其在农业领域中的重要性;第3部分将对品种区域试验中常用的名词进行解释说明,包括田间试验与室内试验、控制处理与观察处理以及品种适应性与稳定性分析方法等;第4部分将讨论实施品种区域试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涵盖选择适合的试验地点和土壤条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和样本数量以及数据收集、分析与结果解释方法等方面;最后,第5部分将总结品种区域试验中所涉及名词解释得出的重要结论,并对未来品种区域试验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同时探讨品种区域试验对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意义和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品种区域试验相关名词的含义和作用,提供实施该试验时的指导和技巧,并通过总结结论和展望未来,强调品种区域试验对农业生产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通过详细解释这些名词,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品种区域试验在农业领域中的实际价值。

2. 品种区域试验的意义和背景2.1 什么是品种区域试验品种区域试验是农业领域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旨在评估不同作物品种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生长和适应情况。

这些试验通常通过田间试验来进行,以模拟实际农田条件下作物品种的表现。

2.2 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和重要性品种区域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适宜特定地理区域内某一作物品种的选择。

通过该试验可以评估不同品种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产量稳定性、抗病虫害能力以及其他农艺特性。

这对于优化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此外,品种区域试验还可为农民、农业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们提供有关不同品种与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信息。

实验十七品比与区域试验结果分析和评述一、实验目的了解和初步掌握

实验十七品比与区域试验结果分析和评述一、实验目的了解和初步掌握

实验十七品比与区域试验结果分析和评述一、实验目的了解和初步掌握一般品种比较与区域试验的方法,学会品种比较试验资料的整理、结果的统计分析及总结报告的写作。

二、内容说明品种比较试验简称品比,是育种单位在一系列育种工作中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要对所选育的品种作最后的全面评价,鉴定供试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选出显著优于对照品种的优良新品种,以便进一步参加区域试验。

在品比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对供试品种进行细致的田间观察、室内分析和试验小区的产量测定,以取得对各供试品种(系)进行科学评价的必要资料,其中包括试验的实施过程、栽培管理水平、试验期间的气候条件、主要的农艺性状、小区产量、抗性、品质分析等数据。

这些资料和数据还需运用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处理,以明确各品种的产量差异及在不同地区的丰产性,以便对供试品种作出客观的评价。

区域试验是由有关部门组织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的多点、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以进一步鉴定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确定其是否有推广价值,为优良品种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地区,并确定各地区最适宜推广的主要优良品种和搭配品种,同时研究新品种的适宜栽培技术,便于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

区域试验的试验方法,基本上与品种比较试验相类似,但要密切结合各地的主要栽培条件进行。

因此,本试验以学习品种比较试验的方法为主。

品种比较试验总结一般应写明以下几方面内容:1.试验目的;2.供试品种的来源及选育单位;3.试验实施概况及气候条件; 4.试验结果;5.对供试品种的评价等。

三、材料及用具1.材料水稻、小麦或玉米等作物品比试验的有关资料和数据。

2.用具作物品种比较与区试的试验田,田间观察记载资料、产量结果及室内考种资料、计算器或计算机、各种统计表格、直尺等。

四、方法步骤(一)品种比较试验1.品种比较试验材料的来源主要是从鉴定圃选出的优良新品系和上年品比试验保留的品系,此外还包括外地新引进的优良品种。

品种比较试验参试材料数目不宜过多,通常10~15个。

十个烤烟新品种在曲靖烟区的比较试验

十个烤烟新品种在曲靖烟区的比较试验

烤烟是叶用类经济作物,烤烟品种是烟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因素[1-2]。

优良的品种、优秀的生态条件和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直接影响烤后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形成[3-5]。

有研究表明,烤烟品种对烟叶质量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6]。

品种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当前云南省曲靖市烟区品种以云烟100、云烟121为主,这两个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烟叶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存在着主栽品种种植年限偏长、遗传背景单一、储备品种匮乏等问题[7],降低了烟叶生产对多变的自然条件的抵抗能力,外观质量和香型的多样性低,不适应卷烟配方对烟叶原料质量多样化的要求[8]。

为了保证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拓宽优良品种资源库,因地制宜地推广合适的品种[9-10],对充分彰显本地生态条件优势、发挥优良的品种特性和优化品种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来自2022年参加云南省富源县全国烤烟品种试验鉴定的12个烤烟新品种,其中新品种10个,对照品种2个(见表1)。

表1供试品种(系)编号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品种名称YN222*YN223*GZ40*GZ42*SC9*SC852*CF237*S294*YN224GZ45K326云烟87亲源组合MS 云烟87×SLD-1MS 云烟85×SLD-6K326×8036MSK730×贵烟2号红花大金元系选MS 云烟85×韭菜坪2号CF234×(CV87×K346)(云烟85×白色种)×(云烟85×K326)MSK326×SLD-19098×云烟87主对照副对照供种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四川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四川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玉溪中烟种子公司云南省玉溪中烟种子公司注:“*”表示对应品种连续2年参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试验的要求 (1)试验田要有代表性 不论在气候、地形、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生产条件等方面, 都要尽可能地代表试验所服务的大田。尽可能要求地势平坦、形状整齐。土壤肥力要求均匀 一致,尽量减少试验误差。 (2)试验地耕作方法、施肥水平、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及栽培管理技术接近或相同于 大田条件,并注意做到全田管理措施一致。 (3)试验期间要严格系统地进行观察记载,结合成熟期的最后鉴定、产量结果和室内 考种,对参试材料作出当年的综合评价和处理意见。各参试品种一般均参加两年以上的品比 试验。
(2)计算小区平均产量差异显著最低标准
即: L0.01 = t0.01
MSe × 2 k
LSD0.05和LSD0.01分别为在 5%和 1%显著标准时的产量差异显著的最低标准; MSe 为误差均方,可由表 2 直接查得; t0.05和t0.01可从t值表中查得,其自由度df=(n-1)(k-1) (3)差异显著性比较 用差异显著最低标准衡量各品种两两之间产量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若两个平均数之间 的差异>LSD0.05,则表明差异显著;差异>LSD0.01,则差异极显著;差异<LSD0.05,则差 异不显著。用一个星号“*”表示差异显著,两个星号“**”表示差异极显著,并标于每个 差值的右上角。若两个均数之差不显著,则不标任何符号。
表 7-6 品种比较试验产量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自由度 (df)
平方和 (SS)
均方 (MS)
F值
F0.05
F0.01
区组间 处理间 误差 总和
如果计算所得F值大于F0.05值(或F0.01值),说明处理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可进一步 比较参试品种间(包括与对照品种)的均数差异显著性。以t测验为例说明其方法。
三、作业思考题
1.结合具体的品种比较试验,进行田间主要性状调查记载和测产,并对试验数据进行 方差分析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性检验,写出试验总结报告。
2.哪些因素可影响品种比较及区域试验的精确性,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胡延吉)
实验 21 植物品种比较与区域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简称品比,是育种单位在一系列育种工作中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对 所选育的品种作最后的全面评价,鉴定供试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选出显著优于 对照品种的优良新品种,以便进一步参加区域试验。区域试验是由有关部门组织的、在一定 的自然区域内的多点、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以进一步鉴定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确定 其是否有推广价值,为优良品种划定最适宜的推广地区,并确定各地区最适宜推广的主要优 良品种和搭配品种,同时研究新品种的适宜栽培技术,便于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区域试验 的试验方法,基本上与品种比较试验相类似,但要密切结合各地的主要栽培条件进行。因此, 本试验以学习品种比较试验的方法为主。
2.田间设计和布置 (1)试验区的面积和形状 一个品种种一个试验小区,小区面积较大,因植物种类和 其他条件而异,小麦、水稻、大豆、花生、马铃薯、甘薯、早熟棉花一般是 20~40m2,高 秆作物则要相应加大,一般在 30~60m2范围内。试验小区形状可分为长方形和方形两种, 它们各有优缺点。一般说,长方形小区可以获得较大的精确性,这在试验田的土壤肥力不均 匀时尤为明显。但长方形小区比方形小区易受边际效应的影响。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小区的形状。如小区面积较大,试验田土壤肥力差异较大,各供试品种相互影响不大,亦采 用长方形小区。 (2)重复次数 品比试验中每一个品种种几个试验小区就叫做几次重复。设置重复能 减少试验地的土壤肥力差异以及其他偶然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是增加试验精确性的有效 方法。有了重复,可以了解和测定试验的误差大小,有利于对试验结果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 至于应该设几次重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试验田条件好,土壤肥力差异较小,小区面积较 大的,重复次数可少些;反之,应多些。一般以 3~5 次为宜。 (3)试验小区排列 一般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即先划分成几个区组,例如某一个试验 共包含 8 个品种,重复四次,那么这一试验就有四个区组,每一区组包含所有 8 个品种的各 一个小区。区组内各个品种小区的排列则是随机的,即每个品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放置在区 组内的任何位置上,如图 7-1 所示。
Ⅲ 随机区组设计品比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在品比试验中各小区产量的差异是受三个主要因素影响造成的,即品种本身的差异;每
一重复存在着的不同土壤肥力的差异;偶然的误差。随机排列设计的品比试验结果可以用方
差分析法进行分析,用方差来度量各种因素引起的变异,并通过该分析方法比较参试品种间
差异是否显著。
如有 n 个处理(包括参试品种(系)和对照品种共 n 个),重复 k 次,即试验小区总数 N=nk,则分析方法步骤如下:
Ⅱ 区域试验
1.参试品种的条件 申请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必须经过连续两年以上的品种比较试 验,性状稳定,增产效果显著,或者具有某些特殊优良性状,如抗逆性、抗病性强,品质好, 或在成熟期方面有利于轮作等。
2.划分试验区,选择试验点 根据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条件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生态 区,然后在各生态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若干试验点承担区试。
1.列出品比试验产量结果表(表 7-5) 表 7-5 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表(kg/小区)
处理名称
区组 I
小区产量
区组 II
区组 III
区组 IV
处理和 (Ti.)
品种(系)小 区平均产量
CK
A
B
C
D
E
区组和(T.j)
2.平方和和自由度的分解 (1)平方和的分解 矫正数(C)=各小区产量总和的平方/全试验小区数=(ΣX)2/N 总平方和=各小区产量平方的总和-矫正数=ΣX2-C 区组间平方和=(各区组和平方的总和/每一区组内的处理数)-矫正数=Σ(T.j)2/n-C 处理间平方和=(各处理和平方的总和/每一处理所占的区组数)-矫正数=Σ(Ti.)2/k-C 误差平方和=总平方和-区组间平方和-处理间平方和 (2)自由度的分解 总自由度=全试验小区数-1=nk-1 区组间自由度=区组数-1=k-1 处理间自由度=处理数-1=n-1 误差自由度=总自由度-区组间自由度-处理间自由度=(n-1)(k-1) 3.方差分析和 F 测验 区组间均方=区组间平方和/区组间自由度 处理间均方=处理间平方和/处理间自由度 误差均方=误差平方和/误差自由度 区组间 F 值=区组间均方/误差均方 处理间 F 值=处理间均方/误差均方 将上述计算结果列成方差分析表(表 7-6)。
31786245 Ⅰ
13458762 Ⅱ
24163587 Ⅲ
57842316 Ⅳ
图 7-1 随机排列
注:Ⅰ、Ⅱ……为区组号码;1、2、3……为处理代号
(4)保护行的设置及其他 为了保证试验的安全和精确性,在每个区组的两旁、整个 试验地的两端或四周,种植几行与对照相同的品种,叫做保护行。还要考虑试验田中走道的 设置。一般在区组间的走道要宽些,小区间往往不设置走道。试验田周围的保护行还应适当 地设出入走道。
3.设置合适的对照品种 在自然栽培条件相近的各试验点,应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 优良品种作为共同对照。各试验点根据需要,可加入当地一个当家品种作为第二对照。对照 品种的种子应是原种或一级良种。
4.试验方法 与品种比较试验基本相似,不再细述。但要做到不同试验点之间统一参 试品种,统一供应种子,统一田间设计,统计调查项目及观察记载标准,统一分析总结。区 域试验一般进行 2~3 年。
(1)列出产量差异分析表(表 7-7)
表 7-7 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的 t 测验分析表
品种
平均产量 (kg/小区)
品种间均数的差及差异显著性
(1)
(2)
(3)
(4)
(5)
(6)
(7)
A
B
CK
E
D
C
一般以小区平均产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将参试品种名称填入表 3 中“品种”栏,第(2) 直行是对应的各品种的平均产量。第(3)直行是品种 A 的平均产量与其他 5 个品种平均产 量的差。第(4)直行是品种 B 的平均产量与其他 4 个品种平均产量的差。依此类推。
本实验使得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植物品种比较与区域试验的方法,学会品种比较试验结 果的统计分析。
一、试材及用具
植物品种比较与区试的试验田,田间观察记载资料、产量结果及室内考种资料,计算器 或计算机,各种统计表格等。
二、方法步骤
Ⅰ 品种比较试验
1.品种比较试验材料的来源 主要是从鉴定圃选出的优良新品系和上年品比试验保留 的品系,此外还包括外地新引进的优良品种。品种比较试验参试材料数目不宜过多,通常 10-15 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