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寒潮天气过程
寒潮天气过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寒潮,又称寒流,是指冬季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雨雪等天气现象的一种极端天气过程。
为了更好地了解寒潮天气过程,提高自身气象观测和预报能力,我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参加了寒潮天气过程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寒潮天气过程的基本特征,掌握寒潮的预报方法。
2. 提高气象观测技能,掌握气象观测仪器操作方法。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应对突发天气事件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寒潮天气过程观测实习期间,我们每天早上7点准时进行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观测。
同时,我们还观测了降水量、能见度等要素。
通过观测,我们掌握了寒潮天气过程的基本特征,如气温急剧下降、风力加大、降水增多等。
2. 寒潮天气过程预报在观测的基础上,我们学习了寒潮的预报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天气图:通过分析高空图、地面图等,了解寒潮的移动路径、强度、影响范围等。
(2)计算寒潮指标:如降温速率、降温幅度、风力等,以判断寒潮的强度。
(3)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历史寒潮天气过程,了解寒潮的规律和特点。
(4)发布预警信号:根据寒潮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
3. 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寒潮天气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实习总结:(1)寒潮天气过程具有以下特点:气温急剧下降、风力加大、降水增多、能见度降低等。
(2)寒潮的预报方法主要包括分析天气图、计算寒潮指标、结合历史资料等。
(3)在寒潮天气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预警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实习体会1. 提高自身气象观测技能:通过本次实习,我熟练掌握了气象观测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各项观测任务。
3. 提高应对突发天气事件的能力:在寒潮天气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析天气形势,发布预警信号,为应对突发天气事件积累了经验。
五、建议1. 加强气象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寒潮天气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寒潮PPT课件

加强预警信息发布
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媒体手段,及时发布寒潮预警信息, 提醒公众做好防范措施。
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响应速度和质量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01
针对不同类型的寒潮灾害,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
施和责任人。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提 高地温
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
及时清理积雪和冻害植株,减少病害发生 补种或改种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
加强畜禽饲养管理,做好疫病防控工作
04
寒潮对人体健康影响及 防护措施
人体舒适度变化分析
温度骤降导致人体散热加快,产生寒冷 感。
低温使人体肌肉收缩,关节僵硬,活动 寒潮伴随的大风、降雪等恶劣天气进一
寒潮活动规律及周期性
活动规律
寒潮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季节性变化、年际 变化和周期性变化。一般来说,冬季是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 节,而春秋季则相对较少。
周期性
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寒潮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每隔3 ~5年就会出现一次较强的全国性寒潮过程。此外,还有一些 研究表明,寒潮活动与太阳黑子活动、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 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温度骤降导致农作物 生长缓慢或停滞
寒潮带来的大风、降 雪对农作物造成机械 损伤
冻害造成农作物叶片 枯黄、萎蔫
畜牧业生产受损情况调查
低温导致畜禽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饲料短缺或冻结,影响畜禽正常采食
圈舍损坏,畜禽受冻或逃逸
农业防灾减灾策略制定
加强天气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 防范措施
选育耐寒品种,合理安排播种和 收获时间
降雪后,地表温度迅速下降,出现道路结冰现象,对交通和行人安全造成威胁。
寒潮天气过程详解

寒潮天气过程详解寒潮是一种在冬季造成极端寒冷天气的天气现象。
寒潮通常由北极或西伯利亚的强劲冷空气系统移动而来,使得温度急剧下降,并引发降雪或冰雨等极端天气。
在中国,寒潮的频率较高,尤其在东北、华北和江南等地区,每年都有多个寒潮天气过程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寒潮的形成和传播寒潮是一种强劲的冷空气系统,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受地球自转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当北极地区强烈的高压系统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顺时针旋转时,就会将一股巨大的冷空气系统向南移动。
这个冷空气系统在移动过程中,会与其他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形成寒潮过程。
寒潮往往伴随着冷空气之间的冲击和前后冷暖空气相互侵入的现象。
当冷空气前沿覆盖到温暖的空气时,就会形成暴雪或冰雨等极端天气,这也是寒潮天气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寒潮天气的影响寒潮天气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很大。
首先,由于寒潮天气气温急剧下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大。
在极端寒冷的天气里,人体很容易出现低温病,甚至是冻伤等症状。
再次,寒潮天气会影响交通运输,如道路结冰、积雪、散状冰雨等天气现象,容易导致道路交通拥堵和事故。
此外,寒潮天气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给农林渔牧等行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如何应对寒潮天气?应对寒潮天气,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和预防措施:1. 穿足够保暖的衣服,尤其是保护头、脸、手、脚等部位,以防止低温病和冻伤等症状。
2. 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在气温极低的时候,少出门。
3. 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寒潮的变化和趋势,做好冬季保暖和安全工作。
4. 对于交通运输,减少出行,尤其是在恶劣天气的时候避免驾驶汽车、骑自行车和摩托车等。
5. 食品储存,抗冻应制订详尽的应急预案,妥善保管农作物和家畜,以减少寒潮天气对农民和畜牧业的影响。
总之,寒潮天气是冬季的一种常见现象,对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影响。
只有在做好预防和应对准备的基础上,才能降低寒潮天气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第2章寒潮天气过程-4-1(本科版)

11日移到巴湖附近,可
在9日至11日期间,前述小槽由于槽后冷
以看到该槽槽后已出现冷 平流,槽前等高线略呈辐 散状;
平流不明显,槽前等高线又无明显的散合 现象,所以该槽在东移过程中强度无大变 化,移速较快.
来自乌拉尔山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的两股 冷空气,有在贝加尔湖西部地区汇合之势(图6.16);
在1970年11月11日至15日期间, 强冷空气自西向东、自北向南侵入我国, 日降温量达100C以上,并出现了六级以上的大风, 沿海有些地区风速曾达20米/秒, 东北平原在12日至14日出现了大范围降雪,13日 至15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也有大片降水,雨 量最大达53毫米。 这次寒潮华南地区也受到明显影响,桂林日降温 达14℃,福州达10℃,广州也达 6℃,南海出现 6级以上大风 09-3-10~13 MICAPS1.0 500、地面 MICAPS2.0 冷槽
在地面图(图6.21)上,里海附近有一1025冷高压,冷 高压前为一条近于南北向的冷锋,冷高前沿冷锋较弱 。
34区一带暖平流 10日08时500hpa图上自喀拉海上的冷低中 上述情况都是促使位于巴
尔喀什湖附近的低槽未来 发展的有利因素。
明显,预示着那里 摆下来一个小槽,11日08时斯堪的那维亚半 的高压脊未来将有 岛东移的冷空气移到鄂毕河口,成为一44℃ 发展。的冷中心,它追赶着自欧洲东移的冷空气, 500hpa图上,一44℃与其东南部—40℃的冷 中心在东西方向只有5个经距的距离。
在同时间的700
hpa和850 hpa (图13.9、图13.10),可以看到 贝尔加湖至我国新疆北部有一个 强锋区,并伴有较强的冷平流。
在同时.9、图13.10),可以看到 贝尔加湖至我国新疆北部有一个 强锋区,并伴有较强的冷平流。
第2章寒潮天气过程-4-2(本科版)

2、变形场锋生 举例:1969年 26-30日寒潮天气过程 1) 举例:1969年1月26-30日寒潮天气过程 1969年 26-30日寒潮天气形势演变如下 日寒潮天气形势演变如下: 1969年1月26-30日寒潮天气形势演变如下:
当东亚出现倒Ω流型后,从巴尔 喀什湖西部到贝加尔湖附近为一 个广阔低压带(极涡),冷中心 强度为-480 C。纬向锋区维持在 400N以北。
西 廊 路 空 河 走 西 冷 气 c) 北 东 回 冷 气 华 和 北 流 空 东西两股冷空气汇合, 东西两股冷空气汇合 , 在河套形成锢囚锋缓慢 南下, 南下,持续降温形成寒潮 d)若有南支槽配合 冷空气可影响我国南方。 若有南支槽配合d)若有南支槽配合-冷空气可影响我国南方。
3、横槽旋转型 举例:1972年12月 12日寒潮天气过程 1) 举例:1972年12月9-12日寒潮天气过程 1972年12月 12日寒潮天气形势演变如下 日寒潮天气形势演变如下: 1972年12月9-12日寒潮天气形势演变如下: 这次天气过程就是由于从亚洲北部旋转下来的低槽 与高原槽叠加而造成的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寒潮天气。 与高原槽叠加而造成的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寒潮天气 。 华北、 东北及东南沿海普遍出现六级以上的大风, 华北 、 东北及东南沿海普遍出现六级以上的大风 , 沿海不少测站出现20米 秒以上的大风, 沿海不少测站出现 米 / 秒以上的大风 , 与大风相 联系的是在我国北方有大范围的风沙和吹雪天气。 联系的是在我国北方有大范围的风沙和吹雪天气 。 这次寒潮降温很剧烈,如多伦24小时降温达 小时降温达22 。 这次寒潮降温很剧烈,如多伦 小时降温达 0C。
16 o C / 5纬距
20 o C / 5纬距
c)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1050百帕 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 百帕
寒潮经典课件

应用信息融合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处理和融合 ,提取寒潮预警预报的有效信息。
多模式集成预报
结合多个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结果,进行综合分 析和评估,提高寒潮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寒潮防灾减灾策 略与实践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制定专门针对寒潮等极端天气 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 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通过对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 的分析,识别寒潮天气系统的位
置、强度和移动路径。
气候背景分析
研究历史气候资料,了解寒潮发 生的季节、地域和频率等特征。
经验预报
根据气象学家的经验和知识,结 合当前天气形势,对寒潮的发生
和发展进行预测。
现代预警预报技术发展动态
数值天气预报
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和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对大气运动进行模拟和 预测,提高寒潮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 平台,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
效果。
加强科研力量投入和成果转化
加大对寒潮等极端天气的研究力度,深入了解其成因、规律和影响。
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寒潮防灾减灾领域的实践和应 用。
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共享科研成果和经验,提高我国在国际寒潮防 灾减灾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寒潮活动规律及影响因素
活动规律
寒潮活动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在冬季,由于太阳辐射减弱和极地冷空气的加强,寒潮活动更加频繁。同 时,寒潮的路径和影响范围也受到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影响因素
寒潮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大气环流、地形、海陆分布、下垫面性质等。其中,大气环流的异常是导致 寒潮爆发和路径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地形对寒潮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如山脉的阻挡和引导作用可以改变 寒潮的路径和强度。
2024版《寒潮天气过程》PPT课件

《寒潮天气过程》PPT课件目录•寒潮天气概述•寒潮天气的形成原理•寒潮天气的观测与预报•寒潮天气的影响与危害•寒潮天气的防御与应对措施•寒潮天气的研究与展望寒潮天气概述定义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伴随大风和雨雪定义与特点寒潮天气是指由于极地或寒带冷空气大规模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的天气现象。
不仅影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短时间内气温骤降,降幅可达10℃以上。
寒潮天气往往伴随着大风和雨雪,给交通和农业带来不利影响。
冻害农作物低温导致农作物受冻,影响产量和品质。
影响畜牧业寒潮天气对畜牧业也有不利影响,如导致牲畜受冻、饲料短缺等。
道路结冰低温导致道路结冰,给交通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
影响航空运输寒潮天气可能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影响旅客出行。
易引发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低温使得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低温刺激血管收缩,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
通过对寒潮天气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公众提供更准确的气象服务。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指导农业生产保障交通安全促进人体健康了解寒潮天气的特点和影响,可以指导农业生产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损失。
对寒潮天气的预测和预警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畅通。
通过研究寒潮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可以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建议,促进人体健康。
研究意义与重要性寒潮天气的形成原理冬季,西伯利亚地区形成强大的高压系统,是冷空气堆积和向南爆发的重要源地。
西伯利亚高压极地涡旋阻塞高压极地地区低空的气旋式环流,可将冷空气引导至中纬度地区,与暖湿气流交汇产生寒潮。
中纬度地区高空的高压脊,可阻止冷空气向南扩散,使其在某地区堆积加强。
030201大气环流背景冷空气源地与路径源地冷空气主要源于北极、西伯利亚等中高纬度地区,这些地区冬季严寒,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
路径冷空气南下主要有三条路径,分别是西路、中路和东路。
《气象灾害寒潮》ppt课件

《气象灾害寒潮》ppt 课件•寒潮基本概念与特点•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寒潮对农业生产影响及防御措施•寒潮对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影响及应对目录•寒潮预警预报技术与方法探讨•总结:加强寒潮防范,减轻灾害损失01寒潮基本概念与特点寒潮定义及分类定义分类发生时间与地域分布发生时间地域分布寒潮影响范围广泛,从北方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都可能受到其影响。
但北方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更容易受到寒潮的侵袭。
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形成机制02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冷空气源地入侵路径冷空气强度030201冷空气来源与路径降温幅度和持续时间降温幅度持续时间温度变化伴随天气现象及影响01020304大风降雪冻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03寒潮对农业生产影响及防御措施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低温冻害寒潮带来的低温会导致农作物受冻,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造成死苗。
生理干旱寒潮伴随的大风会加速土壤水分蒸发,导致农作物缺水,出现生理干旱现象。
病虫害加重低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加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程度。
对畜牧业和渔业影响畜牧业寒潮会导致牧草生长缓慢,饲料短缺,同时低温还会使得畜禽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渔业寒潮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渔业资源减少。
同时,低温会使得鱼塘结冰,增加养殖难度。
建立健全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提前发布寒潮预警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加强预警在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要根据寒潮影响情况合理调整养殖结构,如增加合理调整养殖结构针对寒潮频发的地区,选育耐寒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和畜禽品种,提高抗寒能力。
选育耐寒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对于设施农业,要提前做好温室大棚的加固和保温工作,确保农作物正常设施农业防护0201030405农业防御措施与建议04寒潮对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影响及应对对交通出行和能源供应影响交通出行受阻能源供应紧张对居民生活及健康影响生活不便健康威胁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关注弱势群体保障能源供应城市应对策略与举措05寒潮预警预报技术与方法探讨观测资料收集与处理技术高空观测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利用探空观测、卫星遥感等手段,获取大气温度、湿度、风场等垂直结构信息,揭示寒潮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寒潮关键区:据中央气象台统计资料, 95%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
(70°-90°E,43° -65°N)地区并在那
里积累加强,这个地区就称为寒潮关键 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冰岛
巴伦 支海
新地岛
喀拉海
鄂霍茨 克海
寒 潮 路 径
I西北路径 II超极地路径 III西方路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2.1 概 述
定义和标准 源地和路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一、定义和标准 寒潮的含义: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 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其天气的主要特点 是剧烈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 雨凇或霜冻。 出现时间:9-次年5月,春季的3月和秋季 9-11寒潮和强冷空气最为频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1963年12月22日20时地面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1963年12月19-25日综合动态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低槽东移型寒潮
含义:欧洲小槽东移过程中,有来自北方 的新鲜冷空气并入,使小槽发展,导致寒 潮过程。 赶槽:在一个低槽的上游又有另外一个移 速更快的槽追赶而来,这个槽称为赶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③偶极型:极涡分裂为两个中心,分别位于 亚洲北部和加拿大,整个北半球高纬环流呈 典型双波绕极。 ④多极型:北半球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极涡 中心,整个北半球形成三波绕极分布,波槽 的位置与冬季平均大槽位置接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极涡对我国寒潮天气的指示意义
只有极涡分裂变形,才有利于寒 潮冷空气的形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寒潮的标准:中央气象台的寒潮标准规 定,以过程降温与温度负距平相结合来 划定冷空气活动强度。 过程降温是指冷空气影响过程始末,日 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温度距平是指冷空气影响过程中最低日 平均气温与该日所在旬的多年旬平均气 温之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一、极涡
1 定义:北半球冬季极区对流层中上层 500hPa上的绕极区气旋式涡旋,称为 极涡。它是大规模极寒冷空气的象征, 地面为浅薄冷高压,700hPa转为低压 环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2 极涡的活动范围和维持时间
极涡中心出现频数最多且最集中的地区是 以极地为中心向亚洲北部新地岛以东的喀拉 海、太梅尔半岛和中西伯利亚伸展,另一端 则伸向北美洲的加拿大东部。
南京时500hPa等压面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1963年12月21日20时500hPa等压面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两支槽构成阶 梯,形成疏散
状等高线
1963年12月22日20时500hPa等压面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本次过程实质是通过不稳定小槽、小 脊发展,把从大西洋到东西伯利亚的大倒 Ω流型演变为东亚倒Ω流型的过程,引导 新地岛以西冷空气南下,取西北路径经西 伯利亚、蒙古入侵我国。 预报中注意:涡度平流,热成风涡度平流、 温度平流对槽脊发展的贡献,并注意地形 的影响以及等高线的形状、上下游效应和 长波调整。
三、寒潮地面高压
含义:寒潮全过程中冷锋后地面高压, 多数属于热力不对称系统,高压前部有 强冷平流;后部则为暖平流,中心区温 度平流趋于零,少数高压始终为冷性。 可表示冷空气强弱,中心移动路径可作 为冷空气的移动路径。 注意:寒潮地面高压与阻塞高压的区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四、寒潮冷锋
在寒潮地面高压的前缘都有一条强度 较强的冷锋作为寒潮的前锋,它随高度向 冷空气一侧倾斜,在高空等压面上对应有 很强的锋区,锋区结构上宽下窄在 300hPa及以下各等压面上均有明显的冷 槽和锋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1 .含义:寒潮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在一 定环流形势下向南爆发的现象,是一种大 型天气过程。其整个生命史中,往往与半 球范围的超长波、长波活动有密切关系, 有在这些不同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表现 出阶段性特点,构成中期过程。中期过程 是寒潮爆发前的大的环流背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强冷空气:凡同样影响强度的站点数达到区 域性寒潮标准的一半以上时,为强冷空气。
一般冷空气:凡同样影响强度的站点数达到 强冷空气标准的一半以上时或日平均气温的 过程总降温大于7°c,负距平的绝对值大于 3°c的总站数超过20站,或虽未达到上述标 准,但造成一定灾害的过程,一律作为一般 冷空气。
不同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降温和达到的最 低温度标准是不同的,中国中央气象台规定 凡一次冷空气入侵后,该地区24小时降温达 10°c以上,并且最低气温低于5°c的就称之为 寒潮。而美国天气频道规定,美国至少有15 个州气温低于正常值,其中至少有5个州的气 温比正常值低15°c,并至少持续两天的冷空 气爆发称为寒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3 路径
•西北路 关键区 蒙古
南下 河套附近
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
天气:在长江以北以偏北大风和降温为 主,到江南以后,则因南支锋区波动活 跃可能发展伴有雨雪天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东路 关键区 蒙古 华北北部 冷空气主力东移
低空冷空气转向西南 经渤海侵入华北黄河下游 南下 两湖盆地下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1) 低槽东移过程中,有新鲜冷空气或贝加 尔北部残留的冷空气合并使冷空气强度加 强。
第二章 寒潮天气过程
寒潮天气是在冬半年里高纬度特定的环 流形势下发生的一种大范围剧烈降温现象, 冷空气所经之处,将相继出现降温、大风、 雨雪或冰冻天气,受影响的范围广。大雪、 冰冻、雨凇等使交通堵塞,电信中断;沿海 地区大风造成风暴潮及海上翻船事故;强降 温对农作物、瓜果及热带作物的冻害最为严 重。寒潮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 响都很大,它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天气:渤海、黄海、黄河下游及长江下游出 现东北大风 ,华北、华东出现回流天气 , 气温较低 ,并有连阴雨雪天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 西路:
关键区
新疆、青海、西藏高原东侧
南下 西北、西南及江南
降温幅度不大,不过当南支锋区波动 与北支锋区波动同位相而叠加时,亦可造 成明显的降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发展而成; ⑵ 由阿拉斯加脊分裂出闭合高压(极
地高压),极地高压西移到东西伯 利亚、鄂霍茨克海与该地区的弱脊 合并而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三、寒潮的短中期天气过程
分为三大类: (1)小槽发展型 (2)低槽东移型 (3)横槽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小槽发展型寒潮
(脊前不稳定小槽东移发 展型)
2 .中期天气过程的分类 a. 倒“Ω”流型 b. 极涡偏心型 c. 大型槽脊东移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3 倒Ω流型演变特征(三个阶段)
a. 初始阶段:两个大洋北部脊向极地发 展,极涡一分为二,分别移到东、西两半 球,(或极涡偏于东半球),则东半球为 两个大洋脊挟持一个大极涡,形成大倒Ω 流型
•东路加西路
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 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 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 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 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 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2.2寒潮天气系统
极涡 极地高压 寒潮地面高压 寒潮冷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地而形成,与中、高纬阻塞形势的 建立过程类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极地高压的天气意义 由于中高纬阻高形成并加强,进入
极地并维持而使极涡分裂变形,有利于 寒潮冷空气形成,而中高纬阻高进入极 地是由于极地高压向南衰退,与西风带 长波脊叠加造成(正变高叠加使脊加强, 利于阻高形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本章重点:
• 寒潮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和活动规律 • 寒潮过程成因分析 • 寒潮爆发的预报思路
本章难点:
• 寒潮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 • 寒潮过程成因分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寒潮天气过程
➢ 概述 ➢ 寒潮天气系统 ➢ 寒潮天气过程 ➢ 寒潮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 寒潮的预报 ➢ 习题
移动路径 引导气流和引导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2.3 寒 潮 天 气 过 程
寒潮中期天气过程 两个大洋中暖脊在中期天气过程中的作用 寒潮的短中期天气过程 各类寒潮天气过程的特点比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一、寒潮中期天气过程 3-7天为中期; 2-3天为短中期; 24-36h为短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b. 酝酿阶段:大倒Ω流型向亚洲地区收 缩,形成东亚地区倒Ω流型,亚洲极涡 加强并南压,极涡底部锋区加强,锋区 上常有长波发展或横槽缓慢南压,形成 强冷空气酝酿形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c. 爆发阶段:中纬度长波急速发展,或横 槽转竖、或横槽南压,引导冷空气侵袭我 国。最后东亚大槽加深重建,过程结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寒潮年鉴把冷空 气过程分为区域性寒潮、全国性寒潮、 强冷空气、一般冷空气四个等级。
区域性寒潮:凡日平均气温的过程总降温 大于10°c,负距平的绝对值大于5°c,南 北方站点数超过20站,同时过程总降温 大于7°c,负距平绝对值大于3°c的总站数 超过40站为区域性寒潮。
极涡活动平均持续天数超过5天。
3 极涡的移动路径 ①经向性运动 ②纬向性运动 ③转游性运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4 极涡的分类(依据100hPa环流) ①绕极型:北半球只有一个极涡中心,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