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

合集下载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教案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教案

一、散文家谈散文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散文家的教学观点,引导学生掌握散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以平实、自然、真情实感为特征的文学体裁,强调个性化和抒情性。

2. 散文的魅力:散文具有广泛的题材、丰富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3. 散文家的教学观点:分析几位知名散文家的教学理念,总结散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4. 散文阅读与写作实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优秀散文作品,提升写作水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优美的散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散文的特点和魅力:通过PPT展示散文的定义、特点和魅力,让学生深刻理解散文的本质。

3. 分析散文家的教学观点:介绍几位知名散文家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4. 散文阅读与写作实践:组织学生阅读优秀散文作品,讨论其写作特点,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特点和魅力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散文家教学观点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在散文阅读和写作实践中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 优秀散文作品选集。

2. 散文家教学观点的相关资料。

3. PPT制作。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特点、魅力和散文家的教学观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散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散文阅读和写作实践。

九、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优秀散文作品,分析其写作特点,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2. 结合散文家的教学观点,修改自己的散文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十、板书设计:1. 散文的特点和魅力2. 散文家的教学观点3. 散文阅读与写作实践六、散文家谈散文教学教案七、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散文特点和魅力的认识,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散文家的教学观点,使学生掌握散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散文家谈散文》学案及检测案

《散文家谈散文》学案及检测案
(liáokuò)
蓑毛(suō))鸿鹄(hú)黛(dài)嗜好(shì)铿锵(kēngqiāng)
更多精彩推荐:初中>初一>语文>初一语文教案
特点,课文从哪几方面描述的?请找出具体的节次,并概括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并写出来与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是宋代着名词人苏轼的一首词,词人从天上到人间,从事物
到人物,驰骋想象,饱含哲理,给人启迪,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欣赏优美的
语言过程中,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词人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
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者丰富的感情能联系文化背景作自己的评价,对
词人特富感染力及哲理性的词句,能有所感悟。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3.散文家谈散文 导学案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3.散文家谈散文 导学案

十三散文家谈散文学习目标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2.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学习《白鹭》抓住描写对象神似的特点来表现对象特征的写法,学会用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歌颂对象的特点。

一、预习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深沉.(chén)冷.(lěng)峻真.(zhēn)挚隽.(jùn)永B. 浓.(nóng)艳绮.(yǐ)丽恬.(tián)淡睿.(ruì)智C. 蓑.(suō)毛铿(jiān)锵寥.(liáo)廓长喙.(huì)D. 清晨.(chén)镶嵌.(qiàn)镜匣.(xiá)精彩.(cǎi)2.据拼音写出汉字。

鸿(hú)(shì)好荡(yang) 深(dài)琉(lí)安( wěn)(yōu)然(yùn))味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本要想发展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关键在于它能否正确认识历史、重信践诺。

B.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

C.漫步于美丽的会龙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D.通过持续不断的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大幅提高。

4.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

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1)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是:。

九年级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

九年级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

九年级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九年级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分类,掌握散文阅读与写作的基本方法。

2、研读散文家的作品及评论,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3、培养对散文的欣赏能力和写作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把握散文的主旨。

(2)学习散文家的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语言运用等。

2、难点(1)体会散文家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散文的创作与评价。

三、学习方法1、自主阅读法认真阅读散文作品及相关评论,做好读书笔记,独立思考问题。

2、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共同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读写结合法通过模仿、借鉴散文家的写作手法,进行散文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四、知识链接1、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四大文学样式。

它取材广泛,形式多样,笔法灵活,能够迅速反映社会生活。

2、散文的特点(1)形散神聚“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神聚”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2)意境深邃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散文的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3、著名散文家及其作品(1)朱自清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其散文语言朴素、典雅,情感真挚。

(2)余秋雨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以文化视角审视历史和现实,文风厚重深沉。

(3)毕淑敏其散文关注生命、人性等主题,文字温暖而有力,如《我很重要》。

五、学习过程1、初读课文(1)阅读所选散文作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其风格特点。

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苏教版【点拨导学】教学目标: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散文《白鹭》的内容,感受白鹭的美。

2.在理解郭沫若对白鹭的独到认识与感受的基础上,研读晓雪的评论,提炼出文学评论的几个切入点。

3.与两位作家的感受进行比较,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学写小评论。

教学重点:研读晓雪的评论,提炼出文学评论的几个切入点;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学写小评论。

教学难点:提炼出文学评论的几个切入点;与两位作家的感受进行比较,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预习反馈】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隽永()绮丽()睿智()寥廓()hóng hú()kēng qiāng()suō衣()二.揭示《白鹭》主旨的句子是三.请选择两篇文章中感兴趣的段落背诵下来,并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我背诵的段落是:我喜欢的理由是:四.链接阅读,回答问题。

关于白鹭白鹭又名鹭鸶,颈长,呈“S”形,眼黄色,嘴长而尖,腿长又细,都现黑色,全身纯白,夏季生殖。

背上和上胸均披以疏松的蓑羽,生殖期后,蓑羽失去。

春夏生活于湖沼和稻田中,缓慢步行在浅水滩;飞行时,颈曲缩在两肩之间,两条长腿在身后。

性好群居,不甚畏人。

五月间群集营巢于高大树上。

秋季南迁。

食物以水生动物和小鱼为主。

白鹭形态潇洒,外表闲雅。

早在周朝,人们用其羽毛作饰物。

西方妇女亦爱将其羽毛作饰物。

杜甫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相传厦门是白鹭的故乡。

人们常用“白鹭腾飞”来形容厦门经济的迅速发展。

1.本段文字以的表达方式介绍了白鹭的、、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2.请用3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行白鹭上青天。

”的优美意境。

五.预习后,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把问题写下来,以便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交流。

问题1交流结果问题2交流结果【课堂练习】一.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来描绘白鹭,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二.文章首尾圆合,赞美白鹭,从哪几个词语上体现出来,如何理解这几个词?三.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四.文章首尾都提到白鹭是一首诗,你认为“散文的诗”和白鹭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五.阅读《关于散文<白鹭>》,完成8-10题。

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苏教版

江苏省如皋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苏教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散文家谈散文
十三《散文家谈散文》课堂学习活动单(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评论的一般特点。

2.学会鉴赏散文中所表现的情和理,品味其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活动方案】
活动1:默读全文,边读边找出文中对《白鹭》评价的语句。

(独立读文,找出相关句子做上记号,细细品读。


活动2:掌握文章主要观点,了解作者晓雪对《白鹭》的基本看法。

(1)在所有评价的话中哪一句话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观点?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的?又是怎么评价的呢?用文章中的
词句来回答。

(各组抢答)
活动3:文章引用姚鼐和莱辛的文字,有什么作用?作者的用意是什
么?
朗读文中引用的姚鼐和莱辛的话,思考这两句话的含义。

(组内推
敲,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述。

提醒:用词尽量准确、简洁、工整。


个性调整课堂随笔:。

散文家谈散文学案

散文家谈散文学案

《散文家谈散文》学案赵霞[学习目的]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学习重点]1、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

2、了解散文鉴赏知识。

[课时安排] 二课时[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晓雪: 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市喜洲人。

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

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诗人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诗集《祖国的春天》,诗论文集《浅谈集》,散文集《雪与雕梅》等20余种。

有些作品曾翻译成英、法、西班牙、意大利、缅、泰、韩等国文字和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文字。

他担任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获得过意大利蒙德卡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

四川乐山人。

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

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

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

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1978年病逝北京。

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研读课文1、理清文章结构讨论并归纳:全文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2、请把文中《白鹭》对白鹭独特的美的部分画出来。

3、找出文中对《白鹭》评价的语句。

并进行赏析4、请依据你的理解,试给晓雪的这篇欣赏文字重拟一个标题。

5、结尾说:“《白鹭》就是一篇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

初三上册语文《散文家谈散文》教学导案

初三上册语文《散文家谈散文》教学导案

初三上册语文《散文家谈散文》教学导案我说课的习题目是苏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散文家谈散文》。

说课的内容分为:教材分析,新课标理解,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想及教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第三单元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会读书”“阅读有独特的感受”。

主要是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作品的评论,首先要了解三种文体的基本知识;同时,我们应在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欣赏和鉴赏。

通过阅读,力求到达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

通过熟读先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哪些是作者写得好的地方。

其次,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敢于疑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评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于散文作品的鉴赏必须掌握要领,诸如把握立意,抓住中心。

善抓文眼,按图索骥。

明白情物,即景、披事、体物从而悟情、入情、察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

分析构造,弄清特点。

体味情言,认真回味,注意修辞手法,明白其表达作用。

咏物散文要整体阅读,感受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分析所咏之物的精神品格,进而理解散文所提醒的深刻道理。

《白鹭》是郭沫若先生写的一首文质兼美、清纯自然,别有情趣的散文诗。

作者善于运用形象和色彩来刻画事物,运用新奇贴切的比喻描绘清丽悠远的意境,使全文弥漫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是一曲自然美的颂歌。

《关于散文〈白鹭〉》则是一篇随笔式的评论。

作者晓雪既是诗人、散文家,又是评论家,这篇文章具有挥洒自如的特点,又兼具文笔优美和科学严谨的品性。

全文在随意性的文字中蕴涵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道理,大处着眼,以大写小,小中见大,从散文的特征和散文风格的多样性落笔,大气而不拘谨。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在中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对诵读有一定的认识,但大多数学生在朗读时只停留在对文字表象的理解上,其实不能深入体味语言的内涵,因此,作为教学活动实验中学习促进者的教师应注重方法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拓展延伸: 这篇文章写法上是粗线条的,看似通篇信笔写来,无心结构,却又不蔓不枝紧紧围绕评
论的对象。它没有一般评论文字的枯燥呆板,在随意性的文字中又蕴含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 道理,正是这篇极具诗意的评论的最大特点。
课后另找一篇散文,试着赏析之。字数 300 字左右。
2
1 如何理解《白鹭》“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 点评下列语句。 3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
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4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
3 找出能透视全文主旨的句子。
真挚
淳厚
隽永
绮丽
恬淡
睿智
铿锵
清澄
嗜好
2、词语解释
寥廓:
隽永:
婉约:

恬淡:
博识睿智:
铿锵: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学生轻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想像文中的“画面”,在头脑中
形 成总体印象,感受白鹭的美。
2、再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思考以下问题:
1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13.《散文家谈散文》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白鹭》所表达的主题,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被人忘却的美” 过程与方法 多形式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歌颂对象的神韵而不拘泥于实际的独特的写作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白鹭这一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歌颂对象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歌颂对象的神韵而不拘泥于实际的独特的写作风格 【导学过程】
受和独到的认识。
二、 走进作者
郭沫若(1892~1978),现代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原名郭开贞,
号尚武,后改名沫若。四川乐ft人。1921 年,出版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创立了著名的《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六部历史剧和大量诗文。
三、 检测预习
1、加点字注音
冷峻
文章如何起笔,如何收束全文?
②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 ③ 在这些描绘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
五、合作探究
( 1) 文 章 采 取 了 哪 种 修 辞 方 法 来 描 绘 白 鹭 , 起 到 了 怎 样 的 效 果 ? (2) 文章首尾圆合,赞美白鹭,从哪几个词语上体现出来,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 3) 文 章 选 用 哪 些 材 料 来 刻 画 白 鹭 ? 为 什 么 选 择 这 些 材 料 ? 4 全文感情基调为赞美,为何作者又说“白鹭不会唱歌?” 5学完这篇文章以后,给自己怎样的启示? 六 、精读品析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ft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来赞美它。 现在我们先来阅读这篇文章,品味、感悟、欣赏,想一想他的文章中有哪些独特的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