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线针轮减速机检修规程

摆线针轮减速机检修规程
摆线针轮减速机检修规程

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摆线针轮减速机(以下简称减速机)的维护和检修。

2 检修间隔期

2.1 检修类别

检修类别分小修、中修和大修三类。

2.2 检修间隔期

检修间隔期见表1

表1

h

小修中修大修

检修

间隔期4300

1300

2600

3 检修内容

3.1 小修

3.1.1 清洗机体内部油垢及杂物,更换润滑

油或润滑脂。

3.1.2 检查,紧固各部位螺栓。

3.1.3 检查、消除各结合面及密封处渗漏油

情况。

3.2 中修

3.2.1 包括小修内容

3.2.2 解体检查,清洗全部机件,冲洗机体

油垢及杂物。

3.2.3 ?拆检润滑油及疏通油路。

3.2.4 检查,更换各部轴承(尤其是转臂轴

承)及骨架式橡胶油封。

3.2.5 检查,更换浸渍衬垫纸垫、耐油橡胶

垫及O型密封环。

3.2.6 检查,更换针齿套、针齿销、输出轴

之销轴及销轴套。

3.2.7 (?找正联轴器,确保减速机轴与被

驱动装置轴的同轴度。)

3.3 大修

3.3.1 包括中修内容

3.3.2 检查,修复或更换摆线齿轮、针齿壳、

输出轴及转臂(偏心套)等关键件。3.3.3 检查,修复或更换机座、紧固环、隔

离环及(?凸轮)等件。

4 检修前的准备

4.1 技术准备

4.1.1 使用说明书、图样及有关标准等技术

资料。

4.1.2 运行、修理、缺陷、隐患、故障、功

能失常等记录。

4.1.3 减速机温升、噪声、振动、功率及渗

漏等技术性能预检,并记录。

4.1.4 制定中修、大修方案。

4.2 物资准备

4.2.1 需要更换的常用备件:转臂轴承、摆线齿轮、针齿套、针齿销、柱销套、浸渍衬

垫纸垫、骨架橡胶油封、O型密封环及其它

需要更换件。

4.2.2 清洗用油,油盘及需加注润滑油(脂)。

4.2.3 检测工具、量具和拆卸工具。

4.3 安全技术准备

4.3.1 切断电源,标志《禁止开启》警示牌。

4.3.2 ?易燃、易爆岗位有关措施。

5 检修方法

5.1 拆卸

5.1.1 程序

5.1.1.1 ?拆下润滑油泵(仅立式减速机)。

5.1.1.2 拧开机座底部油塞,放净润滑油。

5.1.1.3 松开紧固螺栓,分开机座部分与针

齿轮部分。

5.1.1.4 取出轴销套。

5.1.1.5 拆下转臂前端的挡垫,取出摆线齿

轮Ⅱ。

5.1.1.6 取出转臂及其轴承组合件。

5.1.1.7 取出隔离环和摆线齿轮Ⅰ。5.1.2 拆卸摆线齿轮时,切记其断面标记字

头的位置。

5.2 针齿壳、针齿销

针齿壳销孔与针齿销配合,如过松或产程裂纹,需要更换针齿壳。

5.3 隔离环

隔离环如发生磨损(表面有磨伤),需经研磨或磨削方法修复,严重磨损需更换。

5.4 转臂轴承

转臂轴承如发现有损坏或轴承支撑架损坏则需更换,更换转臂轴承必须采用专用拆卸

工具拆卸轴承。

5.5 销套

对个别磨损严重的销套,可采用磨削外圆(磨削尺寸消除原磨损痕迹为准)的方法修

复。

5.6 漏油

漏油缺陷要求更换密封圈来修复。

5.7 装配

5.7.1 装配前,清洗箱体内腔和各零件,对

滚动轴承涂以润滑脂。

5.7.2 装配按拆卸的相反程序进行。5.7.3 装配时切记两个摆线齿轮的标记字头

(互成180°对成或上下重合)。

6 检修质量标准

6.1 摆线齿轮

6.1.1 更换的齿轮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针齿中心圆直径De≤270mm为GCr15轴承钢,De>330mm为GCr15SiMn轴承钢,不允许用低于GCr15轴承钢的其他材

料代用;

b. 硬度为HRC58~62

c. 金相组织为隐晶马氏体+结晶马氏体+细

小均匀渗碳体(马氏体≤3级)。6.1.2 摆线齿轮柱销孔相邻孔距的公差

δt2,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mm

D2150180220270330390

δt20.0420.0500.060

6.1.3 摆线齿轮与轴承配合的尺寸精度和表

面粗造度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部位尺寸精度Ra值μm

与轴承配合孔H6≤0.8

6.1.4 齿面不得有毛刺、裂纹、胶合伤痕及

点蚀伤痕。

6.1.5 如转臂轴承的滚动轴承用2000型(GB288)滚动轴承代用时必须保证摆线齿轮的轴承配合孔同转臂轴承的配合间隙

符合:

a. 孔径D0≤60mm时,间隙≤0.05mm,

配合间隙允许极限0.10mm。

b. D0>60mm时,间隙为0.05~0.08mm,

配合间隙允许极限0.13mm。

6.2 针齿壳

6.2.1 更换的针刺壳的材料为不低于

HT200灰铸铁,并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6.2.2 针齿销孔相邻孔距的公差δt1,应符

合表4规定。

表4

D2150180220270330390

δt20.040.050.060.07

6.2.3 主要尺寸精度和表面粗造度应符合表

5规定。

表5

部位尺寸精度Ra值μm

针齿销孔

H7

≤1.6

与端盖配合的孔

≤3.2

与机座相配合的止

口外圆

H6

6.2.4 针齿销孔磨损后孔的容许上偏差值见

表6。

表6

针齿销孔容许上偏差

≤10

0.03

>10

0.03

7

6.3 输出轴

6.3.1 更换的输出轴的材料为45#钢,并经

调质处理,硬度为HB187~229。

6.3.2 轴与轴颈不得有裂纹,毛刺、划痕等

缺陷。

6.3.3 尺寸精度和表面粗造度应符合表7规

定。

表7

部位尺寸精度Ra值μm

与轴承配合的

轴颈K6(D2≤450

mm)

js6(D2≥550

mm)

≤1.60

轴承孔G7

≤3.2

销孔R7

6.4 转臂(偏心套)

6.4.1 更换的偏心套的材料为45#钢,并经调质处理或正火处理,硬度为HB170~

217。

6.4.2 偏心距的极限偏差应不超过

±0.02mm。

6.4.3 形位公差应符合表8规定值。

表8

形位公差名称精度等级不

低于

外圆的圆

6级(GB1184—80)

度内

孔的圆度

7级(GB1184—80)

6.5 机座

6.5.1 更换的机座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

应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6.5.2 机座不得有裂纹、砂眼、同针齿壳结

合面应平整光滑,保证装配严密。

6.6 针齿套与针齿销

6.6.1 更换的针齿套与针齿销的材料为

GCr15轴承钢,经淬火并回火硬度为

HRc58~62。

6.6.2 表面粗造度:外圆,Ra值不大于0.80μm;内圆,Ra值不大于1.6μm。

6.6.3 表面不得有毛刺、裂纹、划痕及胶合

伤痕等缺陷。

6.6.4 针齿套与针齿销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表

9规定。

表9

mm

针齿套外

径针刺销

直径

间隙标

使用极

≤14≤100.0830.13 14~3510~240.1000.15

>35>350.1190.17

6.7 柱销套(输出轴销套)与柱销(输出轴

销)。

6.7.1 更换的柱销、柱销套的材料为GCr15轴承钢。淬火并回火后硬度HRC58~62。

6.7.2 表面粗造度:外圆,Ra值不大于0.80μm;内圆,Ra值不大于1.6μm。

6.7.3 表面不得有毛刺、裂纹、划痕及胶合

伤痕等缺陷。

6.8 骨架式橡胶油封

6.8.1 输入轴选用PG型或SG型高速骨架式橡胶油封;输出轴选用PD型或SD型低

速骨架式橡胶油封。

6.8.2 更换的油封材质应具有良好的耐油

性,油封的边唇应锐利而平滑,张开后有足够向径向力,腰部要柔软而富有弹性,弹簧

要拉力适度。

6.8.3 油封不允许有老化、皱纹、裂纹等缺

陷。

6.9 装配前应检查O型密封圈表面光滑和直径尺寸均匀度合格,表面无划伤、裂纹。

6.10 密封衬垫

6.10.1 各结合面所用的密封垫圈、浸渍衬垫纸或耐油橡胶垫,要求耐油性好,表面光滑。

6.10.2 浸渍衬垫纸板自由状态厚度为0.8mm,压缩后的厚度应为0.5mm,并表

面平整,无飞边及毛刺。

6.11 主要零件的配合

主要零件的配合,符合表10要求

表10

配合零件名称配合级别

针齿

壳与针齿销H7/ h6

齿条与针D8/ h6

销针齿壳

与端盖和机座H7/ h6

柱销

与柱销套R7/ h6

出轴与H7/ r6

减速机检修规程1001

减速机检修规程1001

xxxx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 YZY/GB1001—2018 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发布日期:2018-05-16 实施日期: 2018-05-25 xxxxxxxxxxx有限公司工程保障部发布

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减速机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圆弧齿轮、涡轮蜗杆、行星摆线、行星齿轮减速机的维护与检修。 1.3编写修订依据 SHS 03028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2、检修周期与内容 2.1检修周期 2.2检修内容 2.2.1 小修 2.2.1.1 紧固松动的螺栓。 2.2.1.2 检查更换联轴上的易损件。 2.2.1.3 消除漏油现象。 2.2.1.4 调整传动轴的轴间隙。 2.2.1.5 修理安全防护装置。 2.2.2中修 2.2.2.1 包括小修内容。 2.2.2.2 检查、修理或更换被磨损的主动齿轮或铀。 2.2.2.3 检查修理或更换滚动轴承、测量间隙。 2.2.2.4 清洗机壳、更换润滑油。 2.2.2.5 测量啮合间隙,修理齿轮齿面及轴。 2.2.2.6 检查联轴器的对中情况。 2.2.2.7 检查更换油封。 2.2.3大修

2.2. 3.1 包括中修内容。 2.2. 3.2 检查、修理或更换从动齿轮或轴。 2.2. 3.3 对磨损的轴承座进行修复。 2.2. 3.4 修理研刮上、下机壳的结合面或更换壳体。 2.2. 3.5 处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检修与质量标准 3.1拆卸前的准备 3.1.1 检查减速机运行状态及存在问题,备齐资料。 3.1.2 备齐检修工具、配件材料等。 3.1.3 切断电源及附件,放净机内润滑油,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 拆卸与检查 3.2.1 拆卸联轴器,检查对中及磨损情况。 3.2.2 检查机体有无缺陷和损坏,测量检查密封情况。 3.2.3 清洗齿轮箱内油污及杂质,检查齿面磨损,配合间隙及捏合情况。 3.2.4 检查轴承,测量调整间隙。 3.3 检修质量标准 3.3.1 联轴器 3.3.1.1 拆卸联轴器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直接敲打。 3.3.1.2 联轴器对中允差见表1 表1 联轴器对中允差 3.3.1.3弹性柱销两端面间隙见表2 表2 联轴器端面间隙

维修减速机基本要求

维修减速机基本要求 维修减速机基本要求 就潍坊特钢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烧结4#制粒用减速机的相关修复事项,做以下基本要求; 一.总则: 1.本要求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潍坊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减速机的 维修供货、要求、验收及售后服务等方面。 2.本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 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条文,投标方应保 证提供符合本协议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成熟优质产品及 其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能源等强制性标准,必须 满足其要求。 3.在签订合同后,招标方保留对本要求提出补充和修改的权利, 投标方允诺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双方 商定。 4.本要求所使用的标准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 较高标准执行。 5.本要求所使用的标准以现行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为准,如不 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6.文件的规定,不能免除投标方对供货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7.招标方对投标方文件的审核不能免除投标方满足订货合同所 应承担的责任。 8.投标方对本要求的任何变更、修改,均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并 应征得招标方的书面同意。 9.投标方在招标前应详细查看现场使用工况,招标前提供方案 给投标方审核。 10.本要求只在本次维修事宜中有效。

维修减速机基本要求 二、修复内容: 维修减速机SQSDA900-22.61台 三、技术标准: 1、投标方使用最新颁布执行的行业标准。 2、投标方提供产品遵循的主要标准。 四、技术及质量要求: 1.设备解体进行零部件清洗和维护。 2.设备各部位密封件整体更换,选用优质密封件,保证长期使用 无漏油现象。 3.减速机轴承全部更换(哈、瓦、洛原厂正品)。 4.更换已损坏的2轴及3轴。 5.更换散热水管(采用Ф50铜管)。 5.各啮合齿轮对研,保证有足够接触面。 6.检查所有轴承点及机械配合面,如超差,则修复至原设计要求。 箱体部分轴承室配合精度已超标,需进行修复。 7.清洗油路、更换油泵,保证油路不漏油。 8.润滑系统检查、维护。 9.对所有轴及齿轮进行探伤,并出具探伤报告。 10.如拆机检查后发现有其它未明确修复项,投标方应一并给予 修复。投标方需保证修复后的减速机达到新减速机出厂标准。 五、设备出厂检验: 1.设备修复完毕后上试验台对整机进行运转试验。 2.按国标、厂标进行检验并出具相关检验数据报告。 3.检验合格后整机喷漆出厂。 六、验收及考核:

减速机检修质量标准

减速机检修质量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减速机检修质量标准 1. 机体 (1)机盖与机体的剖分面应平整光滑,保证装配严密,可用塞尺检查剖分面的接触密合性,即用小于的塞尺插入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的1/3。 (2)上盖与机体不得有裂纹,装入煤油检查不得有渗漏。 2. 渐开线圆柱齿轮 (1)齿轮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 (2)齿轮啮合处的工作面即齿高与齿宽上的剥蚀现象不大于20%。 (3)齿轮装配后啮合必须正确,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4)齿轮啮合的侧间隙应符合表2的规定。 (5)齿轮啮合的顶尖隙为~(m为法向模数)。 (6)用压铅法检查齿轮的侧间隙和顶间隙如不符合第(4)和第(5)条规定者,可按表2及第(4)条修正中心距来实现 (7)两齿轮的中心距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

(8)齿轮中心线在齿宽上的平行度不大于表4规定 (9)齿轮轮缘的径向跳动不大于表5规定 3. 圆锥齿轮 (1)齿轮必须光滑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 (2)齿轮轴中心线夹角极限偏差符合表7规定。 (3)齿轮中心线的位移不大于表8规定,其位移度检查方法见图4。

图1圆锥齿轮中心线位移度的检查方法(4)齿轮啮合的侧间隙应符合表9规定 名称 节圆锥母线长度 ≤50>50~80 >80~120 >120~ 200 >200~ 320 >320~ 500 >500~ 800 侧间隙 (5)齿轮啮合的顶尖隙为~。(m为大端模数) (6)齿轮节圆锥顶的位移度不大于表10规定。 精度等级 端面模数 1~>~6 >6~10 >10~16 >16~30 7--- 8 9--- (7)用涂色法检查齿轮的啮合区域,正确啮合的接触斑点应布满于大齿轮齿侧面的中间 部分,并接近于小端,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表11的规定。 名称 精度等级 789 接触面积沿齿高不 少于 (%) 605040 沿齿宽不 少于 (%) 605040 (8)齿轮因啮合不贴实,可在大齿轮上修正齿形来调整,其修正极限面积应符合表12的规定。

减速机检修规程

减速机检修规程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发布日期:2018-05-16 实施日期: 2018-05-25 xxxxxxxxxxx有限公司工程保障部发布

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减速机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圆弧齿轮、涡轮蜗杆、行星摆线、行星齿轮减速机的维护与检修。 1.3编写修订依据 SHS 03028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2、检修周期与内容 2.2检修内容 2.2.1 小修 2.2.1.1 紧固松动的螺栓。 2.2.1.2 检查更换联轴上的易损件。 2.2.1.3 消除漏油现象。 2.2.1.4 调整传动轴的轴间隙。 2.2.1.5 修理安全防护装置。 2.2.2中修 2.2.2.1 包括小修内容。 2.2.2.2 检查、修理或更换被磨损的主动齿轮或铀。 2.2.2.3 检查修理或更换滚动轴承、测量间隙。 2.2.2.4 清洗机壳、更换润滑油。 2.2.2.5 测量啮合间隙,修理齿轮齿面及轴。 2.2.2.6 检查联轴器的对中情况。 2.2.2.7 检查更换油封。 2.2.3大修 2.2. 3.1 包括中修内容。

2.2. 3.2 检查、修理或更换从动齿轮或轴。 2.2. 3.3 对磨损的轴承座进行修复。 2.2. 3.4 修理研刮上、下机壳的结合面或更换壳体。 2.2. 3.5 处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检修与质量标准 3.1拆卸前的准备 3.1.1 检查减速机运行状态及存在问题,备齐资料。 3.1.2 备齐检修工具、配件材料等。 3.1.3 切断电源及附件,放净机内润滑油,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 拆卸与检查 3.2.1 拆卸联轴器,检查对中及磨损情况。 3.2.2 检查机体有无缺陷和损坏,测量检查密封情况。 3.2.3 清洗齿轮箱内油污及杂质,检查齿面磨损,配合间隙及捏合情况。 3.2.4 检查轴承,测量调整间隙。 3.3 检修质量标准 3.3.1 联轴器 3.3.1.1 拆卸联轴器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直接敲打。 3.3.1.2 联轴器对中允差见表1 3.3.1.3弹性柱销两端面间隙见表2

摆线针轮减速机操作、维护保养及检修SOP(宁波通用)

摆线针轮减速机操作、维护保养及检修SOP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建立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及检修操作规程。 适用于摆线针轮减速机的使用、维护保养及检修。 2 职责 使用部门负责本规程的具体实施,维修部、生产部、工程部负责对规程实施的监督管理。 3 内容 3.1 摆线针轮减速机的操作步骤 3.1.1适用条件 1)摆线针轮减速机允许连续工作和正反方向运转。 2)减速机额定输入转速:电机功率小于18.5KW时,额定输入转速不大于1500r/min,电机功率大于18.5KW时,额定输入转速不大于1000r/min。 3)立式安装的减速机,其输出轴应处于垂直位置; 卧式安装的减速机,其机座底面应处于水平位置,如需倾斜安装,则最大倾角为15°,且输出轴轴端应向下。 4)因输出轴不能承受过大的轴向力(特别是冲击力),所以在输出轴上加装联轴器等连接件时需注意。 5)减速机的工作环境温度为-15--40℃,机体内最高温升不得超过60℃. 6)开车前应加满润滑油,开车时注意润滑油油位、声响、温升及轴端油封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 7)转臂轴承和骨架油封为易损件,(转臂轴承设计寿命为5000h,骨架油封寿命为半年至一年),若轴承磨损,油封老化应及时更换。 8)减速机安装:立式减速机的安装平面必须找好水平,卧式减速机的输出轴必须做到与被连接轴的轴线一致。 3.1.2 试车 3.1.2.1试车前的准备 1)按下列要求做好润滑工作: ①润滑油(脂)质、油量符合说明书要求; ②润滑的关键部位是转臂轴承。 2)检查零、部件完整,各连接螺栓紧固。 3)手动盘车无异常。 3.1.2.2空载试车 1)空载试车时间不少于4小时。 2)试车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各连接件、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 ②各密封处,结合处不得有渗油及漏油现象; ③减速机运转平稳正常、无冲击、振动及不正常声响。 ④减速机在运转中,加油杯油液面上下窜动,则此时润滑油正常。 3.1.2.3负载试车 1)分别按额定载荷的50%、75%及100%三个阶段逐步加载,三个加载阶段均不少于2小时,每段温升应稳定。 2)负载试车总时间不少于24小时。 3)负载试车应符合下列要求

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1.1.1检修内容 a.清理检查箱体及箱盖。 b.检查测量齿轮磨损及啮合情况,进行修理或更换。 c.检查测量轴承磨损情况,内外套有无松动,必要时进 行更换。 d.检查修理油面指示器。 e.消除设备漏油。 1.1.2 检修工艺

a.拆卸减速器上盖,用柴油或煤油清洗检查箱体有无裂纹和异常现象。 b.打好装配印记(记号应打在容易看到的侧面,不能打在工作面上),拆卸轴承端盖。 c.拆卸上盖螺栓,并检查螺栓有无残缺裂损,将螺母旋到螺杆上妥善保存。 d.将上盖用顶丝顶起,应先检查有无漏拆的螺栓和其它

异常情况,确认无误后,将上盖吊起,放于准备好的垫板上。 e.用塞尺和压铅丝法测量各轴承间隙,每套轴承应多测几点,以最小数值为该轴承的间隙值,并做好记录。 f.将减速机内的润滑油放净,存入专用油桶。 g.齿轮的检修,将齿轮清洗干净,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和有无裂纹、断齿、点蚀现象,轻者可修理重者需更换。 h.利用干分表和专用支架,测量齿轮的轴向和径向晃动度。如不符合质量要求,应对齿轮和轴进行检查修理。i.转动齿轮,观察齿轮啮合情况和检查齿轮有无裂纹、剥皮、点蚀等情况,用钢棒敲击法,检查齿轮在轴上的紧固情况。 j.用塞尺或压铅丝的方法测量齿顶、齿侧的间隙,并做好记录。 k.用齿形样板检查齿形。按照轮廓制造样板以光隙法检查齿形。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轮齿磨损和变形的程度。l.检查平衡块有无脱落。 m.齿轮需要从轴上卸下时,可用压力机或齿轮局部加热法卸下。 n.齿轮各部尺寸的校核,新齿轮应校核各部尺寸与图纸相符,主要尺寸的测量方法如下: a)用游标卡尺测量齿顶圆直径da

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目录 1 总则 (2) 1.1 适用范围 (2) 1.2 结构简述 (2) 1.3 技术性能 (2) 2 完好标准 (2) 2.1 零、部件 (2) 2.2 运行性能 (2) 2.3 技术资料 (2) 2.4 设备及环境 (2) 3 设备的维护 (2) 3.1 日常维护 (2) 3.2 定期检查内容 (2) 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2) 3.4 紧急情况停车 (3) 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3) 4.1 检修周期 (3) 4.2 检修内容 (3) 5 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 (3) 5.1 轴 (3) 5.2 齿轮 (3) 5.3 机壳 (6) 5.4 轴承 (7) 5.5 联轴器 (7) 6试车与验收 (7) 6.1 试车前准备 (8) 6.2 试车 (8) 6.3 验收 (8)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8)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8)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8)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8)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渐开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圆弧齿轮减速器的维护与检修。 1.2 结构简述 本机由机壳、齿轮、轴和轴承等组成。结构形式为剖分全封式。 1.3 技术性能 1.3.1 高速轴的转速不大于3000r/min,工作环境温度为-40~+70℃,适用于正、反两向运转。 1.3.2 传动比为 2.5-50。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减速机主体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各部连接螺栓齐全,连接紧固。 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牢固。 2.1.4 各部配合、安装间隙均符合要求。 2.2 运行性能 2.2.1 运行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温度正常,电流稳定。2.2.2 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要求,轴承温度符合规定。 2.2.3 性能参数达到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 2.3.1 有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及易损配件图。 2.3.2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 a.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说明书、使用说明书o b.检修记录及验收记录; c.设备缺陷及事故记录。 2.4 设备及环境 2.4.1 器体油漆完整,清洁光亮、外表无灰尘、油垢。 2.4.2 基础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清洁。 2.4.3 各连接面、油位计、视镜、轴封处均无渗漏。 3 设备的维护

减速机维修保养制度

山东宇虹新颜料股份有限公司 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范 1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摆线针轮减速机(以下简称减速机)的维护和检修;摆线针轮减速器的维护检修亦可参照执行。 2检修间隔期 2.1检修类别 检修类别分小修、中修和大修三类。 2.2检修间隔期 检修间隔期见表1 3检修内容 3.1小修 3.1.1清洗机体内部油垢及杂物,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3.1.2检查,紧固各部位螺栓。 3.1.3检查、消除各结合面及密封处渗漏油情况。 3.2中修 3.2.1包括小修内容 3.2.2解体检查,清洗全部机件,冲洗机体油垢及杂物。 3.2.3拆检润滑油及疏通油路。 3.2.4检查,更换各部轴承(尤其是偏心轴承)及骨架式橡胶油封。 3.2.5检查,更换浸渍衬垫纸垫、耐油橡胶垫及0型密圭寸环。 3.2.6检查,更换针齿套、针齿销、输出轴之销轴及销轴套。 3.2.7找正联轴节,确保减速机轴与被驱动装置轴的同轴度。 3.3大修 3.3.1包括中修内容 3.3.2检查,修复或更换摆线齿轮、针齿壳、输出轴及偏心套等关键件。 3.3.3检查,修复或更换机座、紧固环、隔离环及凸轮等件。 4检修前的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使用说明书、图样及有关标准等技术资料。 4.1.2运行、修理、缺陷、隐患、故障、功能失常等记录。 4.1.3减速机温升、噪声、振动、功率(通过测量工作电压及电流计算)及渗漏等技术性能预检,并记录。 4.1.4制定中修、大修方案。 4.2物资准备 4.2.1需要更换的常用备件:偏心轴承、摆线齿轮、针齿套、针齿销、柱销套、浸清衬垫纸垫、骨架橡胶油封、0型密封环及其它需要更换件。 4.2.2清洗用油,油盘及需加注润滑油(脂)。 4.2.3检测工具、量具和拆卸工具。 4.3安全技术准备 4.3.1切断电源,标志《禁止开启》警示牌。 4.3.2易燃、易爆岗位有关措施。 5检修方法

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目录 1 总则 (2) 1.1 适用范围. (2) 1.2 结构简述 (2) 1.3 技术性能 (2) 2 完好标准 (2) 2.1 零、部件 (2) 2.2 运行性能 (2) 2.3 技术资料 (2) 2.4 设备及环境 (2) 3 设备的维护 (2) 3.1 日常维护 (2) 3.2 定期检查 (3) 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3) 3.4 紧急情况停车 (3) 4 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 (1) 4.1 检修周期 (3) 4.2 检修内容 (3) 5 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 (3) 5.1 拆卸顺序简述 (3) 5.2 机座 (4) 5.3 针齿壳 (4) 5.4 摆线齿轮 (4) 5.5 输出轴 (4) 5.6 橡胶密封圈 (4) 5.7 针齿套与针齿销 (4) 5.8 销轴与销套 (1) 5.9 滚动轴承 (5) 5.10 联轴器 (5) 5.11 润滑系统 (5) 6 试车与验收 (5) 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1) 6.2 试车 (5) 6.3 验收 (6)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6)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6)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6)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6)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于卧式、立式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和检修。 1.2 结构简述 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主要由输出轴、紧固环、机座、针齿销,针齿套、摆线轮,针齿壳、法兰盘,间隔环、销套、销铂、偏心套、输入赖,电机等组成。1.3 技术性能 1.3.1 输入功率:0.4-55kW。 1.3.2 输入轴转速:1000-1500r/min。 1.3.3 输出轴许用转矩:147-29430N.m。 1.3.4 传动比 —级:11,17,25,29,35,43,59,87 二级:121,187,289,385,475,595,731,841,1003,1225,1505,1849,2065,2537, 3481, 5133, 7569 三级:2507-446571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减速机及电机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地脚螺栓及各连接螺栓,螺母紧固。基础、机座稳固可靠。 2.1.3 仪表、计器、信号、联琐和安全装置,按期技验,达到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2.1.4 防腐将合要求。 2.2 运行性能 2.2.1 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无异常振动、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噪声≤77dB(A)。 2.2.3 各部温度,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 2.2.4 性能参数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 2.3.1 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填写及时、准确。 2.3.2 有使用说明书,有总装配图、易损配件图。 2.3.3 设备运转有记录。 2.3.4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 2.4.1 机体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 2.4.2 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2.4.3 密封符合无泄漏要求。 3 设备的维护 3.1 日常维护 3.1.1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时做好运行记录。 3.1.2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认真做到“五定”、“三级过滤”。 3.1.3 随时检查轴承温度,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0℃,发现超温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3.1.4 随时检查轴封处泄漏情况,如有滴漏及时处理。 3.1.5 观察电流表所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并做好记录。

减速器检修工艺处理标准规定

减速器检修工艺规程

. 序言 为进一步规范入厂设备的检修工艺管理,更好完成检修任务,保证设备维修质量、降低材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安全生产,更好地发挥工艺工作的作用、增强维修能力,特制定本检修工艺规程。

目录 第一章机械部件拆解 (3) 1.整机清理: (3) 2、减速器拆解 (4) 第二章机械部件检测 (5) 减速器检测 (5) 第三章机械部件修复 (7)

1.减速器的检修 (7) 2耦合器及对轮 (9) 第四章机械部件组装 (10) 1.减速器 (10) 第五章整机组装 (11) 第一章机械部件拆解 1.整机清理: 1.1拆解前的准备

1.1.1整机清洗,彻底清理设备表层的煤渣、油渍等; 1.1.2 将清理后的设备搬运至检修区; 1.1.3清理现场工作卫生。 2、减速器拆解 2.1拆卸油堵,将减速器里的齿轮油放尽; 2.2清洁、清洗减速器外部污渍; 2.3拆卸透气帽、黄油嘴; 2.4拆卸减速器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定位销; 2.5拆卸减速器二、三、四轴端盖螺栓; 2.6拆卸减速器二、三、四轴端盖(端盖与箱体安装位置做标记); 2.7拆卸减速器四轴密封壳体; 2.8拆卸减速器上、下箱体视孔盖; 2.9拆卸减速器上箱体; 2.10拆卸减速器一轴总成; 2.11拆卸减速器二轴总成; 2.12拆卸减速器三轴总成; 2.13拆卸减速器四轴总成; 2.14拆卸减速器冷却器;

第二章机械部件检测 减速器检测 1.1轴 1.1.1轴不得有变形、裂纹,不得有锈蚀、损伤; 1.1.2轴上所有配合尺寸、表面粗糙度应满足图纸技术要求,超差 0.02mm可复用,0.02mm以上需修复后方可复用; 1.1.3轴向宽度尺寸对不超过极限尺寸0.04mm可复用,对超过极限尺寸0.04mm应更换; 1.1.4必要时进行无损检测。 1.2齿轮 1.2.1齿轮轮齿不得有断齿,齿面不得有裂纹或剥落、朔性变形、干涉损伤等缺陷; 1.2.2 齿面出现早期点蚀,如不再发展,仍可继续使用。但达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继续使用。 a. 点蚀区的高度为齿高的100%。 b. 点蚀区的高度为齿高的30%,长度为齿长的40%。 c. 点蚀区的高度为齿高的70%,长度为齿长的10%。 d.麻点的平均直径不得大于2mm。 1.2.3齿面的胶合区当达到齿高的1/3,齿长的1/2时,不得继续使用。对轮齿齿面点蚀严重、麻点直径超过2mm的齿轮不得继续使用; 1.2.4与轴承配合尺寸、表面粗糙度应该满足图纸技术要求,对不

立式搅拌器维护检修规程

立式搅拌器维护检 修规程

55、立式搅拌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 03061-

目次 1、总则 (696) 2、检修周期与内容 (696) 3、检修与质量标准 (697) 4、试车与验收 (700) 5、维护与故障处理 (700)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1 总则 1.1主题内容与范围 1.1.1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立式搅拌器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验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立式搅拌器的维护与检修,其它装置的立式搅拌器检修时可参照执行。搅拌器的电气部分检修维护按照SHS 06001~9- 《电气设备维护控制规 程》执行。 1.2编写制订依据 设备技术资料 SHS 01028—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GB 150__98钢制压力容器及国家关于压力容器有关的现行标准 现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SHS 03059- 化工设备通用部件检修及质量标准 HG/T 20569-94机械搅拌设备 2检修周期与内容 2.1检修周期(见表1) 表1搅拌器检修周期月

696 SHS 03061—立式搅拌器维护检修规程2.2检修内容 2.2.1小修 2.2.1.1更换搅拌器填料或检查维修机械密封。 2.2.1.2检查及消除渗漏、紧固松动的螺栓。 2.2.1.3检查搅拌轴弯曲、搅拌浆叶变形、搅拌轴支撑、联轴节、底部轴承以及各部分密封情况,必要时更换零部件。2.2.2大修 2.2.2.1包括小修所有内容。 2.2.2.2换搅拌轴、搅拌浆叶、修补支撑、联轴节及机械密封。 2.2.2.3检查修理变速箱,更换润滑油。 3检修与质量标准 3.1拆卸前准备 3.1.1检查设备的运行技术状况和监测记录,分析故障原 因和部位,制定详尽的检修方案。

减速机检修工艺流程

减速机检修工艺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减速机检修工艺流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煤矿井下用各类减速机的检修、修复。 2、交接检查: 2.1 设备进厂交接时,首先清点外部附件数量和设备有关的零部件进行检修前 的验收交接, 2.2询问使用单位运转情况及存在故障。 3、清理、拆卸: 3.1清理减速机外表油污及附着杂物。 3.2根据检修的减速机准备合适的拆卸工具,紫铜棒、扳手、锤头、绳头、钎子等;准备好所需的材料,砂纸、棉纱、清洗剂、油石、塑料薄膜、油盘等; 3.3拆除高速端联轴节或液力偶合器。 3.4将低速端输出齿轮或联轴节拆除。 3.5打开减速箱端盖及上盖,将各级传动齿轮、轴承取出。 3.6对于配合较紧密的零件,严禁硬性拆卸,防止损坏零部件;需加温拆卸的必须加温拆卸。凡正常方法无法拆卸的,如轴承过热与轴承室粘连等情况,需破坏性拆卸的必须报请矿租赁中心或以上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 4、检修、修复: 4.1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检查齿轮的啮合位置和啮合面积,轴承磨损情况,不符合要求予以更换。 A 传动轴出现裂纹时必须更换。 B 轴与齿轮、轴承配合处磨损量小于轴径的3/1000时允许修复。 C 齿轮磨损量超过齿厚的15%---20%时应更换。 D 高速齿轮应成对更换。 E 齿根出现裂纹、两相邻的齿轮破碎、齿轮体裂纹、齿面点蚀面积超过齿宽的30%、齿高的50%或剥落坑超过齿厚的10%能情况之一,必须更换。

F 齿轮表面的碰、擦和塑性变形而产生的凸起必须修复。 G 更换的齿轮、轴其制造、装配的技术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2检查减速箱体有无裂纹和变形,与轴承配合的座孔处有无明显磨损,如不符合要求予以更换并清洗干净。 A 箱体和箱盖出现裂纹时允许焊补修复,经修复后的箱体不应有漏油、渗油现象。 B 箱体轴承孔磨损后其配合未超过下一级配合时,允许使用,超过时应修复或更换。 C 箱体上的螺栓孔磨损后,允许扩大一级,但必须配相应联结件。 D 修复和更换的箱体和箱盖应符合JT/T136—94的有关规定。 4.3检查高低速端联轴节与轴的配合孔有无磨损,安装弹性部件的部位有无变形和磨损,同时检查弹性连接件的磨损情况,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更换。 4.4检查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更换按轴承的技术要求执行。 5、装配: 5.1将各级传动齿轮和轴承依次装入减速箱体内,并利用调整垫调整齿轮和轴承的接触位置和各种间隙。 5.2将减速箱结合面涂抹密封胶安装到位,并将螺栓按对角依次紧固。 5.3将高低速端联轴节安装到位,并将弹性连接件固定好。 5.4装配精度要求:符合JT/136---94要求。 6、验收试运转: 6.1 减速器修理后均应做无负荷试运转,运转应平稳、无冲击、无异常震动和噪声,各密封件不得漏油。 6.2 试运转时间不得少于0.5—1小时。 6.3 性能平稳,达到完好标准。 6.4 记录整机试验各性能参数,并存入《设备修复流程及出厂检验记录表》

摆线针轮减速机的维修方法精选文档

摆线针轮减速机的维修 方法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摆线针轮减速机的维修方法 首先在购买摆线针轮减速机的时候要检查两片摆线轮是不是一对.摆线轮减速机的制造是以对(即一付)为单位的.购买也是一对或者一付一付的买,每一付的单只摆线针轮不能够换用,而且摆线轮的两片轮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分开的.一对的概念是两片摆线轮能完全重合(即有钢印字的一面同时向上重叠放置时),包扩轴承孔,十孔(轴销孔)和外齿型同时完全重合.正面看就像是一片.如果能完全重合,证明是一对,不能重合.说明不是一对,不能用.注意.摆线轮是有反正的.摆线轮上都有标记,安装时有标记的一面必须朝上。每对摆线轮的标记也不同.每个厂家打字号标记的位置不同.国内厂家标记位置一般是重合位置标记,(标志位置重合),不过也有安装位置标记.无论标记在什么地方,那只是帮助检验是不是一对轮的辅助手段. 第二步要将摆线轮的其中一片旋转180度.即当中间轴承孔和十孔完全重合时,外齿型正好错位.上片的齿跟位置正好是下片的齿顶位置.注意.这两个轮的相对位置一定要记住.最好自己画上标记.或记住轮上原来的标记的位置.(这是单齿差的摆线轮.双齿差的则不用转180度) 第三步是.将一片摆线轮放入针齿壳.先用手转动看是否流畅.是否摆动. 第四步放入偏心轴承.因为摆线轮的轴承孔相当于偏心轴承的外套.所以偏心轴承的正确位置是下片摆线轮的轴承孔正好完全含住偏心轴承的圆柱滚珠. 第五步放入间隔环.就是比摆线轮小点的一个铁圈

第六步再放入另一片摆线轮.放这个轮子时是最关键的.必须把这个摆线轮的钢印的字和底下那个摆线轮的字一样都要朝上,而且也必须上下两个摆线轮的钢印字正好是错开180度,而在一条直线上,而并不是上下两个摆线轮的字重合放置!这一点是要特别注意的!(注:个别厂家已经在摆线轮上面做好了安装重合标记是例外,不过所有常州产的摆线针轮减速机的上下两个摆线轮必须错开180度!) 第七部,在摆线轮的孔里对应放上轴套,要用手转动,看能不能转动.检查安装是否正确.如果能平稳转动就可以装上机座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摆线针轮减速机了,呵呵!到此就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了! 摆线针轮减速机润滑油建议采用EP90#极压齿轮油或14号机油,在高低温情况下工作时应重新考虑润滑油。在速比1:9---1:11时冬季用14号机油,夏季用齿轮油。

减速机检修质量标准

减速机检修质量标准 1. 机体 (1)机盖与机体的剖分面应平整光滑,保证装配严密,可用塞尺检查剖分面的接触密合性,即用小于的塞尺插入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的1/3。 (2)上盖与机体不得有裂纹,装入煤油检查不得有渗漏。 2. 渐开线圆柱齿轮 (1)齿轮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 (2)齿轮啮合处的工作面即齿高与齿宽上的剥蚀现象不大于20%。 (3)齿轮装配后啮合必须正确,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4)齿轮啮合的侧间隙应符合表2的规定。 (5)齿轮啮合的顶尖隙为~(m为法向模数)。 (6)用压铅法检查齿轮的侧间隙和顶间隙如不符合第(4)和第(5)条规定者,可按表2及第(4)条修正中心距来实现 (7)两齿轮的中心距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

(8)齿轮中心线在齿宽上的平行度不大于表4规定 (9)齿轮轮缘的径向跳动不大于表5规定 3. 圆锥齿轮 (1)齿轮必须光滑无毛刺、伤痕、裂纹等缺陷。 (2)齿轮轴中心线夹角极限偏差符合表7规定。 (3)齿轮中心线的位移不大于表8规定,其位移度检查方法见图4。

≤200>200~320 >320~500 >500~800 71~16 81~16 9~16 图1圆锥齿轮中心线位移度的检查方法 (4)齿轮啮合的侧间隙应符合表9规定 名称 节圆锥母线长度 ≤50>50~80 >80~120 >120~ 200 >200~ 320 >320~ 500 >500~ 800 侧间隙 (5)齿轮啮合的顶尖隙为~。(m为大端模数) (6)齿轮节圆锥顶的位移度不大于表10规定。 精度等级 端面模数 1~>~6 >6~10 >10~16 >16~30 7--- 8 9--- (7)用涂色法检查齿轮的啮合区域,正确啮合的接触斑点应布满于大齿轮齿侧面的中间 部分,并接近于小端,其接触面积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名称 精度等级 789 接触面积 沿齿高不 少于(%) 605040沿齿宽不605040

带搅拌反应器(釜)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17、带搅拌反应器(釜) 维护检修规程 SHS 03020-2004

目次 1、总则 (257) 2、检修周期与内容 (257) 3、检修与质量标准 (259) 4、试车与验收 (264) 5、维护与故障处理 (265)

SHS 03020-2004带搅拌反应器(釜)维护检修规程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带搅拌反应器(釜)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 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工作压力小于’7MPa(表压),工作温度小 于350%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耐酸钢、不锈复合钢板 焊制的带搅拌器的反应设备。 1.2编写修订依据 国家现行的关于压力容器方面的相关法规,包括现行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GB 150一89钢制压力容器 设备技术资料 FIGJ 1004化工厂带搅拌器反应釜维护检修规程 2检修周期与内容 2.1检修周期(见表1) 表1检修周期月 257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2.2检修内容 2.2.1小修 2.2.1.1压紧和更换搅拌轴及挡板的填料,消除泄漏。2.2.1.2消除静密封渗漏,检查、紧固各部件螺栓。2.2.1.3检查、修理或更换视镜。 2.2.1.4检查、调整或更换三角皮带、链条。 2.2.1.5检查、修理、润滑、密封、冷却系统。2.2.1.6检查、处理运行中发生的其他缺陷。 2.2.1.7根据运行状态和监测数据安排项修: a.检查、修理或更换机械密封及轴套(包括填料密封轴看b.联轴节找正; c.清扫、吹除热虹吸系统,更换润滑冷却剂、清洗油 冷却器、过滤器等; d.检查底部滑动轴承: e.清洗釜内壁,检查腐蚀情况,如有腐蚀、应进行无 损探伤和测厚,必要时进行局部修补; f.检查、修理或更换釜内列管或盘管与导流筒及外部套,对上述部件进行酸洗及水压试验: g.检查、紧固釜内部件(盘管、列管、分流盘)。清洗 封液罐; h.检查、修理已损件人(手)孔,酌情更换各法兰垫片; i.校验安全阀,根据有关规定更换防爆膜(安全附件的检修执行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j.系统气密试验; k.修补保温层、刷涂防腐、检查静电接地等; 1.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釜体,应检查监控情况。 258

减速机标准

各类型减速机标准 双圆弧圆柱齿轮基本齿廓(GB/T12759-1991) ZSY、ZSZ硬齿面中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机(JB/T8853-2001) LZ型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GB/T5015-2003) LZZ型带制动轮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GB/T5015-2003) LZJ型接中间轴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GB/T5015-2003) LZD型锥形轴孔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GB/T5015-2003) LX型弹性柱销联轴器(GB5014-2003) LXZ型带制动轮弹性柱销联轴器(GB5014-2003) YK系列圆锥—圆柱齿轮减速机(YB/T050-93) QJ-D型起重机底座式减速机(JB/T8905.2-1999) QJ型起重机减速机(JB/T89051-1999) QJ-T型起重机套装式减速机(JB/T8905.4-1999) QJ-L型起重机立式减速机(JB/T8905.3-1999) JPT型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JB/T10244-2001) KPTH型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JB/T10243-2001) GS系列高速渐开线圆柱齿轮箱(JB/T7514-94) S系列斜齿-蜗杆减速器(Q/ZTB04-2000) PGB型立式行星齿轮减速器(GB/T11870-1989) 谐波齿轮减速器(SJ2604-85) 滚柱活齿减速器(JB/T6137-92) ZY、ZZ系列圆柱齿轮减速器(JB/T8853-1999) ZQ、ZQH型圆柱齿轮减速器(JB1585-75) TP型平面包络环面蜗轮减速器(JB/T9051-1999) 圆柱齿轮减速器标准中心距(GB/T10090-1988) ZLY、ZLZ硬齿面中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机(JB/T8853-2001) ZDY、ZDZ硬齿面中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机(JB/T8853-2001) CW系列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JB/T7935-1999) ZC1型双级蜗杆及齿轮-蜗杆减速器(JB/T7008-1993) SCW轴装式圆弧圆柱蜗杆减速机(JB/T6387-1992) WD型圆柱蜗杆减速机(JB/ZQ4390-79) CW系列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GB9147-88) WH系列圆弧圆柱蜗杆减速机(JB2318-79) SB系列双摆线针轮减速机(JB/T5561-1991) Z系列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JB/T2982-1994) 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GB11357-89) 普通V带(GB1171-89) V带传动额定功率的计算(GB11355-89) 锥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方法(GB11367-89) 船用立式行星减速器(GB11870-89) NGW型行星齿轮减速器(JB1799-76)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ZBJ19021-89)

摆线针轮减速机检修规程

摆线针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摆线针轮减速机(以下简称减速机)的维护和检修。 2 检修间隔期 2.1 检修类别 检修类别分小修、中修和大修三类。 2.2 检修间隔期 检修间隔期见表1 表1 h 检 修 小修中修大修 类 别

检修 间隔期4300 1300 2600 3 检修内容 3.1 小修 3.1.1 清洗机体内部油垢及杂物,更换润滑 油或润滑脂。 3.1.2 检查,紧固各部位螺栓。 3.1.3 检查、消除各结合面及密封处渗漏油 情况。 3.2 中修

3.2.1 包括小修内容 3.2.2 解体检查,清洗全部机件,冲洗机体 油垢及杂物。 3.2.3 ?拆检润滑油及疏通油路。 3.2.4 检查,更换各部轴承(尤其是转臂轴 承)及骨架式橡胶油封。 3.2.5 检查,更换浸渍衬垫纸垫、耐油橡胶 垫及O型密封环。 3.2.6 检查,更换针齿套、针齿销、输出轴 之销轴及销轴套。 3.2.7 (?找正联轴器,确保减速机轴与被 驱动装置轴的同轴度。) 3.3 大修 3.3.1 包括中修内容 3.3.2 检查,修复或更换摆线齿轮、针齿壳、

输出轴及转臂(偏心套)等关键件。3.3.3 检查,修复或更换机座、紧固环、隔 离环及(?凸轮)等件。 4 检修前的准备 4.1 技术准备 4.1.1 使用说明书、图样及有关标准等技术 资料。 4.1.2 运行、修理、缺陷、隐患、故障、功 能失常等记录。 4.1.3 减速机温升、噪声、振动、功率及渗 漏等技术性能预检,并记录。 4.1.4 制定中修、大修方案。 4.2 物资准备 4.2.1 需要更换的常用备件:转臂轴承、摆线齿轮、针齿套、针齿销、柱销套、浸渍衬

搅拌机维护检修规程

搅拌机维护检修规程 编制: 张金海 审核: 吴诗发 审定: 官仁先 批准: 王勇明

1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水玻璃窑炉搅拌机的基本要求,设备完好标准、维护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检验、检修周期及内容、试车与验收、安全注意事项.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精细化工水玻璃窑炉搅拌机的维护检修.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4总则 4.1设备结构简介 水玻璃窑炉搅拌机主要由搅拌机构、进料机构、传动系统、下支撑、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4.2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5设备完好标准 5.1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5.1.1设备零件的材料、几何尺寸、加工精度及动平衡精度符合要求。 5.1.2轴、轴承、离合器、铲片、出料仓等没有影响运行的缺陷,各部件装配要求符合高等要求和检修质量标准。 5.1.3设备基础稳固、支承、导轨安装合理且无异常振动。 5.2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能达到铭牌设计能力,符合使用要求。 5.2.1搅拌机出料容量达到铭牌要求,能满足生产需要。

5.2.2设备性能良好,运行平衡且无杂音。 5.2.3轴承润滑良好、油温油质正常。 5.3设备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管理要求。 5.3.1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安装等技术文件及档案资料齐全。 5.3.2设备的总图、主零部件及易损件图纸齐全。 5.4设备及环境整齐整洁、出米口无泄漏,符合工作要求。 5.4.1设备及其周围环境整洁、无油污、灰尘、垃圾和积水。必要的标志编号齐全。 5.4.2搅拌机出料口无泄漏现象。 5.4.3设备维护所需的专用器具摆放位置适当、整齐。 6设备的维护 6.1日常维护 6.1.1检查设备运行的声音、振动、出料口容量等是否正常 6.1.2检查轴承温度、油位及机械密封泄漏状况 6.1.3检查卸料仓的卸料情况,仓门是否在规定开度,摆线针轮减速机是否正常运转6.1.4检查出料口的泄漏情况 6.1.5检查钢丝绳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 6.2定期维护 6.2.1每三个月分析一次齿轮箱润滑油,根据分析结果更换或补充,并清洗过滤器6.2.2每15天测量一次轴承振动 6.2.3每半年检查一次同步齿轮的坚固情况 6.2.4每月检查一次联轴器联接柱销的磨损情况 6.2.5每月检查一次设备基础有无损坏和地脚螺栓及各部联接螺栓有无松动 6.2.6车间每月进行一次设备完好状况检查,并做好记录 6.2.7厂设备管理部门每季对搅拌机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和评级 7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7.1 7.2检修内容 7.2.1小修 a)检修轴承、齿轮传动部位,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b)检查紧固各部位连接螺栓 c)消除跑、冒、滴、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