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一) 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渐进多焦点眼镜标准验配方法

渐进多焦点眼镜标准验配方法

渐进多焦点眼镜标准验配方法(
步骤一:顾客沟通。

了解视力需求,询问顾客的眼镜史、职业、对新配眼镜的要求。

步骤二:电脑眼光、运用单眼瞳距测量。

步骤三:裸视/原镜视力检查。

在确定远用屈光度数时,必须根据原配戴眼镜的屈光度,以及顾客对远用视力的要求。

步骤四:检影验光、主觉验光(远用视力)。

确定顾客远用屈光度的原则是:在远用视力以顾客能接受为原则的基础上,近视能浅则浅,远视能足则足,新加散光要谨慎。

双眼平衡。

步骤五:远用矫正视力试戴,调整并确定。

在被检者双眼前加上远用屈光度数的镜片,让顾客试戴以确定是否能接收这一远用度数。

步骤六:近用加光测量。

步骤七:近用矫正视力试戴,调整并确定。

步骤八:VisionPrint测量。

指导顾客就座->进行示范->进行测量->结果(提示:合乎习惯的测量结果必须是在自然状态下完成。


步骤九:老视矫正方式介绍、沟通及建议。

查看验光单,询问顾客职业及对眼镜的要求,据此推荐合适的渐进镜片。

步骤十:渐进镜片种类、材料等介绍、选择
步骤十一:镜框推荐选择。

根据顾客选择的不同渐进镜片挑选相应的镜架,并确保瞳孔中心到镜架下边缘最低处有足够的垂直距离。

步骤十二:镜框整形。

镜眼距离12~14mm。

前倾角度10°~12°
步骤十三:单眼瞳高测量。

步骤十四:渐进片测量参数确定。

校对镜片(如图标出标记)
步骤十五:渐进镜片使用指导。

镜片上留有标线,检验十字线是否位于瞳孔中心,确定所有距离的使用。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及投诉处理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及投诉处理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及投诉处理摘要渐进多焦点眼镜是近年来在我国刚刚发展的,配戴人员的比例还不算高,渐进多焦点眼镜适用于中老年人远、中、近距离使用,一是解决来回摘戴的麻烦,二是解决双光眼镜象跳的问题,更美观和自然,近年来也可作为青少年预防、控制和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使用。

绝大部分配镜者在正确的配镜方法下所配的渐进镜片都是能够适应的。

随着近年大家对渐进多焦点的了解越来越多,渐进镜片也在不断的创新,它的设计也在不断完善,但要配成功不是简单的事,本文就对工作中渐进多焦点的验配及遇到的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大家对渐进多焦点的验配和投诉处理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渐进多焦点验配适应投诉处理近年来,随着厂商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渐进多焦点镜片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及中老年顾客的欢迎,发达国家及我国沿海一些地区普及率已经很高。

然而由于区域性验配技术的差异,仍然有不少地区的门店对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认识还很低,渐进片多焦点镜片的普及率和验配成功率也很低。

绝大部分配镜者在正确的配镜方法下所配的渐进镜片,都是能够适应的。

其实配这种眼镜成功的关健是验光和配镜两个部分。

下面进行详细阐述:一.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认识: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有四个区:远用区、近用区、过度区、像差区。

两个光心:近用光心和远用光心。

一个中心:几何中心(棱镜测量区)。

一条参考线:水平参考线。

加入度及品牌标记等。

如图:水平参考线两端标记34mm。

几何中心至上光心2-4mm。

上光心至下光心:垂直距离7-19mm。

水平距离(内偏)2.5-2.8mm。

光度范围:单光≤±8.00DS,散光≤±2.00DC加入度(ADD):+1.00D~+3.50D像差区视近区二.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1.配戴者的适宜人群优先选择:①40岁以上,希望看远、中、近距离连续视力者——目的明确②青少年学生希望预防和延缓近视者——目的明确③屈光度数在±6.00DS以内和±2.00DC以内者——屈光范围合适④刚进入老视,加光度比较低者以上是最佳配戴者—易于成功如果遇到:①垂直屈光参差>±2.00D或散光>±2.00D ②看远、中、近距离有大视野要求者——驾驶要求高的司机③戴双光镜感觉良好者,这些顾客的验配就应该谨慎。

老视(老花)渐进多焦片镜片的验配

老视(老花)渐进多焦片镜片的验配

老视(老花)渐进多焦片镜片的验配本文由《美式21项验光视觉检查法》书作者黄炳南先生撰写近年来,许多眼镜店都进行了渐进多焦点镜片(下面简称:渐进镜片)的推广与应用,产品也越来越普及,但由于很多眼镜店并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对渐进镜片的了解又甚少,在一些注意事项上经验不足,导致顾客投诉增多,产生很多不良的后果,以致没有信心销售渐进镜片。

为了帮助广大验光配镜人员提高验配水平,让更多老视顾客戴上舒适、健康、方便的渐进多焦点镜片,特撰写此文。

本文从渐进镜片的简介、验配注意事项、加工制作事项、镜架调整、问题处理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增强从业人员验配渐进镜片的信心。

一、渐进镜片的说明与镜架选择1.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说明渐进多焦点镜片从字面上就可以得知,是由多个焦点、不同度数组合而成的一种镜片,一般分四个区域:远用区域、近用区域、渐进区域、左右变形区(也可称周边区或模糊区)。

镜片上有隐形刻印和显性刻印。

大家请看图1:图1-1图1-2从图中可以得知,渐进镜片从配镜十字开始到视近区域是一个不断增加正度数的过程,此区域称为渐进区域(渐进带)。

镜片几何中心是棱镜测量点,此棱镜测量点一般是1/3的ADD值。

左右两边都有变形区(颜色区,越边缘越严重),镜片水平线左右两边都有隐形刻印,可以帮我们在已经擦拭干净的镜片上重新还原标志。

渐进片的配镜十字到几何中心点距离一般为4mm,但有些品牌是2mm或是6mm等。

渐进片有软性设计;硬性设计;非对称性设计;多设计;内渐进;外渐进等方面。

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软性设计:这种设计渐进带偏长,光度变化缓慢,周边变形程度小,舒适感较好,但变形区范围偏大,明视范围(视野)相对小些。

多见镜片的颞侧设计。

硬性设计:与软性设计相反,渐进带偏短,渐进区光度变化快,周边散光变形程度大,但变形区范围小,明视范围大。

多见于镜片的鼻侧设计。

非对称设计:当人眼看周边的物体时,双眼会使用镜片的不同区域(一眼使用颞侧,一眼使用鼻侧),如果镜片采用了对称设计,那双眼感觉不平衡,佩戴起来感知点不一样会不舒适,需使用非对称性设计,可以保证双眼看周边时对应点感知一致,双眼视物融合清晰。

【万里路视光】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流程

【万里路视光】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流程

【万里路视光】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流程在日常的验配工作中,我们经常要销售一些功能性镜片,包括双光镜片、抗疲劳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等,其中数量相对较多的应该为渐进多焦点眼镜了。

由于很多验光师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所以在验配时总有些不是很得心应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规范验配流程。

我们应该知道渐进眼镜和单光眼镜的验配是存在差别的。

渐进镜片是一种将度数由远用区到近用区逐步变化的镜片,与双光眼镜的最大区别在于,渐进镜片的下加光是逐渐增加的,这样顾客在由远看到近的时候就不会产生像跳。

一、验光验配渐进眼镜应该先验光,确定远用度数、近用度数和近用下加光度(Add);在确定近用度数时应该询问顾客看近的常用距离或是戴镜目的,在顾客的常用距离上测量近附加光度。

近附加光度(Add)=1/视近距离-1/2x最小调节幅度最小调节幅度=15-1/4*年龄由此得出初步近附加光度,再在此基础上使顾客注视最好视力上一行视标,移远直到模糊,在回到近用位置,再移近,直到模糊;移远与移近距离比为2:1为佳。

需要注意的是当顾客的双眼是正常使用的,双眼的下加光度是一致的。

二、挑选镜片我们要根据顾客的使用目的来挑选渐进镜片,因为渐进镜片是多样化的,通道的长短,设计的不同。

想要了解渐进镜片,我们必须知道渐进镜片的各个位置的意义(如图1)。

首先我们要知道,渐进镜片的刻印分为两种,一种为永久刻印,一种为临时刻印。

永久刻印两个隐形刻印,隐形刻印下方的下加光度(Add)和商标。

其中两个隐形刻印分别位于镜片的鼻侧和颞侧,二者相距34mm;其中Add下加光度的标记位于颞侧,商标位于鼻侧;Add下加光一般不写全,如22就为+2.25DS。

商标不仅代表了镜片的品牌也表示了镜片的款式,材料,折射率等,这个跟这款镜片所对应的测量卡是相对应的(如图2)。

在测量卡上也有镜片相应的信息,一款镜片只跟一种测量卡相匹配,不可以混搭使用。

渐进多焦镜片的验配简

渐进多焦镜片的验配简

渐进多焦镜片的验配渐进多焦眼镜,由于其光学性能较特殊,要做好验配的工作,更需要从业人员的技术与经验及各部门(营业员、验光师、配镜师、取镜处)的协调配合。

所以,必须对渐进眼镜加深认识,才是配好渐进的关键。

产品介绍;一、渐进多焦镜片的光学特点1、镜片由上到下的曲率半径在逐渐变小(即屈光度在不断增大),由镜片远用光学中心到近用光学中心间的每个距离,都有一个镜度区域与戴用者所需的镜度相一致,所以在所有距离之间均可得到一个清晰的视力。

2、镜片的光度在连续不断地变化,从而解决了老视眼视近、远及远近距离之间所有距离的视力问题,是一个完整的空间感,连续性的清晰视觉、不会发生物象跳动的现象。

3有效光区之外是变形的像散区。

二、渐进镜片的结构渐进镜片的上光区和下光区的镜度是固定值(戴用者所需的屈光度)在两者之间的镜度由上光区向下光区逐渐增加,即逐渐减小镜片正面的曲率半径。

可加工所需的镜度适合不同距离视标。

上光区曲面保持为球面,中间过渡区逐渐变为非球面至下光区(即渐变光区),过渡区两侧为模糊视区。

三、渐进镜片光区的位置为方便使用,在镜片两侧上刻有二个印记。

相距34mm,两距间的连线为基准线。

其垂直等分线向上8mm,点周围半径6mm为上光光区;垂直等分线向上4mm点(+)为戴用者瞳孔正对点。

下光区中心点位于基准线垂直等分线下18mm向鼻侧位偏2.5mm点处,光区直径为7mm范围,由基准线至下光区之间为渐变通道(过渡区),根据镜片类型设计距离不同可分16mm、18mm、20mm不等。

渐变光区由于从上到下镜度增加,不同的距离需要相应的光区镜度才能有清晰的视力。

四、渐进镜的作用及好处1、青少年近视控制片能有效消除调节性视疲劳,使眼轴不会因睫状肌过度收缩而增长;使到阅读舒适。

镜片两侧的象散区能使青少年端正坐姿,恰当的阅读距离。

减缓近视的快速增长,清晰的视觉可促进眼球的正常发育。

2、渐进镜看不同的距离清晰不断,无影象跳跃,处表美观,年龄保密,一镜多用,对看远、看近、看中距离渐进光区,不同的距离清晰可见。

渐进多焦点镜片验配

渐进多焦点镜片验配

- 24
- 16
-8
0
+8
+16
+24
• 顾客旳视觉(尤其中近距离)更自然、舒适更易适应
理想光区目的
广阔旳远用区 —稳定旳矫正度数 —全景视野
足够大旳近用区 —阅读区宽度 —下加度数足够
通道足够宽
ADD与视野旳关系
ADD较低
遠 方 中 間 近 方 .
A
D
D
遠 方


中間
近方
视野大
视野小
ADD3.0 ADD2.0
正度数内移量大,负度数内移量小
下加光:
附加度数大内移量大,附加度数小内移量小
瞳距:
大瞳距内移量大,小瞳距内移量小
视角内移量
• 仅根据远用处方度数旳视角內移• 根据各项数据作出旳视角內移
+24
+24
+16
+16
+8
+8
0
0
-8
- -8
- 16
- 16
- 24
- 24
- 16
-8
0
+8
+16
+24
- 24
下加光ADD
瞳高
直径
个人极品参数需求
单眼瞳距 瞳高
左右眼处方
个人极品 参数要求
倾斜角
近工作距离
下加光ADD
镜架尺寸 顶点距离
镜面角
选择合适旳镜片-----
了解客人旳用眼情况
•客人旳年龄段 •每天主要旳工作内容或生活 状态 •客人目前旳眼睛情况 •客人主要旳近处用眼需求
镜架旳选择
镜架旳大小一定要确保镜片旳远用和近用光区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一) Microsoft Word 文档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一) Microsoft Word 文档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一)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技术,一直是近几年来视光行业比较热门的话题。

笔者从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概念和标识开始,与大家分享相关的验配知识。

1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标识如果从外观上将单光镜片同渐进多焦点镜片相比较,最大的区别莫过于渐进多焦点镜片表面上有显性和隐性的标记,而单光镜片则没有。

如想对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有深入了解,就必须要熟悉镜片的标识。

下图即为某品牌镜片的基本标识。

图11.1 显性和隐性标记镜片表面上一般有显性和隐性标记两种。

顾名思义,显性标记是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且需要擦拭掉的;而隐性标记则需要借助阳光或灯光通过仔细辨认才能看到,且终生保留在镜片内。

如图1,黑色的标记为显性标记,而白色则为隐性标记。

1.2 显性标记的作用a.配镜十字:如果瞳距和瞳高测量准确,配镜十字与顾客的瞳孔是相对应的。

因此,通过观察配镜十字与瞳孔的相互位置,可大致判断测量是否准确。

所以,连同配镜十字在内的所有显性标记,一定要等到顾客试戴过后且无明显问题方可擦拭掉。

b.远用参考圈:位于配镜十字上方4mm处。

在此处测量镜片的远用光度是最准确的。

c.棱镜参考点:位于配镜十字的下方4mm处。

由于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方和下方的度数和厚度是不一致的,从美观角度考虑,为取得上方和下方厚度的基本一致,因而在车房加工时会做一个底向下的棱镜。

一般来讲,棱镜的度数同镜片的下加光度数是成正比的,约为下加光度数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通过棱镜参考点可精确测量出镜片的实际棱镜度数,其意义在于如果两眼镜片的棱镜度数超过2个,则顾客比较难以适应。

d.近用参考圈:位于棱镜参考点的下方。

同远用参考圈相同,近用参考圈是测量镜片近用度数和ADD最准确的地方;此外,顾客看近则主要是通过近用参考圈来看的,因此,在镜架的选择、加工时务必要注意,要把整个近用参考圈予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否则会直接影响到看近的视觉效果。

一般近用参考圈的直径为4mm。

e. 配镜高度:从配镜十字到近用参考圈二分之一处称之为镜片的配镜高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镜架的选择和瞳高的测量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渐变多焦点眼镜的验配1

渐变多焦点眼镜的验配1

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原理和应用(-)人四十岁以后,几乎都或早或迟开始步入“老视”的领域,单光阅读镜和双光镜等明显表露“老视”痕迹的镜片被一些形象上和心理上均较年轻的中老年人所拒绝,从而使渐变多焦点镜片一问世就成为时代宠儿和社会时尚。

无论是设计,还是验配等方面,渐变多焦点镜片与传统的老视阅读附加和双光镜验配完全不同,它需要更科学和规范的验配技能。

第一部分:渐变多焦点镜片的基本概念和设计特征1785年,Benjamin Franklin 将自己屈光矫正镜片的一半和老视阅读镜片的一半粘合在一起,以克服视远和视近时不停地轮换戴镜和摘镜的麻烦(见图1),虽然当时的Franklin镜片并没有成为产品,但此举却开始了老视矫正历史的新纪元,即双光镜发展的历史。

图1Benjamin Franklin双光镜后人在Franklin镜的原理基础上,对双光镜进行了改进和发展,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双光镜片从设计、工艺和材料都日趋成熟,为广大老视者带来了诸多方便。

但是,双光镜存在着较多缺缺点:主要有:在视远区和视近区之间对中间距离视物不清;在视远区和视近区之间有“跳跃”现象,会造成行动不便;视远区和视近区有明显的可见分界,影响自然外观。

由此,渐变多焦点镜片应运而生。

1渐变多焦点镜片基本原理和概念渐变多焦点镜片的主要特征是:在镜片上方固定的视远区和镜片下方固定的视近区之间有一段屈光力连续变化的过渡区域,该区域称为渐变区。

在该区域,通过镜片曲率半径的逐渐变小而达到镜片屈光力(度数)的逐渐增加,如图2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渐变多焦点镜片为单片镜,上方的视远区和下方的视近区屈光力固定,基本无明显像差存在,渐变区域连接了上下两部分。

渐变区渐增加屈光力至视近部份,由于它们之间从外观和结构上均无明显分界线,因此也就不存在双光镜所具有的“跳跃”现象。

区域的中间部分称为“渐变槽(通道)”,为视觉的可用部分,渐变槽从视远部份逐渐变化到视近部分。

图2渐变多焦点镜片结构示意图图3渐变多焦点镜片的表面分区渐变多焦点镜片的一些主要特征和参数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包括①视远区和视近区的面积大小,②像差的类型和密度,③渐变槽的长度和视觉可用宽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一)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技术,一直是近几年来视光行业比较热门的话题。

笔者从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概念和标识开始,与大家分享相关的验配知识。

1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标识
如果从外观上将单光镜片同渐进多焦点镜片相比较,最大的区别莫过于渐进多焦点镜片表面上有显性和隐性的标记,而单光镜片则没有。

如想对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验配有深入了解,就必须要熟悉镜片的标识。

下图即为某品牌镜片的基本标识。

图1
1.1 显性和隐性标记
镜片表面上一般有显性和隐性标记两种。

顾名思义,显性标记是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且需要擦拭掉的;而隐性标记则需要借助阳光或灯光通过仔细辨认才能看到,且终生保留在镜片内。

如图1,黑色的标记为显性标记,而白色则为隐性标记。

1.2 显性标记的作用
a.配镜十字:如果瞳距和瞳高测量准确,配镜十字与顾客的瞳孔是相对应的。

因此,通过观察配镜十字与瞳孔的相互位置,可大致判断测量是否准确。

所以,连同配镜十字在内的所有显性标记,一定要等到顾客试戴过后且无明显问题方可擦拭掉。

b.远用参考圈:位于配镜十字上方4mm处。

在此处测量镜片的远用光度是最准确的。

c.棱镜参考点:位于配镜十字的下方4mm处。

由于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方和下方的度数和厚度是不一致的,从美观角度考虑,为取得上方和下方厚度的基本一致,因而在车房加工时会做一个底向下的棱镜。

一般来讲,棱镜的度数同镜片的下加光度数是成正比的,约为下加光度数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通过棱镜参考点可精确测量出镜片的实际棱镜度数,其意义在于如果两眼镜片的棱镜度数超过2个,则顾客比较难以适应。

d.近用参考圈:位于棱镜参考点的下方。

同远用参考圈相同,近用参考圈是测量镜片近用度数和ADD最准确的地方;此外,顾客看近则主要是通过近用参考圈来看的,因此,在镜架的选择、加工时务必要注意,要把整个近用参考圈予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否则会直接影响到看近的视觉效果。

一般近用参考圈的直径为4mm。

e. 配镜高度:从配镜十字到近用参考圈二分之一处称之为镜片的配镜高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镜架的选择和瞳高的测量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某品牌镜片的配镜高度为18mm,如果配镜十字上方保留10mm,即看远的部分为10mm,应该至少选择垂直高度多大的镜架才合适呢?计算很简单,即10mm加上该镜片的配镜高度18mm,再加上二分之一的近用参考圈即2mm,则至少应选择高度为30mm或以上的镜架方才合适。

同理,若某镜片的配镜高度为14mm,则选择高度为26mm或以上的镜架即可。

因此配镜高度越小,则镜架的选择则越宽泛。

同理,瞳高必须等于或大于所选择镜片的配镜高度加上2mm方可,否则只能重新选择镜架或改变佩戴的位置。

f. 水平标线:在配镜十字和棱镜参考点两侧各有两条水平短线,这四条短线可帮助我们判断镜片的安装是否处于水平位置及是否有倾斜。

1.3 隐性标记的作用
a. 隐形刻印:在棱镜参考点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圆,称为隐形刻印。

这两个隐形刻印在处理投诉上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因为如图1所示,两个隐形刻印之间的距离为34mm,而棱镜参考点将其平均分开,因此每个隐形刻印距离棱镜参考点都是17mm。

由于棱镜参考点距离所有显性标记都是固定的数值,因此只要将两个隐形刻印找出来,就可以把所有擦拭掉的显性标记能够全部恢复出来。

恢复显性标记的过程不需要拿着尺子去测量,借助一个叫测量卡(如图2)的工具即可将标记非常轻松的恢复出来。

图2
在恢复的过程中,只需标记出镜片的隐形刻印,然后同测量卡上的隐形刻印相重合,直接描绘出镜片下面的各个显性标记即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镜片可能会有不同的配镜高度,因此要注意选择不同的测量卡。

两个隐形刻印之间的距离也是经过大量的测算才确定的。

例如两个刻印之间不能距离太远,否则在加工时易被切割掉;也不能太近,否则可能会阻挡视线,因此34mm是相对比较合适的距离。

b. 下加光和商品名称:在颞侧隐形刻印的下方会标记有镜片的下加光度数,一般有两位数来表示;在鼻侧隐形刻印下方会标记有镜片的商品名称和折射率,如不同公司生产的不同类型镜片,其商品名称均不相同。

这在给先前佩戴过渐进的顾客推荐渐进时会提供参考。

同时,由于下加光和商品名称的固定位置,可帮助我们判断该镜片属于左眼或右眼的镜片。

1.4 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区域
渐进多焦点镜片可分为4个区域,即视远区、两边的变形散光区、中间的渐变区和视近区(如图3)。

图3
●视远区:随着渐进多焦点镜片在设计上的快速发展,目前在看远方面,无论是视野抑或是清晰程度,同单光镜片相比已相差不大。

在此不再赘述。

●变形散光区:对于该区域,有多种不同的称呼,如盲区、像差区、像散区等。

目前比较中性地称之为变形散光区或周边区。

之所以称为变形散光区,主要是这两部分是由变形散光所构成的,这是渐进镜片在设计时不可避免地带来的问题。

由于是变形散光,毫无疑问会有散光度数,度数的分布规律是越靠近镜片周边部度数越大,而越靠近镜片的中央部分度数则越小。

因此,越靠近镜片周边部,视物则越模糊越不舒适,所以在镜架的选择上在满足最
低配镜高度的需求上尽可能选择稍微小点的镜架,已求将周边部分切割掉。

由于靠近中央部分度数较小,部分顾客在看中、近时也会通过此部分区域来看。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同的顾客戴相同品牌相同下加光的镜片确有不同的感受和视野宽度,原因即在于每个人对散光的耐受性是不一致的。

同理,不难理解部分顾客刚戴上时会有很多不适应的感觉,但配戴一段时间便逐渐感觉舒适,原因即在于逐渐对散光耐受和克服。

理解这一点在帮助我们处理投诉时会有很大帮助。

●渐变区:从配镜十字到近用参考圈,度数在逐渐发生变化,称之为镜片的渐变区。

度数的变化有快慢之分,相间隔的度数变化越大则越快。

很显然,度数变化越快,眼睛越难以克服和适应。

例如,相同的镜片,配镜高度显然是相同的,下加光越高则度数变化越快,越难以适应;相反,下加光度数越小则越容易去适应。

同理,下加光相同,不同的配镜高度,则配镜高度越短则度数变化越快,越难以适应;反之则亦然。

这对我们给不同顾客推荐不同的镜片提供了参考。

●视近区:由于视近时的双眼集合,近用参考圈是向鼻侧内移的。

内移的范围根据下加光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内移量为单只镜片2.5mm~3.2mm。

因此,对于集合功能不足的顾客,一定要注意测量其近用瞳距,以检测近用瞳距同远用瞳距的差别,否则很可能会出现看近问题。

(未完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