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2007年中国边防毒品第一大案

合集下载

世界破获最大毒品案

世界破获最大毒品案

世界破获最大毒品案毒品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让多少无辜生命淡然离去。

毒品是违法的暴力产业,很多人为了它铤而走险,那世界破获的最大毒品案是哪一件呢。

世界最大毒品案揭秘2003年11月24日、11月27日,备受社会关注的“7·28”毒品大案主犯谭晓林、张启生分别被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审。

谭晓林被缅方抓获移交中方,已过去近三年时间,但人们对谭晓林案的关注,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太大衰退。

从1995年开始,谭晓林在缅甸收购海洛因、冰毒等毒品,大肆向我国境内走私贩运,形成了庞大的毒品走私交易网络,谭是在毒品买卖进行得最红火的2001年在缅甸被抓获的。

那么,他是怎样一步步蜕变成了泛金三角地区新一代毒枭?我国警方与谭晓林贩毒集团经历过怎样的较量?围绕着移交谭晓林,中缅两国政府的禁毒合作又是如何展开的?随着谭晓林一案的公开审理,这一轰动世界的最大毒品案内幕被一层层揭开──新一代大毒枭纳入警方视线云南德宏州是谭晓林贩运毒品进入国境的第一站,也是查获谭晓林毒品最多的地区。

从1999年开始,警方在德宏州缴获的各种毒品中,谭晓林走私贩运的占到了40%,而2000年则高达60%。

由此可以看出谭晓林是泛金三角地区对我国境内危害最大的毒枭。

谭晓林,四川省乐至县人,1992年,他从四川老家到云南边境一带打工,偶然结识了缅甸大毒枭杨国栋。

1993年,谭晓林与杨的女儿结婚,移居缅甸所属勐古地区,并在杨国栋引见下,很快走上了贩毒之路,1999年他成为木姐地区毒枭中的龙头老大,拥有上亿元身家财产,成为金三角地区继大毒枭罗兴汉、坤沙之后的新一代大毒枭。

评价谭晓林,云南省禁毒局的王其华说:“他确实有很多过人之处。

”谭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横跨境内外、集收购、运输、贩卖、洗钱一条龙且规模宏大的职业化走私集团,直到其最终落网前,谭晓林共向中国境内走私贩运大宗毒品55次,总数量3吨以上,价值人民币数亿元。

参与审讯谭晓林的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制毒配剂案件侦查处干警张润生说,他一直在思考谭晓林为什么做这么大了不收手:“我多次问过谭晓林,他自己说是‘贪’,但我看不全是这样。

【禁毒行动】“11·10”特大贩毒案侦破纪实

【禁毒行动】“11·10”特大贩毒案侦破纪实

“11·10”特大贩毒案侦破纪实2007年11月,云南省玉溪市公安局与成都、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地警方联手行动,破获了一起代号“11·10”的特大贩毒案。

2007年年底,该案被云南省评为“2007年度侦破精品案件”,并在全国禁毒工作会议上得到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的高度称赞。

2008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213国道是一条从云南的中缅边境一直通向河南郑州的交通大动脉。

2007年冬天,在国道上执行常规查稽任务的民警们凭借着智慧和勇敢打掉了一个特大贩毒集团。

越野车上惊现奇异芳香2007年11月10日,云南省玉溪市公安局与墨江县公安局组织民警,在213国道的一段老公路上执行常规查稽任务。

中午12时左右,一辆白色越野车向设卡点缓缓驶来。

让民警们不解的是,这辆价值60多万元的高档车为什么会选择如此荒山野岭、路况不佳的地段行驶呢?职业敏感让禁毒支队副支队长普光伟和侦查员小张立即拦下这辆越野车。

越野车上的两个人自称是夫妻,男的叫陈清志,女的叫谢岳伶。

面对民警的查稽,他们神色自若、十分配合。

然而,随着查稽的深入,他们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惊慌。

民警们先是在车的后座上发现了一个黑色手提包,里面竟然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沓沓的现金,共计50万元。

“他们为什么携带这么多现金?又为什么绕行如此偏僻的乡间老路?”一连串的疑问引起普光伟的怀疑,更让普光伟生疑的是,夫妇二人竟然对这50万元的用途说法不一。

正在此时,小张又有了新发现。

他打开车的后备箱,一股刺鼻的烟草味直窜出来。

在一个编织袋里,小张看到了满满一大包的已经变质的劣质烟草。

经验丰富的小张拿出烟草后,将后备箱关闭,3分钟后,当他再次打开时,他闻到的不再是呛鼻的烟草味,而是一种异常的香甜味。

循着这股特殊的芳香味,小张的视线落在备胎上。

小张注意到,越野车的四个轮胎都是新的,唯独备胎比较陈旧。

割开后的备胎,让在场所有的民警震惊,里面竟然藏有重达11.94公斤的冰毒。

刘招华制毒贩毒案

刘招华制毒贩毒案

刘招华制度贩毒案他曾当过边防战士,也曾是一名法院法警,却一步步蜕变为大毒枭。

在长达九年的逃亡生涯中,他一次又一次躲过追捕,并在天罗地网下制造出十几吨冰毒。

他还是一名化学爱好者,据称,他自己研制“合成配方”制毒,工艺先进。

2005年3月5日,大毒枭刘招华被捕。

刘招华犯罪历程1995年,刚满30岁的刘招华开始考虑“致富之道”。

他在老家福安赛岐镇苏洋村和溪里交界处开了一个公司,开始试制冰毒,打算以此发家。

1996年,刘招华来到西安交通大学,找到一位已经退休的教授,声称自己是为了研制一种减肥药,欲将苯丙酮合成甲基苯丙胺(冰毒的学名), 但关于结晶这个环节不是很顺利。

教授查阅了有关资料,确定甲基苯丙胺的确是制作减肥药的一种成分,随后教会了刘招华结晶工艺。

从教授家中出来后,刘招华迫不及待地进行实验,在1996年的上半年就成功造出15公斤冰毒。

此后,他的同伙陈文印(已判刑)从中取走5公斤贩卖,在交货时被抓。

由此,刘招华第一次进入了警方视野,他的9年逃亡生涯也由此开始。

1998年,刘招华逃到广东,结识了另一名“毒王”——广东普宁人陈炳锡。

两人一拍即合,由陈出钱出力,刘招华负责生产。

1998年8月份,两人开始在普宁市流沙镇赤水村的一个手袋厂制造冰毒。

当年,他们制造冰毒1吨,刘招华从中获利100多万元。

1998年8月,因“风声”较紧,两个“毒王”远赴宁夏银川市,在当地一公司所属的农药厂里,从1998年10月至1999年11月期间,共制造冰毒17.06吨,并先后通过飞机和汽车运回广州市和普宁市,直至后来被警方在广州某仓库发现其中的12.36吨冰毒。

其余的冰毒都已被陈炳锡指使手下销售出去,刘招华从中获利3100万元。

1999年11月4日,广东省公安机关在广州市某仓库查获境外大毒枭谭晓林贩毒集团的海洛因时,同时查获了刘招华存放于仓库内的554箱、共计11.08吨冰毒,加上后来在广东普宁查获的冰毒1.28吨,共12.36吨冰毒,冰毒堆满了整整一个篮球场,这个数量相当于1998年全世界查获冰毒的总和。

20年中国刑事要案录

20年中国刑事要案录

20年中国刑事要案录(1980至2006)(2007-04-08 10:27:23)转载很长时间没来写博了,忙碌是我前一段的主修课,也使我觉得格外充实,在这个假日,我足不出户,来这里写下这篇文章,文中列举了近二十年来的重大刑事案件,以命案,劫案为主,因为我写过的一些文中已经介绍了黑社会案,在这里就只是列举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由于便利条件,我有幸看到了有些案子的第一手材料,有些则是通过侧面了解得到讯息,总之,尽量将最详尽的材料呈现给大家,使我们感受一下刑侦工作的氛围,也向我们的人民警察表示深深的敬意!同时,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不吝赐教!20年中国刑事要案录(1980至2006)1. 198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强奸杀人案(据称是83严打的导火索之一)2. 1983年沈阳王氏兄弟杀人案(震惊中央高层,公安部督办,千里追逃)3. 1986年西安魏振海特大暴力犯罪团伙案(“86.10.20”特大杀人案,“86.12.20”特大碎尸案,案侦工作一波三折,曲折艰辛,电视剧《西安大追捕》据此拍摄)4. 1990年黑龙江乔四黑社会性质团伙案(当时国家某位领导人督办)5. 1992年河南开封特大文物被盗案(现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主持侦办,新中国罕见文物大案,电视剧《9.18大案纪实》据此拍摄)6. 1994年内江黑社会性质团伙案(内江“94.5.8”枪案,公安部督办,电视剧《刑警本色》据此改编拍摄)7. 1994年千岛湖特大杀人抢劫案(震惊中外,案犯作案手段残忍,影响恶劣,该案由作家撰写成报告文学)8. 1995年番禺武装劫钞案(当时为建国以来数额最大、手段最为恶劣的武装抢劫巨款案,电视剧《惊天大劫案》据此改编拍摄)9. 1995年黑龙江鹤岗巨额现金劫案(“95.1.28”大案,案犯作案手段残忍,案情复杂,公安部督办大案,电视剧《犯罪升级》据此改编拍摄)10. 1996年沈阳“三八”大案(案情曲折复杂,跨度时间长,公安部督办大案,后改编拍摄成电视剧《3.8大案亲历记》)11. 1997年白宝山特大抢劫杀人案(97中国刑侦一号大案,国际第三大案,震惊高层,公安部督办,电视剧《末路》据此改编拍摄)12. 1998年张子强特大犯罪团伙案(跨越省港两地,带有黑帮性质,电视剧《插翅难逃》据此改编拍摄)13. 1999年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案情复杂,涉案人员众多,影响极大,中央督办大案)14. 2000年河南张书海犯罪团伙案(当年公安部挂牌督办大案)15. 2000年张君特大暴力犯罪团伙案(被称为新中国刑侦第一大案,跨度时间长,公安部督办大案,电视剧《天不藏奸》据此改编拍摄)16. 2001年石家庄特大爆炸案(“01.3.16”大案,震惊高层,部督大案)17. 2003年沈阳“1.18”大案(爆炸抢劫运钞车,当年公安部督办大案)18. 2003年河南平舆系列杀人案(跨度时间长,作案手段残忍,影响大)19. 2004年马加爵案件(公安部A级通缉要犯,全国罕见大学校园凶杀案)20. 2006年邱新华杀人案(连杀十人大案,引发众多关注)。

【刑事案件侦破实录】大陆第一宗人体藏毒案

【刑事案件侦破实录】大陆第一宗人体藏毒案

大陆第一宗人体藏毒案乘警检查发现携带毒品海洛因的男青年19786月2日晚上,广州到北京B159次列车在炎热的天气中,沿着崎岖的山间铁路在衡阳市奔驰着,列车上的旅客大多数都进入了梦乡,凌晨1时许,乘警陈盘古同往常一样开始了例行巡查,当他走到第8节车厢时,一个身穿白色的确凉衬衣、蓝色尼龙裤、宗色皮鞋,拿着黑色旅行袋的男青年进入了他的视线。

职业的习惯,责任的敏感,陈盘古不得多看了男青年几眼,陈盘古很快发现,在自己目光的注视下,这个男青年显得十分紧张,明显地与一般乘客不同。

当陈盘古走近那名男青年身旁时,出其不意地问道:“这个黑色旅行袋是谁的?”“黑色旅行袋是我的?”这个男青年回答道。

陈盘古迅速追问:“旅行袋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这个男青年支支吾吾,“没、没、没有什么东西。

”陈盘古顿觉可疑,当即要求这个男青年打开旅行袋检查,这个男青年很不情愿地将旅行袋交给乘警检查。

这时,猛然间,从另一行坐位里钻出来一个男青年,他双手握着黑色的公文包,立即从陈盘古手中抢过旅行袋,并大声说:“这个黑色旅行袋是我的。

”一个黑色旅行袋,出现了两个主人,陈盘古当即警觉起来,马上命令夺旅行袋的青年,立即将旅行袋交出来,并当着那两个男青年的面,清点了旅行袋的物品,查清旅行袋的真正主人。

原本吵着的两个男青年眼瞪瞪地看着乘警检查。

突然,6包用黄色塑料袋装着的约香烟大小的物品呈现在乘警陈盘古的面前,列车厢内的气氛随着可疑物品的露出,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手拿黑色公文包的男青年大叫一声,“这个旅行袋不是我的!”然后就往后面的车厢走去。

想溜,没有那么容易!早有防备的陈盘古一把抓住拿黑色公文包的男青年,卡嚓一声将他铐上手铐。

正在这时,乘警雷有巢从前面车列巡查过来,看见这般情景,两人合力将这两名男青年制服。

乘警们马上开展审查,又从带黑色旅行袋的男青年身上搜出5包同样包装的可疑物品。

“这是什么东西?”乘警雷有巢严肃认真地问道。

面对乘警们的质问,两个男青年一口咬定,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黑色旅行袋是在广州火车站里偷来的。

中国历史上最大毒品案是哪一次

中国历史上最大毒品案是哪一次

中国历史上最大毒品案是哪一次毒品,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我们国家对毒品的大力度是相当大的。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中国历史上最大毒品案,欢迎阅读!中国历史上最大毒品案2012年2月27日,云南省南涧县公安局近日破获一起毒品案,当场缴获毒品_22.4千克,涉案车辆1辆,抓获涉案人员3名。

这起震惊全国的武装贩毒案发生在前年2月24日,警方当场击毙毒贩1名、抓获同案犯12名,缴获军用手枪一支、毒品43215克。

2013年2月20日,云南西双版纳州中级人民法院连续两天一审公开开庭审理“2.23”特大贩毒案件。

云南毗邻世界三大毒源地之一“金三角”,是全国禁毒斗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

2011年云南省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开展至今,共查破毒案5.3万起,抓获毒贩5.6万人,缴毒50余吨。

在查缴的毒品中,_等新型毒品占全国总数的70%左右,云南省注册的感染毒品青少年中,有60%以上已感染新型毒品,青少年吸毒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重点。

于突出位置重点加强。

2005年至2010年,全省连续组织开展了两轮分别为期三年的禁毒人民战争,2011年,为巩固和扩大禁毒成果,继续开展为期五年的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

一份来自省禁毒委、省公安厅飞《关于全省禁毒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我省自2011年开展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禁毒法》和《云南省禁毒条例》,不断强化禁毒措施,保持了全省禁毒斗争形势的总体稳定,为减轻境外毒品对全国和我省的危害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2年2月,被告人潘文与邓双军、唐星星(另处)伙同被告人张钟、李书岗、伍刚、熊永军、李继业、郭辉等人筹集毒资欲贩卖毒品。

邓双军联系被告人廖发能、晓打和玉坎胆(另处)等人购买毒品、枪支弹药,将毒资交给廖发能转交晓打,晓打通过玉坎胆购买毒品。

2月20日以89万元的价格购买毒品60块、手枪一支、弹夹2枚及子弹。

2月22日以61万元的价格购买毒品20块,晓打与廖发能约定于2月23日交货。

西南地区在全国禁毒斗争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西南地区在全国禁毒斗争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西南地区在全国禁毒斗争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西南地区禁毒问题研究"课题组【摘要】几十年的禁毒实践证明,在全国禁毒人民战争中,西南地区是禁毒的主阵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确立了它在禁毒斗争中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毒品渗透与反渗透的"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国实施"无国界"禁毒行动的发源地和示范地.因此,在禁毒工作中,西南地区无疑应起到禁毒主力军作用,堵截"毒品通道"的壁垒作用,勇于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率先实践的作用,以为全球禁毒做出积极贡献.【期刊名称】《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019)004【总页数】6页(P5-10)【关键词】西南地区;禁毒工作;地位作用【作者】"西南地区禁毒问题研究"课题组【作者单位】“西南地区禁毒问题研究”课题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1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国际毒潮的侵袭,吸毒、贩毒再次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悄然兴起,来势凶猛并迅速向内地蔓延,一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禁毒人民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

为此,我国及时制定了“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针,它不仅为禁毒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是中国政府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二十多年来,西南六省(区、市)的禁毒工作者肩负神圣的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立足本省、本地区,放眼全国和世界,始终不渝地坚守在禁毒战略的主战场,把握住禁毒工作的关键环节。

求真务实、上下求索、开拓创新,用忠诚、智慧和法律践行政府的诺言,在禁毒的各战役中谱写了一曲曲辉煌的篇章,为禁毒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用禁毒“三大战场”、“五大战役”的成功实践和丰硕成果,凸显出西南地区在全国禁毒人民战争中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西南地区含三省二区一市,即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和重庆。

警方捣毁广东海丰最大毒品案介绍

警方捣毁广东海丰最大毒品案介绍

警方捣毁广东海丰最大毒品案介绍中国广东潮汕地区海陆丰一直是全国臭名昭著的制毒窝点,毒品危害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全社会人民应该团结起来坚决抵制毒品。

广东制毒“第一大村”陆丰市博社村广东省公安厅2日通报,警方出动3000全副武装警力,“清剿”涉毒严重的“第一大村”陆丰市博社村。

战役在凌晨4时打响。

在周密部署下,此役出奇地顺利,109个行动小组纷纷传来捷报。

据统计,此次清剿行动,一举摧毁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网络成员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2.9吨、制毒原料23吨、枪支9支子弹62发、手雷1枚等。

行动中,头号目标人物——博社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蔡东家落网,制贩毒“开山元老”蔡良火落网,“陆丰派”冰毒制造权威人物蔡旋落网,操控国内部分省区冰毒市场“重量级毒枭”蔡昭荣落网。

这是广东省打击毒品犯罪用兵规模最大、抓捕对象最多、打击震慑效果最好的一次标志性战役。

行动当天,汕尾市人大代表、博社村支部书记蔡东家首先落网。

作为当地主要干部,彼时他正带着几个马仔在惠州找办案民警,想办法“捞”出了事的堂弟——制贩毒“开山元老”蔡良火。

警方介绍,蔡东家早期参与制贩毒,这两年主要是充当“保护伞”,涉及贪污行贿的问题。

他既是村的主要干部,又是标杆性的主要人物,其落网为顺利清剿起到关键性作用。

蔡东家涉嫌玩忽职守等罪,警方还怀疑他参与包庇制贩毒犯罪嫌疑人。

博社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蔡汉武是另一把“保护伞”,其涉嫌参与贩毒、行贿等犯罪行为。

落网前,蔡汉武正在家里睡觉,警方从他家搜出了350公斤成品冰毒。

据悉,当地党政部门干部充当毒贩“保护伞”的有14人,除了村干部,还有陆丰公安局机关干部以及当地派出所所长和民警等。

“汕尾陆丰市,特别是甲西镇的博社村、西山村、濠头村,这些村子不大,但家庭作坊式的制毒模式几乎传遍全村,如博社村更是形成堡垒村。

”参与行动的警员介绍,在陆丰当地的确有民警参与贩毒和通风报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中国边防毒品第一大案"
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侦破“2007年中国边防毒品第一大案”。

昨天,省边防总队通报称:2007年11月2日、3日,他们在广州荔湾、越秀、白云等地侦破一起涉外特大贩毒案,共缴获各类毒品238.1公斤,是去年广东地区缴获毒品数量最多、常见毒品种类最齐全的涉外毒品大案。

其中,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1名为外籍),查扣涉案毒资75万元、运毒小汽车1辆、仿真手枪1支。

跟踪
街头惊现“毒品杂货铺”
2007年10月25日9时,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接到举报称:近期有一绰号叫“阿彪”的广州男子在越秀、白云频繁进行毒品交易,不仅次数多,而且量大、种类多。

总队立即指令侦查队立案侦查,迅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10·25”专案组,在市公安局全力协助下展开前期侦查。

经侦控发现,阿彪以文德北住所为据点,每天毒品交易次数多达五六次,每次交易量几十至几百克。

而且,阿彪能满足不同“下家”对不同种类毒品需求,上门购毒者络绎不绝。

阿彪具有极强反侦查意识,作案手段老练,经常在凌晨和行人稀少时段、地段进行毒品交易,把毒品分销据点选在老城区深巷,侦查人员很难靠近。

侦查人员分析,阿彪能够拥有如此大量而且种类齐全的毒品,肯定有上家“批发商”负责向他供货。

于是,专案组派出侦查员轮流对其实施远距离蹲守监控,并决定先找出供货的幕后“批发商”。

狡猾大毒枭“上家”较多
经过三天艰苦守候和跟踪,侦查员发现阿彪贩毒方式主要是“整买零卖”,几天才找“上家”进一次货。

2007年10月27日晚,侦查人员一路跟踪,终于摸清阿彪的货源,发现毒品“上家”较多,但外籍男子“阿文”是其相对比较固定、交易量比较大的一个,也就是主要“批发商”。

阿文平日里深居简出,行动诡秘,除白云富力半岛小区住处外,他在距离该小区不远的荔港南湾小区内还秘密租有一套商品房,每次出入只是稍作停留,从不在房里过夜。

专案组断定,房子应该是藏匿毒品的仓库。

至此,情况已经基本摸清,阿彪在10月30日晚很可能再次向阿文批发毒品,专案组决定趁机收网。

侦查人员认为,阿彪与阿文毒品交易方式可能有两种:一是阿文将毒品送下楼,在室外停车场与阿彪完成交易;二是阿彪携毒资进入阿文住处或藏毒仓库完成交易,之后携毒品驾车离开。

为此,专案组相应制定两种抓捕方案:一是安排两组警力对交易现场进行控制抓捕,买卖双方人赃俱获;二是等“阿彪”交易完毒品准备驾车离开时在停车场先行对其秘密抓捕,然后在小区管理人员的配合下攻入房间抓捕阿文。

同时,专案组部署三个行动小组:第一小组负责抓捕阿彪;第二小组负责抓捕阿文;第三小组为机动力量,以防生变。

一切安排妥当,行动小组迅速就位,侦查人员紧张等待着抓捕时机的到来。

守候
半路杀出个“零售商”
10月30日,专案组突然接到新情况:当天中午,一名福建籍男子与阿彪联络说,要前来广州向其购买1公斤冰毒,入住越秀区某宾馆。

阿彪由于要接待这位“零售商”,暂时取消进货。

专案组紧急商议,为了不让1公斤毒品流入社会,专案组果断调整行动方案,决定先增派一组警力对福建籍男子将要入住宾馆严密监控,打掉阿彪与福建籍男子的毒品交易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