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儿童感统训练

合集下载

20种幼儿感统训练小游戏.doc

20种幼儿感统训练小游戏.doc

20种幼儿感统训练小游戏平衡与协调(5-6岁)训练目的:平衡、协调、肌力等。

训练要求:仰卧/俯卧。

难度设置:(1)仰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2)俯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3)俯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4)仰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5)仰卧/俯卧双手做模仿或规定动作;(6)仰卧/俯卧双脚做模仿或规定动作;(7)俯*治疗球,双手抱起治疗球并推出;(8)仰卧垫上,双脚屈腿或直腿将球夹起。

帮助给予:(1)每一动作次数或时间不能太久(视其肌张力而定);(2)动作由易而难、次数时间由少到多;(3)注意协助(他动─协动─主动)。

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跳数字训练目的: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及重力感。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剪出大的数目字1-10或1-20贴到圆形的不粘胶上再地板上,让孩子从一个数字跨到另外一个数字上,以跨到圆形内为胜。

难度设置:A 如果孩子还不懂得数字,可贴不同颜色的数字,然后让孩子按颜色跳;B 让孩子按指定的数字跳或者按单、双数跳;C 可玩双人游戏,创造出各种玩法,以最终达到终点为胜。

帮助给予:1 如果孩子跳跃技巧不成熟,可在开始时握他(她)的双手或夹着孩子的腋下帮助他(她)跳跃;2 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戏规则,要随时给予身体或口头的提示。

打保龄球(3-5岁)训练目的: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儿童保龄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离,让儿童用黑色的大球击球。

难度设置:A 开始时距离可以很近,以便让儿童容易击中,有成就感;B 要求儿童按训练要求的距离击球;C 逐个地把球摆在地上让儿童击,开始时距离要近一些,5次击球中有3次通过。

帮助给予:(1)开始时给予孩子大量的身体协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领;(2)每一次增加难度时都需要随时提醒、纠正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做。

运小球(4-5岁)训练目的: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家庭感统训练八十二种方法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对感觉输入的处理和整合能力受到影响。

而家庭感统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训练,帮助儿童重新建立对身体感觉的适应和整合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家庭感统训练方法,共82种。

1.提供具有不同质地的物品,如毛巾、海绵、绒布等,让孩子触摸并区分。

2.给孩子提供一些颜色鲜艳的乐高积木,让他们用手指进行拼搭。

3.使用气球,让孩子通过吹气和放气的动作来提醒嘴部感觉。

4.让孩子用手指在沙子或米粒中绘画或取出具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品。

5.鼓励孩子在操场上进行爬行和攀爬活动,以增强他们的身体平衡感和肌肉协调能力。

6.可以使用滚筒,让孩子通过滚动来刺激身体感觉。

7.制作各种不同质地和形状的贴纸,让孩子在身体各个部位贴上,增强触觉感受。

8.在室外进行跑步、跳跃和踢球等活动,提高儿童的动作敏捷性。

9.提供不同声音的乐器,让孩子尝试用手指敲击或拉弦,增强听觉感受。

10.利用各种水果和蔬菜,让孩子尝试触摸、闻味和尝试口感,促进嗅觉和味觉感受。

11.使用香蕉、玩具汽车等物品进行推挤或按压,刺激触觉感受。

12.利用气球、吹嘘口哨等活动,让孩子尝试不同的吹气动作,增强口腔感觉。

13.带孩子去海滩、湖泊或河边等水边地方,让他们踏水或泼水活动,增强平衡感和触摸感受。

14.在草地上进行翻滚和翻身活动,增加身体的深压感受。

15.提供不同温度的物品,如冰块、暖水袋等,让孩子感受温度变化。

16.使用各种不同形状的杯子和容器,让孩子尝试倒水、倒砂等活动,增加手部和身体的感觉统合。

17.利用大块拼图、乐高积木等让孩子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18.在操场上举行跑步比赛,让孩子参与,提高平衡和动作协调能力。

19.让孩子用海绵和水漂玩具擦拭家具、地板等,增加触感统合。

20.提供多种颜色和形状的画笔,让孩子进行描画和上色活动,提高手部控制能力。

家庭感统训练的方法

家庭感统训练的方法

家庭感统训练的方法家庭感统训练是一种通过特定的物理活动和游戏来帮助儿童提高身体感知、平衡、协调和运动技能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活动和游戏,并与儿童一起参与其中。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家庭感统训练方法:1.摇晃游戏:选择一个宽敞平坦的区域,让儿童坐在一个大型的摇椅或者是大型的球上,家长可以轻轻地推动摇椅或球,让儿童感受到身体的晃动。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平衡能力和身体感知能力。

2.爬行游戏:在家中布置一些障碍物,家长可以引导儿童爬过这些障碍物,例如在地板上放置一些垫子或者小坡道。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锻炼平衡和协调能力,并提高肌肉的力量。

3.平衡游戏:在家中准备几个平衡器具,例如平衡球、平衡板等,让儿童在上面进行平衡训练。

家长可以引导儿童站在平衡器具上,让他们尽力保持平衡。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平衡和身体控制能力。

4.拉力游戏:选择一个适当的游戏器具,例如橡皮筋或者绳子,家长可以与儿童一起玩拉力游戏。

家长可以用橡皮筋或绳子将两个固定物体绑在一起,然后与儿童进行拉力比赛。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锻炼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5.扔接游戏:在家中选择一个开阔的区域,家长和儿童轮流扔球或者扔其他物体,然后尝试接住它们。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眼手协调能力和运动反应速度。

6.模仿游戏:选择一些家庭成员的动作,例如走路、跳跃、摇晃等,让儿童模仿这些动作。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锻炼肌肉力量和提高协调能力。

7.运动舞蹈: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运动舞蹈,例如儿童健身操等,让儿童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运动。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提高身体感知和协调能力,并增强心肺功能。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家庭感统训练方法,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活动和游戏,并适当地进行。

在进行这些训练方法时,家长应注意儿童的安全和舒适程度,并适量调整训练的强度和时间。

通过持续的训练,儿童可以逐渐提高身体感知、平衡、协调和运动技能,为他们的身体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儿童感统训练标准

儿童感统训练标准

儿童训练标准1、记忆力训练:对对碰游戏方法:取相应年龄的图卡对数,把所有卡翻过来打乱,让孩子先后拿两张,如果是一样的,就拿走,不是一样的就放回去,继续拿两张,记录一共要拿几次才把所有牌拿完。

达标参考值:3岁,3对,10次内完成合格4岁,4对,14次内完成合格5岁,5对,18次内完成合格6岁,6对,22次内完成合格7-9岁,8对,30次内完成合格9-12岁,10对,46次内完成合格2、接龙游戏:参考值:3周岁孩子讲到4个4周岁孩子讲到6个5周岁孩子讲到8个6周岁的孩子可以讲到9个7周岁的孩子可以讲到10个这是简单的游戏,更是很好的记忆力训练方法,有空就可以练习3、穿珠子5到10分钟每次一分钟,要求孩子注意力集中,尽快完成。

参考值(每分钟)3周岁,5个达标,4周岁,10个达标5周岁,15个达标6周岁,18个达标7~9周岁,20个达标9~12周岁,22个达标成人25个达标4、注意力图卡-图形译码涂色:参考值:3周岁孩子会涂满4周岁,不超出图形外5毫米,5周岁,不超出图形外4毫米,6周岁,不超出图形外3毫米,7-9周岁,不超出图形外2毫米,10-12周岁,不超出图形外1毫米合格率达到90%。

平均10个允许一个不合格。

5、精细动作训练任务:逐页翻书完成3-5次,每次1分钟,并记录每次翻了多少张,取平均值。

一分钟达标参考值:3岁10张4岁20张5岁30张6岁35张7-9岁40张10-12岁50张成人60张6、训练精细动作任务:夹东西游戏(用筷子或水彩笔)一分钟夹带壳花生参考标准:3周岁,5-10个4周岁,15个5周岁,20个6周岁,25个(会夹珠子)7-9周岁,夹珠子5个10-12周岁,夹珠子10个每天建议5-10分钟挑战下:全纳最高纪录一分钟夹18颗珠子,你能打破吗?7、大动作训练任务:球类练习3周岁,练习抛球4周岁,练习对墙抛接球5周岁,拍球30个达标6周岁,快速拍球每分钟100个达标,定点拍球20个达标7-9周岁,定点拍球30个达标,10-12周岁,定点拍球50个(球定人不定拍球20个)达标8、大运动训练任务:跳跃运动3周岁,会双脚跳过20厘米高度。

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儿童感统训练方法儿童感统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感觉刺激和活动,帮助儿童发展和改善感觉系统,提高感知、认知和运动技能。

感统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童感统训练方法,希望能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1. 振动刺激。

振动刺激是一种常见的感统训练方法,可以通过按摩、振动玩具等方式给予儿童身体的刺激,帮助他们感知自己的身体。

这种刺激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意识和平衡感,改善姿势控制能力,提高运动协调性。

2. 压力刺激。

压力刺激是指通过压力感受器的刺激来帮助儿童感知自己的身体位置和运动状态。

这种刺激可以通过使用压缩垫、橡皮筋等工具来实现,可以帮助儿童改善姿势控制和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平衡和稳定性。

3. 运动刺激。

运动刺激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运动活动来刺激儿童的感觉系统,包括跑步、跳跃、爬行、旋转等。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身体协调性、平衡感和空间意识,提高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

4. 视觉刺激。

视觉刺激是指通过视觉刺激来帮助儿童感知和认知外界环境,包括观察、注视、追踪等活动。

这些刺激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视知觉、空间认知和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5. 听觉刺激。

听觉刺激是指通过听觉刺激来帮助儿童感知和理解声音、语言和音乐,包括听觉定位、声音辨别、音乐节奏等活动。

这些刺激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听觉感知、语言理解和音乐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和社交技能。

总之,儿童感统训练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感觉刺激和活动来帮助儿童发展感知、认知和运动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结合不同的训练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感统训练计划,帮助儿童全面发展。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感统训练的方法

感统训练的方法

感统训练的方法1. 平衡走准备一个宽10公分,长2米左右的木板。

让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锻炼小孩的胆量和平衡能力。

也可在室外,扶着孩子走马路沿、花池沿。

2. 蹦蹦跳给小孩买一个羊角球让他在家中蹦。

如果他蹦烦了,没有新鲜感,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让他蹦着去找你、去捉你。

3. 滚毯子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

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注意力。

4. 掷球让小孩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

距离墙的距离自己掌握。

5.刷子脱敏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训练要求: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

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

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6.转椅游戏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

难度设置:A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

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

7.照镜子游戏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

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8.鞋子走路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及计画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着一定的路线或脚印前进或向侧边行走。

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儿童感统训练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游戏来刺激儿童的感觉系统,以帮助他们发展和提高身体感知、平衡、协调和运动技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儿童感统训练方法:
1. 运动感统训练:包括跳跃、跑步、爬行、投掷和接球等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感。

2. 手眼协调训练:通过使用球、飞盘、射箭等道具,让儿童练习控制手部运动与眼睛的协调,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注意力。

3. 各种感觉刺激:如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等,通过提供不同的感觉刺激,帮助儿童发展感知能力和注意力。

4. 平衡感训练:通过走平衡木、站在一个脚上、进行瑜伽等活动,帮助儿童提高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5. 身体意识训练: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进行舞蹈和表演等活动,帮助儿童提高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6. 压力释放活动:如使用抗压球、推挤垫等道具,通过提供一定的压力刺激,帮助儿童释放紧张情绪,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阶段进行适当调整和组合,以促进儿童感统的综合发展。

此外,专业的感统训练师或儿童治疗师的指导也是很重要的。

五个感统训练的方法

五个感统训练的方法

感统(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帮助儿童发展感官系统并提高感官处理能力的综合性训练方法。

以下是五个常用的感统训练方法:
1. 摇摆和旋转:通过让孩子进行摇摆或旋转运动,如秋千、旋转椅等,刺激平衡感觉和体感,帮助提高孩子的空间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

2. 压力和振动:使用压力垫、振动器等工具给予孩子适度的压力和振动刺激,有助于提高儿童身体的觉知和认知能力,并缓解焦虑和过敏的反应。

3. 触觉刺激:提供各种触觉刺激,如触摸不同纹理的材料、玩具、手指按摩等,帮助儿童发展触觉系统,提高触觉敏感度和触觉觉知能力。

4. 各种儿童游戏:玩具磁铁、拼图、穿盒子等各种儿童游戏有助于开发孩子的视觉和手眼协调能力,促进感官和运动发展。

5. 音乐和声音刺激:通过聆听各种不同的音乐和声音,如单音乐器、舒缓的自然声音等,帮助儿童发展听觉系统和音乐感知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感统训练方法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需求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设计和指导,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岁儿童感统训练19.走平衡木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

适用年龄:3-4岁难度设置:A.只走一半的距离;B.走完全程;C.单手持物走;D.双手持物走。

帮助给予:1.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2.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她的一只手给予扶持;3.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

20.踢滚动的球训练目的:动作企画能力、方向感。

训练要求: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

适用年龄:4-5岁难度设置:A.先用中型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B.开始时训练人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

C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她的右脚。

21.接弹球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1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适用年龄:4-5岁难度设置:1.距离设短一点,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2.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3.距离逐渐增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4.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

22.双手拿球走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

适用年龄:4-5岁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并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帮助给予: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23.脚尖走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3米的路程。

适用年龄:4-5岁难度设置:A.只走2-3步路的距离;B.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

帮助给予:1.站在孩子前面扶着他/她的双手;2.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及时的帮助;3.在终点处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坚持走到终点。

24.单脚跳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步路的距离。

适用年龄:4-5岁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B.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C.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

帮助给予:1.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愿意参加游戏;2.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助;3.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尝试。

25.坐丁字椅训练目的: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适用年龄:4-5岁难度设置:A.先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双手放在腿上,保持双腿垂直,腰干挺直的坐姿势。

B.家长蹲下与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传球游戏;C.让孩子右手前平举,右脚向上踢并碰到手心。

再换成左手重复以上游戏。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给予身体指导,帮助孩子学会保持平衡,然后在每一个(难度)环节中给予适当的帮助,直至该环节通过,再进入下一环节的训练。

26.照镜子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

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适用年龄:4-5岁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帮助给予: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

逐渐地撤销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

27.吊床游戏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

训练要求:让孩子躺在吊床上,两位成人将吊床前后摆动。

适用年龄:4-5岁难度设置:A.让孩子仰卧在吊床上,必要时请第三位成人协助。

B.让孩子俯卧在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帮助给予:孩子在初始时可能会紧张,请家长蹲下给予安抚,避免孩子在吊床内挣扎。

如果孩子无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长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靠近时放到他/她手中。

28.袋鼠跳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

训练要求: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适用年龄:5-6岁难度设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离;帮助给予:在A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

29.平衡与协调训练目的:平衡、协调、肌力等。

训练要求:仰卧/俯卧。

适用年龄:5-6岁难度设置:(1)仰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2)俯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3)俯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4)仰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5)仰卧/俯卧双手做模仿或规定动作;(6)仰卧/俯卧双脚做模仿或规定动作;帮助给予:(1)每一动作次数或时间不能太久(视其肌张力而定);(2)动作由易而难、次数时间由少到多;(3)注意协助(他动─协动─主动)。

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30.跳数字训练目的: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及重力感。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剪出大的数目字1-10或1-20贴到圆形的不粘胶上再地板上,让孩子从一个数字跨到另外一个数字上,以跨到圆形内为胜。

适用年龄:5-6岁难度设置:A如果孩子还不懂得数字,可贴不同颜色的数字,然后让孩子按颜色跳;B让孩子按指定的数字跳或者按单、双数跳;C可玩双人游戏,创造出各种玩法,以最终达到终点为胜。

帮助给予:1如果孩子跳跃技巧不成熟,可在开始时握他(她)的双手或夹着孩子的腋下帮助他(她)跳跃;2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戏规则,要随时给予身体或口头的提示。

31.打保龄球训练目的: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儿童保龄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离,让儿童用黑色的大球击球。

适用年龄:5-6岁难度设置:A开始时距离可以很近,以便让儿童容易击中,有成就感;B要求儿童按训练要求的距离击球;C逐个地把球摆在地上让儿童击,开始时距离要近一些,5次击球中有3次通过。

帮助给予:(1)开始时给予孩子大量的身体协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领;(2)每一次增加难度时都需要随时提醒、纠正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做。

32.滑雪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与计画动作的能力。

适用年龄:4-6岁训练要求:让孩子两脚分别踩着一张纸,当做是雪橇,可前进或后退地踩着纸行走。

难度设置:A.只用一只脚踩纸前进;B.双脚踩纸前进;C.赤脚踩纸前进;D.赤脚踩纸前进或后退。

帮助给予:给予适当的搀扶;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和适当的运动。

33.拍气球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的计画能力。

训练要求:把气球往上抛,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

适用年龄:4-6岁难度设置:A.双手轮流拍打;B.在地上设置简单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让孩子绕过路障拍气球。

帮助给予:(1)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高一点,延迟下落的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计划自己的动作和步子;(2)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提醒孩子看脚下的“路障”。

34.软骨功训练目的:改善身体概念及计画动作的能力,并提供触觉刺激。

适用年龄:5-6岁训练要求:用一条粗棉绳,两端结在一起成一个圈,让孩子将绳由头套下去,由脚下拿出来;或者由脚套进去,从头部拿出来。

难度设置:A.刚开始训练时,绳圈可以相对做大一点,容易取出;B.先训练从头套到脚,再训练从脚套到头。

帮助给予:提醒孩子不要用蛮劲儿,要学习技巧。

35.摇摇船训练目的:控制迷路张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二十下,或左右滚动二十下。

适用年龄:5-6岁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助,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

一旦孩子掌握要领,及时撤消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

36.抱球翻滚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颈部张力反射。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垫上,双手抱着一个排球大小的球,高举过头。

要孩子由垫子的一端再滚回来,球不可以松掉。

适用年龄:5-6岁难度设置:A.滚3-4下;B.从垫子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无法呈直线滚动,成人需要给予身体协助,推动他的肩膀或脚,把他的身体尽量推到呈直线的姿势。

37.糊壁纸训练目的:提供触觉刺激,改善计画动作能力。

适用年龄:5-6岁训练要求:让孩子贴墙壁站立,以身体当做滚筒贴着墙壁滚动,好象在糊壁纸。

先向一个方向滚动,然后再向反方向滚动。

难度设置:A只滚动3-5下;B从墙壁的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提醒孩子注意头不要碰到墙壁。

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如:孩子滚动时离墙壁太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